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大师的作品,(成功)85岁所作.大概价值投资大师多少钱.

佛教科学论0积分下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佛教科学论0积分下载
重​新​认​识​佛​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李方膺作品大概价值多少钱
李方膺作品大概价值多少钱
&在李方膺的笔下,最常出现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及苍松。此外,他亦画花果、游鱼等,早年还画山水、人物。最为人们赞赏的是他的梅花,无论老干新村,都遒劲倔强,隐约着一种兀傲不平之气,以至被认为&蟠塞夭矫,于古法未有&,他自己也颇以擅长画梅而自矜,如他常用的印章中就有&梅花手段&、&问梅消息&等,而他的居处干危也就名之为&梅花楼&。画梅以外,他画的风松、风竹也值得一提。他笔下的风,往往是狂风、暴风,这在他以前的画家里,几乎是没有的,他曾在画上自题云:&画史从来不画风,偏于难处夺天工。&总之,他的画富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而这种特征又恰恰与他本人的性格相吻合。他在晚年有诗说:&我是无田常乞米,梅园终日卖梅花&,画上也常钤&换米糊口&之印,可是他的作品却很少有粗制滥造的,即一般应酬之作也很少。或许这同他做官一样,事事都表现出执着。这一点,在&八怪&诸家里,他是比较突出的。。&
& &画史把李方膺列入扬州八怪,主要是着眼于他淋漓酣畅的绘画风格及不甘随人步伐的个性。其实,李方膺并没有在扬州有过多的活动,除中年的宦海飘蓬外,罢官后的晚年几乎都是在江宁(南京)度过的。只是通州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以前,是一个隶属于扬州府下的散州。雍正二年李方膺已28岁,&从这一点看,他还可以算是一个广义的扬州人。他性爱梅花,家乡居室命名为“梅花楼”,到滁州代理知州,首先打听欧阳修手植梅花所在,自往再拜于花下。所画梅花独具特色,笔法苍劲老厚,剪裁极其简洁,表现出一种宁折不弯的倔强性格,如其为人。画竹,着重写意,不拘形似,所作《风竹图》(南京博物院),以秃笔画叶,纵横涂抹,着力于刻画风雨飘萧中竹之神态。《游鱼图》(故宫博物院)生动活泼,用笔洗练,诗、书、画三者结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著作有《梅花楼诗钞》。
&&&&&&&&&&&&&&&&&&&&&&&&
李方膺作品历看拍卖成交记录(部分)
估价(万)
成交价(万)
200-300万&万&
100-180万&万&
150-170万&万&
120-150万&万&
360-460万&万&
80-120万&万&
100-150万&万&
& &李方膺是康、乾盛世时期的一名杰出画家、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犹如大风起过,击起过层层浪花。他是南通人,沉浮宦海的地方和辞官后的足迹也很少与扬州沾边,后人却为何将他归入扬州八怪呢?原来古时南通归属扬州,李方膺画风与个性皆与扬州其他杰出画家相近,将他归于扬州八怪是十分合适的。李方膺虽以画出名,其实他的散文和诗词同样很有成就,当时的文学泰斗袁枚与之交好,过从甚密,袁枚对他评价甚高。绘画方面他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所不精,还与郑板桥一样十分喜欢画竹。但他画的竹子与郑板桥是不同的,他的墨竹经常在狂风中挺立、舞动。“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李方膺喜爱狂风,墨竹带风是他的鲜明特色。&“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这是《风竹图》上的题诗。
我公司是一家大型专业的古玩艺术品拍卖机构!我们有庞大的买家群体和市场!我们始终秉承:依法经营、求真务实、客户至上的基本原则!为海内外各收藏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
如有合作意向!欢迎您前来我公司考察洽谈!愿您通过与我们公司的合作、会展拍卖将会给你带来最好、最大的经济收益!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
若有藏品想要出手的可联系本人
联系人&:焦经理&&&&电话:&&&&&QQ: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 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诸位大众。
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
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在概述里讲,作为第一讲,经文最后的流通分是总结,也作为一讲,前后加起来共十讲,听以我就将此次演讲的题目定为《佛说八大人觉经十讲》。
佛说本经的因缘
一件事情,总有它的因缘,佛陀为什么要讲说本经?自然也有一段因缘。
佛陀住在o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在法会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请问佛陀道:
&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我们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而接近社会做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恳求佛陀指导开示!&
佛陀慈祥的微笑著,很欢喜的回答道:
&阿那律!你所说的是实在的话,你所问的是学大人(菩萨)的问题,我为你说八大人觉,可于昼夜,至心诵念,&&&
这就是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经文的组织
一切经典开始都有&如是我闻&等的六成就,唯有本经没有,因为本经不是佛陀一会所说,乃是片断的缘故,所以经前序分没有&如是我闻&,经后流通分没有&信受奉行&。
本经经文的组织,虽然和其他的经不一样,但本经仍是有首有尾,条目分明,学者极易把握经文的本意。
内容与价值
在佛教里,很多大德都认为本经是最适合在家信众受持的经典,常听人喊&人生佛教&、&在家佛教&的口号,究竟如何建立人生佛教?如何才是在家佛教?一定要提出圣言量来作为依据,在我想,本经就是建立人生佛教、修学在家佛教的一本最好的宝典!
佛教,虽然是分在家的与出家的,但在家的信徒在比例上是占多数;佛教,又分入世的与出世的,但其精神仍然是著重入世;佛教,又再分现实人生的与来世受生的,但重点也仍是在现实人生。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也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佛教里,人生佛教与在家佛教,是有著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这本入世应用的人生宝典&&《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经文只有短短的数百字,但其价值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指出:
本经的内容,像航海的指南针,指示人生的前程!
本经的内容,像午夜的钟声,惊醒人生的迷梦!
本经是认识迷途回归觉路的圣经!
本经是在家弟子改善生活的圣经!
