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洼村水井院组伍廷辉户有多少人口普查上户口

------ 市长访谈------------    
当高志罡微笑着说起公元前514年苏州建城故事时,我们知道,支撑这位苏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这份自信的不仅仅是苏州的历史。      在古城周边,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快速崛起。苏州正以“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全新格局迅速长大。一个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已同时拥有了“世界新型科技城市”的头衔。短短10年间,苏州市区GDP从76.88亿元上升至618.56亿元。      苏州的发展面临着所有历史古城都会遇见的难题,但苏州人凭藉着他们的智慧和胆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新嬗变。      在虎丘的夕照塔影之下,在干将路的车水马龙之中,我们清晰地听到了苏州人前行的步点。      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这是一种轻灵而又不失从容的步点      从夕阳衰草下杂乱民居的尴尬包围之中,将“胥门”这一段古城墙挖掘出来,是近年苏州的一件大事。伍子胥为吴王夫差手下“整军经武”的大夫,后因劝王拒绝越国的求和并停止伐齐,被吴王赐剑自杀。伍子胥殁于公元前484年;以今2003年计,这位吴国名将离开日后名曰苏州的这块土地,已有2487年了。据史料记载,苏州正式建城有2500多年历史,这也就是说,伍氏离去之日,这座城市的命名“加冕”,已有20余年的时间,苏州城已是一国首领居住、兵家必争之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人口稠密。      也许,就是由越王献至吴国的美女西施,与英雄伍子胥之间所构筑的那段历史的遗韵,在实在悠长的岁月当中,被此地的日华月晕浸润得无比氤氲,对峙和争斗在这里消散得几无声息,而生存和安宁成为永恒的主题。多少年来,苏州这座城市和它的子民,始终沉浸在类似《牡丹亭》“寻梦”般的气息中。于是,多少年了,说到苏州,上海人会说,看苏州的留园、拙政园去,听苏州的昆曲和评弹去。      如果今天的苏州人说:请到我们的东园、西区来,上海的市民是否会感到陌生和诧异:这两个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哪个年代的“园”?      今日苏州是“世界9大新型科技城市”之一,2002年苏州吸收合同外资100.66亿美元,总量在全国仅次于上海,这个数字是苏州独特魅力的最新时代注脚。苏州是一个士人雅文化和民间俗文化都曾经高度发达的地方,就像苏州街道的名称,既有书院巷,也有杀猪巷,兼容并蓄是它的襟怀特征。现代企业流水线的激越高昂与昆曲的柔媚清丽,工业园的开阔疏朗与网师园的精致古雅,白发苏州以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雍容气度,将它们统统接纳在怀抱之中。      2003年初秋,新民周刊记者来到苏州,采访了苏州市长杨卫泽。      农村推动在前:当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      记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中国人对于中国最富庶地区的概括,这样的概括中保存着中国老百姓对于生活的渴念和羡慕;苏州和杭州则是这个富庶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以往的苏州,比如稻米和刺绣,都似乎只是在表达一种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的特征。      杨卫泽:民间百姓说的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学术界也早有人对苏州经济的增长轨迹作过概括:“古代早熟,近代后发;农村推动在前,城市辐射在后。”前8个字演绎了苏州数千年里由弱变强、由盛转衰的演变历史;后12个字则聚焦了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重放异彩的奥秘。      苏州农村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当年有270万劳动力窝在400万亩农田里“以粮为纲”。一个人不到半亩地,即使是天堂,也仅是个袖珍天堂,拥挤着吃口饭罢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适逢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于是出现了苏州140万农民向农外领域大规模转移的壮观场景。很快,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经济繁荣了。这是苏州乡镇企业的最大历史功绩。      苏州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苏州乡镇企业萌生于50年代末,其间几经曲折,几多磨难,80年代初进入大发展时期;90年代一度陷入困境,历经长达6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到世纪之交走出困境、重创辉煌。2001年,完成工业产值226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00余倍。这也是“农村推动在前”这6个字的出典。      这就是“我们苏州乡下人”的第一个故事:百万农民大转移。      记者:苏州的百万农民大转移,给苏州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素质变化呢?      杨卫泽:首先是基本完成了农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拉开了生产力布局,形成了庞大的加工制造能力,为目前苏州制造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农村工业化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激活了小城镇的发展机制,一座座千年古镇焕发青春,一座座新兴工业城镇拔地而起,从而使得苏州的城市化战略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再者是培育了一大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带动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乡镇企业还给苏州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江苏乡镇企业的活力对于城市经济的震动,“乡镇企业家”们的生存状态对于城市居民优越感的摇撼,我们是记忆犹新的。      城市辐射在后:东西两园跳出古城藩篱      记者:后面再要说到的就是“城市辐射在后”了,这说的就是苏州城市的新趋势和新定位。      杨卫泽:有过这样一个阶段,苏州城里人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一向只是进城来掏粪、卖菜的苏州乡下人,怎么一下子西装革履、“屁股冒烟”起来了,财大气粗的样子比城里人还像城里人。这世道怎么会变得这个样子?从来温文尔雅的苏州城里人坐不住了。苏州的城里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苏州这座拥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苏州曾以中国的商贸重镇而被列为世界十大城市之一。鸦片战争后百年战乱,工业衰败、商贸凋敝,从而沦落为畸形的消费城市和后发经济地区。直至80年代,当农村经济得改革开放之先机而快速增长的时候,苏州古城却还在受制于体制、空间等诸多因素而徘徊不前,尤其因戴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而在发展还是保护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1992年,市政府终于做出“依托古城,开发新区”重大决策,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决定在苏州合作建设工业园区,这两个大动作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东园即工业园区,西区即高新园区,两者的迅速崛起,使得苏州这座中心城市终于跳出古城区的藩篱,实现了自身扩容增量的蜕变,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全新城市格局。近年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市区范围进一步扩展延伸至太湖之滨,一个与“姑苏繁华图”有着惊人相似之处而又能充分发挥现代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新型城市形态已经初具规模。      记者:苏州的高新技术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了苏州在新时代翱翔的两个翅膀。这两个园区,外来的投资者带来了什么样的产业,也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杨卫泽:大批国际居民,主要是国外投资商进入苏州,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国际资本,还带来了人才、技术和市场。与当地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相融合,就形成了“杂交优势”,合力打造出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工厂”。2001年,苏州共完成制造业产值2709.4亿元,比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的1985年增长了18.2倍。然而更重要的不在于量变而在于质变。