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是不是真的没有蔗糖呢?

每一个既想吃零食,又想减肥,还想养生的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管是买饼干、蛋糕还是饮料,别人总能找到最好吃那款,而你总能在找到标注着 " 无糖 " 的版本。

标注无添加蔗糖的代餐饼干

这些食品标着的可能是 " 无糖配方 ",也可能是 " 无添加糖 "、" 无蔗糖添加 "……

标在包装袋上的宣传语,可能让你觉得这是最适合减肥人士的零食了。

但无糖食品、饮料真的不含糖吗?靠它们减肥有可能吗?

到底是无糖,还是无蔗糖

如果你去淘宝上搜无糖食品,最常看到的问题可能就是:真的无糖吗?为什么这么甜?

尝起来一样甜的食品,为什么就 " 无糖 " 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商家们所说的 " 糖 " 是什么。

我们吃的食物比如苹果,自身就含糖。而食品厂商在加工时,为了让零食的风味更好,还会额外添加一些糖,比如白砂糖、冰糖、麦芽糊精、蜂蜜糖浆等。

做甜食时会用到的方糖、红糖和白砂糖等

有的商家会在包装上写 " 无添加蔗糖 ",但是如果仔细看配料表,却可能添加了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而这些在水解后同样会产生葡萄糖,热量一点也不会少。

要想看食品是不是高热量,光看添加糖是不够的。

比如一款号称 " 无糖饼干 " 的代餐食品,这款饼干没有添加糖,而是以粗粮为主,号称富含膳食纤维。

但它每 100g 能量依然达到 1973 千焦,换算过来将近 470 大卡,吃二两白米饭(100g)也才 117 大卡热量。

要知道,同等数量的趣多多饼干能量也才 2100 千焦,所谓的无糖饼干,竟然跟高热量饼干一样的热量。

2019 年 12 月 29 日,南宁,市民在公园跑步。一个 60 公斤的成年人,要消耗完 470 大卡热量,至少要长跑 8 公里

问题出在哪里,其实看看配料里的植物油,和营养成分表里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就能明白了。

饼干、糕点、面包等食品,除了添加糖,本身就含有淀粉,这些碳水化合物最终在人体内还是会被消化吸收为葡萄糖。

由于这些食品没有添加糖,为了保证口感,往往还是会用麦芽糊精、精制淀粉或油脂来提升口感,热量不一定比一般食品少。

市面上常见的 " 无蔗糖 " 饼干 / 淘宝截图

所以,如果你为了减肥而买 " 无糖食品 " 大可不必,是零食终究会长胖。

喝了不胖的奶茶,不存在的

不仅 " 无蔗糖添加 " 的糕点藏有陷阱,饮料也是如此。

奶茶是无数年轻人逃不开的诱惑。想喝奶茶又怕长胖,很多人就会选择 " 无糖 " 版本,安慰自己喝了不胖。

但是奶茶杯上的 " 无糖 ",只是跟三分糖、半糖、七分糖相比较而言没有额外加糖。

奶茶的 " 无糖 ",只是没有额外加糖

实际上,奶茶本身的热量已经很高了,无糖也躲不过越喝越胖的命运。

一杯奶茶通常在 500-700ml 之间,即便是不额外加糖的奶茶,一杯奶茶的总糖值也有 26.6g,全糖奶茶则能达到 60.9g。因为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就含有糖。

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加珍珠,但加上了奶盖、布丁、椰果粒 …… 最终都不会差很多。

喝无糖可乐就能减肥?想多了

如果这时候,有了无糖的可乐或饮料,似乎就能拯救千万高糖少年了。

市场确实看到了这样的需求。无糖可口可乐中用的甜味剂是安赛蜜,零度可乐是安赛蜜和阿斯巴甜,都可以做到 0 卡 0 热量。

这些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可乐,不仅可以减少高热量,还能保证可乐原本的口感(当然,可乐原教旨主义者可能会称零度可乐 " 没有内味儿 ")。

但是能靠喝这些饮料减肥吗?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不一定。

2019 年,澳大利亚的学者针对无糖食品和肥胖问题的相关性展开测试,发现在 5136 人的样本中,无糖饮料依然与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相关性。

2013 年 11 月 15 日,北京,正在做糖尿病血糖检测化验。肥胖不仅会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几率,还是诱发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无糖饮料对肥胖问题的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不过有研究认为,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改变人类大脑对甜度的认知和反馈,进而改变你的甜食消耗习惯。

