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始县县官店原镇委刘银昌俞正声能保吗

刘银昌:要群众干的,干部要先干
刘银昌:要群众干的,干部要先干
&&&&要群众干的,干部要先干;要群众第二年干的,干部要头一年干。做到了这点,你就不怕没威信!&&&&&&&&&&&&&&&&&&&&&&&&&&&&&&&&&&&&&――刘银昌&&&&[刘银昌简介]&&&&刘银昌今年51岁,在官店工作了35年。1988年组织上派他担任官店区(1996年改为镇)党委书记。官店――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一个镇“家”。当时的官店在全州穷得出名:农民每年人均占有粮食150公斤,年均吃国家救济粮3到5个月;5万多人中,有3万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其中的1780户住茅草房,还有17户住岩洞,386户全部家产不足80元!他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头,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把贫穷的官店带入了全省百强乡镇的行列。&&&&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荣获国家、省、州、县各级表彰50多次,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被中组部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刘银昌事迹]&&&&大山壮歌&&&&官店,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一个镇,5万群众就散落在武陵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属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500米,距县城130公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因为山多地险,交通闭塞,解放后40年里,这里的群众缺食少穿,生活在极贫状态。&&&&刘银昌说:&不把贫困户搞脱贫,我要用鞋底打自己的脸!&&&&&&刘银昌下定决心: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群众吃饭问题!&&&&农业增收,关键在科学种田。刘银昌揣上烤苞谷棒(玉米),一次次往县里、州里、外地跑,弄新品种、学新科学。最后决定推广苞谷新品种的地膜种植法。刘银昌从区里买来种子、薄膜,带头背着免费往农户家里送。就这样群众还骂干部&多管闲事&。&&&&刘银昌不灰心,他怀里揣着一把皮尺、一个本子、一杆小秤,跑到哪说到哪、量到哪,一家家动员,一块田一块田地落实。群众半信半疑地种了,当年苞谷产量翻番。三年后,官店人实现了粮食自给,甩掉了&吃救济大户&的帽子。&&&&农民要致富,还要别的出路。&&&&刘银昌把眼光落到了连绵不断的大山上。他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把山从山上到山下分成三类:山顶种植药材、日本落叶松;山腰种烟叶、杜仲、魔芋、粮食为主;山脚种茶、棕、桐、漆。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格局。群众以前从没种过烤烟,刘银昌就拿自家责任田作试验,种了5亩,实行地膜栽培,绿绿的烟叶长得舒舒展展,年底一下子收入7500元,亩均1500元,是种苞谷收入的几倍!群众这下服了。烤烟、白肋烟在官店扎下根,最多时全镇种2.7万多亩。&&&&种魔芋,开始农民也不认。刘银昌又在自家试种,一亩地一下子搞了两三千块钱,跟着种的农民都尝到甜头。群众这下高兴了,他们夸魔芋:&头顶三角叉,身穿蛇皮褂,脚下踩着个钱巴巴。&现在官店全镇种有魔芋2万亩,占建始全县的1/4,建始成了远近闻名的魔芋大县!&&&&农民日子一天好过一天。人均年纯收入从1988年的330元增加到现在的2253元。1997年,官店镇在全县率先整体脱贫;2000年被评为全省百强乡镇。刘银昌说:&要群众干的,干部要先干;要群众第二年干的,干部要头一年干。做到了这点,你就不怕没威信!&&&&&刘银昌的脚上长年穿着草鞋。他的&工作间&就在山间田头、农民家里。因为总走山路,他的两个大口袋里总装着烤洋芋(土豆)、烤苞米粒,走得饿了就吃几口,渴了就把嘴凑到石头缝里喝山溪。&&&&他是镇党委书记,但比农民还会干农活、还干得多,并且以此取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组织群众修公路,他先修一段作样板,再让群众照他的样子修;号召群众种杜仲、银杏等经济林,规定一人一亩,他自己完成两亩;帮扶特困户,别的干部一人、两人或三人包一户,他一人包三户,而且是最穷的三户。刘银昌每年都要为群众出去搞几十次种子,出差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不取农民一分钱。大山里的公路又窄又险,刘银昌曾8次遭遇翻车,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其中3次是给农民送种子、薄膜。&&&&1986年冬,陈家湾至红沙溪段的公路开始修建,刘银昌在往工地上拉炸药的途中,拖拉机翻了,他一下子被摔晕了。醒后抬到工棚里,他的右臂已抬不起来,疼得浑身冒汗。村里的土郎中给他一查,右肩胛骨断裂!刘银昌不让声张,在工棚里吃了一天的止疼药,第二天天蒙蒙亮又上了工地。