由于国际先进技术的进入和“溢出”,苏州的制造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调整和提升,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原先以轻纺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基础上,高科技新兴支柱产业迅速崛起,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增长了57.4倍、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增长了31.3倍、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9.8倍,医药制造业增长了13.9倍。尤其是IT产业,这几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苏州制造业和外贸出口的一面旗帜。      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阿丹·罗格斯会把苏州视为“信息时代重要角色”,并列入“世界9大新兴型科技城市”。      2002年,苏州完成GDP1760亿元,是1978年的20.5倍,年均递增14%;完成财政收入209亿元,是1978年的25.2倍,年均递增15.1%。换言之,在这一时期,苏州人民几乎是一年创造一个苏州。这是何等样的增长!简直就是核聚变。就在这同一时期里,苏州的城市地位也节节攀升。目前,这两项指标已占到江苏约1/5的份额,且跻身于全国各大城市前6位。      经过短短十来年时间,呆滞了数百年的苏州古城猛然焕发出青春活力,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建城区规模由37平方公里扩展到108.6平方公里,扩大了1.9倍。古城区粉墙黛瓦,传统风貌依旧;新城区高楼林立,现代气息浓郁,给人以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跨越时空的强烈震撼。中心城区人口由84.44万人增加到209.45万人,增长了1.5倍;市区GDP总量由76.88亿元增加到618.5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3年的11.42亿美元增加到119.83亿美元,增长了9.5倍;国内外游客由1995年的467万人次增长到898万人次,增长了92.3%;全社会耗电总量由20.71亿千瓦时增加到73.34亿千瓦时,增长了2.54倍;电话号码由6位上升至8位;私家车目前以全市每月3000辆的速度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代化大交通框架基本形成。      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就难怪苏州老百姓会百感交集:小苏州变成了大苏州。      粉墙黛瓦与高楼大厦并立的世界工厂      记者:还在闭关锁国的70年代,西哈努克访问苏州引起轰动,市民们夹道欢迎,争睹莫尼克公主金发碧眼的异国风韵。早先的苏州人可不那么小家子气。自从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浏家港就号称“六国码头”,苏州城里内外贸兴旺,异国商贾云集。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的正是当时的鼎盛景象。      杨卫泽:苏州大变化,从浅层次的话来讲,苏州首先引起国内外关注的,还是传统节目旅游。苏州拥有太湖水面的4/5,太湖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屈指可数,但长期以来因行政区划的束缚未能形成大旅游的气候。这几年,苏州的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已吸引了每年近2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环太湖旅游的兴起,游客数还会成倍激增。这正是其他城市无法取代的个性和特色所在,亦将是苏州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支撑。      但是,现代苏州的内涵和魅力,早已不是旅游两字就能够涵盖的。      改革开放重新开启了中国的国门,苏州人在国内市场刚刚出现结构性过剩的迹象之时,就及时将眼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国外投资商也很快看上了苏州这块风水宝地。随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目前苏州外籍居民人数大量增多,同时吸纳了外来就业人员150多万,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城市、移民城市。      记者:我今天已经在胥门看到不少的外国游人,其中有一对年轻的金发伴侣,徘徊在河旁久久不去。我想,苏州的风景和苏州的胸怀同时在吸引着世界的人群。      杨卫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转眼间变成了现代的“世界工厂”。新闻媒体将此誉为“苏州现象”,兄弟城市则纷纷探究苏州有何“秘密武器”。苏州就是应该做到投资和游览都赢的胜地。      早在1996年,国际著名的永道咨询公司受英国贸工部委派专程来苏州作投资环境考察。事隔多年,苏州的投资环境确实在进一步改善。2000年,上海某研究机构对国内10大城市进行了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测算结果是苏州位居第六,且投资效益单项指标居首位。2001年,日本《产经新闻》投资动向调查显示,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类企业中近半数有外迁意向,其中70%把苏州作为首选地之一;日香港《太阳报》报道,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中国大陆各城市投资环境与风险最新评估分析报告,苏州位列榜首。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到苏州来投资,苏州政府正在做三件事。一是创造最适宜的人居环境,包括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居住设施,提供良好的服务。二是建立安全的符合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环境。三是降低商务成本。      苏州的秘密武器还有一点。苏州人具有自己的特色。外国人到苏州来投资,既要看到苏州的整体环境,也要考察苏州的人力资源和文化功底。要谈到苏州的传统工艺刺绣,苏州号称有“10万绣娘”。一位外商考察苏州的人力资源,来到苏州刺绣研究所,现场两位年轻的绣娘,演示了刺绣中“劈丝”的技艺,将一根绣线分成100多根细丝。他参观后对苏州人能做出如此精美的刺绣信服了。他说,他相信能够这样做好刺绣的苏州人,也一定能够做好IT行业。结果也是这样,他们设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出乎意料地好。      当然,我还想做一个小小的注脚:国际资本转移的根本动因,无非是为谋取更多的超额利润。因而所谓的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等诸多方面,归根到底是投资的效率和效益问题,是能否让投资商冒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回报的问题。至于一些地方还在热衷搞的优惠政策,即所谓的“秘密武器”,其实并不能吊起那些大集团大公司的胃口,相反一旦把握失当,会恶化整体的投资环境。      应对WTO先行区,建设21世纪新天堂      记者:对于今天苏州的认识,已经不是用刺绣和昆曲所能涵盖的。在中国整体快速发展的时候,苏州对于自己明天的定位是什么呢?      杨卫泽:苏州在农耕文明时代曾经是举世闻名的“人间天堂”,在上一轮发展中演变成了“世界工厂”,下一轮的目标应该是在WTO框架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进一步融合,完成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高层次回归,把苏州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化国际潮流的21世纪人间新天堂。江苏已经确定把苏州建设成为应对WTO先行区,5年过渡期很快会过去,以后的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四个方面构画出WTO框架下苏州发展的新理念。      首先是打造全新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做好“紧邻上海”这篇大文章,借助于上海的国际国内地位迅速上升之势,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塑造全新的政府形象。在一贯“亲商亲民”的基础上,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的步伐,加大政府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以全新的政府形象面对世人。三是创造全新的竞争理念。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特色化趋势,在着力追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同时,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即个性和特色的激发。还有就是——营造全新的发展环境。在既有的良好投资环境基础上提高内涵扩大外延,全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以确保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想苏州不能陶醉于“世界工厂”的美喻。已经有人说,外资企业是“生脚”的,会走动的;民营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同时,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杨卫泽: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我们在继续强固和提升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新一轮发展的火箭助推器。从苏州的实际出发,我们正在研究制订一个“LC”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计划,以快速有效地培育苏州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中,“L”代表现代物流业,“C”代表环太湖旅游业。      记者:我注意到,进入苏州见到的第一条标语就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条在国内非常领先的口号。      杨卫泽:我们在去年提出了建设“国际新兴城市、社会主义法制城市、文化强市、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奋斗目标,这其实就是“天堂”的内涵所在,而其中“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最具基础性和综合性。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做大量的工作。假如你能每年来一趟苏州的话,就能亲眼看到苏州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到2010年就可以初步建设成为世人向往的人间新天堂。  
