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能源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开始的时间是1765年 地点;首先从英国开始,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主要成果英国人哈格里夫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始标志 到十九世纪5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 这一阶段被称为蒸汽时代 是因为瓦特在1781年发明的蒸汽机正式投入到工厂,以后广泛应用与纺织、采煤、冶铁等个行业影响: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进步,导致了现代社会两大阶级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出现,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下半叶,主要成果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磁电感应现象,到1865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在工业领域开始代替蒸汽成为主要的能源和动力的来源,之后一系列与电有关的发明也开始应用与生产和生活如电话电灯电报电影,所以以电力的广泛使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时代”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进步,而且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1.00
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初​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前位置:>>>>>>>>>>>>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1)政权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19世纪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改革或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和完善。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使之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19世纪中晚期,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2)市场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完成统一后都开辟了各自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此期间,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这有利于资本主义列强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掠夺工业原料、输出工业品和资本,并进一步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即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成规模,但它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需要有更强劲的生产力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3)科技条件: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而这些工业方面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19世纪时,各门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4)劳动力条件:一方面,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如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美国经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等;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更加重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5)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阻碍,又经过对外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他国家的扩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第一,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三,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第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六,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2.电话的发明者是()
A.法拉第B.爱迪生C.赫兹D.贝尔
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的发明和应用B.化学工业的兴起
C.石油工业的兴起D.钢铁工业的发展
(二)能力提高
1.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
A. ①④③②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③D. ①④②③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3.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三)延伸拓展
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
&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结果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模拟练习
1.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3.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C.飞机的迅速发展D.垄断组织的出现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5.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是在()
A. 19世纪初期B. 19世纪中期C. 19世纪晚期D. 20世纪初期
6.垄断组织出现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的腐朽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资本主义要瓜分世界D.资产阶级走向反动
7. 1898年,人们可使用的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A.飞机B.汽船C.火车D.汽车
8.飞机的研制成功与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有直接关系?()
A.内燃机的研制成功B.电话的发明
C.汽车的发明D.蒸汽机的发明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材料二马克思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
请回答:(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形式除材料所说的以外,还有哪些?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垄断组织的评价有何相同之处?
(3)你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
10.阅读下列材料
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1)据材料判断约翰?尤?内夫讲这段话的时期,并简述理由。
(2)约翰?尤?内夫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约翰?尤?内夫对工业文明持这种观点?
(4)一般学者认为他对工业文明的看法是片面的,请修正他的观点。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选择题中的排除法:我们在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十分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方法,几乎一半的试题要用到此法。如何用好排除法?这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而定。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新兴的工业部门有()
①汽车制造业②钢铁工业③电力工业④电讯工业⑤化学工业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
提示: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判断历史事实的能力。从备选项看,至少有一个叙述是错误的,排除一个,至少可排除两个备选项。从教材中可知“钢铁工业”很早就已经出现,属于传统工业,只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在技术和质量上有了巨大进步,由此判断②是错误的,备选项中凡是有②的选项都可以排除,从而确定正确答案为B。
(二)例题解析
例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
A.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剥削和压迫的政治经济体系
B.全世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连接的经济体系
C.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形成的统一经济整体
D.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结合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概念含义掌握的情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开展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各国加紧对外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从而使广大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西方的经济附属。正确答案为A。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美国在这一时期(19世纪后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学科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一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材料三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的连续发生,生产力向更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轻视新发明新技术的原因及后果。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后期美国为发展新科技而采取的措施。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
解析:(1)原因:思想保守和企图维持已取得的垄断地位。后果: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2)措施:注重研究和引进应用技术;采取自由开放政策;在世界各地网罗人才。(3)主要原因:新航路开辟使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国际竞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使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转移。
(三)学习拓展
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欧洲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兴工业产生,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时代、知识经济、知识社会转移。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资料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莱特兄弟,世界航空先驱,美国飞机发明家。哥哥威尔伯?莱特(1867―1912)和弟弟奥威尔?莱特(1871―1948),自幼对飞行怀有浓厚兴趣。1896年,德国滑翔飞行家李林塔尔在一次飞行试验中失事丧生,莱特兄弟深受感动,决心研制动力飞行器。莱特兄弟在李林塔尔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科学态度。他们重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飞机的稳定操纵问题,所制造的滑翔机进行了近千次滑翔飞行,最后完全达到了稳定操纵要求。在滑翔机上,他们安装了一台自制的8.8千瓦(12马力)功率的内燃机,带动两副二叶推进式螺旋桨,采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的布局。翼剖面呈弧形,翼展13.2米,滑橇式着陆装置,驾驶员俯卧操纵。飞机被命名为“飞行者1号”。1903年12月17日,“飞行者1号”在基蒂霍克海滩试飞成功,其中最长飞行距离为260米、空中时间59秒,这是公认的最早空中持续动力飞行。
(二)学术前沿
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
近年来,历史学界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同时也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3.对阶级结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
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内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又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在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时,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它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
此外,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三)历史回响
历史遗憾──中国曾经三次错失经济现代化机遇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丧失了三次经济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中国是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起步就比别人晚,丧失重大机遇,更是给中国经济现代化雪上加霜。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前后。179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第30年,英国国王派使者访华,请求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却拒绝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晚了约70年。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没有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无视外面的世界,拒绝改变旧制。当时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1870~1913年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抓住机遇并获得成功。尽管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但这种工业化是被迫的和被动的。
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发生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技术,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而中国此时却接连发生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失去接受工业转移的机遇。
【上一篇】
【下一篇】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点和各自的产物是什么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点和各自的产物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点和各自的产物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view/34917.htm#sub34917
第二次工业革命/view/275396.htm#sub27539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