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垄断资本主义义国家政府关于就业政策的变化及其依据.

当前位置: 第五章 & 第二节 & 教师辅导 & 原理解说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个体资本所有制与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个体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的经济上所有权与法律上所有权一致,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它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中,资本的占有主体多元化,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生产资料的经济上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分离: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凭借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全部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有利于集中资本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
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股份公司[扩展学习]
日,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股份公司,成立了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VOC)(参见P-0502001
荷兰东印度公司旧址);公司标志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参见P--0502002
荷兰东印度公司标志)。股票的“发行”是以人们到公司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的钱款数量、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分红的方式进行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德夫特市、荷恩市、鹿特丹市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Heren XVII),阿姆斯特丹8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自组雇佣兵、发行货币、有权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
2.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在法人资本所有制中,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了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两种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参见 表-0501003
美国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
表-0501003
美国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
企业资产总市值
机构投资者资产总市值
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
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基于雇佣劳动的社会资本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所有的情况[扩展学习]
国有化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就已产生。当时如矿山、港口、河道、铁路、公路等私人资本难以经营的企业和设施就已部分地转归国家所有。二战前,国家资本所有制多在战争和经济危机期间发展得较快;一旦战争结束、经济危机过去,国有化企业就会大大收缩。
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经济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实行国有化的主要方法是资本主义国家高价收买私人企业的产权,或由国家向私人企业投资。其形式主要有:国营、国有私营(即国家所有,私人经营)和公私合营等。
20世纪80年代,法国工业国有化的程度达到了40%,意大利为35%,奥地利为28%,德国为21%,英国为11%。
英国工人总罢工1926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资本主义初期的劳资关系与分配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一进入生产过程就属于资本;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作为血汗工资制的“泰罗制”和“福特制”是非常典型的。
“泰罗制”和“福特制”[扩展学习]
弗雷德里克?泰罗(参见P-0502003 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由于泰罗制的实施,当时的工厂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
泰罗认为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在《》一书中说过:“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泰罗科学管理的特点是从每一个工人抓起,从每一件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例如他在某钢铁公司进行的搬运生铁和铲铁试验中,就具体规定了工人所铲物资的轻重不同,所用的铲子大小也应该不同。为此,他专门设立了一个工具室,存有10种不同的铲子,供工人们在完成不同作业时使用。
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有人形容,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泰罗制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也把工人变成了奴隶,让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的血汗。
在泰罗以后,科学管理理论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但是泰罗制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泰罗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科学管理学派研究的重点是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很少去考虑人的因素。
泰罗制和福特制看似飞驰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轨道上的列车,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二者在管理理念上却惊人的一致。尽管老福特并不情愿承认自己是泰罗思想的实践者,但他的管理方法却与泰罗制一脉相承,似乎冥冥之中泰罗制和福特制有着不解之缘。亨利?福特和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管理学诞生时期不可分割的一对人物,他们之间的联系强烈而清晰――泰罗是管理思想的大师,福特是管理实践的巨人。了解福特,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泰罗。
流水作业线
福特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代表了传统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工业化时代的主题,就是追求更多的产量,创造更大的市场。对此,泰罗进行了理论上的创建,而福特采取了实践上的行动。
美国人喜欢做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脍炙人口,传遍世界。但人们似乎不记得,老福特也曾做过梦,他的梦想,就是每一个自食其力的美国人都有一辆福特车,同他的家人一起在上帝的广袤土地上共享快乐时光。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创立了流水作业线。
老福特一直不承认他与泰罗制之间的关系,甚至说,他的灵感来自于芝加哥的屠宰厂,屠宰厂是把一个个“部件”依次卸下来,他则是把一个个部件装上去。但在实际上,如果没有泰罗倡导的标准化,如果没有甘特设计的控制图表,老福特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而已。正是泰罗制的广泛推行,为流水作业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1913年,亨利?福特运用当时企业推广泰罗制的技术成果,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参见P-0502004
