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每日圣人圣人名字依聂撕是这三个字吗

来自中文百科专业版
分类“天主教圣人”中的页面
以下2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2个页面。
扫描二维码可以用手机浏览词条天主教教廷将每一天都用一位圣人名字命名,请问谁知道每一天分别叫什么?_百度知道
天主教教廷将每一天都用一位圣人名字命名,请问谁知道每一天分别叫什么?
提问者采纳
这还得从公历历法谈起:原来公历的前身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皇帝儒略·恺撒创始的。恺撒当皇帝时,当时的历法与天象气候等相差3个月之多(冬天变成了春天,春天变成了夏天,夏天变成了秋天,秋天变成了冬天),于是他采纳了一位埃及天文学家的建议,废除旧历,颁布一种完全的太阳历,即儒略历。规定一年365.25天,每年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全年共366天(6×31+6×30=366),2月是双月当然也是30天。因为平年每年只有365天,因此平年需要去掉一天。当时罗马判处死刑犯都是在每年的2月份执行的,为了使这个不吉利的月份时间短一些,恺撒就决定平年里在2月份去掉一天。恺撒认为自己伟大,就把他出生的月份7月改成自己的名字,7月的英文JULY,即儒略。后来,恺撒的儿子奥古斯都做了皇帝,他发现恺撒出生在7月,是大月,而自己出生在8月,珐唬粹舅诔矫达蝎惮莽却是小月。为了和恺撒保持同等尊严,奥古斯都就决定从不吉利的2月份抽出一天补在8月份,使8月份也变成了大月,并把8月份也改为自己的名字,8月的英文AUGUST,即奥古斯都。从此2月份又少了一天,即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同时,因为8月由小月改为大月,8月后面的月份也要随之改变,改为单月为小月,双月为大月。这样一来,一年中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2月份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这种设置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提问者评价
嘛,问题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了。虽然你说的不是我需要的答案,但还是把五分送给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建议你从网上下载一张“天主教瞻礼单”看看,那上面有说明。
天主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基督宗教(含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的历史与几次分裂
基督宗教,以信仰天主、耶稣基督和天国为其核心的一种宗教,自中东地区的亚伯拉罕诸教分支而形成。起源于西元1世纪,4世纪时盛行于地中海地区,并传播至全世界,影响人类历史。基督徒相信耶稣为天主(或称上帝)的圣子、人类的救主(默西亚,即基督)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当今三大世界性宗教。主要有天主教(又称公教会)、东正教(又称正教会)、新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许多规模较小的派别,如东方亚述教会,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等。中文语汇“基督教”一词时常是专指新教,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现象。
基督教虽然起源于中东,但后来由于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伊斯兰政权的兴起、扩张和持续打压,基督教的传播中心逐渐转移至欧洲并在欧洲发扬光大,并由此传播至远东、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即便如此,目前在中东仍存留着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古老的东方礼教派。现今基督徒约有23亿人,其中天主教徒占其中67.79%(约12亿人)、基督新教占其中17.63%(约3亿人)、而东正教则占其中10.64%(约2亿)。
基督宗教历史上由于教义的争论,发生过数次分裂,产生了不同的教派,其中最大的三个教派即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如路德宗等)。
基督徒(Christian)泛指相信耶稣是基督及跟从其教导的人,包括天主教徒、东正教徒、新教徒及其他基督教教派人士(不含异端教派)。它的希腊文意思是“基督的人”。这名称出自《圣经》,分别在《宗徒大事录》第11章第26节、第26章第28节及《伯多禄前书》第4章第16节用过。按照《圣经》的纪录,从安提阿的教会聚集起首,他们被称为基督徒;及后,亚基帕曾对保罗表示,“保罗少许的说话,便叫亚基帕作基督徒吗!”于《伯多禄前书》里,彼得把“基督徒”与“受苦”连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耻,而是荣耀天主的事”。在保禄传教时代,基督徒较常以“圣徒”自称。
早于唐朝时,已自波斯(今伊朗)传大秦景教(东方亚述教会)入中国,现流传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清朝晚年,在中国的基督徒被称为“教民”;由于某些不平等因素(例如教案),导致义和团的出现。义和团与教民冲突导致双方多人死亡。
东西教会大分裂——产生东正教&&&
东西教会大分裂(英语:Schism)是指11世纪教会大分裂分出了希腊正教(东正教会)以及罗马天主教(普世公教会)两大宗。
自2世纪以后,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方教会,因各自不同的教会、政治、社会、文化等原因,在神学,以及教会的组织、纪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渐扩大,彼此争论不休,最终导致了1054年的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形成日后的公教(此乃原意译名;惯称为天主教:在明朝时,公教传入中国时借用外教名词“天主”称呼所信仰的神,因而得名。)和希腊正教(即东正教)。
&罗马教会的首席地位&&
公元70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基督宗教的中心自然转移到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根据圣经记载,罗马很早就有了基督徒,保禄曾给在罗马的基督徒写了著名的罗马书,并亲自在罗马居留了二年。根据教会的圣传,伯多禄是罗马的首位主教。这两位宗徒最终都在罗马殉道。因此,罗马教会在初期教会中一直享有极高的威望。在此期间,教宗(罗马主教)亦试图在一些教会事务中扮演权威的仲裁者的角色。325年,在尼西亚召开了基督宗教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普世大公会议——尼西亚大公会议,在大公会议所颁布的法令中,罗马教会列于各地方教会之首。
新罗马的兴起&&&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拜占庭,将该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又名新罗马。381年,召开了基督教第二次普世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将君士坦丁堡教区提升为牧首区,而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排名仅次于罗马教宗。451年召开的第四次普世大公会议——卡尔西顿大公会议(Council
of Chalcedon
)上通过的第28条法令,将君士坦丁堡牧首提升至与罗马教宗并列的首席地位,但受到当时的教宗利奥一世的强烈抗议,认为该法令侵犯了罗马教宗的首席权,声称:教宗之所以拥有首席权是因为他是宗徒之长伯多禄的继承人的缘故,因此,拒不承认该法令。
特劳拉会议&&&
692年,特劳拉(Council in
Trullo)地方召开会议,警告西方主教们如果不服从教会的纪律则开除教籍。此次会议中第五十五条──罗马人民于四旬期星期六守斋乃违背教会之传统,如神父为此将废逐,若为主教,则开除其教藉;教宗如此时守斋亦开除其教藉。教宗不签字认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扰。
圣像破坏与教难&&&
7世纪末,罗马的拉丁教会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教会在礼仪和教义上的分歧加剧。726年,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Leo III
Isaurian)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发起破坏圣像运动,将堂内的圣像、十字架全部捣毁,这样在东方教会引起了混乱与教难。利奥三世又将君士坦丁堡牧首圣日尔曼(St.
Germanos)废除,当时教宗额我略二世责罚了皇帝。利奥三世报复,派箭队活捉教宗。
利奥三世死后,继承人仍遵守此令。直到780年,伊琳娜女皇继位后,愿意恢复对圣像的敬礼,愿意东西方教会统一,因而他得到当时君士坦丁堡牧首圣特拉乌斯(St.
