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清水驿乡方家村租房沟村划分成哪里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双联”托起“幸福梦” 榆中多措并举激发农民创业(图)
  中国甘肃网4月17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四月的榆中大地乍寒乍暖,但走进榆中的山山川川,处处都能看到各级联扶干部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的忙碌身影,而最引人眼球的是群众的住房换新颜了、村头巷尾水泥硬化路多了、村容村貌整洁靓丽了,一个个贫困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随处都能听到群众由衷的感慨:&双联行动让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实现&幸福梦&指日可待了。&
  干部结&穷亲&共筑幸福梦
  &根据曾万祥的情况,今年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扶&&&4月11日,省委老干局干部宁晓芸在《帮扶日志》这样写道。自去年和榆中县中连川乡高窑沟村曾万祥一家结对帮扶以来,小宁每次去&串门&都要在《帮扶日志》上记录帮扶举措、进度等内容。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乡各级联扶干部深入榆中的南北两山、川东川西,与困难群众认亲戚,交朋友,给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有力地助推了&双联&行动向纵深开展。截至目前,参与榆中县&双联&行动的省市县乡四级联村单位483个、联户干部7021名,共联系对接贫困户8371户,占贫困户总数的31%,做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贫困村掀起养羊热
  &小尾寒羊每只每年产羔两次,每次产羊羔2-5只,每只母羊羔经过5个多月的喂养就能卖上1000多元,我现在有14只羊,还要继续扩大养羊规模,争取存栏数达到100只,这样才能早日脱贫致富。现在每天看到活蹦乱跳的小羊羔时,浑身都有劲了,干活也不累了。&4月12日,榆中县清水驿乡方家沟村村民韩宗德高兴地对记者说。据了解,在各级联扶单位的帮助下,去年方家沟村就有50户养起了小尾寒羊,看到养羊的这条致富路后,村民们纷纷效仿,今年,报名养羊的户数越来越多,预计今年规模将达到100多户,存栏数达到5000多只。
  种植中药材打开致富路
  &去年,双联行动开始后,联扶单位知道我家的情况后,积极协调支持我种了4亩甘草、1亩黄芪,去年雨水特别充沛,中药材长势特别好。今年我想再种10亩中药材,这样错岔种,每年都有收入,三年脱贫奔小康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榆中县贡井乡崖头岭村农民王胜如是说。
  据悉,地处榆中北山的贡井乡把种植中药材作为扶持联系户的重点,并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将帮扶资金兑现于联系户。去年,通过这种方式发动310户群众,种植药材1072亩,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15000亩。
  注重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各级联扶部门在积极投入帮扶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种植养殖、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培训班,实现&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致富&的目标。
  据统计,2012年,榆中共举办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724场次,培训10.5万人次。
  首席记者杨贵智 特约记者蒋智勤 文/图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杨双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月16日,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1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获悉,今年,我省有1.7万名中职生参加高考,省教育厅将积极协调中职升高职、本科招录...
随着兰州市四版总规绘就“跳出峡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以及将秦王川定位为兰州拓展城市空间的归宿,兰州这座昔日的重工业城市由此步入转型跨越...