也就是说,无糖饮料可能会一步步诱导着你消费更多甜食。

果汁的糖含量,一点不少

果汁中的糖分也是不少。喝杯橙汁,补充点维生素的同时,也会摄入大量糖分。

这是因为,常见的水果含糖量本来就不低。比如苹果、桃子、柑橘等的含糖量,就已经高达 10% 左右了。

果汁含糖量高,还缺乏果肉富含的纤维素,并不是什么健康食品

根据测定,市面上所售饮料总糖水平为 3.00~34.9g/100g ( mL ) ,在液体饮料中,果汁和碳酸饮料总糖含量较高,均超过 11g/100mL。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一瓶 225mL 的果汁所含糖分相当于 5 块方糖。

此外,市面上还有一些 " 果汁饮料 ",除了浓缩果汁本身外,还被添加了大量的糖分。

迷信无糖,不如改善饮食

其实,花这么大心力在无糖食品、无糖饮料上省下来的这几克糖,很快就能从其他饮食摄入中补足。

真想减肥,与其不断地寻找各种无糖食品,不如调节自己的膳食结构。

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保证食物的营养均衡和膳食结构的全面性

《柳叶刀》2019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近 20% 的死亡病例是不当饮食造成的。中国因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 20 的大国中排行第一。

其中,饮食导致死亡的前三位重头原因分别是高盐、低杂粮和低水果饮食。

柳叶刀 EAT 委员会在 2019 年报告中建议的科学膳食结构

按照柳叶刀的建议,蔬果应占饮食的大部分,并搭配适量动物制品。高度加工食品、添加糖的含量都要有所节制,这部分热量不易计算,能轻易破坏正常的饮食结构。

相反,如果蔬菜水果都不认真吃,而是沉迷于吃无糖食品、喝无糖饮料,少吃的糖早晚都还会补回来。

本文文献科学性已经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硕士何一白审核

[ 1 ] GB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 5 ] 李冬华 . 中国九省 年成人含添加糖食物、含糖饮料的消费状况及趋势研究 [ D ]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来一杯冰冻饮料是不少人的快乐源泉

诸如奶茶、可乐、雪碧等等

但快乐水喝多了,真是甜到忧伤

长期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肥胖

以及其他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于是市场就推出了无糖饮料

号称“ 0糖0卡0脂”

那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真的既能享受快乐又能更健康吗?

号称“0糖”的奶茶竟然有糖!

近几年来,无糖食品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其国民接受度越来越高。除了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的人之外,如今许多健康人群出于健康的目的,也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糖分的摄入,选择低糖食品或者无糖食品。

不过,这两天,凭借着“无糖、非碳酸饮料”的宣传卖点的某奶茶品牌摊上事情了,还上了热搜第一

4月10日,国内某饮料品牌发布致歉声明“一个迟来的升级”,声明中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

该品牌表示,近期已对乳茶产品做了修正升级,即从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该品牌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0蔗糖”不等于“0糖”

相信大多数消费者至今都难以区分这两者概念

“道歉有用吗?我的肥肉不接受道歉!”

在“高糖加速衰老、肥胖”的宣传认知下,“无糖”“0卡”“0脂肪”渐渐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追求。不少“无糖饮料”迅速捕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不曾想,虽然其配料表上写得清楚,广告宣传却玩起了文字游戏,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借代糖打造0糖0脂0卡路里

相信不少人跟罗小卫一样

一只手在“肥宅快乐水”

和“无糖苏打水”之间犹豫不决

对比了包装背面的热量表后

最终这只手取走了标注着“无糖”的饮料

年轻人想“鱼和熊掌兼得”的需求带动了无糖市场的繁荣。“无糖”“代糖”“0热量”成为影响年轻人选购食品时的关键词,市面上出现了以此为招牌的饮料、酸奶、零食等各类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远超以往的更多选择。

在科学观念普及的影响下,不少人认识到过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肥胖、衰老等,无糖产品精准地捕获了年轻人既想健康又舍不得美味的心态

0卡0糖的饮料真的不会发胖吗?