Tarasios)的支援,并得到罗马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于787年,召开了第七次大公会议——尼西亚第二次大公会议。会议结果重新阐述敬礼圣像的真正意义,教会并非敬礼圣像本身,而是敬礼圣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圣母、圣人。
佛希亚斯分裂&&
公元857年,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三世(Michael
III)废逐君士坦丁堡牧首伊纳爵(Ignatius),改以重臣佛希亚斯一世(Photios
I)继任牧首。863年,罗马教皇尼克老一世声明废黜伊纳爵是非法的,并开除佛希亚斯一世的教籍。佛希亚斯一世则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反击,开除教宗教籍,是为“佛希亚斯分裂”(Photian
schism)。
双方为教区管辖权和罗马教会将圣灵“从父出来”改为“从父和统一,而东方教会也承认罗马的首席地位。
虽然佛希亚斯分裂只维持了几年,但是却种下了日后大分裂的近因。过去罗马教皇的首席地位是无可否认的。这次事件后却有人开始质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窜改教义。
正式大分裂&——1054年赛鲁拉留斯分裂(中国北宋·宋仁宗皇祐六年)
&&&&&佛希亚斯分裂后,西方的拉丁教会和东方的希腊教会在“和子句”上和礼仪上的纠纷实际上并没有解决。1053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马格尔.赛鲁拉留斯(Michael
Cerularius)把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礼教堂全数关闭,因其拒绝使用希腊礼拜仪式。赛鲁拉留斯致函罗马,指责罗马教宗篡改圣经内容以及教义,质问西方教会弥撒用无酵的饼是源自犹太人实为异端、安息日守大斋、准许食未出血的肉、四旬大斋期不唱阿肋路亚等等。
&&& 教皇良九世(Leo
IX)指派枢机主教宏伯特(Humbert)到君士坦丁堡协调,协调团尚未达成任务,却传来教皇良九世于日逝世的消息,宏伯特的代理人地位成了争议,双方谈判失败,性情暴躁的宏伯特与他的同伴于日进入圣索非亚大教堂,将破门的判书放到祭台上抗议赛鲁拉留斯,然后,宏伯特跺脚走出教堂,说:“愿我主临鉴,评判我辈!”
赛鲁拉留斯不肯屈服,当众把教皇送来的诏书烧毁。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将对方破门,逐出教会,标志着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
宗教改革——从天主教分裂出基督新教(在中国称之为基督教)时间:1517年,中国明武宗正德十二年
宗教改革(英语:Protestant
Reformation)是天主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英语:schism
(religion)),由约翰·威克里夫、扬·胡斯、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以及其他早期新教徒发起。1517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开始。改革者反对当时罗马天主教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新的国家性的新教教堂被建立。早期的一些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如黑死病的蔓延和天主教会大分裂)侵蚀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信仰,引发了之后的宗教改革。其他一些因素(如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印刷术的传播,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都促成了新教的创立。
基督教(新教)虽然宗派众多,但究其源流,多属路德宗、加尔文宗、圣公宗、公理宗、浸礼宗和卫斯理宗。它们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在历史上曾成为新教之主流,且至今信徒众多,影响深远,在西方,称之为主流宗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宗(信义宗)&&
马丁·路德(德语:Martin Luther,日—日),本名德语:Martin
Luder,宗教改革的发起人。他本来是天主教神父,奥斯定会的会士、神学家和神学教授。他的改革终止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独一地位。他翻译的路德圣经迄今为止仍是最重要的德语圣经翻译。
马丁·路德生于萨克森(后来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艾斯莱本(今德国境内),父母亲是务农人家,路德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当时工业的发展已渐渐发达,并带动了社会商业方面,当时矿业是新兴的行业,矿工人口不多,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并积极自行作为一个小矿主,拥有当地的一处铜矿,他后来成为城市的议会会员。他的父母信奉天主教,但不过分热诚。
&&& 马丁路德出生后隔天
(日,都尔.圣玛定主教纪念日)就受天主教洗礼,其实,马丁路德就是纪念圣人圣玛定而命名。
马丁·路德在1517年诸圣节前夕,也就是10月31日那天,宣布他反对赎罪券,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其实这九十五条的目的并非是号召宗教改革,只是路德以一位大学教授的身份将赎罪券的神学提出来讨论罢了。路德反对赎罪券的曲解和误用,认为这不但对人的得救不利,还影响了教会的正常运作。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国的钥匙在教会手里,一个人进入天堂前要先洗清生前所犯的一切罪行,他们最怕的是死后在炼狱中的刑罚,他们相信只要用赎罪券就可以上天堂,一张赎罪券能缩短死后在炼狱中的刑罚。马丁路德发现这样的说法与作法完全不能见容于圣经与理性。赎罪券的买卖鼓励了处于罪恶中的人,不去思想基督,不去祈求上帝的饶恕。就这一点,路德的神学与天主教会的神学有明显的不同。1518年路德又用简明的语言将他的论纲的宗旨和他的认为写成了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
日,路德与一个于1524年从修道院中逃出来的修女凯萨琳·冯·波娜(德语:Katharina von
Bora,-)订婚,6月27日两人结婚。对路德来说,这是他对理论的实践,因为他很反对修道院神父和修女不能结婚的规定,认为禁欲并无必要性。他的观点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凯萨琳在他困难和抑郁时期帮了他很大的忙,她在家里收留学生,许多人将路德的言语纪录了下来,以此来赚钱以度过贫困时期。两人共有六个孩子,其中三个早夭。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长老会&&&
约翰·加尔文(法语:Jean Calvin或Jean Cauvin;德语:Johannes Calvin;英语:John
Calvin;日-日),又译喀尔文、克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更正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宗的创始人。
加尔文主义者常自称其神学传统为“归正神学”或“改革宗神学”(Reformed
Theology)。由加尔文等人发展而来的主要基督教宗派(广义“归正宗”)有“归正宗”(或称“改革宗”,即狭义“归正宗”)和长老宗等。
加尔文主义出现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归正宗和信义宗都承认人因信仰基督而蒙恩称义,归正宗的主要特点是选举“长老”监督教务,由牧师和不受神职的长老集体管理教会,认为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无限权力,并且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在加尔文派掌权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民主制度和公众教育受到重视。
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圣公会(英国国教宗)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反对马丁·路德和更正教会,后为要与王后凯瑟琳(Catherine)离婚,受拒于罗马教宗,因此1534年与更正教合作并共同通过“至尊法案”(Act
Supremacy)宣布创立英国国教会,又称圣公会,与罗马旧教的教义和仪式并无二致,只是英国国王代替罗马教宗成为政教权威。直到其子爱德华六世即位后,在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的摄政下,圣公会开始正式改革教义与礼仪,包括颁行《四十二条信经》和《爱德华六世公祷书》。
亨利八世为了休妻而另娶新王后而与当时的罗马教宗反目,推行宗教改革,并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许自己另娶,并将当时英国主教立为英国国教会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并解散修道院,使英国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虽然有说亨利八世在离世前成为英国国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仪式及教条。他的后裔爱德华六世,以及伊丽莎白一世都继续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儿玛丽一世在位期间曾恢复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经有六次婚姻,其中有两个妻子被其下令斩首。
大公会议&&
大公会议(或称公会议、普世公会议、普教会议)是传统基督宗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公会议英文是英语:Ecumenical
Councils 源自希腊文
Οικουμ?νη,意思是“普世性的”。而其中对基督教教义有深远影响的基督教早期会议是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以弗所公会议和造成日后东西分裂的迦克墩公会议。在公元1054年,东西方教会大分裂。自此之后,东正教(即希腊正教)只信守首七次大公会议所确立之大公会议信条。虽然第四次君士坦丁堡会议是在教会大分裂之前举行,却不获东正教承认。故此,今天的东正教只承认七次大公会议,而罗马天主教则认为是八次。而教会大分裂之后的大公会议由罗马天主教单方面举行,所以内容不为东正教承认。
尽管如此,部分东正教徒认为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879-880年)、第五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年)和耶路撒冷会议(公元1672年)是大公会议。
天主教和东正教公认的会议如下:
&& 第一次: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25年)
&& 第二次: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381年)
&& 第三次:以弗所公会议(公元431年)
第四次:迦克墩公会议(或称卡尔西顿会议)(公元451年)
&& 第五次: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553年)
第六次: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680年-681年)
&& 第七次: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公元787年)
其后只由天主教举行会议如下:
第八次: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869年-870年)
&& 第九次:第一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公元1123年)
&& 第十次:第二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公元1139年)
&& 第十一次:第三次拉特朗公会议 (公元1179年)
&& 第十二次: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公元1215年)
&& 第十三次:第一次里昂大公会议(公元1245年)
&& 第十四次:第二次里昂大公会议(公元1274年)
第十五次:维埃纳大公会议(公元1311年-1312年)
第十六次:康斯坦茨大公会议(公元1414年-1418年)
第十七次:费拉拉-佛罗伦斯大公会议(公元1438年-1445年前后)
第十八次:第五次拉特兰大公会议(公元1512年-1517年)
第十九次:特伦多大公会议(公元1545年-1563年)
第二十次:第一次梵谛冈大公会议(公元1869年-1870年)
第二十一次:第二次梵谛冈大公会议(公元1962年-1965年)
东正教简介
正教会(英语: Orthodox Church
,或称正统教会),通常被称为东正教会(英语: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或东正教、希腊正教(英语: Greek
),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与天主教及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宗派;也是第二大宗派,信徒人数仅次于天主教,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诸国和俄罗斯附近的东欧国家、部分西亚国家亦有分布。
与天主教以教廷为领导中心的形式不同,东正教由一些称为“自主教会”或“自治教会”的地方教会组成。自主教会是东正教最高级别的独立教会,所有自主教会均不受其他教会的管辖。东正教最早的四个自主教会位于罗马帝国的四个重要的东方城市,即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后来,俄罗斯正教会也取得了与它们同等的地位。比自主教会低一级的是东正教自治教会,它们由某一自主教会的领袖管辖。现在东正教共有15个自主教会。这些教会完全承认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普世大牧首的地位,可是,在大公会议中普世大牧首除了充当主席以及整个正教会的发言人之外权力并不高过在场其他牧首,与其保持完全的共融。东正教的各个教会彼此在管理上独立,但皆有着共同的信仰并且在圣礼上完全共融。再者,正教会认为圣灵领导著整个正教会主导的大公会议的论点走向,亦在信道的人之间形成上帝在尘世的代表,所以不需要有一个教宗。
&& 东正教圣经77卷,其中旧约50卷,新约27卷。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普世牧首(希腊语:Οικουμενικ??
