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单元,我们了解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道了谦虚好学的名言

小学三年级怎样理解小数的意义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小学三年级怎样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怎样理解小数的意义
百米赛跑的成绩银行存钱的利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数字身高的具体值(以米为单位)
可从分数的意义着手,分数的意义可从子分割及合成活动来解释,当一个整体(指基准量)被等分后,在集聚其中一部份的量称为「分量」,而「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或记录这个「分量」。例如:2/5是指一个整数被分成五等分后,集聚其中二分的「分量」。当整体被分成十等分、百等分、千等分……等时,此时的分量,就使用另外一种纪录的方法-小数。例如1/10记成0.1、2/100记成0.02、5/1000记成0.005……等。...
在两个整数之间的数~~!!!
小数的意义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组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宝库。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9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掌握风尘仆仆、止境、奔流不息、滋润、双龙戏珠等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5、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观察,去写作文。
6、学会运用宽带网进行资料的搜集。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3、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观察,去写作文。
课时安排:本组教材共用13——14课时。
17& 《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孔子为学的“学无止境”,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孔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名人名言。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交流收集的名言。
2、课件出示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问:你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
(板书:孔子)
3、交流: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课外收集资料)
教师小结:同学们能通过问父母、上网查找、看书等多种途径了解信息,可见大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板书:拜师)跟老师一起写“拜”。
4、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板书:向谁、为什么、去哪里、怎样)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章中,相信你们只要用心读书,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扫清文字障碍。
(1)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确。
传授&& 佩服&
品行&& 曲阜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2)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名字,是不是把你们搞糊涂了呢?
出示:孔子& 孔丘&
仲尼&& 老子&
这到底是几个人呢?
师:“子”是当时特别有学问的人才能用的尊称,可见孔子、老子是都是学问很深的人。为什么孔子自称为孔丘,而老子却称他为仲尼呢?古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讲究的。自己称自己时,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谦虚有礼。对别人就不能直接称呼名,而要用字,这也表示谦虚有礼。
3、再次读文,说说主要内容。
拦路虎被我们解决了,请你再读课文,结合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孔子(什么时候)(为什么)拜(谁)为师。
评价:我们通过拓展课题的方法将文章主要内容说得完整而有条理,这个方法不错,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
4、交流已知道的问题。
(1)刚才我们根据课题提了几个问题,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你能马上回答出来吗?孔子向谁拜师?(板书:老子)
(2)你对老子有多少了解呢?师过渡:原来老子是个这么了不起的人物,难怪孔子要向他拜师呢!
(3)孔子去哪里拜师呢?你从文中找到答案了吗?
(4)过渡:孔子为什么要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这两个问题是这节课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让我们走进文章的第一段。
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你能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吗?
A、孔子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远近闻名、已经)
B、是啊,他学问渊博,人们都愿拜他为师,可是孔子却觉得自己不够渊博,可以看出孔子怎样?(板书:谦虚好学)
(二)学习第二段
1、正是因为孔子谦虚好学,所以他毅然选择了远离家乡去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拜师的过程一帆风顺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1)学生画:(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终于)
师: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拜师一路艰辛。你们能想象一下孔子这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师:假如你们现在就是孔子,遇到这样的艰辛,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打个盹就行了。
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找个饭馆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白天赶路晚上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日夜兼程。
师: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就是哪个词?
生:风餐露宿。
(2)此时老师也被孔子拜师的执着精神打动了,我想用动情的朗读,读出对孔子的敬佩之情。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你会看到怎样的孔子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师范读)
A、此时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会是什么样?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得非常好——风尘仆仆。你理解“风尘仆仆”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呢?
B、小结: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理解了“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和“风尘仆仆”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简单的词语可以通过字面理解,“风尘仆仆“这个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了理解。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3)你们想读读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
(A)孔子在拜师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孔子拜师的艰辛。
(B)孔子战胜了种种困难,再让我们读出孔子的顽强意志。
(C)孔子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让我们读出孔子的高兴心情。
2、好学的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找出描写孔子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孔子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拜)
师: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不同的场合拜的方式也不同,在这样的场合,要把左手放在右手的外侧,身体前倾,头略低于手。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呀,孔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赶来,此时此刻他看见洛阳城外,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迎候着他,这就是他尊敬的老师呀。于是上前行礼,深深地一拜。
(2)在这一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感觉孔子拜师的心意很真挚,他很想拜老子为师,他是个很懂礼貌的人,他很尊敬老子,并想跟他好好地学习。)
(3)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可是老师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不就到头了吗?(不是,因为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小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有的同学学习已经很好了仍然很勤奋,爸爸妈妈工作了还在学习,有的爷爷奶奶还在上老年大学呢!这就叫(板书:学无止境)拜师成功后,老子是怎么教授?孔子怎么学?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研读和探究。
五、作业设计:抄写课后生字和词语。
教学内容:了解老子的品行,总结全文,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描写人物的词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强调容易出错的字词。
二、体会老子的品行,总结提炼,升华情感
1、拜师成功后,老子是怎么教授?孔子怎么学?
2、画出描写老子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交流。
4、当孔子随时随地向老子请教,老子会厌烦吗?当孔子打破砂锅问到底,老子会怎样做?这种不知疲倦,有耐心地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叫“诲人不倦”。(板书:诲人不倦)
过渡小结: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惓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了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好吗?
