达真堪布微博是黄教还是红教的上师

[转载]南怀瑾老师对密宗“男女双修”的评判
西藏密宗教主莲花生大士,移喜磋嘉是莲花生大士的明妃,也就是双修的对象,她在西藏修行证果,是西藏一位女性修行大成就者。在西藏,成佛的男性也就是男佛,叫佛父,成佛的女性叫佛母。莲花生大师所传下即是密宗红教,认为非双修不能成就,此是佛陀在显教中所未传言者。在唐朝以后,密教盛行得不得了,红教演变成花教,以后演变为白教。到元朝帝师八思巴,服从元朝的统治,入朝为元帝灌顶,许多王公后妃,也都踊跃参加,暗中的桃色事件,秽迹流言,连正史上都有记载。这样以来,藏地的喇嘛教士,也都随着到汉地来了。这些僧人们,骄奢淫逸,愈来愈厉害,声势的嚣张不难想象。所以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把这些密宗驱逐到日本去,绝对不是一桩偶然事件。也是明永乐年间,宗喀巴大师见双修之弊太大,站在维护佛教的立场,起而宗教革命,主张清净单修,严整戒律,创立黄教。宗喀巴大师为青海人,传四大弟子:班禅,达赖,章嘉,哲布尊丹巴。章嘉主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在外蒙古,达赖主前藏,班禅则在后藏。四大弟子们代代转身统率各派。
现在,密教可分两派,一派是主张若要即身成就,依身起修,非双修不可。因人在欲界中是因爱欲而来的,所以也必须在此欲上了之;由欲界修持,升华到色界。教理上,《华严经》及其他大经都是这么显示,一切佛的报身,都是在色界中成就,欲界中必须转了色身,才能成就。无色界中也不易成就报身。另一派则站在显教立场,戒律精严,为防止行者滥用此修法,为防止外人的毁谤,即主张单修,清净单修,只以观想而定之。
但我也问过修学黄教密宗的能是法师,此派修持者到底如何?他说许多喇嘛在观想中都犯了意淫而遗精。我说这又何必?他说就是嘛!这个和尚很好,坦白诚实,我与他无话不谈。因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必须要好好的研究,所以我们都很坦诚地提出来讨论了。
综合密宗结论--(一)皆主张从色身起修,修通气脉后,才能证得菩提。(二)世界上一切宗教,哲学,大学问家对男女爱欲、性的问题,有两个路线:一是逃避的态度,一是挂门帘,背后什么事都干,当面不承认,还要挂上仁义道德的门帘。但是世界上却有两个宗教的宗派中,是面对现实,不逃避也不挂门帘,也不以道德及宗教情操信仰来压抑。这是密宗和道家的南派。
性欲是生理自然的作用,但双修到底不是究竟法,所以这个问题很需要研究,理由必须要充分才行。大喇嘛活佛,很多主张非如此双修不能得成就,然究竟效果如何?很多人也都喜欢修密宗,我现在先说三个故事,让大家自己去参一参:
达赖第六代祖师,是历代转胎中最聪明,修持最有成就的,是法王又兼人王。他偷出后宫,去和酒女谈恋爱。被宰相(当朝的权臣,有野心)知道了,乃报告清朝。时顺治的母亲当政,虽然对清朝本身无所谓,既然呈报上来,就不得不提令达赖到京审问。走到青海,这位二十一岁的达赖说他不想入京,语毕即圆寂。好!现在问题来了,打坐的本事,修持工夫,已达到说走就走的地步,何以还需要谈恋爱,流浪欲界?此其一。
说到这位达赖活佛真是天才,有六十六首谈情说爱的情诗,在西藏文学界是最了不起的作品。很多僧俗,几乎无人不朗朗上口,可谓阳春白雪。记得昔年有曾缄先生(曾任蒙藏委员)的译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其中一首“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又有“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这就是一代法王的作品,是他自己的坦白讽刺。
另外一件事,据传说,第五代达赖站在宫墙上撒了一泡尿,忽地又把它吸回去,问左右和尚:“我可不可以娶妻?”下文我记不详细了。这是关于黄教的第二疑问。
第三个问题是我亲自听曼陀法师(密教法师)说:黄教有一大喇嘛,是学问、修持功夫最好的一个,但他忽然和一个尼姑到拉萨对岸的山里隐居去了。若在红教无所谓,双修是应该的,但在黄教是犯了大戒的。但既然学问修持达此功夫,还是如此,这就怪了,到底又是为什么呢?可是其他的大喇嘛在学问及修持上有问题的,还是要在暗中偷偷过河去请教他。这又怎么说呢?
