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学习古文几个方向 “小学”与“训诂”?

《论语别裁》前言中作者提到:“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然而正文中,南氏将①“学而时习之”的“时”解释为“时间”;②“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解释为:父母在面前和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都要言行一致;③“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的“旅”解释为“旅行”,“女弗能救与”解释成解释成“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④“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解释为: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长、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⑤“无友不如己者”解释为: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不要以为任何一个不如自己......过去读书以为某某某犯的文史错误就够多了,没想到南氏犯得更多,真可谓姜还是老的辣!然而我百度了一下,南氏很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在多个场合提到过文言文的重要性,可为什么他本人的文言文水平会是这样?我读书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南氏的文言文水平?=========================================================
南怀瑾先生博闻洽识,不囿乎书记之言,新意别裁,间出于古人之外。言之凿凿者,先生得而解之,物之汶汶者,先生亦得而解之。有夷甫风。于是天下以先生有道而重之,号为”南师“,桃李悉在门下,其他人不可语焉。故陈同甫词云: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千载之上,见谶于古人,不亦奇伟哉!
人文学科是绝对存在正确答案的,虽然这个正确答案并不绝对。文言文这种东西是古人用来交流的工具,肯定是有一个标准的解释的,否则古人如何交流?而这种标准的解释当今人如果想了解到,肯定是要花一番工服(比如比对各种文本当中同一词句的用法)来尽可能接近之的。不能说你信口胡诹一个所谓“别出心裁”的解释就打着“人文学科没有标准答案”的大旗给自己打掩护,最恨的就是说这种话的人,人文学科里也是有“民间科学家”的。
我认为题主问的问题本身有问题。相信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认真读过《论语》的人,都很难认同南怀瑾对某些章句的理解,首先在文意上就说不通。那么,最基本的文意这关过不了,一可能是他有意为之,二可能是他的小学功底不行,这不能广泛归结为文言水平不行。我不知题主所言的“文言文水平”具体是什么意思,但小学水平和文言水平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姑且尝试说下去。在汉朝,小学指的是文字学(六书)、训诂学(顺释古文)和音韵学。而文言水平则可能涵盖更广泛的意思,比如有没有文采,会不会写诗作词。一个文言文写得好的人,比如南怀瑾的文笔看着还不错,不一定懂训诂和音韵,不一定通《说文》、《尔雅》,尤其在南宋之后,文和学就是两回事,文变成了纯粹的辞章写得好,是literature层面上的意义。而学才是我们现在所言的academic的事情。所谓“训诂通而义理明”,训诂、音韵对研读经典都非常重要。不妨再找旁证,南先生的小学根基如何相信可得而知之。若是他有意标新立异,那么他的学术态度则不走踏实一路,再怎么阐发己见、说得再有道理也好,那也是他的一家之言,不过是借着《论语》挂羊头卖自家的狗肉,与《论语》本身的义理没有多大关系。非学术人士拿来当做兴趣读物,不较真,也无可指摘。最后补充,作为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又不是南怀瑾或者杨伯峻或者朱熹的粉丝,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他说了什么,说的有没有道理。有人把“时"解释为”时间“,好,那我们就去查字典、查历代的注解,看他这么解释在训诂上站不站得住脚,在义理上说不说得通,管他是南怀瑾说的,又或是朱熹、乃至是郑玄说的。唯有先对理而不对人,才能客观。至于对某个人物的学术评价,却是后话,也只有从这样的客观开始,评价才是公允的。
反手摸肚脐,俯身散马蹄。古文学中的“小学”是指“训诂学,声训学,文字学”吗,为什么?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古文学中的“小学”是指“训诂学,声训学,文字学”吗,为什么?
