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是开发商一房两卖开项目,能拍卖项目吗?

11家公司执行一房一价不力 被发改委公开点名
从5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和市发改委发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实施细则》正式施行。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市发改委组成10个检查组,对北京市3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楼盘明码标价执况进行了调查和检查。昨天,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检查结果,11家房地产公司的项目因执行不力被点名。
据了解,这是发改委制定新政以来,首次进行公开点名。检查组发现,大部分楼盘已于5月1日起,基本做到了“一套一标”,并按规定标示了套内建筑面积及单价、、容积率等相关内容。但也存在部分楼盘执行不力,共11家公司的项目被点名。
醒目位置未明码标价
北京市万维润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金融世家华苑”项目,北京市华贸奥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华贸城”项目,北京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某九号公馆”项目,检查组调查发现,这几个项目未按规定在售楼处醒目位置放置标价公示牌或张贴价目表。
未标商品房价格因素
北京明泽嘉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销售的“骏华阁”项目,未标明容积率、车位配比率等。中铁房地产集团北京丰基置业有限公司销售的“青秀城”项目和某置业(北京)有限公司销售的“金茂家园”项目,未按规定标明套内建筑面积和单价。北京某置业有限公司销售的“西斯莱公馆”项目,未按规定标明物业费、车位费。北京市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首开幸福汇苑”项目,未按规定标明代办费项目自愿原则。
未如实标示已售房价格
北京华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铂晶豪庭”项目价格公示表中将部分已售房源按未售房源标示,且标示价格高于实际成交价格。
如日已销售的一套房源,实际成交价格310.8万元,5月3日公示价格为314.06万元,公示价格比实际成交价格高出3.26万元。
未一次性公开预售房源
北京明泽嘉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销售的“骏华阁”项目,批准预售的3号楼、4号楼共148套房源,但只标示143套,5套房源没有明码标价。
未标示出优惠折扣条件
某(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西山林语”项目共14栋楼,仅1号楼、3号楼可享受平均每平方米3000元的优惠折扣,但未在价格公示牌上标示。
1.如何惩罚所查房产公司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已责成北京市发改委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予以处罚,并持续跟踪相关企业整改情况,确保规定落实到位。
国家发改委指出,此次公布检查发现的问题,是为了依法惩戒违法经营者,提醒告诫所有商品房经营者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同时要求,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在近期集中人力和时间,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
2.公众如何参与举报
国家发改委提示,如果广大消费者发现商品房销售存在未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的,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12358价格举报电话,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法查处。(记者周宇)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673条
评论1551条
评论1339条
评论1290条
评论1253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频道女性男性肝病眼科
?&?&?&?&?&?&?&?&北京执行一房一标价 部分项目开盘价低于区域现价
北京市&新版十一条&公布,而在此前,&一房一标价&已开始实行。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发现,从4月25日到4月29日,全市有5个项目取得预售证。其中有三个楼盘已公示拟开盘的每套房源价格。北京市住建委房屋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回答记者咨询时表示,北京确已要求楼盘办理预售证时需备案拟售每套房源的价格,并在开盘前公示。截至昨天,从交易管理网上可以看到,在&拟售均价&一栏,4月25日以后拿证的楼盘有3家以表格的形式公布了每套房的总价,分别为4月25日拿证的保利&西山林语、4月28日拿证的保利花园和新里&西斯莱公馆。部分项目的开盘价低于区域现价。另外两个分别在4月28日和4月29日拿证的项目暂未公示每套房的价格。在4月25日以后拿证的5个项目中,4月28日取证的珠江拉维花园和4月29日拿证的万年花城尚未公布每套房源价格。珠江地产北京营销中心总经理赵津告诉记者,每套房价格正在备案,&录入需要时间&。赵津同时表示,项目将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开盘。万年花城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每套房价格已经上报。记者以购房人名义咨询北京市住建委房管处,工作人员表示,每套房价格肯定要公示的,&可能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挂&。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开盘前每套房源的价格需要公示。如果在开盘前未公示其&一房一价&,则属于违规。
南昌热门楼盘
3900元/平方米
6000元/平方米
8000元/平方米
4000元/平方米
南昌最近开盘
6700元/平方米
5500元/平方米
南昌房产新闻