这些故事都不足以效法,同时你们也不要胡乱下断语,误人误己,可不得了。
所谓双修,亦无其神秘之可言,以佛法视之,此乃为多欲众生,谋一修持出离之方便道也。苟为大智利根者,屠刀放下,立地成佛,又何须多此累赘哉!如据理而言,所谓双修者,岂乃徒指男女之形式!盖即表示宇宙之法则,一阴一阳之为道也。后世流为纵欲之口实,使求出离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之方便法门,反成为沉堕于三界之果实!
西藏的红教讲究男女双修,美国也有很多人教人交媾的技巧,收费贵得很。真正的红教双修,讲的是气脉成就。关于双修,各个派别争论很多。有的说,开始时就要双修,为了了欲,等这一阶段过了以后就单修了。有的认为,先把气脉修习到一定程度,再用双修使气脉达到最高的成就。有一派认为,完成许多修行成就后,最后一次男女双修得到报身成就,达到色身的转化。报身也叫色身。
双修的对象有很严格的条件,很难找到。比如男的找女的双修对象,最好是年轻的,除非对方已经达到空行母的境界。有的说,女性双修对象的眉心、喉处、或者心窝要有一颗红痣。另外,要家庭教养好,有见地,有智慧,有道德,心地善良,慈悲好施。
所谓空行母也有两层意思。西藏一般学密宗的人,以为空行母都是在虚空中飞来飞去的,这是有形的,其实空行母就是见了空性、明心见性、没有欲望、一切空、一切为度人帮助人的人。西藏黄教白教许多人单修,拼命修法,希望空行母来帮他。哎呀,梦中空行母来啊。我就骂他们,你们是在意淫,梦交,若要真正的空行母现身,除非你修持、智慧、福报、功德到了相当的程度才有可能。空行母有时现很凶的姿态,而且很丑陋,有时现比天仙还美的姿态。她还会对你有各种各样的测验。如果你还有善恶丑美的分别心的话,空行母一个耳光把你打扁了。你在定中,如果空行母低头这样看你,你就千万不要碰了,空行母对你已经生气了,说你修行不对。如果背对着你,更不能碰了。换句话说,她警告你不要动双修的念头。
宗喀巴大师创立黄教,主张单修,禁止双修。但是,他也承认,要想得法报化三身成就,只好等到自己这个肉体毁坏,中阴身时双修,这是另外一个秘密了。
西藏第五代达赖告诉大家,他要双修,那可不得了,历代祖师都是规定单修的,因此左右宰相大臣都反对。有一天,他叫来左右大臣和管宗教的“干布”,也就是管总务的大师,国家的庙子都归他管。他带大家登上城墙,脱下裤子要屙尿,及至屙了一半,又把屙出来的尿吸回去了。他看看大家,意思是说,你们看我有资格双修吧?大家都不讲话。第五代达赖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双修了,不久就涅槃了,转生为第六代达赖。所以,第六代达赖风流倜傥,开后门,偷偷去酒家约会。结果因为下雪天被人发现。第六代达赖的情诗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消息传到满清政府,那是顺治的时候,就召他进京处理。走到青海他就不走了,我是法王,怎么这样去见一个人王呢?就圆寂了,走了。第七代达赖就靠不住了,没有这种功夫了。据传,第六代达赖并没有死,他到了蒙古,还是喇嘛,还到过四川峨眉,活了很久,有没有双修不知道。据说,乾隆时期他还在世,乾隆答应他不宣布他是第六代达赖,他才答应和乾隆谈话,之后就走了,传说后来圆寂在五台山。
像这里讲的这些大喇嘛,都在山洞里专修过,程度都很高,这样的大喇嘛很难得碰到的。这个双修作起来,很恭敬的。布幔遮起来,两人在里面修七天七夜,他们双修有精卵的排泄吗?没有!他们已经把女性的卵,男性的精化掉了,都变成了菩提种子。这都是科学的大问题。外面的喇嘛围着,七天七夜念咒念经,打坐供养,香花供养。据说,修好了整个帐篷都不见了,只有一团五彩的光明。
元顺帝得了双修法,结果以此作乐,闹得一塌糊涂,历史上名声很坏。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受过这些法的灌顶。所以,雍正没有当皇帝以前住的王府,也就是现在北京的雍和宫,还供养双身佛呢!欢喜佛就是这样来源的。乾隆以后的嘉庆还有,以后就不知道了。康熙、雍正、乾隆对禅宗、密宗都很有研究,很高明。
禅宗对双修既不表示批驳,也不表示赞成,根本不提这回事。有一位在家人,是一名尚书,名叫陈操。有一次,他请教一位禅宗祖师说:“吃肉嘛,犯戒;不吃肉嘛,不行。师父啊,你看我该怎么办?”这位禅师回答:“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也就是说,吃是你这一生的福报,不吃是你未来的功德。这就是禅宗的教法,很妙。许多在家居士,不出家一样悟道,禅宗也不作说明。
密宗从修行的次序来讲,第一要修气,第二修脉,第三步才修拙火。现在后世的人学藏密,动不动就随便讲什么修气脉,甚至讲什么男女双修,他们对修持的次序,对双修欲乐定与拙火、气脉的关系都不清楚,都在那里乱搞,如果这样学密宗,那是离佛法越来越远了,这是第一点要说明的。
第二,密宗很重视修气、修脉、修拙火。密宗流行以后,全世界都好像以为,只要到了拙火发动就成佛得道了。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下一个断语,这种观念是绝对错误的!修习拙火在佛法中只能说是加行法的方便法门,双修的欲乐定的方法也是加行法的方便法门,这些与明心见性悟道成佛,与佛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根本不相干。