-----IT新苏州传奇-------------  
“沪宁高速公路一堵车,全球IT行业的运转速度都会放缓。”初闻此言,你也许会有些意外:温文尔雅的苏州人,怎么也会说这样的“豪言壮语”?如果深入了解今天的苏州,你就会发现类似的“大话”并非没有现实依据。  
在苏州,IT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主导产业,并且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4大生产基地。目前全世界的鼠标器中,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苏州,苏州鼠标器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最高时曾达到65%;与此同时,显示器、扫描仪、水晶振子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都超过了20%。      从盛产丝绸和稻谷的江南鱼米之乡,一跃而成“世界9大新型科技城市”之一,这种产业结构上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苏州人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2003年,苏州已形成了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高新技术产品群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苏州全部出口额的50%以上,占到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10%以上。      资本旋涡      国际资本与世界先进技术的进入与“溢出”,是苏州IT产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其中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企业大规模向这里迁移的趋势,尤其引人注目。苏州市台办周永森处长告诉记者,去年台资企业进驻苏州的速度,可以用“日进3家,日进千万(美元)”来形容。目前苏州的台资企业超过4000家,仅2002年一年中,苏州吸引合同外资100.66亿美元,其中台资就占到45%左右。      不仅如此,台资企业来苏州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从传统加工业向更高精尖的电子资讯产业转变,投资规模更是空前扩大。周永森说,“苏州的台资企业中,电子类企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台湾地区最大的20家IT产品制造企业,有16家来苏州投资,台湾的10大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也有9家落户苏州。”      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从劳动成本和投资环境来看,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毫不逊色,比较优势相差无几。而且长三角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高,市场腹地更为广阔,一些新兴行业也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产业链,这些都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长三角地区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我们江苏的苏州。”      苏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由于地处中国沿海地区的中部腹地,不仅具有通往日本、美国的国际出口,而且辐射范围广达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不仅适合于外向出口型企业,同时也适合于内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苏州正是充分利用了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有利条件,提升了自身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促进了IT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在苏州的IT生产企业,几乎囊括了这个行业的所有门类。从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讯类产品,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新型电子元件器,具有几十个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苏州新区管委会宣传办俞家栋主任告诉记者,众多IT厂商在苏州已建立一个成熟的制造业体系,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在苏州新区,一个产品从配件企业运达整装企业的时间,不会超过45分钟。      “当年明基进入新区,随后就跟来了14家配套厂商,华硕落户苏州时,马上有12个配套企业尾随而至。苏州IT企业的产业链,就是靠主干企业来维持整体的生存,这就像葡萄串效应,有若干个主干,每个主干都串着一串葡萄,明基、华硕、鸿海,在台湾IT行业都是龙头企业,这些厂商就像一个主干,带领着一系列的葡萄状的配套产商,构筑了苏州IT产业生态系统的雏形。”周永森说。      逐利而迁      苏州的IT行业与美国硅谷的相似之处在于,两地的投资企业绝大部分都来自境外,苏州IT行业产值的总量,90%是靠外资创造的,因此对外资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而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恰恰落在了苏州IT行业的致命之处——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苏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处、信息产业规划处处长王竟告诉记者,苏州的IT企业,更多的是在做整机的组装,集成电路(IC)企业刚刚开始进入,核心技术研发机构也寥寥无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苏州IT制造业在产值的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生产技术仍处于低水平,即使有部分高、精、尖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很少。同时,作为制造业后续支撑产业的软件业发展滞后,对高速增长的IT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制约影响。苏州的IT制造业与东莞的加工装配模式并无二致,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比较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比较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内资企业则更少。      中国的境外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候鸟特征非常明显。他们今日熙熙而来,皆为利来,明日攘攘而往,皆为利往。逐利而迁,谁也拦不住。台资企业一般投资规模不大,工厂建设周期短,有的两三个月就能完工。如果在西部开发后,它在那里找到更好的投资环境,受利益驱使它就会向西跑。目前的苏州,也已经冒出了类似东莞曾出现过的企业“空壳化”的苗头。      台资企业在苏州办厂,购置土地通常会超出实际用地的数倍、数十倍。建一个组装企业也会圈进800亩到1000亩的土地。当有的企业在其他地区找到更为理想的投资环境,他并不急于拆迁原来的厂房,却将订单放到新的工厂,让原来的企业生产能力逐渐萎缩,慢慢过渡到全部停产。新的工厂带来新的收益,原来的厂区土地也在不断升值,并且可以随时变现。      大量吸引外资,以外资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从这两方面来看,苏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何让流入的外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吴瑞林说:“要让跨国公司把根牢牢植入中国的土地,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本地的配套能力,我们要甘于做配角,通过配套,也能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同时还要坚持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逐步向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变。”      聚焦IC      如何留下这些“过路财神”?苏州的目光聚集在了技术含量更高的IC龙头企业上。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每年芯片使用量超过100亿块,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中国能够自行开发的芯片只有300多种,而所需芯片种类却达1万多种。