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老板只给工人支付每人一千克等于多少斤元钱,剩下的一直拖着,算违法吗

查看: 24451|回复: 13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699716积分68经验32 点金币356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白身,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UID699716积分68经验32 点金币356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 江阴天龙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公司老板陈晓东,老板生意做得蛮大,之前一直以为这家公司蛮好的:每周有单休,工资么都在2000以上(扣除社保),基本每月都支付。
& && &其实呀全是表面好看,2012年,陈晓东和别人合资开了一家公司(江阴市神州绿星建材有限公司),就在天龙重工对面,新开了公司,陈晓东把天龙重工的人员调拨到新公司上班(一共有十几个人),从今年(13年)一月份开始到五月份,没有支付一分钱的工资,并在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是在日 期满。到厂里办理退工手续的时候,既不给经济补偿金,也不发工资。还说什么厂要关门了,要把机器设备拍卖了才能给发工资,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工人拿到工资的。大家来说说这个老板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723545积分206经验192 点金币144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2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 积分
UID723545积分206经验192 点金币144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样的老板黑信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361678积分588经验473 点金币1145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八品, 积分 5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2 积分
UID361678积分588经验473 点金币1145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523547积分1141经验982 点金币1588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七品, 积分 1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59 积分
UID523547积分1141经验982 点金币1588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居然还有这样的老板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386576积分365经验294 点金币711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3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UID386576积分365经验294 点金币711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资本家都是一样的,天下乌鸦一般黑。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366798积分1045经验832 点金币2134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七品, 积分 10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5 积分
UID366798积分1045经验832 点金币2134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北门残子 发表于
资本家都是一样的,天下乌鸦一般黑。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741663积分39经验35 点金币36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白身,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 积分
UID741663积分39经验35 点金币36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你好,你加入QQ群江阴法律咨询站,我会详细解答你的问题,我是律师,免费提供给你咨询,老板做法不得当,但是也没全做,你们合同到期了,解除没有违法规定,不过要提前三十日通知的你们的,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话,不支付劳动报酬、不订立劳动合同或不缴纳社保是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的,至于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你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如果老板做老赖,不肯就范,你们可以联合起来,所有人把工资算算,去公安局控告,现在有一个罪名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刑事犯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245700积分4074经验3807 点金币2669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七品, 积分 4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6 积分
