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通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1

  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要去改变,找回那个我,找回那个永远挂着自信的笑容的我。童年时的乡村生活作文不,其实惬意就在我们的身边。没过几天,卷子发了下来?但还是附和一声"知道了",吉娃娃这才作罢,谁想蝈蝈又把"小飞鸟"的开关闸拉开了,可是"小飞鸟"就是不启动,气得蝈蝈差点没把"小飞鸟"的方向盘给砸了。

  路的两旁有逐渐发黄的麦子和绿得发青的油菜,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和黄色的海洋,就连山里也有它们的踪迹。乡村的房屋很别致,都是把一座大房子分成几间小屋,每间只有十几平方米,放着各种生活用品。植物呢?平常都在院后搭一个小栅栏,里面种着月季、鸡冠花、菊花……它们在不同的季节轮流开放,非常漂亮。

  狗,总是要养上一两只的,不是趴在门口睡觉,就是趴在墙根乘凉。等养的时间长了,母狗就会生出一窝小狗,趴在房顶上,对着行人叫。

  傍晚,会看见一群老太太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而在另一边,一群老头在下象棋,许多赶完集的小伙子来到他们旁边,看着他们下,人越聚越多,最后连下棋的人都看不见了。

  这美好的乡村生活,怎能不叫人留恋?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2

  农村的生活很苦。尤其各种各样的农活,在那个机械化匮乏的年代,那种苦和累很是摧残人的身体。小时候,我亲眼看到很多人未老先衰,他们会因为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营养不良而得各种病,比如腰间盘、骨质增生,有的甚至被那些半机械化的劳动工具所伤,落下终身残疾。所以,每当爸爸妈妈让我下地帮他们干活的时候,我以百般理由推脱,甚至直接逃到村外的窑厂躲起来,他们寻不着,嘴里嘟嘟囔囔骂骂咧咧便由我去了。我便在那窑厂开始了自己快乐的生活。

  窑厂很大,有几百亩。麦收之前和麦收之后到秋收是窑厂最忙碌的时候。到处是砖瓦和整齐排列的砖坯,尤其砖坯有个独立的场地和土制工作台。在那干活的大都是附近村的村民,彼此之间甚为熟悉,在枯燥的工作之余,他们会互相说着属于男人的各种粗话,笑声不时惊飞了鸟儿。我喜欢听他们拉呱儿,更喜欢在那看砖坯的制作过程。充满了人的各种机巧和智慧,大把的泥装进方方正正的长方形盒子,被盒子上笔直的铁丝自然地分成四个格,每一格都是一个完整的砖坯,把多余的泥划去,托起,往地上一扣,四个砖坯乖乖地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太阳是无比神奇的,在给砖坯温暖的同时还把砖坯身上的水分蒸发掉,使砖坯变得坚硬。工人们将它们一个个收起,整齐地排列起来,一直排成两米高几十米长的墙,远远望去,非常壮观,这是砖的前身。

  然后,砖坯会被工人用小车装上,码齐,拉到窑洞去烧制。窑洞的上方是窑顶,窑顶上有无数整齐排列的小孔,小孔上有盖儿,盖上有鼻。工人们手拿一支带钩的铁棍,另一只手拿着铁铲,铁棍刚好可以提起盖上的鼻,打开盖,铁铲铲起煤,续到小孔里,里面是正燃烧的火苗。每天三班倒,每天这样往小孔续里续煤多次。他们的脸上,眉毛上、鼻尖都是黑色的,而笑起来的牙齿在冬夜里的炉火照耀下泛着纯白和温暖的气息。偶尔,他们会在那些孔盖上放上从家里捎来的红薯,用不了多长时间,热量会让红薯的质地变得柔软。热气腾腾的红薯和工人们分红薯时的笑声让这个窑顶更加热烈。烧窑有专门的技师把关,他们往往从事这种职业很多年,对于煤的续多续少有着直观而准确的判断,有他们在,下面的砖坯不会烧的过生,也不会烧糊。像蒸馒头一样,很多天以后,被烧好的砖终于出锅了!红红的砖被整齐的排列在窑厂的大片空地上,像个健康的娃娃接受着太阳的抚慰,来年春天,他们将会被排上各种用场:猪圈、牛棚,甚至给儿子娶媳妇的新房。而整个过程最让我感慨的是普通人的智慧和夹杂在这些智慧中的乐观。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3