经题的解释
佛说八大人觉经
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本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要了脱生死,救度众生,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人间不实的王子虚荣,出家学道;三十一岁时,终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觉,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岁时,于娑罗双树下进入涅。一切佛经经题均有&佛说&二字,即一切佛经均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此经当然也不例外。
在讲说此经经题的时候,我们先要对&大人&这个名词有所了解,因为这里所讲的大人,不是&大人&、&小人&的大人,也不是指做大官的,或是经营大买卖的才叫做大人。本经不是告诉人升官发财的方法,本经所讲的大人,是指办了生脱死及广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亦即&菩萨&之意。
菩萨,是菩提萨实募虺疲氤晌夜奈淖郑&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的意思。我们一说到菩萨,有人就会想起供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央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不错,观世音、地藏都是菩萨,但这里所讲的菩萨大人,指的是进入佛门已经发心学道的菩萨。
你们或许要问:人,怎么可以称做菩萨?其实,菩萨不是画像,不是光供在三宝殿里给人供养礼拜的,菩萨是象征著活泼泼的人生,有无限的热情,有无量的悲愿,能够自利利他的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世间上只要多一个人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多一个菩萨。菩萨分很多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阶位菩萨。观世音、地藏、文殊、普贤固然是菩萨,是十地以上的妙觉菩萨。但若是发心办了生死、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也可称做菩萨,不过,这只能称做初发心的菩萨,或是才有信的菩萨。
此经有&八&条修行成佛的方法,是办了生死、度众生的&大&事业的&人&所应该&觉&悟的&经&典,所以叫做《八大人觉经》。
说起菩萨的觉悟,这就要讲到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要使众生觉悟之教。佛陀为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无非要令众生入佛知见,无非要开导众生觉悟之路。觉是迷的反面,众生流浪生死,轮回六道,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所以曰迷;现在若能知道轮回是苦,生死可畏,觉悟到要照此经八条大人修学的法门去实践,此谓之觉。
把佛陀说的这八条欲令众生觉悟的道理集合起来,名曰&经&。经就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的意思,照著佛陀指示的路径去走,就能达到了脱生死、自在安乐的境界。凡是道理之所以能被称做经:在上要契合历万劫而不磨灭的真理,在下要契合千万变化的众生根机。本经是佛讲说的,而且也是发心的众生所能修学的,所以经名为《佛说八大人觉经》。
译人的考证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本是印度的梵文,把梵文译为汉文,一定要有译者,翻译本经的译者,就是后汉沙门安世高法师。
后汉是朝代名,就是我国光武中兴的后汉;安息国即是现在的波斯;沙门通指学道的人,华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之谓。后汉是指安世高出生的时间,安息国是指安世高出生的地方,沙门是指安世高的身分,安世高就是翻译本经的译者。
法师安世高,亦名安清,本为安息国的王子,继位以后,终日劳烦的政治生活,使他极不自由,同时更感到富贵荣华的不实,于是让王位给他的叔叔,他就披著袈裟,出家学道。法师生有语言天才,通晓三十余国的语言,尤其精通汉文,博览群经,而且能听懂鸟兽的语言,一生神异的事迹很多。在汉桓帝的时候,他从安息国来到洛阳,翻译的经典共有一百余部,今日所流传的大概只有三十多部。法师所译的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辞而不华,质而不野,在我国初期翻译经论的历史上,安世高法师被誉为诸师之冠,可见他在翻译史上的地位。
序文的宣讲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东晋时的道安法师把每部佛经都分作三分,就是所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如头,正宗分如身,流通分如脚。道安法师这样分判,大家都称赞说:&弥天高判,今古同遵。&可见这分判的高明。
本经,不是一会所讲的,但本经也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仍和其他经典一样完整。
上面的四句经文,就可把他看作序分,做为本经的开场缘起。
做为佛陀的弟子,早晚应该有固定的修持功课。在佛教里,各个寺院中大都以《楞严咒》、《弥陀经》作为早晚必修的功课。其实照本经的序分来看,要推行人生佛教,要改变身心的气质,以《八大人觉经》作为早晚称念的课诵,那是非常确实妥当的。
本经虽然可以作为在家信徒早晚受持的经典,但出家弟子更是要受持。为佛弟子,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发心信佛,皈依三宝,依佛教而行,皆名为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没有虚伪,没有杂乱,不分春夏秋冬,不问白昼夜晚,把这八项菩萨所应觉悟的事理绵延相续,时时系念,或是高声诵读,或是默念于心,这就是最好的修持。
佛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这七众弟子都应该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经》,但研究本经的内容,在家的佛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来受持更为适合!
我们现在把《八大人觉经》的八觉,列表如下,以后我们就按照列表来讲解,希望大家至心受持:
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是《八大人觉经》说明修学菩萨道、办了生脱死事业的人,应有的第一觉悟。
在这一段经文里,也可以说,就是总指佛教的&世间观&。
经文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的是&无常观&,&四大苦空&说的是&苦空观&,&五阴无我&说的是&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说的是&不净观&,我先来讲说&世间的无常观&。
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
所谓世间,就是宇宙的意思。古往今来的时间是&宇&,上下四方的空间是&宙&。我人生存在这无限的时间、无边的空间之中,实有对世间认识的必要。
世间,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在佛教里,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因为我们不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而引发对世间错误的认识,把世间的一切执为实有,贪恋、执著,但谁又能战胜无常呢?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智度论》也说:&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所作满三界,无常风所坏。&世间上的富贵荣华,固然像是三更大梦,就是我们每天盥洗珍惜的身体,究竟又能活上多少年?世间、身体、心理都在活动,都在变化,都在不停的迁流,&桑田沧海、沧海桑田&,这世间上的一切,哪一样有永恒性?哪一样有实在性?
&无常&就是世间的真实,一切都好像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镜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世间既是无常的,国土是危脆的当然不用再说。国土不安曰&危&,不实曰&脆&,别项不说,就拿台湾及日本的地震来说,每一次大地震,财产的损失,生命的死亡,都难以数计,像这样的国土不就是危脆的吗?