Πατρι?ρχη?;俗称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总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的神职人员。他是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但是并无任何凌驾于其他牧首或另外14个自主教会之上的权威。
普世牧首的正式职位是君士坦丁堡正教会(正教会的15个自主教会之一)的牧首,该牧首职位是正教会4个最早的牧首职位之一。作为君士坦丁堡正教会的领袖,他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尊荣的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新罗马和普世牧首(希腊语:Η
Αυτο? Θειοτ?τη Παναγι?τη?, ο Αρχιεπ?σκοπο?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λεω?, Ν?α?
Ρ?μη? και Οικουμενικ??
Πατρι?ρχη?)。君士坦丁堡牧首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不是同一人,后者是君士坦丁堡拉丁教会的领袖。
当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将拜占庭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都城后,这个城市的主教很自然地成为了大公教会内部的第二号人物,其地位仅次于“老”罗马的主教(即教宗)。在迁都后不久,主教被升格为都主教。许多世纪以来,教宗们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获得这种地位,因为这将改变基督教会业已形成的等级制度。但是在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宣布了如下信纲:“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在罗马主教之后,亦享有首席的尊荣,因为君士坦丁堡是新罗马”。教宗达马苏斯一世和格列高利一世拒绝承认这个信纲,这一举动极不寻常且受到了质疑和谴责——普世公会议是应该对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具有约束力的。尽管面临如此尖锐的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却在拜占庭帝国各皇帝的恩遇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451年的加尔西顿公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辖区(包括小亚细亚和色雷斯),也确立了君士坦丁堡在各地教会中的地位仅次于罗马。教宗良一世拒绝接受这个教令,指责它非法并且无效,因为这一决定是在教宗特使缺席的情况下作出的。6世纪时,主教的官方名称是“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新罗马,及普世牧首”。
在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牧首们完全受制于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最终变得无足轻重。历任皇帝经常干预教会事务,他们实际上可以任意废立牧首。许多皇帝甚至任命宦官担当牧首之位。相比之下,罗马教廷却成为一支独立和不受世俗统治者控制的强大力量。在俄罗斯正教会成为东正教世界最大的教会之后,东正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莫斯科牧首了。
在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陷落之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一度控制了对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命。但是今天的土耳其政府仅仅要求牧首承认自己是一个土耳其公民,并且允许伊斯坦布尔市的东正教会自主召开教会会议来选举牧首。
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巴尔多禄茂一世。他因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运动而被人们称为“绿色牧首”。
牧首驻地&&&&
历史上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驻地主要有三个。最初的也是最正统的驻地是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1206年—1264年由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摧毁了拜占庭帝国在该地的统治,牧首驻地随帝国皇室一同迁至尼西亚。在拜占庭帝国复国后,牧首驻地又迁回圣索非亚大教堂。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圣索非亚大教堂也被强行改为清真寺。从那时至今,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驻地是位于法纳尔的圣乔治座堂(“白光塔”)。
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特殊权限
由于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对芬兰正教会和爱沙尼亚使徒派正教会(均为自治教会)有管辖权,君士坦丁堡牧首拥有按立这两个教会的大主教的权力。另外,加拿大乌克兰正教会及美国乌克兰正教会也于20世纪末加入了君士坦丁堡教会内。
五大牧首是教会历史上的概念,关于五个主教教座首领(牧首)对罗马帝国境内基督教地区的管治,这五个牧首区是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这个概念的兴起是因为这五个地区政治上和教会的重要性,但它们普世和至高的权威是与罗马帝国的统治结构息息相关。五大牧首的概念首先在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Novella
131中的法律清楚讲明。692年的五六会议正式确认五大牧首,并把五个主教座按重要性排列。尤其在五六会议后,东方基督教在哲学上接受了五大牧首的概念,但西方基督教因为不承认五六会议而普遍不接受此概念。
各个牧首区的纷争,由其是罗马(视自己为所有教会中超群)和君士坦丁堡(视自己与罗马平等),使五大牧首不能成为有效的管治实体。7世纪阿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被伊斯兰征服,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方唯一的权威,此后“五大牧首”的概念只剩下象征意义。东方教会磨擦,以东西教会大分裂告终,和帝国之外的大型独立的都主教座在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兴起,使帝国内的古老主教座变得不重要。
罗马牧首——即天主教罗马教宗&&
首任:圣伯多禄
君士坦丁堡牧首——即东正教普世牧首&&
首任:圣安德肋&
亚历山大牧首&&
亚历山大牧首,又译亚历山大宗主教(Patriarch of
Alexandria),是罗马帝国时期埃及亚历山大教区的总领袖。在罗马教宗称教宗前,亚历山大主教曾有教宗头衔。罗马的宗主教的教宗头衔并不剥夺亚历山大主教的教宗头衔。现在有四人称亚历山大宗主教头衔。四者都承认公元460年前亚历山大宗主教的宗徒继承(apostolic
succession)。根据教会传统,亚历山大宗主教区于公元42年由圣若望·马尔谷建立。
安条克牧首(安提阿牧首)&&&
安条克牧首,既安提阿牧首。全称为安条克和全东方希腊教会牧首,原牧区包括罗马帝国的大部分亚洲领土。现在同时有五个教会的领袖使用这称号,有安提阿东正教会、叙利亚正教会、叙利亚礼天主教会、麦基礼天主教会以及马龙尼礼天主教会。按照历史荣誉,安提阿正教会的牧首在所有15个东正教自主教会的领袖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和亚历山大牧首。
安提阿教区为东正教最古老的教区之一。根据传统说法,安提阿的主教座堂是由使徒圣伯多禄(他也是第一位教宗)创建的。根据《新约圣经》《使徒行传》所记载,安提阿教会是使徒保罗第一次采用“基督徒”这个称呼来指耶稣基督的追随者。在451年卡尔西顿公会议之后,安提阿城的主教被升格为牧首,其所辖教区称为安提阿牧首区。在阿拉伯征服之前,安提阿牧首的辖区包括叙利亚、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之后,安提阿牧首辖区的人民大多改信伊斯兰教,牧首本人也受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辖制。14世纪时,牧首驻地迁至大马士革。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失去了任何实在的领导地位,安提阿牧首区遂与其它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古老东正教牧首区一样成为独立的“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仅具有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在1899年以前,安提阿牧首的圣职一直是由希腊人担任,而其绝大多数信徒却是阿拉伯人。1899年首次从阿拉伯人中选出牧首。现任牧首为伊格纳丢四世。
安提阿牧首最早的也是正统的座堂位于安提阿(在今土耳其境内),相传是圣伯多禄亲自建立。从14世纪起牧首驻地移到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座堂位于著名的直街上。
耶路撒冷牧首(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
