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敦煌背景音乐mp3 五线谱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我很肥,我很丑,我很矮,我很穷。我要逃离北上广深!!!
我的人气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发表了博文
富国贫民的博文
博文分类:
身处东莞,年近酷夏,暑气越来越烈,交相辉映的是匪气也愈感严重,近日报道的飞车抢劫层出不穷,入门盗窃愈加频发,有身在闹市受强抢首饰、手机、钱包之祸,有人在静室得蟊贼偷盗之患。若隐若现的官方说法是最近深圳大运排查高危人群,一些犯罪份子在深圳这个“革命老区”呆不下去了,便来东莞这个近邻之地开辟“第二战场”来了。
治安之不靖,人人感同身受;现时治安环境之严酷,亦让人胆战心惊。揪其东莞治安之乱象,十余年来未得根本好转,生活与间的民众仅在提心吊胆与胆战心惊之间徘徊而已。前几年微有改善的社会环境,却在深圳“排危”这轻轻一动之下土崩瓦解。
前赴后继的犯罪者,触目惊心的犯罪事件,持续不断的刺激着民众的神经,直至从开始的震惊、继而经年累月的适应,最后在感官与精神上双重不间断打击下的麻木。分析东莞的治安乱象,是麻木中的轻微清醒,也是生活此间民众的自我救赎。
治安乱象的根本是社会生活的乱象
笔者也有很长时间外出东莞的经历,无论浙南的深厚的生活底蕴、珠三角浓郁的文化氛围,北京方正的威严权属、武汉市井的小民生活,无不让笔者感受到活生生的生命气息,香浓的生活情趣。而笔者所处得这些所在,对治安的观感都远远强于东莞,这是街上行人悠然自得而不怕飞车抢劫的观感,也是那些地方居民楼远比东莞少得多的防盗网的直观体会。
相比东莞的差别,东莞治安上的差距反映出了在社会生活中东莞的乱和治。与外地治安优良城市相比,给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人文气韵和生活底蕴的缺失。人文气韵反映在市民生活的层次上和对生活观感的追求上。而生活底蕴的缺失却是造成治安乱象最严重的一环。
是什么样的生活底蕴造成了东莞的治安乱象呢,简单一个数据,东莞一百余万户籍人口,当前外来人口约在600万至800万之间,而整个东莞在册统计的出租屋约一百余万间,就是说东莞出租屋的数量差不多和本地户籍人数一样了,而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几十万家工厂的员工宿舍,各小区未登记的出租屋黑户。
庞大的出租屋人群,已经赶上户籍人口数的出租房,如此只要对出租房管理稍微缺位,出租房就成了最好的藏污纳垢之所,罪案丛生之地。而更为关键的是如此大量生活在出租屋内的人群:身份是暂住、居住地是临时、目的是打工赚钱。这样海量的人群,以一种过客的身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对身边的感官已经降低到最低点,对公共环境难提关心。这样生活在东莞土地上海量的暂住人群基本上很难产生对东莞的归属感,反而在笔者接触的大量外来务工者人群中,充斥着却是对本地的一种怨恨情绪,他们对工厂里繁重的劳动、法律的不公、公共设施缺位的负面情绪累加到东莞这片土地上来了。这样的一种怨恨氛围,对一些失意者和懒惰者来讲,不产生犯罪心理都难。
而海量的外来暂住人群,赶上本地户籍人口的出租屋更在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了在东莞生活中间力量的缺失,准确的讲是在东莞真正生活的市民人群的缺失。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有一个起支撑力量的社会阶层,如现在流行说法的中产阶级。反观东莞,却呈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发家致富的本地户籍人口,要么远迁深圳、广州,要么以村为单位的圈进一个个村镇建设的别墅区、公寓楼。而大量的外来人口入厂打工,他们的居住地是阴暗的出租屋和毗邻相交的出租屋。这样的一种社会状态构成了两个极端,以本地户籍人口为聚集地的半封闭社会,一个以外来人口集中地为主的松散式社会。这样的一种有巨大地理和心理差距的两极状态,老死不相往来,互相很难融,笔者曾经碰到很多来东莞五六年的打工者言称来东莞这么多年还没和本地人打过交道。