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人约黄昏后是哪个节日”,出自哪首诗??

各类主题性比赛题库_策划方案-_1776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各类主题性比赛题库_策划方案-_1776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们的节日网上竞赛--学习资料
火树银花灯如昼——元宵节
来源:吉林市文明办&&发布日期:
  一、节日起源
  1.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什么朝代?
  答:汉朝。
  2.元宵节赏灯的习俗与哪个教派有关系?
  答:佛教。
  3.元宵节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的习俗始于哪个朝代?
  答:明代。
  4.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人们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这个节目叫做什么?
  答:开灯。
  5.哪位历史人物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答:汉文帝。
  6.哪位历史人物成全了元宵姑娘,让她与家人团聚?
  答:东方朔。
  7.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是“破镜终重圆,成人之美”的人?
  答:杨素。
  8.&传说元宵节是为纪念“平吕”而设,当时的皇帝是谁?
  答:汉文帝。
  9.&在“诸吕之乱”中,有一位核心人物,铲除了他,才彻底平定叛乱,此人是谁?&
  答:吕禄。
  10.&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谁?
  答: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11.&点彩灯来源于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但因为一只神物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惹怒了天帝,人们为躲避灾祸才点灯,放爆竹。这只神物是什么?
  答:神鸟。
  12.&东方朔帮助元宵姑娘与家人团聚,使长安城热闹了一夜,而且长安城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奉一位神君,这位神君是谁?
  答:火神君。
  二、节日习俗
  13.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
  答: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春灯节等。
  14.《岁时杂记》中的&“三元”分别是指哪三元?
  答: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15.《岁时杂记》中的&“三元”(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指哪一天?
  答: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16.《岁时杂记》中“上元节”的由来与哪个教派有关?
  答:道教。
  17.唐代的灯会是三天,分别是哪三天?
  答:上元及前后各一日。
  18.宋代的灯会为五天,是哪五天?
  答:上元及前后各一日,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即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八。
  19.哪位历史人物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
  答:汉明帝。
  20.赏花灯的创始人是谁?
  答:汉明帝。
  21.哪位历史人物最早倡导正月十五祭祀天神?
  答:汉武帝。
  22.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是谁?
  答:南宋的贾似道。
  23.“走百病”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里的习俗?
  答:元宵节。
  24.“祭门”、“祭户”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里的习俗?
  答:元宵节。
  25.“逐鼠”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里的习俗?
  答:元宵节。
  26.古时候,有很多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给老鼠吃,这种习俗叫什么?
  答:逐鼠。
  27.灯谜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最早起源于我国哪个时期?
  答:春秋战国时期。
  28.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人们称它为什么?
  答:隐语。
  29.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古时候人们也把灯谜叫什么?
  答:灯虎或文虎。
  30.唐宋时期元宵节灯市上出现了哪些新内容?
  答:杂耍技艺。
  31.明清时期元宵节灯市上出现了哪些新内容?
  答:戏曲表演。
  32.&“四偷”(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是我国哪个省份元宵节时的习俗?
  答:四川省。
  33.什么故事使元宵节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答: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
  3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诗说的是哪个节日的晚上?
  答:上元节。
  《生查子》&(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5.&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某一天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请问,这一天是哪一天?
  答:正月十五。
  36.&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是在哪个朝代?
  答:明朝。
  37.&在闽南语中“灯”与哪个字发音相近,因此用灯笼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答:丁。
  38.&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十五这天、最末一天分别有不同的称呼,各是什么?
  答: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
  39.&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这三种称呼还有另一种说法,分别是什么?
  答:“神灯”、“人灯”、“鬼灯”。
  40.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人们在十四日夜放灯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请问这一天叫什么?
  答:神灯。
  41.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人们在十五日夜把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这一天叫什么?
  答:人灯。
  42.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人们在十六日夜将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这一天叫什么?
  答:鬼灯。
  43.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但到何时才开始称为“谜”?
  答:汉魏时期。
  44.耍龙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耍龙灯又称为什么?
  答:舞龙灯或龙舞。
  45.唐代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一位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这位皇帝是谁?
  答:唐玄宗。
  46.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惟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这被称为什么?
  答:放夜。
  47.猜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它又叫什么?
  答:打灯谜。
  48.&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这样的形式开始于哪个朝代?
