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物资包装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释

物流名词解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11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 2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6页免费5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1下载券2页免费10页免费8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
物流名词解释|物​流​名​词​解​释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军事名词解释系列--国防标志 - 军事论坛 - 8181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军事名词解释系列--国防标志
  象征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旗帜。有些国家的军旗还包括主管人员旗。一般由旗幅、旗杆和旗顶组成。旗幅的规格、质料、颜色、图案(字样)及制作方法等,各国军队都有严格的规定。旗杆一般为金属品,表面有旋纹;旗顶多为矛头、十字或其他象征性图形,有的饰穗子 。军旗是军队荣誉 、勇敢和统一指挥的象征,由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制定和颁发。 中国从原始社会后期起即以旗帜作为聚集族人的标志 。当时的旗帜样式简单 ,只是系在竿头上的象征性物件或图形。《尔雅》记载的“有铃曰旗”,《周礼》上称的“交龙为旂”,就是在竿头上悬铃、在帛上画龙作为旗帜。传说黄帝练兵摆阵法,设五旗五麾,“麾”就是古代指挥军队的一种旗帜。随着社会发展和军队指挥的需要,旗帜样式不断改进,种类不断增多。北周时期,由军将、师帅、旅帅、卒长掌握使用的旗帜就有麾、旞、?、斾四种。明朝军事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设有主将用的三军司命旗,识别将领身分的认旗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就是根据旗帜图案而命名,即画龙和不画龙的黄、红、白、蓝4色共8种旗帜。清太宗皇太极()时,八旗兵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色旗帜相区别。中华民国政府1912年6月颁布的国旗及陆军、海军军旗命令,规定以五色旗为国旗,以19星旗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同年10月,颁布陆军团旗命令,规定陆军团旗的图案与陆军旗相同,另加黑色丝边,旗杆顶端冠矛头,饰朱旄,靠旗杆一侧书写团的番号;同年11月,颁布的海军旗条例,规定了大总统、海军总长、次长等军事指挥人员旗,以及舰艇各种旗帜样式和使用场合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和逐步定型的。 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就制定了旗帜。1927年9月初,为筹备秋收起义,刚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奉命研制了起义的旗帜样式: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交*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的白布条上竖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月11日,该师指战员高举鲜红庄严的军旗,举行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此后,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样式曾作过多次修改,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五角星、镰刀、斧头或锤子)和鲜红的旗色没有变。1930年4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中,规定旗幅上方增加横写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字样,旗边加饰旗须,并确定了旗帜的规格、斧头样式和刃锋的方向等。1931年3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红军军旗样式有较大变化,镰刀斧头改为金黄色镰刀铁锤,五角星由白色改为金黄色,单独置于旗幅内上角,以旗须颜色(红、黄、黑、白、蓝、绿)区分部队属性(步、骑、炮、工、辎、医)。还规定了授旗范围和红军各级旗帜规格:中央军委为5.6×4(市尺,下同),集团军为5×3.6,军为4.4×3.2,师、团为3.8×2.8,营、连为3.2×2.4。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统一使用国民革命军旗帜。
  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样式为:旗幅为红地,长方形,横竖为5∶4,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故简称“八一”军旗。五星和“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八一”军旗是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是鼓舞全军指战员团结战斗的旗帜。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签署命令,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使用的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旗幅的上半部(占旗面的八分之五)均保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基本样式,下半部(占旗面的八分之三)区分军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蓝白条相间;空军为天蓝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主要授予团以上部队和院校,由司令部门保管,通常在典礼、检阅、隆重集会等时机使用。全军指战员必须自觉尊重和保卫自己的军旗,战时如由于部队怯懦而丢失军旗者,该部指挥员应受到军纪惩处。 世界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旗帜。有些国家军队的旗帜种类繁多,如武装部队队旗,独立军种(兵种)旗,部队(兵团)旗或战旗,海军舰艇旗和辅助船只旗,主管人员旗等。