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期限如何提供情报支撑

您的位置:&&
【重要新闻】市公安局举行情报研判大厅启动仪式
录入时间:
8月7日上午,市公安局举行情报研判大厅启动仪式。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呼禾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市局副局长赵勇、王二仁、张学凯,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云志明,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李君,以及市局指挥中心、情报中心、国保、治安、刑侦、网安、技侦、禁毒部门负责人及研判员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赵勇副局长主持。
启动仪式上,赵勇副局长就市局情报合成作战研判大厅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情报信息综合研判会商、情报合成作战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作了简要介绍。
呼禾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情报研判大厅启动是全市公安机关深化警务改革的一件大事,对于打破部门警种职能界限,构建一体化扁平指挥、全警快速联动反应、信息高度集成共享、技战法立体整合应用的现代警务模式,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合成作战能力以及维稳处突、打击犯罪、防范管理的整体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刑侦、技侦、网安、国保、治安、禁毒、指挥中心等部门已进驻研判大厅,集中开展常态化情报信息研判。各业务部门要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好情报研判大厅这个平台,多出高质量的情报信息,为服务决策,服务实战提供支撑。
呼禾副市长强调:一是提高认识。情报研判大厅的建设是当前治安形势的需要。当前,刑事犯罪的动态化、组织化、隐蔽化和智能化趋势日趋明显,新的犯罪形式和犯罪手段层出不穷,防范和打击难度日益加大。要积极整合警种资源,在情报共享的基础上开展多警种合成作战,是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有效载体。二是更新理念。随着公安工作专业化、信息化、技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侦破案件必须依靠多部门共同投入。要打破原有的警种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最大的合力。相关实战部门在情报研判大厅合成作战中,要相互协作、相互沟通,提效增力,集中攻坚,发挥作用。各业务警种要确保人员到位,确保系统畅通。三是创新机制,合成作战。各业务警种在情报研判大厅开展合成作战工作,要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摒弃部门壁垒,上下联动、步骤协调,以各类基础信息资源为支撑点,以情报信息研判为着力点,同步上案,合成作战。各部门之间要无条件的做到系统相互开放,尽快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作机制,确保合成作战机制常态运行。四是严格纪律。情报合成作战是一项需要全局上下共同谋划、协力推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新的举措,要以情报研判大厅的启动为新的起点,将合成作战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载体,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各警种要适时牵头开展研判,各业务部门进驻人员不得随意抽调,形成常态化合成作战的长效机制。
赵勇副局长对情报研判大厅合成作战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市局党委已将情报合成作战工作纳入2014年全局的九项重点工程,各警种、各部门“一把手”务必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证骨干人员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合成作战工作中。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拿出常态化工作的措施和机制,安排好人、做好系统。二是资源共享,发挥合力。合成作战启动后,各相关业务部门要按照呼市长提出的要求,实行常态化坐班,情报中心要牵头制定各项工作机制,明确各研判员工作职责。三是加强管理,严肃纪律。情报中心要迅速制定工作管理规范,对各警种研判员统一严格管理,未经局领导批准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同时要制定一套考核管理办法,工作要量化到岗位,考核要具体到研判员。Copyright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信息主导警务已成为当今警务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公安机关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动态道路交通环境里,特别在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靠信息主导现代警务已经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主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研判工作是实现&信息主导交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做到精确分析,主动预防,努力提升交通管理工作效率,已成为了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当前交警情报研判工作的特点
&&&&所谓情报信息工作,就是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而开展的情报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利用、反馈、评定的一个工作过程。情报信息工作是推进主动警务战略的关键环节,抓住了这一环节就可以纲举目张,抓实了就可以洞悉全局,抓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
&&&&(一)交警情报信息量大。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事件常常出乎意料地发生,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事件发生后,交警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方式予以解决。从事情的突发到快速出警再到事情的妥善解决这样一个过程,会产生很多值得报道的素材。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全面收集材料。
&&&&(二)交警业务工作法制性强。首先交警是履行公安职责的执法部门,是开展工作的日常武器。信息工作者也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站在法律的支点上思考问题,用法律支撑信息,使信息更加符合法律逻辑。其次是交管工作的专业术语很多。信息工作者必须认真领会术语的含义,灵活、准确地运用术语。
