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华民国史大总统,兼任委员长。

中华民国历任总统是谁_百度知道
中华民国历任总统是谁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从1912年到1948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文(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中正,李宗仁(代)。孙中山孙中山()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之一。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缉的影响,自1907年起孙中山便长期居留欧美各国。武昌起义时,孙中山人在美国丹佛而不在中国。初闻革命成功时,孙中山还有些讶异,但随即在海外华人与美国的同情者间筹集资金。12月20日孙中山赶赴上海,并于12月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并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民国元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孙中山即于13日向参议院请辞并举荐袁世凯以自代。兹后苦心孤诣协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选任、就职、组职内阁,尤特重其向国民宣誓一事,引导袁氏步入民主程阶。当时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实力有限;虽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脱离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军事凭借却是各地的团练与新军,或是混入部分华侨以及洪门与旗下哥老会的成员,无论在装备与士兵素质上,皆无法与清朝主力北洋军抗衡。此外由于孙并未实际投入革命战事,故各省的革命势力纷纷推出自己的领导,使革命势力呈现多头马车的情形。革命军被北洋军接连击败后,孙中山决定与北洋军的统帅袁世凯和谈,希望通过给予袁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袁成为清朝垮台的最后关键。最后孙与袁达成协议: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由袁接任,袁则以实际行动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条件,下旨逊位,中华民国终完全取代过去的帝国体制。隔日2月13日孙辞去临时大总统,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袁世凯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日,他出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袁世凯早年科举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1892年,大清藩属朝鲜内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庭朝野瞩目。1894年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1895年受命以道员衔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1898年参与镇压维新派。1899年任山东巡抚,逐步接近清廷的权力中枢。190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主军机处、兼任外务部尚书。1908年宣统帝继位,受清皇室排挤,袁世凯被迫下野,隐居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别墅——“养寿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受国内外形式所迫,清庭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由其出任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革命当前,袁世凯深知清庭气数已尽,无可挽回,便联络全国革命势力及其旧部,倒戈一击,逼迫清帝退位,实行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日,内外交困,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黎元洪黎元洪(北洋政府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 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曾在海军服役。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投靠张之洞,在湖北参预编练新军。曾三赴日本考察军 事,1906年任陆军第21混成协统领。在军中多次破坏湖北革命党人的活动。武昌起义后被迫出任湖北军政府鄂军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当选副总统。袁世凯篡政后,仍任原职,伙同袁镇压革命。1914年袁解散国会,设参政院,被任为院长。反对袁复辟帝制。1915年袁称帝时,被封为武义亲王,未受。1916年6月袁死,黎继任大总统,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段祺瑞利用张勋驱黎,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受系军阀支持复任总统。次年又为直系所逐。晚年投资实业。冯国璋冯国璋,河北河间人。青年时代到保定莲池书院求学,后因贫困辍学。1884年到大沽口投淮军当兵。次年,考入北洋郸哗策狙匕缴察斜畅铆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留堂充当教习。1896年被袁世凯任为新建陆军督操营务处帮办兼随营步兵堂监督,不久又升督操营务处总办。1903年调升北京练兵处军学司正使,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率军至湖北镇压革命,攻下汉口后,清政府封予二等男爵。1913年任江淮宜抚使,奉袁世凯之命镇压二次革命,攻陷南京,升任江苏都督。1915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公爵。1916年袁世凯死,成为直系军阀首领,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李纯联合对抗皖系,称“长江三督”。同年 10月,被选为副总统。日就任代理大总统。日被段祺瑞胁迫下台。1919年春回到河间故里。10月,抵北京,于12月28日病死于北京帽儿胡同冯宅。徐世昌徐世昌(年)字卜五,号菊人,原籍直隶天津,出生于河南省汲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多次出任国务卿,1918年10月至1922年10月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896年因母丧回到河南时,袁世凯在直隶小站负责训练新建陆军。因此成为袁的重要谋士。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徐世昌负责文案处理。