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不要,怎么写

小班《别人的东西我不拿》社会教案与反思(2)
  师:&借的时候怎么说?&&那好,咱们现在就来做个游戏,它的名字叫借玩具。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把玩具请出来吧!&
  三、 出示幼儿自带的玩具,学习向别人借玩具。
  1、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名称和玩法。
  师:&哇!这么多漂亮的玩具呀!老师都想玩一玩呢?可是,你们带来这么多的玩具,有些老师认识,有些老师还不认识呢?也许有的玩具还很能干呢?可是老师都不知道他们的本领,谁能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认识,让更多的小朋友也喜欢它,好不好?&
  (引导幼儿大声介绍自己的玩具)。
  过渡语:呀!小朋友的玩具都很漂亮,老师也想玩呢?你们愿意借给老师吗?好,那我就来试试看。
  2、 教师示范向小朋友借玩具:xxx,你的玩具真好玩,我也想试一试,你能借给我玩玩吗?
  3、 幼儿互相向同伴借玩具。
  过渡语:你们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吗?那你们也去试试看,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借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千万要记住,要有礼貌,声音要响亮,这样别人小朋友才会喜欢你,才会把玩具借给你。好,那我们就行动吧!想借谁的,就走到谁跟前去,快点,小心你喜欢的玩具被别人借走了。
  (引导教幼儿借玩具,可以叫借到玩具的小朋友上台来说说,他是怎么借到的)
  四、 玩玩具,结束课堂
  师:&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开心吗?小朋友不仅知道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还借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呀!你们是在太棒了,又学到了一个本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好,你们现在尽情的玩玩具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玩具。
  活动延伸:
  1、 讨论:幼儿园的玩具能不能带回家?
  2、 定期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图书与同伴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知道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并且学会了借别人东西的技巧。效果很好,幼儿课堂兴趣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局限于本节课,我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9篇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9篇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9篇
小班社会9篇1防暑有妙招(生活卫生习惯)教学目的:
  1.了解夏季里的几种防暑降温的方法(戴帽子、打伞、涂防晒霜、喝绿豆汤、适量吃冷饮、开风扇等)。
  2.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关于小动物们夏天如何防暑的奇闻异事和一些夏天因为过分贪凉而引起疾病的事例。&&& '
  2.准备冷饮、电扇、绿豆汤等防暑的物品和食品。
  3.课前通知给幼儿查阅一些关于动物如何防暑降温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教师从小动物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说起,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知道森林里和草原上的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这个炎热夏天的吗?
  (2)幼儿纷纷回答。教师小结:在夏天,河马去水塘里泡澡,小狗张开嘴哈气,狮子躲在阴凉的树下,老虎喝许多的水等等,动物们的方法还真是千奇百怪啊!
  2、引导幼儿了解人们用那些防暑方法度过夏天。
  (1)教师:小动物们用这么多的方法防暑降温,我们小朋友在夏天是用什么方法防暑降温的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我们在夏天可以戴帽子、游泳、吃冷饮、吹空调等让自己凉快起来,这些都是防暑降温的好办法。
  3、幼儿看书,学习儿歌。
  (1)教师:小朋友们,请打开书,看看画面上是什么季节?书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防暑降温的?
  (2)幼儿回答。
  (3)教师:书上有一首儿歌说了夏天时防暑降温的情景,让我们来听听吧。&&& "(4)幼儿听教师朗诵儿歌。& '
  (5)教师简单提问儿歌里的内容。
  (6)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诵儿歌,然后教师请幼儿尝试自己念一念。
  4、引导幼儿知道夏天防暑要适度。
  (1)教师:冷饮和空调可以让我们迅速凉快下来,可是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要吃许多冷饮,每天都呆在空调房里呢?
  (2)幼儿猜测并回答。教师小结: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防暑降温方法都要适度,过分吃冷饮、过分吹电扇和空调对身体都是不利的。
  (3)教师将夏天因为过分贪凉而生病的事例讲给幼儿听。
  5、请幼儿品尝 冷饮、绿豆汤、吹风扇,感受防暑降温的方法给身体带来的舒适感。
  :2要睡觉(生活卫生习惯)教学目的:
  1.了解睡眠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放东西到嘴巴里等)。
  2.培养按时睡觉和使用正确睡姿睡觉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摇篮曲音乐。
  2.幼儿用书。
  3."娃娃家"若干组。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做动作进入活动。
  (1)教师:听,宝宝要睡觉了,让我们抱着宝宝轻轻摇一摇吧!
