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诗关于江南的诗词》上发表诗词

我的诗歌被退稿了,怎么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江离(《诗江南》编辑):《诗江南》每天都会收到文字的或者电子来稿30多件,我们的出版物为了保证质量每期有些重点栏目都是约稿的,来稿的一般也以初学者为主,所以,退稿率还是挺高的,一期《诗江南》大概会有四五十个作者,投稿被采用的大概十个不到。不少投稿者都是反复投稿,我们在邮箱里会设置一个自动回复,给读者一个答复。当然也会有选择性地对一些投稿者回信,比如有些作者很认真,也长期坚持写诗,只是有些思维方式需要改变一下,我们也会写信给他们一些建议。还有一些年轻的作者,很有潜质,但是目前的作品还不够到位,我们也会给他
原标题:我的诗歌被退稿了,怎么办?
江离(《诗江南》编辑):《诗江南》每天都会收到文字的或者电子来稿30多件,我们的出版物为了保证质量每期有些重点栏目都是约稿的,来稿的一般也以初学者为主,所以,退稿率还是挺高的,一期《诗江南》大概会有四五十个作者,投稿被采用的大概十个不到。不少投稿者都是反复投稿,我们在邮箱里会设置一个自动回复,给读者一个答复。当然也会有选择性地对一些投稿者回信,比如有些作者很认真,也长期坚持写诗,只是有些思维方式需要改变一下,我们也会写信给他们一些建议。还有一些年轻的作者,很有潜质,但是目前的作品还不够到位,我们也会给他们回信,把我们的意见告诉他们。所以,被退稿很正常。即便是被退稿,也不要气馁。他们都曾被退稿知道多一点他们都曾被退稿发表诗歌,出诗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著名的诗人作家,都有遭遇退稿的经历。舒婷:1979年的时候,27岁的龚舒婷是灯泡厂的锡工,日班夜班轮流交替。“1979年6月,我写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那时的舒婷一边工作一边写,在厂里焊灯泡,手里烫了很多泡。所以有这样的句子“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写完以后就寄给著名诗人蔡其矫,“蔡老师帮我把诗寄到广东的《作品》,遭到退稿。退稿里面编辑说:这首诗晦涩低沉,不符合一个青年女工的感受。”不服气的舒婷后来读到她很喜欢的一个女诗人的诗,才知道,原来那个年代应该这样写:“女工的脸上像菊花一样的笑……”韩东、朱文:当时他们在文坛上已经有相对的知名度,且发表了如《在码头》《美元硬过人民币》《我爱美元》《弟弟的演奏》等重要作品,但是,当时文坛对他们作品所具有的新的风格与特点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些消解大意义,兀现日常生活的小说显得琐碎、哆嗦,没有诗意,也没有标准的章法,编辑根本无法接受,如韩东的《新版游》1991年完成,寄了好几个地方,一直被退稿,1994年才找到地方发表。艾米莉·狄金森:美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女诗人曾经收到一封退稿信,“奇怪,这些诗的韵脚都押错了。”事实上艾米莉诗作的特色是复杂的构句,韵脚、韵律的使用方法也独树一帜。有趣的是,艾米莉最后和退她稿的人成了好友。华尔特·惠特曼:他被称作“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大诗人”,惠特曼小学毕业后便到社会上闯荡,当听差,做学徒,任报刊社编辑等。1855年,他名垂青史的诗集《草叶集》完成。但一开始,便遭当头一棒:退稿。退稿信是一句还算客气的话:“窃以为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智之举。”尽管如此,后来它总算出版了。不料,当年美国文坛迎接它的却是出奇的冷漠。只有一位美国作家爱默生为它喝彩,称赞“它是美国献给世界的最不同凡响的聪明和才智”。《草叶集》第一版时只有12首诗,到1892年第九版时已是包括383首诗的洋洋巨著了。此后,它很快风靡世界。惠特曼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世界声望的美国诗人。顺便说一下,现在的发表渠道那么多,你可以考虑网络,如果也无人跟帖喝彩的话,建议学习下古代诗人白居易,他写完诗会拿去读给老奶奶听,也是一种发表嘛。关于我们文化壹周所做的内容,或者杭城发生的文化事件,如果你有任何想进一步了解的信息,都可以问我们。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你的好奇心。参与方式:你可以加入我们的群“知道多一点”(群号:)或发邮件到提出你的疑问,或者你是消息灵通人士,也请加入我们,帮我们解答疑问,让我们都能够知道更多一些。 本版主持 吴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31 09:51
03/31 09:52
03/31 09:52
03/31 09:52
03/31 09:53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05744