但是,你们也不要片面理解我讲的这句话,真正得道成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的气脉一定是通的,他的拙火一定是发动的,他自然就会到那个境界。所以说,你也不能说修气脉拙火毫无价值。这里主要是想提醒大家,学佛要有正知正见,要明白学佛的最高目的是证得无上菩提、明心见性而成佛成道,并不是成就拙火,拙火只是辅助的。假如说有人理通了,明心见性了,但是气脉还没有通,这个还不算真成就,还要悟后起修、做工夫。
真正拙火发动以后,身体都是松软的,你会忘记了身体的感觉,身体是一团清净光明,有内触妙乐。用双修也能达到这种境界,不过那是个危险的道路,跳不出来就堕落了。关于双修,密宗有个秘密的口诀:“精不降则乐不生。”一般凡夫做不到这一点,精一降就放射了,所以男女交媾消耗一次,生命就消耗一次。
修气修脉修拙火属于工夫,不是佛的独有法门,阿修罗、天人、外道都可以做到那个境界。关于这一点,佛经和密宗的经典上都没有直接讲清楚。这种修法是证得菩提前修的一种方便,也是修行的一种功德。
拙火定是从化乐天到他化自在天的欲界天天人的修法,双修也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双修的原理是“以欲除欲”,或者用中国禅宗的话讲,叫作“以楔除楔”,就好像一个钉子钉在木头里取不出来,再拿一颗钉子钉进去,就可以把原来那个钉子打出来了。欲乐定与拙火定有很密切的关系,众生都在欲界之中,性欲发动的时候就是拙火在动,但是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无法把那个性欲的冲动化掉。所以说道家讲的炼精化气是通过拙火化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拙火,老子也曾提到,一个男婴儿睡足了,神足气满以后,生殖器就会翘起来,那个时候并没有欲,那就是拙火,婴儿长大就是靠这个拙火。等长大以后,一有欲望,配合心理的作用就会想要发泄,一旦发泄就消耗了,下堕了。双修欲乐定的修法,可以帮助你化精为气。我在这里只是讲个大原则。身体不健康,或者老年人,很难自己发动拙火,中国人叫那种状态是“吊儿郎当”。所谓吊儿就是那个东西,所谓郎当就是说那个东西不行了,只能在那儿摇铃了。对女人来说,没有拙火的时候人就干瘪了,胸部也松了。老年人如果还有感觉的话,说明身体还健康,是好事。婴儿可以很自然的就把精化掉,对大人来说就很难了。
那种感觉来的时候,不要配合男女的心理欲念,把它清净空掉就可以化精为气了。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有一个秘诀,那就是用安那般那法门。修气从安那般那入手,饮食、男女欲念都要遵守一定的戒律。等到修脉的时候就可以变化气质,是由气到质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很多年的专修工夫
归纳起来,修气修脉修拙火和双修都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不能说谁高谁低,差不多,修气修脉修拙火与四加行也有相关之处,不同的是正统佛学很重视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结使、习气的不同,修行所能达到的成就也会有所不同。好比说双修的法门,双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动拙火,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它修气修脉最后发动拙火,然后配合心理化解男女性欲的根本习气与结使。
还有密宗双身佛像,迹近秽亵问题。此实古今中外久远存疑,昔日人所讳言,今则因教育之发达,国外性教育之公开,反有欲盖弥彰之势。甚之,在国外之流毒,有因此而促进性行为之泛滥不轨者。在国内而言,不知内义之士,往往将清代雍和宫之欢喜佛与《金瓶梅》并列为诲淫之嫌。旧时视此为密教之密者,当亦有避嫌之意。其实此一问题,有三重要义理,却非一般所知。
首先以宗教教旨而言,此乃吾佛慈悲,为欲界多欲众生,谋此一路,正如《法华经》所说:“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为教育上不得已的诱导向善的方便,智者一望而知,不足为训。
次则,昔日中外文化,无论为宗教的、哲学的、教育的、伦理的,对两性问题,不是遏阻的不许谈论,即是道德的逃避之。然文不胜质,千古人类,未尝因宗教或教育而稍戢淫欲,甚之,可说是随时代的演进,愈趋愈烈,在古代而言,不避嫌疑而面对现实,作解铃系铃之教育者,唯此藏密和道家南宗而已。综其教育目的,在以楔出楔,警告世人纵欲者不过如此,当从速回头。但世间万事,利害相乘,顺化逆化,都滋流弊,岂止此一事如斯而已。即如今日欧美性教育之公开,亦未敢断言必然是利多于弊。但两害相权,隐亦未必如显耳。
再其次,双身形像,实表示人体生命中,本自具有阴阳二气之功能。凡夫未经严格修持,不能自我中和阴阳二气。故偏逸流荡而引动淫欲。如能中和自我生命之二气,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可超凡入圣。不然即为欲界众生,具体凡夫,生于淫欲,死于淫欲而已。如能严持戒、定、慧而离欲绝爱,方能至于“菩萨内触妙乐”之境,终而成为无男女相,不向外驰求矣。智者由此观而精思,不为法缚,不从相求,即可洒然一笑而得除粘解缚。然后方知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谓男女相,即非男女相,方能得少分相应。
