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只是她凭什么来保护他看不起中国人 - 万维读者网.mht

阅读(4609)回复(16) 大汉族主义者的十大荒唐言论....
大汉族主义者的十大荒唐言论....
NO.1 &满清&&&&蒙元&&&
大汉族主义者张口&满清&,闭口&蒙元&。经常把在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惯上这个民族的族名,然后就大骂这两个朝代如何如何,请你们再骂别人的同时也看看你们自己是什么东西?你在人家的朝代面前加族名,就是对他们的歧视,就像古代汉人称呼少数民族&戎蛮夷狄&一样。你们又有何资格去骂别人搞民族压迫?
NO.2 &满清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荒唐之极,你们凭什么说清朝是造成中国的原因,还是根本原因?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学对&根本原因&这个词有非常专业的解释,你们大汉族主义者不要乱解释!不懂历史就别在历史论坛里面发帖,你们不嫌丢脸,我还替你们脸红!
NO.3 &XXX是汉奸!&
大汉族主义者今天说这个是汉奸,明天又说那个是汉奸。是不是汉奸不是你们大放厥词就能决定的,说不定那些经常说别人是汉奸的人自己就是个大汉奸!
NO.4 &满清使中国落后XX年&
荒唐透顶,拜托你们大汉族主义者们先去读读史书,清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你们脑子里就是那些不平等条约,你们还不知道清结束后给中国留下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近代化的中国!就是因为有你们大汉族主义者存在,咱中国就是强大不起来!
NO.5 &满清摧残中华文化。&
荒唐啊荒唐,不错,清初的确是让汉人强行剃发易服。但是清统治者没有强逼汉人说满文,讲满语,信萨满教。康熙年间编出了《康熙字典》、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同时京剧、相声这些国粹都是诞生在清朝晚期。四大名著中价值最高的《红楼梦》也是在清乾隆时写出来的。所以清非但没有摧残汉文化,反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NO.6 &满清遇到外来抵抗是投降卖国。&
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配做中国人!在你们大汉族主义者眼里,八旗子弟都是那些整天提着鸟笼子、斗蛐蛐、游手好闲的人。但是你们想到过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八千八旗兵壮烈牺牲的壮举?记得我在这里发过一个《在镇江战役中阵亡的八旗官员》的帖子,原本是想告诉那些大汉族主义者们:&八旗官兵也是爱国的。&但是却遭来一帮大汉族主义者的无端漫骂,其无知可见一般。如果他们是汉人,你们早就说他们是&为国捐躯的烈士&了吧!
NO.7 &满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
荒唐!清顺治七年,清军进入南京,受到南京军民夹道欢迎,这是你们所说的&民族高压?&清康熙年间平定蒙古准格尔部叛乱,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蒙古部民其向康熙行三拜九叩大礼,这也是你们所说的&民族高压&?清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设置驻藏大臣,这也是你们所称的&民族高压&?
NO.8 &扬州十日屠杀80万人&
更是胡扯到没边了,就算清军用原子弹也做不到这么大的死亡人数,况且如今的考古工作连一具尸体都没找到,何来&十天杀80万&,典型的胡扯!
NO.9 &满人都应该杀光!&
、&满人都应该杀光!&
这就是典型的民族狭隘心理,有多荒唐你们自己评论去!
NO.10 &明朝比满清强&!
、&明朝比满清强&!
荒唐!明朝的时候能直接管到青海、西藏、蒙古、新疆这些边远地区吗?明朝皇帝能亲赴大漠作战吗?能做到每天上朝理政吗?至少清朝的皇帝没有一个昏君、暴君,也没有被蒙古人抓走的皇帝,更不会有太监干政之类的荒唐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最后,我还是想说:我是汉人,百分之百的汉人。我得身份证民族这一栏写着&汉族&但是我自认比那些整天骂这个骂那个的所谓&汉人&要爱国,请你们大汉族主义者好好回去想想,你们对得起&汉族&这一个神圣的名字吗?
NO.3 &XXX是汉奸!&
大汉族主义者今天说这个是汉奸,明天又说那个是汉奸。是不是汉奸不是你们大放厥词就能决定的,说不定那些经常说别人是汉奸的人自己就是个大汉奸!