如此作为本地主人的户籍人口本应作为构成东莞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反而自我封闭起来,而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群,在归属感严重缺位,社会引导力量严重缺失的境况下无所适从,一些从外来人群中崛起的精英人士却还力量不够强大,难以起到砥柱的作用。这样的社会状况不是社会的垮塌,而是东莞社会的正常生理状态根本没有建立,社会既然没有稳定的构成,那整个社会的无序和漠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社会文化对治安环境的影响
社会状况既然是一种两极状态,那这样的两极又会有发酵出什么样的文化出来呢?这样的两极没有冲突和交集,而在外来人口这一极中却自发的形成了一种以利益为导向,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氛围。在九十年代以后的十余年里,成千万的人群南下珠三角寻梦,有发财者、有失意者。成功人士的发家经历愈加激发汹涌的外来人口奔流而进。在这样的潮流下,金钱成为了衡量人成功与否和事业高度的指标,所有在金钱面前的其他标准都失去的色彩。在金钱目标的潜移默化下,东莞社会慢慢形成了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丛林法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金钱的财富,当社会的重心全部放在金钱的财富上时,那“文化沙漠”称谓的出现就是必然结果了。金钱主义的盛行必然带来享乐主义的洪流,钱财慢慢转化为纸醉金迷,高档酒店林立而起,“二奶”风潮蓬勃而至,当东莞声名远扬时,“性都”之谓不胫而走。
缺乏归属感的外来人群、以金钱为导向的丛林法则、豪奢淫欲的展示范本、如渊似海的海量出租屋、不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等,这些标签都是治安严峻的深层反映。何以犯罪者层出不穷,何以治安环境难有好转,这些都是最好的注脚。当金钱和成功吸引着人群的到来,当丛林法则培养出了狼性,当纸醉金迷刺激着罪恶的神经,当出租屋能提供藏身之所、当对东莞土地的冷漠掩饰不了企图的心,当断层的社会结构不能防范于未然,如此社会结构轰然倒塌,犯罪之心砰然而至,说教的在多,也是枉然,何人能挡这些被催发的冷漠狼性的心?
行政机构治安管控乏力
既然社会成了犯罪者得生产土壤,则行政治安机构就成了最后的一道防线。但在几年前,坊间却盛传警务人员的日进斗金的故事,这些传言未必是真,但依靠东莞四万余警察来维护近千万的治安环境,根本上是力有不及。更为关键的是整个东莞的行政全部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中心点,治安工作虽然必要,却非致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懒政思想,警务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工作方法以快、省、简为主。治安整治依靠大运动、大排查,治安维护基本依靠半吊子的治安员,警力难以下沉,社区不能管控,在以发案率为标准的治安考核体制下,治安维护人员对小案拖、瞒、耗,造成了小事不管、小案难破的境地。这之间导致警务力量对犯罪份子威慑力的降低,民众间负面情绪的升高。
犯罪者难以得到惩处便是间接的得到鼓励,大量的小偷小摸案件不能破解,基层警力不能构建,东莞社会行政的防范之墙,早已破损。
充实社会中坚力量是稳定社会的根本
东莞治安的问题是东莞整个社会的问题,东莞治安的顽疾亦是东莞社会顽疾,东莞治安之痛是东莞社会之痛。
首当其冲的社会之疾即为东莞社会空心化,混乱化的尴尬。整个东莞的中坚阶层――市民阶层远不够强大,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市民阶层难于起到固化的作用,这样导致社会生活气息消失、社会底层行为混乱,当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和流动状态,则民众间对周围人群的感官程度降低,整个社会互相约束机制形同虚设,如此犯罪者心安理得,旁观者大多漠视。反映到行政力量中,行政触角难以下沉,外来人口基层管控难以建立。当人人都是外来人时,谁会把别人当场自己人?