我们把世间的无常观解说清楚了,现在再解说四大的苦空观。
我们常听到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也会说一句&四大皆空&的话,不过这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误解的&酒色财气&叫四大,不是说一个人不贪酒色财气,就叫做四大皆空了。其实,四大苦空,是佛教对世界本质上的说明。
所谓&四大&,就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大至世界、人生,小至一花一草,莫不由四大种的元素结合而成的。这四大元素就是地、水、火、风。地是以坚硬为性,水是以潮湿为性,火是以温暖为性,风是以流动为性。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哪一项不是仰赖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结合而成的?拿人来说,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溺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调,那就要病了,甚至四大分散,那就是死亡了。人是如此,花草也是如此,比方说,一朵花的成长,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要有适宜的&水&分,要有温暖如&火&的阳光,要有流动的空气和徐&风&,若是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成长开放了。
以四大元素和合的我人身体,为什么要说是苦空的呢?哲学家老聃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在就是众苦积聚而成,在我们的心里上有贪嗔痴烦恼的痛苦,在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及恩爱别离的痛苦,在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在世间上有风灾、水灾、震灾、兵灾等等的痛苦。苦,紧紧跟随著我们;苦,紧紧的控制著我们,我们就是在苦中讨生活。
有些人常听到佛教说苦呀苦呀的话,以为学佛就是学吃苦的,或者学佛就非要受苦不可。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佛教是快乐幸福之教,我们是为了离苦得乐才信奉佛教。
信奉佛教的人,应该先要认识苦,知道苦,才懂得要追求快乐。如果在苦中不以为苦,或是在苦中还以为是乐,这样的人,怎么肯修学佛法呢?
知苦,就是入道之门。
过去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中,住著一对年老的夫妇,他俩辛苦经营生意,攒了不少积蓄,只是膝下犹虚,一个儿女也没有。东边拜,西边求,都未能如愿。年老的夫妇求子心切,想要知道无子的原因,但乡村之中,没有有道行的人可问。一天,有一个出家未久的人游方经过此地,老夫妇一见大喜,请他回去供养,饱餐以后,请他说法,求其开示无子的原因,这位出家未久尚不懂得说法的人,心中很焦急,他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老夫妇诚心诚意,跪在他的面前,俯伏于地,头也不抬。这位初出家的人心急如焚,因为自己是一个出家人,也不好说他不会说法,不懂这些道理,这时他忽然觉得做一个出家人真是很难,不觉就脱口说道:
&真难呀!&
跪在地上的老夫妇一听,这话说中了他们的心坎,他们觉得这句开示,真是至理名言,他俩为了求一个儿子,怎么也求不到,&真难呀!&这句话让他俩很有同感,赶紧又叩头如捣蒜的不住礼拜起来。
这位初出家的人一看这对老夫妇如此虔诚,真没有办法可想,他如坐针毡,满身大汗直流,当他难受到极点的时候,不觉又脱口说道:
这句话在老夫妇听来,好像暮鼓晨钟,他俩觉得一点不错,自己这么大的年纪,连一个儿女都没有,苦呀!人生真苦呀!
老夫妇听了深受感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初出家的人一看,急得没有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是溜之大吉吧!这老夫妇哭了好久,再静聆开示,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出家师父已走了,他们觉得这一定是活佛现世,来指点他们迷津,使他们知道人生是苦,从此他俩成为佛法虔诚的奉行者,认真修道,他们终于解脱人生的枷锁了。
知道苦,才知道求解脱;苦,也是学道的增上缘!
把四大说为苦空观,这是因为四大所合成的有情生命,以及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幻而不实,在一切虚假之中,还要受著八苦交煎,所以说&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的这句经文,是佛教的&无我观&。
五阴是什么?五阴就是&我&的代名词。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我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在佛法里叫做&色&;所谓精神,在佛法里是指受、想、行、识而言。
色,是变碍的意思。因为有形的物体,都是变化无常而有所障碍的,物和物之间遇到有和合性的便相吸,有抵逆性的便相拒,相吸便成,相拒便坏。
受,是领纳的意思。知道苦,叫苦受;知道乐,叫乐受;不苦不乐的时候,叫不苦不乐受。
想,是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
行,是造作的意思。由取像而有造作的行动,有时作善,有时作恶,这都是行的力量。
识,是了别的意思。如眼能了别认识青黄白黑,耳能了别认识好恶音声,鼻能了别认识香臭之味,舌能了别认识酸甜苦辣,身能了别认识冷暖软硬。
我人业报所集的色身,在时间之流中生生死死,就是这五阴之我。阴是遮盖的意思,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遮盖了我们本来面目的真如佛性,众生沉沦苦海就是执著这五阴之我为实有。
五阴无我,就是《心经》里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指的就是五阴,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五阴无我的意思。
现在五阴所集合的我人身心,明明是真实不过的,我们色心所合的身体,行动自如,要东就东,要西就西,所受的苦乐也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要说五阴无我呢?
原来,五阴之我,不过是假因缘暂时的和合,不能常住,没有自体,所以说&无我&。
一说到&无我&,大家总是很害怕,&无我&之声,像是一个空空的原子弹,要把有情所执的&我&炸得粉身碎骨,无影无踪,大家对这种大乘无我之理,怎不恐怖呢?
其实,我们若不能照空虚妄的五阴之我,真心之我又怎么能显现呢?把虚妄的去除了,真实的就会显现出来。乌云消了,朗朗的晴空才会出现。
就是学道多年的人,如不能了知五阴无我,仍然无法获得解脱,仍然会被世间的一切虚假所囚。
宋朝时,有一位金山的佛印禅师正在讲经,听众把道场挤得满满的,这时官封大学士的苏东坡居士也光临听经,禅师对他打著禅风机语说道:
&此间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也是一个学佛参禅多年的人,听了以后回道:
&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
&学士!你既要老僧四大之身为座,老僧有个问题,你若回答得出,即将身子给你坐,你若回答不出,请将玉带解下来留在此间永镇山门?&
&好的!好的!请你问吧?&
&佛法讲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请问学士以什么为座?&
满腹经论的大学士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问得哑口无言,只得留下身上的玉带。直到今日,金山江天寺所收藏的苏东坡玉带,成了稀世价值连城的古物!
