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人与契丹中居住着什么少数民族?唐朝是如何管理这一地区的?

唐太宗李世民平等对待异族,我们后人夸赞唐朝有泱泱大国的胸怀和气魄,实现了文化输出;但是否也因为唐朝主动输出了中国的官僚制度以及各种技术,进而导致了吐蕃以及北部异族迅速发展,从而产生了很多半游牧半农耕的政权,让以后的汉族政权面对了更恐怖的外敌?
李世民自己的胡风就很盛。举个例子: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从唐朝自己的角度来说,出于北方边塞鲜卑化的汉人,对华夷之辨不太感冒,也不太相信,觉得我只要言行举止和正式场合礼仪像汉人就行,至于风俗习惯,平时的穿着打扮,类似胡人没啥问题。好看方便,有何不可。这是一种政治家的天真。冰冷的政治学原理会教育我们,一个民族的衣冠,服饰,礼仪,语言,一体而言,不可偏废,只有强调不同之处,才能维持比较旺盛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现在宣传也是说中华民族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而唐朝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胡人的婚嫁观念,宗教,男女地位,奢靡风气,为统治阶级所推崇,并且最后显然是玩过头了。可以说,唐代的活力,是外部输入的,而不是内生的。一旦这种外部输入出了问题,唐朝会很快完蛋——安禄山就是个外部输入出问题的典型,在他出事儿前,没那个皇帝觉得胡人是不能做方面军政大员的,我们强大,富庶嘛,他们感恩戴德还来不及。但是有一天你要是虚弱了,怎么办呢?一部罗马衰亡史,而历史的对照面,就是唐朝。在历史的层面上,政治上的取巧是没有好结果的。罗马人用日耳曼的将领,可能只是无奈。唐代大量使用胡人军官,到后面越演越烈,这并不是无奈。这是主体民族不愿意流血的征兆,犯了同样错误的,还有阿拉伯人,一部阿拉伯史,突厥人的名字其实更为重要。兵法云,先为不可胜。古谚:居安思危。由于唐朝崛起的太快,对突厥的反击过于取巧和快速成功,自己内心的虚弱又过于明显,所以,一个统一大王朝,居然只混了133年就被叛军端了首都,中间还经历了一次武则天夺权事件。唐代在安史之乱的极盛而衰,为后来一千年的惨痛历史撬动了齿轮。于是,在宋朝,华夷大防被提高到了变态的地步,汉人再也没有那个自信去搞万国来朝,同时,坚守在西域和凉州的汉人残部,被西进的喀拉汗王朝逐一消灭,其惨烈和悲壮令人痛哭,不亲自去那些遗址看一看,是不能够了解边疆地区汉人的坚忍和爆发力的,他们还坚守着唐代的年号,而大唐早就抛弃了他们。于是,宋人再也睡不好觉,燕云十六州丢掉了,是沙陀人的杰作,他们是唐朝王室的盟友。西北的产马地也丢掉了,是党项人的杰作,他们,也是唐朝的盟友。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选择清醒地,轰轰烈烈地一死,如岳飞。要么,就维持表面上的精致和优雅,希望灭国的时刻自己已经去世,如大多数人。要么,就像辛弃疾一样,不为英雄烈士,只好和桓温宋武帝对话,可惜茶商军太水,让辛弃疾当贼的愿望都没能实现,只好追求财富和艺术了。东晋的结局好于南宋,起码,是汉人清算了这批软弱的混蛋。感谢蒙古人,最后是张弘范灭亡了南宋,这是最后的,仅存的一点情面了。辛弃疾死前高呼杀贼,究竟是要杀谁?呵呵。读读他晚年差点卷进去的韩侂胄北伐事件吧。于是,朱元璋完成了汉人的复仇以后,刚刚从灭国的废墟中苏醒的汉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明朝变得过于刚猛和不妥协,纳贡?拖出去。和谈?拖出去。打不过?打不过就去死。这个王朝秉性,成功塑造了明末的那几年历史。相信我,即使是岳飞或者辛弃疾北伐成功了,他们的凶暴和极端,一定不会在朱元璋之下——何况老朱比他们还惨痛,他还当过几年的四等人呢。于是,满清夺权之后,夷夏大防提高到了新的变态等级——这一次是逆向的,明末汉人文官的苟且让满清明白,这种僵化体制对自己民族性的巨大腐蚀。以上是唐代不经意地扳动了历史的齿轮后,一千年来的连锁反应,其严重程度,不亚于路过牛家村的丘道长。总结一下的话,唐代对待异族的开放态度,是一种富贵和顺境期间人类应有的弱点,人类作为个体是有可能克服这种弱点的,但是作为群体则不可能,这个弱点就是——当一切都顺利的时候,我有什么理由去思考悬崖的高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之道,从来是损不足而补有余。由于人类作为群体性的这种弱点,天道就一定会起作用:当你顺利,很顺利,一直顺利的时候,你要小心了。当一个王朝顺利,很顺利,一直很顺利的时候,这个王朝要完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得容易,不了解唐代以来,一千年的华夏民族衰亡史,又怎么能对当时的风气有客观的估计呢?但是,从个体而言,一味沉溺在唐代气象表面中的人,永远和史书无缘。唐代以后,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衰亡。逞一时之快,铸千年之错,这就是我的评价。
谢邀……首先,我赞成一楼的看法,唐代的民族政策从后果上来说极其悲剧,利在当代,害在千秋。但是我觉得,这根本不是唐王朝的问题。这是东汉末年以来游牧民族内迁,并且经历了十六国北朝的大融合以后的结果。隋唐帝国根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汉人政权。李氏自称陇西,但是谁知道他们的血脉到底如何。母族已经是鲜卑,这不用去说。哪怕是父族,都不敢保证是纯汉族的血。具体的可以参考陈寅恪先生对于李唐先世的考证,虽然这个考证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不一定准确,甚至陈先生本人后来也删掉了一些结论。但是起码可以证明其血统上的可疑性。在文化上更加不用去说,宫廷内部最喜欢的是胡人的音乐(琵琶、胡旋舞之类),很多时候穿的是胡人的衣服,甚至在很多观念上礼节上都大染胡风。具体可以看李承乾,也就是那个废太子,经常在东宫里干啥……天天穿着突厥的衣服,行突厥的礼仪,说突厥的语言,把侍从打扮成突厥人……他是太子哎…其实李渊甚至李世民在很多细节上,也可以看出他们文化上的鲜卑风格,比如李世民杀了弟弟哥哥以后把他们的老婆收编……所以,李世民抚四海为一是非常好理解的,他就在一个民族融合的环境下长大,根本不觉得汉人、鲜卑人、匈奴人啥的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有能力,为我所用,就可以了。他老婆娶的都是鲜卑人好么……可以说安史之乱的大乱,以及后来河北诸镇不逊,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燕云的丧失,包括西夏的建立,这些都是唐代民族政策留下的结果。北宋连一片养马的地方都没有的悲剧,就是唐代造成的。但是,这真的怪不了唐代制度建立者。可以看做一边是父族,一边是母族,一个人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会刻意地防着谁么?大家精诚合作,各自发挥特长不好么?可是,历史最后的发展,却绝非如此简单而美好。
完全是一个失败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唐代的衰落灭亡同时造成了回鹘和契丹的崛起从而影响了两宋几百年。我们现在之所以称赞它,实际上是为政治服务,因为我党的民族政策和唐代有异曲同工之处。没办法,这就是为何历史书上对唐代后期一笔带过的原因。有人认为唐代的民族政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扯淡了。这是偏信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表现。其实唐代重用异族只不过是李隆基的爱好,如果换一位皇帝历史会大不同,绝对不会出现一个杂胡都敢称皇帝的情况。自玄宗开始,胡人开始掌握军政实权,然后就发生了安史之乱。还有那位说因为唐王朝有鲜卑的母系血统所以会实行这个政策的,没有搞明白,唐重用的可是杂胡、突厥、沙弥而不是鲜卑,这些民族可是和唐一点关系都没有啊。终唐一朝鲜卑人的实际权力是不断下降的。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82---唐朝少数民族政权——靺鞨与渤海国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唐时写作靺鞨。靺鞨-基本概况 & 靺鞨初有数十部,後逐渐发展为七大部。主要分布在粟末水(今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一带。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强大。靺鞨各部发展水平不一,大多以角弓、楛矢射猎为生,凿土穴而居。南部的粟末部较为先进,种植粟、麦、穄等作物,养猪、马,以米酿酒,以为衣。最北方的黑水部使用铁器,善用自造毒药敷於箭矢,以射禽兽。7世纪初,粟末诸部役属于。