UID245700积分4074经验3807 点金币2669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457197积分385经验257 点金币1278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UID457197积分385经验257 点金币1278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457197积分385经验257 点金币1278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UID457197积分385经验257 点金币1278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合作搞亏了?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457197积分385经验257 点金币1278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UID457197积分385经验257 点金币1278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工人工资不发 肯定不行的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172420积分242经验188 点金币536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2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8 积分
UID172420积分242经验188 点金币536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现在这样老板多的是,我们公司连续六个月只发一千元,工人都快穷的当裤子了。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172420积分242经验188 点金币536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2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8 积分
UID172420积分242经验188 点金币536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江阴一千元喝西北风啊。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748638积分138经验131 点金币65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1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2 积分
UID748638积分138经验131 点金币65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如果我们富裕起来,每个人的钱都多了,那么这些多出来钱从何而来?到底是赚了谁的钱?
不可能每个人的钱都多了吧?
按投票排序
钱是央行和金矿造的,对应在实体经济上是工业增量“抵押”的。现在金矿的造币作用已经很弱了,主要靠央行。央行不断向社会借出货币,如果每一轮出借都比上一轮多,社会资金就会增加。对应的实体经济进程是产业扩张和技术升级,用更大的生产能力来抵押更多的央行借款。如果每一轮出借比上一轮少,那就是通货紧缩,大家变穷。对应的实体经济进程是产业升级停滞或者泡沫破裂。我在这篇文章里详细讲述了这个过程:或者:摘录一段如下:钱是啥?是中国人民银行印刷的纸币,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下,其他银行增加的存款数字。这些钱是怎么到企业、到普通人手里的?为何钱能越来越多呢?从逻辑上说,人民币的印发方式有这样几种:首先是最古老的发钞方式——买黄金。金矿出产黄金,中央银行用现钞收购一部分,相当于借助金矿向社会发钞。金矿向股东支付利润,向政府交税,向工人发工资,向供应商付货款,人民币从而成为流通货币。其次要说最不合体统、却是最近十几年最重要的发钞方式——购汇。中国企业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从国外弄到了足够多的外汇(主要是美元)。拿到国内,央行指示外汇管理局一律收兑,按照牌价换给你人民币。等到需要进口的时候,企业再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去支付。其中复杂的手续就不说了,总之这些年中国年年巨额顺差,赚进来的美元远多于花出去的。无数个出口企业赚进来的几万亿美元都得交给央行,央行就得拿出人民币来兑换。市面上因此多了几十万亿基础货币(在法律意义上可以全额兑换出来的现钞数目)。企业可以随便花销这些钱,买东西也成,开工资也行,最后合法地流到普通人手里。第三种方式就是央行买国债。国家发债,央行出钱买(不一定直接买)。国家得到现金,央行得到债券。这近似于国家左手创造钱再送给右手。让政府花印出来的钱,而不是收税收到的钱,政府凭空增加了财政收入。显然,这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物价失控。80年代的中国政府就曾经靠印钱度日。1984年政府直接从央行拿走260亿,到了1991年每年直接发钞1000多亿。这期间发生了1988年大涨价,后果严重。所以,中国法律现在禁止央行直接买中国国债(美国倒可以),即禁止中国政府凭空印钱。但法律并不禁止人民银行从商业银行的手里买国债。从效果上说,这和央行直接买国债区别不大,但至少政府要先把债卖给现金充足的商业银行,再让央行印钱把本息收回来,绕个圈子算是制约一下政府无限制印钱。但无论怎么绕圈子,央行买国债,本质上就是把现金交到了财政部手里,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财政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买军舰,修水利,发低保,盖学校都行。钱最后也流到了社会上。第四种方式也是买有价证券,只是不买国家的债券,买银行的各种票据,各种资产。比如买一张没到期的银行汇票,现金自然转给了卖主。当然,价格肯定低于票面价格。第五种方式就是往外借钱。比如说通过“再贷款”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了低息的进项,不能干放在家里付息,会加点利息把钱贷出去。贷款人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个人。其实第四种、第五种方式的本质区别不是很大。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实际上也需要银行有相应的资产做实际上的抵押,一般不会凭空给钱。央行买了证券、票据,到时候也是要换成钱的,相当于借钱给社会再要回来。这两种模式算是比较“正常”的发钞模式。除此之外,改变贷款准备金率也可以控制市面上货币的增减。但这不影响基础货币的发行,也不影响普通人(企业)拿到钱的方式。从长期来看,政府会保证准备金率基本稳定,不会通过连续降低准备金率来发钞。央行自己也会发一些债券,反过来向市场支付利息,调节市场流动性,但数量不大,利息也远低于市面资金价格。为了讨论简洁,在此暂且不谈这2个问题。硬币上有国徽,国徽的枢纽是代表工业的齿轮2 借新债还旧债除了印伪钞之外,钱的来源主要就是上面这五种。第一种发钞方式有个最大的缺陷——黄金太少了。中国近年黄金产量飙升,已经是世界第一产金大国,每年不过出产几百吨黄金。扣除其中直接做成饰品和金条,被个人收藏的部分,再扣除工业消耗,央行最多收购一二百吨。按照市价,价值几百亿人民币。这远远不足以应付经济增长所需。所以人类很早就放弃了金本位货币。在当今社会,黄金货币只是一个很次要的发钞方式,在讨论全局问题的时候可以忽略。