  答:南宋。
  49.&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答:上古时期。
  50.传说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这就是最早的耍龙灯。它最早在什么时期出现的?
  答:黄帝时期。
  51.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在哪部作品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答:《西京赋》。
  52.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它的作者是谁?
  答:张衡。
  53.元宵节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答:春秋时期。
  54.&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什么时期?
  答:三国时期。
  55.元宵节的习俗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
  答:治水有功的大禹。
  56.“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这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生意人还称它为什么?
  答:元宝。
  57.古时一种食品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肯回。”这种食品是什么?
  答:元宵。
  58.什么地方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
  答:陕西。
  59.古代有“七祭”,分为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这两种“祭”分别叫什么?
  答:祭门、祭户。
  60.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这种习俗叫什么?
  答:“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
  61.元宵节,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这是哪个省份的习俗?
  答:山东省。
  62.山东省元宵节有一种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这种习俗叫做什么?
  答:照灯。
  63.江苏省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这种习俗被称为什么?
  答:跳鬼。
  64.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把它称为元宵节?
  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65.“迎紫姑”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里的习俗?
  答:元宵节。
  三、节日文化
  66.“轻圆绝胜鸡头肉,涌腻偏宜蟹眼汤”。这句诗形容的是哪种食品?
  答:汤圆。
  67.唐代诗人苏味道曾经写过诗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诗的题目是什么?
  答:《正月十五夜》。
  68.唐代诗人张说的诗句“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它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答:元宵节赏灯的情景。
  6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的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情景?
  答:描写的是元宵节的盛况。
  70.宋朝诗人范成大曾写过“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的诗句,其中“影灯”指的是什么?
  答:走马灯。&
  《灯市行(节选)》&(宋)范成大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7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答:欧阳修。
  《生查子》&(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2.明代有一位才子曾写过“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的诗句,这位才子是谁?
  答:唐寅,即唐伯虎。
  73.“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这是清朝哪一位名人的对联?
  答:纪晓岚。
  74.南宋诗人姜白石曾写过“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其中的“珍品”指什么?
  答:元宵。
  《诗曰?观灯口号》&(南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75.“一副巧合对联,成就了两大喜事”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他因“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这一对联,即中进士,又得夫人?
  答:宋朝王安石。
  76.清朝曾有一对父子在元宵佳节对对联“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被称为佳话,他们是谁?
  答: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
  77.南北朝时期,曾有一位帝王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这位帝王是谁?
  答:南梁简文帝。
  78.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是元宵节里最痴情的人?他有什么代表诗句?
  答: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9.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答:宋朝的一名州官田登。
  80.哪位历史人物曾“狂杀一条街”,被称为元宵节里最凶残的皇帝?
  答:朱元璋。
  81.哪位历史人物曾将“元宵节”两次改名?
  答:袁世凯。
  82.“上元”不仅指元宵节,它还是唐朝一位帝王的年号名,这位帝王是谁?
  答:唐肃宗。
  83.明代哪一位皇帝登基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规定元宵节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
  答:朱元璋。
  84.唐代有一位诗人记录了杭州元宵灯夜的盛况,把杭州的元宵节与京都灯会相比,在《正月十五日夜月》中写道:“灯火家家市,箫笙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这位诗人是谁?
  答:白居易。
  85.传说有一位皇帝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他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皇帝遂赐他为状元。这位皇帝是谁?
  答:明成祖朱棣。
  86.上联:“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答:明成祖朱棣。
  87.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对自己很不利,于是将元宵改名为汤圆和粉果。这个人是谁?
  答:袁世凯。
  88.“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句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答:元宵节。
  89.《水浒传》中元宵夜闹东京的好汉是谁?
  答:李逵。
  90.吃元宵最初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祭祀星神的活动。人们用元宵来模拟什么?
  答:天上的星星。
  91.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每逢元宵佳节,从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续长达十夜。这位皇帝还有一个称呼是什么?
  答:乞丐皇帝。
  92.北宋时,贾似道镇守淮阴(今扬州),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了一句唐诗作门灯联。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请问这副灯联是什么?
  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
  9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此句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答:《上元竹枝词》,符曾。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94.“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此句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答:《元夕咏冰灯》,唐顺之。
  《元夕咏冰灯》&(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95.在我国台湾地区,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祈求未来能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请问这一习俗叫什么?
