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架起了_的感人的爱情故事故事

第16版:新河西·综合新闻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际
道德模范和劳模事迹巡回报告会相继举行
传播文明美德 共建美丽河西
  本报讯(记者&郝培杰)&连日来,“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走进区人社局”、“劳模事迹宣讲报告会企业专场——走进瑞澄”两场事迹巡回报告会相继举办。通过志愿者和劳模本人的讲述,人社干部和企业员工零距离感受到了模范的力量,也充分体会到了全区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浓郁氛围。  为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深入开展,近日,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新闻中心主办的“河西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走进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局干部职工约100人聆听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报告会上,4位宣讲员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这些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深受感染和教育。道德模范中有克服家庭困难,坚持15年在市民学校义务执教的最美志愿者朱绍梅;有扎根社区,视百姓为亲人的好民警杨书红;有强忍病痛依然坚持入户为病人治疗的好医生吴长春;更有坚持27年寻子路,已帮助19个孩子找到家的大爱妈妈李静芝。他们用自己的道德实践,彰显了人间大德、大爱。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这些身边的道德模范为榜样,把学习道德模范事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立足岗位,奉献社会。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纪立新在会后表示,学习、宣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们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把学习道德模范事迹与当前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身边好人好事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求真务实、默默奉献的工作氛围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开创全局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据悉,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还将采取道德模范故事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公益广告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持续做好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区总工会举办的劳模事迹宣讲报告会企业专场——走进瑞澄活动也在按计划进行。这是区总工会“劳模巡回报告团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系列报告活动”的第一站。宣讲活动将持续三个月时间,由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市级劳动模范(集体)部分成员组成的劳模事迹报告团,将在全区范围内陆续开展宣讲。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高尚品格,更好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区总工会组织了本次活动。首场报告会上,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41中学校长袁滨渤以《把爱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为题,讲述了她在26年教学生涯中通过创新学生心理导航方式,以笔谈的形式为学生不断注入正能量;创建德育劳模名师创新工作室,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以师爱母爱友爱之光,照亮每个学生的人生之路的教学历程。全国劳模、公安河西分局东海派出所副所长杨书红以《心系社区、真情暖人心》为题,讲述了他从警22年来,时刻牢记社区民警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倾情社区,扎根社区,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服务百姓的一件件小事,与群众建立起胜似亲人般的深厚感情。全国劳动模范、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陈豪,以《诚信赢得顾客、奋斗实现梦想》为题,带来了自己从只身来津打拼到独当一面的职场“老人”的经历和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以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诚信理念为企业赢得了好口碑的职场感悟。2015年市级劳动模范集体代表、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护士长郭静以《和谐团队、真情服务》为题,介绍了发生在老年病房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尽心竭力,让亲情融入工作,用爱心架起医患之间的桥梁,真诚守护百姓健康。他们朴实生动的语言打动了在场的200多名员工,他们纷纷表示今后会以劳模为榜样,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加强对广大职工的思想引领,积极推进职工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区总工会将继续做好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营造关心爱护劳模的良好氛围,为美丽河西首善之区建设建功立业。