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之五减零点六二五?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听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试举几例。

“一退六二五”本是珠算斤两换算的一句口诀,旧秤(chèng)1斤为16两,所以旧秤1两等于新秤的6钱2分5厘(也就是0.0625斤)。“退”的意思就是小数点后再退一位(小数点后加1个0)。


“一退六二五”衍生出“一推六二五”,以此形容当事人逃避责任:“退”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祸他人作替罪羔羊。例句,如 “你就别一退六二五了”;又如“事到临头,你一推六二五,我怎么办?”

延申阅读:珠算老秤斤两换算口诀表

牢记这些口诀,并不是要让你换算斤两去,因为16两制老秤早就废除了,甚至连新的市斤制都差不多被千克制代替了。现在常常把这些口诀用于速算,是一种“大脑体操”吧。

接着还说1斤16两制,8两即半斤,上述珠算口诀中,有一句“八五”,说的就是老8两等于半斤,半斤与8两轻重相等。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也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两方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均衡,主要用于双方势力相当。

例句:如,“你们两人半斤八两,谁也不必取笑谁”。又如,“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二一添作五”本为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这里的5就是0.5。


“二一添作五”就是一分为二,好处各得一半的意思,人们常用“二一添作五”来表示两人平分东西。有时也用“五五分成”来代替“二一添作五”。例句:“咱们交易结清后,利润就二一添作五吧”。

“三一三十一”本是一种珠算除法口诀,意为:10除以3,商为3,余数为1,也即3个人分10个分不均匀1人拿3个还剩下1个。


“三一三十一”引申为"三个人分东西",例如,"将这些东西三一三十一地分了”。三一三十一不同于二一添作五,要害是分东西的多了一人,利益更不好平衡,因为二一添作五总能分净,但三一三十一就不一定了,有好多数并不能被3整除。

个位数算术乘法的口诀,从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直至九九八十一,也叫九九歌。九九歌是民间谚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9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9个9即81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后来又引申出冬至数九的习俗。我国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为简陋缺乏,为挨过漫长冬季,人们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时光。


另外,还有“写九”,就是写“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这九个字(其中“垂”为左右各一个“十”字),每个字的笔画数皆为九,从冬至开始,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再有就是“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来。


九九歌还引申出“小九九”的俗语。“小九九”比喻为自己打算,犹言小算盘。例句:如,“生意场上,谁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就看谁能先算一步”。又如,“这种揩农民的油,装自己的兜,打个人小九九,把群众利益抛到脑后的行为,是很不应该的”。

“归”是珠算的一种除法,小九归是除数为个位数的除法,大九归是除数为2位数的除法。“九九归一”与大小九归都有关系。引申为比喻绕了不少圈子,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本源。但这种回归并不是原地轮回,而是螺旋式上升,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归一作为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多说一句,伟人去世恰逢9月9日,是为巧合!

原为一句乘法口诀。借比喻为不顾一切地执意行事,常与“不管”连用。据说,源于原始时期先民的计数方法,都是扳着手指头数数。在人们印象中,三是少,数三只要一只手;七是多,数七需要两只手。因此,人们说“不管三七”,意思是“不管多少”“不管好歹”。后来,人们在这种说法后面加上了“三七”的乘积,“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就流传开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含有“不问客观情况如何”的意思,什么都不考虑,一切都不顾,表示态度坚决、决心很大,甚至有时是胡来蛮干。

例句,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是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又如,“管他三七二十一,机不可失啊!”

“三下五除二”原为珠算加法口诀之一,意思是在算盘的下档上有2个珠或者多于2个珠时,再加3个上去,操作时应从上档拨下1个珠,下档除去2个珠,即先加5再减2,这个除字不是正常运算中的除法,而是去除、去掉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要加3,就先加5再减2,也即+3=+5-2(在珠算中,上档每个珠为5,下档每个珠为1)。


后多形容做事干脆利索。例句,如,“他三下五除二把我交给的任务完成了”。又如,“她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地板上的斑点给搞掉了”。

五和十都是计数单位。口语中的“一五一十”,和以手指头计数有关系,表示5个10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例句:如,“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又如,“经过耐心开导,小明把所犯的错误一五一十告诉了老师”。

