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添达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协会

马来西亚雪隆精武体育会简介 ——中国武术在线 社团简介
马来西亚雪隆精武体育会简介
马来西亚雪隆精武体育会简史
(雪隆精武体育会供稿)1909年,中国武术名家霍元甲在中国上海创办〈精武体操学校〉,树立〈强国先强民〉宗旨,提倡武术。1910年订立章程改组为〈上海精武体育会〉,确立以传授武术,强身健体,发扬体、智、德三育的宗旨。随后遂成立上海中央精武,并远向南洋各地传播精武主义。
吉隆坡社团领袖仰慕上海中央精武体育会之组织,函索中央精武章程及精武丛书,并得到上海中央精武派人南来协助,乃倡议组织雪兰莪精武会。上海中央精武于1920年间派遣〈精武五使〉,罗啸璈、黎惠生、叶书田、陈公哲及陈士超南来宣扬精武主义,表演精武拳艺、各地热烈响应。当时热心于召集精武的社会领袖包括有:陆运怀、陆运日、梁顺玲、谢少铭、符云卿、曹尧辉、朱嘉炳、叶隆兴、辛百卉、廖荣枝、何锦堂、余东旋、陈泰阶等。
1921年9月间&雪兰莪精武体育会&获准注册,正式成立,以提倡体、智、德三育,发扬智、仁、勇三达德,完成最高尚之人格为宗旨,在吉隆坡谐街设立会所,首任会长为张郁才,副会长辛百卉,其它重要职员有曹尧辉、梁隆福、陈泰阶、黄强亚等。
雪兰莪精武创立以后,在先贤们的努力推动下,会务迅速发展。除积极发扬武术外,并致力提倡健康文化艺术及体育活动如:中、英文补习班,书画,奕棋、音乐、戏剧、摄影、杠子及各种球类运动。此外尚有服务团之设立。对于社会公益如筹募义款,账济灾民,捐助慈善机关皆尽力以赴,同时也训练武术指导。由于精武体育会不涉及党派政治活动,并且严明的会规,会员严守纪律深得社会之好评与支持,会员人数逐渐增加,声势日渐壮大。
精武以〈唯精唯一,乃武乃文〉,〈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精神,于1929年在会所内创办精武学校。其时特设立半日班以容纳受英文教育之华人子弟。
在三十年代,精武拟定了长远计划,以全面发展精武大业,其目标包括:(一)兴建精武学校;(二)建立会所;(三)建运动场;(四)加强会务活动; (五)组织马星精武总会。这些计划和目标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项计划受阻不能进行,日军南侵沦陷期间会务亦告停顿。光复后,精武即重整旗鼓迅速恢复活动。 以上计划至五十年代初期皆能一一实现。
战后发行彩票,彩票之盈馀使精武积存大笔基金加上多年的积蓄,购置了许多产业。1947年购买精武山上的地段,于是重组了以陈泰阶为首,郑权洲,曹尧辉、侯西才,梁隆福、林文泽、叶宝、汤宝源、苏展鹏、郑玉,何国英等人为委员的建筑委员会,以推行建校建会计划。
1950年本会统筹统办的巴沙律精武学校落成,1951年正月由会长张郁才主持揭幕。当时精武学校除传授学识外,对于道德、体魄、思想与纪律也极为重视。校内有武术及服务团之组织,为精武事业培养基干人才。现改为精武国民型华文小学,在籍学生有1800名。
位于吉隆坡惹兰汉拔的精武会所和体育馆是于1950年初兴建,于日由当年雪兰莪州苏丹希沙慕汀阿南莎殿下主持奠基典礼,1953年建竣。同年12月11日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先生主持开幕典礼,社会贤达济集一堂,参与盛会,成为精武历史上光荣的一页。
矗立于精武山上的宏伟新会所的建成,奠下了精武大业的基础。随后奥林匹克规模的游泳池于1954年竣工,并于日由社会领袖李光前先生主持开幕,同时一连三天举行星、槟、隆三角埠际游泳赛,为雪兰莪华人举办游泳赛之先声。当时精武体育馆及游泳池之设备,称冠于东南亚。