本经说&五阴无我&,最好的解释还是本经的经文,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因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前面我们曾讲过,我人身体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离散也就&灭&了;有情的身心,在迁流不息的&变&化著,在昔此今彼的迁&异&著。这五蕴和合的我,是&虚&而不实的,是&伪&而不真的,不能自由,不能自在,&无&有&主&宰。
讲过了世间的无常观、四大的苦空观、五阴的无我观,最后应该讲到&心是恶源,形为罪薮&的不净观。
良心!良心!虽然大家高叫著人要有良心,但没有良心的人仍然很多。那些身犯的奸淫,手犯的窃盗,口犯的恶言,主宰著身、手、口去犯罪的,就是心!
那些手拿著硫酸,把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浇毁得面目全非;亲身用刀把他曾深夜谈心的朋友分尸灭迹,这些惨绝人寰的罪恶,不就是导源于心吗?
一个人因为有自私的心,所以光明的本性被私心蒙蔽了,私心的气焰高了,什么义理人情可以不讲,什么损人利己的事情都可以做出。在这个世间上,小如家庭的人我是非,大至社会国家的战争,莫不由于私心的蛊惑!
现在的社会,倡导科学的发明,鼓励艺术的进步,目的不外是增进人类的快乐幸福,但这仍然只是治标,因为科学、艺术并不能完全制止人类的犯罪,所以在科学、艺术之后,若能发扬佛教,用治本的方法,把每个人的良知发掘出来,去除造罪的私心之源,使心不攀缘外境,这才能使世界获得安宁和平,使人类获得真正福祉!
世间的人,平常最爱的是美好的身体,最关心的是众多的财富,但到人生最后的时候,身体、财富却无法带走;人在生之日最不关心的是&心&,但到告别世间时,紧紧跟随我们而去的却是&心&!
为身体享受忙碌的人多,为自心净化修持的人少,难怪世间的缺陷是如此之多!身体、财富不是我们的,心才是我们的主人翁!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恶源&,但心也是善源,所谓善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罢了。
因为心易造恶,所以招感这有为的身形。假若易恶为善,虽有身体,当下就清净解脱了。
能照上面说的道理观想、反省、察看,那就能逐渐脱离生死的苦海!所以第一觉悟的经文结尾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上面所讲的是《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综合这一段经文是说,要学菩萨了生脱死、广度众生的人,第一应该觉悟的是,人生和宇宙都是不能常住的,这个世间到处都是不安不实,因缘和合的四大五蕴的我,实在说来是苦的、空的、无我的、生灭的、变异的、虚伪的、没有主宰的。执著的妄心,是罪恶的源流;幻现的色身,是罪业集聚的处所。能懂得这以上的道理,常常思维观察,就可以渐渐的远离生死众苦的轮回。
把上面的第一觉悟,用表说明如下:
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是说佛教的世界观;从第二觉悟一直到第七觉悟是说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讲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讲到空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的世界;讲到有情,有佛、菩萨、天、人等的十法界众生。佛教所包含的道理虽很广泛,但佛教所讲的还是以人生问题为主。
说起人生问题,就会联想到人生所必须的衣食、育乐、婚姻等等的问题上去,其实,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人生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死问题。
今日大家所标榜的都是在谋求人类的幸福,但科学的发达,艺术的昌明,文学的优美,政治的进步,并不能完全解除人类的痛苦,因为科学、艺术、文学、政治只能改善人类的生活,但不能解脱人生的生死。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生死死,受著无穷的苦迫,这都是由贪欲引起的。学术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叫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
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一切学术改进人的生活,但也助长人的欲望,所以科学也好,艺术也好,文学、政治也好,对人类是功罪参半,它增进人类的幸福,也带给人类苦恼。
欲壑难填的世间,大家争求著声色货利的欲乐,对于欲乐中隐藏的痛苦,并不畏惧,这都是由于众生迷失本性,在生死轮回中,以苦为乐,积习难返,终日为欲所囚,而不知道向佛法中寻求解脱。
经典里有这么一段故事:在印度恒河的岸边,有一队背著鱼笼从市场赶回家的妇女,在路上遇到一阵豪雨,这时,天渐渐的暗下来,但离家还有五、六里的路途,正当她们无法可想的时候,恰好有一个花店的主人留她们在家过夜。屋内全是花,充满了芬芳的香味,她们辛苦了一天,非常疲倦,但躺下来后,却怎样也睡不著,芬芳的花香使她们反而感到不习惯,直到晨鸡报晓的时候,她们都还不能入睡。其中有一个聪明的女人,去把鱼笼拿来放在床头,腥味盖覆花香,这样,她们才安然的睡了一会儿。
被欲所囚的世间,污秽腥臭,大家久处其中,反而以为快乐,就如喜闻腥味的那群妇女一般。
当然,欲,不一定完全是坏的,经里说欲有杂染欲和善法欲之分。内心不净,贪著外境的名利声色是欲,有著为人服务的理想从事社会福利的工作,也是欲。所以,每一个人应增长善法欲,而减少杂染欲。
可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是杂染欲,而不是善法欲,难怪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常常诃欲了。
大家所希望满足的欲望,不是眷属增多的欲,就是资用丰富的欲;不是升官发财的欲,就是长生不老的欲。其实这些欲就真能带给人快乐吗?父子、母女、师生、僚属、夫妻、兄弟、亲友、僮仆等的眷属欲是满足了,但是,亲爱的眷属有时反而成为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夫妇离婚,僮仆害主,恩爱的眷属反目后连路人都不如,聪明的人,何必一定要满足眷属欲呢?
