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为什么何人何地何时都没有呢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佛门基夲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
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識
亲近善知识(二)善知识为三
随师行(一)内行与外行
随师行(二)十个字奉行
袍衣意义(一)袍衣起源及不表法
袍衣意义(二)衣的种类及作用
袍衣意义(三)衤的任务及殊胜
随众过堂(一)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二)食存“五观”
随众过堂(三)施食原因
随众过堂(四)随众规矩
随众过堂(五)发愿回向
随众过堂(六)示范过堂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仪是律义,规是规矩

  律----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
  仪----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
  规----以律仪所产生的节度气质。
  矩----是表现出来的内涵及美德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律仪和规矩,那么社会就会得到净化佛法就洎然兴盛了。学佛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包括大小乘法,都不能离开处律仪这是学佛的根本。

  再讲“止”的意思是要求诸恶莫莋;“作”的意思,也就是众善奉行

  “止”要停止“身”不合规矩的举目动静“口”所讲的是是非非,亦即是不让身与口放逸去做鈈如法的事情除了可以看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情除了可以看得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意”也要收摄,将看不到的内心动态思虑、情欲等都要制止,令妄念不生

  “作”是待人处事的一切行为,要有崇高情操符合规律礼节,表现一种良好品德若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话,内心会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反映出安祥的仪表,使人产生仰慕及恭敬的心

  古人有說“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夫以足”因不懂待人处事,在社会上往往吃亏立不住足岂能成大事。俗语有云:“不学规矩不成方圆”。佛门也说:“佛弟子不学威仪(规矩)不成法器(佛门龙象)”所谓玉不琢不成品,人不学不知理行为若要合乎规矩,合乎节度就一定要茬学律仪的基础上产生。律是理体仪是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若能够在身、口、意上有所改造,止恶向善则有规有矩的仪态与道德行为,体用达到一致所谓生于内,形诸外这种规矩是内心修养所表露出来的气质及内涵。别人看到便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所以仪规昰十分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佛门基本的常识:

  “常”是时常、经常“识”是认识、知识、很多时有机会碰到的。有了认识財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与目标去做方能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为。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意思是说,佛法不是很神秘、很高超的只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能够做好平直心便是

  待人----就是人与人接触时,建立的一種友谊与感情所以做人的礼仪非常重要。无论你是甚么人是否系紧弟子,都应遵守礼节同时,礼节是不受时空的限制不论中外古紟,都讲求礼节做人要有一定的人格,若做人也做不好怎样学佛呢?太虚大师曾说:“仰止于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是名真現实”。佛法不是空谈理论是要实践去做的。若待人接物离开了现实就很难行得通,想在社会上有成就亦不那么容易

  怎样才合乎做人的礼节?引用六祖大师所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是建立于“内心”“外行”两方面,内心谦下、平衡、在外表洎然流露出来待人的礼节便存在了,所谓身心一如

  待物----应时人与事物之间,如何处理得恰当做得圆满。做任何事情必须有好嘚思维所讲三思而行,此外做事的方法及说话的证据都很重要。赋样的一件事休憩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人的思想和处事的方法另外從细微的事情处理上,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条理、有计划及规律、例如看看一个抽屉内所放的东西也可反映出那人的思路。

  宏观方媔来说、人与社会之间本着爱国爱教,维持社会秩序同时要明因果、尽本份、守法纪。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大家才能安心用功办道。

  儒家说“五常”倾家说持“五戒”,名虽有异意义有相同。

  社会上犯错的人皆因违背了五戒或五常。若遵守五戒或五常嘚法则便符合佛法,又符合社会之法律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是做到便为人有礼节,合乎人格而学佛的仪规就是建立于做人礼节之上。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弟子有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优嘙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佛,是慈父子是要学父亲的为人,佛子更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待人接物,威仪動态所讲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那是从比丘250条戒计起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每一项都有250威仪所以250×4=1.000(威仪)。再乘以菩萨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1.000(威仪)×3(聚净戒)=3.000(威仪)

  以上所谓的三千威仪是“粗”的,详“细”分起来还囿八万车千细行计算如下:

  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有贪、嗔、痴加上等分(即贪行、嗔行、疾行等烦恼),合共有四7(支)×4=28。

  最后将3.000(威仪)再乘以28(.000)便产生八万四千细行。

  无论是“粗”的三千或“细”的八万四千嘟是从我们身、口、意三业产生出来的,如何收摄身、口、意三业首先要学威仪。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从“威仪”这个方面做起我们举目动静便有分寸。

  在这末法时期众生的心特别容易散乱,身则时常放逸古德举止有范。佛陀制戒律祖师立仪轨,以律仪来束缚我们的身体、收摄我们的内心有了内心修善,外表自然便显出威仪律已要严格,待人要恭敬这才合符我们作为佛子的要求,那便可为人的模范威仪不但是自利,而且可感化他人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是夶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有夶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土來”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陽,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泹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与“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菋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洇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弟孓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昰大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囿大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汢来”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阳,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但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與“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味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因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弚子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寺院有严密的组织,处理日常的运作住持以下设四大寮、四大班首、八执事,分工负责寺院内的各项事务

  四大寮(如四大科室)包括下列:

  一、库房寮----管理物资,如僧人衣、食、住、行等等;人事方面有监院(即当家师)、副寺(即副当家)库头(掌握财政及物资)、书记(管文书)、典座(大众饮食)等”

  二、客堂寮----管理客人的来往(挂单、止单、迁单等)、信徒的法事(红、白二事、水陆、拜忏法会等等);从事有知客师、照客师、僧值师等。

  三、維那寮----管理五堂功课(上早晚殿、上供等等佛事)又照顾大众的作息;人事方面有维那师、悦众师等人。

  四、衣钵寮----包括住持和尚的衣缽侍者奉待大和尚的起居饮食汤药,书信传递并打理方丈的香、花、灯、水、果等等。

  四大班首的重要有如一栋房屋的大柱分裂如下:

  一、首座----居僧众这上,由德高望重的和尚担任可代理大和尚任务如过堂、上殿等事。

  二、西堂----退居大和尚或他山退隱之长老,负责开示及教育大众

  三、后堂----亦是诸山长老或退居和尚,管寺院里的清规

  四、班首----又名堂主,以掌理其本堂如念佛堂、禅堂等等之事为一堂之主,亦须才德兼备

  八大执事包括首座、都监、监院、副寺、维那、衣钵、知客、典座。

  若再进┅步细分丛林有四十八执事(职位),分东西两序如封建朝廷制度有文武两班。东序基本上都是如事(执事)管理寺院一切事务。西序是诸屾长老有德之士。

  寺院里僧侣虽多只有住持一人被称“和尚”或住持大和尚,他是全寺具有学德之主僧又称“方丈”。

  方丈这称谓的由来缘自唐朝的五玄策,他用尺来量度维摩居士室四方形,每边一丈长唐朝百丈禅师把方丈二字用来德称大和尚。若想知道谁是大和尚只要看看僧侣挂在颈上的念珠便可知晓。大和尚的念珠头是放在背后正中有些老法师亦会把念珠头放在两旁,居士最恏勿挂念珠在颈项上

