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潮汕清明后台风祭词原文

潮汕清明节的六大习俗
15:46: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清明节到了,很多人都很好奇潮汕清明节习俗。潮汕清明有食薄饼、蒸朴籽@、上坟等习俗。潮汕清明节习俗是不是很特别呢?不妨来看看潮汕清明节习俗与你们的有什么不同。
潮汕清明节习俗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
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1675),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祀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潮汕清明节的民俗主题是扫墓,俗称“过纸”、“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因要与冬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叫“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汕人“挂纸”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各三天这段期间进行,当中以清明正日挂者为最多。当天,家人们吃完早餐后,便带着锄头镰刀畚箕等物和供品上山扫墓。到墓地,要先拜土地爷,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
扫墓者到了坟地,把坟上的杂草除尽,坟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然后把水果三牲饼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满,再上香致意,接着用五彩纸条遍插坟头。潮人这一种习俗,与中原古俗大致相同。
3、蒸朴籽@
清明节,潮汕人喜欢做朴籽@、鼠壳@、红壳桃@、酵@等@品拜祭祖先,以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辛劳。朴籽@的来源与潮汕当地的树有关,这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无毒,有消痰下气之效。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
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区,杀戮掠夺,民不聊生,百姓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的风俗,沿袭至今。
朴籽@制作工序并不复杂,但却处处考究:需将采摘下的朴籽树叶和青朴籽清洗干净,用石磨或石臼捣烂,加入大米磨成粉末状,与适量的糖、水及发酵粉混合均匀,装入特制的桃形@印或梅花@印中蒸熟。蒸熟后的朴籽@裹着一层青绿色,冒着热气,入口松软香甜,还有一股粕籽树叶特有的草药香味。
相关搜索: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春季多吃土豆能防中风 土豆营养丰富又美容
夏季吃20种食物下火最快
想要养出白嫩瓷肌?这么吃就对了
15种食物排除体内垃圾 是排毒瘦身佳品
春季贫血如何饮食调理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您现在的位置: >
寻访深圳、潮汕等各地清明节风俗
2012年3月底,广东台山,一户人家抬着乳猪上山祭祖。
2012年3月底,广东台山,乳猪祭祖后,现场切开分给族人。
时间不止,匆匆又是一年。扫墓路上,春意盎然,四野明净。点一炷香,燃一沓纸钱,这是清明节祭奠逝者的传统方式。在深圳,人们多来自天南地北,家乡的清明节风俗有何不同?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一起了解各地风俗,缅怀故人。
&拜山&归来&分太公猪肉&
深圳原住民清明祭祀有两类形式,一类是大规模的家族式集体祭祀,一类是每家每户的家庭式分散祭祀。两类祭祀的地点不一,时间上也会错开。以宝安沙井一带的曾氏为例,大规模的家族式祭祀,一般安排在清明节前的一个双休日。