除了眷属欲,人的资用欲也很强烈,衣食住行要求其丰富,土地金钱是越多越好,每个人都希望资用方面的物质能够增加,其实,有时反为资用的物质拖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的生命、人格,往往为资用欲而葬送。财色当前,朋友义气可以不管,良心道德可以不问,人不成其为人,就给资用欲拖累了。
除了眷属欲、资用欲以外,还有自体欲,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总希望面容要美丽,力气要强健,寿命要久长,可是世相是无常的,青春不常在,美貌能几何?就是古人说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赫赫的功业之下,也不知受了多少辛苦哩!
综观多欲的人,苦恼越多。贪财,得到财不一定快乐,人为财忙的很多;贪名,得到名不一定快乐,人为名累的很多;贪色,得到色不一定快乐,人为色亡的很多;可见&多欲为苦&的这句经文,实如警世的晨钟!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的境界就是无欲的境界,人能无欲,品格自然高尚,苦恼自然减少。你看那些功名场中的人物,你看那些坐贾行商的众生,为了求名求利,不惜曲躬谄媚,说些花言巧语,大家做著欲望的奴隶,还以为快乐,这是多么的悲哀!
当然,佛教并不是绝对要人禁欲的,佛教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态度,对于眷属、资用、身体等的欲望固然不可纵,但也无法完全脱离,所以,应该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离烦恼欲。
翻开印度的历史,就知道当佛陀住世的时候,印度社会有一部分在家人是纵欲的乐行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尽量使生活奢靡享受;另一部分是修习外道的苦行人,是绝对禁欲的。苦行者不但断绝男女欲,他们对于衣食住行都是用最刻苦的方法磨炼自己。对于吃的东西,只用水中的绿苔,或是草根树皮花果之类聊以充饥,他们不穿衣服,终日裸著身体,有的坐在荆棘之上或是悬岩之边;有的卧在水边或是火旁。这些无益的苦行,徒然苦了自己,并不能因苦行而解脱。舍离了乐行欲,又为苦行欲所囚,这终不是解脱的方法。所以佛陀成道后,发出他真理的宣言,要修道者远离苦行(禁欲)与乐行(纵欲)的二边,而遵行中道的修行方式。
以慈悲代替贪欲,以智慧融化情感,不让心中生起杂染欲,自然就不会&多欲为苦&了。
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经文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死了又生,生了又死,这样的疲劳辛苦,不就从贪欲而来的吗?
就拿现实的生活来说,终日营求贪取,做著生活的牛马,不时患得患失,惶惶不安,这也都是从贪欲而来。
贪欲,实在是可怕得很!世间上丧身害命的,往往都是由于贪欲的缘故。你看那飞蛾投火,鱼儿上钩,不就是贪欲所促使的吗?你看那些因窃盗罪、奸淫罪而被囚禁在监狱的犯人,不都是贪欲所陷害的吗?
过去,有张、王二人相约出游,他们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元宝,二人大喜,商量结果,公平均分。路上,姓张对姓王的说道:
&这一块金元宝,让我们二人遇到,是当地城隍老爷有眼,给我们发财的机会,我们应该买些酒菜到城隍老爷的面前拜拜,感激他的恩惠。&
&这样很好,你去买菜,我在城隍庙前等你。&姓王的也很欢喜这么做。
但此刻二人心中各怀了鬼胎。
姓张的心中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
姓王的心中也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
贪欲心里起,恶向胆边生。
姓张的想在酒菜里放些毒药,害死姓王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姓王的见到城隍庙中无人,准备了一把斧头,想害死姓张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
张、王二人自以为想得妙计,对方决不会知道这一点。
当姓张的酒菜买来,正在向城隍爷求拜的时候,想不到姓王的一斧头从脑后砍来!
姓张的死后,姓王的欢喜非凡,正想拿著金元宝逃之夭夭的时候,忽然觉得饥肠辘辘,他想何不将供在城隍爷前的酒肉拿下来充饥。他一人自斟自酌,忽觉天旋地转,药性发作,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张、王二人因为贪欲过大,皆想独得金元宝,因此萌发害人之意,没想到却害了自己!这是因果现报,也说明了一切罪恶都是从贪欲生起的。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横财不发命穷人&,本来财富并不是靠贪欲而能得到的,发财要有发财的福,没有福,硬是想满足贪欲,求富求贵,其结果都是很悲惨的!
发财的福,是从积德、布施而来,并不是从贪欲而来!