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有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      芯片制造有一套从设计、生产到封装、测试的完整工序。芯片设计掌握着芯片产业的核心技术,通常能实现70%的盈利,而芯片制造最好的情况也只能达到50%。有关预测显示,2003年中国大陆的芯片需求将达270亿美元,即使按照计划建设25条生产线,也只能满足30%的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各大半导体厂商急于到大陆投资的直接动因。      苏州工业园区贸发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程远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已有台湾的瑞晟微电子、旺宏科技、忆晶科技、咏传科技等10家IC设计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其中有5家已经开始运作;进驻的IC封装测试的企业也已有15家,IC行业的前道企业,以前都聚集在上海,现在苏州也有了1家,它就是注册地在英属维京群岛的“和舰科技”。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透露,联电在苏州工业园区的8英寸晶圆厂,占地40公顷,为了吸引台联电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园区管委会除了免费拨地让联电建厂,还给予联电10年15%公司税减半的优惠,有关建厂的工程也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      程远峰在接受采访中否认了“免费拨地”的传闻,他说:“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确实会给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一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地价上。苏州工业园区是在低洼的农田上填土造起来的,投入非常大,每平方米的成本在55美元左右,比周边竞争对手的园区造价要高出许多。对有的企业,我们按政策可以将土地以成本价给它,龙头企业还可以降到每平方米25美元,但零地价是不可能的。”      为吸纳IC企业进入园区,苏州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配套设施的投入上也是不遗余力。水源是否充沛,水质的优劣,都直接影响到半导体产品成品率的高低。IC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这两项指标都是重要的先决条件。“苏州有太湖和阳澄湖,水系非常发达,水的纯净度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水质,园区专门铺设了10公里的管道,从太湖中间取水,之后再进行净化处理。台湾的IC企业经过采样比较,认为我们园区的水质在全国是最好的。”      在全力引进IC企业的同时,园区也非常注重对液晶显示器企业的引进。这两类企业都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一条生产线的投入,动辄就在10亿美元上下,但它们的盈利水平又相当高。龙头企业投资规模庞大,对工业园区高昂的地价就不至于过分敏感,还可以带来大量的技术配套企业,对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吸纳更多企业和资本的流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2-3年,软件和集成电路将成为苏州重点发展的产业。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王鸿声副局长介绍,今后苏州将着重引进大规模的硅片、PDP等离子体显示器、集成电路封装等生产企业,特别是把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作为重要任务,重点建设IC设计中心,使苏州IC设计中心成为承接国家重大高技术攻关的平台,并成为中小IC设计企业的技术基地和IC人才培育基地。  
------台商:家在苏州-----------  
记者在苏州采访时,恰逢苏州新区在深圳举行一场小范围的高尔夫球比赛,正要赶乘下午飞机去深圳的新区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刘先义告诉记者,这场比赛实际上是针对当地周边地区台资企业的一个招商活动,苏州市市长杨卫泽为了这场小赛事也已亲临深圳,为获奖选手颁奖。“这个活动有些敏感,所以我们也没对外宣传。”刘先义说。  
过去10年,战绩卓著的招商引资活动,成为苏州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2002年,苏州吸引合同外资100.66亿美元,总量在全国仅次于上海。“高尔夫招商”,只是苏州人花样繁多的招商手段之一。10月国庆期间,又是市长杨卫泽亲自带队,一个由150多人组成的苏州招商团前往日本和韩国,要在当地举行声势浩大的招商活动。      “招商形式也要与时俱进”。苏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谢鸣,自1993年开始从事招商工作,他见证了苏州经济实现腾飞的历史过程。10年当中,到日本招商就跑了12趟,往台湾跑了多少趟,他一时都有些说不清。“反正我们苏州每年到台湾的招商团队,有150到200个。”辛苦往返的结果,是目前全国的台商,有1/5落户苏州,苏州的台商占到当地所有外商的40%左右,台资企业的出口量,占到整个苏州出口的65%-70%,成为苏州对外出口的主力阵容。      记者:您和台商接触多年,您觉得他们身上有什么特质?感觉上台资企业在苏州的“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      谢鸣:在过去的亚洲四小龙里,台湾地区是排在新加坡后面的。现在就对国内投资来说,新加坡人就远远落后于台湾人。目前台湾在大陆的全部投资有800亿美元,新加坡只有200亿美元。原因在哪里?同根同祖的文化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50年,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对接非常容易。台商的商场文化、官场文化,包括他们的经营模式,与大陆一拍即合,沟通就比较融洽。而新加坡接受的是欧美文化影响,思维方式也与我们有所不同。      第二个特点是台商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如果他们和日本人生产同样的产品,一定可以把日本人比下去。台商常说自己狗洞能钻龙门能跳,就是说自己吃得起苦。在苏州的大部分台商骨干,尽管收入不菲,但他们对自己很苛刻,很有敬业精神,宁愿一天24小时住在厂子里。而新加坡人则不然,他们等级分明,什么级别就租住什么样的住房,享受相应的经济补贴。      第三个特点是台资企业在苏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如果把上海比作台北,苏州就是台湾的新竹,使台商在地域上产生了一种亲近感。目前,台商在苏州已形成从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周边产品到光电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完整产业配套环境。我们的基础设施还要比新竹好些,比如我们的道路、水、电,现在关键是学习新竹的软件,也就是产业配套设施。我们正在克隆新竹的模式,我们不但学习它,还要超越它。      最后一个特点是台商比较有弹性。善于变通,也是台商普遍具有的一个优势。台商的国际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他们身上有美国人的创新,日本人的严谨,也有中国人的弹性,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来做企业就一定会赢。      记者:有人说台商喜欢到苏州落户,一个是苏州有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优势,另外苏州靠近上海,交通、信息、人力资源都享有更多的便利,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谢鸣:这种看法有失片面,如果说地域文化,无锡、常州并不弱于苏州;离上海近,紧靠上海的城市又何止苏州一个?我认为关键还是苏州比较好地处理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苏州自古以来文风颇盛,明清两代出的状元居全国之冠。对于苏州的文化习俗,台商非常认同,他们将孩子从台湾接来就读苏州本地学校,让他们从小就与本地文化相融合。      另一个取得台商认同的是苏州的投资环境。这又分硬环境和软环境。从硬环境来看,这几年苏州市的投资力度非常大,到2005年,苏州将有40条道路接通上海,到2010年,苏州人均高速公路里程就与德国持平。就软环境而言,苏州政府对台资企业的服务在全国来说是第一流的。台商的普遍反映是这个政府很干净。      在昆山,台商每年都要对各主管部门进行打分评比,评比结果在当地电视台公布。哪个部门的名次落后或者有下降,这个部门的领导就会心急火燎地请台商吃饭,询问下降的原因。对台商的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职能部门当年的业绩考评。      苏州紧邻上海,就像新竹与台北、横滨与东京的关系,一个金融中心附近一定会有一个制造业中心,两者的关系是合作互补的,又是相互竞争的,对此台商确实有区域的认同感。制造业要有物流来支撑,珠三角先期为何能在全国领先发展,就是因为它紧邻香港。香港是个自由港,它的物流体系和仓储量要优于上海。但是现在上海机场的搬迁,使苏州台商的运输和时间成本增加了近1个小时。      记者:尽管苏州目前的内部环境和外在条件都非常有吸引力,您认为类似东莞的台商大批量向地价和人力资本更便宜、优惠条件更多的地域外迁的现象,有没有可能在苏州出现?      谢鸣:苏州目前正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否则在未来的发展中会相当被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厂商们的转移成本。      另外一个是服务支撑体系,也就是一个优良的创业投资环境。发达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把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业流都统合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的外部环境。      