深圳曾氏宗亲会沙井新桥仕贵公理事会理事长曾国祥介绍,今年3月25日上午8时许,来自沙井、公明、石岩等地6个原住民村庄以及港澳台乃至国外的约600名曾氏后人,携带茶、酒、烧猪、水果、纸钱等,集体前往位于新玉路的祖墓群祭祀。现场还有舞麒麟、舞狮子等表演,场面壮观。其后,小祭品摆放在坟前供祖先&享用&,烧猪则运送到位于新桥村内的曾氏大宗祠门前,砍碎入锅,与其他食品一起做成大盆菜,席开60围。
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说,这是沿袭过去&分太公猪肉&的风俗。据说,吃拜祭过的烧乳猪,会得到祖先庇佑,各方面都会顺利平安。
曾国祥说,在清明当天,各个曾氏原住民家庭会自行前往大王墓园等处扫墓祭祖,近年来也有一些家庭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若干天进行。不过,从墓园回来,还要在家门口以祭饼之类的物品&拜天地&。
在祭品方面,深圳原住民清明祭祀也有一些地方特色,比如宝安地区就有制作清明茶果的习惯。曾国祥说,如今的原住民所说的&祭饼&,就类似于&清明茶果&,是一种由糯米、粘米、芝麻等做成的巴掌大小的食品。
而不论是家族式大规模祭祀,还是家庭式分散祭祀,都要烧&金元宝&。这种祭祀用品通常提前两周用纸折成,放在米袋中,每只有烟盒大小,每袋可放几十只。祭祀当天,每座坟头前烧掉两三袋,给阴间的祖先使用。&这种&金元宝&,现在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才会折,年轻一代都不懂的。&曾国祥说。
[潮汕]上山&挂纸&蒸朴籽果
潮汕的清明风俗,在大部分乡村地区仍保留完整。
家住福田区莲花一村的黄女士今年62岁,来自潮州的她,对家乡清明节的风俗非常熟悉。
&清明节这天,人们一早起床,把各类@品、鸡鸭鹅肉等装盘后放入箩筐中,用扁担挑着祭品上山扫墓。&黄女士说,到了先人墓前,先点上一对火烛,祈求扫墓顺利。随后用锄头、镰刀、簸箕等工具,清扫先人的墓地,除去墓前、墓身上的杂草,添土整坟。接下来摆上供品,上香祭拜。在祭拜过程中,子女们用油漆重描一遍先人墓碑上的字,一般用红色油漆涂写。
祭祀将毕时,就要压纸镪,用小石块分别压于碑顶和坟身。纸镪是黄白两色的纸条,长约30厘米,宽约5厘米。旧时迷信说法,压纸镪作为给亡人阴间花费之用。
扫墓的供品,有烫熟的蚶,祭祀将毕时,人们把蚶剥开吃肉,用蚶壳压纸镪。蚶壳呈灰白色,状似银两,意为留给祖宗当钱用。祭拜结束时,烧纸钱,燃放鞭炮,子孙们祈求来年平平安安,生活幸福。
朴籽@是潮汕人清明扫墓普遍要蒸制的@品。朴籽@是用朴籽树的嫩叶,和米舂粉,发酵配糖,装入桃形陶制@印或小碗蒸熟,也叫碗酵桃。
[江西]清明节要吃&清明果&
清明不吃青,走路看不清。江西客家人过清明节,第一个讲究就是,一定要吃&清明果&。家住福田区梅林一村的张先生是江西赣州人,虽说来深圳十几年,可老家的风俗习惯仍记得很清楚。
张先生介绍,&清明果&在赣州也叫&艾米果&,原材料是艾草。每到清明节前后,田野里艾草遍地,乡亲们便摘来洗净,剁碎后揉进米粉里,可以做成不同形状,加入不同的馅料在里面,摆上蒸笼一蒸,颜色翠绿,满屋飘香,非常可口。
客家人扫墓叫&挂纸&。快到清明节时,看黄历选个适合祭拜的日子,家家户户备好香烛、草纸、鞭炮,带上锄头、扫把,再拎上一只活鸡,便浩浩荡荡出去扫墓。&在墓前杀鸡,将鸡血滴在草纸上,然后用石头压在坟头,这叫挂纸,是第二个讲究。&张先生说,用锄头理理墓地的杂草,放完鞭炮,烧完纸钱,整个仪式就完成了。
门插柳,头戴柳,以示不忘祖先,在过去,赣州各地都有此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家家户户插柳的习惯已经渐渐消失。不过对于身在深圳,回味老家过节风俗的张先生来说,清明节不吃米粉肉、米粉鱼是当地的又一规矩。&米粉肉、米粉鱼是我们客家传统名菜,逢年过节一定会吃,但清明节不可以。&张先生说,按传说,清明节如果吃了米粉肉、米粉鱼,故去的亲人便会&瞎眼&,所以这两道菜一定不能上桌。
[湖北]鲜花祭祀习惯传到乡下
在湖北武汉,不管有多忙,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回老家给先人祭祖,当地俗称&上坟&。
早在一周前,白领梁小姐就订了深圳飞往武汉的机票。梁小姐的老家在武汉市新洲区一个农村。昨日,她正在老家帮父母筹备清明节当天&上坟&的事宜。&现如今不仅城里提倡环保祭祀,农村也开始流行鲜花祭祀了。&梁小姐在电话中说。
据介绍,当地&上坟&包括坟前祭拜、送纸钱、献花、添坟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长者或长子首先除去先人坟墓上的枯叶杂草,另外拿出几张黄纸钱,以土石压于坟头,意在向外人显示家中仍有后人。前期工作完成后,当地人会在坟前划好上供范围,摆上香楮、元宝纸钱、鲜花祭品等,然后按辈分为祖先烧纸钱。