福特和他生产的T型车)福特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依靠非熟练工人在中心装配线上使用通用零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依照“只需按工序将工具和人排列起来,以便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零配件的装配”的装配线工作原理,进一步降低了对工人手工技能的依赖,工人无须动脑思维就可以完成单一而简单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了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
由于福特制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制成品被大量生产出来,尤其是花样百出的日用消费品,在流水线上变成了标准化商品,被大规模地制造出来时,规模经济诞生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原来买不起相关商品的人成为新的消费群体,市场被创造出来了。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福特制是对泰罗制改进和完善的生产组织方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在这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福特和泰罗不约而同地关注同一个问题。不过,泰罗是从工厂管理出发,福特则是从社会效应出发。用经济学的方法看,两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一个是在内部性上,另一个是在外部性上。所以,泰罗在工时研究上努力探索,而福特在扩大市场上孜孜追求。在这一方面,两人具有逻辑上的衔接。如果没有泰罗的研究,福特的市场也开辟不出来。
泰罗为降低成本创立了路径,每当成本下降了,福特就以一种特别的热情来下调T型车的价格。1908年,福特生产了6000辆T型车,每辆售价850美元;到了1916年,他卖出6万辆,每辆售价为360美元;在T型车销售的最后一年中,第1500万辆车走下生产线,售价仅为290美元。福特以其极具特色而简明扼要的方式说:“轿车价格每降低1美元,我就可以新增1000个购买者”。
在生产组织方面,泰罗制明确提出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要做到科学管理,必须把计划(管理)和执行(作业)的职能分离,把“企业中巨大的、非常繁重的责任和负担”,包括定单分析、研究制定工时定额、分批制造成本、掌握原材料、库存品的动态情况等一切需管理协调的工作从车间分离出去,全部由企业管理层来承担,工段长和工人仅仅依照标准、按定额执行工作任务。同时,计划(管理)部门必须经常把工人执行的实际情况同制定的标准比较,以便有效地进行控制。
与泰罗制相对应的福特制,其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等级分明、层层服从,部门之间没有横向联系的、流水线式的线性生产组织形式。显然,在福特制中彻底实现了泰罗制的“计划与执行分离”。老福特认为:“降低部分工人的思考的必要性和将工人的移动次数减至最低,因为工人移动一次只可能做一件事。”“我们希望工人只做那些要求必须做的事情。组织是高度分工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我们一刻也不能允许让工人按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没有最严格的纪律,我们就会陷入极大的混乱。”这种思路,同泰罗毫无区别。在具体做法上,福特把T型车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84个步骤。如果说泰罗制着眼于个人生产动作的科学化,那么福特制则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方式。
在泰罗眼中,规范化、制度化是企业大规模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先进管理思想实施的基础,更是实现科学管理的依据。只有制定严格的规范,企业具体工作才会依章行事,主管人员才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少数例外事件的处理上,工人的行动才能有章可循。否则,势必造成管理的随意和生产的混乱。
与泰罗制类似,福特制的运行主要建立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绝对明确:设计人员负责设计,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工人只需要完成简单动作;其次,利用泰罗制,将流水线上的分工专业化到最细微的地步,保证每个工人都能够以最简单的方法完成工作;第三,寻找最佳的生产模式,无论在设计、生产、管理上都需要寻找最佳的模式,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1913年夏天,在福特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的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泰罗制的更多成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话,那么福特制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于生产实践。这种生产线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14336人减少到了12880人。
――蒲晓晔 发表于《管理学家》2006年第7期
2劳资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
德国的“劳资共同决策”[扩展学习]
德国的“劳资共同决策”指,工会与雇主协会通过定期协商谈判方式确定工资标准、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等劳资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工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权力。
联邦德国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确立劳资合作、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各种具体形式的法律。1951年颁布的《矿产冶金业共同决定法》适用于1000人以上煤炭、钢铁行业的企业,法律规定企业的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其中股东代表和工人代表各5名,另外1名来自社会的中立成员,董事会选举并控制经理委员会,其中负责人事的经理人选必须得到工人代表的同意。1952年颁布的《企业经营组织法》适用于2000名职工以下的各种法律形式的企业,法律规定企业董事会由9人组成,其中6人是股东代表,3人是工人代表,经理由董事会选聘;私人企业要设立“经营评议会”,需有工人代表参加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评议,并维护雇员的利益。1976年颁布的《工人共同决定法》适用于2000人以上的大企业,法律规定企业董事会由7名股东代表和7名工人代表组成,董事长由股东代表出任,具有双票表决权;这种大企业还必须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监督委员会,对企业的重大问题作出共同决定。尽管“劳资共同决策”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劳资关系的对立。但它在相当程度上缓合了劳资关系,稳定劳动力市场,对企业的在比较平稳的社会环境中稳定运行起到了保障作用。例如,1986年每5000名工人中由于罢工损失的劳动日,德国只有1天,而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同一指标分别是89天、121天和391天。
终身雇佣制度
按照该制度,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扩展学习]
在这种制度下的员工在受雇于企业之后经过几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就确定了终身雇佣的身份。员工只要不长期无故缺勤,无严重损害公司名誉的行为或犯罪等,就不会被解雇;解雇员工也要与企业内工会协商后作出决定。
事实上,能够实行终身雇佣的只是一些大企业和政府机构,在企业员工中享受终身雇佣的只有不到30%的为巨型企业工作的“正式职工”,中小企业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一般一个人要获得大企业正式员工的身份,一生中几乎只有从学校毕业这一次机会:初中毕业成为企业的蓝领工人;高中毕业成为企业的办公室职员;大学毕业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被大企业雇佣的正式员工几乎终生只能在企业内部得到职业升迁的机会。所以终身雇佣制在日本企业中成为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对职工的巨大的竞争压力。
与终身雇佣相关的是企业的“临时工”和“社外工”制度。“临时工”是相对于“正式职工”的与企业签定短期雇用合同的工人;“社外工”是大企业与承包公司缔结作业承包合同时,由承包公司所雇用的职工。临时工和社外工一般工资很低,所从事的是一些工种差、危险性高的工作,企业所支付的奖金和退休金也很少,在只有正式职工可以加入工会的条件下,他们也不能得到工会组织的支持。正是这种临时工和社外工的制度,才使另一部分正式工人的“终身雇佣制”得到确立和保证。
职工持股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第二,社会福利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了缓和矛盾,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的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工人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扩展学习]