两年后,清政府建立了个编练陆军机构,徐以中将衔任高级行政军官。1904年任兵部侍郎,1905年任见习军机,署理兵部尚书。日徐世昌任总督。1908年11月,宣统继位,摄政王载沣当权。次年袁世凯被罢官。徐因与袁关系密切受到牵连,但他施展官僚手腕,仍取得载沣的信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徐世昌极力主张起用袁世凯,扼杀革命。1914年5月徐接受袁邀请,出任国务卿。1915年徐窥测出袁世凯称帝,可能会引起政局动荡,即辞职,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11月,徐世昌以北洋元老的资格应邀到京,调节总统黎洪元和总理段祺瑞之间的权力之争,事后移居天津。1918年10月冯国璋下台,皖系首领段祺瑞看到徐是文人,易操纵,指使安福国会选举其为总统。但南方政府认为安福国会的选举是违法的,根本不承认他为总统。徐世昌企图操纵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以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到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北京政府成了直系天下时,他便成了曹锟攫取最高统治地位的障碍。1922年1月旧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等宣布他为伪总统。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日本特工人员找北洋派人物劝他们参加伪满傀儡政权,徐是他们的对象之一,但他加以拒绝。从1931年到1939年6月他死之前,日方几次设法争取他的合作,始终为他所拒。曹 锟~直系军阀首领。字仲珊。天津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任毅军哨官。 1894年随毅军赴朝鲜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次年到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右翼步队第1营帮带。从此依附袁世凯,历任北洋常备军步队第11营管带、北洋陆军第1镇第1协统领、第3镇统制等职。1907年率第3镇进驻长春,使北洋势力伸展到吉林、黑龙江。1911年(宣统三年)率部在娘子关进击山西响应武昌起义的民军。1912年2月在北京纵兵哗变,为袁世凯拒赴南京就职制造借口。1914年4月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官。1915年9月上书请改国体为帝制,为袁称帝推波助澜,10月任虎威将军。年末爆发护国战争,任北洋军第1、第2路总司令,指挥所部由川、湘攻滇,被护国军击败。1916年6月袁病死后,任四川军务会办,9月任直隶督军,在国务总理段祺瑞和大总统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中左右逢源。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阴谋活动,后又投机任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率部入京讨伐张勋。7月兼署直隶省长。8月爆发护法战争,又在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时而主和,时而主战。10月被授为陆军上将。年底任援湘军第1路司令。次年1月任两湖宣抚使,率北洋军2个师和5个混成旅,经鄂入湘进攻护法军,连占岳阳、长沙、衡阳等地,6月任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1919年冯国璋死后,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0年7月与皖系军阀为争夺中央政权爆发直皖战争,联合奉系打败皖系。8月任直鲁豫巡阅使。1922年又与奉系军阀争夺中央政权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将奉军逐出山海关,独霸中央政权,进而醉心谋取大总统职权,以恢复法统为名,将大总统徐世昌赶下台,拥黎元洪复职后,又多方刁难,一年内迫使内阁六次倒台。1923年6月,指使党羽逼宫夺印,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0月5日出动军警挟持国会,重金收买议员,贿选为大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冯玉祥等人发动的北京政变赶下台,囚禁于中南海。1926年获释,到河南投奔吴佩孚。1927年吴佩孚被国民革命军击败后,曹寓居天津。在日军占领天津期间,拒绝出任伪职。1938年5月病死天津。6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蒋中正蒋中正() 浙江奉化人。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 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 “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解放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1949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日于台北去世。李宗仁李宗仁()广西临桂人,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48年 4月 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蒋介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精锐主力部队大部被歼,国民党统治面临覆灭命运,蒋介石被迫于宣布下野。1949年 1月22 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1949年,国民党政府移居台湾以后,仍然沿用中华民国的名称,蒋介石担任中华民国“总统”。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先后就任中华民国“总统”。日,马英九就任中华民国第12任“总统”。
1911年到1949年的中华民国总统  自1911年孙文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至日止,正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有: 中华民国大总统时期  孙文(日---日 政党或派系:中国同盟会)   袁世凯(日——日;日——日 政党或派系:北洋军阀)   袁世凯(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黎元洪(日——日;日——日 政党:进步党、研究系)   1917年张勋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7月12日黎元洪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冯国璋 (日——日 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   徐世昌 (日——日 政党或派系:皖系军阀)   曹锟 (日——日 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其推翻,后无担当此职者。 中华民国非常(时期)大总统  孙文(日---日 政党或派系:中国国民党)   1921年4月,非常国会开会,取消军政府,组织正式中华民国政府,选孙文为非常大总统。但军政权掌握在陈炯明身上。 1948年行宪后的中华民国总统  蒋中正(就任时间:日——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 副总统:李宗仁)   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   李宗仁(就任时间:日——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 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张勋、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