NO.4 &满清使中国落后XX年&
荒唐透顶,拜托你们大汉族主义者们先去读读史书,清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你们脑子里就是那些不平等条约,你们还不知道清结束后给中国留下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近代化的中国!就是因为有你们大汉族主义者存在,咱中国就是强大不起来!
引用:给中国留下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满清退位时应该是给中国留下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支 持0票& 反 对0票&
作者:发表于: 03:26:04
明朝末期国土面积也不过300多万平方公里.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28:47
红色区域都是民国以后丢失的.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31:05
蒋介石老师的密闻
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没有谁是完美的,但却有人把孙中山抬举得完美无缺,真是这样吗?国民党自然要把孙说成圣人,共产党为了统战,也把他说得象圣人。但是历史是不容人随便涂脂抹粉的,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其实都是清楚的,只是为尊者讳不说而已。但有人说了,李敖就有很好的研究著作,可以看到真实的一面。下面转载的是某位学者根据公开的、真实的、可信的中国、日本史料所写的孙中山的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另一面。对孙中山的评价,无疑他是一位爱国者,但同样我们也反对为了某种实用主义目的,无限神话、吹捧。 
  孙中山协商东三省与蒙古经过
  政治家和政治组织的内外政策是交相为用的。与其对内政策紧密联系,孙文的对外政策上也留下一长串平常人难于理解的记录。从民初开始,这些记录在国内外的出版物中就不断有所披露,在研究近代中国的史家中对有关事实毫不知情的,大约十分罕见。不过,在中国大陆,人们没有把这些史料系统排列出来,加上标准教科书讳莫如深,一般读者知道真实情况的似乎也不多。请读者允许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据中国大陆近20年的出版物,将有关事实抄录如下:
   第一,&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以大面积的租界&。&约摸在1900年6月初,孙博士(按:早已有人指出,孙文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可能是Dr.&&医生的误译。他是医学院毕业生,也行过医。)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哈尔蒙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蒙德先生的报告,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1902年12月底或者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
  &孙博士答应,在华南建立起联邦共和国以后,它将转向法国要求帮助,为了取得法国的支持,并将给以大面积的租界。&
   第二,1910年3月,孙文与美国人荷默&利和布思会谈,&这三个人建立了一个辛迪加&&孙博士任命布思为辛迪加和同盟会两者的驻国外的唯一财务代表,并且授他以处理贷款、收款和购买所有陆海军装备的代理人的全权。辛迪加保留其权利,以负责掌握铁路建设的借款,割让满洲矿藏租借地给美国支持者,在临时政府建立以后,将借款转用于中国的经济建设。&&美国人同意在十七个月之内筹足三百五十万元,分为四期摊付给孙博士。&
  第三,武昌起义后,孙文到了伦敦,寻求英国政府的帮助。&孙博士答应在英国政府的建议下活动&&他答应给英国和美国享有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优惠待遇。他将把中国的海军置于服从他个人命令的英国军官指挥之下,对于日本的态度,他将根据英国的建议办事。&由于英国政府寄希望于袁世凯,没有理睬这些建议。