现在苏州的发展已经不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那样简单了,我们要花力气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所谓基础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基础设施。在水、电、交通、绿化、城建方面,我们已取得相当的成效;还有一类是社会基础设施的构建。      它首先包括法律体系的构建。我们的仲裁委员会专门从台湾请来律师,担任仲裁委员会的委员,这样台商在苏州就有了自己的法律资源;另外我们将拥有5000多会员的台湾电脑工会一整套系统,原样搬到了苏州,来模拟台湾的产业环境。今年我们的电博会,就是与台湾电脑工会合办的。      再有就是发展教育和培训。大量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苏州,并且在不断升级换代,没有教育的支撑是难以为继的。我们在工业园区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研究生城,还办了一个科技教育园,专门培养高级蓝领技工。      过去常有人说,苏州就像座庙,人家拜完了菩萨就走人,跑到上海去消费。台商到苏州不仅要工作,还要生活。我们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重新做了规划,将苏州旁边的运河打通,夜游运河成了许多台商款待客户和亲友的保留项目。评弹、昆曲、园林、刺绣营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氛围,让台商们流连忘返。  -------------喜欢苏州的理由---------------------  
自从苏州市推出“夜游运河”的旅游项目,这便成了曾文祺款待四方宾客的保留节目。“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游船上与来宾谈古论今、把盏言欢的曾文祺,就像一名内功深厚的太极高手,他要将水道两旁巷坊民居中蕴藉千年的江南风韵借势引导出来,带给他的经销商和客户们一种截然不同的全新感受  
契入江南文化      “文化的魅力是如此独特,没有切身的感性经历你又如何能够体会?推销一个新产品,或者带你去领略画船夜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事。这种冥冥中存在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一旦将它引发出来并运用得当,它就会呈现出你完全意想不到的魅力,对苏州而言,这就是它独有的竞争力。”作为明基电通中国营销总部年轻的总经理,来自台湾的曾文祺对苏州有种深度迷恋。      1997年年初,曾文祺只身一人来到苏州,任职明基中国区行销总监,开始了他人生一段新的历程。不到7年的时间,他已带出了一支8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精干队伍,更使明基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迅速做大,成为国内IT行业中的标杆企业。      在明基,年轻的员工们喜欢直呼他的英文名字,叫他“Michael”,亲切又不失敬意。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曾文祺不仅是个“很厉害”的商人,还是个很有趣的家伙。在办公区二楼观景台,他完全按照“星巴克”风格,将它改造成休息区,让员工休闲时间在那里喝咖啡;他还叫人从连云港运来250吨沙子,在苏州厂区弄了个沙滩排球场,让明基的年轻人来“品尝阳光的味道,享受海滩边沙砾摩擦皮肤的感觉”。如果不是大老板李焜耀的“阻挠”,他差点挖出个游泳池。      “从一开始,我就很喜欢苏州,头三年忙于开拓市场,总是出差,那段日子对苏州我只是个过客,并没有机会细细品味这个城市。”无论是先行者李焜耀,还是半路杀入的曾文祺,都被苏州的人文环境深深吸引,甚至明基的台湾总部,也悬挂着许多苏州的窗花和字画。他们相信,选择这样的地方做生产基地,可以调和、提升员工的品质。对于目标远大的李焜耀和曾文祺来说,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素养密不可分。      “那时候珠三角的台商基本还处在‘游牧民族’阶段,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员工下班就是唱KTV,喝酒。而我们的员工则会去逛古董街,会去看字画。”曾文祺说,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的天然使命,但明基也从不忽略对人文的关注。“在很大的程度上,明基的企业文化,与以苏州为主的江南文化是相契合的。这也是我们能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成长起来的重要原因。”      最好的导游      到了2000年,曾文祺在国内市场一路攻城拔寨,战绩彪炳,先期开拓疆土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再次面对这座古朴清雅的城市,他忽然有了一种“归人”的松弛和依恋。调整好生活的节奏,心底凝结已久的一种情怀又开始萌动。他有了闲情逸致,去茶楼听评弹,到剧场看昆曲,每年的岁末,邀请三五知己,来到寒山寺,登上夜游船,去体味“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盎然古意。      “我大概是苏州最好的导游。”在苏州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浸润多年,曾文祺自信地认为,他已和这里的山山水水心意相通。“苏州没有风灾,没有水灾,景色秀美,四季分明。苏州人跟着时节的轮回,过着闲适富足的日子:二月去赏梅,三月去采茶,四月去看油菜开花,要吃吃塘鲤鱼,五月东山采杨梅……每个月自然界就会生长出一些新的东西,提醒你眼前到了什么时令。”      在曾文祺的眼中,苏州真正的美,并不是我们眼前的寻常所见,而是隐身在大自然中,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轮转千年,历久弥新。自然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正是老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曾文祺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活。“对于我这样的外乡人,只有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才能求得内心的平和,才能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面向全球的竞争      9月12日,一份题为“2003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的报告引起海峡两岸普遍关注。这份由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持和发布的报告,比较系统地对国内部分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因而基本上被视为新一轮台资企业的投资指南。报告显示,2002年位居大陆台商投资环境榜首的苏州,在本次调查中落到了第7名。      “我不知道这个排名是怎么出来的,我想苏州的台商可能对此并不认同。”对明基而言,苏州不仅是它的制造基地,也是它的研发中心、品牌营销基地。一个国际化的大企业,将其营销总部设在苏州,这在当地恐怕是仅此一家。      “单凭这一点,我想我们更有发言权。无论从哪一项指标来看,都没有迹象显示苏州的投资环境在往下走。”曾文祺强调,明基定位在苏州,是一个值得骄傲的选择,因为他们确信,未来的苏州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大型都市。      了解明基历史的人都知道,苏州的IT产业起自明基,以及追随明基而至的一系列配套企业。从最初的台式电脑产业链的形成,到第二阶段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的涌入,再到第三阶段晶圆加工、封装、设计企业的相继跟进,更多世界级的企业正在逐步落户苏州。      曾文祺认为,今天再把苏州放在中国的版图上进行比较已经有点不合时宜,它的比较范围应该是整个世界。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相关产业链的零组件,在这一领域,苏州企业在全球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想是最重要的地位。”曾文祺说。-    --------------“天堂”故事------------------  
这一次,一向温文尔雅的苏州表现出非凡的勇气。毫无疑问,对一个已经存在了2517年,拥有9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进行现代化改造,是一条难以赢得喝彩的勇敢者的道路。过去我们这方面失败的教训还少吗?但苏州差不多已接近大功告成了。    
护园      对于苏州市中心14.2平方公里古城区里的36万居民来说,苏州并不总是“天堂”。他们居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年久失修的危房里,下水道还是元、明时期修建的。他们的生活离不开“三桶一炉”(马桶、浴桶、吊桶和煤炉)。这个以园林著称的城市甚至至今都没有被评上“国家园林城市”。      这一切似乎又难以改变。你脚下的石桥可能是汉朝的产物,那口尘封已久的枯井也许滋养过唐朝的祖先,在不知道已经堆放了多少年的小山似的废墙瓦砾下面可能埋藏着价值连城的文物——苏州最古老的城墙“胥门”就是这样被发现的,这一切曾经让苏州城市建设者们踯躅不前。      这项大胆的工程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周干峙用一首诗提出他的忠告:“古城无价宝,古画难添描,不得已改造,力求保风貌。”      苏州建设者们将古城区划分成54个街坊,根据每一街坊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改造计划,从重点居民院落的修缮和重建着手,小心翼翼地延伸至整条街,再辐射到整个街巷。迄今为止,他们已基本完成了16个街坊的旧城改造,另外12个街坊正在改造中。      你很难在中国其他地方看到如此精妙的改造:单从外表看,完成改造的街巷与边上未改造的街巷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只有推开老百姓的新家的门,你才会发现巨大的变化。让我们看看苏州大学退休干部王凯女士一家的新生活吧。      70多岁的王凯的浓浓的苏北口音透露了她的祖籍,但王凯一家已经在苏州古城生活了50年。