其他类似问题
中华民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题补充&&
Copyright &
.&&闽ICP备号&&&
Powered by民国部分政要题词赏析(45/3477)
北洋长江上游总司令卢金山先生过世后,民国各界政要的题词,请大家赏析。
由于帖子需要审核,我会慢慢上传。
(141.82 KB)
一键分享:
(148.95 KB)
wankaitech
第三张,请赏析。
(146.33 KB)
wankaitech
第四张,请赏析。
(142.32 KB)
wankaitech
第五张,请赏析。
(142.7 KB)
wankaitech
第六张,请赏析。
(127.22 KB)
wankaitech
第七张,请赏析。
(139.65 KB)
wankaitech
第八张,请赏析。
(124.46 KB)
wankaitech
第九张,请赏析。
(147.03 KB)
wankaitech
第十张,请赏析。
(134.46 KB)
wankaitech
先上传这十张,请大家欣赏书法的同时,分析一下各历史人物的背景和资料。
wankaitech
第一位是汉奸
王揖唐(1878---日)名赓、志洋,字什公、一堂、逸堂、慎吾。日本留学,袁世凯秘书,洪宪男爵,北洋上将,安福系主将。“七七”事变后,叛国投敌。48年以汉奸罪被枪决。
奥林巴斯7698
第四位也曾给日本鬼子干过事
杜锡钧  杜锡钧(1895年—1951年) 河北故城前香坊村人。一般被认为是汉奸。但他是中国抗战委员会成员一事鲜有人知道,曾经通过他自己孙子的家庭教师(系中共特工)传递情报给八路军,将经过唐山马家沟伪军400多人围歼。日本人为此还到家里搜查过电台,自此怀疑他的身份。杜锡均自幼贫苦,投身于军阀门下。日伪时期曾在北平出任伪河北省政府主席。日本投降后隐居于天津。1951年镇压反革命时被人民政府处决
奥林巴斯7698
卢金山先生是我的外祖父,1941年去世,当时正是日本占领华北时期。
因为卢金山先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员,日本人多次上门拜访要求他出任官职,但我外祖父始终坚决拒绝。后日本人阴谋毒害,一次外出赴宴后,痢疾发作,很快病逝。
wankaitech
齐燮元也是汉奸
齐燮元() 字抚万。河北宁河 (今天津市) 人。清末秀才。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曾任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北平投降日本。10月,与王克敏、王揖唐等组织伪政府筹备处,策划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组建并指挥伪治安军充当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1940年3月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治安总署督办、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指挥伪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46年在南京被处决。
wankaitech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
寻卢金山先生唁电集
这本是各界政要的题词,另外有一本是卢金山先生逝世后全国各界发来的唁电集。
听我父亲讲,该集的第一张就是蒋介石先生发来的唁电。文革中,我父亲把家里收藏的唯一一本唁电集亲手烧掉了。文革后,我父亲一直为此而遗憾。
如有人能够提供该书,本人愿以不低于50万元的价格收购。
wankaitech
温世珍与陈啸戡均为日伪汉奸,乃当时天津的政界要人
温世珍为伪天津市长。初温世珍原拟要张同礼任伪市公署秘书长,他以市长未能到手,薄而不为,便推荐温在海关时所用的税务科长陈啸戡。陈与温、张关系是这样的:陈原名祖彝,福建人,寄居开封。温世珍于清末民韧,一度在河南开封高等学堂任英文教员,陈在那里读书。“七七”事变前,陈在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当职员。当温任津海关监督时,他已赋闲,写信给温,叙述师生之谊。不久从北平来津谒温,温已不复记忆有此学生,嘱总务科长李鹏图代见,谓来求职。其时,监督公署税务科由会计科长赵世泽兼代,温即以税务科长升之。清末时期张同礼随父在福建做官,能说一口福建话,由温而识陈。陈以善于词令文牍,渐得温之信任,要紧事多交陈办理,一时有红项子科长之称。张既誉扬陈,温亦有此学生为慰。故陈在张的结托下,当了秘书长。张、陈为了把持伪市公署的事权,除警察和财政局外,其他所属各局,仍援旧例合署办公,各局对外不能单独行文,一切公文由市公署统一发出。最惹人注目的怪现象是各局呈市公署签呈,均须写明“谨呈秘书长转呈市长”字样,这样一来,有些重要公文均在幕后由张决定,老奸巨猾的温世珍亦只好装聋作哑。有一次伪市公署张贴布告,竟由秘书长和市长会衔,由此可见陈啸戡之得意忘形了。
wankaitech
熊炳琦简介
熊炳琦(1884——1959)世居济宁城区熊家街。 ??熊炳琦早年下学后,曾在兖州城内估衣市街(中御桥西)延盛估衣店学生意,后补名当兵。不久被提为司书生。旋又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培养深造。毕业后,初在禁卫军参谋处任职,后升少校参谋、直隶都督署参谋、江苏都督署军务课长、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等职。在任职期间,得到直鲁豫巡阅使曹锟的赏识、器重。   1922年曹锟为了把触角直接延伸到山东来,特派他的参谋长熊炳琦接任山东省省长。以便颐指气使,遥控山东。熊炳琦遂于同年9月走马上任,荣膺山东的封疆大吏。   1923年8月,在黎元洪辞去总统后,摄政内阁正式备文,催促国会选举总统。在曹锟的指示下,熊炳琦便由济南专程进京联合同僚,为“曹锟贿选”奔走效劳。10月5日进行总统选举。结果曹锟以480票当选为总统。   1924年9月,直奉第二次交恶,爆发战争。直系由于冯玉祥东线倒戈回师北京,囚禁曹锟于延庆楼,北京政权垮台。熊炳琦即发出通电,从此默然,并声明回原籍静养决意下野,不再做政治活动。熊炳琦故居,座落在熊家街(现吉祥小区)。此为80年代整修后的面貌。   1926年,奉直联合讨伐冯玉祥的国民军时,吴佩孚又请熊炳琦出任河南省省长。在此期间,曾代表吴佩孚参加由孙传芳发起召开的段、吴、孙三角联合会议,共同抵御国民革命军。随着北伐军的节节北进,吴佩孚势力的崩溃,熊炳琦又被赶下台。   1927年,吴佩孚众叛亲离,不得不入川投奔杨森栖身。熊炳琦也携眷迁居北京。以后在天津投资经营天津利中酸厂,长期充任利中酸厂的董事会董监。   建国后,熊炳琦在天津为民革成员。日病逝,终年74岁
wankaitech
陆锦为民国陆军总长
不知道陆军总长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陆军总司令?
wankaitech
这玩艺我看到几本了
小心为好& &还是研究一下为什么地摊上都有吧
复兴论坛网友
不懂,但也顶一下.