这时期精武事业如日之东升,会员逾万,气象蓬勃,活动更为多姿多彩,举凡武术、游泳、篮球、音乐、歌舞皆极为活跃,成绩斐然,国手迭出,富丽堂皇的会所俯瞰吉隆坡市区,与历史悠久的中华大会堂相映成辉。〈精武山〉乃成为公众观赏的名称,许多盛大的华人集会、世界音乐名家表演、武术大汇演、商业展销会等等亦在精武会所举行。
五十年代末,由于开支增加,精武部份产业如店铺地段逐渐被出售,迨至七十年代,负债殊鉅,一些活动也因此而沉寂下来。
日,社团注册官以雪兰莪精武体育会未呈报1970年及71年账目和会务报告为由,援引1966年社团法令,吊销雪兰莪精武体育会的注册,公共信托官跟着接管精武的产业与行政权。后经以秦添达医生、周瑞标等领导人为首的热心会众的多年努力奔走交涉,内政部长终于日批准恢复雪兰莪精武体育会的注册,随后高庭也批准将产业及行政权归还。复会后以丹斯里李延年为首的新理事会的群策群力及发动社会捐款运动努力下,精武会终于清理了高达百万元的庞大银行贷款债务和各项政府税务。
精武于日与一家发展商签约发展位于吉隆坡河清园的地段精武园,分得公寓楼一座13层高,拥有154单位房屋160馀个车位,拥有泳池、壁球场设备。1997年建竣,租金收入是本会主要经济来源。
精武是一个民间武术、体育、文化活动综合体,它兼容各类武术套路而无门户之见,它也不含种族、宗教和政治色彩。
本会目前的活动包括武术、太极、舞龙、舞狮、大旗、合唱团、儿童合唱、声乐、舞蹈、华乐、古筝、绘画、书法、奕棋、摄影、乒乓、举重、建身、游泳学习、游泳竞赛、救生、潜水、水球等项目,并拥有各类教练指导不下30人,本会门户开放,欢迎公众参加精武各项活动。
本会名称,从日起修改为&雪隆精武体育会&。最高决策机构是会员大会,每年6月结束前举行,会员大会每二年选举理事会成员:会长,署理会长各一名,副会长两名,以及22名理事,然后复选各部主任集体掌管精武会的行政、活动与发展。凡本会永久会员或普通会员,年龄满25岁,会龄至少两年者皆有资格参加选举。
雪隆精武体育会的组织共有九个部门:武术部、游艺部、智育部、体育部、游泳部、调查部、设施部及福利部和奖贷学金部,最后两部是日批准增设的。
雪隆精武体育会是世界精武体育会联谊机构发起人之一,与世界各地精武友会密切交往。每两年均派团参与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在国内也是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总会发起人之一,前称为马星精武体育会总会于1953年成立。通过精武总会主催的常年(2003年起改为2年一届)全国精武嘉年华会武术、球类、艺术多项比赛及演出的举办,与全马各地15个精武友会,进行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第七十一届理事会职员表
五使南来与精武在南洋的发展
精武体育会于1910年在中国上海创立,向南洋的发展开端于1919年。当年十月,精武总会罗啸璈携带〈精武〉、潭腿、广州精武分会〈组织报告〉以及章程游新加坡,晤侨领陈嘉庚,并赠送精武丛书。旋至吉隆坡,广东同乡于〈文苑〉公馆设欢迎会,罗啸璈于会上演说精武精神。会后,曹尧辉、黄强亚走访,表达仰慕之情。曹尧辉表演自学精武潭腿套路至第七路,倡议设分会意志坚定。罗啸璈以此事函报总会干事卢炜昌,适精武总会所编&精武本纪&一书及报告等寄至。于是赠予曹尧辉精武丛书,章程等各十卷。罗啸璈留在吉隆坡教习曹尧辉等精武拳术数日始北返。曹尧辉事后联合何锦堂、梁顺玲、张郁才、辛百卉、周锦泉、谢少铭、符云卿等进行申请设立吉隆坡精武分会事宜。
1920年曹尧辉等函请总会派员南来协助筹划和教导拳术。总会于是重视其事,派遣罗啸璈、陈公哲、陈士超、黎惠生、叶书田等五使南来宣扬精武精神。七月三日,罗啸璈率先启航经西贡,至新加坡,旋到吉隆坡,北上槟榔屿,访梁德权、吴顺德等,吴顺德为槟榔屿体育会会长。对精武武术体操兴趣浓厚,激赏叶书田操演武术。罗啸璈乃赠精武本纪予吴顺德。罗啸璈继程往棉兰,访总领事张善以及张耀轩等。然后折返新加坡与陈公哲等会合。后罗啸璈、陈公哲分别演说,宣扬精神宗旨。罗啸璈将潭腿十二路传授给体育教员王槐三、曾海明二位,以转授学生体操课,以上所述为精武精神传至南洋各地先声。
