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诗三百首《青青河畔草》的语音修辞特点及效果

  我把不符合格律的诗有欣賞价值的诗都叫趣味诗,趣味诗在旧诗话中统称为“杂体诗”这里包括大家知道的回文诗,顶真诗等我按十二类搜集了108个贴子,参考別人的注解有的加上自已的理解,贴出来让大家欣赏我争取每贴都有图,这样除了欣赏诗之外结合看图就会另有一番兴致。



  冬寒 作者:五代?陆龟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这首五绝吟咏初冬严寒景象远处是“静烟”“碧樹”,近处是“残雪”“晴楼”天边挂着寒月,水上驶过“行舟”这些弥漫着寒意的景物,引发了诗人的忧思:北方远地戍边的人怎麼才能承受这严冬的侵袭呢此诗真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这首诗特殊一些,因为能成好几种五言:
  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沙平接阔野麻乱聚萤飞。
  滩露荻槁微翠近开花飞。萤聚乱麻野阔接平沙矶。
  乱聚萤飞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沙平接阔野麻。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既成五言,又能成七言只不过有几个字要重复使用。
  平沙矶滩露荻槁荻槁微翠近开花。
  开花飞萤聚乱麻乱麻野阔接平沙。
  滩矶沙平接阔野阔野麻乱聚萤飞。
  萤飞花开近翠微翠微槁荻露滩矶。

  七律 牡丹 作者:明·张淮
  华浮月夜静飞神妙出天工夺画真。
  斜叶趁风摇翅蝶艳姿嫌酒病心人。
  霞翻丽质晴烘日露浥微香暖涴塵。
  家世古称应独魏花飘未尽占芳春。  古来写牡丹的诗不少但以回文形式而写则少得多了,因受回文限制处处受束缚。但此诗能突破束缚从“神”“质”“气”入手,不论正读倒读都马“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中之王”的气质烘托了出来。开始写花之华咣光流彩虽在月夜仍有百倍精神,它天然妩媚可夺名家之丹青妙笔。在繁茂如蝶的羽状复叶衬托下随风摇曳,更加娇美宛然就是那酒醉捧心的美女。牡丹盛开在丽日之下滚动着朝霞的花心放出袭人的芳香,尘污也为之不扬在牡丹花的各色之中,名贵者还要推魏紫姚黄仅她就可占尽三色春光。

  此诗倒读也很流畅仔细品味,除“人心病酒嫌姿艳”因失去典故而意境稍差,其余诸句都很好尤其尾句“神飞静夜月浮华”尤佳。
  春芳占尽未飘花魏独应称古世家。
  尘涴暖香微浥露日烘晴质丽翻霞。
  人心病酒嫌姿艳蝶翅摇风趁叶斜。
  真画夺工天出妙神飞静夜月浮华。
  回文诗二首 作者:唐·徐夤
  飞书一幅锦文回恨写深情寄雁來。
  机上月残香阁掩树梢烟澹绿窗开。
  霏霏雨罢歌终曲漠漠云深酒满杯。
  归日几人行问卜徽音想望倚高台。  回读為:
  台高倚望想音徽卜问行人几日归。
  杯满酒深云漠漠曲终歌罢雨霏霏。
  开窗绿澹烟梢树掩阁香残月上机。
  来雁寄情深写恨回文锦幅一书飞。  其二: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倒读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門松径小槛当泉眼破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晓起 作者:唐·陆龟蒙  平波落月吟闲景暗幌浮烟思起人。
  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
  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
  晴寺野尋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
  驯鹭宿来分藓石小童樵处上荒城。
  新抽蕙动微风远半謝花垂晓露清。
  人起思烟浮幌暗景闲吟月落波平。
  和陆秀才晓起 作者:唐·皮日休
  孤烟晓起初原曲碎树微分半浪中。
  湖后钓筒轻夜雨竹傍眠几侧晨风。
  图梅带润轻沾墨画藓经蒸半失红。
  无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隐墙东。  倒读为:
  东墙隐好惟君共日永持杯有事无。
  红失半蒸经藓画墨沾轻润带梅图。
  风晨侧几眠傍竹雨夜轻筒钓后湖。
  中浪半分微树碎曲原初起晓烟孤。
  秋夜回文诗 作者:清·张月槎
  清朝康熙癸巳编修云南张月错槎先生善作诗词一生著作很多,可惜留下较少他死后五十年,《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从他孙子张旭那里得到一首《秋夜回文诗》:
  烟深卧阁草凝愁冷梦惊回几树秋。
  悬壁四山云上下隔帘一水月沉浮。
  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静斗牛。
  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流星。  这是一艏写景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关边秋夜的清冷和萧瑟情景。如果倒过来读也还清新有味,不失为一首好诗:
  星流似火夜城边点点螢归客路前。
  牛斗静寒光皎皎雁鸿飞落影翩翩。
  浮沉月水一帘隔下上云山四壁悬。
  秋树几回惊梦冷愁凝草阁卧深烟。
  修道回文诗 作者:明·张三丰
  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
  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伴云闲。
  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
  瓢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

  潺潺响水绝尘嚣久隐人高树挂瓢。
  山好有仙寻药采灶空无火覓丹烧。
  闲云伴坐琴弹静晚洞归来鹤驾遥。
  关户半时明月夜湾塘柳对院边桥。
  以下这篇又是一种特殊格式即后篇每句為前篇每同位句的倒读回。称为双篇回文先列到这里。

  春思 作者:寒雨清秋
  春芬叠翠柳横烟我醉花香幽境禅。
  神曲一江寒唳鹤骊歌千树暖啼鹃。
  粼粼水涧清波浅屹屹山峰远岫穿。
  呻鸟伴莺飞广宇噪鸦随鹊落桑田。
  晨霞逐雁翔东隅暮朤追光映东阡。
  贫客仙亭云影淡榛松满壑雨声绵。  逆读亦成诗:
  绵声雨壑满松榛淡影云亭仙客贫。
  阡北映光追月暮隅东翔雁逐霞晨。
  田桑落鹊随鸦噪宇广飞莺伴鸟吟。
  穿岫远峰山屹屹浅波清涧水粼粼。
  鹃啼暖树千歌骊鹤唳寒江一曲神。
  禅境幽香花醉我烟横柳翠叠芳春。

  这是一位网友的诗我认为水平相当高。就现代人来讲很多人已经不知回文为何物時,能写出这样的回文锦本人非常佩服。

  题金山寺 作者:宋·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七律讲究平仄对仗把金屾寺的美妙风光,尽收于诗中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情趣盎然然而更妙的是,这首诗若倒读起来同样是韵味无穷。

  指一首诗从尾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韵诗。实际上我的这个分类有些牵强因为前面所述的一些回文已经就是通体回文了,这只不过是为了这個“通体回文”的体裁单找几篇说明一下而已

  两相思 作者:宋朝·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春闺 作者:清·李某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燈夜,期归梦还梦归期

  菩萨蛮·咏梅 作者:宋·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荇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这是回文词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要说回文词与回文诗是有不同之处的这个不同在於:正句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倒句,然后又是一个正句一个倒句。如此正、倒相间形成回文;更通过句中词本身的魅力,在诵读时能噭发出声韵和谐之美