  答:俗称“偷挽菜,嫁好婿”。
  96.唐代元宵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请问这一活动在当时叫什么?
  答:“行歌”或“踏歌”。
  97.最早从理论高度对谜语的发展历史、谜语的定义及特征都做了深刻的分析与阐述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什么?
  答:刘勰《文心雕龙》。
  98.请问灯谜的英文写法是什么?
  答:riddles&&written&&on&&lanterns。
  99.灯谜不把谜面作原意解释,而是在谜底得出别的意思。这是利用汉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汉语字词多意的特点。
  100.猜灯谜中的拆字法是利用汉字的什么特点?
  答: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
  101.猜灯谜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拆字法、离合法、减损法、半面法等。
  102.灯谜由哪些要素组成?
  答:即谜面、谜目和谜底,也称灯谜三要素。
  103.谜目的要求是什么?
  答:谜目宜细不宜粗,宜狭不宜宽,宜明不宜暗,宜通俗不宜晦涩。
  104.什么是谜底?
  答:就是题目的答案。
  105.灯谜的三大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独特的结构、面与底别解、面与底异字。
  106.哪里被命名为“灯谜艺术之乡”?
  答:福建省漳州芗城。
  107.漳州灯谜界的“泰斗”是谁?
  答:杨炎木。
  108.什么是谜面?
  答:谜面是灯谜的面目、颜容,它包含着灯谜艺术的全部内容、涵义。
  109.什么是谜目?
  答:谜目是谜底的属性和归类,是谜面和谜底的媒介及纽带。
  110.什么是谜体?
  答:灯谜有各种体裁,称之为“谜体”。
  111.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是哪个朝代?
  答:宋代。
  112.谜体是指灯谜内涵组合的类型和结构,俗称什么?
  答:法门。
  113.猜灯谜:挖壁偷光,打一三国人物?
  答:孔明。
  114.猜灯谜:囚禁“张学良”,打一元代文学家?
  答:关汉卿。
  115.猜灯谜: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
  答:白芷。
  116.猜灯谜: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
  答:熨斗。
  117.猜灯谜:双双无突破,打一吉林省地名?
  答:四平。
  118.猜灯谜:大雪压青松,打一生物名词?
  答:叶绿素。
  119.猜灯谜:叶公惊慌失措,打一动物名?
  答:恐龙。
  120.猜灯谜:东南西北皆欲往,打一歌曲名?
  答:走四方。
  121.猜灯谜:双胞胎忘了做记号,打一句古文?
  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122.猜灯谜:醒来方知昨夜雨,打一央视栏目?
  答:朝闻天下。
  123.猜灯谜:花谢花飞花满天,打一《桃花源记》中词语?
  答:落英缤纷。
  124.猜灯谜:拜年,打一作家名?
  答:贺敬之。
  125.猜灯谜:除夕夜守岁,打一词语?
  答:辞旧迎新。
  126.猜灯谜:武大郎设宴,打一成语?
  答:高朋满座。
  127.猜灯谜: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
  答:自力更生。
  128.猜灯谜:千里通电话,打一成语?
  答:遥相呼应。
  129.猜灯谜: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
  答:寅吃卯粮。
  130.猜灯谜:不考虑中间,打一成语?
  答:瞻前顾后。
  131.猜灯谜:没关水龙头,打一成语?
  答:放任自流。
  132.猜灯谜: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
  答:迎刃而解。
  133.猜灯谜:八十八,打一成语?
  答:入木三分。
  134.猜灯谜:会计,打一成语?
  答:足智多谋。
  135.猜灯谜:伞兵,打一成语?
  答:从天而降。
  136.猜灯谜: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
  答:日。
  137.猜灯谜:一一入史册,打一字?
  答:更。
  138.猜灯谜: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
  答:许。
  139.猜灯谜:第二次握手,打一字?
  答:观。
  140.猜灯谜:年终岁尾,不缺鱼米,打一字?
  答:鳞。
  141.猜灯谜:祝福,打一字?
  答:诘。
  142.猜灯谜:书签,打一字?
  答:颊。
  143.猜灯谜:熙熙攘攘,打一字?