2、这节课,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进了孔子,认识了老子,现在我们要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进行零距离接触。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说一句或几句话。说话训练:
A、我想对孔子说:&&&&&
&&&&&&&&&&&&&&&&&&&&&&&&&
B、我想对老子说:&&&&&&&&&&&&&&&&&&&&&&&&&&&&&&&
C、我想对孔子和老子说:&&&&&&&&&&&&&&&&&&&&&&&&&
师:对两位圣人的赞美,老师为他们送上一副对联——上联是“孔子拜师虚心好学”,下联是“老子授徒诲人不倦”,横批是——学无止境。
3、朗读训练
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拿起课本,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三、推荐作业,课后延伸
同学们,正因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们的佩服与敬重。孔子门下有许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了《论语》。而老子撰写的《道德经》,这两本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一条大河源远流长,希望这堂课能够给你打开一扇窗。对圣人的了解不能随课文结束而停止,课后大家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2、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 闻名(&
会见(&&&&&
3、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带有敬意的访问。(&&&&
(2)感到可敬可爱,钦佩。(&&&
(3)学识深而且广。(&&&&
(4)在露天里吃饭,在露天里睡觉。(&&&
(5)白天黑夜赶路。(&&&
(5)路途艰辛,很劳累,很辛苦的样子。(& )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自由交流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重点强调:“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6、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古诗词。
一、创设情景
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这节课开个头?指名练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过渡: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一)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4、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第四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4、自由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5、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6、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复述故事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四、小节全文:读了课文,你收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苏醒——分开——倒下
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2、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黑暗&&&&&&
上升&&&&&&
3、送词语宝宝回家。
(1)夏天,树木长得很(&&&
(2)小动物在(&&&
)的树林里快活的生活。
(3)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宇宙。
(4)他的家乡今年(&&&&&
)了许多大楼。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夸赵州桥。
课前交流:好词语。
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
1、认读生字词语。
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不添、不漏、不改);流利。
3、检查朗读。(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4、课文主要讲了赵州桥的什么?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过渡: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
重点感悟:
▲历史悠久。
(1)学生读勾画的句子。
(2)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
▲设计奇特。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1)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2)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
(3)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a
指名试读。b 评价促读。c 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1)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2)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
(3)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4)指导个性化朗读。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把它读出来。(在评读中加深学生的独特体验)
(5)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
四、回归整体,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学到这儿,你想怎么夸夸赵州桥呢?
五、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1、想一想“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搜集赵州桥的其它资料。
教学内容:感悟写作方法,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好词语
一、复习词语。
1、屏幕出示词语。
2、男女生赛读。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二、复述课文,发现作者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不要求全面,尊重学生个人的感悟)。课文主要抓住赵州桥的哪几个特点来写的?
(一)认识过渡句。
1、数一数。这句话共有几个字?引导学生感受它语言简洁,但表达清楚。
2、比一比。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另外一句话,你觉得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过渡句的妙用。
A、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B、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
3、读一读。通过读再次感受过渡句的好处。
(二)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1、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围绕这句话,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1)操场上真热闹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园真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内容。
1、你喜欢什么内容?(内化课文内容和语言)
2、你想怎样把它更快地背下来?(交流背诵方法)
3、小组比赛背诵。
四、作业。
1、寻访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并把它写下来。
2、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3、比一比组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从(&&&
)三个方面写赵州桥的。
(2)这个建筑特别(&&&&
),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无损。
  板书设计:
               19 赵州桥
                 雄伟
               古老坚固
                 美观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好词语
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1、师: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什么叫“名扬中外”?
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自由地读课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交流: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5、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四、单元总结,延伸课外。
1、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领略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魅力,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2、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五、作业设计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撑(ceng&&
cheng)船&&&
欣赏(sang shang)风景&
保存(cun&& chun)
liu)达&&&&
一乘(cheng sheng)轿子
2、找反义词
3、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 作品&
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 街市 情景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写作水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随机交流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教学内容: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带有动物的词语。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4、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四、作业:
1、补充词语(见我的发现),你还收集了哪些这样的词语?看谁写得多。
2、默写12生肖。
3、比一比组词(见读读认认中的内容)
4、多音字组词。
爪&&&&&&&&&&&&
藏&&&&&&&&&&&&&&&&
5、找近义词
6、找反义词
黑暗&&&&&&&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1、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开头:介绍一种传统文化。(略写)
中间:介绍这种传统文化的来历、相关故事等(详细)
结尾: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略写)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教学内容:习作评讲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次习作要求
把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作文。想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既可以介绍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二、评讲本次习作
1、本次习作写得好的学生:吴家睿&&
2、本次习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书写欠佳,作业本不清洁。
(2)错别字太多,语句不通顺,表达意思不清楚,不明白
(3)部分学生不会分层次,写不好开头和结尾。
(4)不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内容叙述平淡,不具体,太简单,像记流水账一样。
(5)重点不突出,没有围绕题目去写,有的写跑题了;该祥写的写得太简单,该略写的写的太多,主次不分明。
(6)语言不精练,没有用上好词好句。
。。。。。。。。。。。
3、范读两篇文章(写得好的作文:王博、黄克非的作文)
引导学生评议:作文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哪里写的不好?应该怎样修改?
4、范读一篇写得不好的作文(陈旭的作文)
文章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修改?
三、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进行赏析。
四、总结,明确写作方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