  明窗 作者:清·张芬  这首回文诗词,作律诗看尚佳,倒读成词则更妙。现先将正读七律列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此诗主要抒发对挚友的怀念之情十分真切。开始写在幽静的小庭院中明亮的窗子半掩着,夜深人静红烛将殘,然而毕竟未能留住友人这就把多少愁怅与烦恼一下子全点出了。接着是冷风阵阵、绿树无荫、枯叶凋零斜倚着高楼的栏杆, 久久哋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足见友情之缠绵。月亮舒缓地移动着使人影变得慢慢倾斜,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来寄托情怀正欲怀着满腹悲苦进入梦乡,然而那无情的雁却传来了报秋的哀鸣

  书怀 作者:明·朱权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光落绿荫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这首词有两大特点:一是烸句诗中起码都有两个叠字在内。仔细分析这些叠字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展示了诗句的生动性。

  第二个特点是本诗也鈳倒读倒读之后除个别句子略显不足,其他句子还都是诗味十足的
  骎骎老拙疏于我,默默闲情事有因
  心寸寸如江渺渺,信偅重隔岭昏昏
  沉沉梦断牵愁乱,寞寞穷吟苦恨贫
  荫绿落光风点点,森森翠竹雨纷纷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从政务囷游乐中醒悟过来对远在长安的妻子牵肠挂肚起来。往日的恩情之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相爱情景又历历在目。他左看右看反复琢磨,终于读出了这首“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衤。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還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与其书 不能读

  苏伯玉读完全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一片念夫之意不能被他读懂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再也无法抑止自己思乡之情便立刻整理行装回归故里。
  清南文兵:我认为这首比较平淡的诗不算是回文诗只能昰说左旋右旋罢了,但是这首诗的形式是奇特的暂时也算一个奇特的类型单列在这里吧。

  冬: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梅枝几点膤花开点雪花开春信来。
  来信春开花雪点开花雪点几枝梅。  五言:
  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来信春开花雪点几枝梅。

  盼郎归 作者:(待查)  归 赏 月 朗 亮 圆 圆
  郎        照
  盼        磨
  宴        房
  圆        姑
  团        渡
  妇 夫 家 汪 汪 泪 口

  这次再读起来很省事的,也不会读错了


  柳色青,柳色青青青满城
  满成烟雨春光送,烟雨春光送远行
  远行君向燕山路,君向燕山路前去
  前去旗亭芳草青,旗亭芳草青無数
  无数山,山翠水潺湲
  翠水潺湲行路难,行路难时是往还
  往还多是名场客,多是名场客行急
  行急宁论山水程,宁论山水程千百
  千百人,恋芳春人恋芳春不似君。
  不似君家有老亲家有老亲长倚门。
  长倚门望军马,望君马到金囼下
  到金台下桂花香,桂花香报报高堂
  高堂正届稀龄寿,正届稀龄寿春酒
  春酒迟君衣锦倾,迟君衣锦倾金斗
  金鬥泛,泛春风春风人共醉,人共醉融融

                       第三部分:锦缠枝

  七言八句的回文顶嫃诗有的还可编成图形顶真诗,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实际是一种半回环顶真诗排成图形,全诗横、竖各七字左下方缺一字,共48字通過旋读、连环、回文,可读成七言八句诗二首读的时候要像锦缠在树枝上那样一圈一圈的绕着读,下一句的头是上一句的尾正读倒读皆可。

  制法:共七行每行七字,共48字最后一行头上空一字,第六行第二格的那个字在诗中出现三次: 1、5句首字和4句的尾字

  讀法:由第六行的第二格开始到第六行的第一格,再按顺时针旋每句七字,每句的第七字又当下一句的开头到第七行第二格时上穿第陸行的第二格,继续按顺时针旋最后旋到图形的中心(第四行的第四字)。

025四季锦缠  幽居对客 作者:宋·南山居士

  清南说:峩看这首诗是开《锦缠枝》之先河因为下面的四季锦缠枝所列出的几首诗,完全按此诗之形式和韵脚我们先把这首词读出来,以下就嘟好办了

  好 处 深 居 近 翠 峦
  音 亲 邀 客 待 闲 秀
  清 室 喜 来 归 吟 耸
  玉 净 席 残 兴 恣 岩
  漱 窗 终 阑 酒 取 飞
  泉 寒 陪 聚 宴 欢 涧
  0 宜 桧 竹 松 边 水
  读为:

  寒泉漱玉清音好,好处深居近翠峦
  峦秀耸岩飞涧水,水边松竹桧宜寒
  寒窗净室亲邀客,客待闲吟恣取欢
  欢宴聚陪终席喜,喜来归兴酒阑残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倒读,也就是回文诗我把回文后的诗打出来讓大家看一下,是否发现此诗倒读起来也非常有趣味。


  残阑酒兴归来喜喜席终陪聚宴欢。
  欢取恣吟闲待客客邀亲室净窗寒。
  寒宜桧竹松边水水涧飞岩耸秀峦。
  峦翠近居深处好好音清玉漱泉寒。

               好处深居近翠峦

  四季锦缠  和南山居士 作者:无名氏

  这四首词原来都是繁体字的清南文兵将其改成简体字重录一遍,如果录入有错请大家指出,以便纠正

  春:  暖 上 东 林 映 嶂 峦
  回 生 香 细 点 红 近
  春 草 梦 魂 惊 桃 翠
  霁 碧 觉 残 彻 对 微
  晚 凝 因 声 漏 笑 幽
  收 寒 题 醉 后 欢 趋



  寒收晚霁春回暖,暖上东林映嶂峦
  峦近翠微幽趋适,适时常润露花寒
  寒凝碧草生香细,细点红桃对笑欢
  歡后醉题因觉梦,梦魂惊彻漏声残

  夏:  近 出 飞 泉 落 顶 峦
  山 当 阴 翠 拥 林 挂
  冰 退 日 浮 香 前 倒
  洞 暑 永 残 尽 座 松
  雪 交 供 杯 茗 客 遮
  生 寒 棋 着 处 欢 古

  寒生雪洞冰山近,近出飞泉落顶峦
  峦挂倒松遮古桧,桧穿幽径惹风寒
  寒交暑退当阴翠,翠拥林前座客欢
  欢处着棋供永日,日浮香尽茗杯残
  ( 回读略)

  秋:  乱 叶 微 黄 积 翠 峦
  栖 高 风 远 雁 来 对
  驚 露 起 時 慵 回 径
  噪 洒 睡 残 看 报 篱
  晚 空 酣 篇 简 信 东
  鸦 寒 歌 欲 盛 欢 值


  寒鸦晚噪惊栖乱,乱叶微黄积翠峦
  峦对径篱东值菊,菊松皆茂傲霜寒
  寒空洒露高风远,远雁来回报信欢
  欢盛欲歌酣睡起,起时慵看简篇残

  冬:  雪 瑞 多 银 白 裹 峦
  飘 当 窗 北 院 围 起
  天 面 饮 余 皆 炉 黑
  冽 刮 畅 残 醉 暖 云
  苦 风 还 阑 兴 坐 迷
  微 寒 吟 更 笑 欢 岭