此后的7天内,刘银昌饭吃不下,全靠喝药酒,吃去痛片,硬是咬牙支撑到公路完工。但是他的肩骨已经变形,再也接不上了。&&&&刘银昌为群众拼命苦干,农民群众也死心塌地拥护他。山区修公路,造价昂贵,13年来,上级只给官店480万元,刘银昌硬带领群众修了650公里,群众自发投工投劳折款达2000多万元。刘银昌召集万人大会,说几点开就几点开,万把人静悄悄坐好了等他来讲话。&&&&刘银昌说:&帮群众解除疾苦,就是代表人民利益,做到了这点,你就会感到当干部的价值和欢乐。&&&&&群众都说刘银昌是&老虎相,菩萨心&,因为他最看不得群众受苦受难。1997年正月初八,刘银昌检查工作时来到羊角山村3组李增能家,进门一看,刘银昌眼圈红了:李增能夫妻都是又哑又聋的呆傻人,两口子一年到头不洗脸,不理发,头发膨得有筛子大,连大小便都不晓得要下床;房子就是个小茅棚,穷得无碗无筷,吊锅里煮着发霉的苞谷籽,饿了就伸手抓着嚼。刘银昌买来肥皂、洗衣粉、毛巾等用品,首先教李增能一家学会洗脸洗澡。&&&&他找来组里的党员王从珍,请她当&编外家长&,指导这家搞生产、帮李增能的女人洗头梳发;安排村支部副书记胡继重定期帮李增能理发、刮胡子。他请来村组党员来李增能家开现场会,大家捐钱出料,帮李家修起了两间木房。他又召集镇机关干部来李家开会,各部门有的解决生产资金,有的包教技术,有的提供种子、地膜。李增能家荒了的田地有了生机,预计今年毛收入可达1.6万元。&&&&1997年以来,刘银昌每月至少来李增能家看三四次,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都要送钱送物来,他个人先后为李家投入1万多元。十几年来,刘银昌共帮扶困难农户50多户,自己先后投入近3万元。&&&&刘银昌打通圈儿岩的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圈儿岩是座山,三面绝壁,一面是险绝的悬崖,39户160多口人就生活在这块与外界隔断的山顶上。一副宽约2米,长48步的木梯,一头架在山崖头,一头落在下面的斜坡上,圈儿岩人走这种危险的&天梯&,一走就是9代人!因为农产品运不下去,群众家家守着穷。刘银昌说:&修不通圈儿岩,我们就算不得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打通圈儿岩的战斗打响了,山上的群众家家户户像过年。刘银昌自己先捐出1000元,并任总指挥。他与乡亲们苦战两个月,终于在那万仞绝壁上开出一条通道。竣工那天,群众敲锣打鼓,鞭炮放了又放。&&&&刘银昌只读过几年书,所以特别重视教育。平常下乡,见到穿得破旧的孩子,他都要上去摸一摸,问两句,兜里的钱,十块八块,三十五十都掏给孩子。他帮扶过40多个学生。&&&&现在的官店,从村到镇,最高最漂亮的建筑都是学校。镇教育站长李传华给记者报出一组数字:近几年,全镇教育总投资826万元,修建校舍共79栋。全镇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9%,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7%,官店民族中学升学率居全县第一。&&&&每年县、州、省奖励给刘银昌的钱,他全部捐献给公益事业。今年&七一&,中组部奖励的5000元他捐给镇上的老街修建工程;他牵头办起镇养老院后,三天两头把家里的腊肉、席梦思床、桌椅等送给老人,个人捐款达12500元。刘银昌说:&我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这帮伙计,我宁愿背着药罐子也要和他们在一起;哪天死了,也要埋在官店,与他们作个伴。&&&&&从上任第一天起,刘银昌就下定决心:群众不全部脱贫不离开官店。13年中,建始县有些乡镇先后换了8任书记,州里的老领导看他一身伤病,曾三次要调他到州、县工作,他都谢绝了。1999年当选县人大副主任后,他坚持不转关系,除了偶尔到人大开开会以外,还是工作在官店。&&&&&&&&银昌工作中有&三不干&:&捆绑吊打不干、搜查抄家不干、贪污受贿不干&。有这些行为的干部,刘银昌处理起来又严又狠。&&&&刘银昌把教育干部与农村党的工作要实现的&两专一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在海拔1800米的长岭上建成了&三个代表&教育基地。来轮训的干部,实行边学理论边参加劳动,目前基地已开发山地3000亩。&三个代表&基地也是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地,试验成功了,再向农民推广,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刘银昌每年还请来几百个经济困难的农民,让他们在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又赚了工资又学到技术,这比办农技学习班效果都好。&&&&刘银昌对干部管得严,也爱得深。镇机关干部从来不拿一分钱奖金,但刘银昌每年都要拿出镇办实体收入的60%,给各村主要干部发个四五百元奖金。&&&&他说,村干部工作累,负担重,不给点补贴过意不去。&&&&刘银昌对记者说,这辈子净忙工作了,欠女人(妻子)的太多。刘银昌在官店当书记13年,只让妻子黄贤菊来过2次,一次是小女儿得脑膜炎,妻子陪着到镇医院;还有一次是大女儿生孩子,妻子来照顾。刘银昌说:&我女人在镇上乱跑,我这个书记一定当不好。&&&&&妻子对刘银昌事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刘银昌动情地对记者说:&将来几年,我还要干8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是3件:3年内再在教育上投资900万元;把通往巴东、恩施、鹤峰的109里公路修成柏油路;农民减负,干部增收。这些事干成了,我也干不动了,就回家陪我的女人。&&&&&(夏长勇《人民日报》)