&&&&(三)交管工作与群众息息相关,在社会上影响大。交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大部分都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交通违法车辆信息、交通事故信息、交通整治信息、报废车辆信息、交通堵塞信息等都与群众息息相关,群众非常关注。交管信息工作者发布信息时一定要谨慎,确保信息的准确度。
&&&&二、当前大队交通安全管理情报信息研判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没有成立专门的情报信息工作机构。情报信息员多为兼职民警,甚至有不少的交通信息编写还是聘请非交警人员。这样就存在着情报信息部门职责任务不明、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兼职信息员也都承担着多项工作任务,工作头绪较多,忙起来顾此失彼,很难拿出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撰写高质量、高水平的情报信息。因此,组建专门机构、设立专职人员时不可待,应把政治敏感性强、文字写作水平较高、工作认真负责的民警选拔出来,不断充实和加强信息员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为情报信息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基层中队警力不足。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十分繁重,尤其是基层中队不仅要在道路上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执行安全警卫任务等,还要承担地方的许多非警务活动,导致一些大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信息工作,一些领导较少过问和关心信息工作,有的也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使得信息编写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未调动起来。
&&&&(三)部分民警信息意识不强。部分基层中队和民警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交通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有效途径,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公安交通治安管理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反应到实际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为工作凭经验办事,凭主观臆断,不去收集、不会收集、不懂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致使一线的交通管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情报信息研判工作的几条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情报信息意识。交警系统的情报信息工作相对滞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意识不强。不少同志认为交警工作距离真正的公安业务比较远,缺乏开展情报信息工作的条件。交警工作涉及群众生活的很多方面,每个岗位都与社会面密切接触,最容易发现各种社会动态,有着丰富的信息来源。交警的情报信息工作能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增强民警的情报信息意识。要做到人人关心信息、重视信息、参与信息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收集各类信息,及时进行梳理、汇总。保证信息的覆盖面,为综合部门提供分析研判的素材,为实现跨警种、跨地区的情报信息交流打下基础。
&&&&(二)要围绕重点工作来收集情报信息。要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必须要清楚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情报信息的价值,体现在它是否能及时反映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否能抓住社会治安大局的动态和走势,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谋服务。如果抓不住这个重点,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可能在情报信息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因此说,各级交警部门要围绕全局的工作中心和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抓住社会反映的&热点&、领导关注的&焦点&、公安工作的&亮点&、实际工作的&难点&来开展工作,积极提供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情报信息工作&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真正体现工作的主旋律。
&&&&(三)要加强研判,把握好信息分析。研判应用是情报信息工作的核心,也是检验信息工作成败与否的决定因素。要确立综合研判后的信息增值意识和信息贴近实战的意识,致力于获取主动型、进攻型、预警型的符合实战要求的情报信息,在&三个点&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情报信息的预警和先导作用。一是围绕重点,抓住当前中心工作、上级领导思考和关心的问题,针对公安交通管理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进行研判,分析形势,作出预测和反馈,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追踪热点,抓住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梳理研判,把握信息的政治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将分散、局限在基层的信息和好的工作做法、经验进行总结提高,有效服务于领导决策。三是主攻难点,对易多发、难根治的诸多同类性问题,在掌握大量基础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整理,挖掘出深层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编写出更多综合性的精品信息。