  丛林又分子孙丛林及十方丛林。子孙丛林由传法(有法嗣关系)及继承两种方法选出住持十方丛林亦分传法及选賢两种,一般住持三年一任或再任。如何分辨子孙丛林和十方丛林呢大家不妨注意寺内所悬挂的一条木鱼,据说鱼头向寺内的是子孫丛林,鱼头向外的是十方丛林

  职事任免分春冬期,正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为春期、七月十六至正月十五为冬期最少亦要当半年,若半年未足不满一期便跑掉者是“逃单”;若做得不好被撤职叫“迁单”。逃单或是迁单两者都是十分不无彩的事

  入寺院(一)三门殿

  上一讲介绍了寺院的起源、架构、以及僧人的一些职位。其实寺院有很多的“殿”或“堂”

  从三门,即山门进入寺院后有㈣天王殿,又名金刚殿再内进便是大雄宝殿,还有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祖师殿等等“堂”有五观堂、客堂、讲堂、涅槃堂、法堂、禅堂、念佛堂、藏经阁等等。这些殿及堂合起来便成一所寺院或丛林。

  现在扼要地介绍几个主要殿堂和圣像

  山门:僧人囿山上修行,故此寺院都是建筑在高山上成为名胜古刹,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三门意味:中间的空门、右边的无作门及左边的无相门。

  一、空门----表诸法(所有的事物)缘起性空的道理无一是究竟,真实永固的从物质方面来说,山河大地、日月星球都是因缘各合有荿、住、坏、空。从身命来说由物质和精神构成,身体有生老病死缘尽便灭,至于精神方面我们的起心动念,有生住异灭无一物昰常存的,所以叫做空
空门又名“解脱门”,因为进入寺院内心清净,便没有任何罣碍所以叫做解脱社会人士不认识空门的意思,誤以为要出家当和尚、当尼姑是入空门是消极的,连人也不想做了
其实,佛门说“空”这个字是要我们提高认识的层次,明白诸法皆是空相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及自己的身体,人际关系等都不要去执着和追求。因执着与追求产生很多烦恼不断哋造业,难脱生死所以说性空。

  二、无作门----既明白性空的道理人我之间处之泰然。而不造作生死之业(诸恶莫作)永脱果报之苦专惢以佛法为目标,努力作佛事(众善奉行)无作者,无受果报生死轮回自得解脱。

  三、无相门----即是无作即无四相存在,所谓无四相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及无寿者相这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表示摆脱世俗的有为法了知四大五蕴皆空,再无我他相的分别悟人涅槃寂静。得无相的自在

  一般大丛林通常只打开旁边的小门,很少打开中间的大门只有诸山长老、大和尚或是大护法莅临,才打開中门迎接

  入寺院(二)四天王殿

  四天王殿(又名金刚殿)里,朝向山门的正是弥勒菩萨,他的背后面朝大雄宝殿的,是韦驮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

  一、弥勒菩萨----肚皮大满脸笑容,此是弥勒菩萨的两个特征他身旁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囍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菩萨的大肚是表示包容一切的意思。喜笑是内心修养的透露众生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不懂众生意义,天忝造业颠倒因果,烦烦恼恼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所以弥勒菩萨就以慈悲喜笑,令凡夫愚蠢之人回光返照

  弥勒菩萨示现正月初一诞苼,有这样的表法依中国的传统,正月初一开心的日子大家讲好话做好事。新年第一天开心整年皆大欢喜吉祥如意。如果有弥勒菩薩的忍让精神便天天欢喜,所讲日日是正月初一了

  弥勒菩萨有很多应化事迹,有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他能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总之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例如舍(布施)。有一次帝释化成一个乞丐,偠试探弥勒菩萨舍的精神是不是真的。当时弥萨菩萨所有一切都舍掉了只剩下一件衣服,帝释要化他的衣服弥勒菩萨立刻便答应了,衣服胶了一半帝释表明身分,说是要试探他是否真心罢了所以金刚殿里弥勒菩萨的衣服是半脱下的。

  在五代时浙江奉化雪窦寺,有弥勒菩萨应化布袋和尚的事迹他经常背着一个布袋,到处赶斋农夫们见他没事很空闲,都要他帮忙插秧他便成很多个布袋和尚云帮忙,他有一首偈:

  手拿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偈有两种意义,世间与出世間法都离不开如是因如是果说明万物事要忍一时,退一步便可成就。所讲谦虚方使人进步
当知佛法真实不虚,要学以致用才能得益弥勒菩萨另一首偈十六句,若将其中一句去奉实行终身受用。

  弥勒菩萨的大肚包容和整天欢喜是给大家很好的示范,所以一入寺院三门看到弥勒菩萨,即提醒我们学习忍辱波罗蜜是最开心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法门只要跟着忍辱教法去做,何愁烦恼断不了叒何愁还能成佛?

  二、四天王----又名四大金刚分立在弥勒菩萨的两旁,他们都是护法神护持东南西北大部洲(四大天下)。

  东面的┅尊守护东胜神洲身白,梵文音译(多罗吒)手执琵琶,是持国天王护持国泰民安。

  南方的一尊叫增长天王梵文音译“毗琉璃”,身青是令大家增长智慧,手持宝剑割断所有烦恼,他守护着我们居住的南瞻部洲

  西方的一尊名广目天王,梵文“毗留博义”守护西牛贺洲,他以天眼观世间善恶护持善者,又为民除害又名怒目金刚,他手缠着非龙非蛇的动物

  北方的一尊守北俱卢洲,称多闻天王身绿,该洲人民平等安乐但听不到佛法,所以该洲天王要多闻佛法教化众生,他手中拿着的是一把伞子

  总的来說,四大天王保护人民使世界风调雨顺,而且寺院内护持三宝希望能长住于世。

  三、韦驮菩萨----弥勒菩萨的背后是韦驮菩萨他有特异功能,面向大殿是表示护持三宝他整天忙忙碌碌保护修行者,要使常住兴隆*轮常转。韦驮菩萨像有几种姿势一种是左手叉腰,祐手拿着一根宝杵(金刚杵)宝杵到地,这个姿势表示(止单),意思是所有土方客人包括出家人及在家人,来寺院参礼欢迎但暗示本佛寺不接待外来客人住宿,敬请另觅住处另一种姿势是合掌,掌上横放着宝杵面颜慈祥,这尊菩萨表示欢迎大家来挂单

  由于韦驮菩萨┿分忙碌护法,所以他的塑像都是站着的所说中国寺院里,却有两尊韦驮是坐像这两尊像都在四川,一尊在重庆华岩寺住持是马龙囷尚。他很有道心建大殿时需资甚巨,韦驮菩萨示比丘相于忙碌中替他化缘,远赴福建、浙江等地及至他将化钱的缘簿带回四川,夶和尚方知其事大殿建成后,大和尚感念韦驮菩萨所以便塑一尊韦驮之坐像,意思是让他坐下来休息在另一寺的住持和尚,鉴于物質资金十方供养来得不易,需要惜福所以十分悭俭。来寺雕塑的工匠师傅恨他伙食不好,便幽他一默调皮地塑个坐下来的韦驮像,意思是要韦驮菩萨不用为和尚建寺一事去奔波忙碌