推荐给朋友: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您所在的位置: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俞正声考察“鄂西林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日09:39  
  隆冬时节,鄂西高寒山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
  4日至7日,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来到“鄂西林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检查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并亲切看望慰问奋战在这里的“两路”建设者和基层干部群众。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在建的两项重点工程,目前两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均已超过100亿元,数十万建设者正日夜奋战,推进工程顺利向前延展。俞正声踏着积雪和泥泞,先后来到龙麟宫隧道、恩施火车站、马水河大桥、清江大桥、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服务站等建设工地,看望慰问“两路”建设者,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并听取了“两路”建设指挥部的工作汇报。
  自“两路”开工以来,俞正声已多次亲临工地考察。他深情地说,“两路”建设,对恩施州乃至湖北省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对充分体现和发挥武汉交通枢纽作用至关重要。广大建设者长期奋战在崇山峻岭中,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大家尊重科学、克难攻坚、拼搏奉献、勇创一流,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俞正声说,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堪称全国施工难度最大、施工条件最恶劣的铁路和高速公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质量摆在第一位,时刻牢记“生命大于天,责任重于山”。他反复叮嘱“两路”建设指挥部的同志,要加大安全设施投入,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制度建设,务必防止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同时,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春节将至,俞正声十分惦念群众的生产生活。俞正声一行驱车来到海拔1600多米的建始县官店镇。这里地处五个县八个乡镇的交界处,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和贫困地区。在这里已工作了30多年的镇党委书记刘银昌和镇委、镇政府一班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一举摘掉贫困帽子。目前,绝大多数农户住进了新居,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
  在红沙溪村,俞正声走进村民谭文珍、汤举坤的杂货店中,一边察看商品,一边饶有兴致地和店主聊了起来,问货源、问收入、问生活、问困难。两位店主一一回答,表示现在交通条件改善后,生意比原来好做一些,开店加上养猪、种药材和爱人外出打工,一年可收入两三万元。在村民王无菊家里,几位村民正围炉烤火,见有客人进来准备离去。俞正声亲切招呼大家一起坐下,并详细了解村里的情况。全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哪些产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都落实了没有,有没有孩子上不起学,农民生病能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省委书记问得真切,村民们答得实在。农家小院响起一片欢声笑语。
  乡亲们的看病问题让俞正声非常牵挂。在村中心卫生室,他仔细询问药品的种类、价格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情况,并对卫生室的医生郑祖敏说,在村里开办卫生室,为乡亲们提供既方便又廉价的医疗服务,使他们小病不用出村,是办了一件大好事。希望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医术,进一步改进服务,把卫生室越办越好,帮助乡亲们解决看病难问题。