  九岁的时候,家里买了头牛。我便有理由不用再下地干活,我有了专门的活――放牛。

  放牛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农活。把牛的缰绳盘在脖子上(这样可以防止牛把缰绳踩掉和尿在上面),往窑厂的空地上一撒,大片大片肥美的青草是牛儿的最爱,他们舌头卷着那些草往嘴里送。我们呢,只要牛不往地里吃庄稼便可以放心地玩耍。做游戏?可以,画几个格子拿个砖块就可以在格子间蹦来蹦去。捉迷藏?可以,窑厂的砖坯垛和草丛是良好的屏障。可是最好玩又美味的是捉蚂蚱然后烤了吃。

  立秋前后,正是蚂蚱最肥美的季节。各种蚂蚱在草丛里乱飞,我们跑来跑去忙的不亦乐乎,不一会,就逮了好多,用狗尾巴草串起来,跟今天的羊肉串差不多,蚂蚱乖乖的躺在那。拿个铁锹,把蚂蚱放在铁锹上,打开窑厂厨房的炉子,把铁锹放上去。火苗涌上来,铁锹上布满了热量,烫得蚂蚱滋儿滋儿的冒烟,反复烤两遍,蚂蚱便熟透了。直接填到嘴里,先前还泛着怪味的蚂蚱真是太香啦!尤其是母蚂蚱,肚子里还有很多籽,就像鱼籽一样,黄黄的,油油的,填到嘴里有点软糯,真是人间美味。

  很多时候,因为吃蚂蚱忘记了看牛,当远处传来叫骂声才知道牛又祸害了窑厂周边的庄稼,我们便一哄而散去找自己的牛。

  吃得差不多了,眼看太阳下山,小伙伴们一起赶着牛回家,夕阳下,牛的肚子鼓鼓的,毛红得发亮,衬着晚霞,和着炊烟,农家最普通、最宁静的夜晚就要来临。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4

  老狗,榆树,蝉鸣,水坑,戏水的伙伴。这些,构成了我关于夏天最美好的回忆。

  那是一个如此安静的夏日午后,阳光热烈地炙烤着大地,几只老狗在榆树底下吐着舌头,耳边只有蝉的聒噪。水坑里,我正半水半泥。村子不靠河,更不靠海,只能靠雨水填满那个头比较大的水坑。那些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雨水。在农村,你才会真正体会“水往低处流”这句话。不是么?雨落到地面上,然后顺着各家事先设计好的水沟,到了大街上汇流,颇有些浩浩荡荡的气势,然后所有的水分成几路汇集到大坑里。坑里的水来的快去的也快,过不了几天只能到膝盖了就不能洗澡了。

  那天正是下过雨的第三天,水不深不浅。我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那种鱼儿的自由让我忘乎所以。忽然,我感到脚下一滑,直觉告诉我,我将进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本能,让我从水底蹬起脚,探出头呼救。第一次探出头,老狗依然吐着舌头,安详而恬静。我重重地又一次沉下去,我听到了狗吐舌头的声音,时缓时急。第二次,那颗老榆树刮来的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让我感到了凉意。我再次进入水底,水进入耳朵,跟进入水坑一样的声音。第三次,我绝望地用尽所有力气探出水面,小伙伴们依然在嬉闹。他们互相把对方按进水里,然后追逐。笑声、蝉鸣、风声,所有的声音随着我最后一次扎进水里而停止,我忘了,还有那吐着舌头的老狗。我感受到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这些忽然变得美好起来。可是他们在离我远去。再见了,这美好的一切,我多想第四次探出头看你们一眼,可是我已精疲力竭,我放弃了抵抗,我的心脏剧烈地抖动,像那只中枪的兔子一样做几下抖动和抽搐便会归于平静。死亡,离我如此之近,它已经包围了我。

