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承包了一片荒山承包合同,是从村民手中转包过来的,为改变荒山承包合同面貌,绿化荒山承包合同种植了生态林(松树、枊树、

本页位置 >
一株苗改变了一片荒山
  作者:王永学(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岩底村农民)
  一提“岩底村”这个名字,就会使人想象到这是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俺这里悬崖峭壁耸立,奇石怪岩遍布。昔日,石缝之间长满了荆棘、酸枣树和茅草,遮住了狭窄田地里长着的谷子、地瓜。有句民谣这样描述:“岩底村,石头窝,庄稼不如茅草多。”俺祖祖辈辈,年复一年地在这里生活,日子过得贫穷而艰辛。
  1978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里,山里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慢慢地解决了生活上的温饱。有一次,俺来到山外的市场上,想给孩子买几个鲜桃,可一算计,4斤小麦才能换来1斤桃。桃没买成,心里却萌生出在自家山上栽桃树的想法。没多久,根据报纸上的信息,俺到南京买来了一株名为“雨花露”的桃树苗,栽到了山上。第二年,俺看到桃树苗儿长得旺,适应这里水土,又买来一大批,栽满了3亩荒山。从此,俺不断学习栽培技术,采用新法修剪、配方施肥、麦草覆盖等方法精心侍弄。到了盛果期,亩产超万斤,一亩桃园顶上了6亩粮食的收入。
  此时,从广播里、报纸上了解到,社会上不再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俺就大胆放开手脚,又从本村和邻村40多户农民手中转包了80亩土地,扩大了果园规模。为此,俺自费订阅了《中国果树》等12种报刊杂志,从中获取最新科技信息;同时四处“取真经”,主动与中国农科院、北大农林科学院等果树研究机构结上“亲”,当年的“一株苗”已被培育成“大果园”。乡亲们看在眼里,也想走这条路,“科技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觉醒。在政府的支持下,俺适时创办了“果树研究协会”,以果园为科普基地,把引进来的优良品种先在这里嫁接、培植,让乡亲们亲眼看看它们的成长过程,以便掌握栽培技术。不到三年时间,岩底村的果园发展到600多亩,年产鲜桃250万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鲜桃生产基地。
  春风送科技进山,岩底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这时,俺又萌发出新的念头:及时将果树科研部门培育的新品种“拿来”,进行繁育推广,我们先后从国内外引进160多个果树新品种,建立示范园。1995年,俺同美籍华人秦汝新联手,创建了“枣庄新世纪优质果品苗木繁育基地”,集科研、引进、试验、繁育、推广于一体,建起苗圃、接穗园、品种试验园、丰产示范园600多亩,并在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建有1.6万亩合作开发基地。
  科技融进岩底村人的生活,父老乡亲精神面貌也开始变化。过去只知道出苦力、流汗水,现在人们常把“技能”、“创新”挂在嘴边,重教育、求知识、学科技蔚然成风。近年来,乡亲们纷纷参加“林果发展合作协会”,成长起一批土生土长的技术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改造老劣果园800余亩,构筑起研究、示范、推广、服务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一株苗改变了一片荒山的模样!俺和乡亲们唱的这出戏越来越精彩。俺仔细琢磨,这戏的主角“一株桃苗”是“科技的星火”,在掌握了科技的农民手中可以燎原,而背景则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 邢兆远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王永学,现年67岁,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岩底村人,中共党员。从1983年开始进行果树种植和苗木繁育,有关事迹先后有《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40多家报刊作过报道,被枣庄市评为“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大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为枣庄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山亭区政协常委。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承包荒山意向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荒山绿化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下载积分:4000
