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和日本撸管会不会影响身高在乎你在国内时所从事的职业呢?

回国的诱惑揭秘中国最高级别的人才计划&&&&
&&&& 什么是“千人计划”?什么样的海归才算“人才”?人才回国图什么?海归人才能改变中国吗?掌管中国高级官员任免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很少如此高调:向海外敲锣打鼓,呼唤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颇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动员。2008年年底的中国,由向来仅负责任命高级官员的中组部牵头,
2002年7月在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上的讲演
造就21世纪新华商国际人才
  主持人:
  各位晚上好,今天晚上的论坛是131讲,今天我们请亚加国际集团,暨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王辉耀先生做演讲。下面我介绍一下王辉耀先生:&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国际商务合作咨询和项目咨询的国际化公司。已成功地在50多个项目上同中外公司有过卓有成效的合作。公司的管理层有着良好的国际化背景。来自不同的国际知名大型管理咨询和工程咨询公司。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已成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和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合作的有效桥梁和纽带。
  中国项目网,是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推出的中国首家有关各类项目的中英文综合性信息咨询服务网站,是国际上有关中国项目的最大型网站。该公司由加拿大亚加国际公司在华投资兴办。该公司是一家跨国性经营公司,总部设在加拿大温哥华,并在北美,欧洲和香港,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国际贸易,项目开发,投资融资,商务咨询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等。
  今天王先生为我们演讲的主题是造就二十一世纪新华商国际人才,在我们主讲嘉宾就坐的还有来自中国金融公关公司的总裁,才智人物的投资人,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辉耀先生给我们做演讲。&
  王辉耀:谢谢何总!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企业家论坛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知道今天的天气也很热,大家都跑到京城的西边,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来听企业家论坛的介绍,我觉得大家非常有一种精神,这里是非常好的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也很乐意借今天的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想先做一个介绍。然后,我们就可以再进行一些讨论。
  为新华商正名
  今天我想介绍的话题是造就21世纪的新华商国际人才。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要说是新华商?大家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如果从邓小平92年南巡讲话开始算起的话,市场经济也是迅猛地蓬勃发展有了十多年。出现了一大批的新一代的中国的工商精英,在1998年我曾经写过一本书,我把这批人称为为新华商。这个新华商包含了很大的范围,不仅是国外的,海外的新华商,包括了华侨,如果从改革开放20多年给中国带来的大量的新的投资,企业的经商的管理经验的话,那么更多的新一代的华商,带回来了新的技术、资金,也包括管理的经验,我们从最近的这几年,看得出来,包括新经济,大量的海外新一代的留学生,华侨,这些老华侨的第二代等等都回来了,还有一批就是活跃在中国的大量的新一代的企业家,包括中关村活跃的这些企业家,也包括中国在沿海的这些三资企业家,也包括民营企业家,还有一些大型的国营企业的企业家,这批新一代的企业家,也开始走向中国的工商管理的舞台,大家可能记得十年前在CBD的时候,那个地方还能看得见牛车,马车,八几年的时候,建国门外都是很荒凉的地方,更不用说大北窑这一带,大家看看今天的CBD,包括我们现在坐的这些地方,区域的变化是惊人的,大量的国际投资到这儿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也造就了新一代的职业经理人,像微软,惠普,康柏,GE,爱立信,诺基亚等等。这些人开始越来越活跃。那更不用说中国的市场经济随之而来的商务咨询,律师,会计师,金融保险,中介,房地产代理,第三产业等等,大量的人才,都开始浮出水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际上这一批人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的重要的,对中国经济起到了绝对的推动作用。那么这一批人的话,实际上在中国的三资企业和其他的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国民产值,占到了国民产值的三分之二,中国的进出口到现在的5000多亿美元,仅出口就2600亿美元,这里面有三资企业创造的占到了一半以上。接近60%到70%。中国的国民产值一万亿美元,占世界的第六位,出口就是2600多亿美元,可以想象中国的新一代的商人对中国的经济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按人口来讲,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是和进出口有关,但是实际上,中国真正从事进出口的人只有两三千万人,所以可以想象中国的发展以后有巨大的空间。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这开辟了中国新华商的时代,中国从市场经济带出来的一批人迫切地需要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地在中国开展他们的商业舞台,打造更多中国的企业,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为中国产生大批的国际化的华商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具有国际的眼光,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商机的中国内地和海外新华商无疑将在其中大显身手,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产生更多的华商企业,也将产生世界级的华商巨人。包括500强的企业,今年已经有了十几家中国的企业了。所以中国的新一批的华商完全是有希望的。中国的市场经济改变大,所有的企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WTO所带来的商业时代。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比较严重的是:中国历来缺乏商业传统,以前有很多的士大夫,古代有很多的人的理想就是要考科举,要当状元,商人在中国历来是不受重视的。包括像文革或者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说工农兵学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中国自古就是重农抑商,中国计划经济几十年当中,不存在市场经济,也不存在充分的经济的竞争。可以说,中国在以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没有真正大的商人,这也是中国为什么都是农用经济的国家,中国在解放后的几十年,由于是计划经济,实际上也是缺乏真正的商品。改革开放实际上很大的作用就是呼唤新的商人,新一代的企业家,呼唤一大批的新华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候,就是邓小平复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期间,我们给知识分子,给教授,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好的改善。我觉得在中国,对中国商人的这种名分的区别和划分,实际上还带着很强烈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包括我们现在就是在谈企业家的时候,名称都是五花八门的,有农民企业家,也有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国营企业家,三资企业家,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等等,海归派,本土派等等。我在国外读管理,欧美的一些社会里面,商人就是商人。没有这么多的五花八门的称呼。咱们中国古代就是英雄不问出处,我认为这种给企业家划成分,定范围,定身份的这种称呼,是早已经过时了。为什么我提新华商的称呼?为什么海外的中国商人叫华商,香港的商人叫华商,新加坡的商人叫华商,为什么中国的商人就不是华商呢?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化的称呼。在中国的国内也是一样。这种称谓太五花八门,我觉得需要给中国的商人正名,应该给他们的身份一个新的定位。这样有助于整个中国的新一代的商人阶层脱颖而出,形成一个真正的规模性的庞大的阶层,形成中国经济的主导者,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所有的商人,所有的企业,加入WTO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企业,都应该享受国民待遇,中国的企业都应该是华商的企业,华商的称谓不能是从中国出去,然后还反过来我们自己还不能称呼。而且从今后的发展的趋势来看,新华商大量的会是在中国的本土产生。非常重要的就是首先名要正,名不正,言不顺。中国的企业家,从封建社会以来,一直处在一种很低下的地位,不被社会认可的人,经商就是铜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国商人的新定位很重要,如果还进行歧视性的称谓,这是非常不必要的。&