播放数:135540
播放数:226843
播放数:103503
48小时点击排行新世纪慈溪诗歌创作盘点
新世纪慈溪诗歌创作盘点
<font color="#09年11月20日&&作者:陈墨 胡遐&&阅读:
  相继完成《新世纪慈溪小说创作盘点》《新世纪慈溪散文创作盘点》之后,有不少文学界的朋友建议我们对新世纪以来慈溪的诗歌创作也做一个总体评价。对此,我们却一直迟疑不决,不敢承诺。因为对诗歌创作来说,我们的实践太少,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实在有限。但这样一来,我们的新世纪以来慈溪文学创作的总体评价体系就缺了一部分,而这部分在慈溪的文学史上多多少少有着存世的作用。于是,我们就只能临时抱佛脚,以平时积累的对诗歌创作的肤浅体会,选择阅读参考了一些有关诗歌创作和鉴赏方面的著作。事实证明,恶补还是有点效果的,我们终于下决心对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创作也作一个盘点。为了三个盘点时间的统一,我们将慈溪诗歌盘点的时间范围还是确定在年。
  一、我市新世纪诗歌结集出版情况
  新世纪以来,我市共出版诗歌作品集21部(有的文集中诗歌只占一小部分的,没统计在内),由10名作者完成,作者全部为男性。其中独立出诗歌集最多的达5部。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年慈溪作者诗集出版一览表
湖南文艺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教师的窗景
作家出版社
香港银河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岑其自选诗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
小蘑菇·蒲公英
中国文联出版社
岑琪爱情诗选
远方出版社
杭州湾组歌
中国文联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中国文学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杭州湾,大滩涂
宁波出版社
风从草地走过
作家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啦啦集(诗文集)
香港银河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赣州之恋(诗文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
  二、《浙东》发表的诗歌作品
  在2000年至2008年,《浙东》共发表本地作者的诗歌作品680首,这些作品中,新诗占63%,旧体诗占31%,也有部分儿歌和歌词,占6%。在所有诗歌作品中,外地作者创作的约占5%。
  从2002年冬季号起,与散文专辑的形式相似,《浙东》陆续推出了一些诗歌专辑或者组诗,共发表331首,涉及到24位作者,作者依次为俞强、余长飞、华引峰(谷人寰)、俞妍、岑燮钧、陈其浩、许坚定、徐春法、励顺良、楼德传、张信人、陈云其、陈青波、天涯、叶子、钱晓豪、张巧慧、吴雪丽、沈旭娜、飞白、钟颖、沈建基、岑其、毛月圆,其中男女比例为17:7,外地作者3人。特别是2006年到2008年,专辑或者以组诗形式推出的诗歌占了所刊发诗歌总篇幅的75%以上,除了2007年夏季号是散文特辑没有诗歌作品刊载外,其余各期都有诗歌专辑作品。
  三、我市诗歌作品在全国发表情况
  由省作家协会主编的《浙江诗典》,收集了我省30年内经典的诗歌作品,我市俞强和岑其的作品都有入选。值得一提的是,省作协在2005年11月,为岑其召开了诗歌作品研讨会,这在我市的诗歌创作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盛事。另外,宁波市作家协会在2006年编辑了一套《宁波当代诗人诗歌作品选》(上下两卷),我市俞强、张巧慧、毛月圆、岑燮钧、钱晓豪、童银舫、柳如清风、俞妍、高建军等9人的作品入选。余长飞在2006年也有多首儿童歌谣入选《中华新童谣》《宁波儿童诗选》等。但这些作品未列入下表"全国发表"的统计范围,同时也不统计在报纸上发表的诗作。
  搜集2006年以来我市诗歌作品在全国的发表情况,也只能按照月季花评选的资料为依据。因为月季花评选有奖额的限制,所以部分作者在申报过程中并没有把自己发表的诗作列全,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2006年以来我市诗歌在全国发表情况:俞强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发表8首,高建军在《星星诗刊》《青年文学》等发表13首,徐春法在《诗歌月刊》发表3首,张学明在《星星诗刊》发表2首,孙久万在《星星诗刊》等发表2首,朱菁在《辽河》发表1首,陈德根在《散文诗世界》发表散文诗7首,袁胜炳在《诗刊》发表1首,沈旭纳在《词刊》发表旧体词《菩萨蛮》1首,张巧慧在《诗江南》等发表3首,华启钿、陈雅琴、冯益锋、钟颖、裘一挥、杨杭莉、胡飞白在《文学港》各发表1首。以上统计,组诗均以1首计,共48首(组)。