  生机,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一只大脚,邻居二哥的`大脚!那只脚一定很大很漂亮。那只神一样的大脚拥有多么巨大的力量啊,它揣在我的屁股上让我前进了一段跨越生死的漫长距离。天哪!我呛了几口水,那水平时让我恶心,里面有女人的洗衣粉,有男人的汗和尿。可是一切都不再那么不堪,因为我出来了!我的眼前又有老狗、有榆树、有蝉鸣、有凉风了,又有小伙伴们的笑声了。生命,在那一刻重新绽放,看得见,摸得着,就像摸到了狗的舌头,蝉的咽喉,小伙伴的脸蛋和风的流动那样清晰。活着,实实在在的美好!

  回到家,爸爸正在给邻居二哥剃头。二哥一脸坏笑地看着我。剃头推子的声音哒哒的,像个小马达。随着小马达的推进,头发也应声而落。我对着爸爸喊:爸爸,我今天差点淹死,要不是二哥……

  我狼狈而逃。后来妈妈告诉我,别说不吉利的话!

  再后来,我上大学参加工作,离村子越来越远了。前年回家,正好和二哥坐在了一个酒桌上。我对二哥说,真要谢谢你救了我的命呢!

  二哥一脸茫然,借着酒劲大声说:你说的什么啊,我都忘啦!说完哈哈大笑,那笑声融在酒里,迷醉了整个村子。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5

  五一长假,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市郊杨公镇的农家乐体验基地。刚一下车,一幅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映入眼帘,把我给彻底迷住了!

  一片片绿中带些嫩黄色的稻田扑入眼帘,可爱的小稻子早已有我小腿那么高了。我站在田里就似个稻草人,守护着小稻子不让麻雀来偷吃。在稻田旁边的羊肠小道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儿散落一地,有紫的,有蓝的,有淡绿的,有深绿的……像是给一望无际的绿色的海戴上了一串冷色调的钻石项链,漂亮极了。

  进了村子,绿树掩映,给人十分凉爽的感觉。太阳下,大杨树为我们打起了大大的“遮阳伞”,藏身“伞”下,顿时感觉轻松多了!风儿一吹,大杨树便欢快地唱起歌来,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它仿佛十分欢迎我们到来,十分欣赏如此美丽的田园风光。

  “放学了!放学了!”一只八哥在笼子里唱着歌。那只可爱的八哥长着一双黑色的翅膀,翅膀下白色的小点点十分醒目又十分漂亮,长长的、尖尖的嘴巴,也许就是会说话的秘诀吧!当我们送食物给它时,它总会说:“吃饱了!吃饱了!”逗得人十分开心!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歌手”八哥的主人家。那是一个四合院,里面养着小狗、小鸡、小鸭……在小竹笼里小鸡大步地走来走去,不停地觅食,发出“叽叽”的声音;后面还有一个鸭房,两只灰色的鸭子,黄色的脚,扁扁的嘴巴像推土机的铲子,十分有趣!它们悠闲自在地踱着步,似乎它们才是这个四合院的主人。

  我还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孙永皓,虽说比我大一岁,但他比我更轻巧,更机智。我们一起在田里捉迷藏,一起比赛跑步,一起爬大树,玩得不亦乐乎!

  我憧憬乡村一望无际的稻田,憧憬乡村的安宁祥和,憧憬乡村的无忧无虑―作业很少,游戏很多。乡村生活真好!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6

  满天的繁星在树梢头闪耀着,小区东面的一池水,在微风中把天上的星,皱作一缕缕的银波,反映出一些光辉来。

  也是这样的星夜,空中飞舞着萤火虫,乡村小学一个亮着微弱灯光的办公室,风琴声袅袅,一个小女孩于暗影中静静伫立……

  那年我五岁,跟着妈妈一块儿,去她支教的小村庄生活。妈妈带着我和哥哥,住在这个小村庄庙宇变成的学校里。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亮丽的颜色无时不在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睛。我们拿着竹竿竿,学着村里孩子的样,村前村后地去找桑葚果。枝叶乱舞中那个欣喜若狂的小女孩来回奔跑,如获至宝地拾起地上那半青半红的果儿。两个孩子的脸蛋像小女孩头上的蝴蝶结一般,灿烂地在暖风中飞扬!