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天津网为唯一数字化出口,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津报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网)商谈。与本网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请注明“来源—天津网—X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本网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  文本报记者一帆 图本报记者高强  范亚欣愿做桥梁,传递爱心。王忠民既是捐献者,也是工作用血者。姚思勤希望更多大学生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谭锡博连续创造捐机采血小板的纪录。军人郭希龙呼吁,每位献血者都做爱的种子。稀有血型捐献者于莉慧。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这是一个向全世界为拯救他人生命而献出自己鲜血的无偿献血者表达敬意的日子。今年献血者日前夕,大连市血液中心邀请我市部分医疗、输血业内专家和“献血之星”代表,举行了“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主题论坛。6位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献血故事,朴实的语言传递着温暖和感动。同时,就我市如何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让更多人了解献血知识,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很多建议。  在血管与血管间架起爱的桥梁  范亚欣(博士,大连市血液中心主任助理)  在血管与血管间架起爱的桥梁  2013年,大连有7.8万人次的献血者无偿献血,总计献血量达到了23吨余,保证临床3万余人次的用血需要。2013年我市的无偿献血量比2012年增长8%,其中机采血小板增长了17%。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和保障体系的日渐完善,我市医疗业务快速增长,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今年前4个月大连市医疗用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机采血小板需求量增加了25%,这对大连市的无偿献血工作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  今年我市临床医疗用血需求大约25吨,这需要每天有300多人献血才能满足用血需求。大连市目前有4支献血者队伍,他们是爱心流动血库。目前有固定献血者2.5万人。除全血献血者队伍外还有稀有血型献血者600多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200人;志愿者服务队400多人。遍布城乡的13个献血点为献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献血服务。目前大连市有“献血之星”200多人,有3000多人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受到国家表彰。  在第11个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无偿献血事业、为拯救素不相识的生命无私奉献的无偿献血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建议给予献血者更多精神鼓励  王忠民(妇幼医疗中心主任助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者)  建议给予献血者更多精神鼓励  为缓解大连就医难的现状,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南关岭地区建设了大连市妇幼医疗中心,即将于今年七八月间开放。医疗中心是为广大妇女儿童服务的,而今年世界献血日的主题就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作为我个人,既是献血者,也是工作上的用血者,对这一主题的体会格外深刻。需要透露的是,我市妇产医院去年接生了1.6万名孩子,其中有不少大出血的危急孕妇。以每分钟500毫升的失血速度,一名体重60公斤的孕妇,只要8分钟就能够失去全身的鲜血,所以,输血救命是十二万分重要的事。由于妇科肿瘤发病率增高、剖腹产率高、二胎放开等因素影响,妇产医院用血量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随着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建成,临床用血将继续增加,对于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保障临床用血,让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各单位对无偿献血者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像有的国家就规定,凡献血者可以享受三天假期。希望我们国家也有类似的政策,以推进全社会对无偿献血者的尊重与推崇。  盼望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  姚思勤(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盼望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与无偿献血结缘,还要从高三说起。那天,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到沈阳作讲座,我第一次听说了无偿献血这个神圣的词汇。郭明义的经历对我极具感染力,当时我就想,要向他学习,做一名用鲜血挽救他人生命的人。半年后,我考到了大连,成为大连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大一时,我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当时看到有献血者在捐机采血小板,我还奇怪为什么采出来的血是黄色的?