内容提示:荒山绿化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9|
上传日期: 23:21: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荒山绿化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志在荒山披绿装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山西频道  新闻信息总汇
志在荒山披绿装
――记“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曹春亮
新华网山西频道 
 来源:山西新闻网
&&&&12月14日,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自颁奖。来自山西娄烦县的曹春亮走上了领奖台,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农民。
&&&&曹春亮何许人也?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话还得从头说起。
&&&&致富后放弃优裕生活,毅然回乡绿化荒山
&&&&记者在曹春亮进京领奖前夕采访了曹春亮。今年38岁的曹春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十几岁。说起娄烦东山,曹春亮充满了深情。他说,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父母和乡亲就是藏在东山上才躲过了日寇的侵扰,山中的土窑洞至今还保留着,可以说,没有这座大山就没有他和村里的许多兄弟姐妹。
&&&&曹春亮的家就在娄烦县东山脚下的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下石家庄村虽紧邻汾河水库,但山上水源奇缺。春天风卷黄沙漫天飞,不要说种树,就是庄稼也很难成活。近年来,为了保护汾河水库这一省城重要水源地,库区流域附近容易治理的荒山、荒坡都让人承包治理去了,惟独紧挨水库的东山这块不毛之地面貌依旧,无人问津。每当看到夏秋暴雨季节,污水顺流而下直奔汾河水库的情景,曹春亮的心头就很难受。
&&&&曹春亮家里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最小。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几亩薄地和体弱多病的父母操持。由于生活窘困,1980年,年仅14岁的曹春亮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课堂和熟悉的家乡,只身一人赴省城太原打工谋生。从泥瓦小工,到贩运药材;从装卸工,到工地负责人;从跑运输到创办自己的运输公司。凭着山里人特有的吃苦精神和质朴率真的秉性,曹春亮在短短的10余年间,成为娄烦县最早富起来的人之一。当时,他的积蓄已达7位数。
&&&&带着把东山绿起来、保护好省城人民水源地、让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信念,曹春亮放弃了省城优裕的生活,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东山2.2万亩昔日的不毛之地上,摆开了绿化荒山荒坡的战场。
&&&&“就是贴上全部家当,也要把东山绿化好!”
&&&&2000年开春,在一块“没有改变不了的荒山”标语牌的引导下,曹春亮率领40余位村民,进了东山。初战东山,由于缺乏经验,当年投资十几万元的树苗,由于环境、道路等原因,全部死亡。初战失利的曹春亮,还没能从失败的阵痛中回过神来,家人和村民的不解却接踵而至。
&&&&“放着稳稳当当运输不干,却要把钱扔在山梁和荒沟里,你到底图个甚?”妻子在嘀咕。“曹春亮是有几个钱烧的,他真不知天高地厚。”村里人一片嘘声。
&&&&“我卖掉20多辆汽车,回到咱村搞绿化,原本就没有想回头。不把东山治理好,不把乡亲们带上致富路,我对不起早逝的爹妈,也对不起生我的家乡。就是贴上全部家当,我也要把东山绿化好!”2001年初春,在娄烦县举行的“四荒”拍卖会上,曹春亮做出了令全县人瞠目的举动,以10万元的价格,买断东山2.2万亩荒山经营权。