甘肃生活通
天气·出行更多>>
考录·求职更多>>
购物·消费更多>>
二手·交换更多>>&&& 生性懦弱的榆中农民李学峰,与女子小霞&私婚&近10年并育有一女。然而,当小霞不堪&丈夫&的懒惰和无能而外出打工后,李学峰认为小霞有了&外遇&,竟残忍地削去其耳朵、砍断其手脚,随后自寻短见,被群众救下。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李学峰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向小霞赔偿22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现年36岁的榆中清水驿乡方家沟村农民李学峰,10岁时因一次惊吓变得少言寡语、胆小怕事。27岁那年,在兰州一餐厅打工时邂逅庆阳女子小霞,两人便谈起了恋爱。2001年年底,两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就在李学峰家摆酒操办了风光的婚宴。随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一家三口虽然清贫但也算和睦。2007年,因李学峰的懒惰与无能,经济入不敷出,两口子矛盾不断。2009年2月,小霞拿走家中仅有的1万元积蓄,离开兰州到临夏打工。
  2009年4月初,小霞从临夏悄然回兰,住在姐姐家里。4月12日,当她回到位于红星巷的租住屋欲取回自己的东西时,被李学峰堵住。李学峰认为小霞有&外遇&而欲离弃他,竟疯狂地将小霞压倒在地,持菜刀连砍20余刀,致小霞四肢断离,李学峰又割下了小霞的耳朵,小霞倒地装死才躲过了致命砍杀。次日,李学峰到新港城上吊自杀,被群众救下。经鉴定,小霞身负重伤,为7级伤残。李学峰受审时,语无伦次地几番表述,法庭才听清他要求不要给自己判刑,因为还有残废的老婆和年幼的女儿需要自己养活。最终,鉴于李学峰故意杀人未遂,法院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 生性懦弱的榆中农民李学峰,与女子小霞&私婚&近10年并育有一女。然而,当小霞不堪&丈夫&的懒惰和无能而外出打工后,李学峰认为小霞有了&外遇&,竟残忍地削去其耳朵、砍断其手脚,随后自寻短见,被群众救下。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李学峰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向小霞赔偿22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现年36岁的榆中清水驿乡方家沟村农民李学峰,10岁时因一次惊吓变得少言寡语、胆小怕事。27岁那年,在兰州一餐厅打工时邂逅庆阳女子小霞,两人便谈起了恋爱。2001年年底,两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就在李学峰家摆酒操办了风光的婚宴。随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一家三口虽然清贫但也算和睦。2007年,因李学峰的懒惰与无能,经济入不敷出,两口子矛盾不断。2009年2月,小霞拿走家中仅有的1万元积蓄,离开兰州到临夏打工。
  2009年4月初,小霞从临夏悄然回兰,住在姐姐家里。4月12日,当她回到位于红星巷的租住屋欲取回自己的东西时,被李学峰堵住。李学峰认为小霞有&外遇&而欲离弃他,竟疯狂地将小霞压倒在地,持菜刀连砍20余刀,致小霞四肢断离,李学峰又割下了小霞的耳朵,小霞倒地装死才躲过了致命砍杀。次日,李学峰到新港城上吊自杀,被群众救下。经鉴定,小霞身负重伤,为7级伤残。李学峰受审时,语无伦次地几番表述,法庭才听清他要求不要给自己判刑,因为还有残废的老婆和年幼的女儿需要自己养活。最终,鉴于李学峰故意杀人未遂,法院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 生性懦弱的榆中农民李学峰,与女子小霞&私婚&近10年并育有一女。然而,当小霞不堪&丈夫&的懒惰和无能而外出打工后,李学峰认为小霞有了&外遇&,竟残忍地削去其耳朵、砍断其手脚,随后自寻短见,被群众救下。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李学峰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向小霞赔偿22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现年36岁的榆中清水驿乡方家沟村农民李学峰,10岁时因一次惊吓变得少言寡语、胆小怕事。27岁那年,在兰州一餐厅打工时邂逅庆阳女子小霞,两人便谈起了恋爱。2001年年底,两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就在李学峰家摆酒操办了风光的婚宴。随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一家三口虽然清贫但也算和睦。2007年,因李学峰的懒惰与无能,经济入不敷出,两口子矛盾不断。2009年2月,小霞拿走家中仅有的1万元积蓄,离开兰州到临夏打工。
  2009年4月初,小霞从临夏悄然回兰,住在姐姐家里。4月12日,当她回到位于红星巷的租住屋欲取回自己的东西时,被李学峰堵住。李学峰认为小霞有&外遇&而欲离弃他,竟疯狂地将小霞压倒在地,持菜刀连砍20余刀,致小霞四肢断离,李学峰又割下了小霞的耳朵,小霞倒地装死才躲过了致命砍杀。次日,李学峰到新港城上吊自杀,被群众救下。经鉴定,小霞身负重伤,为7级伤残。李学峰受审时,语无伦次地几番表述,法庭才听清他要求不要给自己判刑,因为还有残废的老婆和年幼的女儿需要自己养活。最终,鉴于李学峰故意杀人未遂,法院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dede:arclist row='10' titelen='25' typeid='41' limi='0,10' orderby='click'}
{/dede:arclist}
找法网 () 版权所有【扶贫攻坚】“危房改造”安了居民富了乡亲
榆中县农村危房改造5年惠及16366困难户
张永刚在自家新建的房屋前干农活
榆中新闻网10月25日讯(记者 郭云莲) 10月23日,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榆中县三角城乡龚家屲村六社张永刚新建的漂亮瓦房上,&看,这就是我家新建的房子,漂亮吧&,站在门口,张永刚脸上充满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新家,而那房屋,是今年2月份开始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后的模样。