LIHUANREN↑
何丰林简介
何丰林(1873~?),北洋政府松沪护军使。字茂如,山东平阴人。因早年丧父,随叔叔何宗莲生活,在村中私塾读书,精通文字。后跟随叔父到天津,入北洋陆军学堂,毕业后初任袁世凯新建陆军教练官,不久至陆军第四镇为哨官。属卢永祥标统的部队,卢对何丰林格外照顾,将他作为心腹,卢升任第四师师长时,他任团长。民国元年(1912年)5月何升第四师第八旅旅长,授少将衔。民国2年任松江防守司令,授中将衔。民国6年任浙江宁台镇守使。
民国8年8月,卢永祥兼署浙江督军,卢即电保何丰林继任松沪护军使,于民国9年7月何正式就任松沪护军使兼陆军第六混成旅旅长。此时爆发的直皖战争,奉系控制北京政府,随后命令裁撤皖系控制的松沪护军使一职,卢永祥、何丰林拒不受命,于是直系江苏督军李纯派兵截断沪宁铁路,图谋控制上海,后由于江、浙、沪各界纷纷呼吁和平,驻沪领事团也坚决反对,双方才订立保境安民公约,暂息干戈。何在沪期间,曾发生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与卢永祥之子卢小嘉闹纠纷一事,黄金荣被何监禁,张啸林到龙华护军使署向何求情,并由杜月笙向土商调用了大宗款项,黄才获释。此后,卢永祥、何丰林等与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人关系更密切,他们依靠何丰林的保护,在上海大做贩卖鸦片的生意,从中获取重利。民国12年何被授陆军上将。民国13年9月,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发动江浙战争,他任浙沪联军第一军司令,后因浙沪联军夏超部倒戈,使孙传芳部长驱直入,逼近杭州。9月18日,卢永祥移沪督师,在龙华何丰林的松沪护军使署设立总司令部指挥战争。10月8日,松江陷落。10日,卢永祥急命何为第三军总司令上阵督战,一度取得胜利,后分三路发起总攻,结果遭致失败,率军退守莘庄以西曹家庄,兵败后随卢永祥逃往日本。
北京政变后,卢、何急忙回国,赴奉天(今沈阳)投靠张作霖,不久,何被张作霖任命为浙江宣抚副使。奉军占领南京后,张作霖向段祺瑞推荐任命何丰林为陆军部部长。民国16年,何任安国军政府军事部长、模范团总司令。同年4月何被任命为军事法庭审判长,张作霖下令逮捕李大钊后,何担任特别法庭审判长,最后签署文件杀害李大钊。民国17年国民革命北伐军攻至北京,奉军败北。民国24年,何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首席参议,民国27年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任华北政务委员会武官长等伪职。
wankaitech
顾祖彭简介
顾祖彭:字寿人。
江苏江宁人。
光绪二十年甲午三甲进士,散馆改主事。
官至农工商部郎中。
顾祖彭的作品在拍卖会中经常可见。
wankaitech
引用:原帖由 Guest from 113.240.73.x 于
08:49 发表
小心为好 还是研究一下为什么地摊上都有吧 欲擒故纵啊。50万大洋容易上钩。
周荫人()(今河北)人。字樾恩。毕业。回国后入北洋军部,累迁至旅长。1922年升师长。次年出任泉永镇守使,后任闽北护军使。1924年任军务帮办、督办。1925年任政治善后会议会员。同年任五省联军福建总司令。1926年被北伐军部打败后下台。
福建属于孙传芳的势力范围,当北伐军与孙传芳军在江西大战时,福建的周荫人的主力却驻守在福建和广东的边境地带,进攻广东,退可据守福建,对北伐军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北伐前,周荫人就以福建省督理兼第2师师长身份统治福建。他的军队号称有6万之众,但是内部并不统一,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周荫人真正能调动的兵力不过3万余人。孙传芳成立五省联军后,周荫人部被编为孙的第四方面军,周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并将所部改编为4个军,第4军军长周自兼任。周虽然不是孙传芳的嫡系,却也服从孙的节制。周奉孙的命令,以重兵驻扎在闽、粤边境,如同一把悬着的利剑,始终牵制和威胁着广州国民政府。而当时闽、粤边界驻防的北伐军只有何应钦第1军的3个师:即谭曙卿第3师、冯轶裴第10师、钱大钧第20师的一个团以及张贞的独立第4师,只有7,000余人,不足周部兵马的1/3。
不管怎样,周荫人部在数量上对北伐军占有优势。当孙传芳在江西作战失利后,他就一再严令周荫人进攻广东东部地区,以牵制北伐军的进攻。1926年9月中旬,周荫人在孙传芳的督责下,以三路兵马2.5万兵力进攻粤东。他命令张毅的第2军两个旅从潭州出发,进攻诏安、饶平;李凤翔第2军曹万顺、杜起云两旅从岩前、大坝出发,进攻蕉岭;刘俊第3军两个旅从永定、峰市出发,紧逼松口、大埔、梅县;第4军为总预备队,驻守在长汀、上杭。周荫人把指挥部设在永定,亲自坐镇指挥各路。周荫人开始进军粤东时,还暗中接济陈炯明在广东东江一带的余党,让他们在北伐军的后方进行破坏。
蒋介石在北伐之初,就决定派自己的嫡系第1军军长何应钦率军镇守潮、梅地区,以防福建的北洋军进攻广东,同时蒋介石还秘密派人联络周荫人的部下进行起义,同时搜集周部的情报。所以蒋介石对于福建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周部开始进攻粤东后,蒋介石认为粤东第1军的兵力太少,无法对付周的进攻,因此命令何应钦采取守势。但是何应钦认为,自己辖区广大,而士兵太少,如果处处设防,则处处都会力量薄弱,而且他很了解周荫人部队的弱点。周的部队多数是北方人,不善于在山路上行军,而且行军时多用草鞋套在布鞋上,速度很慢,每天走上20余公里,就感到疲惫不堪。而闽、粤边区基本上是山地,周的部队士兵肯定非常不习惯。周荫人在福建名声很坏,横征暴敛,引起了福建人民的憎恨,他的各个部队之间也矛盾重重,这些都是周的软肋。何应钦因此认为,北伐军如果能集中兵力,击败周荫人的主力第3军,其他部队就会作鸟兽散,福建平定也就指日可待。