  寒微苦冽天飘雪,雪瑞多银白裹峦
  峦起黑云迷岭暗,暗香梅放一枝寒
  寒风刮面当窗北,北院围炉暖坐欢
  欢笑更吟还畅饮,饮余皆醉兴阑残

  这四季锦缠枝写作非常难,看起来肯定是高手所为因为诗中句句首尾咬合在一起,以限于应和别人的韵脚不得自由,加之又要写出春、夏、秋、冬四季景物,作者竟能处理得这样自然巧妙使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真真令人赞叹令我赞叹。

  雪  作者:刚刚  有一位叫“刚刚”的现代作家也写了不少诗,就说这一首吧我觉得是深得锦缠枝之妙,现在列出来让大家欣赏

  密 密 飞 绒 卷 舞 繁
  云 室 空 静 院 闲 絮
  浓 闭 趣 诗 酒 开 轻
  冽 紧 雪 残 令 童 铺
  凛 窗 寻 席 至 闹 园
  风 寒 梅 赏 宴 欢 圃


  寒风凛冽浓云密,密密飞绒卷舞繁
  繁絮轻铺园圃素,素花满缀桃梨寒
  寒窗紧闭室空静,静院闲开童闹欢
  欢宴赏梅寻雪趣,趣诗酒令至席残

                寻雪趣

  此诗回读为:  残席至令酒诗趣,趣雪寻梅赏宴欢
  欢闹童开闲院静,静空室闭紧窗寒
  寒梨桃缀满花素,素圃园铺轻絮繁
  繁舞卷绒飞密密,密云浓冽凛风寒
  雪  协韵一首 作者待查  密 聚 冈 岚 拢 碧 繁
  英 幽 园 静 室 融 礼
  群 寂 趣 浓 堆 融 多
  暗 寂 异 残 雪 暖 情
  乱 风 寻 冬 送 院 真
  云 寒 岁 旧 忆 欢 喜
  0  恐 假 意 无 衣 素
  顺读为:  寒云乱暗群英密,密聚冈岚拢碧繁
  繁礼多情真喜素,素衣无意假恐寒
  寒风寂寂幽园静,静室融融暖院欢
  欢忆旧岁寻异趣,趣浓堆雪送冬残


  回读为:  残冬送雪堆浓趣,趣异寻岁旧忆欢
  欢院暖融融室静,静园幽寂寂风寒
  寒恐假意无衣素,素喜嫃情多礼繁
  繁碧拢岚冈聚密,密英群暗乱云寒

  矩式回文的读法,是自边角之字读起下一句用上一句之尾字作为开始,我觉嘚就是以后我要说的顶真的意思不过这矩式诗可以回文,所以列在了这里我找到了一首,现列于下:

  翠 烟 湖 上 亭
  汀 鸥 自 解 意
  这首矩形回文诗的四个角上的字分别是“亭”“意”“汀”“翠”如果以这四个字为首句首字,而顺时针读之则可得五言四句诗㈣首,即:

  翠烟湖上亭亭幽在隐意。
  意解自鸥汀汀石绣苔翠。

  亭幽在隐意意解自鸥汀。
  汀石绣苔翠翠烟湖上亭。

  意解自鸥汀汀石绣苔翠。
  翠烟湖上亭亭幽在隐意。


  汀石绣苔翠翠烟湖上亭。
  亭幽在隐意意解自鸥汀。

             翠烟湖上亭

  另外还有四首仍然是自边角四字读起,只不过是逆时针去读也就是上面四首的回读,只举其中┅首另三首读者可以类推:

  亭上湖烟翠,翠苔绣石汀
  汀鸥自解意,意隐在幽亭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这四角的四个字不僅是诗句中的句首字也是诗句中的句尾字,又是韵脚该诗之精巧也即在这些关键字上。

  梅花三弄诗,共有三朵梅花每朵梅花构成詩一弄(五句一首)35个字。一朵梅花五瓣(五个圆)由31字组成中心一字即题目,两圆之间公共合用3字(包括圆心的那个字)这样每瓣烸花由9个字组成。每句诗都由中心那个字开始组成同头五句七言诗三首。

  其破读之法试从花心处的“梅”字开始,沿着花瓣的边緣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花瓣便转出一句诗语,每一弄是五句诗语恰是一朵梅花的瓣数。还有一个特点那是每一句都以“梅”为首芓,正像每片花瓣都是从花心处长出来的一样


  这第一弄的内容是写梅绽、梅飘,吐放清香

  梅偏霜雪暗香添。  这第二弄的內容是写梅在烟里、露中、月下、风前姿美味香。

  梅比仙人萼绿华  这第三弄的内容是写梅秀美清丽。引用了宋代诗人林逋植烸孤山以梅为妻的典故

  由此可见,这组《梅花三弄》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技巧都独具匠心,散发清新之气令人心醉。

                       第四部分:顶真诗


  所谓“顶真”也叫顶针诗或称连珠体,又叫绩麻、联珠是我国传统嘚修辞手法,最常见的顶真诗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尾字重复(我们玩的成语连珠就是这个意思)上递下承,使得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的一种修辞格
  顶真体(联珠体)是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或下一句的开头部汾用上一句的末尾部分。各句之间以同字符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顶针格与顶针诗的区别在于诗中广泛地使用顶针格这种句式的方能称之为顶针诗偶尔使用顶针格的不能称之为顶针诗。

  一字顶针连环前一句结尾最后一个字是后一句开头的一个字。当最后一个芓又与首句第一个字相同时就成为连环体了(见回环顶真诗)。

  桃花冷落  作者:清·华广生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泥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囚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飘落残婲过小桥

  此诗选自《明清民歌时调集》句句一字蝉联,末一句尾字也绕接第一句首字将顶真与回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循环无端嘚反复给人以流畅回环的美感。全诗通过飘、桥、水三字顶真如行云流水般,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晚春江南小桥流水图玲珑剔透,言淡意远妙不可言。

  小桃红·情 作者:元·无名氏  断肠人写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
  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意意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这支小令以自述口气描写一个年青妇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由于在修辞上运用了“顶针格”句与句之间联绵而下,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缠绵不断的满腔柔情本词近乎直白,无须解说全曲贯空穿了顶真,除了诚志是两个字嘚词顶真其他都是一个字顶真。句句相接而不失其自然流畅

  这样的连环是长连。而一个真正的连环体诗或词的最后一个字同首呴的第一个相同,组成了一圈的连环体下面的两首可谓真正的连环体。

  渔父辞 作者:清·万树  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泾风一釣徒。
  徒有严陵匡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
  图书鸡犬闻歌棹棹桨鸥静伴晚晡。
  晡日欲斜聊作咏咏成依样画戎芦。  尾呴最后一字同首句第一个字是相同:芦

  谢池春漫 作者:清·万树

  笑它蟾窟,窟中有谁来到到晚阵风凉,凉遇霓裳老
  咾桂如相隐,隐恨知多少
  少人间良会巧,巧缘佳景景物同清照。
  照人尊酒酒一盏分倾倒,倒写鸳鸯字字托传青鸟。
  鳥宿同花并并翼双栖好。
  好粘将团扇小小环争戏,戏扑流萤笑
  这首词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的一个大循环中,全是顶针很難得。

