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祥县民政局行政权力清单档案馆有无抗日战争烈士资料

||||||||||
最新播报:
民政部:国民党抗日英烈名录信息主要依据当时官方档案及史料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黄小希)9月1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起到良好社会效果。但也有人认为此次公布的名录中有个别英烈的信息值得商榷。新华社记者5日就名录相关问题采访了民政部优抚安置局有关负责人。
记者:有人提出,此次公布的名录中有个别英烈的信息值得商榷,您对此有何看法?
负责人:名录公布后,有的人士根据不同的史料,对个别国民党军队抗日英烈的出生时间、部队番号、职务等信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们在研究论证过程中也曾经遇到类似的情况。公布国民党抗日英烈名录相关信息,主要依据当时的官方档案和相关史料,并根据大多数专家的论证意见研究确定的。
对于有的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民政部优抚安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感谢,并将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宣传抗日英烈事迹、弘扬抗日英烈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民政部真诚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对完善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和遴选新一批名录,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为了与大家更好地沟通交流,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专门开通了公务电子邮箱:kangriminglu@163.com。
记者:请问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是如何产生的?
负责人:按照中央部署,从今年3月起,民政部会同军地12个部门共同开展抗日英烈名录的收集整理、遴选编撰、核实论证等工作。为确保公布名录权威、客观、准确,期间我们组织人员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解放军档案馆等实地查阅档案资料,并邀请党史、军史和近代史专家集中研究论证,同时还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各地的意见。第一批名录从启动到公布,历时5个多月。可以说,这份名录的出台确实来之不易,相关专家学者和部门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
记者:抗日英烈名录的主要依据来源是什么?
负责人: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抗日英烈的事迹没有被及时记载、完整保存下来,后人在整理、传颂过程中也存在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为力求准确,我们在整理名录过程中,主要以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等单位提供的档案资料为依据,同时参阅《解放军烈士传》(解放军出版社出版)、《革命烈士传》(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铨叙厅叙任将军全名录》和《民国军事史略稿》等历史丛书和资料,还查阅了大量相关抗日书籍和出版物。
记者:有评论认为这次名录包含了国民党抗战将士、民主爱国人士等方方面面,体现了全民抗战的历史事实,你们在收集整理名录时是怎么考虑的?
负责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将士,以及许许多多参与抗日的民众抗日武装、民主爱国人士和援华国际友人,都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我们在收集整理名录时力求能够全面反映抗战历史事实,最大限度地展现全民族同心协力、抵御外敌的民族力量。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征集、深入挖掘抗日英烈事迹,适时公布新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让更多事迹突出、壮烈牺牲的抗日英烈被后人熟知和铭记。
[责任编辑:南京开放20万张抗战烈士数字档案
&& 发布时间:
中新社南京5月13日电 (记者 申冉 葛勇)“想不到除了完整的全体阵亡将士档案之外,还有一份详细的战斗总结报告。”13日,是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下文简称二档馆)开放20万张抗战烈士数字档案的首日,从厦门赶来的叶胜伟没料到,苦苦追寻了十年的“厦门保卫战”国民党烈士档案,甚至去台湾也没有找到的,竟然在这里全部找到。
当天,在位于南京中山东路309号大院的二档馆内,查阅抗日烈士档案资料的人们络绎不绝,众多民众、烈士家属和资料收集者或是询问档案工作者,描述抗日先辈的情形;或是在一旁凝视电脑屏幕,查询抄录档案资料。