725年,唐在黑水靺鞨地区置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馀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各部首领为州刺史,唐派长史监领之。粟末靺鞨於698年曾建立震国(後改称),其首领大祚荣於唐开元元年(713)受封为渤海郡王。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後辖区即以渤海为号。926年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改称东丹。10世纪後改称女真。满族,亦称满洲族,是生活在满洲的通古斯民族,古代以渔猎生活为主。唐代的汉语文献中将其称为“靺鞨”,宋元及明时期的汉语文献中称其为女真。靺鞨,实则已承认受唐之封,为唐朝属国。亦称“勿吉”。源于肃慎。分布在、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分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有农业,种植粟、麦、穄;善养猪;亦从事狩猎。经常向汉王朝献贡。各部发展不平衡。黑水靺鞨部居最北面,发展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时,就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任命各部落首领为州刺史。五代时称女真。粟末靺鞨部居最南方,较先进。靺鞨-历史沿革靺鞨风情《抢婚》锻铜公元698年粟末部酋长联合其他族在松花江以东乌苏里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后不断向唐王朝遣使朝贡,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公元926年为辽阿保机攻灭。部分遗民建立定安国,后亦并入辽。《魏书·勿吉》:“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其人劲悍,于最强。言语独异......其地下湿,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有粟及麦穄,菜则有葵。水气咸凝,盐生树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嚼米酝酒,饮能至醉。妇人则布裙,男子猪犬皮裘。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罢,便以为定,乃为夫妇。俗以人溺洗手面。头插虎豹尾。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旧唐书·北狄传·靺鞨》:“[靺鞨]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而最处北方,尤称劲健,每恃其勇,恒为邻境之患。”渤海国靺鞨绣靺鞨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周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关系。两汉至魏晋时,肃慎后裔称,曾长期役属于夫余。曹魏初年摆脱夫余的羁绊,始直接通贡于中原,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北魏时,挹娄改称勿吉,势力更为强盛,逐渐打败夫余人并入据今松花江流域,仍臣属于中原政权。隋唐之际,勿吉又称靺鞨,已拥有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号室、拂涅、黑水等七大部落。其中以居住在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得名的粟末靺鞨最为强大,有战士数千。605年粟末靺鞨败于高丽,其首领突地稽乃率八部大众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北内附于隋,被安置于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逐渐同当地汉人融合。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则与白山、伯咄、安车骨、号室诸部靺鞨人先后沦为高丽的附庸。668年(唐总章元年)唐灭高丽,这部分粟末人同激烈抗唐的高丽遗民数万人一道被迁居于营州(今辽宁朝阳)附近。696年(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据营州叛唐,当地的靺鞨人与高丽遗民趁机回归故土,其中在粟末首领大祚荣统率下的一部东渡辽河,到达靺鞨故地,于698年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北)和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建立了震国。初,震国为防备唐廷的讨伐,曾不得不依附于突厥。707年(唐神龙三年),唐廷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双方和解。  省京剧院《靺鞨春秋》夺京剧艺术节银奖。713年,唐鸿胪卿崔忻奉使宣劳靺鞨,大祚荣获得了渤海郡王的封号,加授忽汗州都督,成为唐廷藩臣。762年(唐宝应元年),第三世王大钦茂被晋封为“”后,与唐廷关系更为亲密。此后,历世诸王的继袭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外,对唐始终和好。唐亡后,渤海继续向后梁、后唐朝贡,保持着臣属于中原王朝的关系。靺鞨-区域分布 & 靺鞨风景渤海的疆域,初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方二千里”。经过大祚荣、大武艺父子两代的扩充,领地逐渐扩大。第十代宣王大仁秀被称为渤海国中兴之主,广开土宇,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境宇至“方五千里”,大体上南至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龙兴江)与新罗相接,东到日本海,东北至乌苏里江下游与黑水靺鞨为邻,北隔那河(今松花江)与室韦为界,西抵扶余川(今吉林伊通河)流域与契丹接壤,西南同唐交界于,包括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苏联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首都初在“旧国”(今吉林敦化一带),唐天宝末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此后除唐贞元时一度徒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西)外,一直定都于上京。居民以靺鞨人最多,高丽遗民占有一定的比例,还有汉人以及少量的、、室韦人,靺鞨中又以粟末靺鞨为主。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的称誉。靺鞨-文明历史 & 靺鞨居民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影响下,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其职官制度:中央置有中台、宣诏、政堂等三省和忠、仁、义、礼、智、信等六部,中正台,殿中、、大常、、大农、司藏、司膳等七寺,文籍院,胄子监,巷伯局等机构;地方上则有诸京、府、州、县等行政区划的建制,最盛时置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及一百数十县。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置有左右猛贲、熊卫、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等十卫;后期还有左、右神策军及左、右三军等编制,兵员最多时达数十万。自有法律、监狱等。由于社会相对安定,铁器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加以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渤海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尽管一些边远的区域仍以渔猎及采集为业,但五京周围及南部、西南部等重要地区都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大面积种植水稻并在今延边地区一带培育出著名的卢城稻;大量饲养柞蚕与桑蚕。畜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培育出包括颉的猪、率宾的马、太白山的兔等优良品种。