后面还会谈到这个问题。第二种换汇印钞的方式虽然量大,但从长远来看也靠不住。美国也好,别国也罢,不可能永久性地让中国占有巨额顺差,摧毁他们的产业。从中国整体来看,美国的国债和美元都是凭空印出来的,不花掉都是纸,也不能无限制的攒下去、让美国不劳而获。一个正常的经济体本来也不该攒这么高比例的外币。所以最近几年,出口增速开始下降。换汇增加的货币不那么多了。在考虑当下乃至未来的中国问题时,我们应该基于自行印钞来讨论问题。剩下三种印钞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央行(人行)在账面上不做亏本生意。不论是买国债、借钱给银行,还是买票据。央行最终要收回更多的钱,至少不会少于付出的钱。政府要收税来赎回国债,商业银行要赚钱来偿还“再贷款”本息,开出票据的银行要付出更多的钱收回票据。就算央行长期持有社会资产,也会为此收取永久性的利息。这很容易理解,央行虽然不是个纯粹的企业,但总还是个银行。必须为自己的商品——钞票索要价格。央行对外放款的利率,就是为此收取的租金。虽然世上偶尔也有负利率的央行,但那指的是存款负利率,贷款利率最低至0而止。至少在账面上,央行是不做赔本买卖的,否则借出的多,收回的少,商业银行和企业不用经营就能从央行赚钱,谁还会做别的生意呢?不过,按照这个规则,央行发出去的钱最终都会回到自己手里——而且比发出去的时候更多。如此说来,岂非钱荒是必然的结果?岂非市面上每一块钱最终都会被央行收走?我们都知道,现实中从未出现这么荒谬的情况。这说明央行以外的社会得到了足够的钱,足够偿还源于央行的债务。这些钱从哪来呢?唯一的答案还是央行——别人没有制造货币的权力。很显然,在前一轮现金涌回央行之前,央行用另一轮发行制造了更多的货币,推向全社会。然后新一轮发行的货币必须用另一轮更大的发行来平衡。如此往复,我们完全可以说整个社会需要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 ,新债一定大于旧债——最终的债主都是央行。这指向一个重要结论——只要国家开始用央行发行信用货币,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稳步地以指数增长,永不停息。钱会不会因此不停贬值呢?温和通胀的确是大部分国家的通例,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还是基本保证了币值的稳定,很少出现纸币购买力快速奔向0的情况。这就需要把金融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央行一般不会直接给企业放贷,而是通过商业银行放贷。商业银行会给什么样的企业贷款呢?显然是有偿还能力的企业。企业从银行贷款,不能去给老板买豪车、办婚礼,必须要有投资项目才能拿到钱,比如建工厂、雇人手、盖房子、搞研发,用贷款形成一份比贷款本身更大的资产,这才能用盈利偿还本息;或者至少用这份新的资产当抵押,借到一笔新的、更大的的贷款,还掉旧债,才不至于破产。的确有一些企业没能完成这个任务就破产了,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说,央行发出的贷款最终在大多数企业形成了更大的生产能力,或是让这些企业能制造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社会总的生产能力和货币供应同步增加,就不会有失控的通胀。这些新增生产能力意味着更大的社会总资产,正好也提供了更多的抵押,让央行有理由向全社会(包括政府)“借”出更多的钱。这就是实体经济和信用货币发行之间的配合,是大部分国家竭力保持(或达到)的经济状态。“钱”就是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多起来的。反过来说,要是央行没能完成释放更多贷款的任务,钱就会在动态过程中流回央行,形成钱荒。3 有工业才有中央银行要实现这个理想状态,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必须满足——整个社会(包括企业、个人、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得更大的生产能力。这在今天是个不言自明的常识,但在过去的几千年乃至上万年,在整个农业社会,这可是个稀罕事。农业社会的特性是稳定,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很早就达到数千万人口,人多地少的发达农业社会,典型的经济模式是大部分人口当农民种地,除了自己吃饭之外还能生产比例不高的剩余粮食,用来供养一些手工匠人、商人、军人、官僚和贵族。几乎所有工作都要靠肌肉(人和畜类)来驱动,所有能开垦的土地都已经开垦、精耕细作。要增加一点点经济总量也几乎不可能。对已开垦土地新投入劳动力,增加的一点点产量甚至不够养活新增的人口,剩余粮食反而可能下降。这说明,在农业社会,除非可以开辟新的未开发地区,否则向农民或手工匠人贷款意义不大。因为怎么贷款也改变不了用肌肉劳动,靠有限的土地亩产活命的事实。所以,大部分借款不是用来投资,而是用来救急的消费贷款。常说的“卖身葬父”就是这种情况。这种借款往往意味着兼并,因为偶然事故而借款的农民不得不把土地交给债主,自己变成佃农,甚至交出人身依附权变成奴仆。但这依然不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上限,最多是降低农民自身的消费,增加地主或当铺的利润,改变一下分配方式。如果这个时代出现一个中央银行,以指数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那么无论这个货币是什么,是黄金还是纸币,都必然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直至经济崩盘。在全国推行纸币的宋、金、元,在美洲抢到天量黄金的西班牙帝国,都无法保持稳定的币值,只是用发钞(币)来代替一部分税收而已。所以农业社会不需要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工业社会结束了从肌肉→产品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造产品,使用机器造机器成了新的经济模式。从这时起,用投资来促进生产才成为正常现象,企业普遍的贷款发展成为可能,政府每年都可以预期社会总产品比上一年多,从而多印一些钞票来满足使用。这就是中央银行存在的前提和必要性——有了指数增长的工业经济,才能(必须)有指数增长的钞票。不过,人类社会的硬件进入工业社会,不等于软件也进入了工业社会。在工业革命之后的100多年,具体而言就是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人类社会流行的恰恰是金(银)本位,有多少黄金印多少钱。如果金银等贵金属不增加,就不能随便增发钞票。这显然和工业经济迅速增长的现实不符,很容易出现钱不够用的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好在欧美等少数几个工业国正统治着全世界,可以开采全世界的黄金,可以从中国印度这种传统的富国连抢带骗地弄金银。所以贵金属总量增长的速度还算可以,能勉强追上19世纪全世界平均不到2%的经济增长率。等到殖民地瓜分完毕,金矿基本都得到开发,黄金的增长没那么容易了,工业增长率却不断上升,货币开始不太够用。具体来说,极限就是1910年以后,世界经济增长率从2%往3%艰难爬动的时代。等到增长率爬到差不多3%,地球也被瓜分完毕。