他们是这项雄心勃勃的实事工程的最早的得益者。在这之前,他们子孙满堂十几口人住在仅有8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没有煤卫设施的百年老屋里。改建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领取政府发放的每月近500元补助金在别处租房。一年后他们分到了两套被叫做“苏州新民居”的新住宅。      苏州老城改造的资金,采取“政府出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以王凯家为例,政府分配给王凯的新的住宅面积将扣除王凯原先居住的80平方米,20平米以下以每平方米1900元的优惠价出售给王凯,其余以正常市场价计算。      从王凯家三楼的窗户向外望去——粉墙黛瓦,河街相邻,秋风沉醉——没错,这才是苏州!      卖园      苏州市委、市府为了达到“既要有效地保护古城,又要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的目的,制定了“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战略,在古城外的两翼拓展城市空间。这个战略几乎成功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苏州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20年前苏州搞了一次全市文物和古建筑普查,发现除了已被列入国家和省市级文物的那些众所周知的江南园林和史迹外,这个古城还有260处分布在大街小巷的“有相当价值”的古园林建筑。它们是苏州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于令人担忧的状态。于是,它们被统统钉上了“控制保护建筑”的牌子。      在后来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这些古建筑得以享受“准文物”待遇。虽然幸存下来,但尴尬的是,这些“准文物”享受不到文物的维修待遇。对于有着140处文物保护单位的苏州而言,每年400万元左右的文物保护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这些古宅的绝大部分在解放后成为国有企业的厂房或者普通市民居住的大杂院。      苏州今年年初出台的《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这使苏州成为中国第一个用地方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和境外资本购买古建筑的城市,这是这个以优雅委婉著称的城市有史以来干过的屈指可数的几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之一。反对者认为,它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违背,后者规定,国有不可移动的文物不可转让、抵押和买卖。      这个“麻烦”是苏州自找的,苏州市建设局副局长邱晓翔对记者说,“控保”是苏州的发明,“控保”古建筑并不是文物建筑,因此苏州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的古建筑并不在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范畴之内。事实上,它们的产权本来就是多元的,早在该条例出台之前,苏州古建筑就已悄然走上了“上市”之路。      2001年,获得古城区37号街坊开发权的沧浪房地产开发公司,动迁了住在清代大诗人袁学澜故居中的68户人家,并投入上千万元加以改造,仿照拙政园的风格挖池叠石、建亭筑轩,如今这是苏州市内价值最高的一个仿古地产项目。很显然,没有哪家公司有能力让它空着做博物馆。苏绣创始人沈寿的故居“绣园”和“费氏老宅”等另外一些“控保”建筑,也被产权方加以整修后高价出售或出租。据说,这几栋古宅目前的售价都在1000万元以上。      “我们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邱晓翔说。对政府做不了而社会能做好的事情,邱晓翔认为政府就不应包着。与欧美国家将一些文物一块钱卖给私人相比,苏州仍处于试验阶段。这其实是为古建筑找一个修缮保护的责任主体。      参照欧美国家的做法,苏州文管部门对卖出的古建筑中的每一个构件都进行登记造册,以便每年进行检查,所有者不得随意改动它们。      造园      也正为此,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蔡廷辉并没有选择购买古园林建筑,虽然他是个地道的古园林的痴迷者,而且也拥有足够的财力。他认为这种建筑有观赏价值,但不适合现代人居住。苏州政府对古建筑改造制定的诸多规定使得它们改造的余地很小,因此他选择自己造园。      他的第一个作品建在面向太湖的东山上。1993年他“买下”了这块土地。这座占地面积8亩、主体宅第5000平方米、8间卧室的园林建筑花费了他10年心血。园中囊括了江南园林的所有元素。与其他古园林不同的是,作为中国著名的金石篆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蔡廷辉要在园内嶙峋的山石上刻下古今名人吟诵东山的200首诗词。他将该园林取名为“醉石山庄”。      4年前他开始修建他如今居住于此的第二处私人园林——“翠园”。它离拙政园不到500米。蔡家原先在那里有一栋老房子,城区改建过程中,蔡廷辉提出不要建好的新房子,并愿意再贴点钱拿一块空地,他向苏州市政府承诺会在这里造一个比“醉石山庄”更经典的园林。经苏州市领导特批,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块位于苏州市中心占地450平方米的空地。      他从安徽运来了250吨山石(每吨山石加上运费的价格是200元),种植了30多种果树(其中可以采果食用的有6种),在人工挖掘的池塘里养着金鱼和一对鸳鸯,还安装了电动瀑布。整个建筑的布局是一半园林一半住宅。据蔡廷辉介绍,苏州的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主题,他给自己的这座园林定下的主题还是碑刻。在“翠园”的廊壁上悬挂着他亲手绘刻的“吴门画派四大才子”的作品。      蔡廷辉说,“园如其人”,一个园林的品位反映了园主的品位或者园主身边朋友的品位。拙政园之所以杰出是因为有文征明的参与。蔡廷辉最感骄傲的是,他是苏州园林史上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居住的第一人。他在给自己的园林取名上考虑了很久。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看到一只翠鸟——一种以鱼为食的野鸟——在园中池塘上俯冲,试图啄食水中的金鱼,于是“翠园”这个名字跳进了他的脑海。在苏州话中,“翠”和“蔡”又是谐音。      蔡廷辉是今天的苏州产生的一个盛行自造园林的富有的群体中的著名代表。“乱世毁园,盛世造园嘛!”他说。今年56岁的蔡廷辉不仅是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他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与人合伙在“胥门”边上开着一家规模可观的可能是苏州市内最奢华的茶楼——“茶人乡”。他曾经是苏州第一个玩摩托车的人,如今他是苏州为数不多的驾驶“日产SUV”的车主之一。蔡廷辉是个复杂的人,在他身上,古典和现代、传统和开放并行不悖。      玩园      2003年秋天的苏州的确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说古园林进入殷实的苏州人家还不足以令你吃惊的话,当你来到苏州城内最古老的商业街——观前街,踏入新近开张的一家名叫“苏荷天地”的KTV娱乐总会时,你几乎肯定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这是未来的江南园林博物馆吗?不是的,这就是KTV!      当古老典雅的江南水乡文化与一个城市最浮华的所在——被视为当代娱乐文化象征的KTV娱乐总会融为一体时,你无法不对这个城市刮目相看。这家目前苏州最昂贵的消费场所是如今生活在上海的台湾建筑师登琨艳的作品。      他把太湖上的百年古帆船吊在天顶上,把江南水乡建筑顶上的青瓦砌在墙上,看起来就像国画里的水波一般,这里的地板和护墙板都是古城旧房改造时从民居中拆下来的老木,甚至连油漆都省了,墙纸是用巨大的中国古代书法和古画做成的,画中的古人宽厚地微笑着面对眼前上演的这一幕。      谁说KTV不需要文化?它们本来就归文化局管嘛,登琨艳风趣地说。但他也承认,KTV或许只有在苏州才有可能做成这样。      苏州人会为这样的创意买单吗?这似乎不用担心。尽管这里最小的包房的最低消费要1080元,最大的“总统包房”要5800元,尽管刚刚开张不久,但一到晚间,所有的包厢都可满座。据登琨艳介绍,夜晚在这里聚集的主要是在苏州投资和工作的港台和境外人士。-  
-------精致木渎-----------------------  
如同谈到广州一定会谈及东莞,关注苏州的也一定会关注木渎。      木渎是苏州颔下的大骊珠。木渎是苏州的心头肉。  
论经济,一个“左右开弓”的“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二产共三产齐飞,工业与农业双赢;论历史,则如同“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秀山、碧水、老街、古园林,木渎的出现甚至早于苏州城。      “木渎太‘壮’了”,一个挂职的干部这么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来主导的话,我都不知道先抓哪一砣,先提哪一壶。      “木渎的经济实力这几年的确增长得惊人”,木渎镇党委书记蒋根源早在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感慨无限:“就像一个骨肉停匀,曲线完美的姑娘,即使‘桃李不言’也令人遐想无限。”      论土地面积,才34.5平方公里,论市镇人口,才3万余人,可是2002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增长20.55%;完成工业产值40.8亿元,增长20%;销售收入39亿元,增长19.6%;完成工业性实际投入15个亿,利税3.85亿元,增长19.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14.31亿元,净增2.51亿元,增长21.27%……      “我们这几年总的发展思路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干,以旅游经济为附丽,让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旅游业、环保业‘先期买单’”,他说,然后让后劲绵远的旅游经济成为木渎的中长期经济骨干。      