蒋介石在权衡后接受了何应钦的建议,于是下令何应钦主动出击,进入福建进攻周军,进而平定福建。
何应钦受令后先巩固后方,他让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育长王绳祖担任潮州卫戍司令,率全校学生400余人协助代理潮、梅警备司令何辑五保卫潮汕的后方。同时,福建省的国民党人也组织了福建参谋团,以宋渊源为临时主任,领导各路民军、联络海军在福建响应北伐军。
何应钦大军于9月30日到达三河坝,10月9日到左弼,然后他命令第3师奇袭永定城。10日,第3师第7、8两团分别从西南的老虎寨、城东的书院岗包围永定城,然后发起进攻。但是守城卫队旅是周荫人的精锐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此时,永定城内民众及城外的民军则积极配合北伐军,一起进攻守军。守城敌军受到前后夹击,见阻挡无望,于是大部分缴械投降。周荫人仓皇间只带了少数卫队化装逃跑。这场战斗俘虏了周部支队长李宝珩及团、营、连长以下官佐50余名、士兵4,000余人,缴获步枪4,000余支,炮10余门,敌军几乎被全部歼灭。
(136.01 KB)
wankaitech
此书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文革前,我母亲把此书赠与学校图书馆才躲过文革一劫。
先父对于文革中亲手烧毁唁电集一事耿耿于怀,作为终生憾事。
此类资料,只有对于相关后人才有历史意义,对于闲杂人等则分文不值。
本人1999年创办企业至今,衣食无忧,略有盈余。50万元征求唁电集一事绝非戏言,只为抚慰先父在天之灵。
平时忙于公司事务,无暇旁骛。只是最近辛亥百年的纪念活动,才使本人想起箱底之物,只为纪念先人。
北伐战争期间,外祖父卢金山先生作为长江上游总司令,手握五个师以上七八万人的兵力。当时日本已炮轰大沽口,侵略中国之野心暴露无遗。卢金山先生不愿内战,苦劝息兵,不以私人权利糜烂地方,于是首先引退,自解兵权,将所部交各军分编,余则由地方处置。部分兵力交由朱德任政治部主任的杨森部队。部分兵力转为保乡团,保卫地方,后被贺龙收缴武器,为南昌起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剩余兵力由于学忠将军带领北上,后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当时,若卢金山先生接受吴佩孚湖北督军的委任,与北伐军负隅顽抗,则历史势必重写。
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仅以此纪念为中国民族事业献身的各路前辈。
wankaitech
王揖唐简介
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进士,被授予&&1941年夏,王揖唐视察伪训练所
兵部主事   光绪三十年(1904年)得军机大臣徐世昌推荐留学日本学习军事。   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回国历任东三省督练处参议,吉林兵备份处总办,北洋新军陆军协统   1912年任军咨府军咨使,统一党理事长,共和党干事,进步党理事,总统府秘书、参议、顾问。11月26日授为陆军中将。   日加陆军上将衔。12月30日授以二等嘉禾章,任参议员。   1914年任参政院参政,总统府咨议。10月8日授以勋四位,江皖筹赈督办。   1915年任吉林巡按使。12月21日授一等男。   1916年任内务部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众议员。   日授予一等文虎章。12月30日授予一等大绶嘉禾章,临时参议院议长,安福俱乐部干事部主任、总裁,众议院议长,外交委员会专门委员。   日授予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10月16日授予勋三位。   1919年任北方议和总代表。5月21日授予勋二位。1920年免。   1924年任安徽省长兼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1925年免。   1931年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   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7年任委员长,伪华北临时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兼赈济部总长。   1938年兼伪内政部总长,兼联合委员会委员。   1939年任伪新民会会长,兼中国佛教学院董事长。   1940年任伪中央政务委员会委员,伪考试院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1941年夏,王揖唐在宣讲“治安强化运动”