人和物理世界中的一切众生一样,这个生命来源最大的反复根源,就是情和欲。换言之,它所突出的行为,除了饮食之外,就是淫欲,也就是现在人们统称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性欲”。欲和爱,欲和情,看来是本有生命中最平常、最自然的作用。但无论在宗教、哲学、科学,甚至是任何学术上,如果深入探讨,始终是无法彻底了解它的究竟。至少到现在这个时代为止,确是如此。由绝欲,了欲,转化欲乐得达升华超脱的境地,那是何等的难题,也是最难完工交卷的答案。但世尊在建立规定出家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上,第一条便是“戒淫”。它的原理,在佛说《楞严经》中有很扼要明显的定论,如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这很明显地说,要修戒、定、慧而求证出离物欲世间的第一功课,即须先离“淫欲”。
十念法中的念戒也不容易,大陆上以前每个阴历的初一、十五,必须诵戒,非常隆重。每个出家人自己犯了戒,逐一作忏悔,希望不要再犯。至于念戒,和诵戒不同,一条一条都要熟记于心,连开步走,或做任何事,都要念着戒。这样,你的行为,处处都是合于法度,心心念念如此,做得到吗?戒又有遮戒、性戒的差别。因时间、地区不同,可以权宜变更的戒条,叫做遮戒。但是像杀、盗、淫这三大戒,是永远不能违犯的,这些就是性戒。
念戒,就是随时严重地告诉自己要守戒,看住自己的思想、念头,只能起至善的念头;至于坏念头、恶念头,绝对动都不能动,以免犯戒。年轻人若真做到,七天规规矩矩念戒,一定会证沙门果。证了这个果位后,修持的路就好走了。但是,后世修念戒的人很少。四无量心也在戒的范围,经与戒是合一的。学密宗的人,守戒方面就更严谨了。每次修法,先修四无量心:众生一切的痛苦,自己来担;修法不为自己修,希望修成了以后能度众生;所有的功德回向众生,自己完全不要。发菩提心、四无量心等等,这些都属于念戒法门。
最近到处都流行密法,东传一个。西传一个,但是基本道理都没有。真正的密法,在心理的行为,道德的反省上,都是非常严肃的。一般人听到密宗,都想到男女双修,把密宗给糟蹋了,也糟蹋了佛法。任何一个宗派,都不是这么简单的。
大家看过北京雍和宫的双身佛像,一定会有许多疑问。其实,这只是密教的一种方法,说明人的生死之际,就在一念的贪欲迷恋,转此一下子,可以使精神解脱,升华到身心物欲世界以外,趣入寂灭境界,得到不可思议的妙乐。可是正因为其方法,利用人性兽性的习惯而自求超脱,反容易被人托辞误解误做,唐到宋元明间,密教在西藏的情形便是这样。甚至,牵连蒙古在内。有人认为,密乘的双身修法,就是中国古代的“房中术”,这是毫厘相差而产生千里的差别,其中流弊所造成的祸害,自然不必讳言。
密宗男女双修是帮助法,方便法,不去管它,不要去问,这是为多欲重欲众生,谋此一方便法门,不足为训。你只要记住《楞严经》这句话:“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就是了。再说,用功者何以不能得定,单修的朋友是绝对的对,不要以为比双修慢。双修的事万万不可乱学,世界上有这种法门,先辈中有此主张,但毕竟是正中偏的方法。凡是急就章,终究是险道,虽快速而危险,非大英雄、大豪杰、大智慧、大功德者则谈也不要谈。单修者到底切实而稳当,同样清净而圆满,如何不能达到呢?
有人搞双修、采补,把那些杂质引上来,看上去都是红光满面的,但是红光中带着紫色、黑色。一般人不知道,看见黑黑红红的,脸上发光,还以为这家伙有道呢。这些人的脸色就像油没倒干净的炒菜锅,油光油光的,是凡精之气。这样修双修、修采补是往魔道鬼道上走,死后还要下地狱,至少是变畜生,千万不要玩这种把戏。
整理自《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习禅录影》《如何修证佛法》《禅海蠡测-语译》《戒律学原理摭言》《中国文化泛言》《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我说参同契》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达真堪布:大圆满龙钦宁提三大传承是什么? 宁提是心滴的意思,有三种心滴。第一是莲师心滴,第二
发表时间: 17:07:44 来源:阿弥陀佛网
达真堪布:大圆满龙钦宁提三大传承是什么? 宁提是心滴的意思,有三种心滴。第一是莲师心滴,第二是布玛心滴,第三是空行心滴。莲师心滴就是莲师的传承,布玛心滴就是布玛莫扎的传承,空行心滴是益西措嘉空行母的传承。龙钦巴大师是集这三个传承于一身的祖师。藏传佛教红教宁玛派的三大传承:佛语远传、伏藏近传、净相深传。还有整个密宗的三大传承: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迦罗耳传。
责任编辑:沐恩善知识的标准:&夏坝仁波切
善知识的标准
夏坝仁波切
&&&&文章来源:&&
  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这里(天津)到四川的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有从这到四川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槃圣果的彼岸。从根本利益上来讲,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彻底了脱生死的问题,这条通往圣果的道路,在这个世间极少有人能够得到的,除释迦牟尼佛和极少数大成就者外,没有人达到过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导者。