耶路撒冷牧首,全称为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是东正教15个自主教会之一耶路撒冷正教会的领袖。按照历史荣誉,耶路撒冷的牧首在所有东正教领袖中列在第四位,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牧首、亚历山大牧首和安提阿牧首。
在451年之前,耶路撒冷只是一个主教教区,在451年加尔西顿大公会议上被确立为宗主教教区的地位。按照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弟弟雅各是耶路撒冷的第一位主教(62年)。
在阿拉伯人的征服之后,穆斯林统治者承认耶路撒冷作为基督教教区的地位,并且承认耶路撒冷宗主教(在东西教会大分裂之后,习惯上译为耶路撒冷牧首)是它的领袖。1099年攻占耶路撒冷的十字军流放了东正教教会的牧首,而指定了一个拉丁教会宗主教,试图将耶路撒冷教区西方礼化(或拉丁化)。从此直到1187年耶路撒冷牧首都在君士坦丁堡避难。
今天,耶路撒冷牧首的圣座位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现任耶路撒冷牧首是狄奥菲洛三世法座(2005年在前任牧首被废黜后当选)。
神职人员&&
东正教神职人员分为独身、结婚两个系统。结婚在家者可成为诵经士、助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祭司。出家修行者,可成为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都主教、牧首。
东正教的自主教会与自治教会&&&
自主教会是东正教最高级别的独立教会,所有自主教会均不受其他教会的管辖。东正教最早的四个自主教会位于罗马帝国的四个重要的东方城市,即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后来,俄罗斯正教会也取得了与它们同等的地位。比自主教会低一级的是东正教自治教会,它们由某一自主教会的领袖管辖。现在东正教共有15个自主教会。
&& 在东正教15个自主教会之下,又划分自治教会。
西方礼东正教&&
西方礼东正教是与普世东正教会共融,在圣餐礼仪中使用有酵饼成圣体,不使用尼西亚信经中“和子”句,不承认罗马教宗首席权及无误论、圣母无原罪等天主教教义的使用西方礼仪(多为米兰礼、高卢礼和脱利腾拉丁礼)的东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俄语:Русская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Russian Orthodox Church
),又称“莫斯科宗主教区”(Московский Патриархат/Moscow
Patriarchate)[4]。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正教会团体,其最高权力属于主教公会。公会根据需要召开,由全体主教参加;在公会休会期间,则由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牧首领导,宗座设在莫斯科,2009年2月起这一职位由基里尔一世担任。
估计全俄罗斯有超过一亿信徒,实际活跃成员超过2000万。
中华东正教会&&&
中华东正教会(官方标准全名)是在中国内地(中国大陆)极度有限存在、得到当局承认的东正教自治教会。1950年代中期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协定,被俄罗斯正教会允许自治。从未建立全国性组织。1966年“文革”开始之前有将近两万信徒。
1685年时,俄罗斯正教会人员通过西伯利亚抵达北京。在那一年,康熙帝把31名被俘的雅克萨居民安置到阿穆尔河。司祭马克西姆·列昂惕夫与那三十位信徒就到了北京献堂,成为中国第一所东正教会堂。他们的后裔(今日的阿尔巴津人)虽然已经中国化了,但还是持守正教信仰。东正教北京传道团,于1714年在北京建立俄罗斯馆,由清廷理藩院监管。
两位俄罗斯学者教父尼基塔·比丘林与修道主教帕拉第阿斯·卡法罗夫汇编了一本《汉俄合璧韵编》。义和团运动期间,这教团的损失惨重,其图书馆被摧毁。
北京北馆&&
北馆是中国北京的一组东正教建筑群,包括圣母安息主教座堂、教众致命堂和圣英诺肯提十字堂3座教堂,圣母帡幪女修道院以及南门钟楼。
北馆出现于1685年中俄雅克萨之战之后,59名俄国战俘“阿尔巴津人”被安排住在北京,编入镶黄旗,驻守北京东直门。在这些俄罗斯人中有一位东正教司祭马克西姆·列昂节夫,他在北京为阿尔巴津人主持东正教的宗教活动,于是康熙皇帝将东直门内胡家园胡同的一座关帝庙改建为尼古拉教堂供阿尔巴津人使用,这就是北馆,北京人称为“罗刹庙”。从1713年开始,俄罗斯东正教会向北京派出东正教北京传道团。
在庚子事变中,日,北馆被义和团烧毁,英诺肯提乙·费古洛夫期基修士大司祭率领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团成员在事前带着圣尼古拉圣像逃入东交民巷俄国使馆,有222名中国东正教徒被杀害,其中包括首位华籍东正教神父米特罗樊
Mitrofan Ji神父[1]。
庚子事变后,传道团利用庚子赔款重建北馆。其中包括圣母安息主教座堂(又称“大堂”)、圣英诺肯提十字堂和教众致命堂。圣母安息堂又称“大堂”,为主教座堂。圣英诺肯提十字堂为总主教府的住宅式小教堂和高级僧侣住宅楼,外观为中国式,室内装饰精美[2]。1903年,在庚子事变中遇害的222名中国东正教徒遗骸迁葬到北馆的东北角,1904年,安葬遇难中国东正教教徒遗骸的教众致命堂完成,地下室安葬他们的遗体,他们被杀的日期,6月11日(公历6月24日)成为他们的纪念日。教众致命堂是典型的俄式东正教堂,白色砖石结构,顶上有五个带十字架的蔚蓝色金星穹顶。1906年,增筑了二楼,即圣尼古拉教堂,成为一座双祭坛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供奉1685年由阿尔巴津人带到北京的奇迹创造者圣尼古拉圣像,1900年在庚子事变中得以幸存。
1940年代,杜翰臣神父出任圣母安息主教座堂的首席大司祭。1945年,俄罗斯东正教在华传教团团长维克托尔总主教承认莫斯科宗主教的管辖权。1949年以后,随着白俄离境、苏侨回国,北京东正教会人数下降。但是绝大部分阿尔巴津人选择留在了中国。1956年6月,维克托尔总主教回到苏联。北京东正教会宣布解散[3],俄罗斯传教团在中国拥有的全部资产移交苏联驻华大使馆,苏联驻华大使馆进驻北馆。1957年,苏联大使拆毁教众致命堂和钟楼,钟楼原址上建了个欧洲风格的小亭子,教众致命堂原址变为广场,栽种小树。圣母安息堂被改为汽车修理房,而圣英诺肯提十字堂现在是北京俄罗斯使馆的庆典迎宾厅(红房子)。众教致命堂拆除后,中国殉道者的圣骨被移至安定门外地传教团墓地,此处有一1918年修建的金顶教堂圣母堂,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地被破坏,1980年,改建为青年湖公园。
目前,北京圣母安息堂的约250名东正教徒在北京俄大使领馆里的红房子(前圣英诺肯提堂)进行礼拜和祈祷仪式,例如日至8日在红房子举行大圣周和复活节礼仪。但是,北京最后一位东正教司铎杜立夫神父(Alexander
Du)已经于2003年去世。日,修建了。2007年4月,在1957年拆除的众教致命堂遗址上,修建了俯首十字架。
哈尔滨东正教会&&&
哈尔滨东正教随着的东清铁路修建而传入,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1898年,在哈尔滨的一支东清铁路筑路队中的契阔夫神父于8月3日(星期天)在香坊霍尔瓦特庄园(即田家烧锅)附近用苇席搭成简易教堂,首次举行东正教礼拜仪式。1899年3月,哈尔滨第一座东正教堂——香坊圣·尼古拉教堂在香坊军政街(现香政街)建成。第二年,在南岗新市街中心广场(现博物馆广场)修建了著名的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到1908年,哈尔滨有东正教堂7座,东清铁路沿线共有教堂14座。到1930年,哈尔滨共有东正教堂23座。
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
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又称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乌克兰教堂,俄语音译为巴克洛夫斯卡亚教堂,是一座东正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68号。其东侧紧邻的是基督教大直街德国路德会教堂,与天主教东大直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隔街相对。
圣母帡幪教堂始建于1902年,最初为墓地教堂,是一座石结构的祈祷所。1922年,为纪念在修建中东铁路、镇压义和团运动以及日俄战争中死亡的俄罗斯人,中东铁路局出资,在祈祷所的东侧新建了一座较大规模的木结构教堂。
1930年,中东铁路局再出巨资,由俄罗斯著名建筑师尤·彼·日丹诺夫设计,仿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砖石结构的教堂,日建成。即现今的圣母帡幪教堂。
1947年以前,教堂曾由乌克兰人看护,当时在哈尔滨的大部分乌克兰人常在此进行宗教活动,并在其周边墓地安葬亡者,因此这座教堂又被称为乌克兰教堂。
1958年起,中国进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年代,中苏关系也一度紧张,此时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减少,东正教活动也无法正常举行。教堂由哈尔滨市文化局管理,曾相继被新华书店、马戏团等非宗教团体占用。
直到日圣母帡幪节,教堂才正式恢复了宗教活动,并成为中华东正教哈尔滨教会的所在地,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正式对外开展宗教活动的东正教堂。
2000年9月,教堂司祭格里高利神父(朱世朴)逝世,至今还没有新的司祭主持活动。
新教(在中国称为基督教,耶稣教)
新教,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特指基督教新教,意为基督教的“新教会”或“新教派”,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罗马大公教会的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新基督教教派的统称。“公教”、“正教”、“新教”为基督教前三大派别。全球基督教(新教)约3亿人。