我来房产新闻搜索
南昌业主论坛最新话题当前位置:
> 2010版房产> >
【浏览字号: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6月12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昨天,本市3个楼盘开盘,因为主打年轻人青睐的小户型装修房,吸引了不少看房者。不过,并不是每个楼盘都能严格执行市发改委公布的“一房一价”实施细则,仍有楼盘只公布现有房源销售情况,却没有公示已成交房源信息及分摊面积等内容。
  部分楼盘未主动公布信息
  昨天虽然一整天都阴雨连绵,但看房者热情不减。康桥板块某楼盘推出的是14号楼,主打60平方米—130平方米精装的一房、两房和三房,当日签约享95折优惠,另外还送家具券等。半个小时里,就有两个看房团前来看房,另有不少人开私家车前来,售楼中心前引导车辆的保安忙个不停。
[选稿]: 秦珺
往日点击Top10
··········
········
有图有真相:
频道推荐:
- - - - - -
········
“阿拉购”网络商城
·····
·····
爆料电话: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北京16个项目“一房一价”执行不到位
作者:李海霞
来源:北京晚报   20:01:00
【大小: 】【】【】
财经时评:
  5月1日起,本市开始执行被称为“一房一价”新政的《北京市〈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细则》。在记者的暗访中,多数项目并未按相关政策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几天前,国家发改委会同北京市发改委组成10个检查组,对本市三十多家在售楼盘明码标价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结果显示,11个项目“执行不力”,占到三分之一。&& 对于该政策将来的执行情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风口浪尖上,执行的情况还这样,我们有理由推断,过些时日,“一房一价”会像有些政策一样慢慢沦为“一纸空文”。在这些业内人士眼中,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缺的不是政策条文,而是落实执行。  理由1  遭遇“开门黑”  16个被暗访项目  新政执行不到位  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各省市从5月1日起对商品房进行明码标价, 并实行一套一标,按照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还应当标示建筑面积单价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单价,即“一房一价”。  4月26日,北京发改委据此印发《北京市〈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细则》。记者在这份《细则》中看到,要求商品房经营者应在商品房交易场所的醒目位置放置标价牌、价目表和价格手册,明确标示每套在售商品房销售情况以及销售状态、楼号、楼层、房号、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单价,每套销售总价,销售商品房有优惠的应标示折扣幅度及享受折扣的条件等内容。  其中还特别提到,对已取得预售许可证或者已完成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新政出台后,记者对近郊的几个项目进行了暗访,绝大多数项目的公示内容还是沙盘、楼书、户型图等常规内容,部分项目售楼处的镜框中挂着国土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相关证书。但每套户型的单价、总价及优惠等信息,普遍未公示,具体还要向销售员咨询。  大兴的首邑溪谷项目,记者在售楼处并未见到价格手册,也没有在明显位置看到优惠信息;位于丰台玉泉营南的中国铁建(601186,股吧)青秀城,只公示了房源的房号、建筑面积单价、总价,而没有公示套内建筑面积和单价。  按照细则规定,销售二手房时应标示房源具体区域位置、土地使用起止年限、结构、户型、建筑面积、销售价格、代理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对已完成销售的房源应及时下撤。记者在北新桥地铁站西南的多家中介门店看到,多数门店都对房源的位置、建筑面积、销售价格等信息进行了标示,但对土地使用起止年限、结构等信息都未标示。  还有中介向记者表示:北京二手房市场尚没有执行“一房一价”,中介小葛对记者说,“一房一价”在二手房市场没法执行,由于二手房的价格决定权在业主,业主的报价往往是看齐新房,并随市场行情变动,还有可能出现业主临时调价的现象,这些行为对于中介机构同样是不可控的。所以二手房实行真正的明码标价还有很大的难度。  从记者暗访的整体情况看,“一房一价”的执行情况不是很理想。5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三十几个在京项目“一房一价”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其中11个项目受处罚;同期,网易房产公布了其对16个项目的暗访结果,无一项目达到“一房一价”要求,另外,该网站的网上调查也显示,截止到5月8日晚,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近期看过的楼盘对“一房一价”政策根本没执行或执行不到位。  理由2  违法成本低  “罚几千块钱,开发商害怕吗?”  有开发商向记者介绍说,“一房一价”从政策本义来看,并没有肩负调控稳定房价的职责,只是要求开发商和中介摆好价格标签,避免乱标价、信息不透明以及价格欺诈等问题而已,这个规定对于开发商、中介来说,执行起来并不难,许多材料也都是现成的,工作量并不大,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项目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呢?  肖先生是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营销副总。他说,当他看到发改委“一房一价”这个规定时,最初的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住建委去年不是出过一个价格公示的通知嘛,北京早已经执行&一房一价&了,为什么发改委又出一个通知呢?”据了解,去年4月份,住建部发布了一个有关“一房一价”公示的文件;去年11月,北京住建委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市商品房预售方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对每期开盘时间、房屋套数、预售建筑面积、本次预售楼栋的楼盘表、预售商品房的价格及优惠幅度等内容进行备案并在售楼场所显著位置公示。