   第四,出卖满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文,偕同秘书长胡汉民同三井财团代表森恪及宫崎滔天、山田纯三郎会谈。会谈前,森恪等曾得到先后出任首相的日本政界元老桂太郎、山县有朋等授意,冀图与孙文等革命党人订立密约,使东三省归日本所有。会谈中,孙文表示:&当此次举事之初,余等即拟将满洲委之于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日本政府如能&火速提供资金援助&,&余或黄兴中之一人可赴日本会见桂公,就满洲问题与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计。&森恪在会谈当天下午6时还发出一封经过孙文、胡汉民修改的致日本有关人士的特急电报,内称:&关于租借满洲,孙文已表应允&&如能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借款之外再借与一千万元,则孙等与袁世凯之和议即可中止,而孙文或黄兴即可赴日订立关于满州之密约。&此事一波三折,最后因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的反对没有办成。原因是:&按照日本军部的扩张主义分子的观点,在中日、日俄两次战争中,满洲是日本人为之抛洒珍贵的鲜血的地方,理应享有一切权益,而无须以金钱收买。据与孙文有密切交往的内田良平说,从1905甚至更早时开始,孙就曾在游说日本朝野人士时一再声称:&满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国革命的目的在灭满兴汉&,&日本如能援助中国革命,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从1898年起至1923年止,包括与森恪的谈话在内,类似的记录共10条,交涉对象包括首相、陆军参谋总长、政坛元老、财阀等等。  第五,把设立国家中央银行的权利让给日本人。日,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孙文便致信曾任大藏大臣的阪谷芳郎,委托他建立中国的中央银行。同日,又电告阪谷:&设立中央银行事,应即迅速进行。&十天后,阪谷便复函孙文说&接到贵电及中华民国元年一月初十日贵翰,委托阪谷以贵国中央银行设立之事&,因此他草拟了《中华国立中央银行设立特许札》,要求孙文盖章批准。其中规定&该特许札之有效期限,自交付特许札之日起算,以五十年为限。&&该银行有发行纸币之特权。&其他职能包括 &国库之岁入及岁出&、&内外国债之整理及新招集国债之时,可使该银行办理&、&货币之整理及改造&、&管理印花纸出入贩卖等事&、&政府设定监督银行之业务&等等。重要人事之&任免全权&,也交给阪谷,虽然规定&政府自该银行开业年满五年之后,于一年内以付价,得收买外国人所有股份&,但又规定&政府于本条期限之间不能收买,则本条买收权为消灭。&
   把设立经营和管理中央银行的特权交给一个曾任外国内阁大臣的外国人,担负财政收支、发行货币和监督全国银行系统的重任,这是事关国家主权的大事。孙文如此轻率地处理,虽然当时没有办成,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失误。此事曾于日被著名记者黄远庸公诸报端,这是国内报刊第一次揭露孙文在对外关系中损害国家利益。就事情本身来说,应该说是大众传媒履行监督政治家这一类公共人物的职责的大好事。袁世凯政府虽曾利用此事批评孙文,但这正是现代政治中不同政治势力互相批评、监督、争取公民信任应有的常规。中国公民有权知道这一类信息,20世纪中国政治的腐败和专横,恰恰是与执政者实行愚民政策,拒绝公开政务息息相关的。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32:38
第六,与袁世凯竞相向日本政府争宠。宋案发生以后,孙文认为&日助我则我胜,日助袁则袁胜。&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孙文与袁世凯都不惜代价,争取日本的支持。早在30年代初,后来任《大公报》总编辑的著名报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全文公布了孙文日给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这封信有四个要点:
   1,中国对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于英国更大的作用。孙文说:&英国之区区三岛,非甚广大,然人莫不知其国力膨胀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陆,为母国之大市场,世界列强始莫能与争。日本之发展已尽,殆无回旋之余地,中国则地大物博,尚未开发。今日本如英国之于印度,无设兵置守之劳费,而得中国之大市场,利且倍之,所谓一跃而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提供给日本比印度这块殖民地之于英国更廉价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体说来是内政、外交、军事、实业、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帮助,且&可开放中国全国之市场,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独占贸易上之利益&&日本制造品销入中国者免税,中国原料输入日本者亦免税。&  2,袁世凯政府实际上是反日的。袁氏及其政府&佯与日本周旋,而阴事排斥&&或政府依违其间,而嗾使民间反对,或其权利已许日本,而翻授之他国。彼之力未足以自固,又惮民党与日本亲善,故表面犹买日本之欢心&&设其地位之巩固过于今日,其对待日本必更甚于今日。&  3,国民党掌握政权之目的未达到之前,中国不可能安定。信中的原话是:&夫惟民党握中国之政柄,而后中国始有治安可言也。&民党&抱有主义,为求其之必达,生死以之&&民党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国一日不能安&。