  现在我们中国的国有企业,包括很多的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作为一个中国的银行,在贷款方面国有企业是优先的,而就银行界来讲,一听你是私有企业,他就觉得你不能享受我的贷款,实际上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只得到了中国银行业的三分之一的支持。但却是他们创造了中国国民经济的产值的三分之二的贡献。我觉得中国的资源应该用在最有效率和创造力的企业,首先广大的从事金融界的或者是各行各业的人也好,要端正对企业的概念。在国外,能够给政府,能够给国家纳税的企业,最多的是能够提供就业的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的企业就是最好的企业,就会得到所有的支持,而不在乎你是个人,还是农民的,还是乡镇的,还是国营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记得去年的9月份,我去南京参加了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我感到比较惊讶的就是华商大会已经开了十年,去年才第一次开到中国的南京,它每两年一次。实际上中国是华商的发源地,中国有这么多的企业,为什么开到第十年才到我们这里,它在泰国,新加坡,甚至到了加拿大很多的地方开,就是没有来到中国。去年来到了中国,中国的政府非常的重视,从李瑞环做开幕式,朱镕基总理做闭幕式,我觉得中国政府对华商大会非常重视,海外来了2500个华商,中国内地也去了2500个华商。所以第一次看到中国内地的华商有这么强大的阵容,受到了如此的关注,我是感到中国的华商开始蓬勃兴起。朱镕基总理在这次华商大会上讲了一句话,他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改革开放的重点要从传统的招商引资,转移到吸引人才,技术和管理。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要吸引一大批的新华商,包括海外的新华商到中国来,因为现在新华商带来的和老华商有很多的方面是不一样的,不仅是资金,技术,也包括人才,也包括管理等等,所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国华商的是很重要的标志。我写了一本书,叫《新华商之路》,在这次大会上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包括后来《经济观察报》也采纳华商的概念,《经济观察报》的主编开辟了一个栏目叫&华商名人访&,把华商的概念做了更进一步系列报道,这个概念受到了国内很多媒体的重视。
  我觉得从WTO来讲,从新华商的正名来讲,讲造就大量的新华商,实际上是培养更多的国际化的人才,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实行国际商务接轨的关键所在。我们整天谈接轨,接轨不仅是政府的事,也不仅是经贸部的事,接轨是中国千千万万的企业的事,实际上就是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大计,要造就大量的新华商,他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国际化的人才,适应国际接轨。
  WTO一个很关键的概念,我认为就是实际上我们以前改革开放20年,主要搞的是市场的开放,是一种招商引资也好,或者是开发区也好,实际上是出让我们的一部分市场。当初开放的时候,我们还要求投资企业的产品要返销国外等等,现在就是我们逐步地转换市场,转换控股的比例,转换开放我们不同的行业,包括像咨询管理的行业逐步地开放。这个时候也包括引来了很多的海外的企业家,很多的资金。我们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国外的管理,这个是WTO的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加入WTO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制度和规则开放的阶段,加入WTO实际上就是加入它的新的游戏规则,大家都是踢足球,只能用脚踢,不能用手摸,都得按国际的标准来踢,公平地竞争,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要学会新的游戏规则,要适应新的游戏规则,特别是新的制度和规则的开放。没有一大批的运动员,没有一大批适应国际竞争赛场的中国队的选手,那中国和世界接轨实际上是一句空话。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大批这样的人才,接轨是无从谈起的。包括对中国的反倾销,无形的贸易壁垒,这种其他的制裁的手段马上就起来了,这些都是针对企业的。企业要具备人才。上个星期的《对话》讲到了一个钢铁企业,如何打赢他们的反倾销的案例,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企业有一大批的人才,有很好的会计,准备了很好的文本,有很好的电脑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应付国际的挑战的时候,能够拿出数据来,说到底就是每个企业需要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另外一方面,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企业要上一个新的档次,要走一个新的台阶,要走出去,要进行国际化。如果说改革开放前20年,我们做的是引进外资,把大量的外企引到中国来,加入WTO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分水岭,改革开放是全方位,我们不仅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企业不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话,你在国内的市场也不要想竞争,因为中国的市场已经是非常国际化的,海外的500强都在中国,不管是设厂也好,金融保险制造业等等,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参与国际竞争的话,也会失掉中国的市场。中国在改革开放20年创造的大量的价值很多都被有国际化能力的人赚走了,比如说我原来在香港,在加拿大时经常到东莞一带考察。我当时看了很多的企业,生产牛仔裤的企业,或者是生产芭比娃娃的企业,生产牛仔裤的企业,在东莞的加工成本是两块美金,但是卖到美国就是五六十个美金,为什么,中国的企业仅把这两块美金的劳务费挣到了。但是实际上这中间有大量的附加值包括精英管理这一块,包括运输,保险,包括设计品牌,特别是品牌这一块,代理,还有就是包括营销,海外的零售等等。中间相当多的一块价值链都让外商挣到了,为什么中国人拿不下这一块呢,不是说中国人不想拿。我在东莞看的时候,他们的很多的企业都很想做这一块,因为他们没有这些人才,没有懂外语,懂航运,懂法律,能够去谈代理,能够去谈合同,能够去跑营销网点,建立营销渠道的这批人。中国的新华商在这个方面有非常大的弱点。中国现在到目前为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派出的留学生有50多万,遍布100多个国家,中国对外也开放移民。现在中国人去加拿大,每年4万人,还有去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等。中国在海外活跃的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他们相对来讲是比较国际化的人才。怎么样来利用好这批新华商?以前我们讲老华商,就是四五十年代飘洋过海的老华商相当多的一部分是靠菜刀、剪刀、剃头刀&三刀&的生存方式,现在的新一代的华商,大量的进入了硅谷,华尔街,进入了国际的新的白领阶层,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中国能把这一批人充分地利用好,中国的企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就是中国的出口总额,还不止2600亿美元,2600亿美元已经是GDP的四分之一了,如果翻一番的话,中国在世界的排位就不是现在的第七位了,很可能就是更高的了。所以中国的国际化的进程就会快很多。怎么样利用这些海外的人才?在中关村也好,在深圳,在浦东,一大批的中国的境内的国际化的人才,这批新华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作用,这批人从舆论上也好,还是从政府发掘他们的价值也好,还有很多的潜力可挖,实际上还是做得很不够。
  什么是新华商
  可能与大家谈了这么多新华商的特点、作用,他们对经济的贡献或者是需要新华商,那么什么是新华商,你有没有一些定义,你能不能把他量化,能不能把他确认出来?根据我的一些观察和体会,包括我在这方面做的一些研究,我觉得具有以下特征的这些商人都可以是新华商,新华商不是说寥寥无几,很少几个人,他是一个很庞大的阶层,实际上在大量诞生的阶层。他的特点首先就是他的知识性。第二点包括他的国际化。第三点就是他的流动性。第四点熟悉市场的运作,同时他还掌握多项的技能,而且他是成批的进入企业的领导,或者是金领阶层。