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仅专业的治工就多达数千人以上,所产之位城铁、、金银佛和龙州、显州布、沃州绵以及玛瑙柜、紫瓷盆之类的工艺品驰名遐迩。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至其末年已有一百余座,其中上京城周长三十二里,建筑宏伟壮丽,形制模仿长安,为当时东北最大城市。交通相当发达,有朝贡道、营州道、契丹道、新罗道、日本道及黑水靺鞨道等六大水陆干线通往中原、邻近地区及、日本等国。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一次交易往往超过数十万钱。靺鞨历史遗址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渤海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其文字使用汉字,在五京周围等发达区域,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无论是儒学、宗教、文学、音乐、歌舞、绘画、雕塑以及科学技术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艺术家、等。其中如大诗人裴曾被日本的同辈尊称为诗坛的“领袖”;王子大某则以“佳句在中华”而博得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等人的称颂。儒家思想成为渤海社会中的统治思想,中原的佛教在其境内各地得到广泛传播。在生活习俗方面,除保持固有的传统及因袭高丽、契丹的某些旧俗外,还积极汲取来自中原地区的新因素,从而导致了起居行止、饮食服饰以及丧葬喜庆、体育娱乐等许多方面同汉人逐渐接近并趋向一致。凡此种种,都促使渤海与内地间形成了“车书本一家”的关系,海东文化也作为盛唐文明的一个分支而在中华民族的开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靺鞨-与勿吉 & 靺鞨语言勿吉与靺鞨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史载勿吉初有数十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时勿吉虽已改称靺鞨,其7部的划分与名称则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民族名称的不同译写形式。勿吉—靺鞨,与肃慎、挹娄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北魏至隋及唐中叶(5世纪至8世纪中叶)分布也与肃慎、挹娄略同,而史籍所载地理更加明晰:主要分布在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长白山,北达黑龙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勿吉人将扶余残部追逐到东流松花江以北,一部分勿吉人即南迁到松花江中游扶余人故地。早自北魏起,勿吉人向中原王朝纳贡,或一年数贡,或间岁一贡,有一次来贡人数多达五百余人。隋时,靺鞨首领突地稽内属,迁居营州,被封为辽西太守。唐初,突地稽又受封右卫将军,并赐姓李氏。唐高宗时名将李谨行,即突地稽的儿子。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初称“震国”。七年后(公元705年)归附于唐王朝...  7世纪时,靺鞨白山、粟末诸部役属于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伐高句丽,白山部众多入唐,伯咄、安车骨等皆奔散,部分粟末靺鞨人南移至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定居。武则天时,靺鞨人在其首领乞乞仲象率领下东归故地,武后圣历元年(698)乞乞仲象子大祚荣,在松花江上游、 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了政权, 自立为振(一作震)国王。 振国居民以靺鞨人为主体, 也有部分汉人、。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派崔忻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不称靺鞨,而以渤海为号。隋末唐初,黑水部逐渐发展壮大,内部又分为十六部。在大祚荣建立渤海政权的同时,他们也与唐朝建立了联系,屡向唐朝纳贡。开元十年(722)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入朝于唐,受命为勃利(即伯力,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并为置长史监之。开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置黑水军,次年又置黑水都督府。通过朝贡和世代诸封号,黑水靺鞨人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传播到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游的广大地区。靺鞨织女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同仁遗址中,发掘了不少靺鞨人用过的铁锛、铁带扣和部分陶器,形制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这说明,靺鞨人在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上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比其先人肃慎、挹娄更多。勿吉人早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上已出现了“父子相丞,世为君长”,号称“大莫佛(满语:马法)瞒咄”的部落联盟酋长。在7部中处在南部的粟末等部较先进,有农业,种植粟、 麦、 穄,采用“耦耕”的耕作方法,有手推车。同时从事狩猎,畜养马、猪,富者多至数百头,并能酿酒,已具有相当高的生产水平。而渤海国学习唐朝制度与文化,最盛时具有5京15府62州,称为 “海东盛国”。处在北部的黑水等部发展较慢,以射猎为业,但已使用铁器,并能自“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中者立死”。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Mòhé)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Jīmí)州。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首都初驻旧国(今吉林敦化),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755年迁至(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上京龙泉府。926年为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中央统治机构三省宣诏省 相当于唐的,审议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长官为正二品的左相,其下设左平章政事,属官称为侍中。中台省 相当于唐的,负责起草、修订政令。长官为正二品的右相,其下设右平章政事,属官称为内史。政堂省 相当于唐的,作为政府的首脑部门,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为大内相,品级在正二品之上。另外配置作为助手的左右司政,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属官有左右二允,下设六部。&六部忠部 相当于唐的,负责文官的采用、考核、封赏等仁部 相当于唐的,负责土地、税收等义部 相当于唐的,负责仪礼、祭祀、科举等礼部 相当于唐的,负责司法智部 相当于唐的,负责武官人事、地图绘制、车马武器的管理等信部 相当于唐的,负责交通、水利、建筑以及建筑师的人事。中正台 相当于唐的,负责纠劾官员。长官称大中正,相当于唐朝的。殿中寺 相当于唐的殿中省,负责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长官称大令,相当于唐朝的殿中监,品级为从三品。宗属寺文籍院太常寺司宾寺大农寺司蔵寺司膳寺冑子监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风光图片欣赏渤海五京渤海国分为五京,15府,62州。渤海国在全国五个重要城市设立“五京”,他们分别是:(市东京城) 东京龙原府(市八连城) 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市,一说于今日吉林) 南京南海府(市,一说在) 西京鸭绿府(吉林省市,一说在朝鲜鸭绿江东岸) 渤海国遗址[黑龙江牡丹江]  长岭府高句丽国的故地,现在的桦甸县。