  随后,俞正声来到官店民族小学,察看学生宿舍、食堂,详细了解学校办学经费问题。得知“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学校办学经费也有保障,寄宿学生洗澡、饮水难题都得到了解决,俞正声表示肯定,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热情关心工作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老师们,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在新建的官店福利院里,俞正声看望了老人们,祝他们新年愉快,身体健康,并叮嘱镇委、镇政府的同志精心照顾好老人们的生活,努力让老人老有所乐、安度晚年。
  在恩施州,俞正声还考察了金叶烟草公司、朝阳矿业有限公司,听取了恩施州及建始县的工作汇报,检查考核了恩施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他表示,恩施州近年发展很快,州委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克难奋进,思路清晰,注重打基础管长远。全州上下齐心协力,全心全意谋发展氛围浓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并初步解决。俞正声指出,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五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切合恩施实际。特别是“两路”建设、两矿(铁矿、天然气矿)开发,对恩施乃至湖北意义重大,是今后大发展的关键。服务好“两路”建设,谋划好两矿开发,也是打基础管长远的具体体现。在“两路”建设中,沿线党委、政府要热情服务,全力排忧解难,涉及“两路”的问题和困难,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两矿开发特别是铁矿开发中,要统一规划、打好基储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做到科学、规模开发,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总之,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难得的机遇,在营造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力量、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上下工夫,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记者翟志清 湖北省电台记者骆文德 通讯员张全榜)
  (湖北日报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群众在他心中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高友清 新华社通讯员 关明
清江侧畔,大山腹地,官店镇山民中,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妇孺皆知,有口皆碑,他就是湖北建始县官店镇党委书记刘银昌。
(一)官店地处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里的八成居民是土家族人,大多数人家穷得“吊着锅儿当锣打”。
1988年,刘银昌担任镇党委书记。他一头扎进山村进行广泛调查,惊喜地发现官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54万山林、10万亩耕地,人均面积超过了江汉平原。而绝大多数山民也并不甘心总是躺在床上吃救济,他们渴望早日致富,只是苦于没有发财的门路,缺少一个能够与他们长期艰苦奋斗的引路人。他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当个官店5万山民信得过的引路人,和山民们一起打一场征服贫困的持久战,把官店的山林、土地资源变成财富!
“看见屋,走得哭”,“上坡坡碰鼻,下坡腿擦皮”。在山里长大的刘银昌深感道路不通、交通不便是山里人最大的疾苦。他首先带领干部群众打响了开山辟路、跨沟架桥的攻坚战。
圈儿岩三面绝壁,一面悬崖,岩上九代人都是靠一架长木梯上山和下山,被当地农民称为“圈儿岩天堑”。刘银昌下乡看到村民们在这架木梯上小心翼翼地爬上爬下,心里十分着急。
1994年秋,一场悬崖上辟路的战斗打响了。刘银昌上阵指挥,有时还和施工人员一起腰系粗绳,悬在半山腰上打炮眼。炮眼打浅了,只能炸出个白印;炮眼打深了,塞多了炸药,炸出的巨石又将垒起的石坎砸塌了。刘银昌和红沙溪村30多个村民毫不气馁,又从山下背起一块块石头,重新垒起石坎。经过两个月的艰苦鏖战,天堑终于变成了通途。
下山容易多了,但下山后迎头还得走段坎坷不平的“断头路”。这年腊月,红沙溪村的村民们向刘银昌请战:“一家留一个猪脑壳过年,卖肉凑钱也要把断头路修通!”他大受感动,二话没说,从镇物资站借来3吨炸药,一声招呼,上百名村民就跟着他上了工地。这年春节,刘银昌是在修路工地上与村民们一起度过的,施工不停,日夜苦干,一直干到正月初七,10多公里的断头路修通了。
想到昔日行路的艰难,如今下山的便捷,村民们对刘银昌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自发凑钱买来青石板,请石匠刻下《永念宏恩》的碑文。碑文写道:“此地古名圈儿岩,绝壁高峰鹰难来——赶走拦路虎,甩掉百步梯——打开圈儿岩,变为幸福台,永念工程领导刘银昌书记——”立在过去架梯的悬崖之上,被刘银昌看见,硬要村民撤掉了。
有形的石碑被撤下来,但无形的丰碑却依然耸立在山民心中!