  我觉得现在好象一说到某个企业,某个人,某个企业家,某某某,中国的企业家现在的英雄情结非常重,中国的企业如果离开了这个创始人也好,离开了CEO也好,董事长也好,中国的企业很可能就不存在了。我们看过很多的这种例子,某某企业领导人一下台,或者是一倒闭或者是怎么样,一有什么事不顺,或者是出现了什么问题,马上这个企业就受影响,他不像是现代的企业制度,国外的企业有一个董事会,一个很好的机制,能够管理这个企业,你下面的人,CEO是可以换的,我们谁好就让谁来干,这个企业是一个百年老店,杰克威尔奇下台了,还有人上台接棒,国外的企业具有很好的连接性,是很成熟的企业。中国的企业靠英雄的时代慢慢地要过时了。中国要进入职业经理人的时代,另外就是需要大量的MBA的时代,中国现在对MBA的重视是很好的现象。现在中国的MBA,在整个的研究生的比例当中仅仅占有3%的比例。中国现在有60多所院校开了这些课,还有很多的海外合作等等,但是这个只占中国研究生总量的3%。那么在美国,(MBA在)研究生中占的是25%。美国有1000多家的商学院,每年毕业的MBA的学生将近十万人。中国现在到目前为止MBA毕业的学生是一两万人,数量非常的小,但是现在意识到这个重要性,开始不断地培养,会有一批新的MBA的人才脱颖而出,我最近也写了一本书是《MBA通才之道》,专门分析它的不同的内容。中国进入职业经理人的时代,新华商的时代,会有一大批的MBA脱颖而出。知识性,专业性,国际化,年轻化将会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我刚才讲的就是新华商的几个特点。
  新华商第一点首要的一条,就是与老华商不同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中国原来有很多的企业家,也有一些是老华商的范围,他们就是凭着经验办事,在海外的老华商很多就是飘洋过海,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现在的新华商是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是知识型的人才。他是一个掌握现代知识的人。凭知识,凭智慧,而不是靠老子,中国以前还有凭关系,你有一个好爸爸,胜过你有一个好学位,以后在中国会像西方的发达国家一样,要靠市场经济来净化。比如说现在房地产做批地来讲,就要彻底地进行投标,而不是说你有关系就拿,你在拍卖当中,你的报价最高才可以拿,对于很多的企业这是公平的。我不是说关系不重要,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很讲关系的国家,但是这个按市场规律的趋势是逐步的,以后中国人不会活这么累,还那么多的人情。今后大家一是一,二是二,是一个商业规律,很清楚。所以我觉得现在是凭知识,凭智慧打天下的时代。包括网络经济,新经济等等。一大批的这种知识型的新华商开始不断地涌现出来。&
  新华商第二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国际化。我们已经生活在国际化的年代,不可能我的生意就是从北京到石家庄,或者是从北京到深圳这么一个概念。每一个生意可能都是一个跟世界范围紧紧相连的,比如说9.11事件发生了以后,很多人就说我的出口会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美元贬值有什么影响?因为进出口贸易以后占到中国一万亿美金的一半,五千亿美元的进出口的价值,任何一个国家的变动,这种主要货币的变动对中国的企业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或者是其他的沿海地区,在一些大型的出口型的企业,对国际化的关注是非常的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高度的国际化的意识,观念,通晓国际商务惯例,熟悉国际商务文化,礼仪,掌握外语,都是非常的重要。国际化应包括物的国际化,人的国际化,也有资本的国际化,资本的流动,投资,信息的国际化,像网络经济的普及,还有文化和国际的文化的传入,从可口可乐,到牛仔裤到摇滚音乐等等。人才的素质的国际化,人才的构成国际化,还有人才空间的国际化对中国新华商的这种培养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新华商第三个特征就是他的流动性,他今天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地方的。今天可能在香港,明天可能在上海,后天在深圳,或者是在北京。我经常去机场,我发现很多的商人拎着公文包到处飞。中国现在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数超过了一千万。国外到中国来进出境超过了两亿人次。所以大量的人才在流动,大量的思想在流动,大量的资金在流动,大量的项目在流动,大量的商机在发展。所以随着新华商精英的一族的不断地扩大,渗透到了经济商务文化的领域,使跨区域,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和交易得以实施。&
  新华商第四个特点是有一个相当大的共性,就是他们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不是在计划经济当中产生的,也不是在其他的形势当中产生的,主要是熟悉市场经济运作,掌握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律。熟悉商务运作,熟悉公关和如何推广自己的企业,策划,媒体,新闻发布等等,他们熟悉市场,掌握经营管理知识也是他们相当强的特点。&
  第五个特点,就是他们有很强的动手的技能。不能小看这种动手的技能,掌握多种的本领。他们不仅能写很好的文章,会很好的沟通,外语非常好,掌握计算机,拎着手提电脑到处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跟自己的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熟悉财务报表,分析基本企业的指标,驾驭一些新的科技的潮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工作的精神,高效地利用时间,甚至很多人都会开车,这批人是非常多元化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批人。
  新华商的成功因素
  我想讲讲就是新华商如果获得成功的话,有哪些方面?&
  这方面其实社会上谈了也不少,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要成为现代的新华商,要做一个对中国的经济有所贡献,或者是参与到国际竞争,帮助中国进行接轨的话,进取心和自信心很重要,特别是在国外打交道的时候。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在MBA课堂上发言占到你分数的40%,而且一个星期下来就是七八十个小时的读书。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案例学习,很多的案例都是通过一个小组来分析。你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你要是不相信自己,没有自信心,怎么跟其他的人交流,如果对自己不相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国外找工作也是一样,我在国外读书出来找工作,非常的重要,就是你没有自信心,他就觉得你不行。我想起来一个笑话,就是讲哪里哪里,就是中国人过于谦虚的问题。中国人有一个代表团出去访问,这个代表团的团长还有他的太太一起到国外访问,外国的朋友很客气,见到他团长的太太就说,你的太太很漂亮,这个团长会讲一点英语,但是马上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老外听着觉得很奇怪。所以说这是一种笑话,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自信心, 跟国外上打交道的没有自信心是不行的。中国这么强大,已经是一个大国,你如果代表中国人在外面,没有自信心不能被他们接受。我以前在加拿大找工作的时候,我就说我可以当经理,马上老外对你的看法就不一样,他觉得你这个人自己相信自己,你有能力,敢于毛遂自荐,这是很好的,其实中国人也有自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作为新华商来讲很重要的就是能够创新,总是能够迎接新的挑战,跟上时代的潮流。还有一点就是团队意识,三个中国人对三个日本人,三个中国人可能不是最棒的,但是一个中国人对一个日本人,日本人的优势就不那么充分了,因为中国人的团队合作比较差,大家不能很好在一个团队里面工作,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怎么样能够建立自己的团队合作的精神。还有一点就是新华商要非常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善于陈述。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一个外向型经济,要让别人买你的服务,你要说服别人,如果你对别人不善于沟通的话,你让别人去找上来找你,中国的企业是没有什么可为的。转变观念善于沟通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就是新华商的情商,就是说你的人情世故,你怎么样在一个团队里面跟人相处好,发挥大家的优势,捕捉到每个人的长处非常的重要。逆商就是在逆境当中能够像弹簧一样,压下去,反弹回来弹得更高,不屈服于逆境的挫折。我觉得很高兴是的最近这两年中国开始流行财商,开始教小孩子理财,非常重要,中国人以前对财富不重视。中国的以前没有什么财富可理。房子是分的,没有投资的概念,中国到目前金融也是不发达的,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个人的支票,拿一大堆的现金在手上,很不方便,中国的信用卡你必须要到银行去存一大笔钱才可以。