古文学中的“小学”是指“训诂学,声训学,文字学”吗,为什么?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指学校。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认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小学”也是相对于“大学”而说...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小学\"应该指学习小的方面,浅薄的方面!感激不尽。
首先感谢 和 两位老师不吝金玉,与我等分享学习音韵学和训诂学的诀窍。其实上个周末我就看到这道题目了,嘫自忖能力不够难当大任,且俗事缠身无暇理清头绪,所以一直拖延至今。今天忽来兴致,我便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出来,希望对廣大致力于汉字、小学乃至中华文化研究的同仁们有所帮助。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谈谈学习古文字的方法列出一些参考书目※※※※※※※※※※※※※※※※※※※※※※※※※※※※※※※※※※※※※学习古文字的方法林澐先生曾经在他的著作《古文字研究简论》的後记部分如是说:于先生(笔者按:此处指林澐先生的授業恩师于省吾先生)的论著,以“严谨”著称于中外学林。先生生前常对我们讲治学中博和精的关系。在结束这本小册子时,还想说一点感想。古文字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古文字学和许多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现今的古文字学家是从很不同的途径而走到古文字研究上来的,在研究中就各有其擅长,各有其特点。于先生自己说,他是从古器物学转而研究击文字的。他把古文字研究和古籍考订结合起来,在两方面都有所创造。解放后,又重视学习民族学,原始社会史和考古学,所以在古文字研究中屡有新解。但他最强调的仍然是考释占文字的严密而科学的方法,认为这是取得正确研究结果的关键。老一辈的古文字学家,往往从各自的治学道路出发对初学者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说:“没有古文献底子别想搞古文字”,“不懂先秦史就不能研究古文字”、“要懂民族学”、“要懂语言学”、“要懂考古学”等等。当然,哪门知识对古文字研究都是有用的。你要考定有关作物名称的古文字,就得有植物学知识和农业知识。你要释读玺印文字,就得有古地理知识和古代官制的知识。你要讲通曾侯墓出土的编钟上的铭文,甚至还要有专门的古代音乐知识……这是举不胜举的。实际上,不单是搞古文字研究,搞任何学问,有宽阔的知识面总是一个有利条件。但是,真正作为搞古文字研究的先决条件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有阅读繁体字的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至于其他知识,有了自然更好,没有也不要紧,在研究古文字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需要随时去学。目前真正的危险并不在于搞古文字研究的人知识面太窄,而是在古文字研究中用东拉西扯的办法炫耀其博学,从而掩盖在研究路子和方法上的根本错误和对古文字学本身的极端无知,使古文字研究变成一种哗众取宠或借以吓人的把戏。所以,在这本小册子中,尽自己浅薄的能力,专谈了古文字学本身的一些问题。热切希望每一个有志于古文字研究的人,不要一开始就走到“头重脚轻根底浅”的邪路上去。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昨天重新温习一遍,果如至聖先师所言有了新的收获。林先生道破了学文字学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其二是研究方法要对路,不能走邪门歪道。关于第一个原则我想在第二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我主要讨论第二个原则。首先我们要明白研究古文字学是为了做什麼《說文解字·敘》云:「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敎國子,先以六書。」段玉裁注曰:「國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師氏敎之,保氏養之,而世子亦齒焉。六書者,文字聲音義理之總彙也。」「小学」的概念正是出自此处。小学自汉代开始就是作为传统经学的一门必修科目而存在。他存在的目的是让刚发蒙的初学者对字形、字义、字音有系统的认识,这样在往後学习经学的其他经典(主要是先秦经典)才不至于误会曲解先聖大义。(也就是说对《论语》等经典的解释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让自己有独立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能力。而不是像中世纪的西方一样,《聖经》等经典的最终解释权掌握在政教合一的领袖——教皇手里)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以及章太炎先生的倡导下,语言文字学科从传统的经学中独立了出来。