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禹用横笛和葫芦丝吹小苹果葫芦丝简谱

杨烈禹培养指导的学生或河南电视台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金奖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笛韵是润泽桃李的芬芳
  “吹笛50年,党龄42年,部队16年,地方16年,退休12年,义务教人吹笛达6000人”是河南省济源市原教体局退休干部杨烈禹笛韵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一辈子与笛为友,人生因笛而改变,因笛而精彩。
  笛声是人生绚烂的音符
  3月20日早上5点40分,月朦胧树影稀,记者来到位于济河苑小区的杨烈禹老人家楼下,整栋楼黑乎乎的,只有他家灯亮着,和孤独的月亮相伴,散发出朦胧的光。
  来到杨烈禹家,映入眼帘的是散放着十来把竹笛和葫芦丝的玻璃茶几,杨烈禹正戴着老花镜专心致志修着竹笛,“这是我每天早上出门前的第一件事情。”黑色运动衣,深蓝色毛衣,头发稀疏的杨烈禹笑容憨厚。
  早上6点40分,杨烈禹挎上背包骑着电动车来到了每天的晨练场地——河合桥头小公园,背包里装有竹笛、葫芦丝、胶水等,“方便随时给学生们修笛子。”杨烈禹说。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老远就听到一阵悠扬的《女儿情》笛子独奏,原来是杨烈禹的学生们在晨练,见到他一来便围了上去,“杨烈禹的学生中,小的6岁左右,大的85岁左右,有学生、有上班族、有退休的。”经常在这里晨练的苗志军告诉记者。
  今年74岁的退休老教师段桂芬告诉记者,“我跟杨老师学吹笛子和葫芦丝三年半了,现在都能吹到10级了,杨老师每天早上都来,连大年初一都没有间断过,大家都很喜欢他,他教我们很有耐心,比我教学生耐心多了。”说罢,她给记者吹起了《迷人的葫芦萧》,悠扬的笛声穿过晨练的小公园和优系拇沽蛟斗剑萌顺磷怼
  “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由魏显忠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它描写的是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大家演奏时一定要注意在笛声中融入农民吆喝着赶马交公粮的那种喜悦心情。”杨烈禹边示范边说。
  “从杨老师身上不仅学吹笛子的技巧,而且学做人做事,他为人很真诚、做事有激情。”在市教育局工作的翟立军说,“我们既是师徒,又是笛友。”
  “我们一家人都跟杨老师学吹笛子”,今年40多岁的张化芬告诉记者,“当初是女儿跟着学,后来看女儿进步快,我们夫妻两个也跟着学上了。”
  采访间隙,杨烈禹告诉记者,他自幼喜欢器乐,13岁就在农村文艺队吹笛、弹琴、拉二胡;1972从焦枝铁路守护营应征入伍,在南京部队军文工团因擅长吹笛提了干,后被调到驻苏州某部负责文体宣传,并荣立三等功;1990年以营级干部转业任豫光集团宣传部长,那年适逢全市举办文艺大赛,他以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拔得头筹,为人熟知;1992年以后调至原教体局;2002年底至今,提前退休以来一直义务教人吹笛。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杨烈禹因笛子而获得的头衔和荣誉不胜枚举,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管弦乐学会竹笛、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济源市曲艺家协会理事,济源竹笛葫芦丝学会会长,济源教体系统老干部艺术团秘书长,济源群艺馆艺术团首席笛子和笛子葫芦丝培训教师,济源老干部大学二胡笛子葫芦丝教师。他本人多次获“全国优秀园丁奖”“优秀辅导老师”“杰出艺术工作者”“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志愿者”,曾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党的十七大会议期间杨烈禹和济源市教体系统老年艺术团代表河南省特邀晋京参加中宣部、中国老龄委、国家文化部、中国妇联等八部委主办的文艺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培养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00余次;耿若蕾和张玉杨被济源市委市政府授予“愚公家乡好少年”,张玉杨还被授予“河南省十大美德少年”。
  笛声是花蕾绽放的语言
  说话间9点多了,杨烈禹的手机响了,是一曲欢快的笛子独奏,“好好好,我马上就到了。”他接下来要去的是济源市西关小学。路上,杨烈禹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两个得意门徒。一个是耿若蕾,一个是张玉杨。