显而易见的是在当前社会以村(组)、社区为行政触角的体制下,东莞外来人口聚集区却难以做到行政管控,往往几万甚至十余万的外来人口居住区根本得不到行政监管与公共配给,大量的人口处于行政阴隐之下。所以当犯案者从这里面走出时,当犯罪者藏匿期间时,又有谁知道。
相对应的是整个东莞的外来人口入籍数三年仅有二千余人,约相当于外来人口数的万分之三上不到。切实构建市民社会,放开户籍制度成了当务之急。而引导本地户籍人口参与到公共建设和事物中来也是应有之意。只有市民阶层,市民社会的完善才是社会稳定的开始,而治安之难的根源即在于此。
折中的方法亦可在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区,以指定或者公推公选的形式搭建民间的自我管理组织,并纳入当地政府的领导;或者以厂为单位,建立厂内的生活委员会,统一管理外来人员的社情民意,摸排治安隐患,清除治安死角,力争将每一位在莞人员纳入社会之内。
出租屋的管控和外来人口行政末梢的构建
在外来人口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的同时,加强出租屋得管控是维护治安环境的应有之意。出租屋的修建对修建者来讲是一个赚取财富的工具,这就表现出了出租屋所有者把出租屋当成了商业性的生产工具。而对社会来讲,出租屋却承担了外来人口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也相应的形成了一个社会部落。这样出租屋变相的承担了公共供给品的角色,也具备了社会化的功用。这样出租屋所有者和出租屋在社会中的定位必然的相互冲突起来,出租屋所有者看中的是利润,而社会却让其背负了公共管理者和供给者得角色。在行政力量偏弱或者难以企及的境况下,出租屋所有者根本不会也没有能力让出租屋形成真正的社会形态,因为这即需要财力,也需要人力,更需要专业的行政素养。
当出租屋以最纯粹的商业形式出现,当社会管理脱节,当行政力量难以企及,则出租屋貌似权利清晰,却管理缺位的弊端隐然可见。出租屋不具备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不具备最简单的社会架构,在以金钱为出租与否的前提下,若出租屋主管理稍微不及,则任何人都可以进,任何事都可以发生。这是出租屋成为藏污纳垢之所的根源所在,当出租屋不能形成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性,则任何人都是过客。
当前必须严肃对出租屋的管控,加强对出租屋管理员的优胜劣汰和整合培训,必须做到租住登记,经常回访。而最根本的是让出租屋真正回归到社会中来,在出租屋中形成最基本的社会架构,具备最基本的社会供给品的角色。只有这样才会让犯案者无所循形,防范于未然。
建立真正的社会文化和救助机制
谁也不是天生的犯罪者,罪案的频发,有个人因素,亦有社会的因素,假若东莞的成功标准不做改良,丛林法则依然持续,则东莞不会缺少有犯罪动机的人。当社会都沉浸在醉生梦死中,我们必须要反省下这样的病态追求是否过头了。当社会都沉浸在成王败寇的程序设定中,我们是否要反省下我们评判标准的是否太单一了。社会文化的丰富不是单一性,而是多样性,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有精致的生活,我有小富的安康。只有包容、宽松的文化氛围才能海纳百川,才能消融排解各种怨气。东莞不缺少包容的胸怀,却少了融合的动机,当各种诉求不能统一和融合时,则乱象必显。
社会文化的重建能起到包容并融合的作用,而建立社会的救助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犯罪的发生。走投无路的人不一定会铤而走险,但有良好的救助机制下,这样的犯罪者一定会大为减少。社会的救助机制即可以有行政主导的,也可以有民间自发的,设立心理和基本物质上救助和排解中心,将很大程度上化解怨气,降低发案率。
社会层级能够真正架构,出租屋管理规范有序,社会文化多元包容,则整个社会必将归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人能安其心,物能归起所,发掘民众力量,运用群防群治加强治安管理必将事半功倍。
经过4月一整个月的夜班的折磨,早已打算去澳门赌一把,减减压,但五一要值班,然后又要换新的通行证,耽搁到现在,终于,今天我拿到了新的通行证。订了明天的直通车前往赌城,在5月的最后一天与何先生对弈一把。
周六要去万达看功夫熊猫2的imax了。真期待啊。不过看之前要做苦力。。。。