扶余府扶余的故地,现在的扶余县。鄚颉府扶余的故地。定理府潘州附近。安边府现在的双鸭山、宝清、富锦一帯。率宾府绥芬河流域,现在的黒龙江省东宁县在现在的双城子。东平府现在的紫蒙县附近。鉄利府铁岭附近。安远府越喜治附近。懐远府黒河附近。独奏州现在的吉林市附近。渤海史主要年表:唐、新罗战争开始。 :由于反唐之乱,粟末靺鞨族东迁至高句丽故地并与其移民杂处。 :大祚荣建立震国。 :震国改名渤海(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 :大祚荣去世,即位,开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 :大武艺之弟大门艺流亡唐朝。 :派遣高仁义出使至日本(参见)。 :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谢(参见)。 :张文休率领水军攻占唐朝登州府(),杀害刺史韦俊。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奉圣旨率兵征讨。 :新罗奉唐之命而试攻击渤海,由于大雪没能成功。 :大武艺去世,大钦茂即位。 :日本联络渤海,准备合力征伐新罗(参见、)。 :大钦茂获得唐朝“渤海国王”的封号。 :新罗向渤海派遣使臣。 :被人灭亡。渤海国的后继政权※称帝的政权※称王的政权后渤海 渤海(渤海(渤海(※其他渤海国遗民所建立政权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的辉煌。渤海国上京永兴殿遗址与唐朝的关系渤海国虽以背唐出走,割据自立而起家,但时隔不久即接受唐朝的“招慰”和册封,不仅成为大唐帝国册封体制下的一个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政权,而且也是唐朝所管辖下的一个地方羁縻州府,并始终履行包括朝贡、朝觐、贺正、质侍在内的各项义务,与朝廷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灯各个方面保持着频繁的来往和密切的联系。综观200多年间相互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尽管也曾出现过矛盾、争端并爆发了一场军事冲突,但总体来看,却是越来越相互依赖,亲睦友好,并逐渐形成“车书一家”的一体局面。其结果是既促进了渤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加强了东北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紧密联系,因而事实上成为唐朝版图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渤海国在政治上极受唐朝影响,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经济上则积极引进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从诗人《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的亲密关系。诗中说:“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3]”疆域民族渤海国的疆域,初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至第10代宣王时大体上在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国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渤海全盛时期,以为中心,其疆域北至中下游东岸,沿岸与相望,东至,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封建强国。渤海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兼有靺鞨各部,并有、、、、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渤海五京渤海国行政区划图762年渤海国王大钦茂以唐为模式,建立渤海五京。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西京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市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政治经济 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其中,形制模仿长安,在当时已经超过隆州府成为东北最大城市。交通相当发达,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渤海国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学习唐朝,将中原的儒学文化作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渤海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使用汉字。不少人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他们之中很多人,后来在渤海政府担任要职,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在五京周围等发达区域,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儒学、宗教、文学、音乐、歌舞、绘画、雕塑以及科学技术等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文学家、艺术家、航海家。与周邻的关系渤海同日本长期友好,往来相两国互派遣使节达20次之多。渤海初期也曾短暂臣服于突厥,705年之后渤海与唐朝关系转暖既而转臣于唐朝,但与突厥的政治经济往来仍十分密切。突厥灭亡后汗国取而代之,渤海随即与回鹘建立了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回鹘为契丹所逐。时期鉴于国力尚弱曾短暂通好于新罗,但两国在领土、经济、政治等利益上始终冲突,终于在时期与新罗国爆发战争新罗败北从此两国交恶,、康王两代曾联合日本东西夹攻新罗迫使新罗向渤海臣服,渤海末期新罗则联系契丹东西威慑渤海,两国始终为敌对关系。》卷100《勿吉传》。当时的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江流域与当时的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逐渐产生冲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与高句丽连年征战。至初年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于高句丽,其中也有一部分不愿臣服于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被当时的隋朝安置于辽西柳城与幽州昌平一带。到了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朝派兵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国,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而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从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在营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附:(668年高句丽灭亡,698年大祚荣建国时年尚不满35岁,此时距高句丽已30年之久,公元668年之前大祚荣可能尚未出生,即使出生亦十分年幼绝不可能出任高句丽官职,因此有国外学者持大祚荣本人原为高句丽官员一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营州之乱和靺鞨东奔公元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等杀都督赵文翙叛唐,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民族政权的时机。发生这一变故,主要是赵文翙等依仗手中权势,对东北诸少数民族的剥削和民族压迫越来越重,激起各族人民极大不满,李尽忠等借机起事。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和另外一位首领乞四比羽率所部渡过辽水东逃。