工业经济再也不能从外部找钱(黄金)来保证经济增长,这个世界立刻爆发了世界大战,然后是大萧条。总之没钱就没利润,没利润就要打仗自杀。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稍微变聪明了一点。认识到金银有限,而工业经济的增长无限,逐渐放弃了金本位制度,理直气壮地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信用货币。无论其中有多少黑幕,给多少人间接制造了利益,悄悄偷走了多少人的财产,这个变化都是一个划时代的经济制度进步——源于农业时代的金融体系终于进入了工业时代。以至于经济学家威尔.罗杰斯说:人类有史以来有三项伟大的发明:火、轮子和中央银行。仔细分析一下,威尔.罗杰斯的话的确不算太夸张:人类在学会用火之前已经会打猎了,但学会用火意味着人类能充分利用打到的猎物,彻底超越其他食肉动物。即用火是史前时期的人类成熟的标志。人类在学会制造轮子之前已经会种地,会组建政府了,但轮子大大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把分散的地域性文化连接成统一的文明地区,轮子算是农业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美洲文明没有轮子,靠羊驼和人力在各个地区之间运输,几百个西班牙人一来,各个地方势力对西班牙人消灭权力中心乐观其成,很快被打的分崩离析)类似地,人类在发明中央银行之前已经发明了现代工业,但直到20世纪中期,基于信用货币建立中央银行,这才算正式承认财富来自工业经济,承认货币只是个符号,允许财富的标志——货币和工业经济同步增长。从这个角度说,以信用货币为基础的中央银行算是工业文明开始成熟的重要标志,有资格和轮子,和钻木取火并列。4 央行不是上帝如此看来,经济制度至此已经达到了一个理想状态。政府和央行印钱,企业生产,银行做中介,一起分享工业经济带来的好处,一起给工业经济加油。工业社会再也不用担心通货不足,萧条和衰退从此可以走进历史了。实际情况呢,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个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确比此前快得多,稳定的多。但表现为通货紧缩的萧条和衰退从不曾消失,隔几年,至多十几年就要跳出来占据一下新闻头条。远的不说,只看最近的钱荒和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难道人行和美联储打盹了吗?这还是要谈一谈“理想状态”里的“潜在前提”。在前面的模型里,所有的企业都会努力扩大生产,制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把资产变的更值“钱”;银行则按照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评判资产,依据资产发放贷款,让最能创造财富的企业(个人、地方政府)拥有最多的货币。但在现实中,银行无法直接评判“创造财富”,只能根据市场价格来评价资产的价值;企业也不会考虑什么是“财富”,而是利润第一,无限地通过市场收集货币作为利润。换句话说,市场价格决定贷款流向、市场决定贷款偿还能力。市场是什么地方?市场是把资产体现出价值的地方。在成本和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一个每月生产120辆汽车的工厂肯定比生产100辆的有价值,利润更高,拥有更高的还款能力。作为抵押,也可以贷到更多的款。这就是理想模型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市场之所以能对资产作出比较正确评价,是因为市场的末端站着消费者。不管看起来多么神奇、多么壮观的资产,若是最终不能增加消费品供应,不能让最终用户掏出钱来,那也一文不值。不过,从央行到银行,再到消费者,其中要经过许多环节才到最终用户。这就有了投机和炒作的空间。市场的精髓在于供需决定价格,有人出钱收购市面上某种东西。无论他是否拿这东西去消费,都会抬高价格。而对于企业或者有钱投资的个人来说,市面上的东西自己可以不消费,也不拿来搞生产,但只要有涨价预期就可以买入,涨价了再卖出赚钱。所以,只要有资金干预,即便基本需求不变,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也可以大幅涨落。银行当然不喜欢这种能造成坏账的风险,但银行同样喜欢利润,也没有能力分辨每一份资产到底为什么增值。所以在投机风潮刮起来的时候,银行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跟进放款。市场也会对这些资金照单全收——炒作1000万元的“艺术品”,和工厂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所需的资金数量没什么区别。这正是我们身边的现实。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后,我们看到,无论是住宅、商铺,还是古董、翡翠、黄龙玉(黄蜡石),乃至茅台酒、普洱茶、大蒜。没有什么不能成为炒作题材。购买者往往不是因为自己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而是认定了可以在涨价中赚钱才买入。但不管基于什么原因,银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根据涨价后的价格来认定资产价值,根据炒作利润来确定企业盈利前景,从而发放贷款,支持了价格进一步上涨。这就是“资产泡沫”。央行贷款通过商业银行,间接吹起了泡沫。5 泡沫的杀伤力资产泡沫意味着价格远远超出成本。对单件商品而言,价格虚高并没有什么害处,因为钱和价格本来就是个符号,定价既不影响生产商品的成本,也不影响消费这件商品带来的实际效益,甚至可能会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医学研究证明,安慰剂的效果随价格同步增长;社会经验告诉我们,钻石和玻璃的区别主要在于付款时产生的自信。这都不算坏事。不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畸形价格会错误地引导资源配置,造成巨大浪费。当资金都涌向投机行业时,其他行业相对就会缺少资金,实际利率会上升。在市场经济下,资金代表的是人力、原料、土地等资源。比如说,成本200元的普洱茶饼被炒到10万元,那么普洱茶生产就会大大增加,本来不适应生产普洱茶的土地、人力被转去生产普洱茶。这显然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但只要生产成本低于10万元,比如5万元能生产一个茶饼(当然这个比喻并不太恰当),就会有人源源不断地向普洱茶行业投资。为此节衣缩食、减少消费在所不惜,抱着投机获利的希望自得其乐。实际上呢,在其他茶叶、饮料的竞争下,消费者主体能接受的茶饼价格依然是200元,就算紧缺也只愿花500元来买,只有一两个人愿意在5万元的时候依然要喝普洱茶,绝大多数囤积茶饼的人只是为了套利才囤积茶饼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5万元的茶饼或许能赚5万元的利润,却实际上至少浪费了500元的劳动。如果说普洱茶的例子还不够冲击力,我前几年曾碰到这样的事情。当时陕北煤价高涨,陕北房产泡沫也很厉害,几个县城的房价动辄上万,远远压倒西安。