1990年前,苏军把授予团、旅、独立营(或炮兵营)、航空兵大队、军事院校、教导部队、海军支队的旗帜称战旗,战时随部队行动。苏海军舰艇还使用主管人员旗帜:苏联最高统帅旗、国防部长旗、总参谋长旗 、海军总司令旗 、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旗,舰队、区舰队、分舰队司令旗等。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帽徽&/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  佩带在军帽上象征军队的标志。中世纪末,欧洲各国就已经出现了在军人帽子上佩带各种特殊识别标志的习惯,如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某些轻骑兵的帽子上,插有不大的帽缨或一束雄鸡羽毛。18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国家的军队开始佩带帽徽作为标志。起初是用布制作的,后来改为陶瓷或金属制品,样式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一般与国徽(国旗)颜色相同。 中国清朝末年的新军和中华民国时期的军队,都 佩带帽徽作为一种识别标志。1912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规定的帽徽样式,陆军常服为铜质五角星,由红、黄、蓝、白、黑色五瓣组成;陆军军官礼服帽徽以常服帽徽为主体,边沿加饰圆型金色菊花,缀时红瓣向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佩带布料全红五角星帽徽。1949年6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帽徽样式与“八一”军徽相同。1951年后,海军、空军军官的帽徽样式与本军种军徽样式相同(见军徽)。&/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 & 195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了新的帽徽样式,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为圆形,正中镶嵌“八一”军徽,分别以海蓝、藏蓝、天蓝色垫底,周围为麦穗和齿轮。海军、空军帽徽分别衬以铁锚和飞鹰两翼。1965年6月,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统一改为全红五角星。1985年5月,陆军、海军、空军帽徽又分别恢复1955年样式,并分大小两种。1988年10月,在实行新军衔制的同时,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进行了改革,将1985年实行的小帽徽作为作训帽和女军人无檐软帽帽徽;大帽徽加衬金黄色松枝叶和天安门图案,适用于大檐帽、水兵帽、绒(皮)帽上佩带。新的三军大檐帽帽徽主体为“八一”红五星,八片金黄色松枝叶环抱麦穗、齿轮和天安门。新帽徽庄重严肃,美观大方。红五星、麦穗、齿轮和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肩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长青松树具有傲风雪、抗严寒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当代军人的不屈风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也佩带帽徽,其图案由国 徽、盾牌、长城和松枝组成。&/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FONT&&/P&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jpg&&&/A&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TR&&TD vAlign=top width=&100%&&&P align=right&
&/P&&/TD&&/TR&&TR&&TD&&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B&& && && && && && && && && && && &军徽&/B&&/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  象征军队的标志之一。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颁发经毛泽东审定、批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表示日中国人民举行南昌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从此人民解放军诞生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海军、空军的军徽以“八一”军徽为主体,表示海军、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象征广阔的海洋,衬以银灰色铁锚,代表舰艇。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象征辽阔的蓝天,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代表飞机。1949年6月~195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曾用作帽徽。1990年6月,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重新附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图样,并对军徽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军徽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用于举行典礼、检阅、军人宣誓、隆重集会时悬挂在主席台中央,也可用在臂章、奖状、车辆、舰艇、飞机、重要建筑物上;禁止在装饰物品、商业广告或有损于军徽庄严的场合使用。 世界各国军队的军徽,种类繁多,样式各异。 &/FONT&&/P&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jpg&&&/A&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TR&&TD vAlign=top width=&100%&&&P align=right&