&&& &原来我家那土房子,还是50年代老辈们建的,一下雨就漏,冬天屋里到处是穿堂风&&&这是张永刚口中老房子的真实状况。
&&& 今年,该村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时,他家被纳入了实施改造的范围。由危房改造项目办为其提供了1.25万元的建房补助,自筹4万多元,6月,改造后的房屋彻底变了个样:一砖到底的大瓦房,盖上了崭新的琉璃瓦,破旧裂开缝隙的土墙壁也被建造一新,并在墙面涂上了涂料。
&&& &政府帮我们盖好了房子,我们种地打工生活也更有信心了。&张永刚说,住了大半辈子的破房子,以前一直没心思出门挣钱。现在居住的条件好了,全家的目标就是早日实现小康,赶上村里乡亲们的生活。
&&& 与张永刚一样,2013年三角城乡全乡40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退伍军人等符合条件的困难户都完成了危房改造。&家里房屋改造,幸亏有政府帮忙,不然我们都得等到老了&,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说。据榆中县房管局副局长孙彦发介绍,2013年仅榆中县三角城乡一乡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的投入为53.6万元,房屋改造,不仅改变了村民们整体精神面貌,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村子的产业发展。
&&& 房屋改造好了,村民能安全居住,产业发展才更有希望。
&&& 在清水驿乡方家沟村五社,60多岁的周俊斌生活得很愉快,&没想到人要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享受几年清福。&边拾掇着60多平米的新式的&虎包头&的新家,老周便感慨着。
&&& 方家沟属于榆中县较为偏远的山区村之一,多少年来,大多村民都居住在破旧的土房子里,听到乡上村上宣传&危房改造&项目时,老周心动了,10月份,他家的新房盖好了,现在,他人老心更有劲了,养了2头猪,准备让自家的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 据了解,自2009年,榆中县政府将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为为民兴办的实事来抓,采取多项措施充分论证,制定方案,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实施5年来惠及困难家庭达16366户。
&&& 经过五年的危房改造,如今,走进榆中各个村子,新房一幢幢,住在新房里,困难户们各个喜洋洋。孙彦发告诉记者:&五年来,为确保危房改造这项民心工程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住建局组织建筑方面的专家及技术人员走村串户,广泛征求意见,对改造方案的细节等进行充分论证,结合实际制定了《榆中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在房屋形式上因地制宜,宜平则平;在结构上愿砖混则砖混,愿砖木则砖木,不搞千篇一律。&
&&& 据记者了解,五年以来,榆中县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共投入各类资金10441.5万元,使全县16366户农户受益,其中,重点解决了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贫苦残疾人家庭、贫苦两女户、贫苦单亲家庭、困难退伍军人家庭的住房之忧,切实加强了农村住宅的科学合理布局,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让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编辑:郭云莲
榆中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
“三下乡”为群众送去看得
评选乡村“最美家庭”引领
我县2014年“三下乡”活动
政协榆中县八届三次会议胜
榆中推动经济驶入发展快车
民间艺人来拜年 福利院里
县四大家领导看望慰问人大大学生志愿者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第A4版:记者走基层
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
大学生志愿者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记者&吴少华&文/图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    鑫报讯&在这炎热的六月里,来自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E苑之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顶着骄阳,走进了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乡方家沟村方家沟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书包、文具等物品,因为他们的到来,方家沟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夏日里的丝丝“清凉”。  日前,记者跟随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E苑之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了方家沟小学。这次的走访,不单单是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物品,志愿者们还通过周密筹划和先期准备,在学校发起了趣味运动会及文艺汇演。在趣味运动会活动中,主要包含了学前班学生穿衣服比赛、立定跳远、端乒乓球竞走、拔河比赛。文艺汇演由该校学生和志愿者共同演出的28个节目构成,有歌曲《朋友》、舞蹈《前进》、课本剧《晏子使楚》、小品《猫和老鼠》、诗歌朗诵《少年中国》等。