&根据德(Protestantismus)、英(Protestantism)、法(Protestantisme)等宗教改革起始地区的语言中对应单词的原意译为抗议宗、抗罗宗、反罗宗、反对教、誓反教、更正教、改新教等,词源均来自德语的“Protestanten”(抗议者)。
&信义宗&&&&
信义宗(德语: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英语:Lutheranism,也称:路德会、路德教派)属于更正教之一,在欧洲语言中原为路德宗。因信义宗肯定“因信称义”,即认为人凭信仰蒙恩而得称义和得救;天主教教义则认为人要蒙恩必须得到代表上帝的教会的接纳和足够的善行。故官方在翻译为中文时,考虑教义而改译为现用的“信义宗”。
信义宗源自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于公元16世纪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的思想成为宗教改革分离运动的象征,其势力曾与罗马教宗及当时的政治势力发生联盟和军事冲突。1577年,《协和信条》为信义宗的教派理论奠下根基。1947年,世界信义宗联会(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于瑞士成立。
世界信义宗联会及罗马天主教自1965年成立了工作小组尝试修补两教派间的宗教裂痕及展开对话。及至1997年2月,世界信义宗联会与天主教会发表《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惟双方仍存在分歧,声明亦未得到天主教教廷的认可。在日,双方在德国奥格斯堡签署文件确认《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全世界共有7197万个信义宗基督徒。这里的统计,包括了所有名义上的信义宗教徒,他们不一定归属于某个具体的教会。信义宗现时是芬兰、挪威、丹麦及冰岛的国教。2000年之前,信义宗亦是瑞典的国教,但其后国家立法修订,取消了信义宗在瑞典的国教地位,并使信义宗成为国家教会。
归正宗(加尔文宗)&&&
归正宗(英语:Reformed
churches,也称改革宗或加尔文宗),可指基督教的宗派之一,其中包含长老会(Presbyterian)与公理会(Congregational)。若用来指一整套信仰生活与价值观,称为改革宗信仰(Reformed
Faith)。如果是指神学,是指加尔文主义(或称“归正神学”、“改革宗神学”)(Reformed
Theology)。上述含义源头都来自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
圣公会(英国国教会)&&&&&
圣公宗(英语:Anglicanism,又称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国(英格兰)的英格兰国教会和爱尔兰教会及其于世界各地衍伸出来的教会之总称。目前世界上的圣公宗教徒约有7300万人(2008年)。
圣公宗的英文原名“Anglican”,意译是英式教会,形容制度、教会、礼仪传统和神学思想是从英格兰的国教——英格兰教会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为普世圣公宗。这个词语亦可形容其他采用圣公宗的其他教会,他们因为与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为普世圣公宗的一员。由于“Anglican”一词与盎格鲁人一词词型较为相近,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民族名称而非宗派名称,因此在美国及苏格兰等的强调圣公会非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地区,改以“The
Church”自称,用“Episcopalian”称呼其成员。“Episcopal”意思为主教制的。普世华人、韩国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
&每个地区的圣公宗教省都是独立自主的,但他们通过与普世圣公宗的精神领袖——英国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建立成一个教会,称普世圣公宗。普世圣公宗自1867年开始平均每十年举行一次全球圣公宗会议,名叫兰柏会议。自1978年开始,改在肯特大学坎特伯里校园举行,以方便主教们起居和祈祷。&&&&
坎特伯雷大主教&&&
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又称为坎特伯里圣座(the holy See of
Canterbury),继承了圣奥古斯丁的使徒统系,为全英格兰主教长(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他是英格兰圣公会的领袖,坎特伯里教省的都主教,也是坎特伯里教区的教区主教。他作为使徒圣奥古斯丁的继承人的事实,令其成为普世圣公宗中的精神领袖。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两个主教座位坐落于英国肯特郡的坎特伯里座堂。
约克大主教&&
约克大主教(英语:Archbishop of
York)是英国国教英格兰圣公会的最高神职人员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同时,约克大主教还是约克教区,和约克郡城区的主教,掌管英格兰北部以及英属曼地群岛事物。依据法律职责,约克大主教同时是英国上议院(贵族院)的成员,同时被尊称为"英格兰大主教",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全英格兰大主教"称谓。约克大主教同时兼任约克圣约翰大学校长。约克大主教的御座位于约克郡的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府邸位于约克郊外。现任主教为约翰·森塔姆大主教,任期从日开始。他是一位黑人主教。
约克主教一职从基督教发展的早期时代——中世纪时起便已出现。约克主教出现在阿尔勒和尼西亚议会的活动中。然而,这种早期的基督教社区被撒克逊人以摧毁异教为名而毁灭。约克教区由保利努斯——奥古斯丁的追随者于公元7世纪建立。早期最著名的约克主教是威尔弗里德(Wilfrid)。早期的主教更多的是履行牧师的常规职责而并非掌管教区教务。公元735年起,埃格伯特(Ecgbert)受到教皇格里高利三世任命建立北部教区。丹麦入侵英格兰时期,坎特伯雷大主教曾代替约克主教偶行权力。诺曼底征服英格兰之后,约克主教开始完全独立地掌管教区事务。
浸信会(英语:Baptist
Churches,乃浸信教会之简称,又称浸礼会),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起源于十七世纪上半叶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当时属清教徒中的独立派。反对给儿童行洗礼,主张教徒成年后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须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故名。并主张独立自主、政教分离,反对英国国教和政府对地方教会的干涉。浸信会传入美国后,自1836年差派宣教士到中国。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立为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尔后仍继续在世界各地宣教,美南浸信会国际传道部现在是基督教会最大的宣道差会。
各地方的浸信会教会都是独立、自主和自治,这是该教会的特色之一。各类浸信教会联会(例如:世界浸联会、美加华人浸信会联会、美南浸信会联会、中华基督教浸信会联会、香港浸信宣道会联会、马来西亚浸信会联会、新加坡浸信会联会、日本浸信会联会、德州华人浸信会联会、南加州浸信会联会等等),并不是管理各地方浸信会的组织,其目的在协调及推动共同事工,各地方浸信会教会自由加入。
&& 浸信会强调只须一次的信徒浸礼(Believer
Immersion),即指受浸者必须已是蒙恩得救的信徒,并且全身要浸入水中,而非点水礼或洒水礼。因此,浸信会反对为婴儿举行洗礼。只受过点水礼的信徒,需要再次受浸。但已受浸的信徒,若受浸时已清楚是蒙恩得救,就不须要再浸。然而,有的浸信会要求的更严格:如果某个信徒得救了,也接受了浸礼,但给他施洗的是个团契,不是个正式的教会,或虽是个教会,但是属于灵恩派教会等教会,这信徒在加入一个浸信会时会被要求再次施浸。
&卫斯理宗&&
循道宗(Methodism),又称卫斯理宗(Wesleyans)、监理宗,现代亦以卫理宗、卫理公会之名而著称。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
1738年由英国人约翰·卫斯理()和其弟查理·卫斯理于伦敦创立。原为圣公会内的一派,后逐渐独立。该宗认为传统教会的活动方式已不足以应付新的社会问题,主张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宣称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便是幸福。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
当时英国国教圣公会偏向向上层社会传福音,而长老会跟浸信会偏向中产阶级、商人,而约翰·卫斯理的循理会,就专门向穷苦的下层劳工阶级的人传福音。卫斯理兄弟以感情丰富的方式讲道,但其实在当时的教会文化中并不受欢迎,特别对当时讲求冷静的英国国教圣公会来说,是很大的极端,因此常被赶出教会外,不允许他们以这种热情的方式在会堂里讲道。于是他们只好着力在一些外面的基督徒小组(团契)里讲道,甚至举办露天的大布道会。他们最著名的露天讲道是发生在金斯伍德(Kingswood)的旷野,向众多矿工传福音,宣称“信靠耶稣”来获得“内心平安喜乐”便是幸福。许多低下阶层的人深受他的讲道所感动,纷纷归信基督教。
英国约翰·卫斯理创立了基督新教卫理宗(Wesleyans)。教会主张圣洁生活和改善社会,注重在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在美国独立后,美国卫斯理宗脱离圣公会而组成独立的教会。其后教会分裂为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循理会和圣教会等。于1939年,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合并成现今的卫理公会。