  什么样的师父(善知识、上师)是合格的师父,或者说什么才是具备圆满德相的师父?到汉地来包括我在内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是冒牌的,他们居心不良、心术不正,结果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涂。所以,你首先必须有一种观察上师的意识,如果不能如法观察上师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尽管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极大,但依止恶知识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样会丧失你的三善道的善根。因此你要确认善知识,观察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别认为这个活佛是黄教的,在黄教当中信这个,自己的上师是红教、白教的,就不要观察了等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今天讲的法不是黄教的法,是释迦如来佛的法,也是弥勒佛的法,是包括藏传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汉地净土宗、天台宗在内的都要听的佛法。为什么呢?这不只是藏传佛教,而是佛法。我们判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作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
  因此,我今天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讲的弥勒菩萨开示的亲近善知识法和善知识德相;然后,再加上红教的巴珠仁波且《大圆满前加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跟大家讲一下之后,让大家对如何亲近善知识的问题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要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非常明确地讲了,总共有十个德相。这十个德相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善知识的标准或德相。
“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德相。其中第一句话,“知识调伏静近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师父、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什么叫以戒学调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说,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个善知识要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首先要能调伏好自己,才能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怎么调伏呢?消除一切缺点,能够摄受一个清净的戒律,这叫调伏。
  第一个德相:调伏
  在《别解脱戒经》中,释迦牟尼佛比喻说:
“心马常驰奔,恒励修难制。”野马是非常难调伏的,要调伏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口夹是调伏马的最好方法。同样,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马,用什么方法调伏它呢?就是用别解脱戒的口夹,用这个使心调伏。因此你要观察师父是不是戒律清净之人。戒律有三个: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戒。这三个戒好比是三层楼,没有第一层楼不可能建立第二层楼和第三层楼,因为第二、三层楼都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别解脱戒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论》戒律中讲,戒律如大地,是生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没有大地的话,不可能长出任何苗,没有田的话,不可能长出粮食。同样,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个功德。因此,要看这师父是否具备一切戒律:
  1)居士戒、沙弥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净。