唐朝为瓦解东北少数民族的反唐联盟,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了招抚政策,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朝有此诚意,拒不受命,结果被唐朝追兵所击斩。此时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立,率所部继续东逃。武则天派契丹大将李楷固前往讨伐紧追不舍,公元697年9月唐军追大祚荣至天门岭(今辽宁省青源境哈达岭)处,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中国古代史书把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大败唐军,李楷固仅以身还。大祚荣建立靺鞨国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突厥攻入唐朝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在今吉林省县建立靺鞨政权,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 酋长)”自创其姓大氏,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对外称“大震国”(一说 大振国),自称震国王,从此开创了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北邻,西连契丹、突厥,所属人民囊括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诸多民族,有户10余万,胜兵数万,地方5000(一说2000)里。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渤海国三采熏炉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句丽和唐朝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靺鞨族至唐初,众多的部落结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两个部落联盟,如果没有外来影响,他们也会随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就在这两个部落联盟形成的前后,发生了两件促进粟末靺鞨历史发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不愿屈服于高句丽,在隋末迁居到柳城地区;二是由于靺鞨自勿吉时期以来与高句丽争战不息,粟末靺鞨未迁走的居民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句丽征服,被迫臣附于高句丽,在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中,他们大多又被高句丽贵族调到地区与唐军作战,这样一来,这些粟末靺鞨人不仅直接受着高句丽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又与这一地区封建制已有一定发展的居民错居杂处,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高句丽国灭亡后,他们又被唐朝迁到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居住。营州地区是隋唐时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近长城,是边塞内外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集中交流地。  粟末靺鞨人迁居到这里后,在诸多先进因素强烈影响下,社会获得迅速发展。以先迁来的厥稽等八部为例,他们迁到这里后,很快喜欢上汉族的“冠带”等风俗习惯,加上常常因为助唐作战受到了优厚赏赐,在高句丽国灭亡前,已经以“财力雄边”,为东北各少数民族“所惮”,各部已拥有众多奴仆。大祚荣一支虽迁居到这里较晚,但至其“东奔”前也已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而且在此之前,他们早在高句丽封建统治下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事实说明,迁到今辽阳地区的粟末靺鞨,社会内部已有了阶级划分。用阶级社会的一套机制来调整各阶级的关系,保护私有者的利益,已成了粟末靺鞨新兴贵族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渤海石灯塔接受招慰和册封震国建立后不久,复位,派恃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大祚荣即遣子入侍,臣属于唐。李旦即位后,于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忻摄鸿沪卿往祚荣所处,拜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荣随即去靺鞨号,同时以“”的“渤海”取代“震”为国号。从此,渤海作为国号和族称,见于史书。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为主联合少量高句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王国政权,同时又是附庸于唐王朝的一个名义上羁縻州。这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点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方式,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认可,接到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其二,唐王朝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继立者要同时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余次,朝、10次。历史发展经过大祚荣开创,大武艺“斥大土宇”和大仁秀“开大境宇”,渤海有一个连成一片的广大区域。疆域东临日本海;西至吉林省乾安、长岭和双辽县一带与契丹相接;南至朝鲜德源附近的龙兴江(泥河),北边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东向约沿七星河或挠力河越乌苏里江,再顺比金河至日本海;西南约东起朝鲜孟山附近,越大同江后在价川附近再过清川江,在义州北越,过丹东市北,再经抚顺市与间、县与间,达于双辽县境。渤海王城,也是忽汗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初在敖东城,后几线迁徙,在第五世王时迁还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此后未再变动。渤海人以辛勤劳动,发展和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古代东北地区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称靺鞨国王,国号大震,渤海国前身形成。702年大祚荣派遣使者与新罗通好,707年唐朝派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大祚荣愿意与唐修好,派王子大门艺入唐为质。713年唐玄宗派摄鸿胪卿崔忻使震国,正式册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并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受封,改国号为渤海。大祚荣在位11年,期间他对外与唐朝改善关系,同时与新罗结好,向北联合黑水靺鞨部,为初创时的渤海国赢得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对内他恩威并施一方面笼络靺鞨各部贵族受与官爵,另一方面利用武力打击不服从的部落。大祚荣时期渤海国家草创,制度疆域初据规模,社会初步发展奠定后来“海东盛国”基础。公元719年大祚荣病逝,谥号大圣明武高王,遣使告哀于唐朝。由长子大武艺即位。(其至亲,弟有:大野勃。子有:大武艺、大门艺、大昌勃价、大宝方、等)  大武艺 谥号:武王 年号:(718年-737年)在位渤海高王大祚荣之嫡长子,第二代君主。其父在位时曾被册封为桂娄郡王。公元718年高王薨,遂即位,719年正式加冕登基为渤海郡王,始建元,年号‘仁安’。同年立嫡子都利行为太子,袭桂娄郡王。其统治之初支持朝中亲突厥派,接受突厥册封,与其弟大门艺为首的亲唐派产生矛盾。