以「识字」、「明经」、「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小学逐渐过渡为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框架和理论的现代语言文字学的相关学科,而古文字学就是其中的一種。古文字学的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出土的古文字(李学勤教授认为汉武帝之前的文字都可称为古文字。也就是说把西汉初期的汉简文字也包括在内),並據其字形、上下文字义以及经典中的字义来确定字形本义。由字形本义,我们可以建立一张由字形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组成的多叉树(此处笔者借用计算机数據结构概念,因为想不起其他合適的用词了),可以回溯词源,这些对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都很有帮助。汉字和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至今不可或缺的书面载体,他们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信息,揭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情感和文化心理。所以现代的语言文字学,其研究目的比传统的小学更单纯更直接也更为深刻,那就是与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一起互相促进发展,共同来还原和重现几千年来灿烂的中华文化。严肃点说,文字学和历史学、考古学一样是一门严谨的人文科学,不是嬉皮笑脸地在微博上转载「」(笔者按:「丨」是汉字笔画之一,没有有意义的读音。字典上的读音都是中古时期的後人(相对于先秦人来说)附会上去的);或者是碰到同字异笔字(类似英语里头color与colour的区别)就拾人涕唾拿茴香豆挙例子並且暗讽一通(),这只会显得自己很无知。然後我们应该怎麼做目前网上有一股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戏说汉字。简单来说就是一帮不是科班出身的研究者,本身对古文字研究的基本状况以及理论、方法一无所知,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撰稿写文章(笔者按:有兴趣爱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作品贻害无穷啊)。特别是某些国学领域内的大V,他们对国学造诣很深,但是本身文字学知识匮乏(简单来说是手头掌握的资料太少,容易偏信一种学说),听到一点比较有故事性或者有噱头的文字解释(或者压根就是他自己拍拍脑袋想出来的)就写文章来炒作,然後直接误导了他的那帮国学粉丝(这些国学粉丝拿着大V的作品继续误导人)。化用名言就叫做「学而不精,误人不倦。」这種人,也就是林澐先生所提到的「在古文字研究中用东拉西扯的办法炫耀其博学,从而掩盖在研究路子和方法上的根本错误和对古文字学本身的极端无知,使古文字研究变成一种哗众取宠或借以吓人的把戏」的人。说了这麼多还没例子呢,我就把我从知乎上看到的几个作为典型例子。1.此说自李敖开始流传甚广,但是似乎古文所未载。这个问题
老师的答案是正解。李敖一葉障目,枉为「大师」。2.这个链接引用的是目前排名第二的答案。这个答案的答主本身是不懂古文字的。他引用的著作是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著作《白鱼解字》。对于流沙河老先生,我本身是十分尊敬他的。中学的时候学他的一篇诗歌「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至今印象深刻(让我学会了什麼叫做「顶真」)。但是我还是很遗憾地告诉各位,流沙河的古文字功底並不深厚,文字学也非他所长,《白鱼解字》是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不看好的一本。我们看这位答主回答的片段造字之初,人字专指男人,正如英文man和human,猜想人字跪膝、佝腰、撑臂、俯身之形,乃是男人做爱最常有的姿势,所以人指男人。人字翻转成匕,俯身变成仰身,即指女人。造字者教我们从姿势识别男女两性,盖无疑矣。这是流沙河老先生的过度引申(可以说是YY),「人」和「匕」(倒着的人形)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並没有在性别上有所分别。(当然,另外一个也写成今天楷书字形的「匕」,如「牝」字,的确是雌性符号,见