九月间,五使齐至新加坡。五使以陈公哲为主干,其余罗啸璈、黎惠生、陈士超、叶书田。所带精武丛书精武本纪、精武章程等,以及精武活动影片。新加坡〈震南报〉报导精武会员联袂南来,为文推崇精武会宗旨在讲求体育,强身健体,藉以培养道德,发达智慧,享人类幸福,除国技为中国式体操外,设立中西各种文学、医学、音乐、摄影、篮球、网球、足球、秋迁、平台、木马、杠子、凌空、溜冰、新闻的报导,引起埠众莫大兴趣,并促请五使表演精武武术。
当年有关人士假牛车水华英戏院欢迎中国精武体育会中国式体操及影画表演。表演的精武拳套大致如下:
二郎拳、露花刀、太祖拳、潭腿、春秋刀、穿拳、五虎拳、九节鞭、单刀串枪、醉酒刀、工力拳、八卦刀、对手、双刀、醉八仙、地躺双刀。
表演者为叶书田、陈士超、陈公哲、罗啸璈,以及初习精武拳套的学生如华侨女学生,养正学生团体操等。会上放映影片内容概要是&鼓励士气之盾&,&以身殉技之霍元甲&,上海精武会的活动内容如国语班、临池班、崇德女学生拳术、广东小学团体操节拳、木马、杠子、技击科表演、急救伤科、管弦乐班等。
此次演出报界广为好评,其中以震南报沈职民,叻报陈安仁报导最为详尽。
五使除表演会外,亦访问工商各界,学府等。另养正华侨两校并设欢迎会,会上陈士超女士并发表女子习拳意义。五使宣扬精武强身健体要义。精武事业从此在新加坡产生影响力,为日后在新嘉坡设立精武分会起催化作用。
过后五使续访各地后回程新加坡,为中华赈灾表演,募得五万元成绩。新嘉坡侨领陈嘉庚、李铁岑、麦仲尧、林义顺、林推迁、黄兆圭等人,并会五使,赈灾演出,奠定了设立新加坡精武会之长远影响。
五使次程往吉隆坡,由张郁才、叶隆兴、朱嘉炳、辛百卉、廖荣枝、徐如宝发布告&请看精武体育会成绩影画&。并由陈绵生、朱嘉炳、郑润田、何锦堂、刘良颜、符云卿、梁顺玲、陆运怀、黎润生、谢少铭发起设欢迎会。会上陈士超女士演说女子精武之大义,推动设立男女平等之精武女子体育会,道出南洋女子精武会设立的先声。
吉隆坡中华总商会并开欢迎会,会上表演精武式体操节目如下:
潭腿(上、下)、孙膑拳、露花刀、工力拳、六合枪、穿拳、太祖拳、地堂刀、大战拳、单刀串枪、九节鞭、双刀、醉八仙、开门豹。
演出者除五使外,尚有后来是吉隆坡精武会友鲍灿光、严文滔、严笑荷、曹尧辉、梁暖兴、谢文杰、谢文晖、符和明、符昭瑞、曹惠光、陈泰阶、黄强亚、李福荣、谢其泽。
会上,循人学校、坤成学校、柏荣学校和校长皆与会演说,主张设女子精武会。
吉隆坡益群报、教会报报导此番欢迎会,记者撰文评述。此时吉隆坡精武已申请注册。而五使之游鼓励了士气,壮大了精武事业。
五使继北上槟榔屿。当地武术热爱者发起于新街尾一景戏园设欢迎会。会上精武干事演讲体育真理,精武式体操,精武成绩影画,另表演精武拳术,节目与吉隆坡欢迎会所操演雷同,而潭腿则分别由璧如学生,槟城中学学生表演,潭腿小梅花由梅氏育才学校学生演出,为槟榔屿一时之盛。槟城报、光华报曾多次连载好评此次演出,广为宣扬,深入各界。随后叶书田往槟城中学教授精武拳术,罗啸璈、符云卿、谢少铭、符玉仪分别教导璧如女学生,为槟榔屿立下精武拳风基础。
五使过后继往爪哇、泗水等地,晤侨领郭汉泉等。并于三宝垄中华学校,中华女学传授精武武术,奠下武术体操课程基础。之后五使回程新加坡为赈灾协会表演过后,即有倡议组织精武分会之商榷。
五使南洋之行共费七十三日,所游九埠,演说者陈公哲、陈士超、罗啸璈约卅次,教练各校精武体操十校,参观工厂,学校为数廿九次,习拳者二百馀人。此外各地设欢迎会,赈灾表演,皆为此行成绩。精武五使,以叶书田最精武术,陈公哲、罗啸璈、陈士超、黎惠生皆先从事文事而后习武,除担任演讲体育精神,精武式体操外,亦能操演精彩武术节目,文武兼修,所宣扬精武精神广博,武术、文化、书法、音乐、球类运动、医科、以体育健身,发达智慧,完整组织为号召,因而深获各地埠众支持,博得信仰,为南洋精武的发展开拓先道。