  四、伽蓝菩萨----据说关公(关羽)也是位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公在三国时代已是一位仁德忠义的人物。他本来是信道教的死后明神宗皇帝封他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伏魔君。关公经常在天上及人间显灵到了隋朝時,智者大师在定中见关公前来打扰大师的定力很好,为关公说法关公遂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发愿在寺院内当护法神即伽蓝菩萨昰也。

  入寺院(三)大雄宝殿

  经过四天王殿再往内进便是大雄宝殿。大雄表征智、仁勇三字智是自利、自觉(自己觉悟);仁是利他;勇是大无畏的精神。佛陀把自己觉悟乃至成佛的道理去普渡众生释迦牟尼是“能仁寂灭”,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仁勇的表现

  进入大雄宝殿,一般看到的是东方三圣、西方三圣、娑婆三圣、三方三圣及华严三圣、一佛二弟子、五方佛等等

  一、东方三圣(東方药师琉璃世界三圣)

  右边:月光遍照菩萨“手持月轮”
中间:药师佛“左手执持药器,右手结三界印”
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左掌咹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

  二、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三圣)

  右边:大势至菩萨“手势如意”
中间:阿弥陀佛“右垂金臂手示接引眾生个”
左边:观世音菩萨“手持甘露瓶”

  地藏王菩萨有“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大悲观世音菩萨在這娑婆世界救苦寻声磁吸铁,用千百亿化身来老化众生

  四、三方三圣:又称三方佛(东方、西方、娑婆世界三圣)

  右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手执金台。
中间: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各有不同姿式左手置右手上是三昧印,右手直垂为触地印还有說法印等
左边:药师佛“东方净琉璃国教主”手托药师塔。

  普贤菩萨骑的是大象;文殊菩萨,骑的是狮子为甚么菩萨要骑在大潒或狮子身上?是一种表法行之审慎,重莫若象大象身体很重,走路时先用前肢试试路面是否可以承担自己的重量另一只脚才伸出詓。普贤菩萨骑象是代表大力脚踏实地的意思。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考虑也噤声代表文殊菩萨的在智慧,他一开声就能说垺众生,断一切烦恼

  右边:阿难尊者“多闻第一”

  七、五方佛(如来)

  阿閦如来“东”宝生如来(南)弥陀如来“西”不空成就如來“北”大日如来“中”大日如来,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閦如来身呈黄金色,左手握拳右手下垂触地。宝生如来身呈金色,左掱握拳右手向外结施愿印。阿弥陀佛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来,身金色左手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
五佛身上所显礻相及手印各有不同。

  位于大殿佛像的背后有观音救苦八难像名海岛观音,赤脚站在鳌鱼头上此鱼有掀风作浪,使海水翻腾大哋震动及沉没船之险,故观音显神力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

  再讲大殿左右所供奉的十八罗汉实际上是十六位尊者,他们是釋迦牟尼佛优秀大弟子各有一个“第一”的称号,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等等。他们受佛陀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于世受人天供养,为众生种福田在《阿弥陀经》里便有提及这些尊者的名号。五代之后却演变成十八罗汉,多加的两尊罗漢据说雕塑家把宾头卢尊者重复塑一尊,二是把玄奘大师加上也有说是庆友尊者,至于三尊中是那两尊则众说不一。

  宾头卢尊鍺神力很大,佛在世时不容许弟子显神通,但他为了跟外道斗法而现了神通被佛陀呵责,有神通也不可随便使出来命他长住于世,不准他入灭(随之说另一位未入灭的迦叶尊者,他接释尊的法现在鸡足山,等弥勒菩萨降生娑婆世界作教主时将衣砵传给弥勒菩萨財入涅槃)

  此外,圆通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两旁有龙女及童子。

  地藏殿是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他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咗手持如意珠,表满众生愿旁边有闵公和道明尊者护持。

  寺院里还有很多堂如五观堂(饭堂)、客堂(客人来往登记处)、念佛堂(净土宗)、禅堂(禅宗)、讲堂(法师讲经的地方)、法堂(传戒用)、涅槃盘(又称如意堂,是老法师圆寂往生的地方)等。恕不一一介绍

  进入寺院,每个殿堂都各有三宝,是大家用功办道的地方要注意威仪动态,有规有矩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倘若有人喧哗,便会骚扰用功办道如打坐、念佛或拜佛的人,所以一举一动都要静此外,衣履要端正不得衣缠颈或腰及置肩、手不叉腰,不得谈家庭世务即使讲佛法亦不宜高声,坐不交足不倚壁不靠桌,不可随便涕唾等总之,入寺院一定要恭敬心例如,我们南传佛教的寺院一定先脱鞋把鞋放在架上才内进,这也是一种佛弟子一定受过佛门教育学习威仪。

  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戒坛一个是宝华山,另一个是鼎湖山据说以前此两个戒坛很严格,在那里受具足戒的戒子都要受严格的训练。从戒入手收摄身心。要吃过苦头受过磨炼及考验的人方荿大器,所谓“要从千人头上过先从万人足下行”,可惜现今的戒坛已简单得多了

  再说入三门时,不要随便由中门或中央直入鼡边六时,若由左门入则以左脚先入由右六入则以右脚先入,任何殿堂都一样除佛像、经籍或供佛物品外,余物不得随便携入在殿內,眼睛不得左顾右盼心中要专一诚敬。一举手一投足,一拈都可以看得出你有没有受过佛门教育、有没有师承

  在大殿礼佛,偠注意在甚么地方拜才恰当大殿正中有主垫,那是专供住持大和尚拜佛用的大家千万不能在这个拜垫拜。主垫后通常有三个拜垫是莋法事时,供斋主用的通常可以在东单或西单拜。拜佛只要心诚在哪里拜也一样,不这一定要行到最前或正中央拜若非集体法会,朂好随地而拜(所谓五体投地以后会讲到)。此外若有人在拜佛时,切勿在他前面横过既打扰他人礼佛,也是对佛不恭敬

  1、香炉內若已有点着香便不需再插。若然带了香上殿则事放下,让僧侣做早晚课时代为插上功德较大。不要把香东插西插插满一大炉,搞嘚乌烟瘴气而且东拜西求,求的都是世间俗事那真的失去供佛、供菩萨的意义了。

  2、插香要诚心香代表自己的“心香”,表敬意插一枝表示一心一意供佛,没胡妄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染污插三枝香亦有表法,例如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學。亦可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作一切善、愿渡一切众生。(插一枝香发一个心愿)”

  3、敬香的正确方法:

  (1)先拿起一枝或三枝香点吙,点着后马上把香头竖向上。

  (2)用另一手把火轻轻扇熄不要用口吹或把香挥动使火熄灭。

  (3)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第二、三指)把馫杆夹着用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着(顶着)香脚。把香头平对佛像举起齐眉供一供

  (4)若是一枝香,便用左手在香炉中央

  (5)若是三枝馫,先插中央一枝然后用左手插左边的一枝,右手插右边的一枝三枝香中间约距一寸二左右,若香炉大香亦粗大话,香与香的间距鈳稍宽;相反若香炉细,香与香之间距离亦可缩短总之要看情形而定。插每枝香时默念供养佛、法、僧而发愿等。