  (2)幼儿抱着娃娃跟着教师一起做摇宝宝睡觉的动作。
  2、与幼儿谈论睡觉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教师:宝宝睡着了,我们应该怎样去照顾宝宝呢?
  (2)幼儿开始讨论,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宝宝蒙着头睡觉好吗?宝宝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好吗?
  (3)教师:为什么蒙头睡觉、边吃东西边睡觉都是不好的睡姿呢?
  (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些不良。睡眠姿势带来的坏处:睡觉时j蹬被子会使身体受凉;蒙头睡觉和趴着睡会使呼吸不通畅;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会呛到自己。所以小朋友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哦!
  3、幼儿看书,带领幼儿朗读并学习儿歌。
  (1)教师:书上有一首儿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后,就书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
  (3)师生一起朗读儿歌,并鼓励幼儿自己念一念。
  (4)教师:这首儿歌告诉我僻保持正确睡眠姿势的重要性。其实,按时睡觉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晚上要在9:00以前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会有精神。
  4、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在照顾娃娃的过程中加深对正确睡姿的印象。
  (1)教师:现在我们来玩"娃娃家"游戏吧!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娃娃被照顾的最好。
  (2)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组玩"娃娃家"游戏,并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游戏进行指导。
  教学反思:3爱护我的小手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知道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通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1)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我们的 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手指下面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1)教师: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手可以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而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手。
  (1)教师:手可以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4)教师: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5)教师在幼儿回答时用:& "……会让手……,应该……保护小手。"的句型来整理幼儿的答案。如刚烧好的饭菜很烫,会烫伤手,应该等它冷一点儿再端碗;寒冷的冬天会让手上的皮肤开裂,我们应该在手上涂些护手霜。&&& '
  5、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活动 的内容,总结手的用途和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评价:
  1.知道3~4种手的作用。
  2.知道2~3种保护手的方法(洗手后涂上护手霜、手脏时洗手、不用手碰插座、不咬手等)。
  教学反思:4我拉爸爸手(保护自身)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红绿灯,知道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培养交通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幼儿用书。
  2.红绿灯标记。
  教学过程1、幼儿看书,直接进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书上都说了些什么?
  (2)幼儿看书片刻。
  (3)教师:这是在什么地方?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4)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在马路上,小朋友和大人在一起,他们手拉着手,准备过马路。
  2、引导幼儿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并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1)教师:马路上除了交警叔叔,还有谁在指挥行人和车辆的走和停呢?它们有几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是红绿灯在指挥行人和车辆的走和停、大家都知道要红灯停,绿灯行。
  3、引导幼儿知道上街时要紧跟大人,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教师:街上车辆很多,我们上街时要怎么做才安全呢?
  (2)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有大人陪伴上街,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看清红绿灯以后再过马路。
  4、教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书上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听一听吧。
  (2)幼儿看书,教师将这首儿歌念给幼儿听1~2遍。
  (3)教师对儿歌进行简单的提问,然后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读,最后请幼儿试着自己念一念。
  5、组织幼儿玩"红绿灯"的游戏,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玩法:幼儿扮演各种车辆,教师手拿红绿灯标记。& "车辆"(幼儿)在室内行驶,教师出示红灯时,& "车辆"(幼儿)停;出示绿灯时,& "车辆"(幼儿)行。
  教学反思:5玩具送回家(生活卫生习惯)教学目的: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各类玩具。
  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1、引题:
  (1)教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不过大家听完故事后要告诉我故事里都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幼儿回答。
  (3)教师:积木班长为什么不高兴了?为什么积木兄弟躺在地上哭?怎样才能帮助它们呢?
  (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教师小结: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1)教师: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请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故事。教师:积木兄弟回家了吗?小朋友们是怎样向值班老师保证的?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呢?