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E苑之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特殊的节假日里走进该所学校,定期开展关爱活动及送温暖活动,还有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等。为该校农民工  子女、留守儿童等开展七彩课堂等关爱活动、义务支教活动、留守儿童心里健康调研活动、爱心捐赠活动、结合自身专业为方家沟村建立村级网站等。  通过几年的志愿行动,志愿者们与该小学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吴俊常已经是第三年来到这里,所支教过的学生也深深喜欢这位会做饭,会教他们武术的大哥哥;还有很多低年级的志愿者是第一次来到方家沟,但他们很快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所融化,很快组织孩子们做游戏,开展各类关爱活动。这里虽然条件艰苦,生活困难,但是这里的孩子们仍然乐观、开朗、充满理想和希望,这些都深深地触动着志愿者们。他们纷纷表示,除了要把这种精神带回学校,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外,更希望能够经常来到这里,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这里的孩子们。  此外,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每次来到方家沟小学,都会发现新的变化、营养早餐室、新的篮球架、硬地操场,志愿者们为学校不断的发展建设感到欢喜。(更多内容请关注大西北网/)&    近日,记者走进榆中县清水驿乡方家沟村周俊健家里,看到他家已经开始动工盖起了新瓦房。说起周俊健家要建的新房子,大家开玩笑说这起源于一条短信。
    自从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以来,县上、市上乃至省上的干部都积极地投入到了帮扶工作当中,老百姓对此也充满期待。周俊健家的帮扶者,是榆中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唐伟尧,在初次来到他家了解了情况后,唐书记便想着帮扶的办法。一日,唐伟尧收到周俊健要盖新房子的短信后,便想着一定首先要让老百姓有房子住。
    方家沟村位于清水驿乡,土地贫瘠,收入单一,为了发展经济,大多数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但周俊健是个特例,2011年的一次脑出血让他家陷入了深深的灾难之中,3万多元的医药费花光了他家里的全部积蓄,并且还欠有外债,由于生病,每天都要吃药,还不能干重活,家里20亩地的农活全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居者有其屋”,这是中国人最朴实的想法,对于周俊健来说也一样,周俊健对记者说:“我家里有7口人,上有85岁的老人,下有3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还有一个60岁的智力不健全的哥哥,一直以来,我们7口人就住在原来的三间破土房子里,多少年来我做梦都想着盖房子,可是我的积蓄都花在了看病上,现在唐书记帮助我家盖房是我的梦想啊”!
    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唐书记四次到周俊健家里,房子应该怎么盖,盖什么样的房子,这位纪委书记筹划着这个贫困家庭盖房子的事儿。
    方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郝正东告诉记者:“周俊健全家都是老实实在的热心人,平时还喜欢帮助村里人,但家里的情况实在特殊,85岁的老人需要钱看病,智障的哥哥需要人操心,孩子还要上学,实在是难为他们夫妇俩了,村委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唐书记帮助盖房子,切切实实为他们家解决了一大难题啊,不然他们全家7口人还要挤在那一个80年代的土坯房和一个窑洞里面”。
    即便是漫天的大雪,周俊健夫妇俩也在忙着新房建造前的筹备工作,在唐书记的带动下,县民政局、残联、乡政府都来帮助他们盖房子,联村联户圆了他们全家老小的住房梦!
    “原来的旧房子已经拆了,建新房用的水泥、砖瓦都拉来了,看了一个好日子,新房马上就要打地基了。”周俊健一边干着力所能及的活一边高兴地说。随行的清水驿乡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我们全乡都在积极配合搞帮扶,对于周俊健家里我们也会在资金、政策上进一步给予帮助,今年我们全乡打算连片2000亩的玉米,这也会为他们家创出一条广阔的致富路来”。
精彩推荐:
04-0904-0904-09
04-0904-09
04-0904-09
免责声明:
兰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或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社和兰州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州新闻网联系。
· · · · · · · · ·
03-2111-1011-1005-0303-1403-1403-1408-1702-02
· · · · · · · · ·
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604-0504-05
版权所有: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copyright ?lanzhou daily lanzhou evening
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批准 编号:
备案编号:陇ICP备号
兰州日报社 设计维护
网站电话:(6、6132620
兰州日报报社总机:(1  兰州晚报热线:(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家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