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中国人均寿命命高于农村

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去年辽宁城市死亡人口86.8%因慢病
农村慢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1.5%;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是前三甲,约占死亡人口的75%;期望寿命,女性平均比男性多五年多
.cn   来源:
  12月19日,辽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辽宁省2013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去年在辽宁死亡人口中,城市人口86.8%因为慢病致死,而农村则占到了91.5%。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多出五年的多。而吸烟、饮酒、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及缺乏运动成为导致慢病的重要原因。
  死亡原因:慢性病是祸首
  201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8%,农村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1.5%。其中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最主要慢性病,三者合计占城市居民死亡的75.3%,占农村居民死亡的74.6%。
  2013年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粗率(粗率:全部人口中发生某一人口事件的率。)为217.2/10万,占城市居民死亡的26.7%;农村居民为166.4/10万,占农村居民死亡的24.6%。城市居民心脏病死亡粗率为227.5/10万,占城市居民死亡的28.0%;农村居民为147.6/10万,占农村居民死亡的21.8%。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67.1/10万,占城市居民死亡的20.6%;农村居民为191.0/10万,占农村居民死亡的28.2%。
  小贴士: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的概念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普遍认为慢性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紧张疲劳,不良生活习惯,有害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而发生的疾病。因此可以认为慢性病应该包括一切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以及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善进行调控的一组疾病。按照疾病分类标准),慢性病应该包括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糖尿病、痛风、肥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肝炎、出血性胃炎等)、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骨质酥松症、骨关节病等)、恶性肿瘤、精神和行为障碍等7大类疾病。
  期望寿命:男人比女人至少少五年
  2013年辽宁省0岁居民期望寿命为78.6岁,其中城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岁,农村为77.2岁,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高2.2岁;男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其中城市男性比女性低5.6岁,农村男性比女性低5.0岁。
  2013年辽宁省城市60岁居民期望寿命为22.8岁,农村为20.8岁。
  小贴士:期望寿命又称平均期望寿命,即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经活到X岁年龄的人们平均还有可能继续存活的年岁数,一般指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人均期望寿命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寿命的长短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人类寿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个人差异,也使每个人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因此,虽然难以预测具体每个人的寿命有多长,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每个人出生时预期平均存活的年数。
  恶性肿瘤:一年发病率增长7.1%
  201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31.9/10万,比2012年升高7.1%。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其次为胃癌、肝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62.2%;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60.9%。
  小贴士:恶性肿瘤是由100多种不同部位恶性肿瘤组成的一组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恶性肿瘤与多种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预防恶性肿瘤,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2、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3、不吸烟;4、不酗酒;5、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食物;6、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7、房间适当通风;8、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9、适量运动。
  慢病风险:烟、酒、超重,运动少
  2009年辽宁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26.8%,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肥胖率为6.9%,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吸烟率为36.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被动吸烟率为57.0%,男性低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辽宁省居民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饮酒率为21.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65.5%的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天天锻炼的人群仅占12.3%。
  小贴士:健康的四大基石:第一、合理膳食:平衡膳食,总量控制,品种多样,限盐控油;第二、适量运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提倡三五七:&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每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适量运动,&年龄+心跳&得数不要超过170次;第三、戒烟限酒:不吸烟,控制饮酒量每天不超过1两白酒;第四、心理平衡:做到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行其乐&。
  膳食结构:油盐超标蔬菜太少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辽宁居民的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油、盐食用量超标:年辽宁6岁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分别为35.4g、44.7g和44.4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荐量上限(30.0g);6岁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盐分别为8.7g 、8.5g和9.9g,高于《指南》推荐量标准(6.0g);
  海产品、奶类制品、蔬菜食用量不足: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量分别为37.7g、23.2g和15.4g,低于《指南》推荐量下限(75.0g);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分别为83.3g、29.3g和4.4g,低于《指南》推荐量下限(300.0g);蔬菜、深色蔬菜和水果类也低于《指南》推荐量。
  谷薯杂豆类食物摄入量符合《指南》推荐量,大豆和坚果类食物与《指南》推荐量接近。
  小贴士:平衡膳食十大建议: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吃清淡少盐的膳食。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8、每天要有足量的饮水量。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尚志文
相关新闻:
新闻监督举报电话:(024)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广告咨询热线:96009-6 新闻热线:(024)
公共服务机构: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辽)字第1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610474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 ⑤城市的地价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 ⑤城市的地价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本题考查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郊区环境优美;二是乡村、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选C项。年脑血管疾病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作者:        &
文章号:W<font color=#8076&&
13:57:40&&
文字大小:
&&&&摘要:目的 了解年脑血管疾病对我国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组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方法
利用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资料,通过寿命表法和Arriaga法来描述脑血管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不同地区死亡水平年龄别差异的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结果 年我国居民期望寿命由72.31岁增加到73.23岁,增加了0.92岁。其中男性由70.04岁增加到71.04岁,增加了1岁;女性由74.91岁增加到75.82岁,增加了0.91岁,男性增幅大于女性,两性期望寿命差距减小。2005年-2010年期望寿命增幅城市大于农村,城乡期望寿命差距由4.25岁进一步加大到4.51岁。2005年-2010年脑血管疾病对城市人群期望寿命增加有贡献,男性、女性分别为0.45岁和0.46岁,脑血管疾病对农村人群期望寿命增加贡献为负值,男性、女性分别为-0.11和-0.15岁。2010年去除脑血管疾病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约2.26岁,96.51%的贡献来自40岁以上人群脑血管死亡率变化。我国城市人群与农村人群期望寿命相差4.52岁,脑血管疾病贡献了1.14岁。
我国居民期望寿命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逐年降低;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差距较大,且呈继续扩大趋势;脑血管疾病对农村居民影响更加严重,城市脑血管疾病死亡有所降低,但农村仍在上升。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所属病种
作者简介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简介: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编辑部 010-
企业采访部 010-农村教师薪酬高于城市教师是实质公平
&&&&来源:&&&&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中心11日上午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政协委员俞敏洪在回答有关教育公平提问时表示:教育的公平问题首先是中国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我个人在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公平上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建议,认为凡是在农村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在薪酬体系上应该比城市老师有20%―30%的上升。(3月11日中新网)
由于农村教师薪酬与城市教师薪酬差距较大等原因,不少农村优秀教师都想法设法调进城市学校任教。当前在不少农村学校,教学水平高一点的教师大多调进了城市学校,只留下一些教学水平相对低的教师,在支撑着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这种现状无疑将会对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其与城市学生学习上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正如俞洪敏委员所认为的,“优秀老师在什么地方,优秀学生就出在什么地方”。农村优秀教师因为薪酬低等原因调进城市学校,影响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教育不公现象。而这种教育不公又导致农村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影响他们更好地在各类竞争中胜出,无疑又是对于社会公平的一种损害。
尽管从表面上看,城市教师薪酬高于农村教师薪酬是一种不公,农村教师薪酬高于城市教师薪酬则是另外一种不公,但是,农村教师薪酬高于城市教师薪酬,有利于让农村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以及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师薪酬高于城市教师薪酬,实际上是一种实质公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不要说农村教师薪酬高于城市教师薪酬,不少地方农村教师薪酬还远低于城市教师薪酬。所以,当前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尽快实现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薪酬上的平等,然后再经由教育投入向农村学校倾斜,令农村教师薪酬获得更大的提高,以经由优化农村教学资源、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实现。
(责编:王倩、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人均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