  4,&日本能助革命党,则有大利&,所以要敢于超越常规,帮助国民党。孙文坦言&中国革命党事前无一强国以为助,其希望亦难达到&,但&助一国之民党,而颠覆其政府,非国际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窃意阁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机会,正阁下大焕其经纶之日也。&  如此大利,没有打动日本首相。在日本政府首脑看来,依靠已经统治着全国的袁世凯,比起指望形单势孤的孙文一伙显然更加实惠。孙文暗通款曲,唯一的作用是日本在压袁世凯就范时多了一个筹码。
   此外,孙文的这封信很快就被泄露出去,中外报刊广为登载,还说是黄兴揭露的。此事不但进一步损害了国民党人的形象,也加深了国民党人之间的分裂。从黄兴当时的一封信,可见一斑:&近得各处党员通告,并读中外各报登载弟所宣布中山先生之函,此事从何说起,党德败坏,竟至此极,殊可叹也!此事之有无,弟不必加辩,请足下函询中山先生,即知其真相。中山先生是否有此函件与日本当道,尚属疑问,袁贼阴险,派侦离间吾辈,亦时时有之,即令有此函件,中山先生从未与兴阅过,兴又何从宣泄?此种卑鄙手段,稍有人格者不为。&内外疑谤丛集,真伪莫辨,亲痛仇快,而祸根却在孙文的作为。
&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35:41
孙中山,日军侵华的急先锋![附图]
图霸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日本黑龙会头领内田良平(wikipedia.org)
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黑龙会总部成立(图片来源:新华社)
日,南京沦陷,根据二战结束之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在六周之内,丧心病狂的侵华日军杀害中国平民和战俘超过20万(中国提出的受难人数为30万),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然而,1929年建成并被国民政府&奉安大典&迎回孙中山遗骸的南京中山陵,却基本完好无损(除了12月13日之前日军进攻南京中山门外时与守灵官兵交战造成的小小损毁)。
1940年侵华日军攻陷孙中山故乡广东香山县全境,残暴成性的日军,在孙中山故居的前面,却一改往日的威风,列队向孙中山故居致以诚挚的鞠躬和敬礼。第二年,日,孙中山的得意弟子、《总理遗嘱》的执笔人汪精卫所领导的日军傀儡南京政府,尊崇孙中山为&国父&,与重庆的蒋介石,争当孙中山的嫡系传人。电影《色戒》中有多个镜头描述了抗战期间,汪伪南京政府汉奸高官悬挂的孙中山照片,忠实于历史细节的大导演李安,小心翼翼的用电影语言提醒了观众:孙中山不仅是民国之父,还是汉奸之父。
&身具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孙中山,何以成为侵华日军的敬仰对象?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到底如何帮助了日军侵华战争?避开国共两党多年来&圣化孙中山&的迷雾,借助于互联网的帮助,我们可以逐步揭开这个谜底。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与日本双边关系的历史转折点,满清王朝从&天子帝国&的高傲中强烈受挫,马关条约,朝鲜独立、台湾割让,全国民众反日、反清活动风起云涌,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的公车上书,引发之后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相反,赢得甲午战争胜利的日本,则利用满清的战争赔偿(2.3亿两白银)进一步扩军备战、大国崛起,勃勃野心瞄上了疆域庞大、资源充足的满清帝国。
为了从内部击垮中国,1897年,日本外务省委任宫崎滔天、平山周等人进入中国,调查、发现并资助中国的秘密结社和反叛组织(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AE%E5%B4%8E%E5%AF%85%E8%97%8F),由此宫崎滔天、平山周发现了孙中山,并于当年以平山周&语文教师&的名义申请了孙中山赴日签证(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3%E5%B1%B1%E5%91%A8),从此奠定了孙中山以日本为&反清、反华&大本营的二十年(1897年---1917年)。