基督新教的神职人员
牧师是在一般基督新教的教会中,专职负责带领及照顾其他基督徒的神职人员。圣经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
牧师的一词源于拉丁语的pastor,,与《新约圣经·以弗所书》4:11有关。《圣经和合本》译“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但此经文在其他圣经译本却有不同译法,如牧人(《吕振中译本》和《圣经恢复本》)、司牧(《思高译本》)、牧养(《圣经新译本》)。
宗教改革后,加尔文、慈运理和其他改革者以牧师取代天主教的神父。不同的是:新教教会由牧师和独立的长老管理,牧师并可以结婚,其妻子通常称为“师母”。
由二十世纪开始,女性亦可以成为牧师。然而,在某些教会中(如浸信会),女性担任牧师还不普遍;在另一些教会(如信义会),女性出任牧师是很普遍的。在某些教会的三级圣品制里,牧师上一级是主教,低一级是会吏。而在公理制的新教教会中,主任牧师则成了一间教会里最高的决策者。
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国教教会的牧师,尤是圣公会和卫理会的牧师,英文称之为Minister,中文译“会长”;如果是指非国教教会的牧师,尤是美国的教会,英文称之为Pastor;头衔为Reverend。
一些新教教徒(譬如召会)认为,牧师的称谓违背了“信徒皆祭司”的教义,因此拒绝使用这个词和牧师聘用制度,其中包括门诺会和一些受弟兄运动影响的教会。
一般来说,每一座新教教会最少有一个牧师的;如果没有,就会由传道人带领教会;如果连传道也没有的话,那就由不受薪的几个执事/长老共同管理。这些情况常见于一些信徒不多的小型教会。牧师的资格一般最少要有一个神学学士学位。但亦有部份教会会按立具资深牧养经验但没有神学学位的长执或领袖为牧师,而将被按立的候选人一般须由资深牧师或教会的长执会推荐,再经由几名资深牧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才会正式被按立为牧师。
基督新教的长老,是基督新教的神职人员。在《圣经》中,“长老”和“监督”二词通用(见以下各章节)。各新教教派中的长老制度并不完全相同,但皆依据《圣经》中对长老的要求而拟定。一般认为,牧师也是长老(但长老不一定是牧师),因此一些人数较少的教会一般只设牧师,不另设长老。各教会里长老制度不同的地方,在于《圣经》里没有明确指示的部分,如:长老的提名、选举或其他方式确认、任期与连任等。
一般来说,长老是由会众选出来的平信徒,是义务为教会工作,不受薪的;但有些教会,尤其是部份灵恩派教会,长老也和牧师一样有薪酬的。
&中国基督新教&&&&
中国基督新教是中国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中国五大宗教之一。基督新教第一次来中国传播是1807年,是由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进行的。新教比天主教进入中国晚许多,但是新教的传播发展很快,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现代教育、医学、传媒的发展,都可以发现新教的重要影响。
1949年之前,新教组织有的受海外传教差会管理,有的属于中国教徒自己设立自己管理。1949年之后,政府强制所有新教会中断与海外的关系,包括原有的中国自立教会,都服从于统一的,由党设立的管理机构,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未加入三自的教会都视为非法,并禁止其活动。
1966年起“文革”期间,新教跟其他宗教一样,受到全面禁止。1978年起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获得解禁。
目前海外传教差会派遣传教士来华传教的方式,和中国自发教会组织跨地区传教,仍然受到禁止。由于不认可三自教会,许多信徒自发自组教会,称为“家庭教会”。而因为家庭教会不符合三自要求,一直以来都遭到打压,多个家庭教会遭到取缔,信徒被拘留。对自发教会的禁止,成为一个问题。
我国现有基督教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数估计为2305万人。其中已受洗者1556万人,占67.5%,未受洗者749万人,占32.5%。我国女性基督徒明显多于男性。在基督徒群体中,女性约占七成(69.9%),男性约占三成(30.1%)。
有1600万三自教会基督教信众,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多倍。全国有约5万个教堂和聚会点,18所神学院校和2万多名教职人员,全国基督教两会(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已出版发行近3600万册《圣经》、1400万册《赞美诗(新编)》。我国女性基督教徒明显多于男性。在基督教徒中,女性占69.9%,男性占30.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我国半数以上基督教徒学历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占54.6%,初中学历者占32.7%,中专及高中学历者占10.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6%。聚会场所为55000处,牧师、副牧师为3700人,长老、传道人等36000人,义工10万人。神学院、圣经学校共18所,义工培训26000人次。
从年龄来看,35至64岁信徒最多,占60%以上。此外,14岁以下占0.6%,15至24岁占3.7%,25至34岁占5.9%,65岁以上占25.7%。
而在基督教徒信教的主要原因中,归因自己或家人生病的信徒占到了68.8%,受家庭传统影响而信教的占15%。基督徒接触宗教信仰的渠道,受家庭和亲属影响的比例占44%,其他信徒和朋友影响的占46.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基督教徒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
  中国的基督新教各教会则因传教方便的原因,自称耶稣教或基督教而不称为新教。一般华人称呼的基督教,常常便是专指基督新教。
现在,在中国大陆各省中,基督教信徒在人口中比重较高的是安徽、浙江、福建、河南、上海、江苏以及云南等地(上述七省基督教徒人数占全国的45%)。目前上海有可统计信徒21万多人(2011年),开放的基督教堂点164处,其中市区大多为建成多年的老教堂,被列为各级保护文物。上海圣三一堂为中国基督教两会驻地。
安徽省的基督徒人数大约有200万,在中国大陆各省中仅次于河南省,超过浙江省。北部的淮河两岸仍是信徒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中部巢湖、滁州、六安也有为数可观的基督徒群体。1985年,泗县基督徒达3万2千人,是安徽省基督徒最多的县份;阜阳地区基督徒12万余人,是安徽省信徒最多的地区,占全省信徒总数的1/3强。福建省基督教信徒人数为68万,江苏省的基督新教教徒约为160万人,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北部(宿迁、淮安、盐城、徐州、连云港5市)以及南京市,山东省的基督新教教徒约为90万人,广东基督新教信徒30万人,属于增长较缓慢的的地区。广东的基督徒以东部的客家人较多。文革结束以后,河南的基督徒人数呈爆炸式增长,成为中国基督教信徒最多的一个省份,最低估计人数超过240万。合法的聚会场所有数千处。家庭教会也非常活跃。云南省基督教徒40.5万人。
中国基督教的宗派&&&&&
中国基督教主要有路德宗(信义宗)、加尔文宗(长老会)、圣公会(英国国教会)、卫斯理公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教派。
中华圣公会&&
中华圣公会是由英格兰国教会、美国圣公会、加拿大圣公会等教派在中国建立的圣公宗教会联合而成,日在上海统一改名为中华圣公会。
丁光训主教——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
丁光训主教(日-日)是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运动和现代派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主教。历任政府支持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三至五届主席(1980年-1997年此时副主席为罗冠宗)、第六至七届名誉主席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一至三届会长、第四至五届名誉会长,爱德基金会董事长,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南京大学副校长兼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第六至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至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以后,丁光训不断批评基督教内占主导地位的“保守落后”的神学思想,主张建设一种“积极、开放、包容、能动”的神学思想,提出淡化“因信称义”的教义和“信者与不信者”的对立(他自称在家中醒目位置陈设观音像以测试访客神学态度),倡导“伦理型、服务型和理性”的新神学思想,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许多中国基督教新教教牧人员和信教群众对此反应冷淡,甚至批其为“异端”。
中华信义会&&
中华信义会,是基督教新教信义宗在中国教会之一。1920年由一些同属路德宗的传教会联合组成,总部在湖北汉口。1951年,中华信义会声明与国外教会脱离关系,改名为中国基督教信义会。
中国三自爱国宗&&
三自爱国教会或称三自教会是指被大陆政府认可的,不受境外教会的管理和干预的“自治、自养、自传”的中国基督教新教教会。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英语:National Committee of Three-Self
Patriotic Movement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es in China;简称全国三自,