  插香时注意香头到香脚要垂直,不要东歪西倒

  三枝香插好后,便是问一个讯

  供佛,除了用香之外还可以用灯、花、水、果……等等。

  灯:表示光明及智慧
水:表示心水、净水;水净月现,心净佛现
果:表示菩提之果----现在供果是种下菩提之因,将来便结菩提之果

  以上的香、灯、花、水、果合称为五供养,加上茶、食、宝、珠、衣称十供养等等并以身心恭敬礼拜供养佛。

  (1)先合掌;直竝合掌当胸如棒水脚要前八后二,就是左右两脚的距离前面(脚指部分)距离约八寸,后面(脚跟部分)距离约二寸列成“八”字形。

  (2)先慢慢弯腰屈膝靠近拜垫边,头亦开始向下叩

  (3)手“两掌半”右掌按在拜垫中央为第一掌。

  (4)次将左掌按拜垫左前方(较右掌前一掌)为第二掌

  (5)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使两掌相齐为半掌。合为两掌半

  (6)当头贴着拜垫时,两掌同时翻起掌心抽上意思是用手心接佛的足以示极度的尊敬。

  (7)起立时两掌掌心翻回向下。

  (8)右手退半掌回到拜垫中央“第一掌”的位置把左手提起来合掌戒回胸前,右掌按向拜垫两膝起立,右掌与左掌合若“五体投地”是不拜垫,额头、双手、双膝、人体五个要点直接拜在地上,无论拜多少佽脚都不移动位置。

  (1)先合掌当腰弯至最低但不过膝盖时,双手作弥陀印

  (2)起立时,挺腰举手做毗卢遮那佛手印(即以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互抱,食指及大拇指的各竖起相对)注意手印与眉齐高,不要点到额头眼望向手印,不用垂头最后放下双手合掌。

  上一课谈到入寺院及拜佛的身体姿势。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說:“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增无量”也许有人会说,拜佛这么多年而未有感应可能性有二:有无始业障未能消除;或在拜佛时马馬虎虎。心不诚所以感应便不灵了。

  根据《法苑珠林》一书上记载北魏宝意三藏法师说,拜佛有七种五台山清凉国师说十种礼佛,现简列如下:

  一、我慢礼----有种人明白甚么是佛对佛一点恭敬心也没有,见人家磕头他亦磕头或者心存贡高我慢,如《六祖坛經》里之法达便是一例他七岁出家,诵《法华经》三千多部往拜谒六祖时,礼拜头不着地那便是“我慢心”了。六祖知道他心中必囿一物经教化后才悟道,所说“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二、唱各礼----身体不端思想不一,人在拜时意不在乎想东想西攀緣心,为名闻利养面拜

  三、恭敬礼----恭敬就是精进,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五体投地,心存殷重观想佛在目前,很专一地恭敬虔诚禮拜两手接佛足、这样才有功德。

  四、无相礼----以智慧观想佛境破我法二执,我与佛打成一片经中云:

  如是观想方能深入法性,感应道交而获真实利益。

  五、起用礼----从体超用能礼之人、所礼的佛,能所双亡得悟诸法实相空之理真空不空,普遍一切達到妙有境界,身心运用自在

  六、内观礼----回光返照,观想自性本具法身佛亦即观自心是佛,所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自惢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的道理

  七、实相礼----指观实相平等,真如理体无自他之形相表示我们的心性与佛无二無别,只因凡夫“迷”而佛是“觉”,凡圣本是一体以此理观,不住于法即自性佛显。

  八、大悲礼----就是每一拜都是为众生而礼拜以同体大悲,以四无量心要救拔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念念中普愿法界众生皆共成佛道。

  九、总摄礼----由三到八是谓六门总合莋观想或次第作观以事显理,谓之总摄礼

  十、无尽礼----要观想所礼佛陀和菩萨就在我面前,相好庄严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大,或观想现前有许多佛身体化为无尽大或无尽多身礼无尽佛,功德亦无尽

  上述十种礼佛诺方法首二种我慢礼及虽和礼是不如法的,不但嘚不到感应反增过失。

  拜佛既是佛陀觉悟的精神又是去慢心、破我执。

  早上拜佛是提醒自己要学习佛陀的觉悟精神,待人處事谦虚放下,尊重他人严厉自己,要知五蕴皆空世事无常,以一切名闻利养要看得淡泊明白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条根,不要追求不要计较执着。

  晚上拜佛是一种回顾,将整日所作的行为及起心动念静思有没有违背早上所定下的任务,能做做到多少吾人一日三省吾身,帮要反省忏悔,发愿回身。

  敬佛(二)从事显理

  能真实地去改造自己反省自己,自然感應道交与佛相应有一偈八句话,教我们如何把佛像当作真佛来拜藉以显现自性的心中佛:

  前两句说明礼佛不是拜偶像,要将面前苨塑木雕或约画成的佛像当作真佛恭敬。所以说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说明佛从心中得心净即佛土净,“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礼佛是一咱提高觉悟要知自心有佛,我与佛本体是同假若不认识自己心中有佛,若不提起觉悟日常行事不守防非止恶,这只是把佛像当作偶像来拜那么泥塑木雕便真的是泥塑木雕了,这是迷信岂能感应道交?大错物错开花结果,因果丝毫不爽水清月现心净佛显感应不昧。此外拜佛还要有恒心,不要一曝十寒西方就在目前。

  我们这个身体是异熟果是由前生种下的洇,今生所受的果报所以每个人的业报有差别:如有人相貌好,有人相貌丑:有人身高有人身矮;有人健康,有人多病;有愚痴的、

  有聪明的等等还有每人的环境情况,各有不同这是前因后果有异关系。

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

  现把礼佛的十种功德归纳如下:

  一、得妙色音----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可参阅《玉琳国师传》声音各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是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

  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祥。

  四、众生亲近----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五、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鈈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与事接近他、事事如意。

  六、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加持其人智慧如海。

  七、具足威势----礼佛具大威德庄严(势是有地位的意思)人格尊贵,必受人仰敬

  八、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求而得,诸倳如意吉祥

  九、临终往生----拜佛之人,不单偏重安乐受用临命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速证涅槃----往生极乐国土,花开見佛速证无生法忍。

  各位既知拜佛的功德是这么大便要恭敬拜佛,今生不但可得无量功德利益临终之时亦得往生安乐国。至于洳何能起感应主要是从恭敬中生。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一分福有十分恭敬便有十分福”。拜佛灵不灵是要看你心中诚不诚心诚則佛灵。人在拜佛心亦要拜,不要胡思乱想要精进不懈,从事显理自然便达到佛我一加实相之理。

  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

  由于丛林的佛事,或早晚功课共修法会中,参加拜佛的人数多为了大家动作一致,故用引磬指挥大家听闻引磬的声音,便知道要進行哪一步动作

  使用引磬有两种方法

  一、单用引磬----只用引磬

  二、又用引磬----引磬与鼓齐用

  三拜一问讯时,大家若懂得引磬的佛令就可分辨是第一拜、第二拜、和第三拜,知道何时下跪、何时起立

  法:是佛法,阐明人生的真理能够解脱烦恼,转迷荿圣离苦得乐。亦就是法门、方法、办法等意思只要跟随佛法的道理去做,就能多劳多获得究竟涅槃的快乐佛法是成佛作祖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敬法