在修路架桥的同时,刘银昌还把主要精力用在帮助群众解决吃饭问题和调整结构两件大事上。他组织村镇干部为农户送上种子、地膜和化肥,做示范,办样板,引导山民科学种田,大搞地膜玉米。仅3年时间,官店就甩掉了“救济大户”的帽子。紧随其后,刘银昌和全镇干部动心思、想办法,引导山民种烟叶、辟茶园、扩大种植名贵药材,优化农业结构,使官店山民逐渐富了起来。1993年官店告别了吃财政补贴的历史,步入湖北山区百强乡镇;1997实现了整体脱贫。
整体脱贫后,刘银昌并没有感到多么轻松。全镇依然存在622个贫困户,涉及两三千人,大多是痴呆傻,虽不到全镇农户的5%,却一直是刘银昌无法排解除祛的一块心病。他又带领干部群众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全镇900名干部包户扶贫,大多是一人或两人包一户,刘银昌自己挑了全镇最困难的三户。
羊角山村李增能家是官店“第一穷”,夫妻俩都是痴呆人,一家人住在茅草棚里,一日三餐架着吊壶蒸着发霉的玉米,用手抓着吃。长期不洗手洗脚,不修面剪发,蓬头垢面,形似野人。刘银昌从李增能的茅草棚中走出来,两眼泪流,对同行的干部说:“现在还有这样贫苦的农民,是我们干部的耻辱啊!”他立即买来洗衣粉、肥皂和毛巾,教李家人洗脸洗澡;召开村组党员会,带头捐资出木料,帮李家做起了简易木房;提供种子和生产资金,帮李家种上了玉米、魔芋,养了猪和羊。如今,李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屋内屋外,整洁干净;养猪种药材、玉米,家底也颇为富足。真情也能感动痴呆人。以前,李增能夫妻见了刘银昌就躲,现在则把他当作自家人了,一见他来,就高兴地喊:“刘书记又回来了!”
一番苦心,几多艰辛,官店多半贫困户已能自给自足,30多个孤寡老人进了镇福利院,以往住岩洞和茅草屋的农家都搬进了新居,有的还住上了楼房。
为了官店人早日脱贫致富,刘银昌拖化肥、运种子、送修路的炸药、雷管,8次从拖拉机、大卡车上摔下来,一次次险些丢了性命;一年穿烂四双草鞋、两双解放鞋,脚后根起了硬茧,脚背留下了厚疤;身上落下了腰疼、肩甲骨疼等病症,时常感冒发烧,要靠去痛片、消炎药来解除病痛的折磨。
(二)“可使百姓出一身汗,莫让群众流一滴血。”刘银昌常说,修路架桥,开荒垦地,资金不足,干部组织群众与自己一起投工投劳,群众不会有太大意见;干部贪污和截留工程款、集资款,用于自己吃喝享受,最后的资金缺口靠群众填补,就是要群众流血。
镇民族中学一位教师要调到县城任教,担心调动受阻,暑假期间就向刘银昌送上1000元,被当场拒绝。刘银昌向镇教育站长询问了有关情况后,决定放行。近年来,官店的公路越修越长,农用机械也日益增多,有个部门想设卡收费。春节期间给刘银昌送上2000元过节费。事后,刘银昌将这笔钱转送给了镇老人福利院,却没有打开乱收费的大门。
他常常提醒自己,也告诫镇上的干部:“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短。要理直气壮说话,直起腰板做人,就要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在一些地方搞基础设施建设时,权力控制下的“暗箱操作”产生了不少“腐败工程”,而刘银昌主政官店13年,修公路近600公里,架桥20座,建学校教学楼、实验楼34栋,每个工程都实行“阳光操作”,没有出现一处“豆腐渣工程”。
国家要在鄂西山区投资兴建高山公路网,其中枇门路主干线有14公里穿过官店,按每公里4万元下拨了修路款,委托官店镇组织施工。刘银昌亲自察看施工路线,发现工程土方量多,石方量少,路基坡度小。根据工程的施工难度,他确定了一个合适的“标的”,以每公里2.2万元对外发包成功。在施工过程中,他一次次谢绝建筑商的吃请和送礼,对工程质量严格监管。结果,工程以高质量、低成本完成,还以节约下来的20多万元为基础,组织群众投劳,又修了总长40公里的三条村级公路。
有一年,省下达给官店一批低价化肥,镇政府也同时进了一批高价化肥,都下发给了农户。有人上告,声称刘银昌贪污过1.8万元化肥差价款。省纪委、县检察院都来了,挨家挨户对帐,最后查出他不仅没有贪污,还补给购肥的农民98元。
刘银昌不占不贪,每月工资也只有六七百元,每年却能掏出上万元扶持他人,这完全得益于有个通情达理、勤劳持家的“贤内助”。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妻子黄贤菊一人守家。他出点子,买回种子,妻子则靠乡亲们的帮忙,在30多亩耕地上种药材、魔芋、玉米,养猪,植盆景,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家庭成了他资助别人的稳定财源。
小学毕业的刘银昌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他认为山区要致富,关键要帮山民在文化上脱贫,一次次地向贫困学生伸出热情的援手。10多年来,经他扶持的特困生达43人,用到学生娃身上的钱不下4万元。干溪坪村冯克柱、冯克洪兄弟俩同时考上了建始第一高级中学,刘银昌得知冯家无钱供孩子上学后,登门造访,劝兄弟俩克服困难,上学读书,除自己捐款外,他还向县民政局反映冯家的困难,争取资助。1998年,兄弟俩同时考上了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本应高兴庆贺,可两兄弟为学费又犯愁了,他们彻夜未眠。兄对弟说:“我去打工挣钱供你读书。”弟对兄说:“你先去读大学,毕业赚钱了再供我读书。”又是刘银昌上门鼓励、资助,并向大学校方反映兄弟俩的困难,争取助学金,使冯家两兄弟得以走进大学校门,读书深造。
(三)出于对官店5万山民的高度责任感,刘银昌对同事和干部要求高,对自己管得更严。要其他干部干的,他自己先干好。兴修公路,他先修一段作样板;包扶特困户,规定每个干部包一户,他一个包三户,啃的还是“硬骨头”;开发荒山废地,他率先扛着锄头扁担上山,和群众一样,干得一身泥巴一身汗。正因为他过得硬,同事们对他才心悦诚服。
他对干部和同事管得严,也爱得极真。镇干部全兰洲病逝后,刘银昌组织干部职工捐款2500多元,以解决全兰洲儿子上高中的学费和他住院欠下的医药费。他常对镇干部说,村干部面对面与农民打交通,为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吃了不少苦头,应给他们一定补贴。每年年关将近,全镇150多名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除了从村集体领取工资外,镇政府还向他们每人发400-500元的工资补贴。