&/P&&/TD&&/TR&&TR&&TD&&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B&& && && && && && && && && && & 军服&/B&&/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军人着用的制式服装。亦称军装。有统一规定的式样、颜色、用料和穿着方式。主要包括军上衣、军裤、衬衣、军帽、大衣、军鞋、标志符号等。按着装场合的不同,军服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按军种分,有陆军服、海军服、空军服等。按穿着季节分,有夏服和冬服。军服有防护、识别和象征三大功能。军服的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式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发展概况:日,南昌起义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早期的工农红军军服,为灰色中山装(部分部队是青色或蓝色),打绑腿,穿布鞋或草鞋,戴八角帽,佩带红领章、红五角星帽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军服为土黄色中山装,新四军为灰色中山装,军帽为直筒加帽围的圆顶帽,左臂佩带“八路”或“N4A”字样的臂章。解放战争后期军服颜色有土黄色和灰色两种,胸前佩带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个黑字的白底红边胸章,帽子改为解放帽,佩带“八一”铜质红五角星帽徽。1950年,全军服装式样统一为开襟式(战士夏服为套头式),大檐帽。服装颜色陆军为绿色,空军为上绿下蓝色,海军单衣为上白下蓝色,棉衣为全蓝色。1955年,随着军衔制实行,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礼服,元帅和陆军、空军为海蓝色,海军为藏青色,西服式,领边、袖口、裤缝饰不同颜色的军种牙线。陆军常服为棕绿色,海军常服为上白下蓝和全蓝两种颜色,空军常服为上棕绿下蓝色,均为立翻领,军官上衣为四个口袋,陆军、空军士兵为两个暗胸袋,海军士兵为套头式水兵服;军官为大檐帽,士兵为船形帽,女军人为无檐软帽,冬季均为栽绒帽或皮帽;校以上军官为毛料,尉官为斜纹布,士兵为平布。1965年,官兵一律改为佩带红五角星帽徽、红领章,戴解放帽,海军军服式样与陆军、空军相同,颜色为灰色。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度,换发87式军服。1994年军服着装实行区分种类统一编号,夏常服着装分三种,冬常服着装分四种,作训服着装分四种。参加操课、执勤或集会、校阅等统一着制式军鞋。着装具体要求,按条令和有关规定执行。日开始在驻香港部队中试穿新一代军服。&/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军服系列:包括军常服、军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 军常服 供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着穿的制式服装。每种常服官兵有别。各国军队的常服式样、颜色和材料,因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和民族习惯不同而各有特色。&/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中国人民解放军87式常服有军官夏常 服、冬常服,士兵夏常服、冬常服。①军官夏常服。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上白下藏青色,空军为上棕绿下藏青色。上衣为小翻领,两个上贴袋,两个下挖袋,西式裤;女军官上衣是两个下挖袋。用料为毛涤凡尔丁。配带色衬衣,系藏青色领带(女军官为玫瑰红色),金属制成的领花作为军种符号。制式衬衣,陆军为米黄色,海军为漂白色,空军为月白色,猎装式,开领,短袖,四个贴袋;女军官制式衬衣是两个下贴袋,夏季配藏青色仿毛西服裙。制式衬衣用料为精梳涤棉纱咔。大檐帽有军种牙线,帽墙外套人造丝带,陆军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帽饰带,将官为金黄色,校尉官为银灰色;帽徽为圆形,图案为“八一”军徽。②军官冬常服。颜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是上棕绿下藏青色。上衣为立翻领,四个挖袋,西式裤;女军官是开领,两个下斜挖袋。用料为毛涤马裤呢,海军舰艇尉官为呢服。将官大衣,陆军、空军为棕绿色,海军为藏青色,两个挖袋,有后腰带,带活里防寒层,用料为马裤呢。校官大衣为风衣式,颜色与将官大衣相同,带活里防寒层,用料为涤棉咔叽。尉官、士官大衣,陆军、空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藏蓝色,栽绒领,两个上斜挖袋,两个下贴袋,中腰有抽带和后腰带,絮片作防寒层(寒区为皮大衣),与校官大衣布料相同,舰艇尉官为呢大衣。冬帽是咖啡色栽绒帽或皮帽。③士兵夏常服。陆军、空军士兵夏常服,颜色与尉官冬常服相同。上衣为开领,四个贴袋;女士兵夏常服式样与女军官夏常服相同。用料为涤棉平布。士兵制式衬衣为开领,短袖,两个上贴袋,女士兵制式衬衣与女军官制式衬衣相同,用料、颜色与所在军种的军官制式衬衣相同。士兵大檐帽,式样与军官大檐帽相同,帽墙丝带陆军、空军为墨绿色,中间分别加1厘米正红色或天蓝色装饰线,海军为黑色;帽风带为黑色人造革。海军士兵夏常服为上漂白下藏蓝色,上衣是套头式带披肩水兵服,裤子为旁开口水兵裤,用料为涤棉平布。帽子为带飘带的无檐大顶帽。④士兵冬常服。式样与军官冬常服基本相同,上衣口袋改为四个贴袋。陆军、空军士兵冬常服颜色与夏常服相同,海军为藏蓝色。用料为涤棉咔叽。防寒层与尉官冬常服相同。海军舰艇士兵为套头式水兵服。大衣式样与尉官大衣基本相同,但有风帽、护膝,寒区为皮大衣,水兵为呢大衣。绒帽或皮帽有帽耳孔。军士长、专业军士、学员冬夏常服式样与尉官相同,用料与士兵冬夏常服相同;佩带军士长、专业军士、学员肩章。 军礼服 是军人在重大节日、典礼、检阅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着穿的制式服装。有的国家还有宴会服(晚礼服)、节假日礼服和常礼服等。多数国家军队只配发军官。军礼服用料讲究,多用纯毛或毛涤混纺织物,制作精细,色彩鲜艳,装饰注重民族风格。许多国家的军队还有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及演出服。中国人民解放军礼服有军官礼服,仪仗队和军乐团礼宾服,文工团演出服。军官礼服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均为西服式,采用方下摆。夏礼服为平驳头凡尔丁上衣和裤子,陆军为米黄色,海军是本白色,空军是浅天蓝色,领边、裤中缝有军种牙线。礼服领花将军为五星和松枝叶,校官为五星和麦穗,尉官则是五星和宝剑形光芒线组成。大檐帽饰有金黄帽檐花,着用常服的衬衣、领带和肩章。冬礼服为尖驳头礼服呢上衣和裤子,陆军为海蓝色,海军是藏青色,空军是宝蓝色,领边、裤中缝的牙线与夏礼服相同,配冬礼服大檐帽。配套服装与夏礼服相同。&/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作训服 亦称野战服。是军人作战、训练、劳动和执行军事勤务时穿着的制式服装。特点是轻便耐用,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适应野战条件下的需要。一般按军种分类,有的国家军队还有兵种作训服。