中国人怎么样理财?中国现在的利息很低,人民币的利息大概也1%,2%,现在很多人觉得买房买写字楼我的回报率可以达到5%,这就是资金很好的利用。我看报纸就能看出,中国人越来越重视这方面。还有就是胆商很重要,在关键的时候敢于冒险。我在中国呆过,在香港,加拿大,日本都呆过,同样是中国人,香港的中国人就非常善于创业。他今天进这个公司,就想着我明天能不能当老板。中国以前是计划经济,生下来就是单位,进小学,上中学然后是考上大学,分配,分房子,户口,然后干几年下来,房子分了,户口也不用换了,中国的冒险的精神非常不足。其实说到冒险的精神,我觉得中国人勤劳勇敢,创造,竞争非常强,也有吃苦耐劳,是世界上出了名的;但是我觉得在冒险精神上,我们真的是还要进一步的加强。比如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中国人郑和下西洋,就走到南洋也没有到很远。中国在风险意识上应该加强,为什么现在的创业投资,中国把他翻译成是风险投资,就是说任何的事情都是有风险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没有冒险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中国缺乏创业的人才,像国外每年有大量的企业创业,有大量的企业倒闭,中国没有这种机制,没有这种环境,宽进严出的机制,所以说中国人应该更多的发展。当然这个还需要比较有远见,你比别人看得远,哪怕是半拍也很重要。还有就是热忱和专注,现在有的企业搞起来就是多元化,又搞房地产,又搞旅游,饭店等等,好象一个企业不搞五花八门,不足以是一个大企业,这是不对的,就是说企业的多元化和企业的专业化是相辅相成的,你首先要专业化,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很专业的要求,你有一定的热忱,有一定的专注,做你善于做的,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如果一个企业涉及的五花八门,他的企业非常大,今天是首富明天就烟消云散了。
  新华商素质的培养
  我觉得新华商还要谈到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的积累,包括有激情,勇于创造,把握一种积极的心态,我要努力去做这件事,我要把他做成功。还有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很多的企业家能够成功,习惯非常好,从小就养活程度了很好的习惯。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好的习惯,很难成功。或者说没有坏的习惯,很难失败。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非常的重要,习惯成自然,习惯造就性格,习惯培养你的性格,不管是你的坚毅不拔,还是勇于冒险,我还是很相信一句话就是习惯造就性格。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再一方面就是培养深刻的涵养,有很好的涵养有很好的知识,有很好的内涵,书到用时不会恨少,你的知识就会很丰富。
  新华商在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中国进入WTO规则竞赛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过去的几年新经济,回来了一大批的新华商,他们把中国的一大批的企业带到了海外上市。带进了新的游戏规则,带进了创业计划书,职业经理人,团队,带进了风险投资等等这些新的概念。参与跟国际接轨非常快这批新华商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新华商的十大发展趋势
  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在今后的时间里,新华商有十大发展趋势:
  首先第一个趋势,新华商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桥梁。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个桥梁的作用,越来越谈到桥梁的作用。没有这个桥梁中国与世界接轨是分化的,不管是资金桥梁,还是人情的关系,还是这种互联网的联络,总而言之就是说需z一大批的人和海外接触,和新经济接轨。
  第二,新华商是新生经济的传接者。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中间这个嫁接,转接的过程,靠谁来做,就是靠新华商来做承上启下的作用,带动这种传统的企业,走向新的企业。嫁接进新的经济,新的技术,新的理念。非常的重要。&
  第三点就是新华商会成为创业大潮的尖兵,这是一个趋势,海外的回国创业这是很大的趋势,在海淀的中关村的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就有一千多海外留学生创建的企业,在中国有几十个海外留学生的创业园,这个以后还是会发展,包括国内的创业,大学生的创业,国内的中关村的各行各业有经验人都出来创业,中国需要大量的人出来创业。
  第四个就是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我觉得新华商有别于老华商的区别就是老华商投了很多的资金,但是新华商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的技术的方式也不同,新华商在纳斯达克有很多的企业上市,不管是到新浪,到搜狐,到联想等等,一系列的企业在海外上市,他们引进了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这个资金实际上是在新的条件下,一种新的利用外资的方式,利用外资并不一定是海外的老华侨拿着钱来投资,这是新的利用外资的方式。除了资金上跟老华商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就是他们带来了技术,大量的人回国都是科学家,教授,带来了很多的先进的技术,同时他们也是人才,这些都是创业的很好的人才。&
  第五个方面,他们会涉身到管理咨询,提升企业管理。以前中国咨询不受重视,买东西要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从来都是重视芝麻钱,丢了一个西瓜也没关系,所以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中国的咨询公司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我记得八九十年代,当时我在国外负责很大的工程咨询公司,回国来做咨询工程的时候,涉及三峡工程,还有其他的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的各种项目。中国那个时候,因为世界银行规定必须要用咨询,为中国带进了项目计划书的概念,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很多的咨询的概念。所以说中国的工程,就是以前的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都没有了。但是中国的咨询还是做得不很充分的,北京的二环,三环路的出口和进口都在一块,当时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为什么出口和进口在一块。如设计得好车可以很快的开进去,不会造成拥堵塞。北京的三环路,不如上海的高架路,上海是上面可以走下面也可以走,但是北京下面没有用,用成了停车场。北京的机场也是一样,刚刚修好,就已经堵得不行了,这就是属于咨询不到位,省了咨询的费用,浪费就非常大。同样也包括企业的咨询,对于一个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好,管理机制也好,他的结构,行销的方案等等,这方面的咨询,如果做得好的话,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说麦肯锡也好,风险投资风靡了中国,中国有很多的企业没有咨询的概念,现在开始重视咨询,而新华商在这里面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因为他们拥有这方面的知识。&
  第六个方面,新华商能够带领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中国企业在WTO以后要走向国际,要实行国际化,就是靠这一大批的新华商。五六十年代是欧美的跨国公司走向国际,七十年代是日本的跨国公司走向国际,八九十年代是韩国的跨国公司走向国际,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的时候到了。要走向国际需要一大批的人才来带动,就是通过这一批的新华商,通过海内海外的新华商。
  第七就是打造中国的信用经济。中国的企业要讲信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式的作战,在中国已经是越来越被市场淘汰。如果这个市场要进行规范化的话,这些会逐步地规范化,信用度非常重要,企业的信用度,你这个人的信用度,品牌的信用度会成为企业的主导。
  第八就是带领更多的企业上市,也是一个主流,现在很多的新经济公司,包括用友,太太口服液等,很多的企业在中国上市是很好的。还有一些在海外的,如张朝阳他们都带领中国的企业走向了海外的市场。
  第九新华商是WTO新的游戏规则很好的参与者,很好的执行者。都会带领中国的企业进入WTO的新经济。
  第十个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带来很多的新观念,新思维,新理念,沧海巨变,变得最难的是人们的观念,几十年的观念,几代人的观念怎么转变?真的是要靠一些有新思想的人来提升和改变。他们会在这上面起很好的作用。
  新华商工商精英十大类型需求
  下面再讲一点就是在国际的竞赛当中,什么样的人才最缺乏?