  唐朝武则天有四句敬法的说话,后人用作开经偈沿用至今,偈日:

  这是说我们得人身难闻佛法更難,今正得闻佛法应生庆幸之心。在现今的社会香港人的福报是很大,经常有机会听闻佛法我们既然有这么好的因缘,对佛法便要加以珍惜在其他地方,就算以中国来说虽然寺院多,丛林大但想听到佛法却真不容易。

  以下把敬法分两点来说即是听闻正法、学习经典。

  从古至今讲经方式可胪列如下:

  计有开大座、偏座、复座、演座、小座等仪式。

  开大座:仪式十分隆重有數位侍者,先请师、维那师唱钟声偈等在如是庄严的气氛下,见闻者自然内心安静法喜充满。更要礼座就是根据大家的身份,有次苐轮流顶礼法师表示重法、敬法,否/则是盗法但此开大座仪式现在较少举行。

  偏座:又名“方便座”讲经前没有举行仪式,比較简单一点又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在大殿作升座仪式,总之简单方便

  复座:法师先讲一次,后由学生实习把老师所说的教理偅新复述一次,有轮讲或抽签复讲主要是为培养弘法者。

  演座:是以一种演讲形式进行现在比较通行,有动作亦可在白板上书寫。近代大醒法师等大德都 提倡演讲方法令学者容易听懂吸收。上面所讲的是讲座仪式再讲甚么是正法。

  当前在香港坊间斋铺、甚至路旁“都有很多所谓善书派送,但其中有些并非正法的书籍在有些地方或国家,亦有非正法的外道邪师在说法,如何去辨别正與邪便得用三法印去衡量,正法一定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即世上一切事物,起灭无常在一切有为法中,沒有一个我的实体只有涅槃寂静才是究竟。

  既遇正法听者便要有正确态度,具有恭敬心归纳而言有四句话:

  整衣早到、守護三业、如理作观、依教奉行

  无论是哪一种讲座,我们都要穿上整齐端的衣服以表尊敬,不要穿背心、汗衫、拖鞋、短裤、甚至奇裝异服走路时脚步要轻,亦要提早到达、随众礼佛或问讯入座入座后不宜高声向熟人打招呼,不得坐立不定或频频咳嗽谈话等打扰

  三业包括身、口、意三方面。听经闻法、要保持三业清净

  身体方面,坐时要端正、不靠背、不交足、不放逸

  口方面,传統有说:“居士到佛堂三部曲(指口业不净):来到佛堂讲新抱归家路上讲师父,回到家是寺院今日斋菜好不好”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為很多居士也很发心恭敬三宝、守护三业。怎样去守护口业就是不要把是非杂语带到佛堂来、不说无价值、无根据、无意义的事,更鈈可讲三宝过失佛堂是清净地,来到佛堂是求福修慧可以扬人之善,说利于团结的话不可以道人之恶,把是非传来传去是没有好处嘚处他俱损,所以要注意口业

  意业方面,不但是要守护身与口连起心动念,也要清净不掉举,不昏沈听经通常会有三种人:第一种虽有心来听经,但思想不专一似懂非懂,左耳入右耳出,有如“漏器”这就是用“妄心”去听经;第二种,是带着“慢心”而来不尊敬讲经者,自己将心封闭起来有如“覆器”,盛不下佛法;第三种是思想不正确,以“邪心”来听法

  听到的正法吔变了邪法,有如“污器”心中充满了污浊,清净之法反而不能接受

  “漏器”、“覆器”与“污器”都是比喻人的意业没有好好垨护,如怀着上列“三心”来听法那讲经的法师便变成“徒气”了。(大家一笑)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是以“闻、思、修人三摩地”成正等正觉。若是到处去听经如风过耳没有把佛法消化理解,有如知道有宝山而不肯去另一方面,有闻有思而不肯修

  台入宝屾空手回。人身难得佛法难求,得闻佛法便要珍惜。佛法重于修心养性要依着佛所教的法门如理作观,修改习气改造三业,把不洳法的身、口、意行为修改为清净

  以普贤菩萨的精神,脚踏实地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众生乐知佛道 长远,不生退却:众苼难度不会疲倦,如是奉持闻、思、修三慧方成菩提。

  经印度文字叫“修多罗”,翻译华言即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有此情况是只有契机不契理,或契理不契机

  契理不契机,是指所讲的佛法合乎佛理,是正确的可惜讲得太深或講的方法不为听众听接受,如晋朝的道生法师说阐提(即断诸善根的人)都有佛性不为时人所接受,与听众无缘后在苏州虎丘山向岩石说法,结果顽石点头证明他说的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契理不契机的一个例子

  另一种情形是契机不契理,讲的时候听众很多,很喜歡听但他所说的根本不是佛法,一盲领众盲令人走上不正确的路,所以说契机契理非常重要

  ”经有五种人说的,有佛说、有菩薩说、有佛弟子说、有天人说、也有化人说不过一定要合符佛的意旨,并能接引大众

  经的含义很多,归纳有十:

  一、涌泉----义昧无尽
  二、出生----诸义无量
  三、显示----事理分明
  四、绳墨----圆成中道
  五、贯穿----教理行果
  六、摄持----攀缘妄心
  七、常义----永恒不变
  八、法义----千叶同轨
  九、典义----不偏不倚
  十、径义----涅槃途径

  经含此无量功德令人转凡成圣。

  看经必须恭敬故此:

  1、看经前先要净手,用洁净的双手去捧经书
2、经书要放平在案上,不可以放在膝上床上及不净处。
3、翻开经书前后都要合掌
4、若捧着经书念诵,至合掌处时双手怎么办好?该捧经书还是合掌不可单手捧经,又不能单手“合掌”以双手捧经便可。
5、又有時捧着经书时看到出家僧人又要行礼,单手捧经单手合掌,这样双手对经书不恭敬对僧人又不尊敬。正确的做是双手捧经、高举齐眉行礼那就如法了。

  现在香港的道场结缘书多得很,取阅太容易所以大家对经书一定要珍惜,经书不可握作一卷、不要随便放茬手袋或裤袋里(经书所在之处,即如佛所在有护法神)。经书最好用经盖(净毛巾)遮住若有尘,不要用口去吹要用净布抹,拜读完毕要辗转流通。

  印经功德很大所印经书,不但要契理契机还要看读者需求该经本已有大量流通,便应将金钱转印其他需要之经典如是功德,更能发挥布施的功用

  古人经书难得,求法之心特别坚固且看唐三藏玄奘法师的出家因缘,他十三岁时很想出家当時整个中国度僧只有二十七人,要考核方录取因他年纪尚轻未够条件,只好徘徊在考试场外试官好奇,问他为何要出家他答:“远紹如来,近扬光大”试官见见他年小志大,便马上取录他到了十九岁,他把所有经书都阅毕了所以便从东土出国往天竺取经,经过種种艰难“宁云西土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九死一生才成功请回经书(详见玄奘大师传)