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前排左起:安永东之助、杨衢云、平山周、末永节、内田良平;
后排左起:可儿长一、小山雄太郎、宫崎寅藏、孙中山、清藤幸七郎、大原义刚。
在日本&军国之心、路人皆知&的协助和支配之下,孙中山1903年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并利用日本为&反清基地&,向满清发起了数次暴动(美其名曰武装起义)。在此期间,孙中山领头的革命党,与流亡日本的康有为、梁启超&保皇党&,针对中国&是革命还是改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文字斗争。1907年孙中山因涉嫌贪污日本政府送给他和同盟会的资金(国共史书上都写为日本友人所赠15000日元,时日本人平均月薪为20-30日元),远赴南洋,导致同盟会内部分裂。
辛亥革命后,&日本友人&在香港接孙中山并同回上海(网络资料)
上图中被放大的孙中山与宫崎滔天的合影(网络图片)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之后,当着&远距离革命家&、正在美国丹佛中餐馆端盘子的孙中山急匆匆&下山摘桃子&,绕道欧洲回国,首先即电召&日本友人&在香港接船,然后与大批日本人同船抵沪。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仅在财政、银行等方面求助于日本财阀,而且很快就任命了大批日本人,包括极力主张策划满蒙独立的日本黑龙会头目内田良平、宫崎滔天,来做自己的经济、法律、海军和政府等各方面的顾问。
清帝逊位、袁世凯接任中华民国总统之后,因1913年初宋教仁被杀,提倡&五权宪法&的孙中山却越过司法途径,用造反的方式(二次革命)对抗中华民国,失败之后,1913年再次逃亡日本,并开始组建&反华基地&,1915年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对德宣战为名,出兵强夺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胶东半岛及其胶济铁路,孙中山当即委派党务部长居正前往刚被日军占据的青岛去成立在日军庇护下的&中华革命党东北军&。为此,孙中山全力疏通日本官方,很快得到了日本占领军的支持,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并任用了大批日本浪人、学生,甚至日本军人。这支以日军占领区为后方的革命军,一度攻占了山东昌乐、安邱、高密、益都、昌邑及寿光等县。只是由于袁世凯很快去世,日本政府改变态度,孙中山才没有能够在日本浪人和军人的直接帮助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战果.
其后直到民国糜烂、袁世凯称帝失败并去世,孙中山才借机重新回国,并在之后的1923年一头投入苏联的怀抱,开展&联俄容共&,拿到了80万金卢布、和无数的枪支弹药,帮助了国民党打下天下,也帮助了****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1949站起来了。
甲午战争之后,企图称霸东亚的日本人,战略最大的成功之一,就是发现、资助、扶植了孙中山和及其革命同伙,不仅用革命颠覆了清朝、用继续革命搞乱了民国,而且培养了青史留名的汉奸天才汪精卫,到1931年关东军顺利占领东北、1937年大日本皇军兵临南京、马饮长江时,不感谢孙中山,还能感谢谁?
(& 万维读者网记者傅芮岚争鸣文章 )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38:35
孙中山与大汉奸汪精卫早期的革命活动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时,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  
  19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汪精卫的书籍,比如蔡德金的《汪精卫评传》,黄美真的《汪精卫传》,秦亢宗的《走向深渊》等。 
    1893年5月4日,广东省番禹县(今广州),来自浙江的客商汪椒家里,又新添的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是汪椒的第4个男孩,也是第10个孩子,汪椒给这个男孩龋蝴叫汪兆铭。汪兆铭是汪椒的填房吴氏所生,生汪兆铭那年汪椒已经62岁了。汪椒是个落第秀才,后来弃文从商。汪椒见这个小儿子异常聪明,就特别注重教汪兆铭读书,在汪兆铭5岁时就开始教他认字。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汪兆铭8、9岁时,就基本可以读书了。更  
  (日南京举行汪伪政府成立典礼.)