按保护色分,有单色普通作训服和多色组合迷彩作训服,通常是官兵通用,多采用合成纤维与棉花混纺织物制作,也有用纯棉织物和经过特殊处理的纯化纤织物制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作训服包括夏作训服与冬作训服两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色。夏作训服上衣为夹克式、开领,有两个带拉链的前胸挖袋和两个带袋盖的下贴袋,贴袋外有两个带拉链的斜插袋,有臂袋和标志袢,下摆有松紧带。裤为宽松式西式裤,前后各有两个贴袋,裤脚口有扣袢。软体立帽墙宽帽檐的作训帽,帽子两侧分别有一组两粒装饰扣,用料为涤棉平布。帽徽采用软塑料,易于隐蔽和戴钢盔。冬作训服,上衣为开关领,有两个胸袋、两个下贴袋和臂袋、标志袢,下摆、袖口和裤口有抽带,防寒层与冬常服防寒层通用。用料为涤棉咔叽。迷彩服颜色,夏季为林地型色,冬季为荒漠草原色,式样、材料和防寒层与普通作训服通用,配迷彩作训帽。&/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工作服 为工作方便和防护需要着用的制式服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工作服包括普通工作服和特种工作服,并区分军种工作服和冬夏工作服,不同工作岗位着用的工作服用料有别。普通工作服主要有机械操作服、装甲兵工作服、医护人员工作服、炊事工作服等。机械操作服,陆军为草绿色,海空军为藏蓝色。上衣为夹克式,紧袖口,两个胸袋,暗扣,有护肘;裤子有护膝、护裆。面料夏为维棉平布,冬为维棉咔叽。装甲兵冬夏工作服均为夹克式上衣,有护肘,裤为马裤,颜色、用料与冬夏陆军机械操作服相同,与冬工作服配套的有棉内胆和皮棉内胆。苏军的普通工作服包括在特种工作服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种工作服,分为特殊环境防护服和有害物质防护服两类。
&/P&&/FONT&&/TD&&/TR&&/TABLE&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臂章&/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佩带在军衣衣袖上臂部位,表示军人身分或勤务的标志。一般佩带在左臂,形状有长方形、菱形、盾形等。套在袖子上的长方形臂章亦称袖章或袖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史上曾以臂章为标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些游击队、赤卫队的臂章,正中为五角星和镰刀、锤子,上边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字样,下边填写单位、姓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佩带的臂章为长方形(8.5×6.5厘米),白布底,用蓝色印制,中间为“八路”二字;新四军佩带的臂章与八路军佩带的臂章大致相同,中间印有“N4A”(新四军)字样。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中仅部分院校学员、教职员工及担负特殊任务的军人佩带臂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次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均规定有值班、执勤人员臂章的样式、佩带方法。臂章通常用黄色或红色的丝织品制成,长35~45厘米,宽10~12厘米,标以红色或黄(白)色的“值班员”、“值日员”、“值勤”字样,套在左臂上。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负城市军容风纪纠察的人员,开始佩带印有“纠察”二字的盾形臂章。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曾佩带过印有“公安”二字的盾形臂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立后,于1985年1月开始佩带盾形执勤臂章。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以臂章作为军种、兵种或技术勤务的标志,也有的作为军阶符号或所属部队的标志。如苏军的臂章一般表示军兵种或技术勤务,美军的臂章主要用于表示士兵的军阶。日本自卫队的臂章通常作为军衔标志, 也有的作为所属部队的标志&/FONT&&/P&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军衔&/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分的称号、标志,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通常由将官 、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军衔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正式军衔、临时军衔和荣誉军衔;按兵役,可分为现役军衔、预备役军衔和退役军衔。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具有一定功绩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所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 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 军衔等级的设置,同军队的规模和体制编制密切相关。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是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扩大,将军遂划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是上尉一连长,上校一团长,准将一旅长,少将一师长,中将一军长,上将一方面军(或战区)司令官。 军衔授予的条件和程序,各国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授予军衔,一般以军人所任职务的编制军衔、政治品质、业务素质、服役经历及劳绩贡献为依据。军官军衔的授予, 许多国家集中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手中,也有的国家将中、下级军官军衔的授予权赋予国防部和高级军事机关。 军衔晋升是军人的一种权利。各国对校级以下军官及士兵军衔的晋升期限,都有具体、严格的法律规定;将官军衔的晋升,通常实行择优选升,不规定具体期限。和平时期,军衔一般都是按期逐级晋升,因职务提升而军衔低于新任职务的编制军衔,或在工作中建有突出功绩的军官,军衔可提前晋升。 为使军人的军衔与其所任职务相一致,有的国家实行临时军衔制度。如美国规定,下士以上军人正式军衔尚未期满,而被正式任命或临时任命为比其正式军衔高的职务时,则授予同新任职务相适应的临时军衔 。临时军衔 ,一般都高于本人的正式军衔。被授予临时军衔的人员,其权力和服装式样与正式军衔相同。职务下降时,临时军衔亦随之下降,但不得低于原有的正式军衔。英国、印度等国,亦实行临时军衔制度。 