作为馆藏民国档案资料超过220万卷(宗)的国家级档案馆,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该馆特意将整理出的20万份国民党军队抗日阵亡将士人物数字档案对社会免费开放,查询者可以依据姓名、籍贯、工作单位或部队番号、阵亡时间及地点等线索在电脑上方便地进行查询。
辗转从厦门赶到南京的叶胜伟一边激动地抄录着查到的“厦门保卫战”阵亡将士名录和战斗总结报告,一边告诉记者,“过去十年我们找到的大部分是当时死难民众的资料,而这场战役中阵亡将士的名录,我们跑到台湾去找也没找到,一直遍寻不获。”
二档馆利用处处长杨斌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抗日战争期间战斗伤亡极大,加之时局动荡,很多惨烈战役中,作战单位都是成建制地牺牲,无人能够对阵亡人员进行回忆、统计,所以该馆全力整理出的这20万人也仅是所有抗战烈士中的沧海一粟。
杨斌介绍,有幸保存下来的这20万份档案主要是源于当年国民党军队在包括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等作战中将士阵亡后,部队向国民政府申请阵亡将士抚恤的申请表。“时间跨度从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45年间抗日战争胜利,其中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等重大战役,甚至还有部分远征军的资料。相对还是比较详尽确实的。”(完)
                 
  &&                   &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黄小希)9月1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起到良好社会效果。但也有人认为此次公布的名录中有个别英烈的信息值得商榷。新华社记者5日就名录相关问题采访了民政部优抚安置局有关负责人。  记者:有人提出,此次公布的名录中有个别英烈的信息值得商榷,您对此有何看法?  负责人:名录公布后,有的人士根据不同的史料,对个别国民党军队抗日英烈的出生时间、部队番号、职务等信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们在研究论证过程中也曾经遇到类似的情况。公布国民党抗日英烈名录相关信息,主要依据当时的官方档案和相关史料,并根据大多数专家的论证意见研究确定的。  对于有的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民政部优抚安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感谢,并将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宣传抗日英烈事迹、弘扬抗日英烈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民政部真诚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对完善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和遴选新一批名录,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为了与大家更好地沟通交流,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专门开通了公务电子邮箱:kangriminglu@。  记者:请问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是如何产生的?  负责人:按照中央部署,从今年3月起,民政部会同军地12个部门共同开展抗日英烈名录的收集整理、遴选编撰、核实论证等工作。为确保公布名录权威、客观、准确,期间我们组织人员到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解放军档案馆等实地查阅档案资料,并邀请党史、军史和近代史专家集中研究论证,同时还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各地的意见。第一批名录从启动到公布,历时5个多月。可以说,这份名录的出台确实来之不易,相关专家学者和部门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  记者:抗日英烈名录的主要依据来源是什么?  负责人: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抗日英烈的事迹没有被及时记载、完整保存下来,后人在整理、传颂过程中也存在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为力求准确,我们在整理名录过程中,主要以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等单位提供的档案资料为依据,同时参阅《解放军烈士传》(解放军出版社出版)、《革命烈士传》(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铨叙厅叙任将军全名录》和《民国军事史略稿》等历史丛书和资料,还查阅了大量相关抗日书籍和出版物。  记者:有评论认为这次名录包含了国民党抗战将士、民主爱国人士等方方面面,体现了全民抗战的历史事实,你们在收集整理名录时是怎么考虑的?  