我们中国人其实不太喜欢讲“性”这个东西。但我们先贤并不是像封建社会时的我们那样的。啥叫“食色,性也。”?就连大圣人孔老夫子都认可这句话存在的价值。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那时的先贤都认为这是自然本性,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在《诗经》里经常出现男女互相大胆求爱,追求自我婚姻幸福和美好爱情的诗篇。比如《坑忻贰贰兑坝兴利贰掇擞锌嘁丁贰毒才返鹊绕隆:罄吹购昧耍苁茄挂盅挂衷傺挂帧3ぞ玫难挂滞怯谋O衷谛矶啻笱唤舜笱В蠲永茫阶斫鹈裕耆チ嗽熘咀佑τ械姆绮桑谟刖粕谐谅伲腥瞬桓涸鹑危艘参匏健J茄挂痔昧耍炕故巧缁岱缙蠡担炕蛘呤巧缁岬拿教宓枷蛴形侍猓恐档梦颐巧羁谭此迹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父母学校一再强调:不能早恋!同学们都懵懂了,啥叫早恋啊?本来不知道什么叫早恋的,被你们一说许多小朋友倒疑惑了,啥叫早恋啊?要不我们试试看。或者这么说,因为有早恋这个词语的存在,所以你们才让我们不要去做早恋。但我们就是不懂早恋到底不好在哪里,竟然使你们如此强调要我们不许去早恋,所以我们就是要试试看早恋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命题又让人晕了!毕竟,小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最重的,而且在青春发育期就是对异性最好奇的时候,现在的少女怀孕急救热线经常铃响不断。许多急救热线的老师们都犯晕了,这些嫩小孩何时何地学会这些成人的东西的?再仔细琢磨还好我们这些八零后读书那会儿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封闭的,没有网络没有视频没有在线阅读。偶尔看到电视台播出个港台剧大家就觉得很新鲜了。于是全班一起学唱其中的主题曲,看到报纸上有主题曲的五线谱和歌词本还特地用把小剪刀把它给剪下来放在书桌下面悄悄地看很长时间呢!看到剧中男女主角他们说“爱,爱,爱”的,于是我们知道了“喜欢”和“爱”,搞得像自己很懂似的,有个别比较冲动的人就跑出去问别人:你喜欢我吗?其实幼稚的心灵什么都不懂??????而到了现代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年代,要那些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们不闻天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网络上恶俗的视频、低俗的图片铺天盖地,大有害死祖国未来的花朵不偿命的大胆。更有某些男人们大言不惭:应该感谢日本的那些AV女优们,是她们让许多中国的七零后、八零后男人们懂得怎么去当男人的。设想一个男人整天上网就只是为了看日本AV?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了解你们有这方面的需求,偶尔为之还好,但是如果你整天只会想这些事情?你的未来呢?希望何在?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耽美文学居然有了向低龄化发展的倾向。照理,像耽美这种东西一看就该是成年人去玩弄的文学。可是,你们去看看百度上那些写同人文,耽美文的腐女们,还有那些年轻的女同人狼们,很多都才十六七岁,却能把那些本来不应该是她们这个年龄学习掌握的东西描写得如此绘声绘色,不知道是中国“不要早恋”式教育的悲哀还是怎么的。当然,她们中的大多数也许在校还是三好学生,也许还远远没有早恋过,只不过喜欢阅读类似的文字,所以才“懂得”了这些。估计还是因为对“不要早恋”的幻想使得她们对早恋有了一种超级奇妙的感觉,所以对于耽美文学才如此着迷。除此以外,前段时间还看到有说现在许多女中学生沉迷于《宫心计》以及许多类似此剧的穿越小说之类的,特地还为此上网玩此类游戏,文笔倒都是超赞的,写来写去却都是宫廷怨妇,你争我夺,女人心一个比一个毒!这么年纪轻轻搞得像拥有几十岁心智的“坏女人”了。这种为了一个男人你死我活的作品,不管影视还是文学,说到底还是多多少少占据了点男权社会的因素在其中。不过这个社会现象其实和耽美文学的成因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也有交接点,即未成年人对性,还有成人世界的好奇心,会害死猫吗?不见得,但是到底有多大影响,此间暂无定论,或许要等九零,零零后们都完全长大了,至少再过十年我们才能知晓答案。奇怪的是,小朋友们这么懂这方面,许多大人倒傻掉了。不该懂的人懂了,该懂的人却不懂。说是一对从事化学研究的研究生结婚了,女方却一直迟迟未能怀孕,吃了许多药物也不管用。最后的检查结果让大家傻眼了,明明都很正常啊。这医生也不好意思地只能直问了。最后两人的回答更是让在场的医生等哭笑不得:不是说两个人睡在一起,什么也不用做,分子会在空气中自由运动,所以女人就能怀孕了嘛?各位被雷到了吧?O(∩_∩)O哈哈~中国性教育的悲哀啊!倒!