军衔是多数国家规定军官服役年龄和军人享受物质待遇的重要依据。军官服役年龄的大小,同军衔的高低成正比,不过这种比率逐步呈缩小趋势。西方国家军官的薪金,大多以军衔作为依据,东欧一些国家的军官,军衔则为薪金构成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武职官员等级制度。秦汉时期,官员的等级称“石”。魏晋以后,官员的等级称“品”,多数朝代的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18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32级。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者45阶,少则18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完善。清朝末年,清政府参仿西方军事制度,实行营制改革。从1904年开始至1911年3月,历时6年多,逐步地在中国军队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衔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武阶制度。中国初次建立的军衔设6等18级:上等第一级包括大将军、将军、正都统,第二级为副都统,第三级为协都统;中等第一级为正参领,第二级为副参领,第三级为协参领;初等第一级为正军校,第二级为副军校,第三级为协军校;额外军官一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正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定军衔等级为6等16级:上等军官称将军,中等军官称都尉,初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3级;额外官佐1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 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军衔设7等2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未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198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度,军衔设6等18级:一级上将(设而未授)、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长、专业军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1993年4月,士官军衔增加等级,军士长和专业军士军衔,由高至低各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1994年5月,将官军衔中不再设一级上将。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为3等8级:预备役少将;预备役大校、上校、中校、少校;预备役上尉、中尉、少尉。 军衔出现于15~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故习惯上称其为西欧式军衔。17~18世纪,西欧式军衔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形成一种国际性军队等级制度。各国军衔的形式大同小异,通常以将、校、尉、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其等级设置数量的多少不一。将官,多者设5级,少者设1级,设2级、3级、4级者皆有。校官、尉官,有的国家各设3级,有的国家设4级。准尉,有的国家不设,有的国家设置,但其等级数量不同,少者1级,多者6级。军士,多数国家设3级或4级,少数国家设两级或5级、6级、7级。兵,多数国家设两级或3级,少数国家设1级或4级。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军衔设置,多数国家三者基本一致,少数国家略有差异。平时与战时军衔的设置,绝大多数国家没有什么区别,但有的国家的最高军衔,如苏联的大元帅、美国的五星上将,平时一般不授。&/FONT&&/P&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9.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9.jpg&&&/A&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6.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6.jpg&&&/A&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4.jpg&&&/A&
&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FONT face=楷体_GB2312&&b& 领章&/b& &/FONT&&/FONT&&/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佩带在军衣领上的军人识别标志之一。形状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斜角形等。一般用织物制作,颜色鲜艳,精致美观,缀有军衔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通常分为常服领章、礼服领章以及作战服领章等。各类领章样式基本相同,礼服领章还以饰物相衬,战时领章的星徽、符号多用无光泽金属制作。 20世纪初,中国军队即开始佩带领章,用以区分 军人的军衔等级。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规定陆军礼服衣领上绣有领章,样式为金色飞蟒抱珠和金辫,以珠子颜色区分等次,以金辫数区分级别,共为3等9级:上等红珠,中等蓝珠,次等白珠;各等第一级缀金辫三道,二级二道,三级一道。1911年(宣统三年),增加了常服领章,样式为长方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区分兵种及缀标号,下部缀六角星徽区分级别,周边和中央隔离线镶辫条,以颜色区分等次,军官、士兵均佩带;改礼服领章为全领绣花,以颜色区分等次。1912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新的陆军领章样式,礼服领章与宣统三年的样式大体相同,常服领章改为剑形,中等、初等官佐及准尉领章填写团(独立营)番号;士兵领章,左填团、营番号,右填本人编号。1936年1月,国民党政府颁布的《陆军服制条例》规定,陆军军官、士兵的领章均为长方形,以三角星花区分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佩带平行四边形领章。1930年5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规定:领章分步兵、骑兵、炮兵、航空兵、技术兵和职员6种,各以底色和边色相区分,如步兵为深绿色底黑边,炮兵为黑底红边。