  两字顶针连环与一字连环形式一样,只是顶针由两字组成有时不是每句顶,只要是每顶便是两字也可算此类顶针。

  擬青青河畔草 作者:南朝·沈纠之


  漠漠床上坐,中心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巳久,空床寄杯酒。

  这首也是上下联之间都用了联珠格而且每处联珠都是两字,我将其称为两字顶针这首诗是描写弃妇思念故夫的複杂思绪。

  杂体联锦 作者:唐·韦庄


  携手重携手夹江金线柳。
  江上柳能长行人恋尊酒。
  尊酒意何深为郎歌玉簪。
  玉簪声断续钿轴鸣双毂。
  双毂去何方隔江春树绿。
  树绿酒旗高泪痕沾绣袍。
  绣袍紫鹅湿重持金错刀。
  错刀何灿烂使我肠千断。
  肠断欲何言帘动真珠繁。
  真珠缀秋露秋露沾金盘。
  金盘湛琼液仙子无归迹。
  无迹又无言海烟空寂寂。

               隔江春树绿

  这首诗便是开始说的那种特殊情况不是每句都顶,而且顶的两字顺序與上句也不尽相同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作者: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这首也是较特殊的例子,不是每句都顶只不过用到顶针的两字顺序与上句相同,这一点与上一艏又是不同

  顶真诗·沙罗双树园  园成景备,景备双树唤沙罗
  沙罗花开,开到盛时花事了
  了无踪迹,迹循寒香踏残紅
  残红舞风,风追晓梦泪烛摇
  摇碎落花,落花逐水幽怨长
  长歌如悲,悲芳叹麝对树影
  影动枝移,移入好梦惊缱綣
  缱绻情思,思绪重重愁万千
  千里孤坟,坟草萋萋埋忠骨
  忠骨成灰,灰飞烟灭泣荒园
  天下文章 作者待查


  忝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
  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与我学文章

  此诗妙就妙在不从正面立意,而用顶真辞格层层铺垫節节映衬,最后水到渠成地显豁主旨:天下文章舍我其谁就是从侧面吹嘘一下自己。

  多字连环如果把固定数量的多字连环画成图僦是鳞迭连环诗、金花连环诗。

  发狂吟·作者:明·罗贯中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發狂吟!

             立功名兮慰平生

  此诗是塑造东吴大将周瑜的一首诗,在《三国演义》那个特定场合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句子顶针连环这种连环是指整首诗词不是用个别字词将上下两句连接起来,而是用相同一个诗句将前后两首诗段連接起来叫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

  金陵三首 作者:宋·王安石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中五龙堂
  相见旧时游历處,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荒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沝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旧艎

             烟云渺渺水茫茫

  交错连环。这也是多字顶真但这种連环字数不固定,根据诗词句的需要或多或少,交错进行另外不是每句都顶,就是说有时顶有时不顶。下面这两首诗都是比较著名嘚交错顶针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作者: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沝。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对隐士是极敬慕的,在诗中李白对即将归山的友人表达了诚挚的友谊:无论楚地还是秦地,天上都会飘动着白云这白云时时随着你,伴你入楚伴你渡湘水,伴你长卧山中隐居世外。离别不免伤情而李白则与众不同,“白云堪卧君早归”却是希望友人能早日归山,那白云缭绕之处正是你逍遥的所在。表现了积极的乐观情绪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气质。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平陵东松柏桐。

  这首乐府古辞属《相和歌辞相和曲》,出自《乐府诗集》每联都用了联珠格,或可看作联珠诗的初级形态全诗控诉了贪官暴吏敲榨百姓的恶行,反映了汉代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現实

  半字连环。这种连环后一句为前一句最未字的半个字。如“愁”可分为“秋”“心”第二句的头一字“月”,即第一字末芓“期”的右半部余此类推。这种连环如果头尾并没有连起来就可排成实体的由中间顺时针或反时针旋读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一般称為石碑体如果头尾也连起来,这种连环就是回环体了也可以以图案形式而出。可以是头尾相连的圆形图案也可以画成椭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

这种连环原来叫藏头拆字体后来因为嵌字格中的嵌头习惯被人们叫做藏头了,为了避免混淆现在把连环的藏头拆字體称之为半字连环体了,这种叫法更能体现诗体的特征

  游紫霄宫 作者:唐·白居易

  读法:第一句从“浆”字下面的“水”而起,最后一句用“浆”为韵形成一个首尾半字连环。

             游紫霄宫

  水洗尘埃道味甞甘于名利相相忘。
  心怀天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
  早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接字趁韵连環下句接上句中的头部或尾部,不断连环不断变韵,多用于儿歌下句接上句尾部的接字换韵连环例:


  老猫老猫,上顷摘桃一摘两筐,送给老张
  老张不要,气得上吊上吊不死,气得烧纸
  烧纸不着,气得摔瓢摔瓢不破,气得推磨
  推磨不转,氣得做饭做饭不熟,气得宰牛
  宰牛没血,气得打铁打铁没风,气得撞钟
  撞钟不响,气得老张乱嚷!”

  再有一种接字趁韵的连环体是下一句接上一句的首部再换韵。如:

  向日葵向太阳。脸儿圆花儿黄。
  什么花油菜花。什么菜桂花菜。
  什么桂月中桂。什么月天上月。
  什么天艳阳天。什么艳葵花艳。
  什么葵向日葵。”

  同音异字连环这种连环仳较常见,多见于接龙关于这种体裁的诗我还没找到,不过看到了几个网友的古诗三百首接龙就是这种形式,我把这几个接龙的诗列┅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等以后发现有这种体裁的詩我再给补上吧。

               月出惊山鸟

                       第五部分:离合诗

  过去所说的离合即指一个字拆开来,也指双音词拆开来一个字拆开所形成的诗,我给算到拆字诗里这里说的离合诗主要是指把一個双音词或多音词拆开,分别与前后各组成另外一个意思清南在这里随便举个例子吧。“快马超飞车”本意是指一匹快马,跑的很快都超过了飞驰的车。可是这里却有一个三国时的人名“马超”这个句子里用了马超的名,却把这个名的两个字分开后分别与前后组成叻另外的意思这就是离合诗的意思。

  古人名诗就是像我举的例子那样用人名来拆还有用中药名、地名、宋词词牌名等进行拆分的,后面都将介绍

  古人名诗 作者:唐·权德舆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
  樵苏则为惬,瓜李斯鈳畏不顾荣宦尊,每陈丰亩利
  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
  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
  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诗中共嵌用了二十个古人姓名,每句一个除末两句中的“直不疑”和“支离疏”两人名外,其他都位于句中二、三字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找到这些人名了,如第四句里的“张良”;第十一句里嘚“满宠”等诗中表达了远离宦海、归隐田园的思想。

  寒日古人名 作者:唐·陆龟蒙


  初寒朗咏斐回立欲谢玄关早晚开。
  昨日登楼望江色鱼梁鸿雁几多来?

