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律有善法条款吗?

邱震海:法治国家距离中国还有多远?

凤凰卫视【 】 【】

法治建设缓慢根本原因何在?

江平:我觉得任何国家法治都离不开政治,我们的法治不如意人的地方一个是政治体制里面还仍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的立法和执法的严重脱节。立法的数字很多,立法现在通过了很快,但是执法跟不上,所以法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些已经严重下降,人们认为法律制定了这么多,如果不能够得到很好贯彻实施,那还不如没有这么多的法。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关键当然不是回到过去无法可依的时代,有法可依是没有问题,要有更多的法律,但是这个法律必须得到贯彻实施。

江平:另外法律的理念也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法律的价值观,我们通过一部法律,你没有体现它的价值的观念。我们有的法律很体现了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比如说《行政诉讼法》,老百姓可以告官,而且得到了保护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游行示威法”禁止游行自由

江平:但是相反我们有些法律,比如说像《游行示威法》这样一些法,说实在的,它并不和现在的法律理念相结合,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禁止《游行示威法》,这并不是开畅言路,能够让人们更多的得到一种《宪法》权利保障,这样的一种渠道。

邱震海:我记得您以前曾经讲过一句话,您说法律多不等于说法治,这个治是治理的“治”,有《宪法》不等于说宪政,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改革开放初期强调制度建设

江平:区别就是我们刚一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需要强调制度,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不是制度管住人,而是人来任意的践踏制度,所以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小平同志提出来我们要造成这样一种的社会的情况,不因为人的改变而使我们制度改变,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比人重要。

江平:但是仅仅有了制度是不是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呢?因为制度也可能有好有坏,制度体现为法律,法律也有好有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律如果多了不实施那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有《宪法》不等于有宪政

江平:另外法律多了,或者《宪法》有了,但是宪法和法律里面的这种理念还不够,那也不行,所以我说有法律并不等于有法治,有《宪法》并不等于有宪政,就是核心两个问题。只有执行了法律的才是好的法律,只有你法律里面体现了它的价值观的这样的个法律才是我们应当有的法律,就是这两个主题。

邱震海:那么现在问题还是回到刚才第二个我问您的问题,这个中国那么多年来,有法不依或者执法不严,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您认为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处在我们文化上吗?是东方文化往往对于法律的概念比较淡漠,还是处在包括其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原因?

立法与执法脱节体制原因居多

江平:我觉得文化观念层面上有,但是我不认为是最主要的。我想我们来追究立法和执法里面的脱节,我想大概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我们现在有时候有党除了领导权之外,它本身也有一个执法的权力,或者它也有一个政权的作用,这就造成了有的时候权力不知道怎么来配置,或者权力配置的不怎么合适。

权力配置不当导致执法不严

江平:我们常常将现在我们有问责制,但是问责制问到哪里?到底这个问谁的责?现在都有责,有的是集体领导,有的可能是党的机关,也承担了某种PD或者其他的作用,那你当然很难说我们能够把执法搞的很严格。

邱震海:好,我们大家说中国要建设一个法治国家已经说了多少年了,但始终是步履维艰,相距非常遥远,那么也许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一个健康、成熟的法治国家或者法治社会,它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特征?

法治国家应具备借哪些特征?

江平: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有的地方也曾经在研究,如何能够把法治的目标指标化、指数化?像杭州余杭搞了一个法治指数的调查,或者一个目标。但是是个很好的尝试,终究说来不是非常理想。

我们应该说法治的指标要比我们经济的指标难的多,要比我们小康的指标要难的多,一个国家什么情况我们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还可以用具体的指标、数字来概括,但是法治就比较难一点。

立法须为善法保护公民利益

江平:但是我也可以说,大体可以说有三个,第一个立法要是善法,立法要能够真正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真正能够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想这是一个第一个重要的东西,立法要完善,要有法可依,立法的价值要明确,要真正符合现代理念的价值。

执法:公权力须得到约束

江平:那么第二个当然就是我们说的执法了,这个执法很重要的是政府的公权力,要能得到真正的约束。公权力要有制约的因素,监督的因素,这样的话防止公权力腐败,或者甚至公权力变成了我们的一个负面的情况。本来公权力按照我们的理念应当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很多公权力就走成了不是为人民服务,甚至欺压老百姓的,腐败的这也多的很。

江平:当然还有第三个就是应当造成这么样一个法治环境,老百姓任何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都有地方去申诉,都有地方去受理,而且都能得到公平、及时、有效的来解决,那就是说任何国家都是有一个最终的司法机关的最后的它的公正性。

江平:如果老百姓有冤没地方去诉,去的时候也得到制止,去了以后也得不到及时的这种解决,解决的也不公正,那必然老百姓是会埋怨的,而且会是怨声载道,会造成社会的一种的不安。

邱震海:好,非常感谢。刚才我们请教授非常简单的分析了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法治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些成就和一些问题。那我们知道过去许多问题还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如果我们放大到一个更大的范围上来说,我们也许可以放大到60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以来的法治道路,或者一百年中国法治建设从清朝末立宪治国的一百年历程上来看,如何看过去六十年,乃至一百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当中走过的许多弯路和曲折,不要走开,广告之后继续为您讨论。

  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的中国的法律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中国的法律名人名言摘录

  1)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2) 法出于仪、威于义。 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3)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苏轼《策别第八》

  4)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

  5)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6) 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7)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8)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9) 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10)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1)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12)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13)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4) 民不举官不究。

  15) 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16)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17)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18)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9)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20)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中国的法律名人名言推荐

  1)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5)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6)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7)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8)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9)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10)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11)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12) 一民之轨,莫如法。

  13)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14)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15)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16)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17)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18)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19)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20)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中国的法律名人名言大全

  1) 视时而立仪。 《管子,国难》

  2)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3)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4)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5)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商君书、算地》

  6)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

  7)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8)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韩非子、奸劫弑臣》

  9)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0)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1)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

  12)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3)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4)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5)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孝经、卿大夫章》

  16)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17) 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汉王符《潜夫论、断讼》)

  18)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汉、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19)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汉书、王尊传》

  20)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看了中国的法律名人名言还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律的条款项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