  我归纳出了十类的人才。
  首先第一条就是创业型的人才最缺乏,中国非常缺乏创业型的人才,因为创业有风险,中国的机制,父母教育小孩的时候,就不让小孩去冒险,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干,从小到大,中国就是应试教育,按标准答案,老师出题,下面消化吸收记答案。国外的教育就是创新式,吸收式,小学生你有什么想法你可以谈,国外的小学没有ABCD的评分,都是好,学生都是好,老师在评比的时候就是说,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说你有什么不足,他指出你可以做得更好,他不说你坏。海外的这种培养对小孩的思维方式有非常大的影响,创业型的人才非常多。中国的教育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制约。
  第二,中国缺乏职业经理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职业经理人,中国的外企已经开了很好的头,中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很好的职业经理人,所以他们挣钱非常多,中国要打破这个圈,只有外企能够高薪的聘人才,宝钢花了四十万聘了一个经理,居然成了一条新闻,在全国轰动,包括山东一百万聘了一个校长引起了轰动,实际上对于人才的价值一定要纠正过来。外企能够花很高的代价聘高级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带来了高回报,给企业带来了高收入。中国不少的企业现在就是低薪的人才带来了低收入,恶性循环。所以职业经理人需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是缺乏许多金融财务人才,尤其是在入世了以后,非常的缺乏。
  第四中国还非常缺乏咨询的人才,咨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第三产业在国外,咨询是一个很主要的行业,在欧美这些地方,都是80%是第三产业,20%是传统产业,中国正好是倒过来的,20%是第三产业,80%是传统的产业。
  第五,市场经济就是法律经济,中国法律的人才也是非常的缺乏。
  第六,经纪代理人才缺乏,以前我们一说经纪代理人才就联想到是投机倒把,就总认为是一种不好的人才,现在就要认识到,这些人才,中介也有他的价值,你要去找房子,你需要很多的时间,他给你找来你所需要的房子。当然也有很多的不法中介,现在正是在净化的过程,我觉得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七,IT网络人才就不用说了。
  第八,就是传媒和出版,进入WTO以后,传媒逐步地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多,但是从以后看,还是要逐步地开放
  第九,公关的人才,广告的人才也是需求非常大。
  第十,再下来就是旅游,中国现在出国旅游有一千万。中国现在包括教英语,管理,会展等,中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的需要。
  但是归根到这一点,所有的人才都应该是国际化的人才,都应该起到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国际化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我觉得有几点可以介绍一下:
  一个是外语应用能力。现在我们懂外语的人非多大,但是能够精通的非常少,中国的出租司机,大妈都要学外语,所以北京市的政府非常重视,中国非常重视,所以在21世纪不会外语就是缺了一个胳膊,短了一个腿,对自己非常不利,这是具备国际化的人才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因为现在我就是只跟我的老乡打交道,我只跟我单位的同事打交道,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不可能的。你现在要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来自不同观念的人打交道,各种民族,各种企业,各种跨国公司沟通。所以现在走在前列的大批的优秀人才,都是具备非常好的国际沟通能力,他们不仅在中国,在香港,甚至是在海外,在其他的各地都是沟通非常自如。&
  第三,信息处理能力。因为我们现在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不说多了,每天的E-mail就能收发几十封,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当然也有很多是垃圾的信息,你怎么样高效地处理信息。市场经济还是一个外向型的推广的经济,把你的产品,你的技术介绍给别人,都需要进行信息的处理,所以这方面在21世纪来讲,应该成为基本的能力。
  第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新的能力,创新在任何的时代都不过时。你要开辟新产品,要占领新市场,要打开新局面,需要不断地创新,需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最后的一个方面就是很好的心理的素质。不卑不亢,能上能下,处变不惊,而且能够面对激烈的竞争,做很好的心理调节的能力,相信自我,也会善于得到别人的支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谁是中国企业未来的领袖
  最后我想讲一讲,我们谈了这么多新华商,归根到底还是要谈到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最后由谁来接棒,谁是中国企业未来的领袖,谁能领导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化?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新一代的企业里面,应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中成长吸收的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工商管理的精英地这些新华商当中有一大批人成为中国企业未来得领袖。
  下面一些类别的人有这方面的可能性:
  第一类是在国内企业中,经过市场残酷洗礼,大浪淘沙脱颖而出,他们熟悉国内市场运作,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有着成功企业运营的经验。包括联想,海尔,TCL一大批的企业,有一批人出来,创造中国国际化的企业。有的不一定要出国,在国内成长,在国内这些企业有很好的年轻一代能够成长起来。
  第二类是海外留学归国的一批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了解国际惯例,熟悉资本市场的运作,外语好,国际化观念强,擅长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和进行合作。
  第三类在国内接受教育,熟悉国内市场运作,具有国际化观念,创新意识非常强,包括国内的中关村,大量的企业,浦东,深圳,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我觉得这些企业能够诞生起中国新一代的企业家。
  第四类就是从政府机关出来的人,他们宏观把握好,人迹脉络清晰,能够掌握方向,也能成功创业。
  还有一类,就是非常主要的一类是中国的民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摸爬滚打出来的人,包括像希望,东方集团等等很多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的希望。他们如果再把职业经理人嫁接起来将是不可阻挡的,如果他们脱离了家族的方式,会使中国企业发展非常强有力的生力军和领导力量。
  还有一些就是在国内企业工作过,特别是在外企工作过,他们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在外企工作,在国内受教育,世界500强进入中国一二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这批人在国内有当首席代表,有的出任CEO,有很多的人出来创业,这批人会成为中国企业很有期望的领导,因为他们熟悉中国的情况,熟悉国际化的运作。
  还有一些就是从学术界出来的,比如是北大清华的企业,包括有的是教授,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校长等等,他们这些人也能够成功担当起企业。
  还有就是国际商业社会中的精英,包括港澳台人士,外籍人士。商务概念是全球的商务概念,包括像中国的足球已经开始引进国际上的教练,中国的证监会引进了香港的人士。国际化的人才会成为国际企业的领头人,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工商精英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会给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会在商务大潮中崛起,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所以我觉得新华商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催化剂,是坚固的桥梁和纽带,是新经济的推动者和传统经济的结合者。他们的商务舞台已不再是拘泥于一地,而是跨越国界,跨越整个东西方,新华商们将成为新的创业大军,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耕耘者和传播者,他们会提升中国企业的进步,推动中国企业的革命,会带来新思维,新观念和新价值,他们中间已经有一批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领头人,也在将来成为中国企业的领袖。
  我今天介绍新华商的话题就到这里,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谢谢大家。
  回答问题
  ?王先生你好,首先是很荣幸听到你精采的演讲,我也是从温哥华来的,我在中国的时候也接触了很多加拿大的外交官,他们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普遍对中国产生了一些看法,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你做了这么几年的外交官以后,你对于中国的新的看法是什么?是不是也跟其他的外交官一样?第二点,你谈到的新华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大家都注意到,外来的和尚在中国没办法念经,历史已经证明了,像我们这样的MBA,怎么能做一个成功的和尚在中国念经,这是我想知道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你自己,你自己应该是属于一个从政后下海(的人),我想问一下你的下海的过程是成功的吗,如果是成功的话,我希望你能给中国的企业,想从政下海的人一些好的经验?
  王辉耀:我先谈一下第一个问题,我在国外当国外的外交官,回到中国后的一些看法,中国人实际上有非常多的优点,包括他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确实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有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冒险精神方面比国外要差一点,因为中国从历史上来讲,有一些影响,秦始皇两千多年前就统一了中国,欧洲是一直在战乱当中,欧洲分成了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的竞争,开创殖民地,包括他们的文艺复兴,从罗马帝国的衰败,他们有很多的碰撞,比如说在海外殖民地、到海外去,都得是有冒险精神。就像江泽民总书记讲的,中华民族要实行伟大的复兴,这一方面就是要发扬中国的传统的优势,包括我们的勤劳勇敢。中国现在的优势也在中国的勤劳勇敢上。比如说中国在海外的出口这么大,中国人能吃苦,每天干那么多,所以中国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管理,提高创新,再有就是要一定的冒险精神,如果这方面能够弥补起来,这是非常好的。从今后来看,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人有这么大的发展的空间,生活在这个年代,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没有生活在两百年以前,而是生活在这样的巨变当中。