  2)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六学处是否非常清净。
  3)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净。
  如果自己胡作非为,连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说,他根本不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必须和大家说明,在佛教中也未必一定是比丘,也有一些从来没受过比丘戒,从来没有当过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顶的上师,这也不是没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理解的,但他是不是一个像样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杀生,二、是不是不偷盗,三、是不是不邪淫,四、是不是不妄语,五、是不是不饮酒、不吸毒等。连以上这些都做不好的话,那就可以确定他根本就不能调伏任何众生。
  第二个德相:静
  清净就是定学,内心非常清净,修禅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经验非常丰富。修定时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等用定压住了。在修禅定的过程中,能知道如何对治掉举和昏沉,而且知道的窍诀也非常多,包括显宗的禅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
  第三个德相:近静
  近静是什么呢?就是慧学,尤其是性空(诸法自性虚空)正见。龙树菩萨说一切诸法“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一亦不异……。”在这一切诸法自性虚空方面,至少在比量上能有所体悟叫近静。
  第四个德相:德增
  “德增具勤教富饶”。“德增”是指善知识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学水平高。如果你不亲近一个“德增”的善知识,学修佛法就不会有长进。二千多年前,龙树菩萨在《亲友集》中这么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第一句话“诸人依劣当退失”是说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会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亲近与自己佛学水平差不多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依尊胜者获尊胜”,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父一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学问理论水平更高的,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导到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德相佛果的,最殊胜的善知识,才能真正有长进。
  第五个德相:具勤
  于利他之行,能精进勇猛地行持。
  第六个德相:教富饶
  什么叫“教富饶”?教言非常丰富。一个师父不能只会说单独某一个法或知道某一个传承,而必须通达一切教法,通达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经、律、论等一切教法,以及显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亲近一个“教富饶”者。这样他才能够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进行。比如一个医生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头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没有必要要这个医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医术比较高明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他一摸脉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有了这样的医生,我们就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样,我们学佛的医生就是师父,这个师父要会调伏好我们内心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会判断,第二,用各种配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办法治好。
  第七个德相:善达实性