话说周六晚上屁颠屁颠地赶回东莞,不是因为要上夜班,也不是因为在家里无聊,只是要充高雅一把,看大型舞剧《大梦敦煌》。
去到玉兰大剧院,看到人倍儿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很高雅地矗立在哪儿。我顿时乐了,原来像我这样冒充高雅的人也不少。
这个舞剧说老实我没看明白,但是套路我看明白了,很老套,穷书生和将军的女儿相遇相爱,那将军老子肯定要棒打鸳鸯,最后那肯定是越禁止越相爱,最后将军杀书生,却误杀了女儿。。。
套路很旧,但观众很受落。
我那个粤东朋友昨晚突然给我打电话,自称受了委屈,那我就姑且听一听他说啥吧,原来是这样的,当天中午,他和梁某人,马某人一起吃午饭。席间,他就闷头吃喝,领导问啥都只是支吾了事(这哥们挺不上道的)。然后事后就郁闷了。可惜没后悔药吃咯。不过他上班也只是混日子咯,一心就想着找好工作。不过还停留在YY的阶段。难得能和领导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这是一个让领导记住你的好时机,应该好好把握,即使对方不是领导,也没有和朋友吃饭只顾着吃的道理,一点都不礼貌。然后他和我说起应届生调查表的事,更是笑料百出,这个朋友,真是能给别人带来欢笑啊。最后,他那个帮他找工作的亲戚居然是他老爸的表哥,而他更是从来都没和那个所谓的亲戚见过面。真逗啊。
待会就闪人,待会就回家!!
之前在《德国之行,无法淡定》以及《一个工薪阶层的税赋之痛》分别通过中外物价的对比、税负的对比做了相应的论述,这一篇将以劳动者劳动强度的角度为切入点,作为系列民生三部曲的结局篇,牢骚也好,埋怨也罢,无一不是为了鞭挞,哪怕鞭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灵。
我们有这样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每天早上打着哈欠在睡眼朦脓中挤上拥挤的公汽;中午没有午休嚼着昨晚的剩饭剩菜补充着一天的能量;晚上披星戴月的疲惫迈进与他人合租的鸽子笼,为了避免吃到地沟油的盒饭,还要忍着饥劳做一顿没什么荤腥的晚饭。他们就是城市每个角落都存在的我们,这一越忙越穷的群体却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堆砌出了一个最富有的政府。
我们为何就越勤劳越贫穷呢?是我们还不足够勤劳吗?是我们一个工程师的劳动价值还抵不上欧美国家一个扫地阿姨吗?是我们的工作效率低下到不如别人一个洗碗的临时工吗?非也,看看大陆以外的工薪阶层是如何休闲的赚着比我们高数倍的工资吧!
先看日本,这个同是亚洲的近邻,这个曾经从零开始创造奇迹的民族,你可以讨厌它,但你必须要正视它。他们的劳动者大约有15天的公共假日,工作满半年有10天的带薪休假,满6年有20天带薪休假;
看看我们一国两制的香港,都是炎黄子孙,却有生活与生存的差别。他们的劳动者有17天的公共假日,带薪年休假视工作年限7---14天不等,7天可是起步价;
再看本是同根生的台湾同胞,议会里吵吵闹闹却不妨碍民众享受生活的惬意。公共假日最少14天,带薪年休假规定的比较细:工作1-3年为7天,工作3-5年为10天,工作5-10年为14天,工作10年以后每年增加1天,最多30天;
人类希望的美利坚,你永远让我们嫉妒羡慕恨。公共假日为10天,还没完呢,每个州还有自己的公共假日,数量客观,带薪年休假按照工作年限最长为30天;
最浪漫的法兰西,什么叫生活,看看人家法国人。每年有11天公共假日,还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工作满一年,就可以享受5个星期的带薪年休假;
欧洲的国家除了数目可观的公共假日,基本都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尤其是几个北欧小国,对自己的劳动者呵护备至,芬兰有6个星期的带薪休假,并且,为了避免职工没有外出旅游的钱,要求雇主在其休假期间还要额外提供一定的休假津贴;瑞典更为人性,对于自愿脱离岗位休假一年的员工,可以领取85%的失业保险金,足够自己日常生活支出。
太多的怎么想也不明白,没有诅咒只有祝福。
最后,看看伟大的我们,公共假日11天,劳动法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我们的档次划的很开,对工龄要求很严,给我们的假期很苛刻,最高也就15天,我们究竟算什么呢?即使如此,这个法规真正遵守的公司又有多少呢?我们不是要与国外的劳动者攀比,他们有完整的周末,他们甚至可以周五下午就离开公司回家度周末,而我们每周40小时的保底工时,还有的公司想尽办法克扣着劳动者的双休日,想尽办法的让员工无薪加班,我们怎么就既不谈法律也不谈道德了呢?本人还算幸运的,在一个守法的外企里,每年还能有5天的带薪休假,这短短的几天带薪休假基本上都用来去政府部门办各种证件了,我也知道,大部分的你们连这5天都没有!出门在千里之外讨生活的游子,一年也许就舍得回家一次,可是那么短暂的假期,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家的温暖,便又要转身抹掉眼角的泪再出发,这种人为的隔离亲情就是做天谴之恶,我们的管理者就为何不肯多为劳动者着想一点?累死累活换来的GDP换来丝许的幸福感了吗?或许有,但绝对不属于白忙的我们。