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自然渴望着盖房子发财。拿不到耕地指标,地方政府就在山谷两侧炸山造地,整个住宅小区和广场的位置比原来的地表低七八十米,全是一点点炸石头炸出来的。每亩地仅平整费用就高达六七十万元,在石头基底上修基础设施更是麻烦。这些费用全部要加到房价里。这里的购房者如果只是为了居住,完全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到基础设施更好、工作机会更多的西安等地区购房,或是步行几分钟,穿过黄河大桥到对岸的山西县城居住——那里的房价便宜一半以上。但考虑到房价的增值潜力,他们完全不介意在房价中支付高昂的平整费用——直到房价泡沫破裂。这些陕北县城和西安的房价之差不仅仅是纯粹的炒作利润,还包括了好几倍的建设成本。房产泡沫促使中国人在这些本不适合盖房子的地方修居民区,多付出了天量的劳动。而这些劳动本来可以在其他行业转化为有效的消费品,或是加快经济增长率的投资。这就是泡沫的第一个害处。泡沫的更大危害在于破掉的时候。泡沫早晚会破,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为早晚有人会套利出逃。泡沫破的越晚,损失越大。从全社会来说,泡沫价格越高,生产高价产品浪费的资源越多。从银行的视角看,泡沫资产越多,抵押能力就越强,被用来炒作泡沫的贷款就越多。一旦泡沫破裂,显然贷款偿还无望,都成了坏账。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泡沫破裂意味着央行以外的社会总资产价格下降,不能再抵押此前那么多贷款。正如前面所说的,发行货币是个动态过程。央行新发的货币减少,但此前放出的资金还要按时返回央行。市面上的钱自然就少了。和别的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的 “原料”和利润都是钱。钱紧张的时候,无论自己的贷款是否因为泡沫破裂变成坏账,银行都要囤积原料自保。最起码要能应付正常的存取款,不至于对着存单付不出款,倒账破产。所以快到期的贷款要催着还,新的贷款要想尽理由不放,还要各处磕头作揖去拉存款,至少保证大客户的存款不跑到别处。至于暂时持有货币的成本,损失的利息,在破产的危险面前都是小事。银行不放款是自保,其他企业拿不到贷款可是要命了。这年头纯粹靠自有资金发展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大多被积极利用贷款的企业挤垮了。大部分企业本来要靠贷款当血液,忽然拿不到贷款,进不了原料、发不了工资,甚至没法卖固定资产来筹集救命的资金,只能一步步地走向破产。至少也要停工减少产能,艰难度日。企业破产、压缩产能,在银行视角看来意味着新一轮的资产缩水,必须继续减少贷款,规避风险。这又会打击新一批急需资金的企业,给银行更大的压力。经济就此进入恶性循环。美国两房债券泡沫破掉后,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这种情况。泡沫破掉固然不好,但泡沫涨成两倍大以后再破会更可怕。所以有的时候,或是商业银行,或是央行自己,会主动地收缩资金,戳破已经很大的资产泡沫,客观上无差别打击了投机行业和实体经济。这就是眼前的“钱荒”。更多内容请点击原文或者:原文还包括对当前时事的探讨。
拿一篇旧回答过来。大家都赚钱了,实际上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总财富量的增加。 比如说本来有一个人,自己砍木头,打铁制造农具,种粮,种菜,种水果,全部自己干,累的要死,但这么多的技能,肯定也不咋地。管饱就不错了。 后面在附近发现了另一个人,擅长种菜,一样的地能比第一个人多种点,那么两个人就可以一商量,第一个人少种菜,第二个人多种菜,然后交换,然后在两个人原有土地不变的情况下,两个人都吃到了更多的粮食和更多的菜。 再后面有人擅长砍柴,有人擅长打铁,有人擅长种水果,那么在总土地和总付出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所有人可以得到的总的财富增加了。可以享受到更多取暖的木柴,更好用的农具,更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后面人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率越来越高的时候,社会上的总财富就会增加,相应的,交换也会,国家或者银行或者相应的市场组织机构就会印更多的钱或者其他一般等价物来满足交换的需求,通过交换大家就都赚到了更多的钱。 所以其实钱数目增多与否不是大问题。关键是看,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是不是提高了。
谢邀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货币的认识很浅显。关于类似的问题,我已经回答很多次了,在和里面都有提及,你可以先看看这两个回答。首先:还是要先明白所谓的”钱“到底是什么,通过我以前的回答,特别是第二个回答中张三李四的那个例子,你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所谓的钱,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负债。而负债,是建立在有剩余生产要素、生产力相对发达能持续提供剩余交换商品、未来预期社会生产秩序正常三个前提之下的。举个例子: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借到钱,是因为它净资产不为零、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能被”交易“从而提供利润且利润为正、未来预期经营活动正常,所以才能借到钱的。其次:钱虽然是一种负债,但却是一种特殊的”负债“,因为它同时肩负着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这点相对难理解,例如:债券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负债,个人、家庭负债,企业负债等等,都是社会总负债,但是他们却和钱这种负债完全不一样,帝国拿一大堆废纸一样的美元没人会说帝国的不是,但是如果帝国把这堆废纸换成还有利息可拿的美债,那么老百姓心里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国债和废纸两者的区别并不大,但是很显然,普通大众并不这么认为。那么这是为什么了?原因很简单,因为钱还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你显然不可能拿一堆债券去买东西,即使这堆债券可能比钱还值钱——例如收益率已经为负的德国中短期国债。实际上,这样解释相对浅显但是却无助于你更深一步思考,无法更好的把握”钱“——这种人类创造的特殊债务的神奇之处。我们可以换另外一个更为深邃的角度来看待分析这个问题。这个角度就是时间,如果我们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当你拿上一张社会总的资产负债表时,如果假设资产就是这个社会可供参与生产交易的所有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总合,你就会惊讶的发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就是从时间上对资产的分类。