知识链接:十进制与十六进制

如果说10进制是产生于积累,那么16进制则是来源于分享。

我们用手指来计数,1只手5个手指头,2只手正好10个手指头。当需要计数的对象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就自然产生了10进制。


东西多了就要分配,最简单的分配就是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但是随着参与分配的人口增多,二一添作五就会反复进行,于是,人们把平分4次的每一份,变成一个更小的单位,16进制就产生了。


16进制在分配时比10进制有先天的优势,让你不借助工具把1斤稻谷分成10份,恐怕有点麻烦,误差也大。但是如果分成16份,你只需要平分再平分再平分再平分,误差会比10进制小很多。还有,过去流通货币相当一段时间是白银,按16进制也有利于银锭切割平分。因此,十万雪花银,黄金万两,这些“两”都是16两的两,千万别搞错了,1两不是现在的50克,而只有31.25克(也就是1斤500克÷16两),跟国际黄金交易中的1盎司(约31.1克)差不多。

中国人不仅勤劳,也习惯分享,所以有大堆的谷子拿来分,所以从实践中就发明了16进制。

(文内图片均来自网络)

各位朋友,您一定对历史、地理和数学等有一点点兴趣,您可以关注“超超的史地纵横”!本号致力于传播史地小知识和趣闻轶事,将不时奉上一道道开胃“史地小菜”,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第1篇:*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个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率篇幅曼长,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故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别于韩柳[1]辈之高文。顾世间则甚风行,文人往往有作,投谒时或用之为行卷,今颇有留存于《太平广记》[2]中者(他书所收,时代及撰人多错误不足据),实唐代特绝之作也。然而后来流派,乃亦不昌,但有演述,或者摹拟而已,惟元明人多本其事作杂剧或传奇,而影响遂及于曲。

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颂》,陶潜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皆是矣[3],然咸以寓言为本,文词为末,故其流可衍为王绩《醉乡记》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4]等,而无涉于传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隋唐间,有王度者,作《古镜记》[5]见《广记》二百三十,题曰《王度》),自述获神镜于侯生,能降精魅,后其弟?蓿ǖ弊骷ǎ┰队危?枰宰运妫?嗌敝罟砉郑?酥漳嘶?ァF湮纳醭ぃ?唤鲎汗*抵盍橐焓拢?逃*??竟至鞣纭M醵龋???钊耍?闹凶?6]通之弟,东皋子绩兄也,盖生于开皇初(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十云通生于开皇四年),大业中为御史,罢归河东,复入长安为著作郎,奉诏修国史,又出兼芮城令,武德中卒(约五八五——六二五),史亦不成(见《古镜记》,《唐文粹》及《新唐书》《王绩传》,惟传云兄名凝,未详孰是),遗文仅存此篇而已。绩弃官归龙门后,史不言其游涉,盖度所假设也。

唐初又有《补*总白猿传》一卷,不知何人作,宋时尚单行,今见《广记》(四百四十四,题曰《欧阳纥》)中。传言梁将欧阳纥[1]略地至长乐,深入溪洞,其妻遂为白猿所掠,逮救归,已孕,周岁生一子,“厥状肖焉”。纥后为陈武帝所杀,子询以*总[8]收养*,入唐有盛名,而貌类猕猴,忌者因此作传,云以补*总,是知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

武后时,有深州陆浑人张?[9]字文成,以调露初登进士第,为岐王府参*,屡试皆*科,大有文誉,调长安尉,然*躁卞,傥荡无检,姚崇尤恶之;开元初,御史李全交劾?讪短时政,贬岭南,旋得内徙,终司门员外郎(约六六○——

七四○,详见两《唐书》《张荐传》)。日本有《游仙窟》一卷,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莫休符[10]谓“?弱冠应举,下笔成章,中书侍郎薛元超特授襄乐尉”(《桂林风土记》),则尚其年少时所为。自叙奉使河源,道中夜投大宅,逢二女曰十娘五嫂,宴饮欢笑,以诗相调,止宿而去,文近骈俪而时杂鄙语,气度与所作《朝野佥载》《龙筋凤髓判》[11]正同,《唐书》谓“?下笔辄成,浮艳少理致,其论著率诋诮芜秽,然大行一时,晚进莫不传记。……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殆实录矣。《游仙窟》*久失传,后人亦不复效其体制,今略录数十言以见大概,乃升堂燕饮时情状也。