由于部队分散,战争频繁,此种领章未能实行,红军仍普遍佩带全红领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及50年代初,主要以臂章、胸章为标志,不佩带领章。&/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 1955年实行军衔制时,陆军、海军、空军官兵的领章分别为红色、黑色和天蓝色,上缀军种、兵种或专业勤务符号,陆军、空军士兵领章还有表示军衔等级的五角星徽;海军士兵佩带小肩章,不佩带领章。1958年1月起,军官改佩军衔领章,其规格、底色与原制式相同,三面镶金黄色边,并有区分军衔等级的星徽和横线,尉级军官为一道黄色横线,校级军官为两道黄色横线,将军和元帅领章无横线。其中少尉、少校、少将为一颗星徽,中尉、中校、中将为二颗星徽,上尉、上校、上将为三颗星徽,大尉、大校、大将为四颗星徽,元帅领章缀一枚国徽和一颗星徽。海军陆上士兵、海军航空兵士兵冬常服肩章和海军士兵大衣肩章,改为领章。1965年6月,取消军衔制,全军统一佩带全红领章。1985年5月,陆军、海军、空军领章又分别改为红色、黑色和天蓝色,军官领章三面镶金黄色边,中间缀五角星徽;士兵领章缀军种符号。198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全军官兵改佩军种(专业技术)符号或领花,军人常服和制式衬衣缀军种或专业技术符号(见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军官礼服缀领花。1992年5月,文职干部统一配发服装,佩带文职干部领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自1989年2月起,亦改佩领花,样式为圆形,由盾牌和松枝叶组成,金属材料制作。 世界各国军队的军人军服上大多佩带领章,作为识别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部队性质的标志。&/FONT&&/P&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8.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8.jpg&&&/A&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0.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0.jpg&&&/A&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纪念章&/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为纪念某一重大战役、事件等颁发的证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部队官兵颁发纪念章,统一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制作。各军区、军种、兵种制作颁发纪念章,必须报经总政治部审查批准。 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处于战争环境,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和制作纪念章没有统一的规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颁发过“东江暴动纪念章”、“闽浙赣边区坚持斗争纪念章”、“红军十周年纪念章”等。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八路军部队颁发过“抗战八年纪念章”,延安和辽东军区八路军部队颁发过“抗战胜利纪念章”等。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军区和野战军为纪念作战区域和战役的胜利,都曾颁发过纪念章。如1948年第四野战军暨东北军区颁发的“解放东北纪念章”,1949年华东军区颁发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军区先后都颁发过纪念章。如1949年11月西南军区颁发的“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1950年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华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的“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同年9月,为纪念中央人民政府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章”。1952年8月,西南军区颁发了“解放西藏纪念章”。同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功与奖励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全军统一制发“英雄纪念章”、“模范纪念章”。1954年2月,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向全军官兵颁发了慰问纪念章。1979年,为表彰自卫还击作战部队的功绩,总政治部颁发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纪念章。1986年,成都军区和昆明军区向云南边防部队颁发了“老山、者阴山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纪念章”。1989年7月,中央军委为表彰在首都部分地区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颁发了“首都卫士”纪念章。&/FONT&&/P&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海军旗帜&/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海军部队用于识别、通信、礼仪等各种专用旗帜的统称。主要在舰艇 、船只上使用 ,一般包括海军旗、舰首旗、各级主官旗、长旒旗和通信旗等。 海军旗,又称舰尾旗,是识别海军舰艇、船只所属国籍的标志。许多国家的海军旗与国旗相似,有些则完全不同,有些是以国旗或军旗代海军旗。海军旗的悬挂方法:水面舰艇停泊时,挂于舰尾旗杆;航行时单桅舰挂于桅杆斜桁,双桅舰挂于后桅杆斜桁;潜艇在水面航行和停泊时挂于舰桥后部旗杆。通常晨8时升旗,日落降旗。作战时,所有舰艇不论昼夜均悬挂海军旗。 舰首旗,是悬挂在军舰舰首旗杆上的一种海军专用旗。通常为海军旗,有些国家有特制的舰首旗。三级以上军舰在停泊时,每日升降舰尾旗的同时,升降舰首旗。 各级主官旗,是表示国家武装力量高级将领、海军各级主官职位的旗帜。通常设有: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旗、国防部长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旗、海军司令旗、舰队司令旗、舰艇编队司令旗、海军将官旗等主官旗。一般悬挂于舰艇主桅顶,表示有相应职务的主官登上该舰。