、委员长兼内务署督办,兼新民会会长兼新民学院院长,伪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40年春,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被调回国,王曾设宴欢送,并呈递感谢状。   王揖唐检阅伪自卫队   1940年10月,王逆应邀去日本访问,他参拜了靖国神社,还叩谒了天皇。   1941年任伪华北防共委员会委员长,兼剿共委员会委员长。   1942年任伪国民政府委员,兼伪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长,兼华北青少年团统监。   1943年任伪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会议议长。   日被处决。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王揖唐,安徽省合肥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军事。抗战爆发后,王揖唐投敌,频繁与日本侵略者接洽。伪临时政权在北平成立,王揖唐作为“创始”人之一,捞了个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赈济部总长的职位。   1938年9月,华北临时政权和南京维新政权在北平成立“联合委员会”,王揖唐任委员。   汪伪政权成立后,王揖唐出任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汪伪政权考试院院长。王揖唐还利用汪精卫的势力和影响,赶走了王克敏,自己当上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务总署督办,成了华北汉奸的头号人物。   1943年1月,王揖唐发表声明,为配合汪伪政权协助日本进行“大东亚战争”,宣布华北全面开展“东亚解放新国民运动”,并集中华北全部力量完成“大东亚战争”。然而,由于与汪精卫的矛盾,1943年2月,王揖唐被迫“辞”去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卖国抱负”。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揖唐在北平被捕,被关进炮局监狱。河北高等法院在起诉书中列举了他投敌卖国的罪状,其中有为敌宣传战功,叛国亲日,五次举行治安强化运动,供敌粮食、金钱及其他物资,增强敌人实力等。   日,王揖唐以汉奸罪在北平姚家井第一监狱被处以死刑。
编辑本段主要经历
  安徽合肥人,早年继承父业,以教书为生。光绪三十年(1904 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高中二甲第五名进士,被授予兵部主事。当年10月,得军机大臣徐世昌推荐,进入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光绪三十三年回国,任东三省督练处参议,后升任吉林兵备分处总办、陆军协统等职。“辛亥革命”爆发,王揖唐被怀疑参加革命,遭到通缉,只身逃到北京。民国元年1912 年),袁世凯成为民国临时大总统,王揖唐投靠袁,任大总统府秘书。民国2 年,袁世凯召集国会,王揖唐被圈定为参议院议员。他奉袁世凯意旨,把持统一党,使该党成为袁氏的政治工具。民国3 年1 月,任约法会议议员,为袁氏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鼓噪呐喊。5 月,根据“袁氏约法”成立资政院,王揖唐任资政院资政。9 月,出任吉林巡按使,但为吉林将军孟恩远所不容,任职7 个月后郁郁而归。袁世凯筹划帝制时,王揖唐极力劝进,袁氏称帝后封其为一等男爵,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民国5 年3 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由段祺瑞组织内阁,王揖唐又以同乡关系投靠段氏,被委任为国务总长。&&
民国6 年7 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两人为争夺北洋派领袖地位,矛盾日深。段祺瑞用其亲信徐树铮之谋,欲组织政党以对抗冯国璋。徐树铮召王揖唐面商,王笑曰:“是何难,揖唐非敢自诩,对于此事确有十分把握,惟经费无出耳。君苟以资畀余,可反掌而成也”。徐即取款80 万,王揖唐遂以此在政客和议员中组织派系依附段氏。段派议员经常在西城安福胡同聚会,由此产生“安福俱乐部”。王揖唐还安排安福系成员带足经费,回本省操纵选举,结果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席位大多为安福系占有,故时人称之为“安福国会”。民国7 年王揖唐当选为众议院议长。9 月,在段祺瑞的授意下,王揖唐与李盛泽操纵国会选举了徐世昌为总统。   民国8 年2 月,南北“和平会议”在上海召开。北方总代表朱启钤独断专行,引起极力主战的安福系的不满,朱启钤被迫辞职,王揖唐接任。这一任命,引起南北两方的反对。北方直系大将吴佩孚通电指责王氏:“身列国会,安能解决国会之问题;身为党魁,安能不受党派之牵掣!在天下未有“斯人不出”之希望,而足下竟有“舍我其谁”之仔肩。足下自命不凡,不计个人“安福”,欲谋天下“安福”,其如天下之不谅何!……”接着,南方广东护法军政府也通电反对。王揖唐在一片反对声中到了上海,忙于四出活动,收买舆论。民国11 年7 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段祺瑞跨台,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通缉皖系要人。王揖唐匆匆离沪,逃往日本。
  民国13 年春,王揖唐回国。10 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段祺瑞出任北京临时执政府执政,王揖唐又入段氏幕中,为其谋划大计。11 月24 日,王揖唐通电取消安福俱乐部,申称:“过去之国会与政团,情势既已推移,自当除旧布新,别筹途辙。”28 日,出任安徽省省长并暂兼军务督办。因遭倪嗣冲地方军阀势力的强烈抵制,到职不足半年,就被迫返京,后闲居天津。   民国20 年至民国26 年间,王揖唐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周旋于日蒋之间。   一方面,他奉蒋介石旨意,协助活动段祺瑞南下上海,使日本人欲以段、陈(炯明)合作建立伪华北政府的企图落空;另一方面,他与日本关东军中将旅团长佐藤三郎经常秘密接触,还参加了由日本人为制造“华北国”而支持成立的汉奸组织“正义社”,为冀察政务委员会中的亲日派代表之一。