&  对比发改委刚刚发布的“一房一价”新政,在肖先生看来,这两个“规定”区别不大,到底应该按哪个标准执行?有没有明确的示范模式?肖先生一直想等文件下发后找机会问问,但直到5月1日新政执行之后,肖先生也没有接到发改委有关部门的正式通知和相关说明。“是不是文件发给集团办公室了?我不知道,反正没有人通知我,我所有的消息都是从新闻中知道的。”  随后记者又询问了几个项目的销售负责人,均称没有接到发改委的正式文件,因此也没太在意。其中,一家被发改委点名批评的项目销售负责人介绍说:“&一房一价&在北京不算什么新鲜事儿,我还觉得我们项目一直做得不错呢,还没闹清怎么回事儿呢,就被点名了,如果查这么细,北京的多数项目都不符合标准。”  这名项目销售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发改委查过之后,除了被点名通报、要求按规定整改外,还处罚了几千块钱。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和惩罚力度小,也是政策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发改委的《细则》中规定,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的,或者利用标价形式和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由市、区(县)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行政处罚,但没有明确具体处罚依据和措施,这也让一部分开发商对此新政心不在焉。“你可以问问开发商,罚几千元,他们害怕吗?”这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加大处罚,政策执行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理由3  监管难实现  政府有能力监管每套房子的价格?  “要对众多楼盘的每一套房屋价格进行监管,并不是仅靠下一个文件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地方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做这个事,值得怀疑。以前发的好多政策还不是一样,发文时信誓旦旦,严查一下儿,这阵风过后,执行不执行就不管了,好多文件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了。光发文,不执行,有什么用?一房一价执行不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开发商不认为这个政策会严格执行下去,都懒得应付了。”基于这个看法,本市一家知名公司的张经理对“一房一价”新政的未来执行情况很不看好,在他看来,房产调控不缺政策,而是缺执行,“执行不力”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不用出那么多政策,很多事情就理顺了。  说到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张经理表示:“一个政策的出台,不能出完就不管了,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还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及实际效果。否则就会让大家对政策失去尊重和敬畏,并产生&抗药性&。”说到“一房一价”新政,如果政府不进一步细化落实,加强监管,也难以摆脱成为一纸空文的命运。  网易的一位网友也说,明码标价是好,方便看房者和买房者。但在明码标价的同时,其监督机制是否能够跟上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明码标价是真实的价格,还是虚假的价格?真实的明码有什么证据、批文?虚假的明码如何让老百姓鉴别?如何通过有效手段避免开发商的乱标价?我们期待着政府的后续作为,不要让老百姓空欢喜一场。D155  近年那些不了了之的房产政策  5%租赁综合税政策  从2004年开始,北京税务部门就着手征收5%的租赁综合税,2007年又下发了《关于个人出租房屋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重申,当年2月1日起,个人出租房屋收入将严格按照5%综合征收率征税,但文件下发后,很少有人缴。从监管部门来讲,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监控系统,房屋是否是租赁状态难以确认,很多房屋缺乏征税的有效依据,所以这个政策就相当于一纸空文了。  启用新版房屋租赁合同  北京市从日起决定启用新版租赁合同,同时推行租赁合同网上备案,要求中介、出租人在签订合同一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备案。当时,一些人认为,有了这个“备案”,监管部门就有据可依了,一直难以执行的5%房屋出租综合税将得到有效落实,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出租房屋进行网上备案的仍是一少部分,收取5%房屋出租综合税的事儿也不了了之了。  监管阴阳合同  阴阳合同的危害众所周知,对此,统计部门宣称过,要对违规者进行20万元的处罚;北京市住建委曾多次发布过消费警示;税务部门也明示过,偷税漏税的行为一旦被发现,纳税人将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北京银监局也出台过治理阴阳合同的相关规定……但事实证明,这些警示、措施,收效甚微。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违规者也未见受到什么处罚,因此,违规者也是有恃无恐,截至目前,阴阳合同还是大量存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19:59
?   09:31
?   08:08
?   13:34
?   12:14
阅读点击排行
[股民老张]拉登和关羽,应该没有什么血缘上可以联系的地方,但两个人似乎有...
[金鼎]从目前看,我们认为指数层面的大幅下跌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但很多...
[车轩]在连收三根阳线之后,大盘有继续下探的冲动,特别是在收下小阳十...
[潘益兵]抓小放大、抓新兴产业放传统行业、抓非周期行业放周期性行业、抓...
[沙漠雄鹰]据预测,4月CPI涨幅可能与上月持平或略有回落,但是稳定价格总水...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