即National
TSPM),是由三自爱国运动产生的大陆新教徒的“爱国爱教”组织,接受国家宗教事务局的依法管理,会址设于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中国基督教协会合称“基督教全国两会”或“中国基督教两会”(英译缩写为“CCC/TSPM”)。
1949年后,为防止境外势力的渗透,在当局的支持下,一些中国基督教界领袖如吴耀宗等于1950年7月联名发表了“三自宣言”,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并以办好独立自主的中国基督教会为目标,于1951年组成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展开筹备工作。
1954年8月,第一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于北京召开,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正式成立。此后基督教三自爱国会虽因文化大革命而一度终止所有活动,但在1980年重新召开第三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并恢复活动。
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带领全国新教徒爱国爱教、荣神益人;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弘扬高尚的道德风尚;增强教内外团结,为办好中国教会提供服务,引导全国基督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使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现状与非议&&&
由于三自教会是中国政府唯一承认合法的基督教组织,长期以来,中国家庭教会的基督徒以及其他未进行登记的教会的信徒遭到定期而有组织的迫害。但是不同地区的当局对未登记教会的态度大有区别,一些地区的当局对此类宗教团体大加限制,而一些地区的当局态度则十分宽松,将之与三自教会一视同仁。不论怎样,当局对于宗教自由的尊重已有明显改善。
中国基督教协会&&
中国基督教协会(简称全国基协,英译名为China
Council,缩写为CCC)是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教会的全国性教务组织,接受国家宗教事务局的依法管理和对社会团体的管理监督,1980年于南京市成立,现会址位于上海市九江路,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合称为“基督教全国两会”或“中国基督教两会”(英译缩写为CCC/TSPM)。1988年,中国基督教协会正式加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现任会长为高峰牧师。
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团结和带领全国新教教徒,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道路;在圣灵的引领下,同心合意,遵照圣经真理,制订和完善我国教会规章制度,办好教会。引导全国基督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使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中国基督新教名人
老舍(舒庆春)——公理宗基督教徒&&&
舒庆春(日-日),字舍予,笔名老舍(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满洲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一说舒舒觉罗,皆存疑),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1921年起,老舍在北京基督教公理宗缸瓦市堂的英文夜校学习并参加宗教服务。1922年,接受基督教受洗仪式成为基督徒。日,本应在家继续休养的老舍,到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23日下午,北京女八中红卫兵冲击文联,老舍与30多位作家、艺术家一道,被挂上“走资派”、“牛鬼蛇神”、“反动文人”的牌子,押至北京孔庙大成门前,被押着向焚毁京剧服装、道具的大火下跪,惨遭侮辱、毒打。血流满面、遍体鳞伤的老舍被押回市文联,又因还手“对抗红卫兵”,加挂上“现行反革命”的牌子,遭到
“红卫兵”变本加厉的残酷殴打,随后被文联革委会副主任浩然送到西长安街派出所(为了保护他),直至8月24日凌晨回到家中;而红卫兵组织亦要求他24日上午到市文联继续接受批斗。清晨,伤心之至的老舍独自出走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当日深夜,中国近代大文豪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年67岁。
孙中山——公理宗基督教徒,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日-日),本名孙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今广东中山)人,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为人知,后转化为后世常用惯称“孙中山”。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创始人,曾任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民主义思想创建者。
宋庆龄——卫理公会基督教徒,中国国民党党员,中共党员(入党十四天)国家名誉主席&&
宋庆龄(英语:Soong
Ching-ling;日-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总理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中国的第二任正式妻子,孙在前已有元配卢慕贞以及日配大月薰。曾用名宋庆林、宋庆琳。孙中山去世后,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称为国父,以表尊崇”。因而中国大陆部分人士尊称其遗孀宋庆龄为“中华民国国母”。在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并未对中华民国国母有正式定论,民间则因宋庆龄后来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被视作背叛中华民国,而其妹宋美龄因抗日时期赴美演说作出贡献或者孙中山元配卢慕贞皆被称作为“中华民国国母”。
宋庆龄曾经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职务,1981年5月,在她弥留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为至今唯一拥有“国家名誉主席”称号的人士,中共中央政治局也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宋庆龄被中共尊称为“(宋)庆龄先生”、“孙夫人”;被周恩来誉为“国之瑰宝”(后江泽民正式题字;有同名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评价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李储文——共产党人,上海国际礼拜堂红色牧师&&
李储文(日-),中国共产党高级官员,曾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主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辞海》副主编之一,现任上海杉达学院董事长、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永远名誉会长,以长期隐藏在基督教会内从事地下工作和于1980年代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期间,为香港主权交接所进行的准备工作而著称。
1949年,李储文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神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1950年?有人怀疑,获得博士学位时间太短。李储文回到中国大陆,担任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宗教教育部干事,不久担任上海国际礼拜堂副牧师。上海国际礼拜堂原是一所上海美国侨民设立的一所英语礼拜堂,信徒一直以美国侨民为主。抗日战争期间吸收少数熟谙英语的华人知识分子信徒。朝鲜战争爆发后,外国侨民纷纷离华回国。此后进堂的信徒以中国人为主。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召开“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教团体会议”,控诉运动开始,李储文积极控诉“帝国主义分子”上海国际礼拜堂牧师、美南长老会传教士毕范宇,毕范宇因此被驱逐出境,而该堂的另外两位副牧师孙恩三、顾政书,一位自杀身亡,另一位死在狱中。此后,李储文担任上海国际礼拜堂主任牧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总部设在上海)秘书长。
李储文虽然是一位秘密的高级别共产党员,不过他在上海国际礼拜堂担任牧师长达10余年的时间中,讲道还是注重《圣经》,并不像当时吴耀宗等人那样夹带政治宣传。1953年复活节,李储文在上海基督教青年复活节圣乐崇拜中的讲道《我是复活与生命》,还被评价为信仰纯正。他还在《天风》上发表《罗马书讲解》,表明他还能讲很属灵的道。
不过对于表示不愿与其合作、参加“三自”的基督徒(如郑惠端),谈话不久后即被公安机关逮捕。&&&&
