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英语历史简述新中国成力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 第一单元 一、简述题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的一次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 2 建国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但现在在外国势力扶持下的达赖集团长 期从事分裂中国的“西藏独立”活动,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想一想, 西藏现在已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了?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两 位?西藏
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 谈一谈西藏的现在, 并展望一下 它的未来。 答:(1)史实:①唐朝时,唐政府先后把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当时称吐蕃), 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后来,吐蕃首领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 一家”了。②元朝的时候,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 正式隶属中国版图。③清朝时确定了西藏地区的首领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1727 年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由此可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 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周年(3)阿沛?阿旺晋美和十世班禅 (4)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 结放在首位。 (5)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后,西藏被列为西部开发的重点,正发生着日新月 异的变化,我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西藏的明天会更好。 3、2004 年国家重点扶持发展农业,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人民政府 2004 年的农业政策与建国后土地改革政策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的时间 及历史意义是什么?它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不同? 答:(1)共同出发点: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 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变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 14、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 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针对这次运动的完成你有何感想? 答:(1)这次运动是
年的土地改革。 (2)答土地改革的意义略 (3)感想: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终于实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才能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 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5、新中国成立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结 果怎么样?有何意义? 答:(1),1951 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抗美援朝运动,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 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 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3)1950 年―1952 年底,土地改革运动,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 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列举建国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党和人民进行的两大运动并说出它们的时间。 答: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的抗美援朝运动; 年底的土地改革运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简述题 1、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请你回答: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 工业面貌, 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有何成效?你怎么样看待这些成效?对于振兴工 业,你有何建议? 答:(1)我们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 (2)到 1957 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2、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 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后期存在哪些缺点?另外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了一些问题, 试分 析产生这些遗留问题的深刻原因及教训? 答:(1)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 (3)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 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4)缺点:在三大改造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又出现了哪些严重的 失误?如何看待这些失误?通过失误你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成就:(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 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失误: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8 年轻率 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泛滥开来。 如何看待: 出现以上错误主要由于中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人民对我国社 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 经济规律,导致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走了曲折之路。 经验教训:(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2)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列举题 1、列举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和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还有武汉长江大桥。 2、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更多的国家建设成就。 答: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 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 藏公路建成;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3、列举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或途径。 答:(1)农业手工业的方式:走合作化道路,参加生产合作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4、我国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以及这种错误的主要标志。 答: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 列举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及他们的称号,并说出我们要学习他们 什么样的精神? 答:(1)“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勤俭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品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列举在“文化大革命”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及他们被粉碎的时间。 答: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 年 9 月 13 日,被粉碎); 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 年 10 月,被粉碎) 7、列举“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怎样的斗争? 答:(1)“二月抗争”是党内老干部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斗争; (2)毛泽东及时察觉林彪阴谋,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政变计划; (3)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抵制“左”的错误,继续与“四人帮”做斗争。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 (5)1976 年 10 月,在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下,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动乱的局面。 8、列举 1976 年发生的几件大事。答:毛泽东、周恩来逝世; “四五”运动; 江青反革命 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9、列举在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两次“左”的错误。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文化大革命”。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简述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请你回答出有关以发展生产 力为主要任务而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是什么?并说出这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内容和历史意 义? 答:(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八大:1956 年,。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底,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 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伟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践中实现了哪些转折? 答: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向实事求是;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经济上,改变了僵化的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在农 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在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 外开放,吸引外资,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尊重人才,提出科 教兴国的战略。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各是怎样实行改革的? 答:(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并发展乡镇企业; (2)在城市,重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 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 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 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 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1)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原则: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 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5、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师? 答:(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又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 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 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 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 二、列举题 2、列举建国后,我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两个会议。 答:中共八大(1956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底)。》 2、列举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列举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列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答: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一、 分析探究题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这项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什么历 史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实例有哪些?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的开发战略是什 么?这个战略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 议。 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的事务,这是中 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3)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实例:①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②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 粮基地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5)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重大举措,它的提出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燕尾服,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地区协调发 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进一步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帮助他们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民族经济; 中央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要给予大力的支援,更好的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行西 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请你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 有什么特点?