  答:侈。
  144.猜灯谜:四个晚上,打一字?
  答:罗。
  145.猜灯谜:上下一体,打一字?
  答:卡。
  146.猜灯谜:一堆草,打一花名?
  答:梅花。
  147.猜灯谜:金银铜铁,打一地名?
  答:无锡。
  148.猜灯谜:大江东去,打一地名?
  答:上海。
  149.猜灯谜:一队胡子兵,当了牙医生,早晚来巡逻,打扫真干净。打一日常用品?
  答:牙刷。
  150.猜灯谜:&妇女节前夕,打一中草药?
  答:三七。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中国文明网联盟
     
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哪首诗里的?_百度知道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哪首诗里的?
人约黄昏后,人事全异,也是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的补充描绘——明月皎皎。但风景无殊,极写元宵灯火辉煌, 泪湿春衫袖!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 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构思巧妙,泪下如注,主人公怎能不抚今思昔,再现了那令人沉醉的情景、悲与欢的交织。 不见去年人。“月上柳梢头”二句含“宾”就“主”、映照之中巧妙地抒发了物是人非:去年莺俦燕侣。 今年元夜时,在今与昔,不见伊人的感伤。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对诉衷肠,也更具民歌风味,说明景物与去年一般无二, 月与灯依旧,② 花市灯如昼。“不见去年人”二句情绪一落千丈、不堪回首之情,今年孤身支影。全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黄昏后”,既是对“黄昏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示现。“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是那样富于诗情画意,交待主人公与其情侣相会的时间,对比突出,垂柳依依,徒忆前盟宋·欧阳修
元宵节,但描写灯市不过是为了展示欢会的时空背景!生查子①
去年元夜时。“月上柳梢头”,华灯齐放,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月与灯依旧”,照样月光普照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不堪回首之感、前后映照,对诉衷肠。 “月与灯依旧”,或许故意留下悬念。自唐代起、《绿罗裙》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灯市景象云“灯山上彩,不多着力,人事全异,一字不及,略无夸饰。词以灵光独运的艺术构思。“花市灯如昼”,说明景物与去年一般无二, 主人公怎能不抚今思昔,仄韵、悲与欢互相交织。  【品评】  此词亦见朱淑真集,月与灯依旧:农历正月十五夜,而不疑此词,即元宵节,使今与昔。月上柳梢头,因而一笔带过,华灯齐放, 徒忆前盟,今年孤身支影。“黄昏后”,也更具民歌风味。双调,交待主人公与其情侣相会的时间,也称上元节。 ②元夜,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泪湿春衫袖,再现那令人沉醉的情景,南宋曾慥《乐府雅词》以为欧阳修作,锦绣交辉”。“月上柳梢头”二句含“宾”就“主”。可知。“不见去年人”二句情绪一落千丈, “花市灯如昼”乃状其实况,至少也彼此倾心!“人约”。 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但风景无殊。值得称道的是,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见面后的欢声笑语以及分手后时的意乱情迷,不见伊人的感伤,点出男女主人公并非邂逅灯市。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月上柳梢头”,既是对“黄昏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示现,泪下如注,而仅用一句“人约黄昏后”提示  生查子①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四十字。  今年元夜时,金碧相射。曾氏曾将欧词中诸多可疑者尽予删芟。不见去年人。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至宋而其风益盛。全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垂柳依依, 深得艺术三昧,又名《楚云深》,或话有难言之隐、《陌上郎》、观灯的习俗,也是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的补充描绘——明月皎皎。因何“不见”,其著作权当归于欧阳修,作者没有正面涉笔他们相会前的心驰神往,② 花市灯如昼,就有元夜张灯。但描写灯市不过是为了展示欢会的时空背景,照样月光普照,是那样富于诗情画意,极写元宵灯火辉煌。这表明他们即便尚未私订终身:去年莺俦燕侣,人约黄昏后,而是早有密约
人约黄昏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首诗是谁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首诗是谁写的?
08-10-02 & 发布
出自于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那他写这首诗是表述了什么节目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是谁的诗句?请给出全首。
“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是谁的诗句?请给出全首。
生查子&【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②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是欧阳修的《生查子》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其他回答 (4)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枝头, 人约黄昏后。 今夜元夜时,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作者姓名】刘克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约黄昏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