&&&&(四)要加强信息培训,严格考核。要大力提倡注重学习的良好风气,努力提高情报信息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情报信息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事关大局的问题,要反应敏锐;在辅助决策中,要善于从政治上、大局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要采取以老带新、岗位练兵、基层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熟悉法律法规,熟悉业务工作,熟悉基层情况,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CopyRight 2011& & 版权所有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情报是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犯罪的生命线。公安机关应根据自身特点,打破横向和纵向的各种情报信息壁垒,科学地建立以情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有公安特色的情报工作体制和机制,构建符合公安情报发展规律的“大情报”体系,确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健全完善情报网络体系,发展情报综合应用平台,加强公安情报生产,使公安情报流通保持最佳效能,各类情报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整合,从而积极发挥公安“大情报”系统服务警务实战的最终目的。 中国论文网 /2/view-677700.htm  关键词:公安“大情报” 系统建设 应用完善   作者简介:董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8-209-03   当前,在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变化、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公安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级公安机关都在探寻有效打击、防范、控制犯罪的捷径。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是公安机关顺应形势发展、迎接新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现代警务机制的一项基本内容。因此,建立公安“大情报”系统是实现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重要途径,应将情报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树立科学的“大情报”理念,强化“大情报”系统的功能性地位,加强“大情报”系统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决策指挥、预测预警、打击防范、警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公安工作体制创新。建设“大情报”系统,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现实斗争和执法环境的变化,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公安信息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一、建设公安“大情报”系统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建设公安“大情报”系统呢?在公安部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张新枫副部长有这样一段精辟地表述:“长期以来,公安工作根据斗争需要设立了若干警种,出于作战指挥的需要,我们在全国自上而下设置了部、省、市、县、基层所队各个层级,这种公安体制框架已经运转了多年。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公安体制和机制的弊端日益突显,主要反映在:一是大量信息分散在各部门,无法共享(比如:国保的信息,刑警不知道;北京海淀的信息,西城不知道);二是有用的信息难以加工出情报;三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工作难以实现;四是公安工作许多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警务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继续困扰着我们,没有信息化(即使警察人数翻一番,投入翻一倍)也解决不了今天公安工作碰到的难题。?P”   张新枫部长的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公安信息化尤其是公安“大情报”系统的建立对于公安整体工作的重要意义。举个例子来说,2008年西藏的“3.14”事件。事后,我们总结经验发现,从2008年1月开始,公安机关的各个部门已经陆续获取了一些信息:1月,网监部门监测到“互联网出现西藏人民大起义的传言”;2月中旬,治安部门发现“西藏外来无业人员突然增加”(事后发现,我们打击的5000多人中,有60-70%都不是拉萨人,主要是仓堡、青海和川北的藏族人);3月初,国保部门发现“三大寺庙僧人出现异动”(增加了佛事、刷墙等不正常举动);3月10日起,派出所发现“藏族商店门前挂哈达”(事后了解到这是特殊标记,在事件中门前挂哈达的藏族商店没有一家遭到冲击);3月13日,有一些社区民警听到“民间要暴动的传言”。然而这些有价值的情报信息由于没有研判平台,没有快速的运作机制,使得这些重要信息零散脱节,分布在各个部门,缺乏综合分析研判,最终没能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再比如:云南“6.23系统”。2006年,云南省机场公安局将民航订票信息、离港信息与抓获的毒贩信息比对,得出一些频繁乘坐飞机往来云南的贩毒团伙信息。随后,公安部组织开发了“6.23系统”,通过分析大量的民航订票和离港信息,从中得出贩毒嫌疑人的活动规律。2007年初,公安部利用该系统分析生成了大量贩毒情报线索,组织指挥全国21个省区市集中开展了一次禁毒联手战役(由公安部向各地下发贩毒情报线索,贩毒嫌疑人名单,各地公安机关组织侦查抓捕)。此次行动各地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959名,打掉贩毒团伙73个,摧毁制毒加工厂(点)19个,缴获各类毒品246千克,毒资414万元,车辆34台,枪械4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由此可见,“大情报”系统对于公安机关实现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和履行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安“大情报”系统的特点及建设重点   (一)“大情报”系统的特点   1.可以汇集众多的、大量的信息。既有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收集的信息,也有外部的、社会的信息;既有公开的信息,也有非公开的信息。目前,公安部针对各业务局对工作中信息情报需求的初步分析,归纳了171种信息情报需求,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情报信息需求有95种(金盾工程一期已建32种,继续新建的48种,需要专门机构提供的15种),来自公安机关外部的情报信息需求有76种(专门收集28种,定制购买5种,相关部门信息交换的43种)。?Q   2.可以服务各个警种。为国保、反恐、反邪教、经济侦查、刑事侦查、禁毒等各个警种提供情报的支持。   3.具有强大的综合分析研判能力。既有一线实战甄别取证、循线追踪的行动性情报信息,也能分析研判出产生趋势和预测、防范建议的预警性信息。   4.部、省、市三级情报平台力求做到纵向贯通、横向共享、互为一体,三级平台要标准规范一致,技术架构相近,应用功能大体相同,按照“拓位建设、差别应用和优势互补”原则开展建设,力求形成一个逻辑整体。   (二)“大情报”系统建设重点   要以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和重大事件预警防范为切入点、边建边用,取得实效。   1.