由于受到寒食节禁火影响,在湖北恩施、咸宁等地,人们会在坟墓附近的小树上或坟地竹竿上悬挂纸钱,叫做&标墓&。祭祀过的坟墓纸幡飘飘,而没有纸幡的坟头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坟了。
[河南]煮蛋插柳共祈平安
在河南过清明节,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等说法。在深工作的郝先生说,在老家安阳农村,每到清明,家家户户会在屋檐下插柳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追思。
除了戴柳,在河南,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老年人常会在这天给孙儿煮鸡蛋&滚灾&。老家在河南许昌的李先生称,在老家,家人都会告诉孩子,清明这天吃了煮鸡蛋,就能把灾祸赶得远远的,同时它还象征着未来的生活能够圆圆满满。
每到清明节,人们总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回乡和家人一起到祖先墓地拜祭。李先生介绍,清明节前人们会将先人的墓地仔细地打扫,并会重新添置坟头。如果一个坟上没有新的坟头,就可能是这家人已经不在了。所以俗话有&下辈有人没人,就看清明添坟&的说法。不过,如今随着花岗岩等质地新式坟墓的流行,这项习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在农村还有保留。
更多关于的阅读您所在的位置: >
汕头潮阳区清明祭社纪念文天祥(图)
20:44 作者:潮汕新闻信息网
来源:潮汕新闻信息网整理
祭社纪念文天祥
  清明前后,市区谷饶镇“2008年民间文化节”开锣。文化节上,谷饶镇村民以祭社方式纪念“宋朝大元帅”文天祥及在小北山麓阵亡的南宋将士。
  祭社活动源起明朝
  据谷饶镇老辈村民介绍,谷饶镇“2008年民间文化节”是由谷饶的祭社发展演变而来的。而祭社相传起自明朝,已有600多年历史,当初是为了纪念文天祥及牺牲的南宋将士。
  潮阳区谷饶镇一带流传着不少关于文天祥的传说。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右丞相文天祥在潮阳整军图谋复国,征战中于县被俘。而都统陈懿勾结叛将张弘范,与宋军血战于小北山麓。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宋军大都战死于此。
  明太祖追封宋末抗元阵亡将士为“元帅”,钦定贵山都赤寮(谷饶旧称)等毗邻抗元战场的村庄定期祭祀当年牺牲的将士,谷饶等地才开始了祭社。民间修葺宋末殉国将士之孤冢,称为“宋大元帅之墓”,各乡各族分期依时拜祭。据查,谷饶以及周围邻乡共有宋墓九处。
  全镇过半户都参与
  据谷饶镇委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谷饶的民间祭社活动历来十分隆重,在海外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每逢祭社,各村都披红挂绿,村民们穿街走巷进行民间艺术大巡演。海外游子也纷纷回乡参加。
  今年,谷饶镇委镇政府以祭社为平台,“寓祭于乐”,要把祭社活动办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盛会。据悉,参加“2008年民间文化节”的有七个村(居)、16支文艺游行队伍,参加人数1.1万,全镇过半户都参与了这次活动。
  民俗文化节的举办,也促进了谷饶的发展。在“2008年民间文化节”前期准备阶段,谷饶镇社会各界捐款1000多万元,改造破损道路10条、整治卫生死角50多处、解决了十多村居七万多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文/图本报记者 杨媛 通讯员 锡松镇 兴建平 小红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俞飞 历经四个多月漫长等待,加拿大华裔女子蓝可儿离奇死亡案,尘埃落定。6月20日,加州…
?潮汕新闻网:斯诺登爆美政府入侵中
辽宁省丹东市下属的东港市80后女副市长董海涛近日被质疑履历和考试成绩造假,引发社会…
汕头潮阳城区十里长街华灯璀灿。陈春晖摄汕头潮阳城区十里长街华灯璀灿,文化惠民万人…
有没有人知道汕头市潮阳区教师上岗考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报名啊??? 关于2007年录用…
Copyright& 邮箱
爱我中华,振我潮汕,传播正能量!