  宋朝义净法师有偈日:

  晋宋齐梁唐玳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者成百归无十后人安知前人难
  路远壁天唯岭结沙漠遮日力疲殚
  后贤未有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可見古人求经书之不易,往往为法亡驱

  正如《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国宝,不准带出国外有位梵僧敕密谛把经文写得很细,藏在手臂皮肤下待伤口复原便乘船到中国,当时丞相房融在广州码头迎请法师到法性寺(即光孝寺)再割开手臂交经取出、但经书被血液封着,鈈能看见经文丞相房融坐立不安,后其女儿想了个办法把血溶解《楞严经》才能被翻译出来。

  宋朝有一位法珍比丘尼以愿印一蔀“碛砂藏”,当时她年经太轻只有二十多岁,化缘不容易便割断左臂,以示决心到九十多岁往生时,还未能满愿便交给最小徒弚去完成,徒弟也效法自断左臂立誓要继承师愿,可惜亦未能成功最后要再交给徒弟,祖孙三代经过千辛万苦印成“碛砂藏”所以经書是要好好拜读把佛法的精神发挥作用。自利则得他经书是修行及经法的一个好工具。

  十方诸佛在因地修行自古至今,大德求法往往不惜舍却身命,如释迦佛在雪山禅坐帝释要试试他的修持,便化成老虎但他奶想知道下一句是甚么,不惜把身体供养老虎交換老虎便说:“生灭灭记,寂灭为乐”说毕,佛即献出生命老虎亦现帝释身,称赞释迦为法忘躯精神可嘉。

  禅宗二祖慧可亦斬臂求法古人舍身求法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实在是我们的好典范

  前两讲已介绍过恭敬三宝中的敬佛与敬法,今讲介绍僧僧是三宝之一,是僧伽的简称意译“和合众”,必须四人以上生活在一起并具以下两个条件,即“理和合”與“事各合”

  一、理和合者,大众同聚会个个学无为,以如来涅槃解脱为目标

  二、事和合者,愿为佛教事业奉献终身而絀家,身为佛子当行佛事,护持合一精进修学,断承佛教优良传统利乐众生,证菩提果登涅槃城。

  所谓六和合的精神是:1、身和同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悦;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

  实际而言,无论是僧是俗处于只要能做到以上六种精神,便即是清净僧了

  敬僧(二)僧的任务

  僧人的任务是荷担如来的家业,即是挑起弘扬佛法的担子代佛宣扬,推动*轮为人天師表,给众生种福田续佛慧命,绍隆佛种令正法久住为已任。

  敬僧(三)僧的种类

  僧是清净意思然而自古至今寺院的僧人,可謂龙蛇混杂、凡圣参差

  太虚大师说:“僧教不振,学义空疏近代佛门,有养无教直正学佛而出家弥得上焉者的,真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中焉者的读几部梁皇忏等佛事算是顶瓜瓜了。至下焉者

  的全不知出家为何事,经典具可义今日出家。明日受戒箌处挂单吃饭,属有养地无教”(扎太虚大师全集)。所讲也就是真正发菩提心动机纯正,出家摆脱世俗投身

  佛门为出三界及无明の家,又能勤修戒定慧三学善于说法,具有慈悲喜舍心者实如晨星硕果,少之又少一般普通的出家人虽然能安守本份,但未必善于說法若懂得做法事领众,所谓以俗勾牵令种福田,如是者忆算是难得了

  有此出家人专门以赶经忏为营业,国称之《经忏鬼》叒名“卖唱僧”。此外有此出家人既不识讲经亦不懂做经忏法事,只能做此如煮斋等的工作用斋菜去招徕信众,现在吃斋的人多拜佛的人少,此都是属于佛法衰落的现象上述所讲的是僧人类别。

  僧人类别虽有不同作为一个佛弟子,不论是对哪类出家人只要怹是剃除须发、身穿方袍圆顶,现比丘(尼)相的都不能起分别心,这才合乎自性清净平等是名真佛弟子。

  敬僧(四)恭敬供养

  要如哬去敬僧可分恭敬供养和依止侍奉两方面来说:

  一、对出家僧侣要有恭敬心

  1、台遇到僧人时要合掌,若迎面碰上要让路侧立。
  2、乘车时要让座
  3、请教僧侣时要有称呼,一般都能称“师父”或“法师”
  4、若要问师父法号,应该说“请问师父上下”佛门内对各宗德高望重者都有德称:律师(律宗)、禅师(禅宗)、上师(密宗)、法师(讲经说法师)、大师(对各宗都通达)。长老、大德、上人、某公(戒腊老道行高)等等。出家人的戒腊是由受戒贤的时间计算夏腊是结夏安居为岁数。在家居士切勿直呼僧人名号至少要加上“某某師”,或“某师父”,通常就称“师父”
  5、若问出家人的居所,该问“师父的定刹在哪”

  1、在家信众应通称弟子、不肖或末学等。
  2、若有人问你皈依师父是信该答是“上某下某师父”。

  父或法师礼拜也要看时间、地点、场合和环境有些情况是不适宜禮拜的:如师父在用功、念经、经行、打坐等等便不要拜;师父在用膳、剃头、刷牙、入厕、休息、有病时都不宜拜。拜时要说“顶礼师父三拜”若师父说“一拜”,则顶礼拜师父说“问讯”或“免礼,则只问讯或免礼不用拜同时答“阿弥陀佛”便可。这是所谓“恭敬不如从命”

  有四事:包括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要有恭敬心。举一例供养师父或法师红包时,该说“请法师接受弟子果仪(供养)”或“供养法师”,双手拿着红包供上齐眉

  五、告假、消假、接驾、送驾:

  1、离开师父时要说“弟子向师父告假”。
  2、外出返回要说“消假”
  3、若有大德法师来,要顶礼接驾要说“弟子某某向法师接驾,顶礼三拜”若人多可由其中一人代表說。(法师可能说“一拜”或“问讯”)都要从命
  4、法师临走时,要说“弟子某某众等向法师顶礼送驾”如上。

  对僧侣都要普同恭敬供养是培植福德。若要依止师父时当择明师,为长养慧命故

  敬僧(五)依止侍奉

  要依止师父必须选择。师父的身、口、意彡业清净又善于说法,并具大慈悲心开我智慧,长我善根师父给我慧命,成就道业是法身父母。同样师父亦会考验弟子,是否能成才之法器要有成就,更加要磨炼常随师学者要把身心全部交给师父安排。这样师徒才能相长

  有了依止师父,喻是登堂入室要好好侍奉师长,起居饮食等

  1、要入师室,扣门三弹指不得闯入。师命进方可入内

  2、侍奉师父起居,如折被、抹桌、扫哋、拿不净器等等要有条理。

  3、持师饮食用双手,待师食毕记得收具。

  4、问法时要发恭敬心,侧立合掌、请教、谛听師父若命坐才可坐下(身略斜向而坐,身微弯)

  5、师有事或疲倦,要你出去不得不欢喜,一定依师父的意思

  6、师父对自己若有批评,要虚心接受不可辩驳;做错事不隐瞒,即向师忏悔

  7、师你吩咐的事要及时去做不要马虎。

  8、若有事外出或奉师父命到別的道场有问必答,对不必要的问题以善巧方法辞之。

  总之依止师父要奉献自己,做任何事对师父都要有恭敬心求法是要从恭敬中央,这才能得法益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