负责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将士,以及许许多多参与抗日的民众抗日武装、民主爱国人士和援华国际友人,都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我们在收集整理名录时力求能够全面反映抗战历史事实,最大限度地展现全民族同心协力、抵御外敌的民族力量。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征集、深入挖掘抗日英烈事迹,适时公布新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让更多事迹突出、壮烈牺牲的抗日英烈被后人熟知和铭记。  作者:黄小希8旬翁为抗日牺牲父亲追认烈士 官方称暂无依据|追认烈士|抗日战争_新浪新闻
86岁的曾华养躺在床上仍念念不忘为父亲申报“烈士”称号。
孙子曾乙强向南都记者出示记录有爷爷参加对日作战牺牲的家谱。 南都记者 杨亮 摄
  南都讯 记者杨亮 躺在病床上,珠海三灶86岁老人曾华养念念不忘要为死去76年的父亲申报“烈士”称号。珠海和中山均有官方文献记载其父亲曾达晃1938年在参加一次进攻侵华日军哨岗的行动中中弹身亡。但当地民政部门回应,目前尚无任何政策依据可追认其父亲为烈士。&&&&
  家族回忆 冲在最前的爷爷被日军打死
  “我这两年通过电视看到不少国民党抗战老兵的贡献逐渐被认可,我父亲当年为了打日本鬼子牺牲了,他也应该获得烈士的荣誉。”几周前因为腰闪了,年迈的曾华养一直卧床不起。老人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给父亲申请一个荣誉证书。
  由于曾华养身体虚弱,60岁的儿子曾乙强代为接受了南都记者采访。他说,爷爷叫曾达晃,是珠海三灶人,1938年,当地人吴发仔响应当时民国政府要求百姓自发组织杀鬼子的号召,组织逃难的村民成立了一支自卫队,爷爷曾达晃参加。曾乙强介绍,当年4月的一晚,爷爷和几十个队员分乘几条小船潜入已被日军控制的三灶,趁夜摸上了敌人在西北部定家湾盘古庙设置的一个哨所,并发起进攻,端掉哨所,杀死日军十余人,“我爷爷因冲在最前面,被日军开枪打中眼睛当场死亡,有一个叫林万兴的也被击中,当时还活着,但他担心连累队友不肯跟大家一起走,后来也死了”。
  这次定家湾盘古庙胜利被当时的媒体广泛报道,并载入中山文献等档案资料。曾乙强说,自己之前从未看过这些文献,爷爷的经历都是他小时候听父亲和村民讲述的,爷爷死后,当时的国民政府给奶奶发了两年抚恤金,又把他们安置到中山,但奶奶因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又回到珠海红旗小林并带着父亲改嫁,抗战胜利后回三灶居住,生活奔波,很长时间内大家都没想过为爷爷争取一个名誉。
  官方文献 明确记载事迹和埋骨处
  转折出现在几年前,曾乙强在外地读书的女儿拿回了一本官方编撰的《文化三灶》,上面清楚的记录了曾达晃袭击盘古庙哨所献身的内容,一家人复又重视起来。南都记者查询发现,除《文化三灶》一书,2006年由中山市政协编印的《中山文史》等资料也有曾达晃参加对日作战牺牲的明确记载。《中山文献》还写道“曾达晃烈士遗骸,于胜利后迁葬于石岐迎阳山抗战坟场”。
  “以前我们只是口述,如今书本里都有记载肯定没错的了,这两年经常看到政府提纪念抗日,家人都很受鼓舞,觉得爷爷的所作所为够得上烈士,”曾乙强说,2014年家人曾找过三灶镇民政部门,但被告知此事没有先例,很难办,如今父亲又卧病,家人都很着急,无奈求助媒体,希望能够有渠道申报烈士。
  部门回应
  申报烈士无政策依据
  三灶镇政府相关人士表示,要申报烈士,需要联系民政部门,看有没有相关渠道和程序,但由于此事相隔十分久远,要取证调查难度非常大,除了查找现有的文献资料,还应寻找当年报纸、档案有无相关记载,当时的民国政府对曾达晃又是如何认定的,具体程序还应咨询民政部门。
  金湾区民政局一名相关负责人回应,从家属反映的情况来看,要为曾达晃申请烈士目前尚无法操作,国家也没有任何文件依据可供执行。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虽然已经正视并承认不少国民党军人在正面抗战中所做的贡献,在他们的家属遇到困难时民政部门可以提供帮扶,但并没有追认烈士的相关政策。
  该名人士还举例称,几十年前,红旗湖东社区有37人因抗击风暴潮遇难,当时政府也按烈士的待遇给家属发了抚恤金,但并没有评烈士,后来子女长大成人也希望给老人一个荣誉,但也因为没有相关政策无法执行,像曾达晃的情况更加不可能了。
编辑:SN117
2014最后一天他在写新年献词,中纪委biaji扔一个开封市委书记出来;2015第一篇赶上周日的壹周侃,中纪委biaji又扔一个南京市委书记出来。一个没赶上跨年,一个没赶上2015的第一个周一。这节奏,这酸爽。
《新观察家报》称有12人死亡,蒙面枪手为两人,使用AK步枪和火箭筒,时间是上午11点30分。这是1945年法国光复以来,巴黎所遭遇的、造成最惨重伤亡的恐怖袭击。不过一些目击的邻居有不同说法,他们称看到3名、甚至5名袭击者。
媒体多年来反复的辟谣,终使“西点军校学雷锋”谣言开始土崩瓦解。然而,这仍然不能解除民间疑问——那黑板上的画像是怎么回事?西点人到底知不知道雷锋?
为什么说这是行业性腐败呢?汽车作为这个行业最主要的经营设备,理应是资本方承担投资成本和责任,当要驾驶员把车买下来,也就意味着资本方将这一成本和责任转嫁给工人承担。既然资本方连主要的经营设备都不需要承担投入责任,那么,还有什么资格作为资本方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剧中的雷人台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