  “七七事变”后,北平失陷,王揖唐公开投敌,与王克敏等人在北京饭店设立“政府筹备处”,积极筹划成立日伪政权。民国26 年12 月14 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王克敏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任赈济部总长。民国27 年,赈济部撤销,王揖唐改任内政部总长,兼任赈务、防疫两个委员会的委员长。王揖唐不甘于位,与王克敏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民国29 年3 月,汪精卫的伪中央政府在南京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易名“华北政务委员会”,王克敏任委员长,把王揖唐排挤为汪伪政府考试院院长。1940年春,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被调回国,王曾设宴欢送,并呈递感谢状。王逆在致欢送词中称赞其功高勋著,此次离任回国,“真令人有离别慈父之感”。国人对他这种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丑行,无不切齿痛恨。
治安强化运动
  &&1942年王揖唐(前左)在任新民会会长
在筹建伪中央政府时,王克敏与汪精卫争权夺利结怨甚深。日本为安抚汪精卫,于1940年6 月把王克敏赶下台,任命王揖唐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务署督办。王揖唐就职后,先后两次去日本,他参拜了靖国神社,叩谒天皇裕仁,奉献大批中国名贵古玩书画以示忠顺;归国后曾写诗抒感明志,其中一首诗称:“八纮一宇浴仁风,旭日萦辉递藐躬。春殿从容温语慰,外臣感激此心同。”诗的开头即对日本军阀征服世界的迷梦加以由衷的赞颂,接着表露了对被接见的感戴心情,奴颜媚骨溢于言表。最后自称“外臣”,简直是“纳表称臣”,申明了甘心作奴才到底的心志。还成立了“华北防共委员会”和专为日本掠夺资源服务的“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并自任这两个组织的委员长。在不到三年任期内,王揖唐搞了5 次强化治安运动,屠杀了无数爱国志士和无辜百姓,抓捕了大量民供日军役使;并开发矿藏、强征粮食,竭尽华北物力以支援日本的侵华战争。在日本侵占的8 年中,华北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屠杀、搜刮、掠夺要以这一时期最为残酷。“华北政务委员会为谋华北治安之确立,特定于本月(注:1941年3月)30日起……在华北各地举行治安强化运动”,“华北政委会王揖唐委员长以下各总署督办及各省市长官,分别讲演治安强化运动之意义,阐述甚详……”,“王委员长也已派定齐燮元督办于日内出发华北各地视察并指示一切,以期收硕大之成果”(《新民报》日第1版)。在整个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中(1941年3月至日),王多次发表“治运”广播讲演并亲赴各省视察,大力推行保甲连坐法,训诫伪军“不能只依靠友军的力量,而应主动地做好治安工作”。华北伪政权投入10余万伪军协同日军与我抗日军民作战,其烧杀抢掠的凶残程度一点也不逊于日军。在华北众汉奸中,对日寇极其驯服忠顺且为害最大者,当属王揖唐,华北人民无不恨之入骨。王揖唐贪污暴敛,兑藏黄金,广置房产。王克敏指使部属指控他“贪污渎职,废弛公务”。日本侵略者感到不能再指望王揖唐来完成建设“后方基地”的任务,于1943年2 月9 日将其免职,改任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虚职。王揖唐在去职时发表演讲,还无耻地说:“华北为大东亚建设中心,应担负起兵站基地之任务,把人力物力、精神总力供献给日本。个人无论在野在朝,均为大东亚战争而努力。”
利用“国学”推广奴化教育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在沦陷区大搞封建复古,利用“国学”儒家思想大肆奴化民众,当时唱的是文言文的《卿云歌》(被作为伪国歌),伪币上印的人头像是孔子的画像。日伪每年都要进行祭孔活动。学校中把原来的“公民”课改为“修身”课,其内容全是宣扬封建礼教的。将新文化运动中被猛烈批判的儒家文化大张旗鼓的摆上台面,颇有重演1916年将孔教演变为国教的味道。   华北政务委员会中“三巨头”汉奸之一的王揖唐,这位前清最后一届科考的进士,华北伪政府的委员长,对于利用“国学”推广奴化教育更是不遗余力。一边配合日本人在华北大搞“强化治安运动”屠杀和残害抗日民众,一边积极利用国学奴化国人,不但建立了伪政府下的“国学院”,还在暑假期间举办幼儿训练班,抓紧对青少年的奴化灌输。
伪北平政府庆祝“南京还都”
  日,伪北平政府为了庆祝汪伪“南京政府”还都,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庆祝大会上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与伪北平市长余晋发表了讲话,并在庆祝大会上表彰了孝子节妇各五名以及拾金不昧者,以彰显北平是大东亚共荣治下的王道乐土。