……十娘唤香儿为少府设乐,金石并奏,箫管间响:

苏合*琵琶,绿竹吹筚篥,仙人鼓瑟,玉女吹笙,玄鹤俯而听琴,白鱼跃而应节。清音?g叨,片时则梁上尘飞,雅韵铿锵,卒尔则天边雪落,一时忘味,孔丘留滞不虚,三日绕梁,韩娥余音是实。……两人俱起舞,共劝下官,……遂舞著词曰,“从来巡绕四边,忽逢两个神仙,眉上冬天出柳,颊中旱地生莲,千看千处妩媚,万看万种?峰??裣?羝洳坏茫?堂??牖迫?!庇忠皇贝笮ΑN璞希?蛐辉唬?捌褪涤共牛?门闱迳停?痛挂衾郑?押刹皇ぁ!?/p>

十娘咏曰,“得意似鸳鸯,情乖若胡越,不向君边尽,更知何处歇?”十娘曰,“儿等并无可收采,少府公云‘冬天出柳,旱地生莲’,总是相弄也。”……

然作者蔚起,则在开元天宝以后。大历中有沈既济,苏州吴人,经学该博,以杨炎[12]荐,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贞元[13]时炎得罪,既济办贬处州司户参*,既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约七五○——八○○)。撰《建中实录》[14],人称其能,《新唐书》有传。《文苑英华》[15](八百三十三)录其《枕中记》(亦见《厂记》八十二,题曰《吕翁》)一篇,为小说家言,略谓开元七年,道士吕翁行邯郸道中,息邸舍,见旅中少年卢生?髻*鞠ⅲ?颂侥抑姓硎谥?I?稳⑶搴哟奘希?俳?浚?僦辽履粒?胛?┱滓??銎迫致玻??凡渴汤桑?ɑР可惺榧嬗?反蠓颍??痹姿?桑?苑捎镏兄??岫酥荽淌罚?饺?暾魑?J蹋?醇竿?惺槊畔缕秸率隆?/p>

嘉谟密命,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下制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州。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生五子,……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名医上*,无不至焉,……薨;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主人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

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如是意想,在歆慕功名之唐代,虽诡幻动人,而亦非出于独创,干宝《搜神记》有焦湖庙祝以玉枕使杨林入梦事(见第五篇),大旨悉同,当即此篇所本,明人汤显祖[16]之《邯郸记》,则又本之此篇。既济文笔简炼,又多规诲之意,故事虽不经,尚为当时推重,比之韩愈《毛颖传》[17];间亦有病其俳谐者,则以作者尝为史官,因而绳以史法,失小说之意矣。既济又有《任氏传》(见《广记》四百五十二)一篇,言妖狐幻化,终于守志殉人,“虽今之妇人有不如者”,亦讽世之作也。

“吴兴才人”(李贺语)沈亚之[18]字下贤,元和十年进士第,太和初为德州行营使者柏耆判官,耆以罪贬,亚之亦谪南康尉,终郢州掾(约八世纪末至九世纪中),集十二卷,今存。亚之有文名,自谓“能创窈窕之思”,今集中有传奇文三篇(《沈下贤集》卷二卷四,亦见《广记》二百八十二及二百九*),皆以华艳之笔,叙恍忽之情,而好言仙鬼复死,尤与同时文人异趣。《湘中怨》记郑生偶遇孤女,相依数年,一旦别去,自云“蛟宫之娣”,谪限已满矣,十余年后,又遥见之画舻中,含?贡?瑁??*缣伪琅?保?故??凇!兑烀温肌芳切戏锩渭?廊耍?疽浴肮?洹敝?瑁患巴跹酌问涛馔蹙茫?鑫朋展模?嗽嵛魇??蚍罱套魍旄瑁?跫紊椭?!肚孛渭恰吩蜃允龅谰?ぐ玻?*胰?∩幔?挝?毓儆泄Γ?迸?裥鲶锸废人溃?蛏泄?鳎?蕴馑?釉淮湮⒐?D鹿?鲅侵?嗌鹾瘢?蝗眨??骱鑫藜沧洌?鹿?瞬桓从??侵??仓?椤?/p>

将去,公置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舞者击膊拊髀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重入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檀点依然,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竟别去,……觉卧邸舍。

明日,亚之与友人崔九万具道;九万,博陵人,谙古,谓余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云。呜呼!