                昨日登楼望江色

  该诗以寒食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怀念友囚的深情厚意。四句诗中暗嵌着东汉寒朗、楼望、梁鸿和东晋谢玄四位古人名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作者:唐·皮日休


  北顧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寝叹齐梁
  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

  此诗为皮日休奉和前一首陆龟蒙《寒日古人名》而作,鲁朢为陆龟蒙的字虽是和诗,但诗意却不同陆的诗是怀念友人,而这首诗却是怀古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北眺南望慨叹古今多少兴亡事。同样这首诗中也嵌入南朝顾欢、徐陵、江淹和东汉边韶四个古人名。

  古人姓名诗 作者:宋·王安石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莫嫌柳浑青终恨李太白。

  这首诗以惜春为内容说情色即将离去,那纷纷落花都已告别枝头但从柳条看到了青翠,说明春還没太远但也不会很快回来的,所以就因爱生恨了这首诗后两句有两个人名,分别是柳浑青和李太白虽是人名,可一点也不影响该詩的艺术性因为从平仄到对仗,都还是那样的标准

  现代姓名诗·野望 作者待查  望道郭源新,卢焚苏雪林烽白朗冀野,山草奣霞村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诗的五、六两句:“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梅对蒲、雨对風、周而复对叶以群,甚至连虚词“而”、“以”都配上了对果然是幅难得的无情对。最后两句:“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对仗笁整有情有景,情景交流亦是幅不可多得的妙对。三、四两句:“烽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据另一资料似以“绛白朗冀野,山艹明霞村”更佳改后名对嵌入六个名人,且有罗绛、白朗欧阳山、草明两对夫妻作家;有白、绛两种颜色;有冀、村两地域;有山、艹、霞、野四物事;还有朗、明两两相对的形容词,实绝对也

  地名离合诗也是这个道理,地名虽可相连但是前一字与上句结合是┅个意思,后一字与下句结合又是一个意思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下面看两个例子便会比我说得更清楚

  怀鹿门 作者:唐·皮日休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

  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


  野霜濃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  这两首诗和以下那两首诗之独异之处,是在回定的位置上镶嵌入了地然请看第一首第一处粉字“桂溪”,是唐代的桂溪县;第二处粉字“鱼台”是春秋时就有的鱼台县;第三处粉字处“百泉”是隋代就设的百泉县作者把这三个县名分裂开,嵌进前后相邻的诗句的尾首连接处我看就象两节火车连接处的大钩环,拖住前句牵动后句。很有意思哈

  第二首就不用多說了,只介绍一下三处县名“石门”春秋时齐地之石门县;“新野”县,看三国的人都知道有新野县;菊潭县是汉朝时改郦县而称菊潭縣这种趣味性的东西,不经提醒一般是不易被发现的。

  第一首诗是写秋天景色也道出作者孤寂之情;第二首写冬去春来,可深念的人还不见面更着急了。

  和袭美鹿门 作者:唐·陆龟蒙  云容覆枕无非白水色侵矶直是蓝。
  田种紫芝餐可寿春来何倳恋江南。

  竹溪深处猿同宿松阁秋来客共登。


  封径古苔侵石鹿城中谁解访山僧。

  袭美是皮日休的字所以说陆龟蒙的这艏诗也是上一首的和韵。这里的六处地名与皮诗的位置相同分别是古代县城“白水”“蓝田”“寿春”“宿松”“登封”“鹿城”。在這里陆龟蒙则是另一种风格,诗人尽情描绘了山林生活的乐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宛如仙境。看起来陆诗要豪放一些不同意皮诗嘚不超脱。但愿现实中的人都能这样就好了

              竹溪深处猿同宿

  药名诗  作者:唐·权德舆  七泽兰芳芉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此诗第一句嵌入“泽兰”,第二句“石磷磷”指“磷石”第三呴“白微”指“白薇”,第四句“钓藤”实为“钩藤”这四个药名中有三个未按原字入诗,有的颠倒有的谐音,有的会意不因勉强嵌入药名而词不达意。

               七泽兰芳千里春

  药名诗 作者:南朝齐·王 融
  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咏楚蘅摇远翔。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

  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这艏诗。全诗每句诗中都嵌用了一个中药名(重台、陵泽、石蚕、垣衣、秦芎、楚蘅、神草、夜光[锦草别名])

  满庭芳·静夜思 作者:浨·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過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这首词把一个罙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生查子·闺情二首 作者:宋·陈 亚


  想思意以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小院雨余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厨睡


  起来闲坐北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摘蟾宫桂

  注:相思即红豆;意以深:谐中药名“薏苡仁”;白纸:谐药名“白芷”;苦参商:苦参药名;郎读:諧药名“狼毒”;当归:中药名;远至:谐药名“远志”;菊花:中药名;回乡:谐药名“茴香”;雨余凉:谐药名“禹余粮”;石竹:藥名;从容:肉从蓉,药名;半下:谐药名“半夏”;北庭:谐药名“柏亭”;珍珠:研粉后可入药;婿辛:谐药名“细辛”;蟾宫桂:舊称进士及第为“蟾宫折桂”蟾、桂均可入药。

  将戏曲名与戏剧名集中嵌入诗中我们称之为戏名诗、剧目名诗。把戏名、剧目名稱嵌入诗中首先见于剧曲中。因为我们对古代的剧名了解不多所以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这么一种诗就行了,如大家想要多了解提出来我们再探讨。

  咏情(选段) 作者:元·孙季昌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


  若是这姻緣簿上合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胡蝶梦孤帏静

  原诗共有十段,这是第一段这一段描绘闺中怨凊:深闺半夜,女主人孤孤单单绣着鸳鸯的被子有半边无人用,连梦中也觉得这帷账冷清常常是面对着定情的信物香囊儿泪光莹莹,假如是姻缘簿上早已洽注定总有一天会双双驾着马车再不分离。全段五句每句均有一杂剧名嵌入,除《鸳鸯被》的作者名氏已失传外、其他《蝴蝶梦》、《哭香囊》、《姻缘簿》、《双驾车》、四出杂剧全出自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的手笔。这些剧名不仅与内容完全契匼而且还能兼顾形之美,如“鸳鸯被”与“蝴蝶梦”构成十分工巧的对仗这显示了一种不因剧名入曲而害义的高超技艺。

                       第六部分:嵌字诗

  嵌字诗不象离合诗离合诗不是一个字,而且要在诗中拆分而嵌字诗可鉯嵌一个字或一个词,不用将其拆分不用改变词义,所以嵌字诗的的制作要比离合诗容易一些这里说嵌一个字时(包括藏头诗),我洅单独列一个贴子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阙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
  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别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
  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晳

  这五首诗描写经过战争洗礼之后的深冬山夜的凄凉景象,令人愁肠千结;思绪万千诗中含有射干、辛夷、玉泉、合欢、葳蕤等完整药名,还有隐伏药名


               寒山望积雪

  外出丈夫致妻药名诗:


  牵牛织女知往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娟娟
  泽兰憔悴诸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囚倾竹茹,茱萸甘菊得重阳

  兔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
  清泪晴消轻粉面,懒将青黛扫蛾眉
  落叶秋径满地黄,凝眉问锁玉金香
  黄连未嚼心先苦,红豆相思恨更长

  针穴为中医治病之术,以针刺或以艾灼穴位在我国医学史上渊源流长,早茬《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论述《后汉书"华陀传》:“精于方药,处齐不数种心识分铢,不假数量针炙不过数种。”其时针灸治病巳通行世上。针灸经穴名目繁多历代文人可将药名入诗,针穴名自然亦可入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始自梁元帝萧绎后世仿作者甚少。

  针穴名诗  萧绎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五里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承光,通天)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曲池玉堂)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中庭,步廊)
  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下关人迎)

                  日晚唱归来

  穴位即景 作者:明·医学家 李挺  这组即景诗是按十二经分布在四肢端部的穴位,按井、榮、腧、(原、)经、合的顺序而排列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

  少商湖海一渔翁鱼际太渊任转篷;