社会保障制度在16世纪初的英国就已经开始萌芽。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无产者的失业、流浪和贫困,成为了英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济贫法》(这个《济贫法》被称为“旧济贫法”。该项法案经过英国议会在1782年和1871年两次修正后,被称为“新济贫法”。由于修正后的“新济贫法”对救济资格制定了苛刻条件使其难以推行,在1929年终止);其主要内容是建立行政征税机构,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并以从富裕地区征得的税收补贴贫困地区,以此为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建立收容场所。尽管《济贫法》中的强迫就业、将拒绝就业者送到教养院进行惩罚等措施,有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有的血腥,但通过立法来保证某些社会保障措施的施行,开创了社会保障的历史先河,使慈善救济转化为了社会救济,使对社会成员提供保障的责任第一次正式由国家作为责任主体承担起来,奠定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创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德国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和1889年又分别颁布了《工伤保险法》和《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这三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俾斯麦政府创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也确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两大基本原则:强制性与风险分担――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被保险人必须参加;以政府财力主导集合多数人的经济力量共同分担少数人因意外事件遭受的损失。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仿效德国建立了各自的社会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这一词汇,是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治理“大萧条”、挽救美国经济的“新政”中产生的。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由联邦政府承担起了保障全国失业者和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的责任。由此,“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的概念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相继推行了更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在年所经历的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萧条,也促使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再一次发展。
二战结束之后,在新科学技术发展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持续2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47年英国正式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后,瑞典、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相继推出全面广泛的社会福利计划;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福利内容广泛而水平很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保障全民化,极大地缓和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雄厚财力为基础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也导致了福利过度。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保障制度给付水平大大超过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界限的弊端不断显示出来。许多国家为维护这种过度的社会保障给付水平,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开支的急剧增长,甚至使公共财政难以为继;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过度福利给付也削弱了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致使社会保障的经济源头逐渐枯竭。面对陷入发展困境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到目前为止,这一调整和改革仍在进行之中。
现代社会保障的内容[扩展学习]
社会保障制度一般都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大部分构成。概括而言,社会保险以预防风险为目标,社会救济以克服贫困为目标,而社会福利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三类社会保障项目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许多国家都在针对给付水平过度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但这种改革和调整的是社会保障制度费率与给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并没有在这种改革和调整中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政府通过立法强制手段,通过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基金,以确保社会成员在面临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核心。从覆盖范围上看,它为人口中最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保障;从风险的承担上看,它几乎承担了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可能使其失去工资收入的所有风险;从资金耗费上看,它占用了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最大部分。作为立法强制社会政策,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成员只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成员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多少与保险待遇也没有严格对等关系;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也以维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实现社会安定为出发点,根据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物价变动和国家财力,采取有利于低收入社会成员的原则。
第二,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也称为社会救助,它是指政府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及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资金或实物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救济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底线职责”。
社会救济具有权利义务单向性的特征,它只强调政府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要求社会成员为此承担对等的责任和义务。它的救济对象,是那些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无依无靠、无法生活者,以及虽然有收入,但因遭受意外事故或收入较低,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社会成员;其给付的标准,仅以维持受助的社会成员最低限度的正常生活水平为限,保障受助对象享受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生活水平。