以上举例的几个国家与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基本是我们的十倍,但是可以看出,别人的休假时间却依旧是我们的几倍,这是怎样一种对比悬殊不合乎常理的逻辑?他们平时可以无忧无虑的工作,觉得倦了便带上家人,关掉手机,自由自在的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旅游假期,那是何等的吃饭喝水一般的常态啊!我们是一个如此勤劳的民族,我们信奉的是收获一分便愿意回报十分,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纵容,我们用自己的勤劳只换来了低廉的工资,低廉的工资却没能逃脱高昂物价的惩罚,这便是一种可耻的宿命,是我们愿意自虐还是我们本就自卑?亲爱的朋友,你有多久没陪伴自己的家人看看天空,吹吹海风呢?我们忙忙碌碌,不曾停步却一贫如洗,亲爱的朋友,我们的一生只有短短的7、800个月而已啊,我们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我们追求的也只不过是公平,公平,还TMD是公平,付出与回报的公平,否则,我们就要世世代代的白忙下去!
甘地宣扬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时,当初收获的是嘲笑,谁又能料到最终收获的是一个最大的民主国家呢?当马丁路德金畅谈梦想宣言时,谁又能想象到若干年后黑人真的能当上美国总统?这些想都不敢想的权益,何尝不是靠争取而来?而我们,总是习惯了嘲笑,习惯了隔岸观火的冷漠,习惯了趁你受伤时拿着粗糠馒头蘸点你的鲜血咽下,我们怎么就习惯不了争取呢?即使争取不到自己名下,不也为我们的下一代,为我们的民族争取到了离天堂更近一步的机会吗?
渴望我们的国度,道德高尚,咫尺天堂!
近些年,我们逐步开始出现用电紧张的局面。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荒”。而用电,不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甚至关乎国计民生。因为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老百姓已经离不开电。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用电。甚至我们喝的水,都要需要电的支持。因为自来水公司运作也是要用电的。但是自2011年的3月份往后,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出乎意料地出现了罕见的淡季“电荒”现象。限制用电、有序用电等非常规手段变成常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在用电的淡季也会出现电荒的情况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先从火电必不可少的煤炭企业说起。以煤炭企业来说,在2001年以后,煤炭企业的产量逐年递增,并形成了高投资、高开发、高增长的局面。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并购中小型煤窑,由国有大型企业开发。并逐步形成了多行业参与,基本全为国有企业掌控。逐年的规模化运营造就了煤炭产业整体产量的不断攀升。2010年全国新增的大型的煤炭项目有一万四千多万吨的产能,煤炭的年增长量也达两亿吨。而我们的煤炭生产大省2009年后也基本在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38亿的产量“天花板”也会轻易击破。温家宝总理说中国大部份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有煤碳、电力、轻工、纺织等严重产能过剩。中国煤炭行业高官也发出“煤炭产能过剩”警报,产业界却不断掀起并购煤矿的热潮。我们可以看到,电力企业并不是对煤炭纯消费企业,近些年对煤炭企业的的并购规模也相当巨大。五大电力集团也在积极的购买煤矿。到2010年五大电力企业所参股或者并购的煤企年产量再三亿吨以上,占到了总耗电力的20%以上。而且,新能源发电方面的发展也是逐年大增,到2020年仅核电、风电、太阳能预计将形成2.5亿千瓦的装机容量,达6.25亿吨以上的煤炭发电量。
如此巨大的产能加上新能源发电的电量,为什么没有让煤炭价格大降,而发电企业为什么又会出现“电荒”呢?其实其中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全国煤企和电企产业分布不均衡,近些年的煤企新增的产业偏向了内蒙古、新疆和陕西等偏远地区发展,远离消费中心。这样就在运输上增加了成本和困难导致即使有煤也不能及时运到电企的奇特现象。另外,各个省份对于电力方面相对独立,即使有的省份煤炭产量很多,也会出现有一些省份“吃不饱”而省长着急到处找煤的情况。铁路运输又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形成煤炭价格和运输时间差的瓶颈问题。另外,由于小煤矿逐步被大集团收购,就造成了一定的垄断效应。原本可供应省内的小煤矿因被大集团垄断,所以无法供应到当地电企,导致电企还要去外省购煤,无形中造成了电力企业的成本上升以及对“电荒”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另外就是煤炭生产企业与电力企业的博弈。就像上文所说,在煤炭企业不断并购垄断的情况下,乡镇煤矿、国有地方矿产量将保持稳定、国有重点矿成为了产能增长的主力。那么必然出现煤炭企业挟煤炭以令天下,并有掌握定价权之目的,但是毕竟我国对于煤炭给以电厂的煤价没有放开,所以每一年都出现在煤电合同签订方面的意见差别。不过煤电之间的博弈却由来已久。