舰艇编队中升挂主官旗的军舰为编队指挥舰。 长旒旗,是一种悬挂在舰艇桅杆上、尾端分*的长条旗,用于表示舰艇在役的海军专用旗,又称舰艇服役旗。悬挂长旒旗,表明舰艇在航。当有主官旗的首长登舰时,升起主官旗,同时降下长旒旗。有些国家海军舰长乘舢板或小汽艇至外国军舰访问时,舢板或小汽艇艇首也悬挂长旒旗。 通信旗,是以各种不同样式和颜色的旗帜表示字母、数码和某种特定意义,用于舰船间、舰船与陆地间通信联络。 海军旗帜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国海军的舰船上。到16~18世纪,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海军所广泛采用的特有装备,并有专门的制度规定。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命令,海军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代。海军的每艘舰艇 、船只均授予军旗一面 。海军各级机关和陆上部队,授旗范围、规格与陆军、空军同。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签署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使用的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见军旗)。海军仪仗队单独执行司礼任务时,可使用海军军旗。海军军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军旗,维护她的尊严。&/FONT&&/P&
&img src=&/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bbs/mybbsimages/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bbs/mybbsimages/4.jpg&&&/A&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军用飞机识别标志&/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为标示军用飞机的所属国籍而喷涂在机翼、机身或尾翼上的特定标记。习称军用飞机机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为辨别敌我,首先在飞机机翼下面两端各涂上一面联合王国国旗,其他参战国也相继在飞机上涂上各自的识别标志。此后,世界各国均规定了本国的军用飞机机徽。有的采用国旗或军徽的形式,有的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绘制色彩鲜艳的几何形状图案。大多数国家诸军种、兵种的军用飞机均采用同一种机徽,个别国家有所区别。军用飞机识别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 ,往往因国家的国体 、政体改变或其他需要而加以更改。一些国家为区别飞机所属的军种、兵种、部队和机型,以便于实施空中指挥,还在军用飞机上标有文字、数字和图形等特殊符号。 1930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在鄂豫皖苏区曾缴获1架国民党空军飞机,经修复后,在机翼两侧下方各绘一颗红五角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空军后,军用飞机的识别标志是在红五角星内印金色“八一”两字,两侧辅以两根红色长条。陆军、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识别标志与空军的相同。&/FONT& &/P&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奖章&/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包括: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八一,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于日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光辉史实;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延安宝塔山,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战争的革命大本营;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天安门,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起,英勇地进行了长期革命战争,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根据国家宪法规定,作出《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条例规定,勋章分一、二、三级,奖章不分级。勋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奖章由国务院批准,国防部长授予。授予勋章、奖章的条件,以参加革命时间的长短和当时职级的高低,以及是否一直坚持革命工作而无重大过失为依据。授予勋章、奖章的同时发给证书。&/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 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  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日~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以上干部。二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和营级干部。三级八一勋章授予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25军,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八一奖章授予在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上述人员以外的人员。&/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 授予抗日战争时期( 日~日 )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级的纵队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旅级、团级及其相当干部。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连级及其相当干部。独立自由奖章授予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脱产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排级以下人员。