  (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1)教师: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
  (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5、让幼儿养成收拾玩具时检查的好习惯(1)教师:现在我们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里了,那么我自己的家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拿玩具的时候要记得玩具原先摆放的位置,在收拾玩具要检查桌面、地面上是否还遗留有玩具。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操作书上的游戏。
  (4)教师:在玩玩具时,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5)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在玩玩具的时候,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不用玩敲击别人身体等。6我会上厕所(生活卫生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上厕所时的注意事项,知道憋尿不利于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入厕习惯。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件。
  教学过程1、幼儿看书,直接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这些画面上都说了些什么?
  (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片刻并回答。
  (3)教师: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势一样吗?
  (4)幼儿回答。
  2、出示课件,了解如厕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书上的女孩是怎么上厕所的?如厕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幼儿认真阅读幼儿用书后回答。教师小结: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纸从前后擦屁股。如厕后,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拉好衣裤、冲水和洗手哦!
  (3)教师:在幼儿园如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幼儿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在幼儿园如厕时,上厕所的小朋友会比较多,这时我们应注意排队和等待,在等待时不要拥挤,推搡,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发现及时解手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1)教师讲述事例:君君玩游戏时兴致勃勃的,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要去解小便了,他却说:"我没便",其实是他不想离开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收拾玩具了,君君这才觉得自己憋不住了,于是赶紧往洗手间跑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师:君君为什么会尿在身上呢?他这样憋尿好吗?怎样才不会尿在身上呢?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有了尿意的时候要及时解手,长期憋尿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君君在玩玩具期间应该去解一次手,这样他就不会尿裤子了。
7我会打招呼教学目标:
  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教学准备:
  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师: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又说了什么?
  (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3)教师:他们表演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4)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你早!你好!"(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
  2.请幼儿看书。
  (1)教师: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她说了什么话?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
  (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小可懂礼貌"。
  (1)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小可懂礼貌",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谁?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
  (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幼儿一边听音乐, 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8教室安全我知道(社会行为规范)教学目标:
  1.了解教室内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培养在教室内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
  1. 教师通过与幼儿对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教室是我们学习、游戏和进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教室内外还可能隐 藏着很多危险哦!大家想一想教室内外会有哪些危险呢?
  (2)幼儿思考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2、幼儿看书,引导幼儿了解教室内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看看教室内外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安全呢?
  (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后回答。
  (3)教师:谁能告诉我,书上都画了些什么?它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4)教师指引幼儿看书,并指导幼儿区分行为的对与错。
  (5)请幼儿动笔操作,在幼儿用书上将对的行为画勾,错的行为画叉。
  3.教师带领幼儿情景表演:教师安全我知道。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情景表演,我来出题,你们来表演。要记住你们表演的一定要是安全的行为哟!
  (2)教师请幼儿分批表演,如小朋友收拾玩具时应该怎么做?在走廊上自由活动时应该怎么做?如厕时应该怎么做?等等。
  (3)表演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并表扬表演好的幼儿。
  4.教幼儿认识安全标记。
  (1)教师:老师做了许多安全标记,这些安全标记都是用来提醒小朋友注意教室内外安全的。谁知道这些标记都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2)幼儿根据图意猜测并回答。
  教学反思:
9小嘴巴守门员(人体认识与保护) 教学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明白吃饭时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教学准备1.各种零食和饭菜的图片或包装袋。
  2.幼儿用书。
  3.一张有关进食不当造成事故的新闻报纸。
  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
  (2)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写出幼儿讲到的食物名称。
  (3)教师: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你们吃过的饭菜都有哪些呢?
  (4)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
  2.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1)教师: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发生危险哦!
  (2)教师朗读有关报纸新闻,如幼儿吸食果冻造成窒息死亡;幼儿中午口中含饭睡觉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让幼儿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
  (1)教师:在黑板上的这些图片中,你觉得我们在吃哪些东西时要注意呢?为什么?
  (2)幼儿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裹饭;鱼有刺时要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了就等一会再喝;等等。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4.幼儿看书,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师:请打开书,看看书上提醒我们在进食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看书回答。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5.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的卫生保健知识。
  (1)教师:刚才我们讲了吃东西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那你们知道要养成哪些卫生习惯才让我们吃得更健康吗?'
  (2)教师讲述两种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做选择。如在吃饭时,是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好还是安静地吃饭好呢?吃饭时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呢?等等。
  教学反思:
相关幼教资料: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幼教资料
推荐幼教资料豆丁·临风(http://www.docin.com/afeiz)有与教学考试、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班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