多欲既然为苦,生死、疲劳既然是从贪欲而起,那如何来对治呢?经里告诉我们&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我们在前面讲过,欲不一定完全是罪恶的,为社会办福利的善法欲,不但不会有人反对,还会获得很多人的赞扬,不过,名利财色的欲过分奢求,社会舆论也不会同情的。虽然名誉、财利、男女、欲食等欲,经里并不要你完全断绝,事实上也无法完全断绝,但经里要我们&少欲无为&,多欲的人烦恼必多,少欲的人烦恼必少。少欲者心无谄曲,少欲者心不妄求,心无所欲则刚直,心无所欲则坦白,少欲无为的人,就不会为根尘牵累,身心自然就会获得自在。
艳丽的色相,窈窕的歌舞,美味的饮食,崇高的名闻,给人的诱惑力极强,每每使人荡情失志。欲海里飘流的人生,身心怎么能得到自在安乐呢!根本的对策,是远离烦恼欲海,不要在欲海里冒险,提高警觉,不受它的诱惑,以定动慧拔的态度,奉行佛教的戒学。虽于饮食,但不为贪图口味而杀生;虽然聚财,但不贪图枉法以窃盗的手段取财;虽行夫妇之事,但不邪淫闹出多角的恶情纠纷;虽然说话,但不说妄言绮语;如果对世间能有这少欲无为的态度,身心固然自在,人间也就没有纷争了。
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本经第二觉悟说的是多欲为生死的根本,在这第三觉悟里是说知足为守道的根本。要离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远不能有所成就。
一般人对于这尘劳的世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金钱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万,名位做到县长想当省长,当了省长又想做部长。
有一首不知足的歌,形容一个人&心无厌足&是非常贴切的。歌云: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支虚;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不知足的人,就如生活在永无满足的欲望里。
很多人就是在功名富贵永无满足的欲望里,苦苦恼恼地度过了宝贵的人生。
世间的祸患,人生的罪恶,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人虽然明明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活一天,总要对这个世间贪求一天。
传说中的佛子吕洞宾,由仙道皈依佛教,一天想要试试人间的众生根机如何,是否可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头儿的样子降临凡间,在路上,正好遇到一个小孩子,他就上前问道:
&小朋友!你希望得到什么吗?只要你把希望说出来,我都可以满足你。&
这个小孩心想,世间最贵重的就是黄金,有了黄金什么事都可以做,因此他就回答道:
&我希望有一块黄金。&
吕洞宾当即用手向身旁的石头一指,一块大石头忽然变成黄金,吕洞宾就说道:
&小朋友你把这块黄金拿去,作为我们的见面礼吧!&
这个小孩子被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情形愣住了,但他思索了一会儿,就说道:
&我不要这块黄金了。&
&为什么不要呢?&吕洞宾也被弄得莫名其妙。
&我要你的手指!&小孩子说。
&你要我的手指有什么用呢?&
&刚才你说要满足我的希望,这块黄金承蒙你给我,但一块黄金有用完的时候,若是你把手指给我,当我要钱用的时候,就可以点石成金了。&
这个小孩子贪得无厌,不识好人心,让吕洞宾著实失望,他也自叹众生难度了。
众生的&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这是不容否认的,贪欲越多,增罪越多。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大厦千间,夜眠几尺?积资巨万,日食几何?&在那些万贯家财的后面,不知隐藏著多少的罪恶!名誉高位之中,不知潜伏著多少陷阱!
增长罪恶的非法多求,约而言之,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窃取他物,如小偷、强盗、土匪,专以掠夺他人的财物为主。
第二是抵赖债务,如借他人的财物,到期不肯归还,倒账、抵赖、损人利己。
第三是吞没寄存,如有人因事他去,将东西存放,待到领取时,否认其事。
第四是欺罔共财,如两人合伙经商,于共得的利润他要独占,赚了一万,他只肯说五千。
第五是因便侵占,如私取公物,或是偷工减料,假公济私等等均是。
第六是借势苟得,如贪污舞弊,欺骗敲诈,以显赫的势力使受损的人不敢伸张。
第七是经营非法,如开设酒家、舞厅,或是屠宰为业,或是贩卖杀生用具(如钓鱼具)。
人心没有厌足,非法的贪求就不会停止。本来,穿衣服只为了遮体取暖而已,但有钱人的衣衫,力求绫罗缎帛;吃饭只为了充饥而已,但有钱人的三餐,非要山珍海味;住处只要能避风雨就好,但有钱的人非要雕梁画栋;在享受方面,大自然的山水花草不够,还要跳舞打牌。以有限的物质,要想满足心无厌足的欲望,这怎么能够?因此就不得不作非法的多求了。像上面说的非法多求,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实是增长弥天的罪恶。
在欲望的生活里打转,因为心无厌足,所以不得不作非法的多求,但如在修道的菩萨来讲,他们就会&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了。
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功臣,晋朝的道安法师,有一天,一位护法居士S超派人送了一千斛白米给他作为寺中的斋粮,但寺中没有这么大的米仓,好不容易,道安法师腾出三间楼房,才把这一千斛白米装进去。
于是,道安法师回覆了S超居士一封信,信里说:
&承蒙你送给我们一千斛白米,但却增添了我们很多收藏的麻烦!&
一般人总是嫌东西少,而道安法师却嫌东西多,这是圣者的胸襟,这是菩萨对世间的态度!
觉悟的修道者,对于世间物欲的看法是,多求的结果是穷,喜舍的结果才是富,东西多了,心为形役,生活反而得不到安宁。
一个人因为不知足,使心耽著外境,因此,财富当前,生命就在财富手里;美色当前,生命就在美色手里;多求的人,自己是什么也保不住的。历代以来的富豪在哪里?多求者的结果究竟能得到什么?若是能够知足,生命才能安定,生活中才有乐趣可言。
过去有一个骑著骡子外出的人行走在旅途上时,见到前面一个骑马的人,心里非常羡慕,贪欲之心油然而生,但当他回头一看,有一个人正汗如雨下的推著车,他仔细一想,不觉心平气和了。他说:
&别人骑马我骑骡,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们若是把富于我者、贵于我者拿来做为比较的物件,自然会心怀不平,生起不知足的意念;若是能把贫于我者、贱于我者拿来和我们对比,则自然会心平气和,如此就不会造业。&知足常乐&,这是修道者最好的座右铭。
觉悟的人就不会非法多求,因为觉悟的人永远是知足的。觉悟的菩萨,并不是不要钱,而是觉悟的菩萨善于用钱。钱财保存得再多,并不属于自己,把钱财用于有用之处,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觉悟的人处理财富的方法:十分之二用于救济为善,布施供养;十分之二用于自己生活日用所需;十分之二储蓄,留作老病旅行必要之用;另余十分之四留作经营,将本求利。
在佛法里说财富为五家共有:一贪官污吏可以假借权势,敲你竹杠;二水火无情,可使你的财富毁于一旦;三土匪盗贼,可强迫你献其所有;四战争年头,刀兵烽烟,使你反为财累;五财产再多,不肖的子孙,吃喝嫖赌,可以倾家荡产。这样,我们的财富不是和贪官污吏、水火、盗贼、刀兵、不肖子孙等五家所共有的吗?能够觉悟知足的人就会知道,财富、宝藏不一定属于自己,享受不一定属于自己,把财富施诸悲敬,用于应用之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战国时代的颜撸胄跻菟隼鲜Γ⑶叶运担
&只要颜先生收我为弟子,每天和我生活在一起,饭食有牛羊猪肉,出外可以坐车,并赏给你妻妾子女美丽的衣服。&
颜咔崆岬幕卮鸬溃
&谢谢您的好意,我是不愿当王者之师的,我愿意吃饭时慢慢的咀嚼,等于吃肉一样;走路时慢慢的前行,等于坐车一样;安分守己,不去犯罪,当作尊贵;清净自守,凡事以理去做,当做快乐。&
像颜吣苤悖挪换崾苁兰涞奈耆琛
修学菩萨道的人,能安于贫穷,清净守道,把求智慧、求解脱当做事业。
像惠能大师做舂米的工人数月如一日,像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弘一律师一件棉袄能穿数十年,虚云和尚在真如寺以水当饭而不向恶势力屈服,像这种安贫守道的精神,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把握人生!