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大情报”系统将力争实现对以下七类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涉恐人员、涉稳人员、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涉毒人员、在逃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员等。实现方法:一是汇集各类重点人员信息,狠抓各类系统的实名制信息管理,各业务部门利用旅馆业、网吧上网巡查系统,自动对实名信息的登记、数据传输进行实时监控;二是整合公安内部各类信息,同时获取旅行、住宿、通信、消费等动态信息;三是通过碰撞比对发现重点人员的行踪轨迹,实现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提高对管控对象的发现和防控能力。   2.重大事件预警防范。通过对公安业务部门情报信息、基层民警收集的情报信息、手机短信热点信息、互联网舆情信息、传统媒体信息、金融机构信息、市场动态信息等等各方面情报信息的汇集整合、分析研判,力图掌控事件内在的发展进程和规律,从而做到对重大案件、事件进行提前预警。   三、“大情报”系统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   建设公安“大情报”系统,当前主要有三个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一)信息化应用与传统公安体制、机制产生的矛盾   产生什么矛盾呢?比如,前面笔者例举的云南“6.23系统”。云南公安机关在尝到用民航信息破获贩毒集团的甜头后,他们进一步拓展了应用,把云南旅店业信息、暂住人口信息和民航的信息这三个地方数据库与全国的贩毒嫌疑人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有1.5万贩毒嫌疑人在云南活动;此外,他们把云南二手车市场交易信息和全国被盗抢机动车数据库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有1万多辆被盗抢机动车在云南交易。这两个例子反映出什么问题呢?笔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没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和人员去继续跟踪和研判这些情报信息;二是指挥层级多,反应慢,难以快速、高效、精确地予以处置;三是现有的警力资源配置、部门分工及基础工作难以消化“大情报”系统加工出的精准情报。这就是传统公安机制、体制碰到的问题。
  (二)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信息化的难题   一是社区民警数量少、下不去、待不住;二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内容和方法需要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进行调整。信息采集、筛选、传递以及基础信息资料实时更新等工作不到位,导致基础情报信息不鲜、动态信息滞后、信息准确度不高、可信度较差,利用率低。当前存在重硬件设施建设、轻制度建设的倾向,似乎警务信息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硬件设施有多高档、系统软件有多先进,至于如何利用好基础设施,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来保证信息输入、处理、流转的时效和质量,以实现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却往往被忽视;三是信息的源头来自基层民警,但信息化的“果实”基层民警却还没有“饱尝”,影响了民警搞信息化的积极性。没有扎实的基础信息工作支持,公安信息化就成了纸上谈兵,无源之水。信息化对基层实战部门来讲就是对大量基础信息的整合、规范、提升和充分利用。大量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要靠一线民警来完成,信息工作的“厚积薄发”也要靠民警对大量信息的感知积累。   (三)收集的静态性信息多而动态性信息少   在目前建立的公安情报信息数据库中,占绝对数量的是静态性的信息,如人口信息数据库、无名尸体数据库、枪支弹药数据库、已破和未破案件数据库、被盗机动车数据库、追逃数据库等。但对于民警日常工作及案件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动态信息却无从利用。信息和情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情报是根据特殊需要而有目的进行的信息收集,经过分析后形成的特殊信息,它更具有动态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要真正实现“情报先行”,靠传统的静态性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花大力气建设动态性的信息数据库,尤其是对于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只有建立相关的动态数据库和专案数据库,才能真正做到将案件控制在现实危害发生之前。目前,情报信息研判平台尚未真正建立,动态性、预警性和深层次专项情报信息研判工作开展得不够充分,信息研判更多地局限在对发、破案信息简单、低层次的分类、统计和数据分析上,对打击、预防和控制犯罪提供对策明显不够。?R   四、社会管理创新下的“大情报”系统完善路径   基于以上对我国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宏观分析,结合笔者在公安机关实习期间对公安情报工作的理解,笔者试从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公安“大情报”系统的完善和改进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使我国公安“大情报”系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构建科学的情报工作机制,拓宽情报收集来源   机制可以说是一个事物或一个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事物的运行方向和最终性质,是事物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公安“大情报”系统的内在机制对于其有效运作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合公安工作需要的情报工作机制,通过拓宽情报收集的渠道来丰富和完善当前的“大情报”体系。在公安情报体系建立后,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员的到位,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科学的情报工作机制。笔者认为,在工作机制构建方面,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建构各种犯罪信息收集机制。信息是情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异常丰富的信息作保障,公安情报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机制去激励每个民警收集各种信息。二是情报分析工作机制的建立。情报分析工作是公安情报能否有效利用的关键,其必须要从一般的公安情报业务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机构去建设和规范公安情报分析工作机制。三是关注情报运用结果的反馈机制建立。在情报导向警务模式下,情报运用都须进行反馈和评价,在反馈机制建立后才能使情报指导实战更为科学和准确。   (二)健全情报网络体系,为“大情报”系统建设提供保障   构建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情报网络体系,是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加强以综合情报机构为龙头、专业情报机构为支撑的情报机构建设。