  四、我市诗歌“三社”的简略回顾
  我市新世纪的诗歌创作与诗歌活动,离不开“三社”在此前的孕育与探索。“三社”指的是“七叶诗社”、“月亮船诗社”、“朝晖诗社”。
  “七叶诗社”成立于1985年。童银舫、范方其、龚志方、陈洲银、陈雅娣、张琼芬、徐锡权七位农村青年因爱好文学走到一起,从文学前辈乡人袁可嘉先生编的《九叶集》书名中得到灵感,起名“七叶诗社”,同时创办《七叶诗刊》,聘袁可嘉为名誉社长,路工、华宇清两位大家为顾问,其时的《农村青年》杂志社还专门介绍“七叶诗社”并发表了部分社员的诗作。
  “月亮船诗社”是继“七叶诗社”之后,由慈溪第二棉纺厂的一批诗歌爱好者发起成立的,俞强是该诗社发起人之一。这个诗社与“七叶诗社”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注重以志同道合这种团体的名义来参与诗歌的创作与活动,比之“七叶诗社”,诗歌创作的独立性显得较为淡化,像俞强那样从这个团体中脱颖而出具有鲜明个性诗风,则显得更艰难、更稀缺。
  “朝晖诗社”醖酿、成立于1991年,至今已有18年社龄,两任社长胡全书、励顺良均为企业界知名人士,“朝晖诗社”办有《朝晖诗刊》,不定期出刊,至今已出69期,主要刊登一些安静、开阔、不激进、不冒险的诗作,诗体大多以民歌体为主,也常选载一些旧体诗、格律诗词,很少发表犀利、敏锐、现身说法与自我证明的诗作。也正因为如此,《朝晖诗刊》与“朝晖诗社”从从容容地在企业界资助下走到了今天。
  这三个诗社,对我市新世纪的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首先是“三社”社员大多具备人生经验和智慧,而诗歌恰恰是这种经验与智慧的提炼、提升,因而在新世纪的9年中,他们成为了我市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其次,“三社”以一种团体的形式,在不同诗风、不同诗者的领域里担负了推动的作用,他们告诉新的诗者,光有因年龄优势而具备的情感是写不出好诗的,必须以生命经验来真诚地体验人生、体验生活、体验现实,必须用语言的黄金来自由自在地整合历史的痛苦与欢欣,使新的诗者走出慈溪,走出自我;第三,“三社”社员中,虽然有人离开了,但留下来从事非专业诗歌活动与创作的社员,他们的诗社作风还在,他们的诗作还在起着示范作用,他们所作的诗研成果由后继者分享着,同时,他们还担任了承上、启下两种使命,他们即如当下中国诗坛上所专指的“中间代”诗人群。他们上要汲取、吸纳我国、我市极其厚重、丰富的历史营养(如《溪上流韵》等诗集和史料),以利传授、转移给新的诗者,下要启迪后继者摒弃肤浅、浮躁,让高蹈、随意、视野开阔来滋养自己,并且与此同时,继续地进步自己,发展自己。
  “三社”之外,尚有寥若晨星的诗作家在努力,如李道一(诗集《向岁月挑战》、长诗《望娘滩》等)、岑其(诗集《情人晚唱》等)等,在新世纪之前已有所建树;此外中小学的学生团体,还有校刊、校报的编辑者们,他们也在努力靠近缪斯,这一话题不在本文范围,免絮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慈溪诗歌活动相对沉寂,创作已经不像八十年代那样热烈,人们对诗歌的关注程度跌入历史的最低谷,经济活动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空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期。到了新世纪,在诗情复苏的时候,“三社”及较有成果的诗人们的延伸、发展作用令人注目地显示出来了。
  五、经济浪潮中的诗潮涌动
  话题回到新世纪。
  2000年,世纪交替之年,俞强出版了《画马》(散文诗集)和《钟形岁月》(诗集),这似乎是一种宣言,也似乎是一种兆示,俞强用两本新的诗集,作出一种新的态势,他要取代、更替“月亮船”时期的那个探索者,“在一个人的房间里画马,在骑手纷纷离去的时代画马,在内心一片苍茫的雪地上画马”,他“要骑上这匹马,向心灵最僻静的角落出发”;他还“要骑上这匹马”,拨开一度笼罩于诗空的灰暗云翳,远眺新世纪的诗歌的光芒。俞强的这两本诗集,不仅是“这一个”诗人在窒息中发出的新的声音,还代表着慈溪的诗作者们,像在潜泳的状态下,突然浮上水面,切急地、长长地呼出久久按捺的一口气。这与浙江诗界、中国诗界的状况息息相关。自《将军,你不能那样做》等尖锐诗作遭遇不公平批评之后,汪国真等人的诗作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校园学生的宠爱与唯一选择。这样的抑郁足足十年!俞强把写于1990年间(《坐在门槛上的孩子》《乡村夜行》等)或更早一点的诗作(《玻璃之外是铁栅》《敲钟老人》《夏季纪事》等)晒了出来,使不少青少年读者为之眼前一亮,口留余香,方知“汪诗”的昙花实质了,转而津津乐道于俞强的《无名,是一种美丽》《月季不是玫瑰》《恋爱就是掘一口井》《这漫天的音乐为谁而起》等诗作。