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都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 答:(1)56 个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3、邓小平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 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在这段话中提到收 回香港,请你回答(1)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最初 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2)简要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感受,作为青少年,为了祖国的统一你应该怎么样做? (3)请说一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4)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英国政府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答:(1)“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2)中国百年耻辱得以雪耻,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自豪、高兴,近代历史是一 段屈辱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中共的领导下,成功地收回香港,使我们更加热 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香港能够成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我 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 出贡献。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提 高。 5、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新中 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 (请总结党的三代领导人在解决 台湾问题方面的主要思路和观点) 答:(1)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解放台湾,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又确立争取用 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邓小平: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 台基本方针。 (3)江泽民:1995 年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为了实现两岸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 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动了祖国统一 大业? 答:(1)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 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2)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1991 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 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3)1993 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5 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 新时期推进祖国 113、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首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里 有这样的歌词:“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 四方。”这首歌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其主题是什么? 答:(1)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 (2)主题:歌颂了西藏的民主改革,表达了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关于新中国的外交: 一:把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同新中国外交成就相比较,应该得到的启示: 1 弱国无外交 盾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从五十年代到 2001 年的成就 ,应该得到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例如港澳回归,上海 APEC 会议等外交成就,应该得到的启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外交提供了坚 实的后盾 四:新中国成后参加的重要国际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例如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26 界联大恢 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上海 APEC 会议等所得到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分析探究题 1、1956 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的汇报。中 央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 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 可 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2 新中国成立后,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为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后 (1) 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2) 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导弹部队的组建? (3) 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请你举例说一说具体导弹的发明情况如何? 答:(1)我国的导弹部队是 1957 年组建的,主要担任核反击的任务。 (2)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有中程、远程、洲际导弹和核武器。1964 年 6 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 试验成功;1966 年 10 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一大贡献,50 多年来,我国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然而, 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 如钓鱼岛、 南沙西沙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印、中俄边界等地。 请你回答:(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倡导,并在哪年最早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3)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还管用吗? 答:(1)周恩来倡导提出的,最早是 1953 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2)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 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通过谈判的方式,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充分依据历史及国际法中有关领土问题中 的有关条款的规定来解决中印、中俄的领土争端。但对于日本强占我国钓鱼岛这一问题,我 们要坚决予以反对,并强烈的抗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等内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 挥它的作用。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你知道哪些和他相关的 外交活动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答:外交活动:(1)1953 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1954 年,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这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 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 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的精神: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他总是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 一位。为了新中国的富强和外交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工 作着,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心胸似海。他善于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寓刚于 柔,寄理于情。他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既能从容不迫,又能 急中生智,灵活应变,他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5、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哪些?请你用简炼的语言说出中国 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1)成就:1953 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 本准则;1955 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中日建交;1979 年中美建交;2001 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等等。 (2)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 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的几代领导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等。 6、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答:重大事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中国抗美援朝;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 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71 年,尼克松派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被称为“破冰之 旅”),同周恩来进行会谈;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因素: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等。 认识: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美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美友好有利于世 界稳定与和平。 7、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变化?促使美国对华政策改变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条件 (即原因) 有哪些?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 事件是什么?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有何意义? 答:变化:(1)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 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原因是二战后美国为了确立世界霸权,敌视 中国革命的胜利,竭力遏制共产主义) (2)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2 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 合公报》签订,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 势的变化。) 根本原因: 美国对华政策由对抗到缓和;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日益上升。 标志正常化的事件是: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有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中国外交形势 出现重大转折。 8、尼克松访华,按照外交礼节的惯例应由迎接方先伸出手来表示欢迎欢迎,首次访华的尼 克松总统反而先伸出手来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对于这次握手曾说: “当我 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你回答: (1)你认为“握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理解。这说明中美关系出现了什 么变化?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什么?并概括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当今时事,你能列举几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在我国台湾问题上 的表现吗? 答:(1)握手的真正含义是“和解”,并结束了对中国的对抗。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改善中美关系。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现在又支持台湾的“台独分子”搞独立,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等。 9、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是怎样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 际舞台的? 答: (1) 1949 年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1953 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 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 缅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4)1954 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 议。