  寒冷的冬日,屋檐下那长长的冰钩成了我们最大的期盼。总算捱到妈妈去开会了,还是那竹竿,哥哥负责打,我负责把它们装进杯里。小手冻得通红也不说罢休。直到有一天,哥哥在那口大水缸发现里面有同样晶莹的东西,四只手儿伸进去,欢笑声随即装满了整个屋子。翻箱倒柜地找来白糖,一杯天然冰淇淋就这样被送进小嘴,尽管牙齿冰得直打颤,仍觉得甜到了心窝里。

  我和哥哥,就这样度过了一段属于乡村的童年生活。

  后来,哥哥被送到外婆那去了。我就一个人,蹲在学校门前的小溪边,等待鱼儿游过;坐在溪边的那棵大槐树下,看着天色一点点地沉下去;站在学校贴满一张纸的墙前,寻找零星认识的字;待在干草堆旁,望着作业本上的红叉叉……始终相伴的,是妈妈的风琴声,它在夜晚孤寂的旷野中回响,像暖风轻柔地扑面而来,成为记忆中永远不会离我而去的阳光!

  两年后,七岁的我跟随被一纸调令召回的妈妈回到了荆州。再后来,我也长成了和这城市所有孩子有着同样语言表达的小孩。我和他们一样地欢笑,一样地读书、一样地玩耍。只是春天,总爱走长长的路,找寻路边缝隙里的小草和野花。只是雨季,喜欢坐在窗前数着雨珠珠。只是夏夜,苏醒在还未沉睡的城市,聆听远方的声音……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 篇7

  童年好似一杯鸡尾酒,是由各种有趣的事调和而成的。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在爷爷的老家乡村最有趣啦!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乡村的景色美丽极了!清澈见底的一条小河。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倒映在平静的河面。垂柳在暖风中婀娜舞蹈。暖风迎面吹来,使人心旷神怡。当然少不了我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和小伙伴整天在村子里玩耍。在梯田边跑来跑去,偶尔去采几朵迎春花……让最我觉得有趣的,当然使在油菜花地里捉迷藏。我自由地穿梭在油菜花地里,为了不让小伙伴发现,尽往油菜花多的地方走。有时候会跟小伙伴碰到,然后赶快逃避。你追我赶,有趣极了!我们在油菜花地里悠然地走来走去,抓的人找不到我们便急得满头大汗,我们情不自禁笑出了声。玩累了,便随便找个地方睡着了,直到黄昏才醒来,急急忙忙赶回家吃晚饭。春天,我还会和伙伴们去花丛旁捉蝴蝶。红的,黄的,白的……漂亮极了!

  我喜欢我的童年,童年的乡村生活令我难忘。

【童年时的乡村生活的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最好就像现在,有着难得冬日暖阳,懒洋洋地铺在身上。坐着的草地上,间或还有松针,散发出松油香。三五头牛儿,啃吃青草的声音,顺风飘了过来,一切那么自然,那么安详。

        在我小时候,这是见惯不惊的画面。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匆忙吃过饭菜后,小伙伴们惯常的一件事,就是牵着自家牛儿,上山放牛。呼朋引伴,一个院子两个院子相互串联,长长的队伍很是庞大,好不热闹。

        然而放牛的含义,并非字面意义那么简单。去年春节小孩一同回老家,见一头黄牛拴在树边吃草,我对小孩说:“要不,你去放牛吧?”小孩就真地跑去放牛——不过,她是把拴着的牛绳子解了放开,这令我们忍俊不禁!