弄玉既仙矣,恶又死乎?

陈鸿为文,则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鸿少学为史,贞元二十一年登太常第,始闲居遂志,乃修《大统纪》三十卷,七年始成(《唐文粹》九十五),在长安时,尝与白居易[19]为友,为《长恨歌》作传(见《广记》四百八十六)。《新唐志》小说家类有陈鸿《开元升平源》[20]一卷,注云,“字大亮,贞元主客郎中”,或亦其人也(约八世纪后半至九世纪中叶)。所作又有《东城老父传》[21](见《广记》四百八十五),记贾昌于兵火之后,忆念太平盛事,荣华苓落,两相比照,其语甚悲。《长恨歌传》则作于元和初,亦追述开元中杨妃入宫以至死蜀本末,法与《贾昌传》相类。杨妃故事,唐人本所乐道,然鲜有条贯秩然如此传者,又得白居易作歌,故特为世间所知,清洪?n撰《长生殿传奇》[22],即本此传及歌意也。传今有数本,《广记》及《文苑英华》(七百九十四)所录,字句已多异同,而明人附载《文苑英华》后之出于《丽情集》及《京本大曲》[23]者尤异,盖后人(《丽情集》之撰者张君房?)又增损之。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佑?趟??烙诘乐堋W笥抑?馕纯欤?衔手??笔备已哉咔胍怨箦??煜略梗?现?幻猓??蝗碳?渌溃?瘩茄诿妫?骨V??ィ徊只收棺??咕退烙诔咦橹?隆#ā段脑*⒒?匪?兀?/p>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窃弄国柄,羯胡乱燕,二京连陷,翠华南幸,驾出都西门百余里,六师徘徊,拥戟不行,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错以谢之;国忠奉?佑?趟??烙诘乐堋W笥抑?馕纯欤?笔备已哉咔胍怨箦??煜轮???喜胰荩??牟蝗碳?渌溃?瘩茄诿妫?骨V??ァ0萦谏锨埃?仨??拢?菇痤浯溆鹩诘兀?献允罩?N睾簦?バ溺?剩?焱踔???坏靡讯?烙诔咦橹?拢?逑蚰冈啤吧趺辣厣醵瘛保?钛幽旮柙弧扒愎?辞愠恰保?酥?揭病#ā独銮榧?芳啊洞笄?匪?兀?/p>

白行简字知退,其先盖太原人,后家韩城,又徙下?,居易之弟也,贞元末进士第,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宝历二年(八二六)冬病卒,年盖五十余,两《唐书》皆附见《居易传》。有集二十卷,今不存,而《广记》(四百八十四)

收其传奇文一篇曰《李娃传》,言荥阳巨族之子溺于长安倡女李娃,贫病困顿,至流落为挽郎,复为李娃所拯,勉之学,遂擢第,官成都府参*。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元人已本其事为《曲*池》[24],明薛近兖则以作《绣襦记》[25]。行简又有《三梦记》一篇(见原本《说郛》四),举“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三事,皆叙述简质,而事特瑰奇,其第一事尤胜。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寺,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洗,破迸散走,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庑,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

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同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藉,因而遂觉。”刘亦具陈其见,盖所谓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也。

[1]韩柳指韩愈和柳宗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曾任吏部侍郎等职。撰有《韩昌黎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曾任柳州刺史等职。撰有《柳河东集》。二人都是唐代散文代表作家。

[2]《太平广记》类书,北宋李?p等人奉旨编辑,太平兴国三年(978)书成,五百卷。参看本书第十一篇。下文所说的“他书”,据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指《说海》、《古今逸史》、《五朝小说》、《龙威秘书》、《唐人说荟》、《艺苑捃华》等。

[3]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属河南)

人,曾任步兵校尉。他蔑视世俗礼法,所撰《大人先生传》,叙写大人先生虚无的超世俗的人生态度。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仕魏为建威参*。所撰《酒德颂》,叙写大人先生“惟酒是务”的生活。陶潜所撰《桃花源记》,叙写渔人在桃花源中所见村人安宁纯朴的生活情景;《五柳先生传》,叙写五柳先生的安于寒素,不慕荣利。这些文章的人物和故事,均出于作者的幻设,近乎寓言。