渐渐地,我了解了献血的相关知识,并且开始坚持献血。我还和两名同学资助了四川的贫困学生。  大二我还写了一份社会实践报告,主题就是关于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现状调查。我发现还有很多大学生不了解献血,对献血存在认识误区。我希望加大对献血事业的宣传,特别是献血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加入这利人利己的队伍。  我用行动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谭锡博(志愿服务队代表、多次获得“献血之星”称号)  我用行动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从1984年首度参与献血到现在,我已经坚持献血30年。特别是最近5年,连续55个月没有间断地捐献机采血小板,大家都说这创造“前无古人”、“无法超越”的纪录。一开始献血时,我的家人也反对。他们问我“为什么要献血”,直到现在,我也回答不上来。尽管不知道答案,每月一到日子我就来血液中心了。到今天,我已连续55个月每次捐献2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我在第16个月时,发现自己已连续16个月捐机采血小板。我最快乐的就是每月来检查自己是否适合捐献,采血人员告诉我“合格”时,这说明我的身体状况很好。  我与无偿献血有天生的缘分,因为6月14日正是我的生日。我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大家都说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这是因为坚持献血让我保持了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健康。献血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无偿献血者。  每次献完血都觉得神清气爽  郭希龙(军人,夫妇献血典型)  每次献完血都觉得神清气爽  去年11月22日,《大连晚报》“每周一星”栏目刊登了我的故事。我献血20年,单位同事一直不知道,这篇报道一下子让我成了单位里的“名人”。单位还把我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颁了枚铜质奖章。  第一次献血是在军校毕业时,作为党员干部,我带头献血。那时候我还没有太多献血知识,只记得休息了三天,还分得白糖和奶粉,不过都让大家分吃了。此后又陆续献过几次血。后来我当了个小官,吃喝好了,成了“三高”人士,再献血,检查不合格了。这警醒了我,开始注意身体健康。从1998年起,我开始走上街头采血车献血,感觉每次献完血都神清气爽,相当于做了一次免费的体检。我爱人是中心医院护士,她非常支持我献血。而且从2007年开始也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大连应该成立一支无偿献血讲师团,更好地宣传献血,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  稀有血型者都是兄弟姐妹  于莉慧(稀有血型捐献者)  稀有血型者都是兄弟姐妹  我是一名稀有血型者,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其实跟大连众多无偿献血者,特别是“献血之星”们相比,我做的很少,远远不够。但因为我们是“熊猫血”,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属于“功好立,机会不好得”型,容易被媒体报道,所以得了不少美誉。  2005年,我因为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小幸子”捐血,被媒体广泛报道,为大家所知道。从那时起,我跟这个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孩子9周岁了,学校有什么事情,经常会喊我。在“小幸子”心目中,我就像她的妈妈。这些年来,我们这些“熊猫血”救了无数“小幸子”一样的人。  2006年,大连的稀有血型成立了志愿者小分队,团结在一起奉献爱心。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谁有什么事,血站有何需要,在里面喊一声,立刻能得到响应。你想啊,成千上万个人里面,“熊猫血”就那么几个,能不亲吗,感觉比亲兄弟姐妹还亲。历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荟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历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荟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教育科研
2013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优秀课堂视频观看,在反思中成长”主题研训活动
发表时间: 11:52:09& 点击:425
“优秀课堂视频观看,在反思中成长”
主题研训活动
小沙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 2013学年第二学期
1.活动通知
2.学习记录
3.活动剪影
4.活动总结
“优秀课堂视频观看,在反思中成长”
主题研训活动通知
各位语文教师:
为了让每位教师有更多学习优秀课堂的机会,并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所以请每位教师认真观看如下视频:
请在下周二之前观看好这堂视频课,并按上传表格进行记录,下周三之前以电子稿形式上交,网上邻居或qq上传均可。
小沙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2月25日
“优秀课堂视频观看记录表”
“活动剪影”
“优秀课堂视频观看,在反思中成长”
主题研训活动总结
本次“优秀课堂视频观看,在反思中成长” 主题研训活动,组内教师都认真观看了四上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听后都纷纷表示收益非浅。
这堂语文阅读课,该教师的整个教学思路是“以读代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在读读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了师生对话的互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重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学语文,在用语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本节课体现的特点:
1、整体把握,抓主线: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文章的情感主线很清晰、明朗。该教师沿主线引、沿主线导、学生很自然地沿主线学,沿主线思,沿主线悟。达到学有目标,学有重点。如导言中教师围绕台湾青年无私为大陆患白血病的青年奉献骨髓的动人故事,为血脉相连的两岸人民架起一座生命桥为主线创设情景,老师以感动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由读文,划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你的感动,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动,学生汇报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围绕文章情感主线进行。老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读,逐渐深入的读,文章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老师引读、范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一读的环节也是围绕文章情感主线进行的。如:“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老师通过放地震录象,让学生想象这位台湾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理解台湾青年不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的高尚情怀,以悟促读,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做到了有体验的读,传情达意的读。
2、抓字眼,重扩展:语文阅读既要培养学生走进文本研读的本领又要培养学生走出文本拓展的能力。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如理解“辗转”一词,学生先自己找到“辗转”所在的句子,反复诵读理解,并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同时,教师引领学生依照文本扩展,再理解。医生首先会从哪些人中去寻找适合的骨髓?最后在哪里找到了骨髓?学生随着老师指明的方向,反馈:医生在小钱的家人中找──整个杭州找──浙江省内找──找遍中国大陆,最后在中国的台湾同胞中找到了。老师总结;刚才大家寻找的这个艰难历程就是“辗转”的意思。就这样理解“辗转”水到渠成。同时让学生感悟到了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困难重重。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3、搭建想象平台,落实写话:在这堂课中,该教师为了让学生读懂捐献,感悟爱心,在交流“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个重点句后。老师激情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心想:……教师动情含情的音乐,学生的”个性想象“在语文课堂的写话中尽情地流淌。
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课看出该教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正向崔峦老师说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达到简见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之后,我们组内的教师都建议以后要多看看优秀课堂视频,并互相推荐,以促进自己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小沙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3月6日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网浙江招生考试浙江教研网浙江教育后勤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本地政府网站
定海教育普陀区教育网岱山县教育网嵊泗县教育网浙江海洋学院国际海运学院定海区教育网教师进修学校
舟嵊小学石礁中心小学册子中心小学小沙中心小学沥港中心小学山潭中心小学柳行中心小学城东小学海滨小学海山小学白泉中心小学廷佐小学定海二中定海小学舟山小学马岙中心学校白泉初中白泉高中东海中学定海六中定海五中定海三中东海小学
新闻媒体网站
中国教育资源浙江教育资源中学语文教学定海区教育局
其它链接网站
天空软件园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基础
版权所有: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中心小学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 邮编:316000 浙ICP备号 &&访问量:570092爱心班级 - 评选中心 - 宜宾学院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投票时间:号-号
&票数:1587&票数:1386&票数:739&票数:486&票数:307&票数:258&票数:200&票数:189&票数:176&票数:149
评选介绍:&
爱心护送“瓷娃娃”
——计算机学院2011级5班学生
&&& 感动事迹介绍: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2011级5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该班共有4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原本是我校众多班级中普通的一个,因为和同班同学谯飞的故事感动校园……
  谯飞,男,21岁,四川泸州人,2011年以537分的高分被我校破格录取。患有罕见遗传疾病的先天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症”),身高只有90厘米、体重不到50斤,身体像“瓷娃娃”般一碰就容易骨折,需要轮椅“代步”。