第三,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福利指由国家出资兴办、以低收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社会成员中的孤老、残疾和幼儿等无生活来源者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证。广义的社会福利指一切由政府出资、旨在改善社会成员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社会措施,包括政府兴办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城市住房以及诸多的社会服务,以及政府财政给付的各种社会福利津贴。这种广义的社会福利一般只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中存在;在那些建立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国家则表现得尤为突出。以瑞典为例,其社会福利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享受的待遇,家庭补助、多子女补助、助学金补助、住房补助、医疗补助、病假补助、残疾补助、住院补助、遗属补助等名目繁多的社会福利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福利制度实践[扩展学习]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个人消费已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保证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长远利益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了内容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不仅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而且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私人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从而改变了平均利润的一般形式,并在不同程度上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割。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干预,一方面使各阶层居民的收入不致过于悬殊,贫困者、失业者,以及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也能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从而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的增加,也可以使部分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增强,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福利政策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实施了社会福利政策,而且社会福利政策的受益者和福利项目也显著增加。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瑞典、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比较高,其社会保障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或稍强,法国、德国不到30%。由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因而社会福利处于较低水平,美国和英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8%~20%;日本几乎是最低的,维持在11%左右。
以福利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关系的调整,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从而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近年来,尽管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反思自身的社会福利政策对经济活力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仍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选自:顾海良 顾钰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1.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管理能力,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邮电、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中现代化和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4.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干预的加强,中产阶级有了新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中产阶级不直接拥有生产资料,主要凭借所拥有的技术专长和知识掌握生产资料的实际控制权并对工人阶级行使管理和监督权。中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作为资本职能的执行者,它依赖于资产阶级,而与工人阶级有一定矛盾;另一方面,作为没有资本所有权的专业技术人员,它又是劳动者,与资产阶级有矛盾。因此,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中产阶级往往倾向于改良而反对革命;在劳资矛盾和冲突中,中产阶级往往发挥着调和矛盾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趋于稳定的力量。但是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又是不稳定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中产阶级会发生两极分化,一部分人上升为资产阶级,一部分人会沦落为无产阶级。
现代美国人的生活
现代美国人的生活7(1974)
现代美国人的生活8假期
关于“中产阶级”[扩展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中产阶级概念
马克思根据群体是占有生产资料,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二元化的分层,他认为,“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尽管马克思的这种二元化的社会分层方式更为人们所熟知和引用但需要指出的是,他在其他许多地方也使用过更为复杂的包括其他阶级在内的分层模式。尤为重要的是,在他著述丰厚的一生中曾多次论及“中等阶级”或“中产阶级”(middle class)这一概念。只是当时的马克思认为,这批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而淘汰下来的中间阶级,由于取向保守,终将被历史所抛弃而走向两极分化。然而,马克思的预言并未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现,随着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他开始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其自身强大的恢复能力,他承认中间阶层是一个理论问题,并认为中间阶层其实会随着统治阶级权力的增长而增长。马克思指出:“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产阶级将不断增加,中产阶级的大部分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直接依靠收入过活,成了作为社会基础的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全和力量。”只是,马克思依然认为,这个阶层只是寄生在整个阶级剥削体系上的,只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服务的,自身并不通过生产商品而为社会财富做出实质贡献的,因而,在社会中不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地位。
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埃立克?赖特以马克思主义术语对中产阶级进行了概念化尝试。赖特指出,今日在西方社会中占人口85%-90%的人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因而都属于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群,然而在这个庞大的群体内部,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的工作岗位不同,拥有的生活体验与集体行动能力不同,因而不同的成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序列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赖特试图用“矛盾的阶级”地位来说明中产阶级这一概念。例如,白领和专职雇员,与体力劳动者一样为了生活不得不把劳动力出卖给雇主,但同时比起蓝领工人,他们对工作的安排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些人能支配生产的某些方面,但不能支配其他方面。赖特所谓“矛盾的阶级地位”即意指这些社会成员一方面不是资本家,但另一方面又不属于体力劳动者,他们既不能将自己视为剥削者,也不能把自己看做纯粹的被剥削者,事实上,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兼有以上两者的特性。
韦伯主义的中产阶级观