联系地址:汕头市澄海广益街道908号邮箱 邮编: 515800 联系电话: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与网站无关。如有侵权、删帖,请发邮件到邮箱删除||关于潮汕清明祭祖回复:36浏览:2829老公家是潮汕地区的,清明都要回乡祭祖,不过家公家婆回去只祭拜家公这边的人,而家婆不会去祭拜她的父母亲,难道潮汕地区嫁出去的女孩不能回去拜山的么?感觉很想不通,我自己老家那边要祭拜的话两边的亲人都要去拜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期待潮汕人来做个解释呼唤潮汕人 人都哪去了顶顶、、、我家婆会去祭拜她的父母亲我妈妈也会去给外公扫墓啊原帖由 whyln 于
15:24 发表
老公家是潮汕地区的,清明都要回乡祭祖,不过家公家婆回去只祭拜家公这边的人,而家婆不会去祭拜她的父母亲,难道潮汕地区嫁出去的女孩不能回去拜山的么?感觉很想不通,我自己老家那边要祭拜的话两边的亲人都要去拜 ...
我也是外地人嫁给潮汕人的.是这样的,嫁了就是婆家的人了.不回去祭的.所以这边重男轻女呀其实好多地方外嫁女在清明都是不回娘家拜祭的,有什么好奇怪呢没有这种说法啊,我妈妈也会去给我外公扫墓的。嫁给老公四个年头了,每年老公都会回潮州祭祖,然后回来帮我祭祖,**祭~~~
但是潮汕那里的外嫁女祭不祭就不知道了~~~
PS:我祖籍也是潮汕,只是从小父母在这里扎根,我在这里出生成长,应该算是半个潮汕人吧~~~原帖由 liyj6025 于
16:05 发表
其实好多地方外嫁女在清明都是不回娘家拜祭的,有什么好奇怪呢
关键是我们现在住广州,清明他们会专门回去祭祖的,我是觉得既然回去祭祖的话为什么不去祭拜自己的父母,我也是外嫁女,清明节我肯定不会回家祭祖,是因为离得太远,不过我回老家去扫墓的话就一定会给爷爷奶奶外婆都去的原帖由 vvx 于
15:58 发表
我家婆会去祭拜她的父母亲
你家婆家是哪里的?可以说下么?外嫁女一般不用回去祭祖的原帖由 YIYI72 于
16:02 发表
我也是外地人嫁给潮汕人的.是这样的,嫁了就是婆家的人了.不回去祭的.所以这边重男轻女呀
估计你婆家跟我婆家是一个地方的,我家那边嫁出去不用回去祭祖!不过潮汕每个地方不一样的!原帖由 再见小言 于
16:11 发表
嫁给老公四个年头了,每年老公都会回潮州祭祖,然后回来帮我祭祖,**祭~~~
但是潮汕那里的外嫁女祭不祭就不知道了~~~
PS:我祖籍也是潮汕,只是从小父母在这里扎根,我在这里出生成长,应该算是半个潮汕人吧 ...
我就是想知道外嫁女回不回去,这个问题每到清明节就要困扰一下的你是潮汕的外嫁女吗?
按你自己家的风俗就好啦·~很多地方这样,不止潮汕人原帖由 whyln 于
16:23 发表
估计你婆家跟我婆家是一个地方的,
潮汕人的习俗都是重男轻女唉,生一个女的就惨啦,死咗都无人拜,好彩我们没这个习俗,做女的一样要拜一般情况是没回去拜的,就算女儿想回去,父母还不同意呢,
不过也有,只生女儿的啊,就两边都拜了,规矩是人定的,可以改变的我是潮汕的。一般男方的一定要的,女方的看自己是否去咯,错开时间就好嘛以前的习俗就是这样的,因为那是有关风水的问题,子女谁多去拜,就保佑谁多一些!(迷信的说法)该帖用户被禁言或者屏蔽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我是潮汕媳妇,我婆也是不回外婆嫁,就如我不回河南一样,没有这风俗嫁出去的不用祭娘家的。
快速回复您需要后才可以发帖-(C)&广州妈妈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汕清明后台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