永兴村村主任叶启元会做生意能赚钱,讲收入,他在村里干一年不如在外忙几天。刘银昌对村干部的真诚感动着他,他还是为村民调整结构操起心来。去年,他花8万元买来蔬菜种子和化肥,供给村民,引导大家种了5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由于价格下跌,村民亏了,他自己的投入无法收回。但他毫不气馁,今年仍带着村民们大种高山蔬菜,上市后价格大涨,村民们终于大赚了一把。
1988年以来,刘银昌先后11次被上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工作者,19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和今年分别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13年来,在官店版土上,新植日本落叶松等改良树种200万棵,公路伸长近600公里,全镇山民人均收入从不到300元增加到2300元,增长七八倍,全镇经济总量翻了几番。
(新华社武汉8月19日电)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评选活动
分享到: 6.02K
(记者 吴慧 通讯员 朱建华) 作为与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级中国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配套进行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于日正式公布各项评选候选名单,湖北省的多位知名人士和创新案例名列其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启动
  活动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梳理历史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以当下视角审视那些风云激荡的岁月,生动而理性的再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活动分为论坛和评选两部分。评选部分评出中国改革开放农村人物、经济人物、社会人物各30名,创新案例和优秀集体各30个,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30名。在对候选名单近一个月的公示后,活动组委会于8月20日正式发布各项评选的提名候选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人物候选人
  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的苗圩,作为一名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使陷入“船大难掉头”转轨困境的东风汽车公司重振辉煌,成为目前中国汽车最炙手可热的“潜力股”。在他领导下,东风集团推行股份制,通过债转股使东风实现股权投资公司的转变;迁总部到武汉,铺平无限发展的宽广大道;推进东风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在他的带领下,武汉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苗圩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人物评选中的候选人。
  推行一系列改革而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序幕的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新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自荐竞选成功的人大代表--湖北潜江的姚立法;在全国高教系统最先提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可行路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自愿辞去市长职务、承包开发荒山的利川市代市长蓝胜利等4人,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人物中评选的候选人。
  大力发展村办经济,给农村改革提供了另一类模式的洪湖市洪林村党委书记叶昌保,带领全镇人民跻身全省山区“百强乡镇”、提前两年实现整体脱贫的建始县官店镇党委书记刘银昌,历经十多年艰苦创业成为全县“首富村”的保康县尧治河村支部书记孙开林等3人,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人物评选中的候选人。
  武汉市作为法国在中国投资额最高的城市,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候选名单。此外,1979年武汉的开放小商品市场,1981年湖北沙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1984年武汉的外国人担任国有企业厂长,1988年武汉的建立企业产权交易所,1993年湖北监利的农田竞价发包破解土地经营困局,2002年湖北秭归县的“撤小组建社区”等6项已正式进入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创新案例的候选之列。
分享到: 6.02K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始县环保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