  但是,这两本诗集对俞强来说仅是小试牛刀,还不能代表他远瞩的目光,也不能代表其他慈溪诗者的心声,两年之后出版的《大地之舷》,使俞强的诗品与诗名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本《大地之舷》,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俞强用“犀利的目光将事物穿透,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琐碎庸常里揭示隐藏的诗意”(韩作荣语)。犹可说及的是,俞强在全国已有诗名,但他独立写作,不属于任何流派,默默地走自己的路;他接近成熟,具有开创性的诗品。起始,他是“月亮船”的,他独立于“月亮船”;继而,他属于浙江诗人,他独立于浙江;最后,他跻身中国诗坛,他又独立于中国诗界。
  俞强在2004年与2006年,分别出版了《杭州湾组歌》《杭州湾,大滩涂》,这两部诗集,是俞强献给故乡的厚礼,我们看到的是大海、大桥与初升的太阳,看到的是慈溪风光和乡风民情,亲切、和合,但也许是读我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与意境,感到诗味稍稍不及俞强前几部。
  与俞强同样坚持的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至2008年出版《岑其诗选》为止,共有十余部诗文集出版。他同样是慈溪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的历史见证。
  岑其之于诗,“以情感开道,拿激越铺陈,用浪漫压阵”(孙侃语),洋溢在岑其诗境里最持之以恒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拷问与人生的探索。发生在岑其身上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可以作为我们攻写本文时的一个话题:有人说岑其的诗是伪作,是枪手供奉。我们为此在岑其所有的诗作中追寻答案。我们发现,岑诗往往是在车马劳顿的间歇,特别是在憩犹未憩的凌晨,情绪上来,立即展纸执笔,倾泻而下,不事雕琢地将思绪符号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他的商务足迹遍及东南亚,遍及神州大地,每到一处,他对生命的省悟与感慨就层层叠加,不轻率,不重复,把火山喷发时的激情直诉于笺面笔端。这样的一位诗人,的的确确与冷静有悖,与锱铢必较有悖,与商人形象有悖,让个别自誉为诗人者疑为有人捉刀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岑其是个早熟的男子。他对于社会的观察、爱情的体验、商海的沉浮、艺术的感悟,都有着独到的心灵撞击,往往超越年龄与地域的局限,令人惊讶,有时简直不可思议”(郑夫语)。但值得肯定的是,说岑诗是伪作的人,首先承认了岑诗是出色的。另一个原因,岑其的画家身份、鉴赏家身份、收藏家身份也是盛名遐迩,“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思维定势,也成为岑诗有伪的原因之一。但是,恰恰是岑其,是把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同现实同生活结合得最完美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十分强烈地感觉到,岑其不是一个钻在象牙塔中的人,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人;他的诗作,是一张本人的商旅图,是一份经济浪潮下诗潮涌动的节律表,也好像一本慈溪诗歌作家们所走的路上留下来驻扎过的驿站指归。若要在慈溪寻找一位懂得改革发展史的诗人,岑其是最有话语权的候选人!岑其诗作的价值,在于他始终对生命对人生对艺术抱着真诚、挚爱,他的作品真正与灵魂相通,具有传承的意义。“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陈祖芬语)。
  俞强和岑其是慈溪诗坛的“峙山”,是双峰耸云的诗意的景观。
  新世纪新气象。慈溪诗人队伍中,由于加入了高建军、张巧慧、胡飞白、孙建峰等新的面孔,使诗的花园更为绚烂璀璨。《时间的起点》《苦粥吟》《田间十四行》《在春风中听雨》等等诗作,初读时便有种颠覆慈溪诗风的感觉,与俞强、岑其等人的风格不同,更与李道一、沈建基、魏泉琪等人的诗风迥异。这些新诗,已经不满足一种个人呐喊,一种私意表达,诗人们已经致力于在僵硬的生活中寻觅难能可贵的柔软,努力把越来越稀少的感动注入诗境。再读时的感受又不一样,这些诗,已经自觉地勇敢地担负起了引领诗歌创作方向的使命,他们做着破茧化蝶的尝试,希望慈溪诗坛有一番新的景象。读了他们的诗,掩卷沉思,我们坚信,他们努力的必有成果,我们这个时空,太需要柔软,太需要感动了!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申,新的诗人们在队伍雄壮地发展着,但他们的诗歌创作现状还顽固地留存着上文谈到的“三社”的痕迹,他们在努力地摆脱,力图蜕变,这是好事,然而,我们希望他们牢记,这不是轻而易举的,是很艰巨很痛苦的事,我们格外热情地期待着这种跨跃和超越,这也必然是“三社”的初衷之一。
  六、我们能胜任诗歌赋予的使命吗?