  第二个问题非常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的MBA怎么样能够赶上国际的潮流,对中国的MBA开始重视,确实有这个问题,我最近在我的一本新书《MBA通才之道》中提到,在国外读MBA,课堂上你不发言你就必死无疑,你在课堂上没有发言的话,你的分就拿不到了,中国还是沉默是金,不太重视表现自己。这方面可能在逐步地改善。实际上中国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中国的MBA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内的企业接触很频繁,能够及时进入中国的企业,国外的MBA许多需要一个过程适应,中国开办的这些国际办学,对于中国的MBA的提高非常有好处,所以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MBA能够赶上国际的先进水平。当然还需要做的,我认为主?橇礁龇矫娴墓ぷ鳎?桓鍪歉谋浒咐??泄?木?涞陌咐?苌伲?硗饩褪鞘&剩?芯?榈氖&识游榛故窃诓欢系亟ㄉ璧敝校?饬椒矫娓纳屏艘院螅?泄?腗BA还会有更大的提高,和国际的水平接轨比较快。
  第三个问题就是谈到创业成功不成功,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主要是你自己感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应该对这个社会有一些贡献,比如说对企业也好,或者是对个人创造一些就业机会。我们在90年代进入中国的一个合资的项目,三峡工程引进了第一笔的外资,当时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很有参与中国的实践,到企业当中的感觉,这还是很有参与感。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发挥,更好的成长,非常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注重自己的竞争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怎么样把握自己的竞争优势。我没有去做房地产,这个不是我的优势。我和国内一些企业家交流,有的有一些政府的资源,他能够办企业,跟这些资源优势有关系。对于我来讲,我有很好的国外的政府资源,同时我又做过跨国公司,也做过国内的政府工作。在大的项目运作上,需要政府的贷款,许多跨国公司的支持,你知道怎么通过董事会推动企业,这方面来讲,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竞争优势,都有自己的长处。
  ?我最后一个问题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加拿大的官员,退休以后,和中国的官员退休了以后,怎么利用自己的,是利用自己的职权,还是其他的方法更好,使自己的能力发挥?59岁的年限在中国很频繁的出现,在加拿大的官场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王辉耀:加拿大的政府非常注重与企业的互动,我是在跨国公司做过高级经理,他们看中的是我跨国公司的经验,招聘我去,我通过去应聘,竞争那个职位,他不是说这个必须是公务员,必须是论资排辈,而且他们的很多的部长,司长都是到企业去干几年,然后又回去了,你又有企业的经验又有政府的经验,是非常的抢手的。我在中国也做过,在经贸部经常下去视察,地方上非常重视。而往往跟企业就接触很少,在加拿大就不一样,你必须要接触企业。他们觉得我是养活了你,我是纳税人,交了政府的税,才能聘你做政府的官员,你必须要为我服务。他要来拜访你,你也要见他,所以说做中国的官员,和国外的官员是不一样的。现在中国也在搞提高效率,加拿大的官员是为企业服务的。加拿大的总理到中国来访问,一次带了400多人的企业的代表团,他们总理出国访问的时候,想着带着国内的几百个企业家出去,提高他们的层次和档次。这个确实是一些不同的地方。我做政府的官员以后,再下海,在一个跨国公司做了一段时间,自己经商,做咨询,做完了以后,现在有时间做一些教授,在北大做他们的兼职教授。同时有时间做一些研究,写一些书什么的,你下来了以后,可以以各种的方式从事不同的工作,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多元化的。
  ?你今天做得是非常好的讲座,你的一本书《我在东西方的奋斗--从MBA到外交官、新华商》我两年前就买了。我是研究跨国文化的,我本来想在本书当中寻找大量的案例,但是翻了翻没看进去,听讲座前看了两遍,当时我有一种担忧,因为我长期是搞教育工作的,中国是不是又丢了一个人才,到加拿大去了,后来我看到你对你母亲去世的那一段的写作,我非常的感动。从那里面我得到了一个印象,你还是一个中国人,今天我就来看一看,你是中国人还是加拿大人,你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一个优雅的中国商人,你的讲课的方式,和任何人不一样。我特别看到当你说的你父亲是浙江人,你母亲是湖南人,你是在成都四川出生的,中国的经济政治各个方面是由浙江人,湖南人,和成都人起了栋梁的作用,而且你也以这三种文化,从小孕育了你,对你走向了世界感到自豪,我觉得你这一段我看的时候感觉论述非常精彩,拍案叫绝,你对这三群人的特点,特性讲得非常的透彻,我觉得你今天讲新华商非常的重要,新华商当走向世界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就是他们怎么对待国际的商人,因为每个国家的商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希望今天提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你能不能像分析湖南人,浙江人,四川人那样,你给我们分析分析美国人,加拿大人,香港人和日本人,我们中国的华商怎么对付这四种人,这四种人在经商过程当中有什么特点,我们在和他们打交道当中,我们怎么不吃亏,而胜了他们?
  王辉耀:我当时写这本书是一个综合性的,各方面都谈到了,我非常谢谢你对这本书的评价。我是中国人,还是中国心情结很重的人。谈到与美国人、加拿大人,日本人,香港人打交道有什么不同,确实有很多的差距,首先我们谈美国人。
  美国人觉得他是一个大国,他在全世界是没有什么对手的国家,他有一种世界都不在话下,我已经完全都掌握了(的思想),特别是跟美国商人打交道的时候,他觉得他是最好的,他是最强的,你不能太去挫伤他的自尊心,要了解他这一点。他在这方面是有一些大国的特点。另外一方面,他觉得国家大了,他觉得什么都要涉入,有一种国际感,或者帮人家做一点什么,这个时候,你就利用他这一点,让他做一些让步,不能让他把好的都占了,也要做贡献。还有就是他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他没有像欧洲人那么多的礼节,比较随便,认识两天就很熟,说起话来没有什么拘束,但是从一般美国人来讲,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美国的政府,特别是现在的小布什上台以后,有一种离大家越走越远的感觉,当世界警察,手越伸越长,个性膨胀。这方面欧洲有很多的方面都不同于他,欧盟在巴勒斯坦的问题上,在很多其他的经济问题上,环保等等,跟美国都有很大的分歧,所以我可以预见欧洲跟美国的分歧会逐步地扩大,但是中国还可以有二三十年和平的时间,中国应该抓紧机遇,把中国建得更加的强大。从商人的角度说,美国的商人都是比较重效率,中国人跟他讲,我们要研究研究,他们听不懂。他的决策就是谁负责,就是谁决策,非常的重要。效率非常高,决策非常快,而中国的企业需要请示领导,是一个集体决策过程,没有人勇于承担责任,往往反应非常的慢。作为美国商人来讲,他还有一些优势,就是他的冒险的精神非常强,加拿大的商人在中国投资远远不如美国的商人,在中国投资,欧美的商人里面,美国占第一位,除了香港转口的外资以外,直接从国外进口的投资以外,美国占第一位,全世界的跨行公司,500强,大概有300多强在美国,他们对投资,对于海外的扩张,是跟这个大国的扩张有关的,在经济上的扩张也非常的充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认识到。同时美国的市场是非常丰厚的市场,是全世界最富的市场,它的产值占到了全世界的30%到40%,如果占领了这个市场,你这个企业就会有非常好的发展,所以应该重视美国的市场。
  谈到加拿大,加拿大是一向以平和,友好。很多人认为加拿大和美国就是一回事,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美国人提倡的是一个融入的文化,是个大融炉,加拿大就是刚刚相反的,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就是你任何民族来,都可以保持你原有的文化,你有唐人街,春节,都可以,每个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语言。加拿大和美国有很大的差别。加拿大是允许你保留个人的价值和观念。加拿大人非常好相处,加拿大人介于欧洲人和美国人中间,他不像欧洲人那么严谨,也不像美国人那么随便。谈到商务方面,加拿大人有自己的优势,加拿大有自己的木材,小麦,自然的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他们的冒险精神比起美国人还不够,因为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大国,我要到世界各地区扩张,加拿大人70-80%的出口都是到美国。非常的容易,它资源很丰富,卖森林,卖矿产给美国他就可以过得很好,不需要太多的扩展。加拿大人也有很多的人注重扩展,比如魁北克那里的公司,原来我在那里工作,加拿大的工程公司在中国有很多的介入,包括很多的大项目参与进来。一般来说加拿大人是非常容易相处的,加拿大也是非常友好的国家,当然加拿大也有一些地方,一些跟美国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国家没有那么大,虽然他是七大工业国,但是他资金的优势不如美国。
  谈到日本,我觉得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日本借鉴了中国的历史,学了中国很多的文化,同时他又跟中国有很多问题,过去带来的战争,历史上的一些不好的一面。但日本人有一个特点很不错,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日本人不仅吸收了东方的文化,也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包括日文里面的外来语,有很多是英语,他既用汉字,也用外来语。日本另外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非常有他自己传统的国家,比如说他的职业终身制,他的加班,他的凝聚力很强,包括他的企业,论资排辈这方面很重。日本没有MBA,没有商学院,但日本人善于经商。所以在跟日本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要摸到他的特点,他也是集体决策机制,他不像北美及欧洲,企业的第一把手拍板,日本需要集体决策,你的社长,你的部长,意见都必须要统一,而且他的决策不像美国来得那么快。但是日本在一些制造业,工艺方面是非常好的。日本的文化,没有什么太强的日本本身的文化,因为他的文化主要都是外来的。另外日本经济连续十多年,一蹶不振,日经指数现在还是一万多点,他的经济有很大的问题,而且他的银行的负债也很高。所以他的经济上也有很大的起伏。