负债是未来的、预期的可供交易的生产要素和商品;而所有者权益是存量的生产要素和商品。理解起来很简单但表述起来却不容易,举个不太确切的例子:以个人来说,你向银行借了1块钱,社会总资产增加1,社会总负债也同样增加1。但是很显然,当你借到这1块钱且并未花出去时,社会当下的商品和劳务并未变动,你借这1块钱,仅仅是因为银行预期你未来会赚1.1块钱,为赚取0.1块的未来利润从而把你未来的所得挪用到今天而已。所以,资产增加的同时是负债的增加——未来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增加,而非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的增加——存量的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增加。用更哲学的话来说:资产就是现在,所有者权益就是过去,而负债就是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未来、谁就掌握着现在。所以,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谁掌握着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是负债。钱是什么,钱是特殊的负债,那么钱这种负债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特殊的角色了?很简单,他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和桥梁。货币是伴随着交易而出现,而交易的出现,需要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的出现从而造就了资本要素的出现。”钱“随之成为一个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意义的双重复合体。更简单的说,钱来源于未来、却可以用于现在和过去。而其它的负债,显然不具备这项功能(当然我们这是在不考虑现如今愈演愈烈的货币信用化浪潮和其衍生品债务货币化的前提下)。既然钱来源于未来却可以用于现在和过去,那么一个悖论就出现了,我们在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随价值波动而波动时却惊讶的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把远期的商品价值变现为当下的资本要素从而严重扭曲当下的商品价格。那么这被扭曲的当下商品价格还能不能反应商品价值、符不符合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这一经济学定理了?呵呵、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最后,钱是一种负债,钱的增加,意味着负债的增加。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大家都努力成为债权人的时候,是谁在透支自己的未来成为债务人了。结论很简单——国家或者说政权。最后再补充点题外的内容,国家或者说政权它们直接生产商品、创造财富么?答案我相信每个人都清楚。既然它们本身并不生产商品创造财富,那它们负债到底透支着未来的什么?实际上,国家作为暴力机关,他代表着所有国民透支着我们未来共同的商品和财富。很遗憾,我们每个人无论国界、无论性别、无论社会地位,都在无形当中被自己所属国家“被代表”着透支的自己的未来。那么现在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拥有着这种“代表”别人的权力了?答案很简答——因为他们拥有着“元暴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暴力是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基础”这句话完全正确。所以,不要庆幸自己手中是否撰着大笔的“废纸”,这种东西如果不花出去,换成相应的权利、荣誉、地位、商品和劳务的话毫无意义,特别是当未来前景极端不明确的情况下,因为你赚的钱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共同的未来,没有了未来,植根于此的“钱”自然毫无意义。
题主可能认为我们从事交易活动,一定是有人亏钱,有人赚钱了的。可是,实际情况是,通过这种交易,我们是可以达到双赢的,我们交易双方的财富都在变多,而且社会资源也得到了自动的配置。假设老张和老王都有两亩地。在古代,为了达到吃饭穿衣这两种基本要求,老张和老王都在自己地里种了1亩小麦和1亩棉花。不同的是,老张是小麦高手,一亩地一年可以产200公斤,而种棉花不在行,辛辛苦苦只能一亩地得到10公斤棉花。而老王恰恰相反,他种棉花很行,一亩地一年可以产200公斤棉花,而种小麦又不行了,一亩地只能得到10公斤小麦。这样,老张一年能得到200公斤小麦和10公斤棉花,老王一年能得到10公斤小麦和200公斤棉花。在饥饿的春天,老王10公斤的小麦吃完了,饿死了。。。在寒冷的冬天,老张衣不蔽体,冻死了。。。如果老王和老张认识,那就好了。老王跟老张商量,老张2亩地全部种小麦,这样一年得到400公斤小麦。老王两亩地全部种棉花,这样一年得到400公斤棉花。老张跟老王交易,200公斤小麦换200公斤棉花。结果呢?老张还能得到200公斤小麦,而棉花也增加到了200公斤。老王同样也得到了200公斤小麦和棉花。这样,老张和老王再也不怕被冻死或饿死了。你看看,这样交易下来,谁都没有亏,都赚了。而且财富的总量也增加了。这很好吧。现代社会也一样,通过交易,我们可以让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让最拿手的人做最适合的事情,社会的整体生产率提高了,我们的财富也都在增加。然而,现在我们是以货币为载体进行交易的。假设货币数量不变,而我们创造的财富在增加,那么单位财富的价格就会下降。这就造成了通货紧缩。如果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下降,那么趋利的厂家利润会下降甚至亏损,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会减低,失业劳动力也会增加。另外,相对而言,货币会一直增值,人们消费的愿望也会下降。这显然对经济是有害的。所以中央政府会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增加货币供应,防止通货紧缩,并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样,我们每个人的“钱”就变多了。
1. 钱只有在能花出去交换产品的时候才具有价值,所以可以认为价值是产品赋予钱(货币)的,因此理想状态下产品越多(社会生产力越发展)“总价值”就越高,可以赋予钱(货币)的价值就越高,这时候就可以增发货币了(不然会通货紧缩……);经过收入分配,最后看到的现象就是“有钱大家赚”。2. 从1可见“钱”的总量是不一定的,所以还真是“每个人的钱都多了”,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初衷~3. 好想知道
的答案是怎样的~ 为啥被要求修改了( 14:05)?