无糖并不意味着不甜,而是把各种代糖当作甜味剂来满足口感。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

苏打气泡水主打零脂、零糖、零卡,乳茶主打零蔗糖、低脂肪……查看此次产品饮料产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发现,此次致歉声明中提到的乳茶产品在“升级”前确实添加了结晶果糖。

而苏打气泡水的营养成分表则显示,每100ml饮料中含糖0g,含碳水化合物3.9g,饮料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赤藓糖醇。

苏打气泡水产品配料表图

该产品有关负责人曾对选用“赤藓糖醇”作为代糖做了解释:赤藓糖醇是通过玉米淀粉原料酵母发酵而产生的天然甜味物质,进入人体后不参与人体血糖代谢,不产生热量。

据该负责人介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编写发布了《《食品安全风险解析》汇编(年)》,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

在追求口感和保持身材之间保持平衡

无糖饮品真的是完美支点吗?

据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介绍,零卡零糖的味道大多数来自于商业的甜味剂。甜味剂本身是安全的,可以分为带热卡的甜味剂和不带热卡的甜味剂,那么它能够产生更多的甜味,甚至比蔗糖要甜200-300倍。

陈伟指出,如果单纯和含糖饮料相比,0卡0糖饮料确实对防治肥胖有帮助;但如果和水相比,由于甜味剂在大脑中会产生兴奋的作用,会引导你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糖饮料并不是完全健康的饮料。

喝遍万千饮料,最健康的还是白开水!

资料来源 | 健康佛山、央视新闻

编辑整理 | 健康罗湖

   4月10日,元气森林在其官微发布一则题为《一个迟来的升级》的公告,引起舆论热议。

  抛去其公关文案水平能力不谈,能把产品升级公告写成食品安全道歉事件也是史无前例。我们借此机会,正好聊聊“糖”的问题。

  元气森林公告表示,将对乳茶进行产品修正升级,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

  同时,从3月20日起生产的全部元气森林乳茶,原料中不再有结晶果糖。

  元气森林的“0蔗糖”与“0糖”背后,是饮料市场对“无糖”概念的认定偏差和行业标准的缺失。

  从目前情况看,元气森林的“0蔗糖”没错,元气森林的争议背后,“蔗”个问题或许将成为“无糖饮料”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一、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无糖饮料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的纪录片向大众揭示:当今社会,糖无所不在。

  糖的消费量剧增,因糖引发的各种疾病开始显露。人们研究发现,糖是导致肥胖、蛀牙、糖尿病、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痛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痴呆、其他炎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能,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吃了太多的糖。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糖尿病人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亿多人,人们这才意识到要减糖。

  但是,人性“嗜甜”于是就有了代糖。从19世纪人类发现代糖开始,就在不断尝试投入到代糖的怀抱,出现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木糖醇、赤藓糖醇、甜蜜素等等代糖...

  代糖是甜味剂,并不是糖,是国家规定允许在食品饮料中使用的安全添加剂,根据用量规范使用,是相对安全的。相比蔗糖带来明确的肥胖、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代糖仍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无糖”饮料?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

  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其外包装的营养成分表明确标出,能量为0,脂肪为0,碳水化合物为3.8g/100ml,糖为0,并在下方标注“本品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赤藓糖醇,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kJ/g,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糖醇”,这种标识没有任何问题,企业对外宣传气泡水是真“0糖”饮料,也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一字之差的是与非

  为什么元气森林乳茶的标识是“0蔗糖,低脂肪”,而不是“0糖,0脂肪”呢?

  因为,0蔗糖≠0糖,是两个概念。气泡水可以称为0糖饮料,但是乳茶不能称为“0糖”乳茶,因为乳茶的配方有结晶果糖,结晶果糖是一种单糖。

  所以,元气森林标识的“0蔗糖”,没有问题,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但是,它家主打产品0糖气泡水实在太火,让不少消费者误以为0糖就等于0蔗糖,以此推论,元气森林的乳茶也必须是0糖饮品,可发现配方有结晶果糖后,就感觉自己上当受骗。

  不止元气森林,市面上,甚至还有不少标注为“0蔗糖”的食品,却在其配料表中不但有结晶果糖,还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配料,就连号称“无糖”的豆浆粉里都有麦芽糖浆。

  三、从0蔗糖时代到低糖时代

  元气森林率先捅破这层“窗户纸”,去掉“0蔗糖”改为“低糖低脂肪”的标签,有助于消费者对产品更清晰的认识,杜绝将“0蔗糖”等同“0糖”的客观误会或主观误导。

  这也符合营养学界的观点,即不是通过广告和宣传,而是引导消费者读懂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选择更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此次修正升级,希望对于正在大力宣传“0糖”和“0蔗糖”的其他企业品牌,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蔗糖糖浆是无糖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