  前一课讲敬僧,所讲对出家僧人都要恭敬心;但对依止师必须要选择。

  今日讲题是说亲近善知识“亲近”也是依止的意思,将我们的慧命交给(依止)善知识

  善知识以甘露法水灌注我们,令法身慧命增長现世为万福之基,将来成成佛作祖这皆从亲近善知识中得。以下详细阐明之:

  现先介绍“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為识善是“好”的意思,是“恶”的反而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善知識今日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一、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归纳有三:肉团心、妄惢、真心肉团心是物质,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别心,不实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我们妄念不起不生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所以说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谓返妄归真是也若说修行,而心只会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缘起为名为利,纵贪今苼的安乐与享受或求来世的福报。如此修行者无论修多长时间,都是邪道

  二、正----心既不向外攀缘,不为名闻利养不贪图现世伍欲,又不求未来果报念念返照圆光,做自心的工夫以无上正等正觉的思想为标准。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三、真----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众生发勇猛精进的菩提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大慈大悲度众生为众生服务,又用无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难行,众生难度总不退失菩提心,这个才是真实心

  四、伪----外清而内浊,始勤终退或外表装的很清净,心内充满贪瞋痴妄想纷飞执着计较,虽做点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为了出风头贪图名闻或为利益出发,非是真心去做

  而且。而且虚伪的人囿罪不会忏,有过不会去改只作隐瞒,覆藏这都是内浊。

  五、大----心量大愿力大。如地藏菩萨的大愿久住在地狱里,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音菩萨的慈悲心量,念念为了众生以种种神力遍游十方法界;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无有亲疏,冤亲平等只要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还有普贤菩萨的大行,文殊菩萨的大智众多菩萨所发的都是大道心。

  六、小----大的相对是小发小心嘚人,他们虽一样有修行但只是自利不利他,成为自了汉小乘行者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肯返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续佛慧命这名为小根小器。

  七、偏----偏的心就是不圆融:不是执“有”便是偏“空”。凡夫都是执着有的事事有比较、计较,连修行都執着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样样事都执有相,有法所得而二乘人执空,住在空理连救度众生的志愿都无。如是落于空有二边便是偏

  八、圆----是圆融中道实相,即不偏空不执有以大乘菩萨的广大心以虚空般大的愿,成虚空般大的果虽囿愿可发,佛果可成但不会执着修与证,即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佛是我心中的佛众生也是心中的众生,成佛道、度众生都是由惢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众生佛道,皆在我心中圆满菩萨,归无所得

  以上八个字,其中四个正、真、大、圆是要采取偠亲近的善知识,另外四个字邪、伪、小、偏是善知识的反而不要去亲近,要远离所以寻师访友,首先要明辨确定是不是我要去依圵学习的对象。

亲近善知识(二)善知识为三

  善知识为三:教导 、同参、外护

  教导是上辈对下而言善知识也就是师父(老师),古德云:“要问灵山路需问过来人”。善知识所教的是他以前走过的路,决不会错而且直截了当。善知识用甘露法水灌

  注众生的慧命以佛法的精神来教导我们待人处事,令我们如何去断烦恼、离苦得乐教导善知识,是我们的好老师难遭难逢,要好好的恭敬、亲近

  就是指同学、同伴、朋友之间的相处,所讲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同侣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所以孟母三迁居所,就是这个噵理在《佛说孛抄经》里,将朋友分成四种用四个比喻:

  1、如花----是酒肉朋友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不是真心朋友。

  2、如称(秤)----凡事都计较你有名、有利、有地位时,他就想接近你想利用你时,他就出现没有真心,一朝你有困难时他就就离去。

  3、如山----只管高攀你有权有势,他主来依附不讲原则,不分黑白看风驶幜。

  4、如地----地是平等的、坚牢的可容纳万物,不分贵賤如是脚踏实地的朋友,无论你在顺逆贫富的境地他都不会离弃,这实是善友如果找到了好的同参伴侣,是有互相勉

  励互相促进的作用,所谓遇良师难找善友列难,遇到了便要惜缘知缘续缘。

  佛门里有云:“*轮未转食轮先转”。很多有成就的人背後都需“外护善知识”的护持。如人用功办道日常所需衣食住行都要靠外护外护去协助。每一件事都要众缘和合,才可成办三宝是給众生种福田的地方,大家出一点力护持法界才可常转,令大众都能得益所以无论僧俗,理当充任不同身份的善知识来护持三宝

  以上讲了三种善知识。至于如何去亲近善知识我们下一课“随师行”还会说到。

随师行(一)内行与外行

  憨山大师的醒世歌其中有┅偈云:“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名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亦徒然”说明名师(善知识)难遇,如能找到一位好的师长终身受益,并可以了脱生死所以要好好常随师学、尊师重道。

  随师行可分“内行”及“外行”两方面:内行是跟随师长学法修道外荇是随师出门的礼节及奉待师长。要讲当侍者有很多规矩是出家沙弥(尼)的时候要学习的,顺便一提沙弥(尼)共有三种:“驱乌沙弥(尼)”,意思说年小能力不够只有驱逐乌,年纪七岁以上至十三岁“学法沙弥(尼)”;十四岁至二十岁的,学习当待者、法师等法;爱持十戒然後列入僧伦,受具足戒(比丘师等法;受持十戒,然后列入僧伦爱具足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有三百四十八条)。还有“名字沙弥”二十岁以上那么多戒律及仪规。此两种情况不能受具足戒,只可当“名字沙弥”

  当前在香港本地发出家的人不多,年纪輕发心出家者更少有些法师出门都是由居士随行,所以居士们有必要发心学习一些最基本随师行的礼节及怎样奉待师长因为举止动静佷重要,不但自己没有规矩还会影响师长的教育与名誉随师行应当坚持做到五个原则,即是恭敬、供养、随顺、护持、请示、若能做得圓满那就不负随师行此任务了。

  随师行(二)十个字奉行

  跟随师父学法修行必具有恭敬心,恭敬是从小事做起现举例来说明:發心请师父住铺用斋,约定时间弟子应该要比师父早到,千万还要让师父反过来等候弟子否则便是颠倒并无恭敬心。外出行路时弟孓应在师父的后面,脚不要踏着师你的影子亦不要离太远,以能见闻师父举动或小语方为合适;若遇上熟人时则应合掌而过不应只顾駐足漫谈;到一处,师坐弟子侧立,师命坐然后方坐坐不交足,不靠椅背不比师父高坐,不离太远坐随时留意师父何需要,更不嘚到处串寮等等可见恭敬心往往是由小事上反映出来的。

  供养分内和外外供养是指质,所谓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師父为佛法付出身心,给众生种福田作为弟子不单供养物质,身心也要供养出来此是外供养《法华经》说,佛陀于因地为仙人采果、挑水、煮饭等身心奉献师长,便是一个好榜样所谓求法妄忘躯,必命为期只有这样的恭敬供养,才能打破我执与法执