(5)1955 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 11、在 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 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 这些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答: 成就:(1)1971 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 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关系得到改善;1972,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 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 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3、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 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请你回答一下,万隆会议召开的 时间、 地点, 会议的特点及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会议召开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结果怎 么样?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请你说一说什么是万隆精神? 答:(1)时间、地点:1955 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3)遇到的问题: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 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使会议的气氛紧张起来。 (4)结果: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能改变航向的原因:因为他坚决执行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 的谈判经验, 外交能力出类拔萃, 外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 风度翩翩, 又能急中生智, 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的航向。 第六单元 分析探究题 1、“两弹一星”指什么?都是在什么时候试验成功的?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贡献 最大的科学家是谁?他被誉为什么, 请说出他的两句名言? “两弹一星” 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你有何感想?作为一名青年学生, 你应如何发扬 “两弹 一星”的精神。 答: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原子弹:1964 年 10 月。导弹:1964 年 6 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 功。人造地球卫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3)邓稼先,“两弹元勋”,名言:“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 平。”;“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之后一定回来。” (4)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5)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6)为我们国家的强大而自豪。同时也为那些为了原子能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 表示崇高的敬意。 (7)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 趣,学好本领,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将来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自己的 力量。 2、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我国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什么承诺?我国能在高科 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1)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2)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 义。 (3)中国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 器。 (4)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家们的刻苦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综合国力的不断提 高。 3、新中国成立后,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下面是一些有关 航天成就中一些问题,请回答:(1)毛泽东在何时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2)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叫什么?它是我国在何时发射成功的?发射该卫星的火箭叫 科技教育与文化 什么名字?(3)我国是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4)1999 年,2003 年我国在 航天领域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5)请你分析一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 答:(1)20 世纪 50 年代 (2)东方红 1 号,1970 年,长征号。 (3)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1999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5)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 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的条件;我国也需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席之地;根 本因素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4、“籼型杂交水稻”自 1976 年开始推广,至 2000 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 50%, 累计增产稻谷 3500 亿公斤。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杂交水稻。请回答:(1)“籼 型杂交水稻”又被称为什么?是什么时候由哪位科学家培育出来的?(2)这位科学家曾在 哪一年被国家授予什么奖项?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3)请你总结一下他对农学的贡献 是什么?(4)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答:(1)又被称为“东方魔稻”,是 1973 年由袁隆平培育出来的。 (2)在 2001 由江泽民主席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东方魔稻”。 (3)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4)我们应该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 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6、“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 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请回答: (1)这个建议指什么?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提出来的? (2)这是哪位领导人的批示?(3)在此批示后我国出台了什么重大的计划?形成了什么文 件?具体内容是什么?(4)我国现在经济还比较的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钱去搞高技术的 研究?(5)请你举出几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答:(1)这个建议是指《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是在 1986 年 3 月,王 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提出的。 (2)邓小平。 (3)出台了“863 计划”,形成了《863 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 技术、 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 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996 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4)原因: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去搞高技术的研究,有利于缩小我国同世界先进水 平的差距,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如果等我国经济发达后再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就 会丧失机遇,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比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在网上购物,上课等;生物制药、纳米技术农 作物的转基因防治病虫害。 7、20 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 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到 2001 年, 全球上网用户已达到 5 亿,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也非常迅速, 上网人数从 1997 年的 62 万急速 上升为 2001 年初的 2000 多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请回答: 1、当前我们国家上网的主要是哪些人? 2、 结合自身或周边上网同学的实际情况, 谈一下上网给你们的成长带来的便利条件有哪些? 3、以后应用网络应注意哪些问题? 4、你如何看待上网? 答:(1)80%以上是青少年。 (2)上网可以浏览新闻,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可以发送 电子邮件,也可以在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等。 (3)要注意不能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不能有超时无节制上网,不能侮辱欺诈他人,不能 沉溺于虚拟时空。 (4)上网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 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 但同时, 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 年网民带来危害。所以我们青少年,应该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8、“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上在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做的报告内容。 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为了发展教育提出了什么战略?什么时候提出的?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 (2)我国的基本教育包括哪些阶段?在世界上占有什么位置? (3)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何时颁布实施什么法律? (4)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哪一年? (5)有人说这种教育是免费的义务教育,这种说法对吗? 答:(1)科教兴国战略,20 世纪 90 年代,奠基工程是九年义务教育。 (2)包括小学、初中。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3)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2000 年.(5)不对。国家对按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只免收学费。 10、“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 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件?此文件何时制定的? “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中的“年限”的几年?党和政府为什么规定义务教育?为了使贫困 的地区的孩子能上学,我国青少年基金会创办了一项公益事业,这项公益事业是指什么? 答:(1)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 年颁布的。九年。 (2)因为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 (3)是指“希望工程”。 13、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间提出了什么样的方针? 答:(1)1956 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1 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 手表和收音机,人称“旧四大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流传“新四大件”,即彩电、冰 箱、洗衣机和空调。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新的高档消费口层出不穷,“新四大件”的说法 又落伍了,经济发达的地区,电脑、手机以及私家车、别墅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试问 从 “旧四大件” 到 “新四大件” 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对于 “新四大件” 的落伍, 你有何感受? 答:(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新四大件“的落伍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领导了消费新时 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面对这些变 化和适应这些变化? 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 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进行 就业。 (2)改革开放后,就业渠道的改变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我们应该正确来面对这种 变化,要发愤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争取使自己全面发展并有一技之长,以适应这种 就业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相比较,人民在吃方面变化很大,请你概括人们在饮食 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1)关于食方面:过去,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甚至很多地方没有 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 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2)原因是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们积极性,激发了社会 的活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5、社会保障体系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工伤等。 6、搜集过去使用的票证,看一看哪些行业使用票证,思考那时候为什么必须使用票证而现 在不用了? 答:有粮票、布票、油票等,原因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 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物资 丰富起来,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了。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