  跟日本打交道,你要摸到他的特点,抓到他的规律,能够跟他沟通,跟他讲一些三国演义,跟他讲中国的典故,他对这方面感兴趣。你跟加拿大人说歌星狄翁是非常好的,跟美国人谈NBA篮球赛,跟英国人谈天气。&
  谈到香港,香港有很多的优点,它是一个少有的东西方混合很充分的地区。它的优势在于它有大量的熟悉国外的文化的人才,它历史上很多学校都是英语教学,还有一种经商的传统,广东人特别善于经商,因为广东一二百年以前就是一个口岸,经商的氛围非常重,所以香港这方面确实有很多的特点,很多的人进到香港就是为了创业,当老板,大量的人到了这里变成了商人。香港人的护照是很多的国家都免签,他们受的教育非常高,去过很多的地方。所以我觉得香港人有一种经济发达带来的优越感。现在浦东,上海也发展起来了,也有优越感,现在香港的心态在慢慢地平稳,以前他有优越感,现在国内的地方都起来了。所以香港的同胞大家都感到很平等,以前大家有距离,现在的距离在缩小。&
  ?谢谢你回答我的问题,我有一个感觉,你回答问题也很出色。
  王辉耀:谢谢。
  ?王先生你好,今天听了你的演讲,觉得很精采,刚才两位先生提了问题,都是比较大的,比较长,比较重要的,我现在提两个比较小的问题,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看了你的简介,做了两个公司,中国项目网是属于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我想问一下你的公司有多少人,主要的雇员是中国还是加拿大人。&
  王辉耀:我们的公司是在加拿大有办公的地点,北京我们也有一个办事处,我们的咨询公司有几十个人做工作,在网站这边,高峰的时候也有七八十个人,现在随着网络不断地趋于理性以后,我们的业务也不错,因为我们看好中国的市场。中国项目网,是我们能够把互联网经济带入真正中国经济的实践当中,我们不是去做拍卖网站,我觉得中国互联网市场里面最需要的是项目,因为中国本身是一个项目大国,每年有上亿的投资在项目上,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收获都非常大。
  ?你们的网址和中国项目网的网址是?
  王辉耀: ,
  ?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因为我看了你的经历,在加拿大很长时间了。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我也是在美国很久了。我想问一下,根据你现在的商务安排,你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中国还是加拿大,你怎么解决通讯的问题,你今后的打算主要是在中国时间更多,还是在加拿大的时间更多?
  王辉耀: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可能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在中国的国际化的竞争当中,大量的到海外求学留学留在国外工作等。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基地,在温哥华,两边的空中飞行十个小时,非常的方便,加航每天两班飞加拿大,中国的民航是每天一班,每天有三班的飞机非常的方便,我有些时间在加拿大,有些出差在外地,差不多一半多的时间在国内,我觉得这样分配时间比较好,有些时间专心下来在加拿大做一些事,在国内做一些事,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影响,我今后更多的时间会放在国内。
  ?非常荣幸,我是河南洛阳的,今天听到王先生的讲演非常精采。今天的主题是造就二十一世纪新华商国际人才,你讲了十种人才,但是我问一下,如何造就国际性的人才,谁来教育这个人才,造就这个十种国际人才的人才,是不是应该说是最最重要的人才,实际上自古以来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常有,现在很多人都是一样的,最后用非所学,我不知道你最早的专业是什么专业,现在你人生的定位是怎么定位的。我提出了一个项目,就是美好人生工程,就是人生质量的工程,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是如何帮助所有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快最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让所有的人最快的实现自我。或者说我提出的就是人生导师,这个人才,能不能我作为中国人自己提出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增加在你的这十种人才当中。
  王辉耀:因为我的十种人才里面有一个是教育人才,我觉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像你讲的中国现在非常重视教育,中国现在的高考扩招,每年是两百万上大学,四年就是一千万,对于中国来讲,人才的工程是非常的强大,包括中间还有一种层次的人才,进入MBA的人才,也有其他的行业的人才,你注重人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那么有机会可以进一步的探讨。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王先生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就是说从这个简历上看,原来是外经贸部的官员,后来就留学,就成了外国的政府官员,后来又当了CEO,在你的某个阶段,有没有过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你以后有没有可能再回去当政府官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纯粹是假设的,比如说一个经济类的毕业生,比如说MBA,或者是其他的,毕业了以后,如果他预测照着政府官员的路子走的话,可能会当政府的部长,然后这个概率大概是在90%;照着企业的人才走的话,他预测可能会做到50亿的企业的董事长,这个概率也在90%,如果基于这两种预测,你个人觉得,哪一种,他应该干什么,你很可能会说哪一种贡献大,我的意思就是哪一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王辉耀:我在大学讲演的时候,经常问到这个问题,就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包括我写《新华商之路--打造新一带中国工商精英》一书和《MBA通才之道》的时候,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从中学该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你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干什么样的事,是外向型,还是专业型,如果对自己的性格特点认识得越早,对你发展越好。我当时没有什么太大的职业生涯,但是我感觉到我应该做一些事,我应该去做一些比较活泼,跟商务管理有关,或者是文科一类的事,很早我就排除我不是一个理工类的人才。去了政府后就去读了MBA,我就去国外的跨国公司。锻炼完了以后,再来闯,自己创业怎么样,再反过来做学者,教授,作者,包括有可能去政府或社会上的一些协会的工作等等,人的规划是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你说自己要做大大的企业,做多红的企业不太现实,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你如果光是挖坑种树不改良土壤也是不够的,新华商的概念也是在理念上做一些推动。&
  你刚才讲的经济类的毕业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搞政府好,还是搞企业好。我1982年毕业的时候,没有外企可以去,档案也不能自由流动,那个时候就是一颗螺丝钉任领导搬的过程。在那个条件下,很难去创造一个好的职业生涯。现在大学毕业以后,选择很多,去外企也好,去从事政府工作也好,去做其他的教育行业也好,这是要根据个人的特点。现在毕业后能够进入企业界,特别是进入外企,这种正规的企业,或不一定是外企,正规的企业,去大的企业进行锻炼,非常的重要。我发现招MBA的学校,他看中的是学生在什么知名的企业做过,你必须要有一个简历,你第一年做职工,第二年做什么,如果你做了IBM的经理,你也可以做摩托罗拉的经理,社会档案是无形的。不管你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也好,离开学校五年以后,学历就不起什么作用了,学位让你起点比较高,能进入这个行业里面,但是行业对你的承认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国内的政府机构,有些部门还是比较庞大的,进去了以后,不能充分的发挥。但政府也需要优秀的人才,现在正在逐步改革。
  ?我见过很多的海归派的人士,他们比较强调教育方面的咨询的问题。我想问你自信和诚信的问题,你怎么理解的,第二,如果你眼中自己的评分,如果是八十分的话,你是宣传低于八十分,还是高于八十分,第三,我觉得你的简历体现的更多的是最早一批,要么最大,很多的感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往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失败的,我想问一下你的第一和最大有多大的含金量。&
  王辉耀:是这样,自信和诚信对于任何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首先一个人应该有自信心,如果没有自信心就谈不上诚信。再一个还是要有很好的诚信在里面,因为这是一个经商的资本,一个人也好,公司也好,他是一个品牌,他应该持续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个人既要有自信心,又能做到有诚信,才是非常好的,大家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是最好的。我对自己能力的打分一向是不满意的,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一个人,你要做到诚信,就是你要有自信心和最大能力来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提供产品也好,或者是提供服务业好,必须是货真价实的,是能够过关的。要达到这个境界,要达到你的能力的话,你首先要有自信心,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不相信自己,如何能够创造优秀的产品,达到优秀的服务。其实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战胜自我。古人讲,人之难在于战胜自我,首先你对自己,要克服一些恐惧,畏惧,不信任等等,特别是在中国人走向了国际化,中国人被外人欺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国在民族方面,中国现在开始强大了,自信心的愿望,不管是作为个人也好,作为一个公司企业,或者是一个国家,相当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在个基础上,你才能够创造出你应有的价值,和应有的水平,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相应的货真价实的诚信出来。所以我觉得自信和诚信在企业中是有一个间接的关系,也并不一定说是矛盾的。&
  ?我是人民大学的,我想提这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做了大量的研究,又当公司的总裁,这样的话,我就是想问一下,你大概有多长时间,你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多长时间用于研究,有多长时间用于经营,因为你现在还在北京大学做兼职教授。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的MBA的教育,和美国,加拿大的MBA教育有什么区别,你觉得中国的MBA教育是比较成功的,还是国外的那个教育比较成功?