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的论述可以看做是对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的一种直接回应。和马克思一样,韦伯也认为社会是以权力和财富方面的不平等和矛盾为特征的;但与马克思把单一的阶级关系视为所有社会矛盾的核心不同,韦伯发展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多纬度的社会视角。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并非只与阶级(经济)有关,其形成涉及另外两个方面即地位和政党。韦伯把阶级处境看作是一种“市场处境”与受市场处境强烈影响的“生活机会”(life chances)。虽然韦伯接受了马克思提出的阶级是在客观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在阶级形成的过程中,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因素与马克思认识到的因素同样重要。韦伯认为阶级划分不仅源于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或缺乏控制,而且源自对财产有没有直接影响的经济差别,诸如影响个体可获得的工作类型的技能、凭证或资格等资源。在韦伯看来一个人的“市场处境”强烈地影响着他的整体“生活机会”。韦伯的“社会地位”一词是指社会群体被赋予的荣誉或社会声望的差异。与马克思认为社会地位的区分是阶级分化的直接结果不同,韦伯认为社会地位的划分不局限于阶级划分的影响。尽管拥有财富的人一般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也存在一些例外,如在英国,出身贵族家庭的人,即便已经失去其财产,仍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而爆发户则常常受到那些名门世家的蔑视。韦伯甚至预见到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地位开始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住宅、衣着、说话方式和职业,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形成一个人在他人眼中的社会地位。韦伯同时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政党的形成是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党是由具有共同背景、目的或利益,共同工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马克思倾向于从阶级的角度来解释地位差别和政党组织,而韦伯则认为虽然这两者都受阶级的影响,但不能将它们简单地归结为阶级划分。地位差别和政党组织反过来能影响个体或群体的经济状况,进而影响阶级。政党可能会跨越阶级界限。
尽管韦伯没有直接对中产阶级做更多的论述,但是他的这种多元分层的方法对后来很多的理论家研究中产阶级提供了一个比马克思更灵活的理论视角。后来人们把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应用于作为新中产阶级典型的“白领人员”的研究(由于他们对于“白领人员”的研究也是从多元而非单一的社会标准来进行的,因此,人们把他们称为“新韦伯主义者”)。他们在以职业的社会报酬及社会评价为基点的基础上,对“白领人员”的概念与社会意义进行了界定。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从不同的劳动方式对劳动者进行了区分,所谓“白领”是脑力劳动者,而“蓝领”则是体力劳动者的代称。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蓝领”劳动者中脑力劳动的成分日益增加,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白领”不相上下;另一方面,由于引进了机械!电子设备等,“白领人员”的工作中,体力的、机械性的劳动反而占有相当比例。如此,仅以脑力劳动作为“白领”的含义已经名不副实。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社会学家弗里茨?克龙奈从社会职能的角度对“白领”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所谓“白领”是指承担了以下这些职能的人:(1)行政、事务;(2)设计、计算、研究、分析等技术工作;(3)监督、管理、控制;(4)经营商业、买卖。瑞士社会学家罗杰?吉罗德则从所谓的“纯粹物理条件”提出“白领”具有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从工作环境看“白领”从事的是“科室工作”,而不是在车间同机械打交道,而且上班时穿戴得体,无须穿特殊的工作服;二是从工作对象看,“白领”多是与文件、文字符号等打交道,而“蓝领”则多是与“物”打交道。
现代美国人的生活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新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危机形态方面的变化
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
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
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新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政府首脑。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行为,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谋求自身利益。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维护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利益的协调,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年,西方主要国家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美国为3.2%、英国为2.6%;进入9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30%。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1999年第三产业的比重:美国为60%、英国为70%多、德国为63.8%、法国为71.5%。在第三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异军突起,年,西欧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倍,美国增长45.5倍,日本增长106.7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1950年和1938年相比,美国分别增长1.7倍和4倍,德国分别增长3.5倍和3.3倍,日本分别增长9.2倍和6.4倍。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曾开展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斗争,迫使资产阶级做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参见P-0502005和P-0502006)
英国工人总罢工1926
法国工人罢工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例如,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计划化管理;重视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经济民主等等。
社会主义的胜利对资本主义产生影响
社会主义的胜利影响了资本主义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在这些政党执政时期,他们凭借国家政权,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个别环节进行了自觉的改良,如在维护私有制的同时推行国有化,在坚持市场调节的同时实施经济的计划调控;在不剥夺私人资本的权力的同时对其权力的运用进行一定的限制,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倡导社会公平等。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新变化:资本家聘用代理人缓和劳资关系
职工参与决策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做出的自我调节。这个过程在客观上是为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做准备的渐进的过程。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与最贫穷的阶层之间在财产占有上的鸿沟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53页。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政治局委员听的课》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本刊课题组:《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上的腐朽性――二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求是》2001年第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垄断资本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