727年因讨伐黑水部一事与大门艺决裂并引发兵变,之后门艺奔唐,唐朝庇护大门艺,渤海遂与唐朝交恶。732年渤海应突厥之约攻唐,两国爆发军事冲突。后因久战疲惫双方罢兵修好不忌前贤,渤唐两国从此再未发生战争。大武艺执政19年。在位期间对内强化君主统治,初建渤海军制,积蓄国力。对外开疆拓土,邻族畏服。733年击败朝鲜半岛新罗王国的入侵,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继其父高王之后进一步巩固渤海政权在东北地区的地位。他以军事与外交相结合的灵活手腕巧妙操作对唐政策,全力维护并加强了在唐朝的贸易权。同时又西联突厥,东聘日本,与周边强国保持了较好的关系,使渤海国的经济得到进一部发展。公元737年大武艺病逝,遣使告哀于唐,国人进谥号‘大圣显威武王’葬珍陵。后世史称‘渤海武王’。(其子有:都利行、大钦茂、大成庆、胡雅、郎雅、大义信、大琳、等)大钦茂 谥号:文王 年号:大兴(737年-793年)在位大钦茂(???)是第三代君主,文王(??),在位期间至,年号为。他在任期间,渤海国的国力扩张至今日的,大力发展文化。并因协助唐朝平定,获得晋封为渤海国王。家庭兄弟世子大都利行 左领军卫员外大将军大蕃 大义信 左武卫大将军大勖进子女子世子 大贞斡 质子大英俊 大作荣 谥号:废王 年号:失载(793年-794年)在位是第四代君主,族弟,在位期间至,大钦茂世子早亡,大钦茂死后大元义即位。大元义残暴好杀,,大钦茂的孙子与国人杀害了大元义。 谥号:成王 年号:中兴(794年)在位大华玙是第五代君主,之孙,谥号成王,在位期间至,年号为。他是的嫡孙,与国人杀害了残暴的篡夺者而即位,又迁都。可惜在迁都期间病死,在位不足半年。 谥号:康王 年号:正历(794年-808年)在位是第六代君主,在位期间至,的幼子,改元为。遣使殷志瞻册封大嵩璘为渤海国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大嵩璘结束了大钦茂死后的动乱,渤海国又开始正常发展,809年去世,康王。 谥号:定王 年号:(808年-812年)在位是第七代君主,在位期间至,的之子,改元为。遣使元文成为大嵩璘吊丧,册封大元瑜为渤海国王,812年大元瑜去世,定王。 谥号:僖王 年号:朱雀(812年-817年)在位是第八代君主,在位期间至,的弟弟,改元为。遣使李重旻册封大言义为渤海国王。大言义进一步加强了与唐朝的关系,去世,僖王。 谥号:简王 年号:(817年-818年)在位 是第八代君主,在位期间至,的弟弟,改元为。大明忠去世,简王。王统从此断绝,大祚荣之弟大野勃4世孙继位。大仁秀 谥号:宣王 年号:(818年-830年)在位 是第十代君主,之从兄,之弟4世孙。在位期间至,年号为。大仁秀兼并了铁利、安车骨、拂涅、号室等部,击败了,渤海国达到极盛。在位期间,曾二十次遣使到,所谓海东盛国主要就是指的时期。去世,谥号宣王渤海国古城墙 谥号:失载 年号:(830年-857年)在位 是第十一代君主,在位期间至,的孙子。其父早亡,大彝震以王孙嗣位,改元为。,遣使册封。大彝震模仿,施行,建立左右、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大彝震去世,其弟即位。 谥号:失载 年号:失载(857年-871年)在位 是第十二代君主,在位期间至,之孙,之子,的弟弟。857年,大彝震死,大虔晃嗣位。大虔晃去世,其孙即位。 谥号:失载 年号:失载(871年-895年)在位 是第十三代君主,在位期间至,的孙子。大虔晃去世,大玄锡即位。893年,大玄锡死,大玮瑎嗣位。 谥号:失载 年号:失载(895年-907年)在位是第十四代君主,在位期间至,大玮瑎嗣位,896年,王子大封裔在唐朝进贡之际,与偶然在长安的新罗使节发生争席次事件。后新罗学者崔致远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把渤海人称为“靺鞨”,称为“粟末小蕃”。认为新罗乃是上国。大玮瑎去世,即位。大諲撰 谥号:末王 年号:失载(907年-926年)在位是第十五代君主,在位期间至,曾遣使向朝贡。兴起后,屡屡侵犯渤海国,,被契丹国攻陷,大諲撰投降,渤海国灭亡。灭亡辽国皇帝耶律,于926年灭亡渤海国,改渤海国为,任长子为国王。982年,辽直辖之,东丹国灭亡。渤海亡后,其中心地区几成无人之境。原因有二:一是很多渤海人不愿接受契丹人统治,大批外逃;二是契丹为易于控制,强迁渤海人于它地。外逃的主要是亡入女真和高丽,亡入女真的渤海人口约十万左右,此后融入。亡入高丽的渤海人约数万,除后来近半数被索还,其余融入高丽族中。契丹强迫渤海人迁离故土,有两次:一在阿保机攻下府和龙泉府后,将渤海大氏王族和战争中俘获的军民迁到巴林左旗;二是928年东丹国都南迁,大批渤海人同被迁至辽东。经过这两次大迁徒,渤海5京15府的居民大多数不在原住地,大体为:上京龙泉府民一部分被迁到巴林左旗,大部分徒居今辽宁省辽阳市;中京显德府民少数远移至老哈河流域,多数被分散在今沈阳市与辽阳市一带;东京龙原府民被迁到今辽宁省凤城县;南京南海府民被移居今海城市;西京鸭禄府被俘者被迁到巴林左旗南;扶余府被俘者被迁至巴林左旗西;鄚颉府民部分迁到今辽宁省昌图县;定理、安边二府居民被南徙今沈阳市北;率宾府部分居民被分别迁往辽宁省盖县和北镇县境;东平府民被分散至辽宁省新民、开原、康平县一带;铁利府部分居民被迁至巴林左旗西北和今西拉木伦河附近、长春市北、沈阳市西南的浑河北;怀远和安远二府民被移居今铁岭市及辽河上游地区、吉林省浑江市北。迁至上述地区的渤海人户,9.4万余户,47万余人。除了外逃和被强迫迁离故土的外,尚有2万户10万口渤海人留居故地。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后,将渤海人能为兵者编为“渤海军”共8猛安,并住在今辽阳市一带的五千余户渤海人及3万“胜兵”,转移到山东戍守。1145年金熙宗完颜亶罢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由管理。1177年金世宗完颜雍禁渤海男女婚娶沿用旧俗。渤海人逐渐与女真人融合,在金亡以后,居于中原的渤海人多融合于汉族,留居东北地区的渤海人已于女真人无别,17世纪以后成为满族先民的一支。【政治经济】政治制度渤海政治制度,是以国王为核心的集权制。由于这个王国政权又是唐王朝的一个边疆地区的羁縻州,如前所述,所反映到其政治制度上就出现:一方面,国王是渤海人的最高主宰者,独揽一切大权,实行个人专断;王位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军政要职大多由大、高、乌、杨、李等望族担任;另一方面,新继王位者又必须得到唐朝廷诏册后才算合法,渤海国王要接受唐边州都督或节度使的押领,唐朝还派人为“长史”到其地监领。在这一政治制度下,其行政建置和职官,既有相同于唐一般地方的府、州、县区划和相应的官吏设置,又有不同于一般地方政权的各种机构。这就是,为辅佐国王统治,设有三省、六部,十二司、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等比照唐中央政权的办事机构;在一些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的府,仿唐五京之制设上、中、东、南、西五京。上京设在王城所在的龙泉府,中京置于早期都城所在的显德府,东京立于一度为王城的龙原府,南京在靠近新罗边境的南海府,西京在“朝贡道”上的鸭绿府。渤海凡有15府、62州、100余县。经济形态罕见的大背光--辽渤海国造像!渤海成员来源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从事不同类型生产的部落或民族,因而渤海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一开始就存在不平衡。这一状况,在渤海国存在的200多年里,未得到根本改变。大体说来,以其上京所在的今中游地区为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句丽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已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以东和东北部地区,是被兼并的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所在,尚处在渔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一致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生产领域是社会生产的多样化,《·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可见,渤海区域内社会生产门类十分齐全,除了渔猎业外,当时中原地区具有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莫不有之。以下通过对各门类生产的简略介绍,来说明其社会生产发展的大致状况。 农业生产,已普遍采用铁制工具。他们使用的铁镰、铁铧、铁锸和铁铲等,在今吉林省敦化县、黑龙江省县及绥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遗址中皆有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铁铧为生铁铸造,长36厘米、重近4.5公斤,说明人翻土已由靺鞨时代“田耦以耕”,发展为由畜力牵引。