  新世纪的网络革命日新月异。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诗歌创作兼有自觉与被迫两种因素进入网络,多角度、多向度的探索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诗歌创作热潮涌动,新潮迭起,包括“80后群体”在内的诗歌活动,正以群体性的态势向诗坛发出了新的呼声,特别是去年的5·12大地震,新诗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次集体书写,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慈溪市诗歌活动与创作,在网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许许多多优秀的诗作,首先在个人博客上出现,而后在链接圈内传阅、修改,再后在纸质媒体上刊发。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变是不变的真理”,随着网络诗歌创作的自由发展,也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泡沫诗歌和诗歌泡沫的泛滥。
  泡沫诗歌是指一首诗中有水份,这首诗不精练,不凝练,未锤炼;诗歌泡沫是指文不是诗强为诗,画个圆圈便是蛋。泡沫诗歌与诗歌泡沫仅仅在个人博客上玩玩倒也无妨,问题在于一些作者没有经过过滤便拿出来发表,这就贻误大众读者了。同时,这种状况对作者本人也是一种伤害,精品意识淡薄,推敲精神鲜见,久而久之,失去自知之明。有人不同意我们这种说法,举鲁迅说过“杭育杭育也是艺术”的话来反驳,我们只能笑笑。
  还有一种有欠缺的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那就是把旧体诗、格律诗词引入迷途。爱好旧体诗、格律诗词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些初学者还没有搞懂平仄、韵辙、结构的基本常识,填够字数完事大吉,蒙过编辑大功告成,使旧体诗与格律诗词降低身价出嫁,这就对不起人了。慈溪的诗人中,马越、沈旭娜、魏泉琪等人的旧体诗词作品颇见功力,而励顺良、楼德传等作品自称为“民歌体”,也就显得可爱了。
  还有一种未引起关注的状况,那就是对朗诵诗的轻视和轻率。众多的文艺演出中,多有朗诵诗或配乐诗朗诵、音画诗、情景诗等形式表演,新世纪以来,这种需求更迫切。一些企事业单位,拿给诗人一大摞资料,要他“熟悉情况”,“创作本单位作品”,有些诗人把一大堆口号、标语堆砌起来,成为一个舞台演出的节目,不评上优秀,不得上奖次还十分不愉快。这方面的优秀作品,我们推荐霍建幸的《太阳为我升起》、俞强的《杭州湾组歌》、李文秀的《永远的眷恋》给大家,相信必有启迪与甄别。
  总而言之,新世纪慈溪诗歌创作是卓有成效的。只要我们的诗人们多为生活贡献感动人的作品,多为读者、观众奉献柔软的心声,我们的诗人们就功不可没!我们常常说,要诗意地生活,那就是希望柔软与感动时时伴随着我们!
  与《新世纪慈溪小说创作盘点》《新世纪慈溪散文创作盘点》一样,《新世纪慈溪诗歌创作盘点》也仅仅是我们的一家之言,不能代表哪方面的结论。正如我们在本文开篇中所说,临阵擦枪后的盘点,带来的偏颇更明显,片面性更突出。但是,我们秉承的仍然是不讲违心话,不写遵命文字,不参加外行的手术会诊。以此示众,欢迎批评。
  二、《浙东》发表的诗歌作品
  在2000年至2008年,《浙东》共发表本地作者的诗歌作品680首,这些作品中,新诗占63%,旧体诗占31%,也有部分儿歌和歌词,占6%。在所有诗歌作品中,外地作者创作的约占5%。
  从2002年冬季号起,与散文专辑的形式相似,《浙东》陆续推出了一些诗歌专辑或者组诗,共发表331首,涉及到24位作者,作者依次为俞强、余长飞、华引峰(谷人寰)、俞妍、岑燮钧、陈其浩、许坚定、徐春法、励顺良、楼德传、张信人、陈云其、陈青波、天涯、叶子、钱晓豪、张巧慧、吴雪丽、沈旭娜、飞白、钟颖、沈建基、岑其、毛月圆,其中男女比例为17:7,外地作者3人。特别是2006年到2008年,专辑或者以组诗形式推出的诗歌占了所刊发诗歌总篇幅的75%以上,除了2007年夏季号是散文特辑没有诗歌作品刊载外,其余各期都有诗歌专辑作品。
  三、我市诗歌作品在全国发表情况
  由省作家协会主编的《浙江诗典》,收集了我省30年内经典的诗歌作品,我市俞强和岑其的作品都有入选。值得一提的是,省作协在2005年11月,为岑其召开了诗歌作品研讨会,这在我市的诗歌创作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盛事。另外,宁波市作家协会在2006年编辑了一套《宁波当代诗人诗歌作品选》(上下两卷),我市俞强、张巧慧、毛月圆、岑燮钧、钱晓豪、童银舫、柳如清风、俞妍、高建军等9人的作品入选。余长飞在2006年也有多首儿童歌谣入选《中华新童谣》《宁波儿童诗选》等。但这些作品未列入下表"全国发表"的统计范围,同时也不统计在报纸上发表的诗作。