[4]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唐初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官秘书省正字。所撰《醉乡记》,叙写超尘世的“醉乡”生活。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叙写泥瓦匠王承福怡然自得、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叙写郭橐驼种树的故事,说明“任其自然,顺其本*”的道理。

[5]《古镜记》王度《古镜记》及后文所述无名氏《补*总白猿传》,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沈亚之《湘中怨》、《异梦录》、《秦梦记》,陈鸿《长恨歌传》、《开元升平源》、《东城老父传》,白行简《李娃传》、《三梦记》等,鲁迅《唐宋传奇集》均收入。

[6]文中子即王通(584—617),字仲淹,王绩之兄。曾官蜀郡司马书佐。撰有《中说》等。死后其门人私谥为“文中子”。

[7]欧阳纥(538—570)字奉圣,南朝陈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官安远将*、广州刺史。其子询(557—641),字信本,曾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

[8]*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陈时曾任尚书令,世称*令。

[9]关于张?的籍贯,两《唐书·张荐传》均作“陆泽”。陆泽系唐时深州治所,在今河北深县。

[10]莫休符唐昭宗光化时,官融州刺史。所撰《桂林风土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今存一卷。

[11]《朝野佥载》《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十卷,已散佚。

今存辑本六卷,主要记述隋唐二代朝野遗闻。《龙筋凤髓判》,四卷,判词集,文皆骈俪,从中可知当时律令程式。

[12]杨炎(727—781)字公南,唐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13]这里“贞元”应作“建中”。据两《唐书》杨炎本传,贞元时杨炎已死,他获罪贬官在建中二年(781)。

[14]《建中实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十五卷,系唐德宗建中时编年大事记。

[15]《文苑英华》北宋李?p等人奉旨编撰。共一千卷,上续《文选》,收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

[16]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明临川(今属*西)人,曾官浙*遂昌知县。《邯郸记》,共三十六出,与沈既济《枕中记》相较,情节上多有增饰。另撰有《紫钗记》、《还魂记》(一名《牡丹亭》)、《南柯记》,与《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17]《毛颖传》韩愈在文中将毛笔拟人化为毛颖,叙写他的身世,借以抒发胸中郁积。

[18]“吴兴才人”语见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吴兴才人怨东风,桃花满陌千里红”。其序云:“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唐吴兴(今属浙*)人。工于文辞,擅长传奇。下文所说“自谓‘能创窈窕之思’”,见于《沈下贤集》卷二《为人撰乞巧文》。

[19]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太原(今属山西)人,官至刑部尚书。撰有《白氏长庆集》。

[20]《开元升平源》撰者一说为吴兢,记姚崇向唐明皇进谏十事的故事。

[21]《东城老父传》又名《贾昌传》,撰者一说为陈鸿祖。

[22]洪?n(1645—1704)字?p思,号稗畦,清钱塘(今浙*杭州)人,国子监生。所撰《长生殿传奇》,五十出,演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3]《丽情集》二十卷。作者张君房,北宋安陆(今属湖北)人,官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该书已散佚,今存一卷。《京本大曲》,未详。