请去在读一遍曼昆 经济学原理好嘛!!!
财富增长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主要依靠就是劳动、资本、土地等,所以不是谁赚了谁的钱,而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钱赚了然后分了!普及的高等教育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单位生产率提高,专业分工使得每个人拥有相对优势,能够做出比别人更加有效率的产出 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技术的革命大幅增加了生产效率,电脑的普及让以前的数学运算只要几分钟完成等等,达成目的的时间缩短了,自然成本降低了
资本的发达,各种金融市场和衍生品使得社会闲置资本流入到当前生产效率达到最大产出的行业, 然后最生了最大社会效益结果就是,大家都赚钱来
经济(本题中,就是你说的财富)其本质就是: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引起财富增长的原因要么是劳动力数量增长,要么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经济学对此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带来了生产力的增长,生产力增长带来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你感觉到钱就是多了。人口的增长首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劳动力数量增长了。其次,人口的增长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为更多的人口有更高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研发投入,可以投入更多的人研发,同时又可以使得分工更细化,所以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率 = 人口增长率的平方。换句话说:地球每增加一个人口,你的财富就增加了一点点,具体增加了:1/地球总人口数。论证:1500年世界人口4.75亿,GDP 2470亿美元。2001年世界人口60亿,GDP 37万亿美元。500年间人口增长了12.6倍,GDP增长了149倍,GDP增长是人口增长的平方。
好比大萧条你生产再多工作再辛勤,也无法得到食物,,如果不是杂交水稻,增加了食品供应,温州商人鸡毛根本无法交换糖,只有第一产业能存在下去,其他产业要全部灭亡
在没有大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钱多了,对应的是生产的商品超出了必需品的幅度增加了。所以每个人可以更自由的选择消费的方式。
钱就是财富,是物质的体现。科技进步了,生产力提升了,社会能制造的东西变多了,每个人的钱也就变多了。
老张,老李和老王都有价值10元的物品和10元钱老张向老李和老王购物,分别花5元,老李向老张和老王购物,分别花5元,老王向老张和老李购物,分别花5元,最后大家都购买了所需的东西,而每个人手里还是10元钱。而如果三人都拥有20元的物品和10元钱,上诉过程再轮回一次就OK了。现实中比上面只是复杂,但归根结底:总体的富裕不是钱的多少,而是生产力和购买力的增加,放到现在,就是科技水平的提高。
首先,每个人的钱都变多,是可能的。钱总量又不守恒,比如题主将来成为企业家,让中国多了一个年产值20亿的企业,央行自然会为此多印出大概几十亿货币吧。题主的问题虽是问钱,但这真不是钱的问题。讨论钱复杂的定义对题主木有帮助啊,题主看那么多术语不头大的话肯定就看书去了。 要帮题主低成本搞明白本质还是要重新定义题主的问题的。题主虽然问的是社会上“钱”为什么会越来越多,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为何社会上的“商品总额”为毛会越来越大。 钱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能买到东西啊!抛开复杂的货币发展过程和艹蛋的概念,能买到的林林总总的商品才是赋予钱无穷的魅力的魔法!那些商品的生产者才是创造钱存在意义的上帝!离开了商品钱是一无是处的废纸,擦屁股摩擦系数都不够啊!!! 到了现代,大家用的毛爷爷这种法币,中国人民银行其实想发多少就能发多少啊!为毛不给全国每人发上十亿啊!因为生产的商品没变多啊!!!突然冒出这么多毛爷爷我们买什么去啊!徒劳增添通货膨胀啊!!! 所以钱这个东西是我们社会需要增加多少,央行就会去按照公式算我们的需求,然后就增发多少。 题主心中真正想问的是为什么我们社会财富在增长,能买到的东西在增长,小时候想吃个辣条都得哭闹撒娇,现在肯德基居然吃到吐啊。因为我们国家生产力持续升高,生产的商品,人均创造的价值在升高 ,于是为了适应这个节奏,我们要多印毛爷爷,保持钱能满足更多商品流通的需要。 总得来说,是因为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平均更有用了一点。呃,注意,是平均…… 这个为什么生产力会上升,经济会繁荣,就跟全球化红利,制度优化,科技发展,新产业崛起,包括国家间的合作以及我国撕逼获胜抢到市场原料等等都有关。 要是我们突然经济倒退30年,就会有人问,为什么大家的钱越来越少了,少的这部分去哪里了?被哪个王八犊子给赚走了? 所以为了下一代也来知乎问钱怎么多了这种问题,我们要努力让自己都更有用一点吧!