&&&&二次上山,曹春亮带领着80人,驻扎在了东山。刺骨的山风撕扯着治理东山的人们。地冻得像铁砣,一镐刨下去,地上留下了一牙白碴碴;又一镐下去,震得人胳膊发麻……刨一个坑,要付出很大的艰辛。饿了,曹春亮和村民们烤几颗土豆,就着从家里带来已结冰的“开水”;累了,和着山风,迎着黄土,找山窝窝靠一靠……经过3个多月的苦战,春亮和“战友们”硬是在冰土上完成了预整地2000亩,挖出标准树坑40万个。同时,一条长18公里的进山公路,也在这群硬汉手中宣布告捷。这条路,将东山十几个山头串连在一起,为绿化东山运送树苗、拉水浇灌劈开了一条“通衢”。
&&&&东山土层薄,岩石多,为了使树木成活,曹春亮一次又一次上省城请教林业专家,买回资料自己刻苦学习,摸索出了荒山植树的“曹氏挖坑法”。为了抗旱,曹春亮将树坑挖成一米见方的“锅底坑”,再铺添活土,这种坑具有耐旱、保水的功能,为树苗成活提供了技术保障。他常常吃住在工地,一棵树一棵树地侍弄,一道一道工序地检点。伏天雨狂,山洪下泄,大雨过后,春亮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小树旁,用手把一棵棵压弯腰的小树扶正绑好;寒冬雪飞,曹春亮总是冒雪将压斜的小树缠上一层厚厚的“牛皮纸”,再将树坑外的雪铲入树坑。
&&&&凭着科学的种植方法和一股把“荒山当家、树苗如子”的精神,曹春亮在“不毛之地”的东山上,创造了令专家们都感叹的96%造林成活率。
  人有情树亦有情,绿化梦在延伸
&&&&为了东山的绿化,曹春亮差点将命丢在了东山。2002年夏的一个雨天,曹春亮开车往山上送树苗,由于连日的劳累,体力严重透支,再加上雨天路滑,汽车在山间急转弯处翻转坠落深沟,是半山腰的一棵老枯树挡住了下坠的汽车,才使他没有遇险。“树木有情啊。”曹春亮感激地想。提起家,曹春亮直想掉泪。每年除了春节、中秋,全家人很难聚到一起。2002年夏天,曹春亮整日吃住东山,一呆就是20多天。女儿在省城一家医院做手术,他没有登过医院的门。回到家,看见女儿一脸惨白躺在床上,蓬头垢面的春亮眼泪哗哗就掉出来了。
&&&&天道酬勤。4年,1400多个日日夜夜,曹春亮带领乡亲们奋战在东山上,侧柏、塔松、油松、落叶松等1万亩生态林,以及优种杏、核桃、木瓜、枣等1千亩经济林,已遍布山头地沟。一块块荒芜的山地消失了,一条条山沟变绿了。“不毛之地”的东山,一天天展现出骄人的妩媚。
&&&&如今的东山,只见公路两旁行行绿柳随风摇曳,一道绿色的长廊,弯弯曲曲伸向看不到边的远方。要知道,几年间,曹春亮不仅将自己跑运输挣下的全部资金投入到治理东山上来,而且还向亲友借筹资金共500余万元。“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不要说别的,就连山上的羊我也看不住。”每每说起取得的成就,曹春亮都会心存感激。在曹春亮绿化东山的4年间,当地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仅资金一块就扶持了200万元。乡亲们也给予了很大理解,4年间,全县有6万余人次上山植树……
&&&&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磨砺,看着荒山由秃变绿,看到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控制,曹春亮高兴了。“明年县政府要把水接到山上,到时就更方便了。剩下的1万亩荒山的绿化就会更快了。明年我还打算种植一些中药材;还准备聘请一位董事长,让人家帮助开发农家生态游。早一点见效,好早一点还清树苗钱,早一点实现帮乡亲致富的梦想。”曹春亮心中的治荒信念愈发坚定,蕴藏在心底的希望,随着东山的绿波在逐步升腾。(完)(曹秀娟)
网络编辑:黄运增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我朋友承包了一片荒山,是从村民手中转包过来的,为改变荒山面貌,绿化荒山种植了生态林(松树、枊树、_百度知道
我朋友承包了一片荒山,是从村民手中转包过来的,为改变荒山面貌,绿化荒山种植了生态林(松树、枊树、
树)等树种。养植(有猪和鸡)这妕方式的家庭农庄可以申请国家补贴吗?我不知道这是那一种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你是转包方!不是直接承包的法律义务人!
你好!我不昰法律义务人,你有什么好法子请教了
没办法!原始合同是无法更改的!。
你好!我需要怎么办
找政府申请嘛!
可以的啊!
其他类似问题
生态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有荒山承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