  搜集2006年以来我市诗歌作品在全国的发表情况,也只能按照月季花评选的资料为依据。因为月季花评选有奖额的限制,所以部分作者在申报过程中并没有把自己发表的诗作列全,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2006年以来我市诗歌在全国发表情况:俞强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发表8首,高建军在《星星诗刊》《青年文学》等发表13首,徐春法在《诗歌月刊》发表3首,张学明在《星星诗刊》发表2首,孙久万在《星星诗刊》等发表2首,朱菁在《辽河》发表1首,陈德根在《散文诗世界》发表散文诗7首,袁胜炳在《诗刊》发表1首,沈旭纳在《词刊》发表旧体词《菩萨蛮》1首,张巧慧在《诗江南》等发表3首,华启钿、陈雅琴、冯益锋、钟颖、裘一挥、杨杭莉、胡飞白在《文学港》各发表1首。以上统计,组诗均以1首计,共48首(组)。
  四、我市诗歌“三社”的简略回顾
  我市新世纪的诗歌创作与诗歌活动,离不开“三社”在此前的孕育与探索。“三社”指的是“七叶诗社”、“月亮船诗社”、“朝晖诗社”。
  “七叶诗社”成立于1985年。童银舫、范方其、龚志方、陈洲银、陈雅娣、张琼芬、徐锡权七位农村青年因爱好文学走到一起,从文学前辈乡人袁可嘉先生编的《九叶集》书名中得到灵感,起名“七叶诗社”,同时创办《七叶诗刊》,聘袁可嘉为名誉社长,路工、华宇清两位大家为顾问,其时的《农村青年》杂志社还专门介绍“七叶诗社”并发表了部分社员的诗作。
  “月亮船诗社”是继“七叶诗社”之后,由慈溪第二棉纺厂的一批诗歌爱好者发起成立的,俞强是该诗社发起人之一。这个诗社与“七叶诗社”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注重以志同道合这种团体的名义来参与诗歌的创作与活动,比之“七叶诗社”,诗歌创作的独立性显得较为淡化,像俞强那样从这个团体中脱颖而出具有鲜明个性诗风,则显得更艰难、更稀缺。
  “朝晖诗社”醖酿、成立于1991年,至今已有18年社龄,两任社长胡全书、励顺良均为企业界知名人士,“朝晖诗社”办有《朝晖诗刊》,不定期出刊,至今已出69期,主要刊登一些安静、开阔、不激进、不冒险的诗作,诗体大多以民歌体为主,也常选载一些旧体诗、格律诗词,很少发表犀利、敏锐、现身说法与自我证明的诗作。也正因为如此,《朝晖诗刊》与“朝晖诗社”从从容容地在企业界资助下走到了今天。
  这三个诗社,对我市新世纪的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首先是“三社”社员大多具备人生经验和智慧,而诗歌恰恰是这种经验与智慧的提炼、提升,因而在新世纪的9年中,他们成为了我市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其次,“三社”以一种团体的形式,在不同诗风、不同诗者的领域里担负了推动的作用,他们告诉新的诗者,光有因年龄优势而具备的情感是写不出好诗的,必须以生命经验来真诚地体验人生、体验生活、体验现实,必须用语言的黄金来自由自在地整合历史的痛苦与欢欣,使新的诗者走出慈溪,走出自我;第三,“三社”社员中,虽然有人离开了,但留下来从事非专业诗歌活动与创作的社员,他们的诗社作风还在,他们的诗作还在起着示范作用,他们所作的诗研成果由后继者分享着,同时,他们还担任了承上、启下两种使命,他们即如当下中国诗坛上所专指的“中间代”诗人群。他们上要汲取、吸纳我国、我市极其厚重、丰富的历史营养(如《溪上流韵》等诗集和史料),以利传授、转移给新的诗者,下要启迪后继者摒弃肤浅、浮躁,让高蹈、随意、视野开阔来滋养自己,并且与此同时,继续地进步自己,发展自己。
  “三社”之外,尚有寥若晨星的诗作家在努力,如李道一(诗集《向岁月挑战》、长诗《望娘滩》等)、岑其(诗集《情人晚唱》等)等,在新世纪之前已有所建树;此外中小学的学生团体,还有校刊、校报的编辑者们,他们也在努力靠近缪斯,这一话题不在本文范围,免絮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慈溪诗歌活动相对沉寂,创作已经不像八十年代那样热烈,人们对诗歌的关注程度跌入历史的最低谷,经济活动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空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期。到了新世纪,在诗情复苏的时候,“三社”及较有成果的诗人们的延伸、发展作用令人注目地显示出来了。
  五、经济浪潮中的诗潮涌动
  话题回到新世纪。