那么多大神把一个简单的问题,讲的那么复杂,汗。这算不算另外一种炫技 = - = (别打我!)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商品的交易越多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币值稳定的前提下,货币越多表明社会生产的商品越多,因为中央银行会通过根据社会需求量还增发或者减少货币,所以每个人手上的钱都多了。另外简单的说下为什么交易不是零和博弈,茅于轼有个例子举的非常好,市场上的自愿交易必然是双赢的,十块钱的商品,卖家肯定觉得这玩样对自己的“效用”不值十元才会定价为十元,而买家肯定是觉得这玩样的“效用”肯定不止十块钱才会出手买。因为买家觉得这玩样低于或者等于十元或者卖家觉得这玩样效用高于十元或者等于十元,交易都不会发生,因为不是一方吃亏了要不就是双方都做无用功了。希望给题主一些帮助,以上。
钱是印钞机里印出来的,当然有可能每个人的钱都多了只是我要强调一点:每个人的钱都多了并不代表大家都富裕了疯狂印钱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所有东西都涨价了,生活质量还是没有提高所以我认为,是否富裕不应该从钱的角度去分析,而是看实际享受到的生活资源举一个例子,有这么一个村子里住着100个人,但是村里只有10栋大房子属于村里最富裕的10个人。忽然村里人掌握了建房的关键技术,一下子建了100多栋大房子,这时候大家手里的钱可能没有增加,但每个人都住上了大房子,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才应该是题主描述的“所有人都富裕起来”的情景。
钱等于物质的数量和质量,你有多少钱就能买到多少物质。钱等于服务的时间和价值。钱多了买的东西还是一样,那钱多没用。这里就有一个概念,购买力。即你的钱能买多少东西。
又不是零和博弈。。
钱主要是货币的概念。随着Labor division and specialization越来越细化,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效率随之提高。于是市场里面交易更加频繁,就需要更大的货币流通量。市场需求的货币流通量增加的话,第一、央行会增加货币的投放,第二、金融机构会提升效率再经过收入分配,到每个人手里的钱就增多了。-以上是非常粗浅而不完备的解释,请谨慎参考。
每个人的劳动所创造出的财富
看了大家的回答,觉得都答的很好,我也和题主一样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不是学经济的,只是平时喜欢看一些经济的东西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傻,下面和题主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不对的地方希望轻喷,我心脏小:假如地球上有一个国家叫皮鞋国,他们产皮鞋,穿皮鞋,还吃皮鞋(??д?)b,不管科不科学,皮鞋国的人只需要皮鞋,也只生产皮鞋,而皮鞋国有一千个国民。皮鞋国去年生产了一万双皮鞋,还不嫌麻烦的发明了货币来代表皮鞋,避免大家天天揣着皮鞋在路上走。一双皮鞋对应100元钱,也就是说皮鞋国发行了一百万元的货币在皮鞋国之中流通,这一百万元钱是完全基于这一万双皮鞋来发行的。皮鞋国的人民很平等,他们每个人都一样有钱,也就是说他们每人领到了一千元,可以换十双金灿灿、亮晶晶的皮鞋~到了第二年,皮鞋国的总统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发动了皮鞋大革命,提出了皮鞋梦的伟大构想,而人民也在感召之下,纷纷加班到很晚的工作,终于在今年制造了两万双皮鞋^ω^(当然去年的皮鞋已经被皮鞋国的国民消耗掉了),那么,现在皮鞋国的国民有两万双皮鞋,但却只有一百万的货币,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呢?通货紧缩,货币升值,一百元钱现在可以买两双皮鞋啦!但是,如果让皮鞋降价到50元的话,会影响到皮鞋国的进出口贸易,不管怎样,皮鞋国的总统认为皮鞋还是保持在一百元一双比较好,况且,这也符合最开始发行货币的基准,于是,皮鞋国又增发了一百万的货币。之前也说过了,皮鞋国非常的公平,于是他们因为辛勤的工作领到了加班费,每人一千元,现在,他们每人有了两千元的货币,可以换二十双金灿灿、亮晶晶的皮鞋了!那么,每个人新赚到的一千元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现在题主应该能够理解了吧。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千种死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