  2006年春的一个清晨,陪妈妈晨练的小若蕾途径河合桥头小公园被杨烈禹的笛声吸引,从此与笛子结下不解之缘。三年来,她坚持早晚练习、周末练习、寒暑假练习,从不间断。尤其是备战全省、全国比赛的时候,为了表现老百姓那种喜悦的心情,需要练好一种叫做“花舌”的技巧,小若蕾用了整整半年时间,中间练不好的时候,小若蕾都有点泄气,杨烈禹及时鼓励她,“学艺之路很艰辛,但只有能坚持的人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来她及时调整状态,更加努力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她高兴地对杨烈禹说,“我会了,我练好了”,为了激励小若蕾,杨烈禹又亲自演奏一遍来增强她的自信心。仅仅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日,耿若蕾参加北京“未来之星”第五届中国优秀特长生总决赛一举获得金奖,并因此入选“济源市首届愚公家乡好少年”。在颁奖晚会上,小若蕾说,“我要用我的笛声回报妈妈、回报老师,征服全世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和耿若蕾一样同时入选“济源市首届愚公家乡好少年”的还有张玉杨,她从小患有严重的腿病,连续做了八次大手术,但身残志坚。颁奖晚会一结束,小玉杨的妈妈就问同时在场的杨烈禹老师,“若蕾跟你吹笛吹得那么好,能不能让我们家玉杨也跟你学啊?”杨烈禹一口答应,“行啊。什么时候开始?”“这周就开始吧。”玉杨妈妈态度坚决。于是,就这样小玉扬的生活里有了音乐。人们都说有音乐的人生就有希望,的确如此,从此以后,随着笛子越吹越好,多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玉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笛声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动力。”杨烈禹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像耿若蕾和张玉杨这样跟着杨烈禹学吹笛的孩子还有很多,“这12年来,大概要有6000人吧。”杨烈禹说。记者问到底图个啥?“我就图个快乐、充实、健康,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吹出少年人的天真活泼,吹出中年人的丰富多彩,吹出老年人的健康快乐,概括起来‘四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传递快乐、天天快乐。”杨烈禹笑着说。
  10点,记者随杨烈禹来到了西关小学,不到学校就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一进门就看到600多名学生排成整齐的方队吹着《歌唱祖国》。吹奏一遍之后,杨烈禹站到队伍前面开始示范、指导。杨烈禹说话时嗓子有些沙哑,但笛声却悠扬婉转。
  记者趁机和老师们聊了起来,音乐老师苗丹说,“杨老师在我们学校教三年级横笛,我们每年普及一到两个年级,还鼓励学生们申报重点班择优培养。”
  上了两节课后,已经接近12点了,杨烈禹随便吃了点饭,已经快1点了。稍作休息后,杨烈禹还要赶往离市区十几里的农村初中学校——济源市轵城实验中学去教少年宫的学生们.
  笛声是七彩校园的翅膀
  下午1点30分,记者随杨烈禹赶往轵城实验中学。路上,当记者问是什么想法让他在学校普及笛子时,杨烈禹拨通了河苑街小学校长杨红怡的电话。
  杨校长回忆说,2009年暑假的一个清晨,他带着女儿杨艺晨练,被杨烈禹的笛声吸引,随即产生想让女儿学吹笛子的想法。“女儿学了一个暑假,进步很快,会吹几十首曲子,我很高兴,于是就想竹笛进校园肯定也会受欢迎。”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竹笛在学校普及,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一是研究开发《笛子基础教材》作为校本教材普及;二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定了12个等级,鼓励学生过级,激发学生兴趣。
  据了解,2002年杨烈禹退休后,他看到社会上西洋乐器流行,而民族音乐却逊色,心里很是担忧;随着高考艺术特长生招生和中考音乐加分的实行,周边县市的竹笛葫芦丝培训班以每课时100至200元的待遇聘请他去教笛子、葫芦丝,他都婉言谢绝了。但是河苑街小学请他到校教笛子,他却爽快答应了,“民乐要从娃娃抓起啊!”杨烈禹说。截至目前,该校共有50余人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奖,河苑街小学被河南省笛子葫芦丝协会认定为“竹笛教育培训基地”,日,中国竹笛特色教育学校联盟第四届年会在河苑街小学成功举办。据了解,现在周边将孩子送到河苑街小学上学的人越来越多,该校学生也从2009年的3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近1000人。
  当记者问起杨烈禹最大的愿望时,他说,“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竹笛传下去,普及开来,让更多的人学会吹笛,这是我们的民乐啊,可不能丢!”