  “善达实性具巧说”。“善达实性”跟刚才所说的近静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刚才所讲的近静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明。不过在这里就不包括了,这里是指通达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达实性。实性是缘起性空,诸法的本性。因为一旦发现了诸法的实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所知,还是现量所证,都算是证悟。因此,师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平,至少能够以比量的方式通达诸法的本性、实相。
  第八个德相:具巧说
  什么叫具巧说?其实师父尽管是非常好的师父,具有刚才所说的三学智慧和德增,也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言,并通达实性。但若不能具备善巧说法的话,就不一定能让人听懂。比如说,今天我用藏语讲了一个小时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顶,拿着宝瓶然后念经,将宝瓶在一个一个头上放着。居士们糊里糊涂地,不知道对宝瓶该观想什么,这个宝瓶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授这个灌顶的时候自己观想某一个佛或菩萨,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时的宝瓶灌顶、宝冠灌顶、金刚杵灌顶、金刚铃灌顶、赐名灌顶、金刚上师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言辞灌顶等。每次灌顶该以何种方法去接受这个灌顶,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顶了吧,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去修,念什么咒。这不是善知识不具备其它功德,而是不具备善巧说。因为不具备善巧说的话,你就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具备善巧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表达能力有限而不具备善巧说法。有些上师通达一切三藏经典,一上讲台,三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上师善巧说非常重要。
  第九个德相:悲体
  “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着心,将传佛法当成完全为救度弟子或众生的方法。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第十个德相:离厌
  “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德相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标准。
  我不能说这个师父合格,那个师父不合格,但我希望你们自己去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师父是绝对没有错的。不过我只说显宗的师父或一般传法的师父,如果是传密法的师父那要求就更高了,刚才说的十条,再加上二十个条件,共三十个。
  (1)身清净:
  就是戒律守得非常好。不论受的是居士戒、沙弥戒、菩萨戒、比丘戒,还是密宗的金刚戒,都守得非常好,尤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什么叫不杀生呢?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杀任何一个众生,也不是为自己托别人杀任何一个众生,不吃为自己而杀的众生之肉,也不随喜杀生。
  第二不偷盗,不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用卑鄙手段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三不邪淫,就是自己有家庭,决不做对不起任何一个家庭的事,不能做第三者。如自己没有家或没有妻子、丈夫,也不做破坏别人幸福家庭的第三者,包括自己或托别人做,或别人做了随喜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不行。这些叫身门清净。
  (2)言门清净:
  不说妄语、谗言、非常难听的粗恶言、无聊的语言。这四个同样也是不自做,不教他做,也不随喜。这些叫言门清净。
  (3)心门清净:
  内心不管别人修法如何好,内心不产生任何一个嫉妒心,别人拥有了多少财产,内心不产生任何贪图心,还有对自己所不喜欢的人、跟自己作对的人,不产生任何伤害他的心,内心相信因果,对三宝不产生任何怀疑。这些叫意门清净。因此作为一个密宗上师必须做到三门清净。
  (4)大智:
  密宗上师必须是大智慧者。因为他懂的、修的比显宗师父还要多,还要大。因此他必须通达一切三藏经典,必须通达显密的一切教法,必须通达一切大乘小乘的法门。没有这样的大智,不可能证到至高无上、具有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的如来圣果。因此必须要具备大智慧。