  王揖唐下台后,曾与曹汝霖等“在野名流”联名致函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保释了国民党军委会华北军务厅主任许惠东等70 余名地下工作人员。民国34 年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王揖唐即托病住院,同时暗中活动,企图脱卸汉奸罪责。民国35 年春,河北高等法院将其逮捕入狱,立案审理。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长何承焯主审,每次开庭,王揖唐均以病势沉重为由,被人抬上法庭,闭目不答。王逆自知罪行重大,于是大耍花招,1947年秋,王逆委托律师刘煌等,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并散发声明。声明承认附逆降敌,有罪于国,同时却反戈一击,声称刑二庭长何承焯曾在伪司法总署任职,是一小汉奸。称“以小汉奸高踞堂上审大汉奸,将何以杜悠悠之口”。消息传出,九城轰动。南京司法部只得撤消何承焯职务,另委派吴盛涵为刑二庭长,重新审理王揖唐汉奸案。河北高等法院根据事实依法判处其死刑时,他又两次申请复判。这样拖延了两年多。民国37 年9 月,经民国最高法院最后复判,仍将王揖唐判处死刑。9 月10 日,在北京姚家井第一监狱中将王揖唐枪决。时年71岁。遗著有《东游记略》、《上海租界问题》、《逸塘诗存》、《世界最新之宪法》、《今传是楼诗话》等。
wankaitech
王揖唐轶事
  1914年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共和党也遭到监视。当时共和党副理事长章太炎在上海常常发表反袁文章,袁世凯既恨他又怕他,总想把章太炎监禁起来。于是,袁世凯买通共和党人,借口共和党党务无人主持,请章太炎赴京。章太炎到北京后,住在共和党化石桥公寓,从此章太炎便被袁世凯派人监视起来,言论、通信等自由,均被剥夺。后又派陆建章把章太炎骗到龙泉寺,幽禁起来。章太炎愤怒异常,但无论怎样怒骂痛斥仍无济于事。自从章太炎被监禁在尤泉寺后,袁世凯谕示:“特殊优待,不得非礼,但不许越雷他一步。”章太炎无可奈何,便宣言绝食。章太炎已经绝食几日,袁世凯害怕事情闹大,不好向舆论界交待,为此十分着急,便询问左右说:“谁能劝章太炎进食?”   王揖唐立即回答说:“我能!”王揖唐原来是章太炎的门生,他们又曾在上海同办统一党。王揖唐受命赴龙泉寺进见章太炎,章太炎斥责他说:“你是来给袁世凯作说客的吧?”王揖唐回答说:“我哪里敢呢?”接着两个人便道起了家常和其他琐事,说了很长时间,当章太炎态度缓和下来以后,王揖唐见他脸上有了笑容,便开口说:“听说先生要绝食而死,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章太炎又愤怒起来,说:“我不等袁贼来杀,宁肯自己饿死!”   王揖唐笑着说:“先生如果这样,袁世凯就高兴得不能睡觉。”   章太炎不解地问:“为什么这样说?”   王揖唐说:“先生你试想,袁世凯如果要真杀你,是十分容易的。现在你被幽禁,可以知道他不是不想杀你,而是不敢杀你。袁世凯的奸诈与曹阿瞒(曹操)等同,他之所以不敢杀你,是因为他不愿在千秋万世留下杀士的骂名。如果您自愿饿死,袁世凯则既没有杀士的骂名,又除了心头之患。先生以前为袁世凯出谋划策是那么完善,而您自己怎么就不关心自己呢?”   章太炎听了以后,马上起来说:“你说得对啊!看来,我得马上进食。”编辑本段王揖唐汉奸案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是年12月平津开始逮捕汉奸。北平捕奸工作由军统局北京站毛人凤负责,12月5日,毛在北兵马司汪时璟家设宴宴请北平巨奸。酒过三巡后,一声令下,王克敏、王荫泰、汪时璟、殷汝耕等巨奸数十人全部落网。当时王揖唐正在中央医院养病、避风。6日晨才自医院把他捕走。随后,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发布捕奸布告,内称,不除汉奸,“无以对炎黄之神灵,慰死难之先烈,平受害之人心;更无以树民族之正气,伸国法之尊严”。消息传出,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王揖唐安徽合肥人,早年曾在皖系军阀段祺瑞手下任职。“七七”事变后,叛国投敌,曾任华北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等伪职。1940年春,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被调回国,王曾设宴欢送,并呈递感谢状。王逆在致欢送词中称赞其功高勋著,此次离任回国,“真令人有离别慈父之感”。国人对他这种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丑行,无不切齿痛恨。1940年10月,王逆应邀去日本访问,他参拜了靖国神社,还叩谒了天皇。归国后曾写诗抒感明志,其中一首诗称:“八紘一宇浴仁风,旭日萦辉递藐躬。春殿从容温语慰,外臣感激此心同。”诗的开头即对日本军阀征服世界的迷梦加以由衷的赞颂,接着表露了对被接见的感戴心情,奴颜媚骨溢于言表。最后自称“外臣”,简直是“纳表称臣”,申明了甘心作奴才到底的心志。此外,王逆还多次主持了“治安强化运动”,派遣伪军深入华北农村,破坏生产,屠杀抗日军民,更是其罪当诛。   王逆被捕后即起诉,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长何承焯主审。王逆自知罪行重大,于是大耍花招,每次侦讯时都装聋作哑。1947年秋,王逆委托律师刘煌等,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并散发声明。声明承认附逆降敌,有罪于国,同时却反戈一击,声称刑二庭长何承焯曾在伪司法总署任职,是一小汉奸。称“以小汉奸高踞堂上审大汉奸,将何以杜悠悠之口”。消息传出,九城轰动。南京司法部只得撤消何承焯职务,另委派吴盛涵为刑二庭长,重新审理王揖唐汉奸案。   在以后的侦讯中,王逆仍装病,对法庭询问,哼哼哈哈,不作明确回答。如法庭命令他解释访日诗时,他推称这是文人游戏之笔墨,无深大义。1948年秋,王逆终被处决,身中数弹而亡
wankaitec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大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