1992年煤炭价格实现双轨制――非电煤价格随行就市,电煤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2002年,国家取消政府指导价,但同时对重点合同的煤价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发电企业与煤企之间仍然由政府做主导。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用电紧张情况愈加严重,煤炭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个时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博弈,煤炭想趁机不断加价,可是毕竟有政府部门出面,所以就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2009年2月陕西电煤价格再涨,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急通知,要求大唐、华电、华能三大集团的陕西发电公司,以及其他电企、省煤业化工集团、各重点煤矿、西安铁路局和省电力公司快速协商,提出省内电煤暂按临时价格执行。在省内电煤合同未签订之前,陕西煤化所属煤企所供电煤暂执行385元/吨的开票结算价;待合同签订后,按照合同约定价格办理正常结算。相比于2008年1月~8月272元/吨的结算价,这一价格飙升41.5%。陕西绕过了电煤供给的规定打响了开辟煤炭企业胁迫垄断先河的第一枪。这么一来,就让电力企业以过亿亏损的状态出现。电力集团也不示弱,五大电力集团联合结成了采购同盟,不过还是不得不暂时执行了高达385元/吨的开票结算价。而这种电力企业与煤企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续没有解决。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政府应该放开市场化。可是有这么个前提,就是近几年在政府督导下,地方煤矿企业已经由原来的多头发展,变成了几个集团控制的煤炭寡头,这样就对市场的定价造成了垄断。相对来说,大家总是离不开电,所以相对来说,电力企业比煤炭企业还是相对弱势。当然电企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一些国企通常都会出现的高薪问题,不过相比较起来电企工资比其他行业来说争议性还是小一些,主要是因为亏损,才有的工资争议。不过与这相比更重要的是电力企业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这样相对也能降低成本运作。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上游产业的合并降低成本提高话语权。
但其实,造成煤电矛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近些年由于房地产、基础建设等众多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了大量的高耗能企业的快速扩张运转。2009年,我国终于从传统煤炭出口国专为进口国,全年净进口1.03亿吨,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造成对煤炭巨大需求的原因,是因为2007年以后高耗能行业又开始在一些地区盲目扩张,一些地方政府还违反产业政策规定,出台了一些鼓励高耗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高耗能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致使今年一季度大多数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其中粗钢产量增长22.3%、铁合金增长44.4%、电解铝增长36.6%、焦炭增长23.7%、电石增长34.1%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产能的同时,对煤炭的需求就会继续大幅攀升。而据一些国外投行估测,如果以目前速度继续消耗煤炭。那么四十年后我们可能无煤可用。这就是说,由于很多基础建设项目的超前建设,导致了煤炭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也就从利益方面加大了电力供应的压力。
想要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些超前的基础建设以及高耗能行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高耗能企业电价与普通企业进行电价差异化。一面一刀切涨价造成不公平现象。另外进行有效的运输统筹,防止“舍近求远”的购煤方式出现。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对煤电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只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良性循环链条才有可能根本解决电荒问题。
共169篇文章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梦敦煌背景音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