常有人说,经济上去了,环保下来了,然而今日的木渎还是秀山、碧水、老街、古园林,如同法国人把新城“德方斯”造得离旧巴黎远远的,木渎人也让他们著名的“金枫科技工业园区”和古色古香的木渎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作为“工业重镇”,历史和现实被镇领导层果断地剥离成截然不同的景观。      游木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还是它那富有特色的水系和未受工业化干扰的江南水景,传说是西施闺房胭脂水汇成的香溪和胥江在镇中交汇,呈Y形分布,沿河布局的民居呈带状排布,一望就是“青石板、骑马桩,花岗石础凤尾檐;石驳岸、河埠头,黛瓦蠡窗长河棚”的江南民居。      不喝酒的话,木渎的水也能使你微醺,香溪水西从光福、善人桥而来,抵吴宫遗址,东至木渎斜桥口,汇入胥江,有很多桥梁横跨香溪,当地有“九里十三桥”之说,如果在“微雨”的下午,你独自撑伞在香溪和胥江交汇的斜桥上下徘徊,水乡的奇景将使你更陶醉。但见来自灵岩的香溪清澈湍急,来自太湖的胥江浑厚宽缓,两水相搏,立现一条清浊分明的分水线,古称“斜桥分水”,是木渎十景之一。烟雨朦胧,雨后斜阳,你或许怀旧,或许憧憬,数桥下捣衣声声,把雕花石栏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山塘老街的一头,仍然枕着幽奇古朴的山壑,一头接着繁华绚丽的街市,傍水人家,绿树闾里,是木渎镇上私家园林最集中的老街,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榜眼府、古松园等十多处,又是镇上的“富人区”,明清时镇上私家园林多达33处,清末民初木渎的严、蔡、郑、徐“四大家族”的宅第可以从虹桥排到王家桥,绵延数里,想当年,康熙六幸木渎,如不是四周名山拱揖,丽水环抱,物产丰饶,豪宅林立,人文深厚,则决无承当“行宫”的荣幸。      过去人们上灵岩山走的都是山塘老街,康熙二十八年南巡时也是在此舍舟登岸,经此上的灵岩山,至今尚有御码头、古御道遗迹。      谈起具体的发展轨迹,年轻的周云祥镇长作了简要的概括,20年来,木渎镇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乡镇企业阶段、民营企业阶段和外向型企业阶段,中间也走过弯路,但是总的来说是得益于:好地缘、好“爹娘”、好机缘。      所谓“好地缘”,无疑就是背靠大上海,大树底下好乘凉;好“爹娘”,就是苏州市政府在管理上对我们宽严适度;好机缘,就是我们抓住了世纪末外向型经济第二波。      而古镇旅游业,就是我们上世纪末既抓外向型经济,又不偏废旅游业的结果。      可以说,目前镇上郁郁葱葱、飞阁流丹的古园林,都是我们五六年来耗资1亿元,进行“抢救性赎买”的成果,是“手术台上抢下来的”,是“火塘里面挖出来的”!      严家花园占地16亩,除中路五间七进住宅外,另有春夏秋冬四季小屋,酷似同里古镇的“退思园”,但是园分“春”、“夏”、“秋”、“冬”四色景区,布局上似乎更见匠心,园中几株古广玉兰冠幅宽广,浓荫蔽日,相传为乾隆下江南夜宿沈宅所栽;楠木大厅尚贤堂气宇轩昂,江南罕见。登楼凭窗可以远眺天平,近揽灵岩,极游目骋怀之致,俨然就是全国名园的气派。      然而,如此一代名园,很少有人知道曾驻扎过日军,古树名木悉遭破坏,解放后又长期被一家农具厂占用,听着介绍简直心惊肉跳——喏,这里是热处理车间,专门淬火的,这里原来是打铁间,整天乒乒乓乓,那里是厨房,整天油烟弥漫……      镇政府上世纪末出资1000多万把它收购下来,再出巨资,全面“整旧如旧”,现在成了古镇旅游的“头牌花旦”。      当年被企业长期用作厂房的“古松园”也是这样被镇政府“赎”出苦海的。      古松园是清末民初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因园中一株500多年的罗汉松而得名。太平天国时,古松园即遭到了破坏,解放后又长期被“吴县防爆电机厂”使用,该厂的产品“骆驼牌电风扇”曾因一句广告词““小骆驼走进大上海”而名扬全国。      全园分前宅后园,为典型的江南住宅花园。园中清水砖雕门楼内容丰富,雕刻细腻,人物生动。      如此精美的住宅却因历史原因而长期居住着“七十二家房客”,镇政府磨破了嘴皮,投入了巨资才将其收归名下。      长期被粮库占用的虹饮山房也被木渎镇政府抢救出来了,我们现在虽然可以想象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整袋整袋的稻谷将乾隆爷喝茶听戏的地方塞了个咽满喉满,但是我们仍然还得感谢粮库。      天下粮库最防火,虹饮山房的主干因此而保留了下来。      整修后的虹饮山房基本恢复原貌,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明代园林组成,它坐落在山塘街,原系清代乾隆年间文人徐士元的私家花园,史载乾隆南巡游木渎,曾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品茶,刘墉等随从大臣二度在此下榻,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于其他园林,当年盛况可见一斑。      自虹饮山房东行百步就是当年苏州地区赫赫有名的“沪光饮料厂”,同行者介绍,就算是当年的厂长大概也不知道,他们整天捣鼓橘子汁酸梅汤,就地堆放烂番茄的地方会是清朝堂堂的“榜眼府”。      科举时代,以殿试及第之首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则为探花。林则徐的弟子、中国近代著名政论家冯桂芬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因而邑人习惯将冯在木渎下塘之故宅称为榜眼府第。      经木渎镇政府“整旧如旧”后的榜眼府占地10亩,由前宅后园两大部分组成,前宅“显志堂”端庄高雅,“芙蓉楼”气宇轩昂,“校邠庐”三轩连缀,典雅秀逸,花篮厅堪称江南一绝,砖雕、木雕、石雕堆塑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这都需要经济实力”,周镇长说,没有雄厚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想恢复古镇名园旧貌,那真是眼下流行的一句话:门都没有!      幸亏木渎镇于1999年前后抓住了“外向型经济第二波”,给木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周镇长说,我们设置了两个工业园区,引进外资的叫“金枫高科技工业园”,引进民营企业的叫“金桥民营工业园”,至2002年底,共引进外资企业66家,引进外资5.28亿美元,项目以无污染的电子通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为主;民营企业,今年以来,以平均每天诞生一家的速度增长着,至2003年8月底,全镇私企已超过1000家,注册资金超过1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接近“高水平小康”,郊区农民已全部享受养老保障制度,漫步古镇,你还会发现,每隔300米即有一个绿荫浓浓的小花园,所谓休闲在木渎、居住在木渎、创业在木渎,当年吴王的藏娇之所已成为苏州西南的最佳居住区。      “你问我们产业链的‘首启动’是什么?”周镇长说,那就是人,那就是勤勉、精致、细腻到皮里骨里的苏州人,在一个可以把一根丝线再劈成十多根的刺绣之都,在一个有水井处即有如此氛围的毓秀之地,还有什么难事不能做到呢。      如果一个人不怕困难,那么,他就不知道什么是困难的事。-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只管自己政绩,不管百姓死活的政府    还有,苏州的从哪里跑出来的市长,真是丢脸,因为他的名字和“阳痿着”是一模一样读音的。
  别以为是我对政府有意见,事实是没意见,有了也没用。    各位,听过那个苏州人吃灰吃惯了的笑话吗?(整天的对马路开膛破肚,尘土飞扬)    听过一些人的家里是靠吃菜场抛弃的烂菜叶度日的吗?(下岗,失业,这些字眼一直困扰着我们,眼看着本科生也进入了操作工的行列,我真担心不知道那一天起也需要这些菜叶才能过日子了。)    听过那个为送人去医院抢救的木渎人被扣救命摩托车的事吗?(在苏州老城区行使的外地牌照的摩托车一律扣车一个月)    听过苏州土生土长的小孩子在上小学前还不知道苏州园林长什么样吗?(苏州人免费游览各大园林的历史已经在2000年划上了句号,现在的穷人们那,恐怕只有等拿到老年证以后才有机会一睹名园风采了。)    听过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择校收费的文件吗?(穷人读不起的书的故事不再是历史,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了我们身边。)    听过苏州的下岗工人连个煎蛋饼的摊也不允许摆吗?(放心早餐真的令人放心吗?现在我再也吃不到我光顾了两年从来没吃坏我肚子的非常美味的蛋饼了。)    在市领导们光鲜亮利的背后,隐藏的才是真正的苏州。
  楼上说的有道理!  有些问题是普遍存在  
  作者:叮当888 回复日期: 14:33:04     只管自己政绩,不管百姓死活的政府        还有,苏州的从哪里跑出来的市长,真是丢脸,因为他的名字和“阳痿着”是一模一样读音的。  
  现在的基业都是当年章新胜搭起的框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有什么稀罕,又算得什么本事值得夸口。  章新胜后的市长是一匝不如一匝,政绩第一,升官第一,只苦了苏州老百姓