修学佛法的菩萨,并不一定非要过穷苦的生活才算清高,在佛教里,大富长者多的是。若是心里的贪欲不除,只是外表装做苦行的样子,也是不足取法的。
在佛教里,也不是教我们有钱不要,正当的财富,用于正当之处,是越多越好。如果是不正当的钱财,虽一分一毫也不可取。
过去,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行走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一堆不知是谁遗失了的金银,佛陀就指著金银对阿难说道:
&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阿难回答。
佛陀和阿难走过了以后,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二人,就很奇怪的来看看是什么毒蛇,哪知不是毒蛇,是一堆金银,父子二人很欢喜,暗笑佛陀和阿难见财不要的无知,于是他们就把金银运回家中,总以为自己发财了。
不久,国王知道国库里的金银遭人窃取,就下令搜查,于是在这父子家中搜出一堆金银,这是无法抵赖的罪证,因此父子俩人被判成死罪关入牢中。
父子二人想想真是冤枉,到这时他们才想起佛陀和阿难的话一点也不错,父亲就对儿子说道:
&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儿子回答。
狱官一听,觉得这父子两一问一答很是奇怪,再详细审问,知道他们被冤枉了。
收藏金银害了他们,记起佛陀和阿难安贫守道的问答,又救了他们。由此可见,非分之财不可取,安贫守道才是人生真正安稳的生活!
金银是毒蛇,但人生又不能没有钱,所以金银也是学道的资粮,只是看你如何处理了。
把金钱用于造福大众的事业上,把金钱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则金银不是毒蛇而是净财了。
第五讲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在世间上,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不可,我人在社会上兴办的事业,在佛法里修学的道业,所遭遇到的障碍、魔难一定很多,如果犹豫不前,或稍一懈怠,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我们要讲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懈怠&,就是对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懈是根身的疲倦,怠是心识的放纵。懈怠是人生的病患,对治懈怠的药方就是精进。
所谓精进的主旨,就是要我人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长,未生的恶念令不生,已生的恶念令速断。这个世间是佛与魔的世间,精进的可以成佛,懈怠的堕为魔界。
过去的先圣先贤,在道业上所以有成就,哪一个不是经过大死一番的精进?我们就拿本经的当机众阿那律尊者来说吧!
阿那律尊者有一次在佛陀的讲经法会中,竟然打起瞌睡来。佛陀对于懈怠不精进的弟子,很不欢喜,就喊醒阿那律,诃斥他说:
&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尊者听了佛陀的诃斥以后,心里很惭愧,发愿从今以后不再睡眠,每天不是经行就是诵经。
一天两天不睡眠是不要紧,但天天不睡眠,人的精神当然会支援不住,眼睛也会吃不消,经过一段时间,阿那律还是精进不懈的不休息,他的眼睛终于瞎了。
佛陀非常怜愍他,教瞎了眼的阿那律修习金刚照明三昧,不久,阿那律即证得天眼通。
阿那律为了佛陀的一句话就那么精进,能这样大死一番,就不会为情欲、懈怠所惑,就不会为众邪魔鬼所娆。学佛者,听经闻法,了知诸法实相,这是得文殊菩萨的大智,但要从所得般若智再行精进,才可契合普贤菩萨的万行。
人贪慕轻安,讲究享受,对于修道就不能发勇猛精进之心。佛陀往昔在因中修行时,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精进牺牲之心,岂是那些批评佛教是消极的人所能想像体会得到的!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若没有精进的精神,何能做到?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不是大仁大智的精进精神吗?
在世俗里,若有人劝你打牌赌钱,你如不打,他就会说你消极;劝你吃喝跳舞,你如不应邀,他就说你懈怠。修学菩萨道的圣者,为了度众生、了生死,其积极精进的精神,实在不是一个非佛教徒所能知道的!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路经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几乎死在沙漠之中,但他宁愿向西天一步死,也不愿往东土一步生,若非宗教的热情,为教的精进,何能至此?慧可大师参拜达摩祖师,立雪断臂,不退初心,若非有精进求法之心,何能至此?在佛教中,六度是以精进为主,无论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若无精进,也无法完成波罗蜜。
经里说,精进有十种利益:一不为他力折伏,二获得诸佛摄受,三人天等众敬仰,四听闻正法不忘,五未知者能求知,六增长无碍辩才,七得进住于禅定,八少病少恼少患,九饮食容易消化,十如优昙花开放。
精进如钻木取火,不可中途停顿,菩提心好发,恒常的精进心确难维持,无论做什么,若无恒心、精进、毅力,中途停止,一定不会收到实益。常听到人说:&五分钟热度&,没有恒常的精进,以五分钟的热度来做事,怎么能够成功?要使精进持久,要有孔明先生&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否则,只求速成的心,或是希求近利的心,一不达目的就后退,一遇挫折就灰心。那些做事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人,就是没有百折不挠的精进精神。
在经里有一段寓言说,有一只鹦鹉,见到一座山林失火焚烧,火势非常猛烈,它见了非常不忍,即刻飞到河边用口衔水前来救火,像这样&杯水车薪&都不如的救火方法,当然无济于事,但这只鹦鹉仍然精进不息的为救火而忙。
这时,天上的火神知道了,就对鹦鹉道:
&鹦鹉!火势这么大,你以口衔的这一点点水,怎么能救火呢?这不是徒劳无功吗?&
鹦鹉回答道:&救火是大家应尽的责任,明知我的力量很小,但我不能不尽心尽力而为!&鹦鹉的话很平凡,但鹦鹉的壮志是不平凡的,这种见难不退的精进勇猛,竟感动了天神为它熄灭山林的火灾。
在《四十二章经》里就有六章说学道的人应如何精进,精进共分三种:一披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利乐有情精进。所谓披甲精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修道者好像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阵,意如怯弱,就会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如精进勇锐,不畏前境,就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破灭众魔而得道果。这披甲精进,就是说修行必须要有战斗的精神。
披甲精进是除恶,但精进中还要完成善法,是名摄善法精进。这是说无论出家在家,修习善法不宜过急,也不宜过缓,一切要以适可为主。因为急则由反动而退,缓则由怠惰而退。好像弹琴,弦松就会不鸣,弦紧又会声断。所以为善修行不要太缓,也不要太急,缓急都会出毛病,佛法的第一义是在中道!