        醉翁之意不在酒,放牛娃的心思往往也不在牛。一旦将牛牵到山林,任其自由觅草的时候,就是放牛娃的疯耍时间到了!农村孩子能够上山放牛,已经不再是三两岁顽童;所以能疯、能耍的,多少都有点科技含量。

        比如眼下这个时节,平常人看到是初冬满眼萧索,放牛娃想的却是另一番丰收。三三两两碰头之后,捡柴禾的赶紧四处找干柴禾;另一拨人,决然是去找还没有收挖回去的红苕地,三下五除二将又红又大的红苕一个又一个地刨出。这边的火苗刚刚窜起,挖红苕的人马也就兔子般飞奔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小脸涨得通红,赶紧将红苕埋进火堆。

        老家所在的村子叫马蹬坝,一个四面环山、中间平坝的好地方。从山外面漏网进来的初冬冷风,在吱嘎作响的火堆面前,连打个旋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欢腾着的火苗,和同样欢腾着的嬉闹,挤得影儿都没有啦。多出来的时间,是在哔啵作响的柴火声中,等待火堆中的作物烤熟。

移开火堆、扒开火灰,围拢成一圈的那些脑袋,脑袋前面那些生动而又各异的表情,令人难忘得多次在梦里浮现。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农村早已远离吃不饱饭的年代;但是说也奇怪,不管在家里吃了多饱,也不管家里的饭菜多甜多香,这帮放牛娃乐此不彼的,仍是山坡之上、野火旁边、被弄得不伦不类的所谓“野炊”!现在看来多么平淡无奇的东西,竟然都可能成为山坡上的放牛娃们,争相享用的“野炊”美食!

只要有火,就可以烧红苕,还有洋芋、核桃、地瓜,甚至揉成坨的米饭、豆腐。只要有火,我们还学着小学课本《森林的主人》那样,用大大的树叶,包着蘑菇、茄子,埋在火堆下、再蒙上一层土烤熟。谁要是再勇敢一点,躲过父母的盘查,偷偷摸摸从家里带出来一口铜罐,那就更是大大的英雄。有了铜罐就可以煮汤,带着腊猪肉的油香、泛着糯米亮光的猪肉糯米饭,那才是齐心协力“野炊”成果中的经典。

山上的火烧“野炊”,当然不会吃出一个什么真的结果,有时候吃兴刚起,却不得已匆匆收场。有时牛儿跑远啦,要去寻找、追回来;有时放哨的跑过来,说某某的爸爸上山来啦,大家伙马上手忙脚乱将火堆熄灭、作鸟兽散;也有时候,柴禾齐备、瓜果到场,临了却发现竟没有人带火柴——索然无味地生吞活剥之后,放牛娃的野炊只得草草收场。然而,最能让人记忆深刻的“野炊”,还是自作聪明所要避免的“分赃不均”!

也许是做贼心虚原因,放牛娃们每次山上开伙都约定俗成,每个人不仅都要出力,每个人在分享“成果”时还得均沾。话说某次,有小伙伴到了山上却死活不愿参与,理由是大家要去他奶奶家地里刨红苕;眼见不能阻止,可怜巴巴的他就来个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当糊里带香的红苕烤熟了,铜罐里清汤寡水豌豆尖汤也烫好了,这个小伙伴还是没能明哲保身——大伙一哄而上将他按倒在地,四个人压住手脚,两个人掰开嘴巴,硬生生地给他灌了一通热气腾腾的豌豆尖进去!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伙伴们、牛儿们,和放牛曾经去过的很多地方,都已逐渐淡忘;然而放牛娃们当年曾经有过的荒唐行为,却经常被自己沾沾自喜地津津乐道。我们甚至都还得意地以为,当年即便这么淘气,但因为完备的“保密措施”,都没有哪位家长知道这些。直到某年回老家过年,一位白胡子苍苍的大爷拉着我,“你就是春生吧?你的小孩都这么高啦?你还回忆得起不,你小时候和小红上山放牛,你们煮铜罐,非要他吃那么烫的豌豆尖,把他嘴皮烫起亮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验农村生活的感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