  妓女与 \“中国制造\“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  刘芍佳              面对政府的高压打禁、面对人门的歧视轻蔑,中国的卖淫业仍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社会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我们仍常常可在诸如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星级宾馆周围的马路边听到年轻妇女轻盈的叫卖: \“先生,您要快乐吗?\“         \“先生,您要快乐吗?\“,\“五百元,四百元,三百元….,您要买快乐吗?\“,这叫卖声令笔者想起另外一句我们熟悉的台词:\“先生,您要买火柴吗?\“。卖小火柴的小姑娘卖火柴是为了换面包,是为了生存,难道在街上叫卖自己肉体的年轻女子也是为了换面包,为了在大城市生存而换取基本的物质条件吗?         最近,中国社科院有一个社会学家详细地调查并描述了中国妓女的现状。该调查发现,做妓女的主要来自三类人:一类由乡下进城的打工妹转换过来,这类人占妓女的主要部分。据说,东莞有一家工厂,100多个川妹子进厂后,两年内转去做妓女的一半有余,剩下的都是些先天条件不足的。         第二类是由组织卖淫的\“鸡头\“直接从乡下\“哄骗\“而来的。这类被骗来的乡下妹显然要比第一类要相对的惨一些,因为她们每接一个客就要给\“鸡头\“交一定比例的提成作为\“鸡头管理费\“,而鸡头常在马路上为她们提供名为保护实为监控的跟班,以防少报接客人数。         第三类是城里极为个别的为某种目的而\“志愿\“的女性,比如,极个别的女大学生、下岗或待业女青年等。             中国的\“打工妹\“可以抵挡金钱的诱惑吗?         职业选择         妇女卖淫,尽管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个人价值取向的职业选择问题,是用自己的肉体与美貌作为一个资本要素去参与市场交易,就像大学教授用自己的脑袋去售卖脑细胞里的东西一样,都是用着自己身体的某个最有价值的部位为社会服务,实现收益最大化。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卖淫是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一种与道德无关的职业选择。这种价值观在西方颇有市场,比如,英国Sussex大学艺术系毕业的一个女博士不但认同这一价值观,并且还实现它,选择了卖淫为自己的固定职业。在一个社会里,认同这种价值观有多少人并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敢把这一价值观付诸于自己职业选择的有多少人。         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制度。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政治为中心的经济制度,迫使了大批青年上山下乡当农民,但从未促使女性选择以\“鸡\“为业;发展经济引入市场竞争制度,使许多人选择了下海经商,同时,也使社会的一部分群体选择了以妓女为业。         也许卖淫是一个社会引入市场经济制度后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产物的规模可随市场经济制度的差异和发达程度而有所不同。         英国和泰国都是市场经济,但谁都不会否认,在这两个社会中,选择做妓女的社会群体在英国显然要比泰国小得多,因为,英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更为人性、更为文明、更为发达,它为就业者所提供的人权及工资待遇与社会福利保障是正处于初级市场经济制度中的泰国所无法比较的。         与英国或泰国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又如何呢?显然,它的特点之一是用廉价的劳动力来吸引外商投资,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这样,它从制度上必然导致偏袒资方,压迫劳工,鼓励用极低的劳动生产成本作为竞争力去驱动市场扩张,力争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卖遍全球无敌手。由此,资方采用极为原始的方法剥削和压榨工人,过度的压低工资成本的做法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制度行为。         为了在制度的空间内尽量把劳动成本降为最低极限,资方的雇工原则自然会很快趋同:雇男人不如雇女人,雇城里的女人不如雇乡下的女人。幸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未初级原始到让资方雇用童工。这样一来,刚成年的乡下妹自然就成了资方为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而必须追逐的劳动群体。所以,在生产南方出口产品比较高的地区,我们常可在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企业里,观察到成批成批的乡下妹被圈入工厂,月薪只有600至700元,每日乾十几小时这样的劳动管理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已成为厂家提高劳动组织管理效益的\“经典模式\“,在许多三资企业中广泛应用。这种经典的剥削模式把产品的劳动价值几乎降到微乎其微。比如,深圳造的无绳电话,在英国卖40英镑,而在国内的生产组装劳动力成本只有4个便士,只有商品价值的千分之一。         利益诱惑         可怜的乡下打工妹,在600至700元的月薪面前,刨去吃喝及一些零用钱,再除掉每月寄回乡下的二百元钱,月底基本上是所剩无几。相比之下,在南方的大城市里,城里人的最低社会生活保障费也有四百元左右。显然,乡下妹为\“中国制造\“乾死干活,到头来与城里不干活的人的收入相比,没有多少差别,基本属于一个收入阶层:低收入或贫困群体。         这种同人不同\“命\“是谁造成的?它能让乡下的打工妹服吗?不服又怎么办?也许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出卖自己的劳力,通过勤奋工作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使自己终有一天成为城里的公民,享有城里人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但是这种办法制度上行不通。为\“中国制造\“拚死拚活地乾,由于制度允许资方设的工资底限太低,要想通过正儿八经地打工挣出来十几万的钞票去城里买房子,显然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除非我们改变对打工妹的待遇制度,通过法规迫使资方升高工资底限,提高乡下打工妹的平均工资水平,使\“中国制造\“产品的成本结构里含有更多劳动价值的成份。         与出卖劳力相比,对一个女性而言,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出卖肉体。据调查发现,目前市场行情是一个全职街边妓女一天平均收入为300至400元左右,一个月可挣万元有余。这个收入水平与两年前相比已下降了一倍有多,这主要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乡下妹增多,使价格竞争加剧而导致的。         做妓女是吃青春饭的,职业期限一般为3至5年左右。在这期间捞个十多、二三十万元左右,然后洗手上岸,或者回家开个小店铺,或者留在城里开个理发廊做个小老板。中国大城市中目前开发廊的比理发的多,发廊提供按摩服务,很大程度是卖淫业发展而带动的一个相关的服务行业,因为开发廊已成为妓女退休后维持生计来源的一个重要选择。所以,这个行业有退有进,已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产业经济均衡,每年创产值超过数百亿元。         相比之下,靠正儿八经打工去挣低得不能再低的工薪,即使打上个十年八年,最后被老板一踢,还是两手空空,既没储蓄,又没像城里人一样能享受社会保障,这种日子有什么盼头?!         就这样,在巨大的利益反差和诱惑下,有点儿姿色的打工妹不豁出去跳槽卖淫才叫怪呢。如果说,乡下进城的打工妹越多,豁出去卖淫的也有多,而唯利是图的资方又是根据\“中国制造\“的定单数量来确定雇工数目,我们则可以提出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经济命题:\“中国制造\“越多,卖淫的也就越多。因为在一个追求以极端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初级经济社会里,资方剥削诸如像乡下妹这样的廉价劳力已成为一种制度行为,被剥削的女工对这种制度行为的抗争无非两条:要么离厂回乡;要么跳槽另谋出路。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豁出去卖淫往往又是另谋出路的一个重要选择.。         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么\“中国制造\“真会带着\“淫臊汗臭\“,购买它就会让人有种内疚的感觉:自己也成了廉价女工的剥削者。         为了提高\“中国制造\“的文明含量,政府该如何反省其经济政策呢?如果说邓小平为\“中国制造\“开放了市场,江泽民为\“中国制造\“扩张了市场,那么新一轮政府的建树就应为\“中国制造\“建立一个文明的劳动力市场,提高产品的劳动价值含量,并通过改善生产劳动文明去减少中国妇女卖淫的群体,使中国成为一个生产力发达,劳动文明较高,人人都能通过打工过上城里小康生活的民主平等的现代化社会。       
  建城区规模由37平方公里扩展到108.6平方公里,扩大了1.9倍。  108。6/37=1。9?
  杨某人是苏州的千年罪人,几千年的古城被他破坏光了,想起来就心痛!
  现在哪个领导还想要千年古城,恨不得都把城市推倒重建,个个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千年的历史哪有现实的政绩来得实惠。
  说起苏州,我也提一下杭州吧,古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古代,是为了压韵才这么叫的,并没有苏州好于杭州的意思,但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杭州都落后于苏州,杭州的定位应该是一个风景旅游城市,但她长期没有看到,大量发展制造业,弄的连西湖都失色了.  
从全国的城市GDP来看,她低于苏州,高于无锡,宁波.杭州把苏州称做标兵,把宁波叫做追兵,可是实际上标兵越追越远,追兵越赶越进,近几年杭州的发展速度都低于宁波,苏州就更别提了,宁波超越杭州只是时间的问题.失去了一直拥有的省内老大地位,杭州市面临的压力也将更大,如何发展,成为怎样的城市,怎样处理好省内与宁波的关系,长三角内与苏州,上海的关系,也成了一道难题.
  政府官员只知道钱,一个个都是暴发户嘴脸,哪里有什么远见卓识。
  baikyo的观点我不敢赞同,因为他不了解杭州。  首先,杭州被钱塘江分开,萧山部分市工业区  杭州将市区大量工业移到这里  老城区发展旅游,旅游和制造的矛盾并没有  其次,中国旅游最好的城市北京,全部的旅游收入也不过 三百亿,而杭州在两百亿以内,请问,杭州一千七百亿的国民生产总直,靠什么支撑 ??
  作者:等下黑 回复日期: 21:22:40     建城区规模由37平方公里扩展到108.6平方公里,扩大了1.9倍。    108。6/37=1。9?          不知阁下有没有学过数学,因该这样算:(108-37)/37=1.9  
  糟蹋了好好的城市  官样文章
  如果今天的苏州人说:请到我们的东园、西区来,上海的市民是否会感到陌生和诧异:这两个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哪个年代的“园”?
  苏州,好地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籍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