的这篇回答。「匕」(倒着的人形)与「匕」(雌性符号)是两个不同的古文字部件,只是楷书长得一样而已。凭此就可断定流沙河老先生功力不深厚,没有释读古文字的能力。)流沙河老先生的过度引申,其实就是在炒作先秦人的性别崇拜,无疑符合了众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的特殊口味,于是乎,点赞的人就噌噌噌上去了。3.这个例子来源于我前天回答的这个问题这个题目本身很单纯,不需要牵涉字源。但是下面的某一篇回答在开头部分提到了甲骨文、金文以及错误解释「围着火一群人说话」。然後我立马发飙了。。。冷静下来後,我终于找到了这个无稽之谈的出处,那就是我在这个小节开头列出的「象形字典」。事实上「者」字並没有确切的甲骨文,即便学术界有「者」字甲骨文的论文发表,也不是上图所示的这个字。(详见我在这个问题开头部分的回答)事实上「者」字並没有确切的甲骨文,即便学术界有「者」字甲骨文的论文发表,也不是上图所示的这个字。(详见我在这个问题开头部分的回答)象形字典也犯了和流沙河先生同样的错误——没有释读古文字的能力,喜欢张冠李戴,喜欢讲故事(围炉夜话都扯上去了,真会扯淡)。事实上他所贴的甲骨文是「尞」字的甲骨文。(截图自(截图自)三个例子说完了,目前为止笔者戾气太重,似乎得罪了许多前辈。但是做学问的,就应该追求真理,杜绝歪理邪说。因为达者为先,在古文字学上,他们並不是我的前辈。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有正确的研究古文字的方法和指导思想,杜绝这種戏说汉字性质的民科读物,而是多看真正的古文字学家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其实也有通俗易懂的)。(这一部分我将在下一个部分讲到)今天我暂时先写到这里,过几天得闲我继续写第二部分。希望能对各位知友建立正确的汉字观念有帮助。
先生珠玉在前,我实在不敢妄言。另外我的能力也很有限,远远达不到研究水平,在此愿以poem先生的回答为纲,仅仅谈一下我个人对训诂学的感受吧。文字学部分期待波斯基先生和赵瑾昀先生吧。根据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理论,音(音韵)和形(文字)都是能指,而义(训诂)是所指。所以训诂的学习不可谓不杂,必须有一定文字、音韵、校勘、词汇、语法、修辞等科的理论基础,大致对应着形训、声训、互训、义训、递训、反训等训诂方法。训诂的综合性使其与名物、典章、文化、风习、社会心理等方面也密切相关着。训诂虽然侧重研究语义,但不等同语义学,准确的说应该叫「文献语义学」。狭义的语义学仅指词汇学,研究词语音和义的关联,词义构成因素,词义演变规律等;而文献语义学是研究古代文献中词、语、句、段、篇各種语言单位的意义,包括表达意义的方法、来源等。总体说来是研究语义发展变迁的规律。正是因为训诂的全面解释习惯,训诂可以说是小学中最难构建研究体系的。训诂方面的书籍大致分两类:一是随文释义的注解,如《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音注》等;一是概括释义的辞书、类书,如「群雅」和《说文》等。我个人学习训诂是从雅学开始的,因为雅学是按名物的角度划分编排的,相对来说容易入手,也很有趣味。比方我不看《郫雅o释兽》的「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我就很难理解古诗中出现的「羚」字有超脱世外的意象;看到《郫雅o释虫》「伊威,又云鼠负,食之令人善淫,故有妇名。」,我才能理解苏轼说「朝暮盘羞恻庭闱,幽房无人感伊威」话中的哀怨。我举这例子就是想说明,其实训诂也是很容易入门的。至于相关系统的理论,可以先从黄侃《量守庐学记》开始,现代训诂学体系基本都是在黄季刚的基础上建立的。辞书类我推荐自己母校的《故训汇纂》,是集大成之作,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另外,学习训诂切忌没有根据的臆断,这也跟考据有很大关联,所以不得不拥有巨大的语料库,这里推荐这个网站。(这个网站主要是可以用于统计词汇在各个时代的使用频率,另外点开书籍名还可以看见具体的例句和足够的上下文,推知词汇具体含义也是颇有裨益的)最后,重复一遍poem先生的话,学习训诂也需要投入时间,重在积累。—————————————————补充—————————————————————— 先生的答案非常精彩,极具可读性,我觉得自己很是应该向他看齐啊,以免这个答案显得那么敷衍啊。弗雷泽在《金枝》中说「理论是短暂的,事实的记录则有其永恒的价值」,所以我再补充一些实例来解释一下我自己理解并操作过的几点训诂基本原则吧。一、训诂应该具有普遍性,不能孤立解释王引之《经籍释词》说可靠的训诂应该「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同」,王力在编写《古汉语常用字典》时也大力贯彻了这项原则。《左传?僖公四年》的「风马牛不相及」的风有三种解释:一是俞文豹的「牛喜顺风,马喜逆风」说,此说尤其诡吊,马牛本身就不同,何必要说遇风才不相及呢?二是服虔的「牝牡相诱」说,这种说法最为常见,认为牛马不同类,不致相诱,但是疑点在于除了「风马牛不相及」这一例外就找不到其他例证了;三是逸走说,《释名?释天》「风,放也」《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郑注「风,走逸」,孔安国「众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马牛其风」与「风马牛」虽然结构不同,但是「风」的词义是一致的。音韵上,「风」和「放」,分别是凡声和方声,唇音近似,韵部侵阳也通转,很有可能「风」就是「放」的借字。历史上,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以「负刍」列于「征伐」条后,是因为殷商有以「往刍来牧」为开战由衅的习惯。《费誓》也证明了西周仍有这种牲畜走失可能成为入侵借口的惯例。联系到「风马牛不相及」的语境,也刚好符合楚成王致书齐桓公的目的,因此「风马牛」训为「走失的马牛」无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训诂应该要综合考量,参照各种文献,以追求普适的含义。