  汪兆铭13岁时,母亲病逝,14岁时,父亲又病逝。从此汪兆铭就依靠比自己大22岁的大哥汪兆镛抚养生活。由于家境所迫,汪兆铭17岁时就开始到私塾去教书。1901年汪兆铭18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秀才。1900年义和团事件以后,清政府开始搞&新政&,开始大量选派公费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并给予归国留学生举人或进士的待遇,授予高级官职。这在当时的中国青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识青年纷纷前往外国留学。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在广州招考前往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的公费留学生,录取人数为50名。清政府为每位公费留学生每月资助30日元,这比现在公派留学生的资助金高多了,可以在日本生活得比较宽裕。汪兆铭考上了这次的公费留学生,1904年9月,汪兆铭挤杂在三等舱的乘客当中,首次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当时汪兆铭万万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他以&国家元首&之尊乘专机访问日本,更没有想到他会客死在这片土地上,人的命运真是不可预测的事。1905年7月孙中山从美国再次来到日本,汪兆铭加入了孙中山的广东派&兴中会&。汪兆铭文思敏捷,擅长演讲,有很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很快脱颖而出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并委以重用。  
  (伪南京政府首脑汪精卫于1941年会见德国外交官)
  1905年8月20日,各革命党派的大联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汪兆铭作为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被选为评议部部长。新建的同盟会最初设有三个部: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汪兆铭当选重要职务的评议部部长,说明汪兆铭在革命党中有相当的影响力,那时汪兆铭才22岁。同盟会最初的主要任务是搞宣传和制造舆论,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民报》特邀章炳麟担任主编,主要编辑则为汪兆铭、胡汉民、吴稚晖等人。汪兆铭从《民报》的创刊号开始,一直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汪兆铭以&精卫&的笔名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汪兆铭使用&精卫&的笔名,源自《山海经》里精卫填海的故事,含有对革命锲而不舍之义。汪精卫的文章逻辑严密,笔锋锐利,有很大的影响力。当时《民报》的主要对手是梁启超等保守派主办的《新民丛报》,汪精卫的文章以与保守派的改良主张论战为主,宣扬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1906年6月,汪兆铭从政法大学速成科毕业,在260余名学生当中,汪兆铭成绩名列第二。本来公费留学生在学成毕业后,有归国服务的义务,同级的大部份同学纷纷归国。但汪兆铭却不准备回国,决定留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  1907年初,日本政府迫于清政府的压力,&请&孙中山出国。此后汪精卫跟随孙中山出走越南和马来亚等南洋各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时汪精卫已成为孙中山最为信赖的亲信之一。1908年3月汪精卫在马来亚的槟城结识了华侨巨富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39:01
 长兄汪兆镛在他15岁时,为他选择了一个同事的女儿刘氏订了婚。汪精卫在日本参加革命后,汪兆镛经常来信训斥汪精卫忘恩负义,拿了朝廷的公费出国,到国外却干背叛朝廷的反叛之事。汪兆镛要汪精卫立即悬崖勒马,放弃革命回国为朝廷尽忠。在清政府发出对他的通缉令后,汪精卫写信给汪兆镛,表示断绝与家庭的关系,解除婚约。汪精卫在信中说:&罪人兆铭在日本从事革命之事,已被朝廷发觉,谨自绝于家庭,以免相累&&吾为革命流血,志矢不渝,谨请谅鉴。罪人与刘氏由家庭作主,曾有婚约,但既与家庭断绝,则此关系亦当随之断绝。请自今日始,解除婚约&。汪兆镛接到汪精卫的断绝信后,退还了刘家的订婚聘礼,为汪精卫解除了婚约。1908年7月,陈璧君搭乘荷兰客船来到日本,陈璧君倾心于汪精卫,不仅因为汪精卫的相貌才能,还因为他严肃的生活作风。在这些年青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赌博酗酒,而汪精卫却象清教徒一样生活,被人称为&道学先生&。最让陈璧君感动的是汪精卫&革命家不结婚&的信念。汪精卫对陈璧君说:革命家生活无著落,生命无保证,革命家结婚必然陷妻子于不幸之中,让自己所爱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过。汪精卫发誓说:&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汪精卫越说不结婚,陈璧君反而越爱汪精卫,但汪精卫却从来没有碰过陈璧君一个指头。后来汪精卫说:正因为他太爱陈璧君,他才没有碰陈璧君一下,他不想毁了陈璧君一生的幸福。汪精卫后来真的实践了他的诺言,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和革命同志陈璧君结婚,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汪精卫婚后也一直严守一夫一妻的准则,从来没有外遇和桃色新闻,汪精卫的道德人品在当时的革命家中无人可比。到1908年冬,革命进入最困难的时刻。六次武装起义相继失败,此时梁启超等保皇党乘机攻击革命党的暴力革命,批评革命党领袖是唆使别人送死而自己谋取名利的&远距离革命家&。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的批评反响很大,一时在海外华人中掀起批评了革命党领袖的风潮。