  (5)具忍:
  什么叫具忍呢?在修行上非常有耐心,不怕吃苦,不怕时间长,要有绝对吃苦耐劳的忍心,同时也必须具备对金刚兄弟或对他人能够忍受一切的委屈的忍辱心。没有这种忍辱心很容易产生我刚才说的相互嫉妒、相互排斥现象。所以我们要绝对有忍心。
  (6)正知:
  就是显宗所说的正住。所谓正住就是在教派与教派之间、上师与上师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没有任何一个偏见心。
  (7)无谄:
  对于他人没有任何卑鄙不择手段之心。
  (8)无诳:
  心不欺诳。
  (9)通达密咒:
  非常通达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的每一个咒和每一种修法。
  (10)通达密续:
  通达密续与通达密咒有什么区别呢?密咒主要指修习的手段和方法。密续为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因为密宗的事部续、行部续、瑜伽部续、无上瑜伽部续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每个咒的修行方法都来自于密续当中,所以要通达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密宗的续和密宗的理论。
  还有十个条件叫十真实,这是密宗上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坛城:
  对坛城的绘画、观想非常通达,也可教授弟子,同时还包括做佛像、画佛像的工巧,否则他根本没有办法明确解释密宗的每一个金刚坛城的形态、生起次第中的观想方法。因此必须通达坛城。
  (2)密咒:
  在圆满次第当中最关键的是密咒。这个密咒是什么咒呢?不是我们经常念的这个咒、那个咒。这些咒是体内每个部位所需要观想的咒,比如顶轮咒、言轮咒、心轮咒、丹轮咒和密轮咒及身体每个部位咒的观想方法。
  (3)手印:
  手印在密宗里非常多,尤其是在事部、行部、瑜伽部中,手印占主要位置。特别是事部,手印是最关键的,因此上师要对手印非常通达。
  (4)守护我及处等:
  这个就是怎样保护我和我所在之处。用什么方法呢?比如自己用每个部位的金刚忿怒来保护自己的身体,或用金刚坛城或火轮保护自己和自己所住的地方,不让任何一个妖魔鬼怪接近。
  (5)迎圣仪轨:
  就是迎请一切智慧身的仪轨,我们修炼任何法的时候必须迎请很多圣尊。比如,迎请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等身、口、意一切智慧功德,因此,上师必须要通达任何迎圣仪轨。
  (6)仪轨念诵:
  口头的都不会念,更谈不上观想了。念诵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观想。口头念不出来更没有办法有次序地去观想,因此要通达念诵,要非常通达修行的方法及每个次第修行方法。
  (7)修习:
  通达每个次第的修炼方法。
  (8)内外火供:
  外火供是用火炉如法地做火供(将供养一切佛菩萨的物品在火炉里面烧)叫外火供。内火供指观想自己吃的东西到了丹田后,化为一切供品供养体内的一切诸佛菩萨的方法,这叫内火供。
  (9)收摄:
  最后把一切观想部分收回。
  (10)送神:
  把一切迎请的智慧神、诸佛菩萨送回原地的仪轨。
  必须要通达这些才能当一个密宗的金刚上师,因此,密宗的金刚上师要比一般的师父要多二十个德相。
  上面讲的三十个条件就是一个善知识的标准。
  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有些人说黄教是这样,那我们白教可以不必要这样,红教也不必要这样。还有人说红教不需要守任何一个戒律,只要是一心一意依止善知识,依止上师就行了;或说红教可以胡作非为,可以有不寻常的男女关系,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这样的说法和做法彻底破坏了佛教,彻底破坏了我们的藏传佛教。因为这些败类来到汉地乱搞乱整,最后弄得汉地信佛居士心里非常不愉快,开始怀疑这个密宗是不是如来圣法。
  因此我今天要特意讲一下《大圆满前加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标准的部分,这是红教最主要的一位活佛叫巴珠仁波切所讲的大圆满引导。我想在这里一一地介绍给大家。
  本来凡夫很容易被世间的友伴和其他一切因缘所改变,由于随时随地依止善知识和善友,比如说,亲近一个合格或标准的善知识,就如一个普通的木块,长时间放在檀香木里,再将它拿出来后,发现它同样会发出很好的檀香味。如果你经常和善知识在一起,经常听受善知识的教化,你就被熏染上善知识的功德妙香,一切威仪也将与善知识一样。这个例子就是这个道理。
我的更多文章:
( 11:48:57)( 09:46:51)( 09:36:36)( 12:07:38)( 01:03:52)( 09:47:53)( 10:38:13)( 08:34:08)( 13:15:46)( 23:18:2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莲师修法 索达吉堪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