  了解到谯飞的特殊情况后,同时也为了减轻陪伴谯飞母亲雷晓琴的负担,11级5班的同学们决定,由全班20名男生每天轮流、义务接送谯飞上放学。
&&& “谯飞的求学精神固然令我们感动,可是长期坚持接送他的同学的精神也是很让人感动和敬佩的。”一位同学这样感叹道。为了了解每天接送谯飞的过程,记者决定跟随记录下他们“平凡”的一天。
【爱心架起上学路】
&&& 早上8点,计算机学院11级5班学生范磊、马壮、唐洪兵等三人就已经吃过早餐,收拾好寝室后,三个人有说有笑地离开寝室,向谯飞租住的教师宿舍楼走去。
&&& 由于11级5班的男生均住在山上第三平台的学生13舍,而谯飞和母亲租住的是位于山下第一平台的教师宿舍楼,为了能准时护送谯飞准时上课,同学们往往需要提前半个小时出发。
&&& 接到谯飞后,三个同学推着谯飞沿着玉兰大道来到第一教学楼。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一同分享着生活中的小趣事,通过短短的一段路记者也看出这样每天的接送,谯飞与同学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第一节英语课在三楼教室上课,范磊等同学便将谯飞背上三楼。第一课下课后,范磊等人又沿着陡坡,把谯飞稳稳地送到第三教学楼上第二节的C语言课,下课后,范磊等同学再次把谯飞安全地送回教师宿舍,方才离去吃午饭。
&&& 下午也同样如此。晚上是数据库课,刚刚排练完运动会入场式的几位同学不顾疲惫,又匆匆赶来接谯飞,几个人在人群中穿过,来到第三教学楼B座的教室……   
&& &一天下来,三位同学上上下下数次如同谯飞的左右“护法”,既保护着他的安全,也给他的生活注入了欢乐与活力。数据库课下课后,已经接近晚上10点,在夜晚皎洁的月光下,三位同学推着谯飞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的醒目,他们讨论着今天的课程,向谯飞的宿舍走去……
  这只是11级5班同学接送谯飞的日子里很平淡的一天,一年多来,他们每天都像今天这样日复一日地护送着这位特殊的同学。同学们不求回报的真心付出只是为了告诉谯飞:11级5班充满了爱,宜宾学院充满了爱……
【传递爱心显真情】
同学们每天负责接送谯飞,或推或背着谯飞往返于几个平台间,穿梭于几个教学楼中,这件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却实实在在考验着大家的毅力与耐性。这一年来,他们不是一时兴起的爱心泛滥,而是大爱无言的倾注于每个日子。他们一直坚持着,无论是刮风下雨,抑或是严寒酷暑,同学们之间的爱心、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在这当中不断成长、茁壮……
&&& 问起护送小组的成立过程,班长范磊回忆道,第一次看到只有小学生身高的谯飞时,他着实吃了一惊,作为班长,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个特殊的同学。于是,在开学的几周里,范磊等几个热心的同学总是自发组织去接送谯飞上放学。同时,班主任唐远翔老师也在班上动员大家义务去帮助谯飞,于是,5班同学制定了详细的安排表,将20名男生分为几个组,按照一天4人的方式轮流接送谯飞。
&&& 很快,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这场传递爱心的行动中来了,男同学负责谯飞每天的接送,女同学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到接送谯飞的行动中来,也在力所能及地帮助谯飞,比如帮谯飞提拿东西、记笔记等等。
这一场爱心接力从一开始的到现在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就从未停止:当上课教室在5楼时,同学们就把谯飞背到5楼;当在第三教学楼上课时,为了避免谯飞在电梯里受到拥挤,同学们就背着他一楼一楼地爬上去;当了解到没有同学与谯飞一起上思想政治修养这一课时,班长范磊毅然要求调换班级,只为能更方便的接送谯飞……
&&& 去年11月,计算机学院组织5班学生到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景区进行为期5天的摄影写生,由于天气寒冷,天还下着雪,加上高原反应,同学们都有头晕等不同程度的不适状况;同时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走1、2个小时的路程,早上出去晚上才能回来。尽管如此,为了让谯飞也能参与到写生实践中来,范磊等几个同学不顾自己的不适,依然轮流坚持着推着谯飞进行摄影——尽管寒冷的天气让他们的双手冻得通红。
&&& 这些温暖人心的小事不断串联成了一个个大感动,陪伴着谯飞度过了一个有一个平淡而又快乐的日子。但后面的一次意外则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由于谯飞身体的脆弱,同学们平时接送谯飞时都特别小心。上学期,同学贾明海有一次推着谯飞上坡时,由于操作失误,轮椅突然倒退滚动,两个人都倒在了地上,所幸速度较慢,谯飞并没有受伤。从那以后,同学们护送谯飞时便更加小心,更加注意安全。
【丰碑无语行胜言】
&&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推一次谯飞并不难,背一次体重不到50斤谯飞也不难,可是每天清晨起就下山去接谯飞,推着谯飞去上课,背着谯飞一阶一阶爬上教学楼的每一层楼,这些也许做一次并没有什么,但这样的爱心接力一做就会是四年,难道不值得感动和学习吗?正如该班班主任唐远翔老师说道:“我以我的学生为荣,希望他们能够把‘雷锋精神’传扬下去,成为学校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爱心的传递,雷锋的精神,并不止停留在嘴中和纸上,而是毫无怨言地走在路上,走在楼梯里,将温暖散发到校园中。
  365天过去了,接送谯飞的日子还将持续几年,这些充满爱心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坚持下去,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勤奋踏实、默默无闻……做一天“活雷锋”容易,难为可贵地是将“雷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着“雷锋精神”。
&&& 感动,并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感动,就在身边,就在细微。
   (新闻中心)
暂无导航&|&Powered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邮件: 电话:010-  地址:宜宾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人小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