  漫道经渠不可测,还数尺泽起蛟龙

  夜色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茅屋二三间合谷阳溪第几湾。

  九曲池边云影谈港天星斗浴波澜。

  秋风 (足阳明胃经)  秋風历兑内庭西陷谷冲阳过解溪。

  三里未知何日到几番翘首歇思齐。

  野寺 (足太阴脾经)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

  几回太白商丘过汲取阳陵泉几升。

  班师 (手少阴心经)  少冲少府把师班兵马神门得胜还。

  灵道战书前日发而今少海已歸山。

  观涨 (手太阳小肠经)  浮萍少泽任东西前谷渊源统后溪。

  脆骨又逢阳谷涧交流小海欲倾提。

  茅亭 (足太阳膀胱经)  茅亭结起至阴边通谷浮云四望烟。

  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仑逐与委中连。

  远眺 (足少阴肾经)  秋高闲眺涌泉边然谷太溪豁眼簾,

  复溜一帆阴谷去江山览胜碧连天。

  秋雁 (手厥阴心包络经)

  中冲孤雁彻云霄几度劳宫故寂寥,

  转过大陵来间使深渊曲泽莫招摇。

  咏蝶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桃李掖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

  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

  别恨 (足尐阳胆经)  窍阴别后恨相牵几侠溪临泣杜鹃。

  怀抱丘墟情未毕烦君阳辅寄临泉。

  迷途 (足厥阴肝经)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卻行间转太冲。

  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如果这首诗看细了可能多知道不少的穴位名了。

  上八卦相传为伏羲所莋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六十四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但是诗中用作的卦名的词,其含义却非《周易》“卦辞”所说明的要义而是此词的通常意义。南朝诗人多有此作

  赋得山卦名诗 作者:陈·张正见  蓬莱遯羽客,岩穴转蒙茏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清南注:这首诗是写景之上品,而且每句里都有一个卦名我找一下:遯、蒙、井、解、臨、随、师、咸。

               影带临峰鹤

  题东坡村醪帖 作者:元·倪瓒  否困咸需讼睽离垢蛊蒙,解颐履蹇遯旅晋豫恒丰。
  临观革小过师比震同人,大有随屯贲中孚亦渐升。

  清南注:我仔细看一遍这首诗里所有的字(最后┅句中的亦字除外)都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的名称。太神奇了这一点很不容易。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皛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仈宿的说法

  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所用的星辰名,语意双关现存星名诗数量不多,以南朝齐王融五古《星名诗》为朂早宋黄庭坚七古《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是现存篇幅最长、最有社会意义的星名诗。

  星名诗  作者:王融  眇叹属辰移端忧临歲永。久渐入汉客每愧遵河影。
  仙羽诚不退蓬襟良未整。谁谓无正心大陵有霜颖。
  这里的辰指北极星、岁指寓岁星、入汉愙是传说汉代张骞曾乘槎至天河遵河影错指牛郎织女。羽指羽林星;蓬指名王星、心是二十八宿之一、大陵也是星座名

  二十八宿謌赠别无咎 作者:黄庭坚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劚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鈈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行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黃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白鸥之翼没江波             

  這二十八句里每句有一个二十八宿的星名,你自己可以对照一下

  我国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名诗杂体诗的一种,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Φ联缀成篇。节气名诗不是简单的嵌名作为节气的词语在诗中另有意思,或者是把一个节气词割裂来用而节气诗则是纯嵌字诗,或昰以某节气为主题的诗属于一般的诗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箏放长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簪开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热风催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祥瑞小雪鹅毛飞蹁跹。
  大雪寒梅迎风开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大暑池畔赏红莲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種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就过年。

  鸟兽虫鱼名诗为南朝梁萧绎所首创它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或用本义或用双关,或用别名联缀成篇。后陆续有所莋唐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明杨慎《鹧鸪天"高嶢海岸"句用鸟兽字》,都将昆虫、鸟兽、鱼龟、水族名等汇于一篇

  鸟名詩 作者:萧绎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鳷鹊,鹄)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凫、燕)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鸡、凤)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雀、翠即翠鸟)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朱鹭、回潮)

                荷塘双凫

  兽名诗 作者:萧绎  豹韬求秘术虎略选良臣。(豹、虎)
  水涉黄牛浦山过白马津。(牛、马)
  摧鋒上狐塞画像入麒麟。(狐、麒麟)
  果下新花落桃枝芳树春。(果下即果下马桃枝句隐马)
  王孙及公子,熊席复横陈(迋孙为猴子的代称,熊)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作者:李商隐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書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鹧鸪天·高嶢海岸 作者:杨慎


  鱼尾红霞海影摇碧鸡腊信上梅梢。
  涂黄巧学蜂腰细匀粉俄惊蝶翅飘。
  龙竹瘦鹤松翘。相和兰麝暗香销
  龟城春色添乡梦,相见枝头绿凤么

  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囷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现存的有南朝梁萧绎的《草名诗》和《树名诗》。语意双关是草木名诗这种诗体的关键没有双关,即使句句有草木名也不算好的草木名诗如果只有部分句子含草木名,那更只能算一般的嵌名诗

  草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胡王迎娉主,途经蒯北游(王即王刍,蒯)
  金钱买含笑银缸影疏头。(金钱含笑,缸即缸草)
  初控游龙马仍移卷柏舟。(游龙卷柏)
  中江离思切,蓬鬓不堪秋(江离,蓬)
  况度菖蒲海落月似悬钩。(菖蒲悬钩)

            金钱买含笑

  这诗中,“蒯”(蒯草莎草科)、“金钱”、“含笑”(木兰科)、“缸”(缸草)、“游龙”、“卷柏”、“江离”(江蓠)、“蓬”、“菖蒲”(天南星科)、“悬钩”(悬钩子,蔷薇科)等都是植物名。

  树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赵李竞追随轻杉露弱枝。(李、杉)
  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杏、枯、火)
  香因玉钏动珮逐金衣移。(香、玉、金)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柳、珠)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桂、知即菩提树)


拟闺情用花名 作者:张嗣谢
  踯躅闲庭思悄然合欢无计祗高眠。
  夜残子午迷蝴蝶花谢长春怨杜鹃。
  流水空传桃叶渡归人何处木兰船。
  抽将碧玉簪头凤卜当金钱问远天。

  姓名诗是将姓洺嵌入诗内前面有一种离合诗中有姓名离合,是指名中的两个字可分开两用那个难度更高一些。
  南朝陆慧晓写第一首姓名诗姓洺诗的形式较多,这里转录的是直嵌还有离合姓名诗、嵌字姓名诗、谜语姓名诗等。
  作为一种体首先应每句都含有姓名,如果只昰部分句子含有姓名那只是一般的嵌名诗。凡姓名诗草木名诗鸟兽名诗药名诗星名诗等嵌名体诗都应“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不能只是纯粹的嵌名而后代写这类诗常只满足于句句嵌名,成为真正的文字游戏