各友会成立年份分列如下:
雪兰莪精武体育会 1921
(现名:雪隆精武体育会)
雪兰莪女子精武体育会 1921
金宝精武体育会 1921
新加坡精武体育会 1922
森美兰精武体育会 1922
槟城精武体育会 1924
槟城女子精武体育会 1924
怡保精武体育会 1924
太平精武体育会 1924
马六甲精武体育会 1932
砂劳越精武会 1964
由上所述可知廿年代是南洋精武创立期(砂劳越精武因五使未游,六十年方与西马相联系,互通讯息后始设立。)
此时期南洋精武皆以上海总会为依归,不涉党派,不参政治,纯以民间自发自立团体姿态立会,会务活动以体、智、德;智、仁、勇、体育健身,培养全能高尚人格为最高宗旨。以武术体操,球类运动,木马,杠子为体育运动内容,辅以临池,音乐、游艺,文化教育,为智能培养,以仁爱为怀,服务社会,严遵〈精武十式〉正义守信,友道助人,博爱平等为道德操守,会内规章严明,因而立下稳固基础。
卅年代是南洋精武成长期,各地友会会务组织系统化。以会长为领导主体,会内成立各部组织,着重于武术、游艺、康乐、教育、福利、调查等部。各部皆能蓬勃发展,并向会外与广大社会,学校机构等联系,举凡社会救济,筹款运动,学府教授精武拳术都积极参与,深入民间。这时期继续南来的上海主要干材计有: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罗克己、罗啸璈、黄强亚、叶书田、叶书香、叶书绅、李志羲、魏元峰、赵连城、李佩弦、容忍、郑天轼、冯琼珊、李少林等。有者指导会务组织,有者留任南洋各地精武为会务主任或是武术教练,广为传授武术、音乐、文化教育。
四十年代初叶,日军南侵,战乱之期南洋精武会务停顿,产业毁损,因而一时沉寂。四十年代后叶,各地光复,各地精武纷纷复会,此时期为南洋精武复兴之期。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南洋精武已重振旗鼓,恢复往日雄风,星洲精武,自置会所,雪州精武建成雄伟室内体育馆、泳池,雪女会、槟男会、槟女会、森州等地友会会所先后建设,南洋精武已立下稳固大业,传授武术,提供音乐文化,兴办教育事业,赈济社会,球队,游泳出国比赛,精武精神在南洋已是光辉灿烂,而精武武术如潭腿、螳螂、太极,金狮、瑞狮、醒狮、举重健身,游泳,球队如乒乓、篮球、足球活跃,声名卓著。这时期为南洋精武盛旺之期,精武元老中皆多继续领导会务。
七十年代精武事业继续向前迈进,其中星洲精武、怡保、森州、槟城、金宝各地友会欣欣向荣,来往紧密。唯雪州精武领导易人,却一时沉沦,由被停止活动数年,消息传出,各地哗然。七十年代中叶,掀起救会运动,〈精武一家〉,群体响应,民间自发救助,群策群力,始得复会。此时期的雪州精武管理不当,面临经济困境,欠债逾百万元之鉅,为衰败之期,会务经改革,以社会热心家已故李延年博士及秦添达医生等人率众领导会务,数年努力,经将百万元鉅债,悉数清还,救会运动大功告成。
精武事业进入八十年代,南洋精武亦随时演进,步入科学管理阶段,组织与认识皆有所提高,各友会会务,仍旧以潭腿基本拳套、太极、螳螂等拳术,舞狮、体育为健身,音乐、美术、书法为育智,精武精神智、仁、勇为传统,辅以球类运动,健身、游泳为普遍活动项目,俨然为综合性武术、体育文化机构。
精武精神最具体表现为〈精武一家〉之精神号召。星马光复后,于五十年代由星洲精武倡议,并成立南洋精武总会,以各埠友会为一单位,以联络各地友会,互相砥砺,共同推进精武事业,提高武术程度。全国精武嘉年华会就是在&精武一家&的精神下诞生的,每年一届至2001为止共举办了22届,由2003年起改为每2年举办一次。
在马来西亚随后成立的精武体育会还有以下地区单位:
关丹精武体育会 1987
沙巴精武体育会 1991
吉打精武体育会 1994
安顺精武体育会 1994
沙白安南精武体育会 1994
马登巴冷精武体育会 19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