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作绿茶时不用萎凋

杭州唯雅集,2月25日,多云,18℃。

最早的酒类,应该是粮食存放过程中自然发酵了,被发现的,它出现的基础必须是粮食有了一定的富余。然后是发现果实也可以酿酒,于是人类又花了很长时间深入实践,把葡萄酒里的糖转化成酒精,从而达到澄清和易于保存。

茶叶就显得简单得多,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片叶子不断失水,从而保存下叶子的有益成分的过程。通过萎凋、杀青、干燥,把叶子的含水率降到6%以下,便于长期保存。而在失水过程又不仅仅只是单纯排水,我们采用的方法不同,叶子就产生了不同的香气和口感,就有了丰富的口感体验。

拿绿茶来说,萎凋过程能让他失掉了三成的水份,这一过程可以是在阴凉处摊开鲜叶,也有在日光下稍加晾晒,然后就进入杀青过程。杀青方式,既决定他将被制作成何种茶类,对绿茶而言又决定了他的风味。锅内高温使茶叶的多酚氧化酶失活,从而决定鲜叶将被制作成不会继续氧化的绿茶,也就是你们说的“不发酵茶”。炒青的茶叶,香气将会变得馥郁而有层次,大多呈坚果香、炒豆香、甜香、嫩香、花香等,既浓郁又富有变化。烘青的茶叶,香气清幽高雅,以兰香为主,也带有嫩香和清香,更能突出茶青本身品种特征或者地域香气。除了这两种主流的杀青方式,还有特色的半烘炒、微波等等,茶叶的做型,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干燥,是固定产品品质,而使产品便于长期保存。正常来讲,最后四到五斤茶青可以被制成一斤成品茶。

过程不难,看青做青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就如同厨师看食材选择加工方法和程度。火候,也就是“度”的把握,才是重中之重,也是风格体现和魅力所在。

农作物老天赏饭,稳定的品质,不加人工干预(比如拼配)无法达到。那么,我们在享用每一杯茶的时候,多一些随性宽容,少一些挑剔计较,才更能获得喝茶的心境。

传统的石亭绿茶制作中的萎凋都是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本试验采用日光萎凋对石亭绿茶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经过日光萎凋的茶叶,具有兰花香,滋味醇厚,汤色,叶底更加翠绿.该技术操作简单,有利于石亭绿茶区推广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泡绿茶时可采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