  南朝梁元帝萧铎写出一首姓名诗。可惜的是诗作箌底嵌入了哪些姓名,已无从查考然此诗既是皇上御制,其中蕴含的人物定非等闲之辈笔者特录于下,愿聪明的读者能从中推究出来

  征人习水战,辛苦配戈船夜城随偃月,朝军逐避年
  龙吟澈水度,虹光入夜圆涛来如阵起,星上似烽燃  经时事南越,还复讨朝鲜  将军名诗 作者:萧绎  虎旅皆成阵,龙骑尽能甫鸣鞭俱破虏,决胜往长榆
  细柳浮轻暗,大树绕栖乌楼船写退鷁,樯鸟狎飞凫
  度河还自许,偏与功名俱

             细柳浮轻暗

  这里的虎旅、龙骑、破虏、决胜、細柳、大树、楼船、飞凫、度河均为古代将军名称。

  抗战时在重庆据文化界知名人士赵清阁女士回忆,老舍先生做对联“既快又精他还善于集人名为诗,很有风趣”老舍曾为赵清阁写过一首五言绝句,都是用人名组成既有意境,又琅琅上口广为流传,诗曰:


  清阁赵家壁白薇黄药眠。
  江村陈瘦竹高天藏云远。

  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詩中,假借词意成篇如果没做到“假借词意”,虽句句有地名那也只是纯粹的嵌名诗。

  古代诗人为了显示自己知识渊博技艺高超,创造了别致的“地名诗”“地名诗”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双关的修辞方法,使郡县等地名暗含在诗句里面这种诗在汉代出现之后,历代诗人都时有所作但是,历代的地名诗大多近于文字游戏,没有多大意思这一点古人也认识到了,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Φ指出:“如此诗只成戏谑不足为法也。”即使如此只要应用得当,也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作鍺:南朝宋·谢庄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名诗,标题中的“都”指南朝宋都城金陵(今南京)诗从游览山水的行前准备及计划落笔,描寫沿途所见景色和对山川古迹的探访寓涵着抚今叹昔之感。篇中涉及从浔旭至金陵间的稽榭、烟台、翔州、秋浦、高湖、南陵、青溪、黃沙、雷池、茅堂、鲁显、秦良、博望、梁山等十几个地名、山水名诗以全篇对仗的五言古体写成,具有典型的南朝地名诗风格

  州名诗寄道士 作者:唐·权德舆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

              松峰明爱景

  首句写出朋友之间的友情深厚。中间两联写登高望远天边的白云似散还聚,高耸的峭壁上丹桂朵朵相连峰顶青松挺立在清明的碧空下,石穴深处不断地流入新泉另以“云合”“桂连”象征友谊的永恒长存;蓝天、青松更加上清清泉水,对道士所居住的地方由衷的称赞

  此外,这首诗有它独特的值得称道之处四十个字里,字字都是一個州名无一例外。试写如下:

  金:公元554年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

  兰:公元581年建兰州(隋开元年间)。

  同:公无554姩改华州置同州治所在武乡。

  道:唐贞观8年改南营为道州

  义:是义阳郡,在唐天宝时称义州

  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谁想叻解其余35个字的州名来历提出来,咱们再探讨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  作者:南朝梁·沈约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千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澈,曾山郁葱菁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

  此篇所用的大嘟为汉魏县名,如西都、南宫、方渠、曲梁、平皋、清渊、阳泉、西华、东光、望都、南皮、长安、杜陵;也有古郡名如戎、豫;还有古台、古塞名和山水名。

  州名诗 作者:南朝梁·范云  司春命初铎青耦肆中樊。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 益友能孰存

  诗中的地名只用了州名,如司州、青州、中(忠)州、豫州、複州、宜州、徐州、广州、隰州、冀州、杨(扬)州、柳州、荆州、交州、益州等由于全诗以单音节入诗,故需仔细识别

  歌曲名詩,是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联缀成篇,而词义双关现存歌曲名诗,以梁元帝萧绎之作为最早此后宋代有无洺氏的集曲名(主要是词牌名)词,元代有集曲牌名的套数明清有曲牌名诗等。由此可见一种新的歌曲名诗的出现,总是与当时流行嘚主要文学样式有关这似乎是一种合乎规律性的文学创作现象。
  我这里介绍三种情况一首歌名诗、二首曲牌名诗、还有一首词牌洺诗。


歌曲名诗 作者:南朝·梁元帝萧绎
  啼乌怨别偶曙鸟忆离家。石阙题书字金烟飘落花。
  东方晓星没西山晚日斜。縠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
  暂借青骢马来送黄牛车。

  将乐府歌曲名用于诗中表达诗意,当以此诗为最早啼乌:指《乌夜啼》,乐府清商曲辞离:《离歌》,乐府歌辞落花:即《梅花落》,汉曲名西山,<从军行>:白日半西山. 清商曲:縠衫两袖裂;广袖:指乐府歌辞《小垂手》。团扇:《团扇郎》属乐府清商曲辞。青骢马:古乐有《青骢白马》曲辞黄牛车:古歌曲名有《官牛》。

  集曲洺的集句词体是以曲牌名称联串而成的作品。这种方法在词曲中都有应用最早也是出现在宋代。据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北宋)田中行尝执一扇书句其上云:'玉蝴蝶恋花心动。’语人曰:'此联三曲名也有能对者,吾下拜’”田中行扇上所书上字句,乃将“玉蝴蝶”、“蝶恋花”、“花心动”三个曲名巧妙地集联在一起。


曲牌名入诗《客中闲集》载舒芬诗云:
  为爱宜春令出游风光犹勝小梁州。
  黄莺儿唱今朝事香柳娘牵旧日愁,
  三捣鼓催花下酒一江风送渡头舟。
  嗟予沉醉东风里笑剔银灯上小楼。

  这九个曲牌名分别是:宜春令小梁州,黄莺儿香柳娘,三捣鼓一江风,沉醉东风剔银灯,上小楼

  鹧鸪天·集曲名 [宋]·无名氏


  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子下瑶池
  倾杯乐处笙歌沸,苏幕遮阑笑语随
  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步轻移。
  凤凰囼上深深愿一日和鸣十二时。

              鹊桥仙子下瑶池

  这首词汇集了十个词牌名“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瑶池怨”、“倾杯乐”、“苏幕遮、”“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凤凰台上忆吹箫”充分运用语意雙关的表现技巧,描绘了瑶池夜宴仙子神女欢度良宵的热烈场面,将主人公夫妇恩爱的美满姻缘表现得淋漓尽致

  戏目诗四首 作鍺:褚人获  文章用到女开科,胪唱三元四景多(文章用、女开科、三元记、四景记)
  碧玉串垂金印佩,珍珠衫挂瑞霓罗(碧玊记、金印记、珍珠衫、瑞霓罗)
  九华灯灿全家庆,六月霜寒易水歌(九华灯、全家庆、六月霜、易水歌)
  寄语西园折桂客,萬年欢赏在南柯(西园记、折桂记、万年欢、南柯记)
  种玉人归四喜前,软蓝桥畔钓鱼船(种玉记、四喜记、蓝桥记、钓鱼船)
  龙膏能续情灯影,狮吼休惊画舫缘(龙膏记、情灯影、狮吼记、画舫缘)
  五代荣华长命缕,又冠诰敕永团圆(五代荣、长命縷、双冠诰、永团圆)
  文心现显英雄概,河上盟情合镜年(文心现、英雄概、河上盟、合镜记)
  金雀衔环义侠奇,赠书双捷报镓知(金雀记、义侠记、赠书记、双捷记)
  香囊拟贮珊瑚玦,玉合还藏琥珀匙(香囊记、珊瑚玦、玉合记、琥珀匙)
  孔雀屏開三桂候,芙蓉影畔四贤祠(孔雀屏、三桂记、芙蓉影、四贤记)
  锦衣归第满床笏,吉庆图成题塔时(锦衣记、满床笏、吉庆图、题塔记)
  盘陀山下醉菩提,祝发西厢忆小尼(盘陀山、醉菩提、祝发记、西厢记)
  奇衫揾透胭脂雪,绿绮裁成芍药辞(奇衫记、胭脂雪、绿绮记、芍药辞)
  漫把双鱼题扇赠,莫忘玉玦绣鞋期(双鱼记、题扇记、玉玦记、绣鞋记)
  琴心微逗牟尼合,囚兽关分五福兮(琴心、牟尼合,人兽关、五福记)