  像河苑街小学这样为杨烈禹的梦想插上翅膀的学校,除了西关小学还有轵城实验中学,我们赶到这里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据了解,笛子课程是该校少年宫开设的课程,有专门校本教材,而且学校因为开设笛子课做了一些创新,升国旗唱国歌改成了吹国歌、课前十分钟唱歌改成了吹笛子、音乐课也加入了笛子元素。
  下午杨烈禹在这里有四节课,记者就随手翻看起了校本教材,发现教材编排上既考虑了实际情况又有时代感,不仅编入初中音乐教材里的曲子,比如:《茉莉花》、《洪湖水浪打浪》,而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加入具有时代感的元素,比如:在曲子安排上就加入了《两只蝴蝶》等。记者还了解到,《笛子基础教材》已经三易其稿,之前一次是为河苑街小学学生而编,分启蒙篇、基础篇、提高篇,还根据初学者加入笛子演奏的技巧等,而且在曲目安排上挑选孩子们喜欢的曲子,如:《找朋友》、《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爱北京天安门》等。之后一次是为西关小学学生,教材根据小学实际情况加入了口型与发音等技巧及爱国、感恩歌曲,比如:《歌唱祖国》、《父亲》、《母亲》等,一次比一次完善。
  记者在该校少年宫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个谱架,谱架上摆着校本教材,学生们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都吹得很认真。杨烈禹示范指导时,记者看到不少同学闭着眼睛在享受,“老师吹得太好听了,我们都陶醉了,杨烈禹很认真,我们进步也很快,今年中招音乐特长考试不用发愁了。”学生们纷纷说。从学生们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中,记者仿佛看到了弥漫着悠扬笛声的满园芬芳。
责任编辑:郭伟
点击次数:
Haedu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招考专栏信息
教育分类信息
? ? ? ? ? ? ? ? ?
通讯员图片新闻
培训机构展播“江河情”豫鄂两地笛友联谊会B场演奏会成功举办!
8月16日上午8点,郑州祥源宾馆,“江河情”豫鄂两地笛友联谊会B场演奏会如期举行,著名竹笛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吴樟华先生、青年竹笛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竹笛教师周可奇先生、河南省竹笛葫芦丝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建艺先生和河南、湖北两地的竹笛名师,笛友一同观看了演出。
河南走出来的竹笛新秀、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王明辉和刘学梁两位同学首先登场,他们演奏了由河南大学教授马殿全老师创作的竹笛作品【列车飞驰】,他们精彩的演奏得到了专家和笛友的一致好评!荆州市笛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平先生演奏的【塞上风情】很有地方色彩,表现力颇佳;笛子演奏家、原武汉空政文工团笛子独奏员杨长春老师演奏了【山村迎新人】也十分精彩。
河南竹笛葫芦丝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的杨凯老师演奏了【走进快活岭】,全曲松弛有度,环环相扣,扎实的基本功可见一斑;【喜看丰收景】的表演者王海泉先生是信阳师范学院的客聘教授,他的演奏很具个人特点;来至平顶山的竹笛名师李曼欣先生轻吹了【梅花三弄】,悠扬,含蓄;知名葫芦丝巴乌演奏家李斌先生也应邀表演了巴乌独奏【牧歌】为演出助兴,他的演奏轻柔,飘逸,给笛友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惊喜;锣鼓开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济源市竹笛学会会长杨烈禹先生演奏了他改编创作的【打虎上山】,乐曲极具地方戏曲色彩,欣赏他的演奏倍感亲切。
来至武汉的笛友高忠诚先生则演奏了【春到湘江】,湘味十足;洛阳星光器乐培训学校校长耿建光先生演奏了传统曲目【扬鞭催马运粮忙】乐曲欢快自如,喜气洋洋;湖北笛友刑栋老师演奏了【秦川抒怀】,具有浓郁的秦腔风格,表现力很强;来至鹤壁市的王洪山偕其子一起合奏了【塞上铁骑】,他们父子的演奏技巧娴熟,默契,特别是小朋友的演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接写来湖北笛友刘正洪先生演奏了【秦川情】;荆州市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项宪才先生演奏了【沂河欢歌】;河南省竹笛学会副会长王同贤老师演奏了【枣园春色】;叶文韬小同学演奏了【塔塔尔舞曲】;荆州市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程迎晖先生演奏了【乡歌】;信阳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王超演奏了【枣园春色】;来自信阳的笛友喻永刚、鹤壁的王沛鹤老师分别演奏了【五梆子】和【荫中鸟】、扎实的功底和不俗的演奏技艺让人称绝;河南省竹笛葫芦丝学会副会长王小建老师表演了口笛【苗岭的早晨】。
国家一级演奏员武汉说唱团首席笛子演奏员许汉耕老师演奏了【春到湘江】,他的演奏技法到位,听后仿佛身临湘江其境;来自安阳师院音乐学院的陈利军副院长给大家交流了吹笛心得,对众笛友有很大的启发;随后,荆州市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沈作堤先生演奏了【牧笛】;来至平顶山的杨佩韦同学演奏了【秦川抒怀】;演奏会在众笛友齐奏【扬鞭催马运粮忙】欢快的乐曲声中落下帷幕!