农作物品种也增多了,不仅有粟、麦、穄和葵菜,而且有了、豆类、荞麦、大麻、苘麻和大蒜等,同时也有李、梨等水果。值得指出的是著名的“卢城之稻”,它表明渤海人在1000多年以前,已成功地把水稻栽培引种到北纬43度附近及其以北地区。仅此,足见其农业生产比靺鞨时代有了长足发展。 渤海人普遍养猪,也饲养马、牛等大牲畜。猪以今黑龙江省一带(鄚颉),马以今流域(率宾)的最为名贵。马是与地区贸易的重要商品,当时李正己所统今,“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有纺织、铜铁冶炼、金银品制作、和造船等行业。纺织品有布、绵、紬,原料是和,产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附近地区(显州)、朝鲜咸镜南道(沃州)和牡丹江中游(龙州)。据辽灭渤海后东丹每年要向辽贡粗布15万匹这一事实,知渤海地区的纺织业是相当发达的。铜的冶炼和制作也有一定规模。炼出的铜除用于制作生活用的各种器皿和装饰品外,还把大批熟铜运到今山东半岛(淄青)出卖。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以南的哈尔巴岭一带和大城子地区,是铜冶的主要地。铁的产地主要在中京显德府,显州位城县的铁最著名。已经发现的渤海时代的铁制品已近50种。渤海人也能制作金银制品。和龙县北大地、宁安县上京、敦化县等处渤海遗址,出土的金银制品有金带、金饰件、金钏、金耳珰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银钗等。814年(唐元和九年),他们曾向唐献金、银佛像各一。陶瓷制品近十几年在渤海遗址中出土很多。陶器有碗、钵、罐、碟、盘、瓶、缸、杯等,并发现了许多釉陶和质地优良的三彩陶。瓷器残片。在宁安、敦化及今俄国(双城子)等地的渤海遗址中,皆有发现。另外,60年代初在渤海上京故城南的今杏山乡,发现了大片渤海砖瓦窑群废墟,1980年探明有20余座。 渤海国遗址--苏密古城渔猎和采集在渤海社会内仍占有一定地位。从事渔猎的,主要是越喜、铁利、拂 涅、虞娄等部的居民。见于史载的贵重渔猎品有貂、虎、豹、熊、罴、鹿、鹰、鲸鲵鱼、鲻鱼、乾文鱼等。采集品种类也很多,贵重的有、和等,这些多是用于纳贡和交换的。宗教文化渤海建国后由高王、武王、文王三代经营,中间虽发生政治变故但社会发展仍未间断,至宣王时期达到全盛。当时的渤海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经济水平很不平衡,因此渤海国的民俗文化也呈现纷繁复杂的特点。在渤海五京范围内因与唐朝、新罗、回鹘、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交往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外来文化几乎成为主流。居住于城市内的上层贵族已大多接受来自中原地区宗教信仰,其中以佛教最为突出。当时上京龙泉府仅佛寺即不下百所,僧徒众多,至今一些佛寺仍在沿用香火千年不绝。渤海贵族十分笃信佛教即使死后也要将陵墓模仿佛塔建造希望灵魂转世成佛,最为典型的为渤海文王之女贞惠公主墓,其复原后的墓葬佛塔为七层高约二十米这在我国古代贵族墓葬中都是极罕见的。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发掘的杏山寺遗址是渤海后期率宾府地方贵族捐建的著名佛寺,其寺庙布局规整建筑规模宏大不亚于当时中原与日本的同类建筑。现存的渤海佛教建筑除上京龙泉府部分遗迹外还有吉林省境内的,该塔为砖砌五层密檐结构与陕西省唐代小雁塔结构十分相似。另外南京南海府也发现多处佛寺遗迹。渤海时代建灵光塔渤海上京兴隆寺舍利塔在渤海国民间由于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有逐渐融合的趋势。渤海国疆域主要建立在之前靺鞨(以粟末、白山、二部为主后并入铁利、安车骨、等)各部的基础上,其民众除粟末靺鞨外更多的则是靺鞨其他部落的遗民,除少数部落首领家族接受渤海朝廷任命踏入贵族行列外,绝大多数平民仍然处于氏族体制下从事农猎渔相结合的符合行生产。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则更多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即“萨满教”。萨满教是以自然神灵与祖先崇拜为基础兼与原始巫术相结合的多神信仰,属于宗教文化的早期形态。渤海建国后因物质生活的快速丰富使民间萨满教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手段,近现代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均出土了大量的渤海国时期民间萨满教使用的铜制腰牌、腰铃、鼓棒手柄、神服上的铜制镶嵌物、陶制神偶、等各种法器。萨满教在渤海国民间的普遍程度可见一斑。渤海国时期来自中原儒家文化也得到普及与发展。带来儒家文化的除少数汉族臣民外,本土内汉化程度较高的高句丽遗民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者,而更为主要,影响力更大的则是渤海上流阶层。自高王大祚荣起渤海官方就不断派遣留学生赴唐汲取儒家文化,这些人中大多数出身贵族官僚世家,有的还是渤海皇室,他们精通儒家经典汉文造诣极高同时又了解唐朝文化政治,归国后大多辑身政界成为渤海朝廷的重要人才,因此儒家文化对渤海国作用颇巨。甚至在渤海灭亡以后仍对辽、金两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等,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渤海族。渤海民族政权建立后,就与唐王朝保持着册封与朝贡的藩属关系。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其根据是:1、开国伊始,渤海就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承认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唐中宗即位,遣侍御使张行岌招慰之,大祚荣遣子入侍。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派遣使臣崔忻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唐朝承认渤海政权并与其建立了藩属关系。崔忻回程路经黄金山时,在山麓凿井两口,并刻石提名:“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七日。”此石刻是唐朝册封大祚荣,渤海民族政权隶属唐王朝管辖的实物见证。渤海立国229年,传15代王,每代王都主动派使臣去中原王朝朝贡,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渤海的中央、地方的政治制度完全仿照唐朝制度,始终与唐王朝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接受册封,就是表示渤海承认其臣属于唐王朝,是唐王朝属下的臣子。24厘米渤海国溜金观音坐像2、中原王朝派节度使行使管辖权。《旧唐书·地理志》:“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统平卢、卢龙二军”。3、渤海政权派遣质子入朝宿卫。据《册府元龟》卷974记载,开元六年(718),靺鞨渤海郡王大祚荣遣其男述艺来朝,唐朝授怀化行左卫大将军、员外郎、置留宿卫。渤海各代王子、王弟都先后前来唐朝,入朝宿卫。以恪尽臣子对皇上的忠心。  4、渤海政权遣使向唐朝献贡。渤海每年向唐王朝朝贡,唐王朝让户部掌管靺鞨之贡献。《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远夷则控契丹、奚、靺鞨、室韦之贡焉”。开元七年(719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此后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向唐朝贡。以尽藩属之责。进献的方物有鹰、马、海豹皮、乾文鱼、玛瑙杯、昆布、人参、朝霞绸、鱼牙绸、牛黄、金银、金银佛像、白附子、虎皮等。5、渤海有协助唐朝出兵征讨的义务。《册府元龟》卷986记载,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遣左骁卫郎将摄郎中张越使于靺鞨,以奚及契丹背恩义讨之。穆宗敕渤海王子:“举国内属,遣子来朝。祗命奉章,礼无违者。夫入修职贡,出锡爵秩,兹惟旧典,举而行之。”说明唐王朝对渤海国恪尽臣子之责是满意的。同时也说明渤海是唐王朝属下的地方民族政权,它与唐王朝的关系是藩属关系。