综合情报机构主要负责综合、协调情报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综合情报服务;专业情报机构负责本警种、本部门的情报工作和涉及本警种、本部门的信息研判。其次,加大培养情报分析研判队伍的力度。大情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从事信息资源汇集、信息质量评估、研判模型建立、综合信息分析等工作。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尽快建成一支专业情报分析、研判队伍,为大情报系统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再次,努力形成全警参与情报工作的格局。广大民警是情报来源的主体,离开民警的积极参与,仅仅依靠专门情报机构和专业情报人员,远远不能实现情报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要注重培养民警的情报意识,提高民警的情报技能,使每一位民警都成为情报工作的参与者,切实形成全警采录、全警研判、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工作格局,促进情报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完善“大情报”指挥机制,实现警务指挥扁平化   根据“大情报”系统的要求,应建成集指挥调度、质量监控、情报研判于一体的指挥中心。在新的指挥机制中,通过情报应用平台直接向基层所队下达指令和提供指导,减少指令下达和信息反馈的层级,实现信息化指导、扁平化指挥、点击化调度,使警务指挥更加精确和迅速。通过110指挥系统、警力调度管理系统、公安短信指挥应用平台,跨单位、即时性地调配警务资源,从而产生快速打击和有效震慑的效果。这种扁平化指挥模式,既实现了对社会治安动态变化的即时响应,也避免了在具体警务行动上的多头指挥。?S新的警务指挥机制不再依赖于领导到场和靠前指挥,而是通过情报应用平台直接向基层公安机关下达指令和提供情报信息,打破了信息鸿沟,减少了情报传达的层级,使警务指挥更加高效。2007年江苏省公安厅按照中央领导指示协助卫生部门查找2名台湾籍耐多药性结核病人的行动就是指挥扁平化的典型案例。江苏省厅借助警务综合平台迅速发现这两个人的行踪轨迹,由厅领导直接指挥当地派出所长予以控制,整个事件的处理仅用了短短两个小时,这种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在传统指挥模式下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四)创新“大情报”评估机制,寻求警务效果最优化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警务决策,达到改善社会治安状况的效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和监督体系至关重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尚没有一个有效的、实用的评估机制来对大情报系统应用的效果和输出的情报信息进行评价和反馈。因而,及时建立并创新评估机制对大情报系统效能的发挥有重要意义。首先,开展针对性的情报应用评估,优化警务策略。通过动态分析、专项评估等形式,总结情报分析及警务行动的得失,不断提高情报决策的科学性和警务策略的有效性。其次,通过网上督察实现过程监督,优化警务动作。借助警务督察网络管理系统,可对公安机关的接处警、治安管理、案件办理、预案行动等进行实时监督,并通过督察提示等形式,督促各单位对行动作出相应调整,提高执行质量和效果。最后,应根据情报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强化考核评估结果运用,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情报信息不畅,发生不报、迟报、瞒报、漏报或情报结果执行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问责。通过明确奖惩,强化监督,使大情报体系运行顺畅、集约高效、合理有序。   五、结语   “大情报”之所以“大”,是因为它超越地域、警种、部门界限,从公安工作总体角度看待情报工作,将情报信息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决策指挥、预测预警、预防打击、警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公安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情报系统建设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事关公安警务体制创新,事关公安基层工作变革,事关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提升,这就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立足全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整体优势,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安大情报系统,这将有助于公安情报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根据公安情报的特点构建符合情报发展规律的情报体系,使公安情报流通过程保持最佳状态,各类情报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情报在警务活动中的作用。   注释:   ①张新枫副部长在2008年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公安内参.2008年.   ②公安大情报系统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公安内参.2009年.   ③蔡振初.信息主导警务视角下的大情报体系建设.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版.   ④吴胜祥.建立公安“大情报”系统的实践与思考.公安研究.2010(2).第81页.      参考文献:   [1]倪龙.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机制建设研究.网络安全.2009(4).   [2]曾立君.构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的几点思考.公安学刊.2009(2).   [3]李建飞.构建中国特色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机制.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1).   [4]王飞,林素珍.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探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5]吕善强,李彦.公安机关深化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研究.法制与社会.2010(2).   [6]周勇.关于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公安研究.2009(10).   [7]李江南.建立基层公安机关大情报格局的实践与思考.公安研究.2009(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机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