二、训诂应该具有共时性,不能以今释古,也不能以古释今疏解文意必须以共时存在的词义为前提。《孟子?告子上》讲礼重于色说「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这里「搂」有两说:一是赵岐的牵拽说,二是杨伯峻的搂抱说。均有权威人士的支持,但细思可知孰是孰非。本义上,「搂」有「抱」的意思可能明代以前是没有的,最早的例证出自《西游记》,最早载其义的是《正字通》。而《说文》「搂,曳聚也」,段注「此当作曳也,聚也,各本夺上也字」,说明「聚」恐非许慎原文。《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毛传》「娄亦曳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鲁》《韩》娄作搂」,都说明「搂」原义是「曳」。读音上,《玉篇》「搂,玉殊切」是平声,《正字通》注为「郎斗切」是上声,读音相异,「搂」用于搂抱之义,很可能是文字假借,或者仅仅是同形字。书证上,《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而伐诸侯者也」,可知牵拽之义有内证。文意上,「搂抱」充其量算非礼,焉能「得妻」?唯有强行牵拽才有可能跟抢婚的上古旧俗相对应。因此,训诂时不可以今释古,反过来以古释今标新立异也不可。比如硬要把「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屋漏」解为先秦词汇中「西北角」的意义,也是矫枉过正的例子。三、训诂应该遵从文献原貌,不能郢书燕说训诂需要维护作品的本源性,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校勘校正典籍中的错误。《战国策?赵策四》「太后盛气而揖之」中的「揖」,王念孙《读书杂志》中指出是「胥」之误,以《史记?赵世家》为参照,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现在仍然很多教科书上却仍然按照「揖」字解诂。《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里「富贵」说「得」可以理解,可是「贫贱」也说「得」就殊为不通了。历代或说第二个「得」是「失」之误,可以说是没有根据的;或说应该重新断句,应为「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但是这种不仅让「不以其道」语义残缺了,也仍然没有解决「贫贱」和「得」的矛盾;杨伯峻在《文病若干事》中认为这只是古人不经意的说法,不必深究,我认为这也是最有道理,最近其实的说法了。当文献本身出现了差错,而我们对其产生原因莫衷一是时,就需要谨慎求证,一定不能滥言通假、轻谈形误、增文成训。比如硬要把「苛政猛于虎」的「政」解为「征」的通假,就是很不科学的例子。我们如今学习训诂已经很难有老一辈学者寝馈典籍的毅力了,今后恐怕也很难改变,对于这种现状就应该从掌握正确方法入手,养成学术自觉,慢慢杜绝误说谬论。
前提:静心、甘于寂寞、坐的了冷板凳。书籍:文字: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音韵:最难入门,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入门书籍的首选;《广韵》音韵工具书。训诂: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选书的时候尽量选大出版社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最次也得是一流文科高校出版的,不然,会误导你)。综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向熹《简明汉语史》(商务印书馆)。如果你时间、精力、兴趣都有限,那就翻翻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吧。研究学者:章太炎、王力、郭锡良、向熹、蒋绍愚、朱庆之、汪维辉、董志翘、竺家宁、王云路、方一新等。他们的书籍和文章你都可以看看。期刊:《古汉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目前学术界惟一一家专门研究古汉语的学术刊物。学术阵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台湾、日本(功底灰常厚,对古汉语兴趣灰常浓厚,令大陆学者汗颜)(等等(这些高校学者的文章都可以看看)。据我所知,汉语言文字学这块儿国内外高手如云,大都潜心研究(如痴如醉、茶饭不思),甘于清贫(相比于理工科,来钱极慢、极少,研究这个,一辈子都只能小康,而且一般四十左右才会在学术界有一席之地),极少喧嚣(一般只出现于:对一个学术问题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音韵学这块儿争议最多)。现在活跃在学术界的学者值得我们敬重、珍惜。才疏学浅,不足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楚有頑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