特别说明的是,湖北嘉艺民族乐器厂总经理徐金元先生也应邀全程参与了这次的活动。此次活动上得以展出的嘉艺精品紫竹笛得到了与会各地专家们、老师们和广大笛友的高度好评。连来自浙江省绍兴艺校的吴樟华老师逝吹嘉艺精品紫竹笛时,也不由得大发感慨“我走遍全国多个专业笛子厂家,从来就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紫竹笛子啊......”
江河情”豫鄂两地笛友联谊会活动全部结束。本次活动的开展顺利,高效、成功。对豫鄂两地的竹笛艺术事业发展将起到积极和良性的推进作用!
图片1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王明辉和刘学梁演奏【列车飞驰】
&&&&&&&&&&&&&&&&&&&&&&&&&&&&&&&&&&&&&&&&&&&&&&&&&&&&&&&&&&&&&&&&&&&&&&&&&&&&&&&&&&&&&&&&&&&
&&&&&&&&&&&&&&&&&&&&&&&&&&&&&图片2荆州市笛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平先生演奏【塞上风情】&&&&&&&&&&&&&&&&&&&
&&&&&&&&&&&&&&&&&&&&&&&&&&&&&&&&
图片3原空政文工团笛子独奏员杨长春老师演奏【山村迎新人】
图片4鹤壁市王洪山老师偕其子一起合奏【塞上铁骑】
图片5平顶山市的竹笛名师李曼欣先生演奏【梅花三弄】
图片6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的杨凯老师演奏【走进快活岭】
图片7武汉著名葫芦丝巴乌演奏家李斌先生表演巴乌独奏【牧歌】
图片8济源市竹笛学会会长杨烈禹先生演奏其改编创作的【打虎上山】
图片9武汉笛友高忠诚先生演奏【春到湘江】
图片10洛阳星光器乐培训学校校长耿建光先生演奏传统曲目【扬鞭催马运粮忙】
图片11多次在比赛中获奖的湖北笛友刑栋老师演奏【秦川抒怀】
图片12湖北笛友刘正洪先生演奏【秦川情】
图片13荆州市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项宪才先生演奏【沂河欢歌】
图片14河南省竹笛名家王同贤老师演奏【枣园春色】
图片15远道而来的湖北小笛友叶文韬同学演奏了【塔塔尔舞曲】
图片16荆州市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程迎晖先生演奏【乡歌】
图片17信阳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王超演奏【枣园春色】
图片18焦作市资深竹笛老师王沛鹤先生演奏《萌中鸟》
图片19河南省竹笛葫芦丝学会常务理事信阳音协理事喻永刚先生演奏《五梆子》
图片20焦作市音协理事小建器乐培训中心负责人王小建演奏口笛【苗岭的早晨】
图片21国家一级演奏员武汉春晖民乐团团长许汉耕老师演奏【春到湘江】
图片22平顶山市的杨佩韦同学演奏【秦川抒怀】
图片23荆州市竹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沈作堤先生演奏【牧笛】
图片24关心和支持竹笛事业的乐器厂负责人观看笛友们的演出
图片25吴樟华吴建艺周可奇老师和两地部分笛友在王海泉的钢琴伴奏下齐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点击:15424
点击:140588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苹果葫芦丝曲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