[24]《曲*池》元石君宝撰。杂剧,四折。

[25]薛近兖约明嘉靖时人。所撰《绣襦记》,四卷,四十一出。

第2篇:浅谈道教对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影响

唐王朝自建立伊始就有着崇道德风尚,到唐玄宗年间,这种崇道的风气达到最盛,有唐一代,道教对唐代*、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会要》中提到:“皇朝高祖李渊于隋末大业十三年感霍山神,称‘奉太上老君命告唐工,汝当来必得天下。’”李渊在羊角山为老子修建了“庆唐观”,祭祀老子并确认老子为李唐王朝的先祖。《旧唐书.高宗本纪》提到;“上元元年(674)十二月,壬寅,天后上意见十二条,请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每岁明经一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高宗采纳了这个意见,与次年下令士子加试老子,明经三条,进士三条。到了唐玄宗统治时期,统治者崇道到达一个顶峰,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颁布了《令两京诸路各置玄元皇帝庙诏》,正式确立道举为科举考试中常科的一种。道举的设置促进了道教的发展,对唐代士人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增加了唐代仕人入仕的途径,进而推动了唐代士人研习《老子》《庄子》等道教经书的热情,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谈玄论道的大风气,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以道举入仕成为中晚唐士子入仕升迁的一个捷径,虽然这主要集中在玄宗朝,但是道家的已经对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精神要求以及文学风尚产生了更多的影响。唐人“好文尚狎”,狎妓夜游、诗酒唱和、宴集聚谈通常是新进士实现自身价值与荣耀、交游权贵以求举荐的风尚与途径,因此这成为他们长安科举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在这些场合中大量的中晚唐传奇小说被创作出来,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陈鸿《长恨歌传》等。换而言之,道教的精神实质和故事内容对唐传奇产生了独特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唐传奇小说涉及面虽然极广,但基本都与道教有一定的关联,具有浓厚的怪异**。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追根究底,还是根源于它演化而来的原身,鲁迅先生在《*小说史略》中提到:“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传奇脱胎于志怪,因而必然会留有志怪的特*,因而一旦有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传奇就开始蓬勃发展。又由于志怪本身就与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传奇自然与道家有着天生的联系。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作品中含有仙人、仙境、仙事,比如牛僧孺的《古元之》,就明显地表现出对道教传说的承袭,小说借古元之之口,描写了他死后遇一神人,而后在和神国的所见所闻,勾画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是对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的升华。小说在叙事结构上也颇为别致,主体部分都是通过古元之的追述来呈现的,采用复生的故事模式,死而复生来叙述死后经历。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在主题意义上颇能流露出几分道家意味,淳于棼梦入蚁穴,体会了*厚禄,美梦知醒后感于人生之虚幻,最终弃绝酒*,栖息道门。虽然小说意在讽刺窃据高位者,但更多的宣扬了浮生若梦的思想,蕴含着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的道家旨趣。到了《长恨歌传》,陈先生指出了其所述故事内容开始不局限于人世,向神灵之界引入,开创了讲生死离合关系的先河,这正是唐传奇文体*后,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更深层的艺术创新。

受道教神观念的影响,传奇小说中人物形象就具有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的特征,而且在道举设置以后,受道教、文学双重的影响,传奇小说的人物形象开始为现实的人注入超现实的因素,比如《聂隐娘》,虽然内容荒诞鬼怪,但就是在中堂之后*之风盛行,藩镇之间相互残杀,搜罗特殊技能的侠士作为爪牙的背景下创作的,聂隐娘所习的奇招异术本来是仙家之能事,却被授于凡人,使凡人聂隐娘具有了神*,人、仙一体。

唐传奇在描写凡人的婚姻恋爱故事的时候,大多假借道教神仙故事为喻,或者是借助神仙、得道之人*手其中。比如说李朝威的《柳毅》,就是士子柳毅偶遇洞庭龙女助其脱离苦难后,龙女报恩最终二人终成眷属。而在有仙女下凡的故事中,女仙们为了追求人世间的变化多姿和丰富多*而来到凡间。她们往往有不受世俗拘束的婚姻观,为了赢得心上人的爱情,她们通常会用自己的法力幻化出种种世间男子所期望的东西。在《赵旭》中,女仙青童与赵旭相爱,青童将修习长生不老的法术交给了赵旭,后来青童要返回天庭,告诉他修道有成会有再相见的一天,还为赵旭留下了《仙枢龙席》隐诀五篇,并且就其中“隐语”很详细的给他指导,最终,赵旭习得了长生之法。

道教将世间分为神、人、鬼三界,但并未对人类生存空间和时间做具体的界定,因而唐传奇在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往往受道教的影响凭空捏造虚幻空间,最常见的就是仙境和特殊空间,比如说《元柳二公》中对海仙将出的描写,比如说《南柯太守传》中的蚁穴。同样,时间的变异也是唐传奇的特*,《嵩岳嫁女》中田、*二人在仙境中不过是一顿饭的时间,回家时已经岁余。把人生老病死的漫长岁月浓缩为仙境的一朝一夕,如此鲜明的反差,更是揭露了人生如梦的旨趣。

综上,不难发现,道教对唐传奇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唐玄宗以后道举的设置,使得在唐代地位崇高的道教影响更为广大,而没有道教的巨大影响,也就不可能有唐传奇如此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结构。

第3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原文及翻译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制之。*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他们)哪里了解*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过了十年,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唐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分之六减八分之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