  2000年,世纪交替之年,俞强出版了《画马》(散文诗集)和《钟形岁月》(诗集),这似乎是一种宣言,也似乎是一种兆示,俞强用两本新的诗集,作出一种新的态势,他要取代、更替“月亮船”时期的那个探索者,“在一个人的房间里画马,在骑手纷纷离去的时代画马,在内心一片苍茫的雪地上画马”,他“要骑上这匹马,向心灵最僻静的角落出发”;他还“要骑上这匹马”,拨开一度笼罩于诗空的灰暗云翳,远眺新世纪的诗歌的光芒。俞强的这两本诗集,不仅是“这一个”诗人在窒息中发出的新的声音,还代表着慈溪的诗作者们,像在潜泳的状态下,突然浮上水面,切急地、长长地呼出久久按捺的一口气。这与浙江诗界、中国诗界的状况息息相关。自《将军,你不能那样做》等尖锐诗作遭遇不公平批评之后,汪国真等人的诗作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校园学生的宠爱与唯一选择。这样的抑郁足足十年!俞强把写于1990年间(《坐在门槛上的孩子》《乡村夜行》等)或更早一点的诗作(《玻璃之外是铁栅》《敲钟老人》《夏季纪事》等)晒了出来,使不少青少年读者为之眼前一亮,口留余香,方知“汪诗”的昙花实质了,转而津津乐道于俞强的《无名,是一种美丽》《月季不是玫瑰》《恋爱就是掘一口井》《这漫天的音乐为谁而起》等诗作。
  但是,这两本诗集对俞强来说仅是小试牛刀,还不能代表他远瞩的目光,也不能代表其他慈溪诗者的心声,两年之后出版的《大地之舷》,使俞强的诗品与诗名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本《大地之舷》,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俞强用“犀利的目光将事物穿透,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琐碎庸常里揭示隐藏的诗意”(韩作荣语)。犹可说及的是,俞强在全国已有诗名,但他独立写作,不属于任何流派,默默地走自己的路;他接近成熟,具有开创性的诗品。起始,他是“月亮船”的,他独立于“月亮船”;继而,他属于浙江诗人,他独立于浙江;最后,他跻身中国诗坛,他又独立于中国诗界。
  俞强在2004年与2006年,分别出版了《杭州湾组歌》《杭州湾,大滩涂》,这两部诗集,是俞强献给故乡的厚礼,我们看到的是大海、大桥与初升的太阳,看到的是慈溪风光和乡风民情,亲切、和合,但也许是读我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与意境,感到诗味稍稍不及俞强前几部。
  与俞强同样坚持的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至2008年出版《岑其诗选》为止,共有十余部诗文集出版。他同样是慈溪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的历史见证。
  岑其之于诗,“以情感开道,拿激越铺陈,用浪漫压阵”(孙侃语),洋溢在岑其诗境里最持之以恒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拷问与人生的探索。发生在岑其身上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可以作为我们攻写本文时的一个话题:有人说岑其的诗是伪作,是枪手供奉。我们为此在岑其所有的诗作中追寻答案。我们发现,岑诗往往是在车马劳顿的间歇,特别是在憩犹未憩的凌晨,情绪上来,立即展纸执笔,倾泻而下,不事雕琢地将思绪符号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他的商务足迹遍及东南亚,遍及神州大地,每到一处,他对生命的省悟与感慨就层层叠加,不轻率,不重复,把火山喷发时的激情直诉于笺面笔端。这样的一位诗人,的的确确与冷静有悖,与锱铢必较有悖,与商人形象有悖,让个别自誉为诗人者疑为有人捉刀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岑其是个早熟的男子。他对于社会的观察、爱情的体验、商海的沉浮、艺术的感悟,都有着独到的心灵撞击,往往超越年龄与地域的局限,令人惊讶,有时简直不可思议”(郑夫语)。但值得肯定的是,说岑诗是伪作的人,首先承认了岑诗是出色的。另一个原因,岑其的画家身份、鉴赏家身份、收藏家身份也是盛名遐迩,“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思维定势,也成为岑诗有伪的原因之一。但是,恰恰是岑其,是把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同现实同生活结合得最完美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十分强烈地感觉到,岑其不是一个钻在象牙塔中的人,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人;他的诗作,是一张本人的商旅图,是一份经济浪潮下诗潮涌动的节律表,也好像一本慈溪诗歌作家们所走的路上留下来驻扎过的驿站指归。若要在慈溪寻找一位懂得改革发展史的诗人,岑其是最有话语权的候选人!岑其诗作的价值,在于他始终对生命对人生对艺术抱着真诚、挚爱,他的作品真正与灵魂相通,具有传承的意义。“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陈祖芬语)。