  王辉耀 :实际上你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时间的分配问题。对于我来讲,几方面很重要。一个就是定位,你在不同的阶段干不同的事,应当非常的清楚。比如说读书的以后,要去拿工作经验,拿到工作经验读MBA,然后去跨国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然后去做外交官,然后再去创业等等。20 年的职业生涯里面做了很多的事情,做了好几个行业了。如果你光去做一个企业,对这个社会也好,对你个人也好,影响是有限的。而且我觉得中国真正的问题是观念的问题。比如说新华商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方面我也有感受,并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我写作一般放在夏天,在比较闲的时候,这段时间集中来写,包括我平常收集的一些资料,这样的话,时间的效率利用非常高。我的企业,我主要是做董事长的工作,我们还有公司其他的老总在负责日常的一些工作。所以这样的话,分配时间是比较有效的。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北大兼职教一些课,写一些东西是我业余的爱好,尝试做一种多元化人才,中国非常缺乏多元化的人才。&
  第二个问题,谈到MBA的不同,我去加拿大读过,在美国的哈佛大学也进修过,我在北大教MBA,也访问了国外的很多商学院。包括刚刚参与了第三届的MBA的论坛,参与了他们的主题发言,过去中国有很多的化工学院等等,中国历来强调的是必须又红又专,专是非常的重视,没有强调又红又通,像国外就是一种通才,很多的就是通才,你要学财务,要学金融,要学管理,要学营销等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恰好是这么一个巨大的真空,少有这种人才。中国的商学院,中国的MBA教育才进行了十年,刚刚完成了试点,正式启动才是今年的事,目前为止培养了一两万的MBA的学生。中国MBA教学与国外的区别一个是教材,案例的运用不是非常的充分,像哈佛的商学院,加拿大的毅伟商学院,他们两年下来对五六百的案例进行学习。每个案例都要去设身处地的去处理,还有就是他召集的学生都是有经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的案例,互相学,这么两年下来,非常的有帮助。中国也开始招收这些有经验的学生,中国除了要提高案例的水平之外,师资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学生都要有工作的经验。国外的老师就当过独立董事,或者是在企业接触过。纯粹的从经济学院,经济学出身的老师,会有一些优势,当然也需要读经济学,但是有企业经验的老师非常好,当时北大对我非常的可信也是经验之一,就是我有经验。中国的MBA从长远来讲,有非常大的发展,而且他们熟悉中国的国情。此外就是联合培养MBA非常好,在国内学三个学期,在国外学一个时期,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弥补国内目前教学的不足。
  ?我是从日本来的,从去年被选为日中友好促进协会的理事长,我在日本十几年,主要是研究社会学,然后现在是带着日本的公司到中国来进行商务谈判,已经谈了几个月了,稍微有一点难缠,但是也从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今天到这儿来听王先生讲课,收获很大,所以将来希望有机会还是要向王先生请教一些东西,现在我仅仅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大家在座的人恐怕都比较了解,也许我不太了解,就是关于人才空间国际化,这一点请您给我们再详细地讲一下,或者是举一个例子。&
  王辉耀:这个问题主要是谈到了人才空间的国际化,就是人才的成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空间,你把他关在一个学校里,纯粹在学校里面培养,这个人才是很难国际化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80年代,中国没有CDB,也没有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做投资,人才的国际化的空间,非常的缺乏。首先从政府的部门来讲,从行业来讲,推广要有很大的空间,包括现在的国外的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国外的商务的人才国际化,包括酒吧一条街,国际风格的酒吧进入中国,这都是国际文化一种表现。现在的人才在中国,有的甚至不出国,也能够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因为中国的国际化的空间已经非常的,得到很大的改善,包括很多的外企,很多的文化机构,很多的国外的电视电影。我记得我当时我学英语的时候非常困难,当时学英语的时候就能够听英语广播讲座,现在学英语非常好了,又有中国日报,又有中央电视台,还有国外的电视台电视,看国际的影碟,DVD什么的,这种条件,这种空间已经非常的充分了。现在学外语就好多了,所以我想空间国际化主要是这个意思,有很好的发展的土壤,一个空间。&
  ?因为我在北大和对外经贸大听过您讲课,所以一直想问这个问题,就是一直没机会问,我也是在日本有过很长的生活,工作,还有学习的经历,从事过通讯,做过工厂,现在自己做中日贸易,但是我没有王老师这么好的背景,所以现在做贸易就是纯粹靠自己以前在日本的一些朋友来做,所以老是做不大,所以我就想能看看你有没有什么,给我一个好的建议,怎么样才能、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利用我现在的优势,找一个结合点,把现在的贸易能够给他做得更好,更大一些。
  王辉耀:谢谢你,听了我好几次讲座。你现在问的问题,首先和刚才提问题的那位应该有一个互动,他是日本协会的。从另外一个方向来讲,做贸易的话,你在日本呆过,你又熟悉日语,你又读MBA,有很多的有利的条件,如果在国内的话,应该跟日本的这些中小企业联系,实际上他们是非常的活跃的,作为日本的中小企业非常缺乏帮助,实际上在北京的话,日本有好几个协会,日本的海外协力基金会,还有日本的很多的其他的中介、协会,包括日本的使馆,你可以跟日本的协会做沟通,把你的优势表现出来,还有就是参与日本的企业的展览,商务的活动,抓到一批主要的客户,抓到一批主要的客户非常的重要,因为客户跟着公司走,如果你有核心的客户,你又有很好的服务的经验是不难成功的。难就是在你初期能够抓到核心的客户,得到第一个承认是非常难的。但是你一旦有几个成功的故事,有几个成功的案例以后,你可以把你的渠道建立起来,包括我刚才讲的商会,举办的展览会,政府的渠道,还有使馆都列进来,同时你把你的服务,包括你的介绍,资料做得非常的精美,达到日本企业要求的国际化的程度,应该是会有生意的,因为现在日本在加大对中国的投入,这里面有很多的商机,应该是前途非常广阔的。
  主持人:再一次感谢王辉耀先生今天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讲演,因为这次的讲演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因为他涉及到中国的商人,王先生对新华商提出了很好的理念,我相信这一定能够在未来,我们国家的企业家的培养当中,发挥积极的推动的作用,所以我们还要感谢王先生。
王辉耀联系方式:
E-mail: wanghuiyao-mail@
wanghuiyao@
Tel: (+86) 010-611037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死后会不会转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