&/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 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日~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营级及其相当干部。解放奖章授予当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连级以下人员。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的人员(含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根据其功绩大小,分别授予解放勋章或解放奖章。&/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勋章、奖章的颁发工作,原计划分两期进行。1955年颁发现役军人的勋章、奖章,1956年颁发转业、复员和离队军人的勋章、奖章。第一期完成后,第二期因故没能按计划实施。 这次依据国家宪法颁发勋章奖章,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一次总结性奖励。这种殊荣,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立功受勋人员的关心,也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历史功绩的肯定,对全军官兵具有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FONT&&/P&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符号&/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 & 符号在军队中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①指表示军人及各种军用物资所属国籍、军队、军种、兵种、专业兵机关、部队、院校或勤务部门的象征性图案。如军种符号、兵种符号,在各国军队中几乎皆有,美军还有总部参谋符号、监察署符号、军法队符号等。符号可佩带在军装的固定部位上,亦可绘制在旗帜或武器装备上,还可印刷在证件上。②军用地图和图解文书上表示地物、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情况、战斗情况、气象情况等的象征性标记。按用途,分为地形符号、军队标号、气象符号;按与实物的关系,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按绘制方法,分为线状符号、说明符号等。
&/FONT&&/P&
&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FONT face=楷体_GB2312&&b&绶带&/b& &/FONT&&/FONT&&/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 用于连挂勋章、奖章和略表的带子。通常以丝绸制作,有规定的颜色和花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勋章和奖章皆配有绣带。前苏联规定其勋章和奖章配有绶带,在向机关、团体、部队授勋时,将绶带系在他们的旗杆上,个人可佩裹有相应缀带的略章,以代替勋章和奖章。美军规定,在参加庆典时可在穿常服和礼服的情况下佩带绶带。各军种绶带的颜色都有明确的规定,如陆军规定各兵种和专业兵绶带的颜色是:鲜红色----炮兵、工兵,黄色----装甲兵、骑兵,桔色----通信兵,钴蓝色----化学兵,深蓝色----航空兵,步兵蓝----步兵,绿色----宪兵、专业参谋,深绿色----特种部队,砖红色----运输兵,等等。
&/FONT&&/P&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胸章&/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 军人佩带在军衣左胸部位的徽章。一般在正面或背面标明佩带人的姓名、职务、部别、颁发时间及编号等。在中国,20世纪 30年代,国民党军队曾佩带胸章,形状为长方形,中间印有部队代号或番号,两侧填写军人姓名、职务等,下边填写颁发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史上曾佩带过胸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胸章为椭圆形,中间印有镰刀和锤子,上下分别填写单位、姓名、职务。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 ,新四军主要以臂章为标志,有些部队佩带长方形胸章。1949 年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及工作人员一律佩带胸章。胸章形状为长方形,正面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 ”字样,背面填写姓名、部别、职别、编号及年度等。1955 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 ,全军停止佩带胸章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以胸章为标志,正面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宇样。
&/FONT&&/P&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袖章&/FONT&&/b&&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 军人佩带在军衣衣袖上的标志。主要用于表示其军衔、属何军种兵种、执行何种勤务等。在中国,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时期,军队的袖章缀于军衣两袖口上方,主要用于表示军衔等级。1905年,礼服袖章为五花辫图案,以花辫的颜色区分等次;常服袖章,官佐军士和兵均为红细辫一道。1936年1月,国民党政府规定, 军官大礼服袖章图案为金辫和梅花,以金辫的多少区分等次,以梅花的数量区分级别;特级上将于梅花之上加缀圆环三个,成品字形,一级上将加缀圆环两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袖章与臂章无严格区分,通常称套在袖子上的标志为袖章或袖标。&/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 &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以袖章作为军人军衔和所属军种、兵种、专业兵及勤务的识别标志。前苏联军队的袖章既可表示军衔、属何军兵种或技术勤务,又可表示超期服役年限或院校学员的年级。美国军队的袖章主要用于士兵,通常表示其军衔和属于何军种。
&/FONT&&/P&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