利乐有情精进,这是说学佛的人要大发慈悲,普渡众生,但三界众生无量无数,若不精进,何能实践度生之志?怀著无限的悲心,具有广大的志愿,才能精进不退。
我人在修道的过程中,常常容易犯根身疲倦,心识放纵的毛病,这是我们还没有了知时间和生命的宝贵。我们在时间中生活,想到今天完了还有明天,今年不做还有明年,少年不修还有老年,就这样在悠悠时光中蹉跎岁月,结果在懈怠依赖的习性下堕落了。
若是知道生命的宝贵,时间岁月的不再来,把无常记在心头,就会一刻不停留,一刻不犹豫,真心向道了。
过去,佛陀问诸弟子道:
&人命在几间?&&在数日间!&弟子甲回答。&子未知道!&佛陀不以为然,再问道:人命在几间?&&在饭食间!&弟子乙回答。
&子未知道!&佛陀仍不以为然,又再问道:&人命在几间?&&在呼吸间!&弟子丙回答。
人命在呼吸间,佛陀听了非常欢喜,就称赞道:&善哉!子知道矣!&
人能觉悟到生命在呼吸间,对于修道,对于行善,还敢懈怠吗?对于修道,对于行善,还不赶快精进去完成吗?
精进是纯而不杂曰精,前而不退曰进,精进的目的是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天长地久有时尽,烦恼绵绵无尽期&,与生俱来的无明烦恼,盘据在我们心中,使我们不能超脱轮回,了脱生死。学佛,最大之事就是破烦恼恶。烦恼,是烦心恼身之谓。烦恼,比怨贼、强盗、土匪还要厉害,&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人生的不安,人生的痛苦,都是由烦恼而来的。
佛法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悲对治嗔恚,以智慧对治愚痴,以无我对治x慢,以正信对治疑惑,以正见对治恶见。把很多烦恼归纳起来,就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的六种根本烦恼,除了这六种根本烦恼以外,还有二十种随烦恼。
根本烦恼,如同树根一样,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二十种随烦恼中,又分小随烦恼十种,中随烦恼两种,大随烦恼八种。十种小随烦恼,就是忿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谄曲、傲慢、迫害、嫉妒、自私。中随烦恼两种,就是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种,就是不信、懈怠、放逸、干颉⒌艟佟⑹睢⒉徽⑸⒙摇
我人所以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因无明烦恼遮蔽了我们光明的心体;我们生活在危险恐惧中,就是因为有烦恼的扰乱。统领这一切烦恼的主帅就是我执,众生因为执我,一切烦恼就会随之而起。&要学佛法先无我&,能修证到无我的境界,那就是无烦恼的境界。
&我执&,是烦恼生死的根本;&无我&,那是多么困难!我执不除,烦恼恶就不能破。破烦恼恶的方法:先从精进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开始,再加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烦恼&自会逐渐破除,我人本来的面目自会显现。
烦恼破了,还要降魔。魔者,能坏人善事,断众生慧命的曰魔。那些障碍、扰乱、破坏、诱惑,能夺命的都叫做魔。魔,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内心有贪嗔烦恼的魔,没有降魔的精神,就不能修道。
魔,遍覆在世间一切处,最坏的魔还是隐藏在我们的心里,寺院里的韦驮菩萨,手拿金刚降魔杵,面对内而立,可见降伏内魔比降伏外魔重要。
佛教日益衰微,而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人太少,穿佛衣吃佛饭,假借信佛之名,做贩卖如来勾当的魔子魔孙太多。做真正佛陀的儿女,今日须有向魔挑战的精神!末法时代,去圣时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希望今日正信的佛子,要向韦驮菩萨看齐,手执降魔杵,降伏一切障道的魔鬼!
本经说&降伏四魔&,四魔就是:一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之魔,二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苦之魔,三死魔&&指能断人生存命根之魔,四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等。
在《小止观》及《起信疏》等经论里说,摧伏四魔的方法,即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或称念三皈五戒,或诵《般若心经》。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也是经过降魔以后才成道的!
专造罪恶的烦恼破了,一切扰乱道业的魔王摧伏了,就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脱出五阴三界的牢狱。
五阴就是指五蕴和合的有情色身;阴,盖伏为义,因色受想行识能盖伏有情的真如佛性之故;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五阴如苦聚,三界如火宅,我人的身体、世间都是无常不实,等于不可依赖的牢狱,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才能&出阴界狱&!
众生不懈怠地精进修道,舍弃五阴之身,脱离三界牢狱以后,证得常住法身,逍遥自在,那就是一个光明、解脱、安稳的世界!
下篇: 上篇: 欢迎转载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昌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