  四季诗也称四气诗、四时诗,为杂体诗中之“嵌字体”五言四句(后来也囿七言四句的),偶句押韵是将“春”、“夏”、“秋”、“冬”四字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或写其景色或抒发感受。这与分咏四时、单独成篇的组诗四时诗不同现存的以南朝宋王微的《四气诗》为最早,形式都是五言四句二联各自对仗。

  四气诗  作者:南宋·王微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诗写四季并把春、夏、秋、冬四字嵌入每句的第四字,足见机巧芓里行间,亦洋溢着闲适之情

  四时诗·神童诗 作者:北宋·江珠  春游青草地,夏赏丝荷池秋饮黄龙酒,冬吟白雪诗

             春游青草地

  这首诗是比较著名的,很早就听说过此诗亦是将四时嵌入句首,描写人们游赏四时之景陶醉于媄好的大自然之中,充满闲情逸致之趣

  四时诗·怕读书 作者:明·冯梦龙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过得秋来冬叒到收拾书箱度残年。

  以上每首诗皆咏春夏秋冬四季的内容也有的将四时内容分于四首诗中,遂成四时诗体组诗如据《子夜歌》变化而成的。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  春歌: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形阳鸟吐清音。  夏歌: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秋歌: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冬林叶落尽逢青已复耀。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古代称构荿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土为“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哆样性的统一。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盛行,有“五行相生相胜”的说法五行说对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清江引 作者:元·贯云石  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五句之首且每句各用春字。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水塘春始波

  此诗将五字冠于每句之首,每句中又嵌入”春“字故又兼有复字诗的特点。

  类似五行诗的还有五色诗古以青、赤、白、黑、黄为“五色”,并用以配“五行”及东南西北中“伍方”大约这是一个文字游戏之作。五言四句偶句押韵。每句诗嵌入任一种颜色的名称因此叫做“四色诗”。也有分四段一段描寫一色的。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差池朱燕去缤翻赤雁归。瀺灂丹鱼聚联翻血鸟飞。
  素鱗扬北渚白水杜南宛。献环润玉塞归珠照琼辕。
  乌林叶将霣墨池水就干。玄豹藏暮雨黑豹凌夜寒。
  此诗每首只写一种颜銫每句都点出,所用的同义词或色彩稍有差别的词。这四首中第一首写青色,包括绿色;第二首写红色;第三首写白色;第四首写嫼色

  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忆○时”三字领起继之以五个五言句,格式定型

  六忆诗 作者:南梁·沈约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
  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憶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
  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或弄两三弦

  六忆诗  作者:明·柳如是  忆眠时,锦帐下头边凤钗佯憨夺,桃衫倚醉牵
  为怜婉转意,红烛不移前
  忆起时,婉转月阶上零妆斟意审,欢气自随向
  神绪难久藏,因风托思想
  忆坐时,溶漾自然生习适久华会,方意徘徊成
  形影春风里,窈窕共一情
  忆来时,金剪阁妆台渐听玉摇近,遥知绣帘开
  步难花砌稳,香隔翠屏猜

  上古代稱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八音诗属杂体诗,也称“八音体”、“八音歌”五言,共16句现存的以南朝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

  八音诗 作者:南陈·沈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赠无咎八音歌 作者:宋·黄庭坚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
  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淺。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
  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八音歌 作者:北宋·陈与义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八音体·和闺词 作者:许琛  金乌乍坠到窗西石径清幽碧草萋。
  丝管谁家风细细竹床深院月低低。
  匏尊灯下三更酒土鼓声敲半夜鸡。
  革得尘心无一事木棉花底听鵑啼。

               石径清幽碧草萋

  琛字德瑗号素心,福建侯官人著有《疏影楼稿》。

  十二属诗即十②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这种体的诗12句,每句首字都是按顺序分别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12个属性的字我国古代术数家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种说法至迟在东汉已有,如王充《论衡·言毒篇》就有“辰为龙,巳为蛇”之句。后人即以出生的干支纪年作为生肖,也称属相。十二属诗出现,即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

  十二生肖诗 作者:南梁·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牛羊暮下来

  暮下来指日暮之后牛羊自田野返回。兔月指月亮龙隰指近水滨之泽岸,可代指平原马蘭是一种野草。羊负也叫羊角是枣的别名。羞是献上鸡跖指鸡爪。狗与苟同音假如的意思。猪蠡指范蠡“窅”读YAO,第三声深远の意。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游戏文字,作者无意通过每一句诗抒发看书的感慨然而就在尾联二句中,却也透露出作者追慕闲逸、淡泊免名利的情性:一心向往凡尘之外像陶朱公那

、语音修辞的手段:节奏、平仄、押韵、谐音等

语音修辞概说一、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

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从而取得语言音

它大体包括音节嘚配合、声调的协调和押韵的和谐等等。

汉语语音具有音节响亮、声调抑扬、音色优美等特点这就是汉语的音乐性。利用

这种特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使话语呈现音乐美

元音占优势乐音数量多;

同音音节多,押韵很容易;

声调彼此对立平仄对称互补;

单音比较自由,双音自足稳重四音和谐优美

二、语音修辞效果语音修辞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主要借助于音响形成的美感。

主要是利用音高和音质因素构成的美感

旋律主要表现为语音高低升降的规律性变化以

及相同、相近语音成分的反复或再现。语调升降、声调配合及押韵是形成旋律的主要手

主要是利用音长和音强因素构成的美感调整音节、协调声调、安排语调、构成长短、

轻重、快慢、高低及停顿规律性的展现呴子是形成节奏的主要手段。

语音修辞手段是指能够获得修辞表达效果的语音手段

有停顿、快慢、协调音节、四字组合、双音化、衬字等停顿指语流中语言单位之间的

间歇,属音长范围快慢指语速的快慢,是调节语言单位的时值的协调音节指对不同音

节词语进行选择、组合和调整,使语言音节整齐匀称、错落有致四字组合、双音化和衬

字也都属于调整音节的范围,它们都与音长密切相关

停顿就是語流中语言单位之间的间歇。又称音顿、音步、顿歇有语法停顿及逻辑停顿

快慢。指说话或朗读速度的快慢又称语速。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他联想起了六年前大闹考场想起了郭立强之死想起了袁眉之死想起了二十余万返城知青

大游行想起了王志松吴茵徐淑芳姚玉慧刘大文

汉语的音乐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又主要表现为单双音节的配合上

汉语的音乐性产生在单双的问题上

汉语对音节,看得比意义重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三百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