1958年,上海市实行基督教联合礼拜,徐汇区原来分属于中华基督教会、圣公会、卫理公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灵工团、自立会、五旬节圣洁会、灵粮堂的17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的信徒都集中到上海国际礼拜堂和救主堂实行联合礼拜,李储文继续担任该堂牧师,但是由黄培永任联合礼拜主席。直到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上海各礼拜堂的神职人员无一幸免,均遭到残酷野蛮的批斗,这时李储文才被迫向批斗他的红卫兵公开表明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随后被有关部门保护起来。李储文的共产党员身分的公开,使得许多不知内情的基督教人士感到十分震惊(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总干事、燕京协和神学院教务长、北京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赵复三,在1964年夏作为革命干部奉命调入世界宗教研究所,负责批判神学的任务,并在1980年代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据新华社香港分社前社长许家屯表示,李储文确实是长期“做宗教工作的秘密党员”。
其他派别的教会
东方正统教会&&&
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y)指仅承认大公会议(即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以及以弗所公会议)的东方基督教会,他们拒绝承认迦克墩公会议的教义,因此也被称为“旧东部派”,以和东正教区别。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英语: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亚美尼亚语:& Hay Arakelagan
Yegeghetzi)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教会以及最古老的一处基督徒社区。
公元301年,亚美尼亚王国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使得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
大约在302年,启蒙者格列高利从凯撒里亚宗主教处获得宗主教称号,成为第一位亚美尼亚宗主教。由格列高利创立的亚美尼亚教会也被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格列高利教会。在梯里达底三世的王宫边上,格列高利建起了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埃奇米阿津大教堂,一千七百年来,王宫早已荡然无存,而教堂却一直是亚美尼亚大主教的驻地,被称作亚美尼亚的梵蒂冈。公元405年,米索为亚美尼亚的人民创造了亚美尼亚字母,翻译制作了亚美尼亚圣经(410年)。
从5世纪中叶以来,亚美尼亚教会就一直保持独立。直到现在,亚美尼亚教会依然独立于基督宗教主流派以外。亚美尼亚教会跟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双方都没有关系了。
基督教的主流教义强调神的“三位一体”和“两种属性”,即认为基督的本身具有两种本性,即神性与人性,这两种属性相和而不相混。基督有两种性质,“每种性质本身都很完善,彼此又有区别,二者却完全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既是上帝,又是人。”
基督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在451年,基督教迦克墩公会议上,这种“两性说”获得胜利,成为基督教的正统。
亚美尼亚教会并没有追随迦克墩公会议,不承认迦克墩公会议的合法性。亚美尼亚人另外提出了一种基督教观点,既不同于罗马的观点,也不同于波斯人的观点。与主流信奉不同,亚美尼亚教会信奉神的“一性说”,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溶入神性,因此只有一个真正的属性——神性。但是他们在历史上,因其基督信仰被视为异端而遭受了可怕迫害。与一般教会所认为的12月25日圣诞节是耶稣诞辰不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由于耶路撒冷亚美尼亚教会使用儒略历,他们的圣诞节在1月19日。
东方亚述教会&&&
神圣使徒大公叙利亚东方教会(The Holy Apostolic Catholic 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叙利亚语: ܥܕܬܐ ܩܕܝܫܬܐ ܘܫܠܝܚܝܬܐ ܩܬܘܠܝܩܝ ܕܡܕܢܚܐ
ܕܐܬܘܪ̈ܝܐ)根据牧首玛·丁克哈四世的说法,这个基督教教会可以追溯到塞琉西亚─泰西封座堂,据说是由圣多马和圣马理以及亚戴所建立起来的,明示在亚戴的教训(Doctrine
of Addai)之中。这派教会有时被称为“聂斯脱里派教会”或是“波斯教会”。
它有时候称自己为亚述正统教会,并且有时也错误地被认为是东方正统派的团体。称它为“正统”的用法不被发现于教会的礼文书中,亦不是在任何一封官方书信,但是后期和混淆不清的用法称它是属于东正教以及东方正统教会。条文“正确的信条”或者“正确的教义”在亚述语也是不被见于任何的团体的学术用语。在叙利亚文译作“trisa
subHa”。在印度,为人所知为叙利亚加色丁教会。东方亚述教会在西方常被人认为是聂斯脱里派教会,既使该教会将这个名称和它当作有关系的争议等同是诬蔑。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称赞它作为“受难者的教会”,因为在教会的历史曾迫害著名的殉道者。教会宣称,其它教会没有像叙利亚东方教会一样曾经历这么多的死难。
亚述教会是原始的基督教会,曾经广布在巴底亚、伊拉克东部以及伊朗。它在中世纪时地理性的延伸到印度和中国:在西安发现了纪念碑,中国唐代首都长安,在中文和叙利亚文中描述了在7世纪及8世纪教会的活动,过了半个千禧年之后,一位中国僧侣,巴·扫马从北京前往巴黎和罗马去寻求与蒙古的结盟国来抵抗马木留克,这个时期曾有一位中国主教当选牧首,名号是玛·约伯耶和华三世。早在于1498年葡萄牙人到达印度之前,它就提供了“叙利亚东部”主教到圣多马派的教会。牧首提摩太一世(727年&823年)写到了在西藏有规模的基督教会。
叙利亚的神学奠基者是塔尔索的狄奥多和摩普绥的狄奥多,在安提阿教导。亚述教会规范的基督论是由大巴拜(Babai the
Great)(551年&628年)撰写的,而且是清楚地不同于二元论的指控对聂斯脱里教导的:他最重要的基督论著作,是著名地被称为“结合之书”(Book
Union),并且在巴拜的教导,两个本体(qnome)是未混合的,但是永久地联合在同一个位格(parsopa)基督的人性。
巩固教会&&&
基督教会存在于亚述地区、巴比伦尼亚、和公元二世纪波斯。公会议广为人知是约于325年在塞琉西亚-泰西封举行,用以应付主教之间的管辖权冲突。随后于410年塞琉西亚-泰西封会议,美索不达米亚的基督教会对安提阿以及“西方”主教断绝所有的从属关系,并且塞琉西亚-泰西封的主教设立了领袖教阶“大公牧首”(Catholicos-Patriarch)。
东方亚述教会是从天主教与东正教分立出来的,源自431年的聂斯脱里派的分裂(东方与西方教会直到1054年的“教会大分裂”之前是未分离的),然而亚述教会的神学体系并不能清楚的当作聂思脱里的教义。聂斯脱里,摩普绥的狄奥多的学生与君士坦丁堡牧首,他是遭到责难的,因为他拒绝称呼童贞女玛利亚是“生神之母”(希腊文:“Theotokos”)。他仅称呼她为“基督之母”(希腊文:“Christotokos”)。他的反对者亚历山大的奚利尔控告他的区分使基督成为两个位格,他明确地否定。由于奚利尔不清楚的论点,事件是复杂难解的。在不久后便导致基督一性论派的分裂。
亚历山大的奚利尔倾尽全力的促使聂斯脱里和他的支持者与追随者垮台。然而在说叙利亚语的世界,摩普绥的狄奥多是十分受到景仰的,并且谴责他的学生聂斯脱里是不被令人满意的。他的追随者被给予庇护。数任波斯帝国君主,是在和罗马帝国接连不断的战争中看到机会,可以放心他们基督教的主体意识忠诚,并且支持聂斯脱里派分裂:他们暂定对聂斯脱里派保护(462年)。他们赞成将罗马天主教的巴柏外主教处死,然后由聂斯脱里派主教尼西比斯的扫马取代(484年)。
当罗马帝国由于聂斯脱里派团体而关闭埃德萨学院时,他们允许将其迁移到波斯的城市尼西比斯(489年)。
在亚述教会,牧首是教会领袖,并且牧首之下有三个大主教辖区:一部份在黎巴嫩,叙利亚,和欧洲,其它则在印度,并且后来包括伊朗和俄罗斯。单独的主教辖区存在于美国东部(包括芝加哥),美国西部,加州,加拿大,叙利亚,伊朗,欧洲,以及一部份都在澳洲和新西兰。数个圣会(congregation)存在于格鲁吉亚、印度、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和叙利亚。个别的教区存在于中国,它的实质存在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前,以及另一个在莫斯科。现在的牧首玛·丁克哈四世,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领有他的总堂(与其他四间主教阁下一起)。
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
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科普特语直译:亚历山大埃及的正统教会;简称:科普特正教会),是在埃及最具规模的基督教教会,属于东方正统教会的一支。自公元451年迦克墩公会议以来,一直因教义独特而与其他教会有所区别,在基督论神学方面采取另外的立场,这与当时仍然是合一的东正教和天主教教会不同。在神学上严重分歧而导致的分裂至今仍然是一项争论,而且高度地严格依循这项教导。他们主要强调在基督身上的二性。教会建立的基础是根植在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但它也拥有世界各地的大批信众。埃及的科普特人主要属于此教派。科普特正教的教会语言为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演变而来)。
总计教徒约1500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