不久这场批评的矛头就开始指向孙中山,有人写了《孙文十四大罪状》一文,揭露孙中山贪污革命经费2万元自用。当时孙中山独揽同盟会中的经费大权,从不公开经费的使用情况,所以人们怀疑孙中山贪污也不是无中生有。虽然孙中山到底有没有贪污的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但这场批评对孙中山在党内的威信影响极大,同盟会中出现也了反孙运动。章炳麟的浙江派公开反对孙中山,宣布脱离同盟会,恢复他们以前的&光复会&。黄兴的湖南派持中间态度,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大量出现,一时间革命陷入失败的边缘。更多精彩,    1905年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的方式来推翻清王朝。到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量革命青年为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梁启超等保皇党则乘机批评革命党的暴力革命。梁启超特别批评革命党领袖们,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却唆使别人在国内搞送死的暴力革命。1908年冬,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批评革命党领袖的&远距离革命家&作风,批评他们唆使别人送死而为自己谋取名利的作法,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孙中山的运动,一些人主张&革命之前必须先革革命党之命&。反孙派攻击孙中山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批评孙中山近似于独裁的领导作风,说孙中山&办事近于专横,常令人难堪&,第二是批评孙中山不公开革命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少人怀疑孙中山将革命经费挪作私用。
  1907年日本政府&请&孙中山出国时,日本朋友公开赠送孙中山的赠款就有20000余日元(当时普通日本工薪阶层的月薪不过二、三十日元),而孙中山只给《民报》留下2000元经费,其余自己全部带走,使《民报》经常陷于经费拮据的苦境。1908年冬,《民报》主编章炳麟和孙中山诀别,章炳麟说:日本人向孙中山赠送的赠款,本来是赠送给革命党的革命经费,孙中山却把这些钱当作赠送给他个人的私人赠款使用。章炳麟批评孙中山这种作法&实在有损我同盟会之威信,而使日人启其轻侮之心&。在&远距离革命家&批判和&倒孙狂潮&的夹攻下,党内党外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士大量出现,同盟会一时间陷入失败的边缘。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无条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汪精卫刺杀清政府高官的设想,并不著眼于暗杀计划本身是否成功,而是著眼于用鲜血回击同盟会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的讥讽,挽回民众对革命党的信心。
&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03:40:59
引用:以下是 看戏子 在& 00:50:36&发表的:
&&&&红色区域都是民国以后丢失的.
&&&&这是民国以后的中国.
&&&&清朝退位时给中国留下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如今国土面积是多少?
&&&&忽悠谁不会? 个人签名:轻轻地对你一笑 俄就不见了 你那里去寻找去寻找俄的笑 作者:发表于: 18:09:40
个人签名:祖国在我心中!!! 作者:发表于: 18:36:29此回复已经被删除 个人签名:祖国在我心中!!! 作者:发表于: 01:02:44
个人签名:祖国在我心中!!! 作者:发表于: 10:18:25
个人签名:祖国在我心中!!! 作者:发表于: 11:54:18
个人签名:成绩是你,困难是我。史版欢迎你!君子不可始乱终弃! 作者:发表于: 20:15:52
吹牛谁不会!
自民国以后中国走向彻底的没落! 个人签名:祖国在我心中!!! 作者:发表于: 23:23:04
&《清实录》
&&&&《清史稿》
&&&&《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大清会典图》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康熙遗训》
&&&&《星源集庆》
&&&&《碑传集》
&&&&《国朝先正事略》
&&&&《康熙起居注》
&&&&《雍正朝起居注册》
&&&&《国朝宫史》
&&&&《国朝宫史续编》
&&&&《清太宗实录稿本》
&&&&《张廷玉年谱》
&&&&《鄂尔泰年谱》
&&&&《圣谕广训》
&&&&《啸亭杂录续录》
&&&&《天咫偶闻》&
&&&&《榆巢杂识》
&&&&《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档案选编》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旗通志》&
&&&&《大义觉迷录》&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
&&&&《大清诏令》
&&&&《清雍正朝镶红旗档》
&&&&《清朝藩部要略稿本》&
&&&&《永宪录》&
&&&&《东华录》(蒋良骐)&
&&&&《汉译满文旧档》&
&&&&《建州纪程图校注》&
&&&&《天聪朝臣工奏议》&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
&&&&《栅中日录校注》
&&&&《建州闻见录校注》
&&&&《燃藜室记述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
&&&&《清朝开国方略》&
个人签名:祖国在我心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凭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