  俞强和岑其是慈溪诗坛的“峙山”,是双峰耸云的诗意的景观。
  新世纪新气象。慈溪诗人队伍中,由于加入了高建军、张巧慧、胡飞白、孙建峰等新的面孔,使诗的花园更为绚烂璀璨。《时间的起点》《苦粥吟》《田间十四行》《在春风中听雨》等等诗作,初读时便有种颠覆慈溪诗风的感觉,与俞强、岑其等人的风格不同,更与李道一、沈建基、魏泉琪等人的诗风迥异。这些新诗,已经不满足一种个人呐喊,一种私意表达,诗人们已经致力于在僵硬的生活中寻觅难能可贵的柔软,努力把越来越稀少的感动注入诗境。再读时的感受又不一样,这些诗,已经自觉地勇敢地担负起了引领诗歌创作方向的使命,他们做着破茧化蝶的尝试,希望慈溪诗坛有一番新的景象。读了他们的诗,掩卷沉思,我们坚信,他们努力的必有成果,我们这个时空,太需要柔软,太需要感动了!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申,新的诗人们在队伍雄壮地发展着,但他们的诗歌创作现状还顽固地留存着上文谈到的“三社”的痕迹,他们在努力地摆脱,力图蜕变,这是好事,然而,我们希望他们牢记,这不是轻而易举的,是很艰巨很痛苦的事,我们格外热情地期待着这种跨跃和超越,这也必然是“三社”的初衷之一。
  六、我们能胜任诗歌赋予的使命吗?
  新世纪的网络革命日新月异。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诗歌创作兼有自觉与被迫两种因素进入网络,多角度、多向度的探索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诗歌创作热潮涌动,新潮迭起,包括“80后群体”在内的诗歌活动,正以群体性的态势向诗坛发出了新的呼声,特别是去年的5·12大地震,新诗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次集体书写,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慈溪市诗歌活动与创作,在网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许许多多优秀的诗作,首先在个人博客上出现,而后在链接圈内传阅、修改,再后在纸质媒体上刊发。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变是不变的真理”,随着网络诗歌创作的自由发展,也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泡沫诗歌和诗歌泡沫的泛滥。
  泡沫诗歌是指一首诗中有水份,这首诗不精练,不凝练,未锤炼;诗歌泡沫是指文不是诗强为诗,画个圆圈便是蛋。泡沫诗歌与诗歌泡沫仅仅在个人博客上玩玩倒也无妨,问题在于一些作者没有经过过滤便拿出来发表,这就贻误大众读者了。同时,这种状况对作者本人也是一种伤害,精品意识淡薄,推敲精神鲜见,久而久之,失去自知之明。有人不同意我们这种说法,举鲁迅说过“杭育杭育也是艺术”的话来反驳,我们只能笑笑。
  还有一种有欠缺的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那就是把旧体诗、格律诗词引入迷途。爱好旧体诗、格律诗词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些初学者还没有搞懂平仄、韵辙、结构的基本常识,填够字数完事大吉,蒙过编辑大功告成,使旧体诗与格律诗词降低身价出嫁,这就对不起人了。慈溪的诗人中,马越、沈旭娜、魏泉琪等人的旧体诗词作品颇见功力,而励顺良、楼德传等作品自称为“民歌体”,也就显得可爱了。
  还有一种未引起关注的状况,那就是对朗诵诗的轻视和轻率。众多的文艺演出中,多有朗诵诗或配乐诗朗诵、音画诗、情景诗等形式表演,新世纪以来,这种需求更迫切。一些企事业单位,拿给诗人一大摞资料,要他“熟悉情况”,“创作本单位作品”,有些诗人把一大堆口号、标语堆砌起来,成为一个舞台演出的节目,不评上优秀,不得上奖次还十分不愉快。这方面的优秀作品,我们推荐霍建幸的《太阳为我升起》、俞强的《杭州湾组歌》、李文秀的《永远的眷恋》给大家,相信必有启迪与甄别。
  总而言之,新世纪慈溪诗歌创作是卓有成效的。只要我们的诗人们多为生活贡献感动人的作品,多为读者、观众奉献柔软的心声,我们的诗人们就功不可没!我们常常说,要诗意地生活,那就是希望柔软与感动时时伴随着我们!
  与《新世纪慈溪小说创作盘点》《新世纪慈溪散文创作盘点》一样,《新世纪慈溪诗歌创作盘点》也仅仅是我们的一家之言,不能代表哪方面的结论。正如我们在本文开篇中所说,临阵擦枪后的盘点,带来的偏颇更明显,片面性更突出。但是,我们秉承的仍然是不讲违心话,不写遵命文字,不参加外行的手术会诊。以此示众,欢迎批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南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