【渤海政权种属问题】关于渤海的建国者及主体民族的族属,目前国内外史学界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认为渤海属高句丽族,而高句丽属朝鲜史的范围,渤海史应放在朝鲜史范围内。南、北朝鲜的学者李龙范、朴荣海、及日本的白鸟库吉持这一观点。二是认为渤海的建国者与主体民族为女真人,日本稻叶岩吉持这种观点。三是认为大祚荣为靺鞨白山部人,白山部曾依附于高句丽政权,日本的和田清、津田左右吉持此种观点。四是认为大祚荣及主体民族为粟末靺鞨人,李殿福、等持这种观点。我同意第四种看法,即渤海的建国者大祚荣及主体民族为粟末靺鞨人,其理由如下:1、根据中国史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渤海的建国者大祚荣及主体民族为粟末靺鞨。《隋书·靺鞨传》:“靺鞨,在高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相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寇高丽中”。《隋书》是中国较早记载靺鞨的官修史书,有相当的可信度。从中可知:粟末部为靺鞨的七部之一,独立于高句丽政权之外,并常与高句丽发生争斗,说明它与高句丽不是同一族属。《新唐书·渤海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岁羽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渡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是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根据以上记载可知:⑴粟末部后来依附于高句丽;⑵高句丽灭亡后,以渤海粟末部为主的大氏一族,率众到东牟山。其首领为靺鞨人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上文中的“舍利乞乞仲象”,舍利是北方民族中的官称。据《辽史·国语解》:“舍利,契丹豪民要裹头巾者,纳牛驼十头,马百匹,乃给官名曰舍利”。⑶舍利乞乞仲象死后,其子大祚荣联合乞四比羽,建立渤海国。《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也记载:“祚荣骁勇善用兵,靺鞨之众及高丽余烬稍稍归之,圣历中,自立为震国王”。以上都说明大祚荣是靺鞨人,他率领靺鞨之众建立了渤海国。也有一部分亡国后的高句丽遗民进入渤海国中,但其主体民族与统治民族为粟末靺鞨。2、关于《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中“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之说辩误。有些学者根据别种一词,就认为大祚荣是高句丽人,“而别种两字纯属多余”。我认为别种二字正透露了大祚荣族属的真实信息。别种为另一种类,即不属高句丽同一种类之意。把这段话联系起来看,大祚荣为渤海靺鞨人,是高句丽别种。为什么这段话会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据《旧唐书·靺鞨传》、《唐会要》等书记载,“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汨咄、安居骨、号室等部,亦因高句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可知,靺鞨各部曾依附于高句丽,当然属高句丽的别种,别种在这里为别部之意。但是,在高句丽灭亡后,他们都先后成为渤海编户。这就是渤海靺鞨大祚荣,本高丽别种的内在原因。既然是依附于高句丽别种的靺鞨人,就谈不上渤海的始祖是高句丽人了。渤海的始祖是高句丽人,纯属牵强附会。正确的说法是,渤海始祖大祚荣是依附于高句丽的靺鞨人。而依附于高句丽的其他各部靺鞨人,也“并为渤海编户”,成为渤海建国的主体民族。三彩陶兽头(渤海时期) - 出土于宁安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城址3、根据外国史书的记载,大祚荣及渤海主体民族为粟末靺鞨。 日本史书《类聚国史》载:“天皇二年(698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其国延袤二千里,无州县馆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上面文中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大祚荣所建渤海国,皆“靺鞨部落”,即主体民族为靺鞨人。这里的“皆”为都、全部之意。文中的“靺鞨多,土人少”也说明渤海国以靺鞨为主。二是担任渤海国职官的,多为靺鞨人。即文中的“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百姓,史书中解释为百官之意。在《诗·小雅》郑玄笺中为:“百姓,百官族姓也”。在奴隶社会中,有姓氏的只有官吏、奴隶主与平民,因此“百姓”即为“百官”之意。文中的“土人”应作何解释,史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土人即当地人,为高句丽人,渤海皆以高句丽人为村长。但是用高句丽的遗民统治靺鞨人,即用亡国后的遗民管理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在历史上不曾见。如辽金元史上的契丹部落、女真的猛安谋克、元的蒙古部落都是以本族人治理本族人,还未见到用契丹遗民统治女真猛安谋克,或用女真遗民统领蒙古部族的现象。“土人”即便是高句丽人,也只能以高句丽遗民统领高句丽遗民,而不能统领靺鞨人。更不可能用少数高句丽土人统治绝大多数的靺鞨人。村长为地方上最基层的官员,即便用高句丽土人为村长,在村之上还有镇、邑落、城、县、州、府乃至中央政权机构,上述这些机构中的官员以渤海人为主,因此在渤海国中占统治地位的仍是渤海人,但不排除也有少数高句丽遗民担任中央或地方的官员。又据高丽史籍《三国遗事》卷一《靺鞨渤海》条引《通典》:“渤海本粟末靺鞨,至其酋祚荣立国,自号震旦。先天中,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上文中明确指出渤海原本为粟末靺鞨,大祚荣为粟末靺鞨之酋长,建国后才专称渤海。高丽史籍《三国遗事》为所撰,说明高丽人中也有人坚持渤海人即粟末靺鞨这一观点。4、判定一个民族及族属的依据,是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习俗、共同的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综合判定,而不能仅仅依据是否双方曾有过隶属关系来判定。有的学者依据粟末靺鞨曾臣属高句丽王朝,据此认为渤海国应为高句丽继承国,并属同一族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一个民族曾依附或隶属于另一个民族政权,这在历史上是常有的现象。例如契丹族曾隶属于唐王朝,女真族曾隶属于辽王朝,蒙古族曾隶属于辽金王朝及清王朝,满族曾隶属于明王朝。但是,不能据此就认为契丹与汉族为同一族属,女真与契丹为同一族属,蒙古与女真、满族为同一族属,满族与汉族为同一族属。靺鞨曾依附于高句丽,见于《旧唐书》与《新唐书》等史籍中。《旧唐书·靺鞨传》记载:“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汨咄、安居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而《新唐书·渤海传》则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上述史料是说渤海白山部、粟末部曾附于高(句)丽。但是与上述史料记载不同的是《新唐书·李谨行传》与《册府元龟·外臣部》:“李谨行,靺鞨人,父突地稽,部酋长也。隋末,率其属千余内附。居营州。授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武德初,奉朝贡,以其部为燕州。”。李谨行,唐麟德年间,历迁营州都督,因征战有功,曾授予他为镇国大将军,行右卫将军,封燕国公。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发兵征高句丽,“左监门将军李谨行殿而行”。可知,突地稽率领下的粟末靺鞨,于隋开皇九年(589)南迁内属,并没有“附于高句丽”。因此,高句丽亡后,这支粟末靺鞨得以保全、发展、壮大。李谨行并率兵参加了征伐高句丽的战争。这支粟末靺鞨人,成为渤海建国的主要力量。  5.《金史·本纪第一》清楚记载了渤海国的粟末靺鞨属性。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李绩破高丽,粟末靺鞨保东牟山。后为渤海,称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官府、制度。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鹘人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