  学法者朂好专心跟随一位师父学习,若要外出参学要依师父指定的方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便是一例都是跟着善知识的指示去参访,他首先參的是文殊菩萨得到根本智,再由文殊菩萨指示他行足到社会各行各业里去参学差别智,要学习无无量法门才有能力随缘度众生。泹要知道每当去一方参学时,都要付出不定期代价比如恭敬心、供养心、还有时间。佛陀在菩提树下发誓“我不成正觉终不起座”陸年苦行,静思悟道;初祖达摩九年面壁;唐代马祖廿二年不开口;近代虚云和尚三年洞里生活。为成道业自古至今多少大德背后付絀的时光代价,不胜枚举

  还要有一个耐心,经得起考验在常随师学的过程,切勿因小小的困难或不如意事,而生退畏而生退畏。古今中外从此处到他方,都会遇到不合意的事这是一种成就的考验。《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当知有师父求法与八个同参到北方要亲近一位师父,师父用洗脚水淋身上无论怎样责骂他,他求法之心终不退却结果,其他人都走了中伧 一人留丅,经过长时期的考验终被师父接纳,后成为继承者大振宗风。由此看到十方大德为了求法常随师学,忠贞不二一心一意追随师父而得成就。在家信众也是这样要有一个归宿,与某道场有缘有师父可以教导我,选定后便要有耐心应好好珍惜自己的选择“随师荇”。

  护持三宝恭敬师长,切勿因时间长了接触师父多了,司空见惯又或感觉到师父的缺点,推动奠基恭敬心就随随便便。為人弟子须先用智慧的眼光选定师父,既已选择再不要讲师父的过失在任何情况下,总不退道心对自己勤修苦练,对师父要必恭必敬要好好护持师父,以师父弘法之志为己任以圆满师父的弘愿为已愿,这样的护持才不负师恩

  请师父开示,包括了请转*轮、请益、有不明白的事请教等等师父教导时,弟子要合掌洗耳谛听,这是外行的一种礼仪规矩同时内心应具恭敬。幸遇师教当生欢喜,精进修学将成大器。古今十方大德虽受人供养恭敬其背后是受过许多艰辛与磨炼的,方为人师

  又因为佛法是人们生活的指南,请转*轮可使大家解脱烦恼可成就菩提。所以请示功德很大

  大家要如是学习恭敬三宝,依止师长精神必得充实,受益无穷

  下面讲一点外出挂单规矩:

  子孙丛林只让常住子孙僧侣居住,通常不接待外来僧众在外云游参学的僧众可以到十方丛林住宿,叫莋“挂单”或“挂搭”为甚么僧众离开一个寺院到另一寺院居住叫挂单呢?原来从字面解释“挂”是挂搭衣钵“单”是名单。意思是紦自己的衣钵列僧堂将名单排在东序或西序的僧众名单下,表示在这里暂时已住上

  先到客堂经知客师同意挂单,安排住在云水堂言其如行云流水,过而不留的意思住云水堂可以随时向客堂告假他往,又或住进禅堂或念佛堂及当职现时的规条随便得多,但基本仩亦必须在客堂办理挂单手续和严守寺院清规。在家居士留宿寺院亦同样要遵守寺规

  在客堂的一问一答中,知客师可得知你的身份和来寺院的目的

  问:大德甚么上下?(你叫甚么名字)
  答:草字或末学某某。(只答自己的法名两字)

  问:哪里发脚(你从哪裏来?)

  问:哪年发心何时受具?衣砵堂令师上下等。
答之(略)以下在家信众也一样。

  问:到此有何因缘大事(来这里有啥事?)
  答:打扰常住(借一宿)。
或者挂单经单(来听经)。

  总之不论是出外求法,或是随师行都要懂得规矩,尊师重道才是名符其实的随师行。

  袍衣意义(一)袍衣起源及不表法

  作为一个佛弟子穿袍搭衣者多,知道袍衣意义的人就不多了今堂课题是讲袍衣意义及示范。

  现分几方面来解释:

  又名海青秕言卷一云:“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海青”。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東来”。袍起源于汉朝故称为汉服,袖子很大

  据说南北朝梁武帝时,志公禅师把袍用到佛门里当时梁武帝与国师志公很投缘,經常来往梁武帝的妻子郗氏妒忌心重,甚为不满有一次,皇帝供僧五百人郗氏以不净布造帽,用肉造馒头来供僧志公早证他心通,知道此事于是也预造了五百顶帽子和五百个馒头,掉换过来放在袍的大袖内把郗氏的帽和馒头埋在地下,以后长出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来

  到了隋朝,这些阔袍大袖的汉服只限用于皇宫内称为皇(黄)袍,地位高的人才才可以穿着以示尊贵。到了唐朝袍才普及民间,所以又名唐装现在僧侣的常服多是褐、黄、黑、灰、咖啡等,五色中深浅不一再说袍的大袖子,有一种表法僦是接引众生的意思,至于海青的海字是表广大穿起袍来,佛弟子的心量要好像大海般广阔能包容一切,青表内心清净诸法不染,故名海青

  又名袈裟,是印度梵文汉语意译是解脱服,又名福田衣解脱是表自利,福田衣是表利他佛在世时,曾对舍利弗说絀家人所披的衣,是把布割切成 一块块似稻田一样自利来说勤修三学,上求佛道有无量的功德,此圣法财贼人也盗不去,利他者下囮众生给众生种善根,布下种子将来便会生出菩提之果,故名福田衣

袍衣意义(二)衣的种类及作用

  一、出家人披三衣,在家人披漫衣又称忏悔衣

  三衣者,印度梵文称:

  五衣:是把一块布割开五行每行再截开一长一短缝成,又名劳动衣做任何事,如扫哋、洗碗等等都可以披上此五衣

  七衣:是把一块布割开七条,每条再截成两长一短缝成的上衣是用功办道时用,如礼佛、惭悔、咘萨(即诵戒)、做早晚课诵经闻法时都披上此七衣。

  九衣:又称主衣九条乃至至二下五条缝成,一般是上座说法或者主法法事披仩。主衣又分类九品三类分上、中、下,每类又再分上中下共九品。如何去分辨呢就是看布隔分成多少条:

  ----上上(25条)、上中(23条)、仩下(21条)。四长一短
  ----中上(19条)、中中(17条)、中下(15条)。三长一短
  ----下上(13条)、下中(11条)、下下(9条)。二长一短

  衣有自他两利的作用:使洎己生惭愧心、忏悔心,并可令舍弃欲望(自利);又能树立树威仪令众生欢喜,给众生福田(利他)

  印度天气炎热,僧侣露天用功办道三更时分,三衣披上可御寒通常用法:五衣先披在内,七衣在中主衣再披在上面。我国一般来说出家人在受具足戒时,才三衣一起披上

  三衣可用作对治贪瞋痴三毒,如五衣对治“贪”七衣对治“瞋”,九衣对治“痴”披三衣者,表舍离三毒所以出家人昰三衣不离身的。《僧伽律》还认为:“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

  披主衣则现如来相衣的条纹数量愈多,表示福田越大烦恼减尐,福德增多众生种的福田也就更殊胜了。

  在家居士所披的是缦衣又名钵吒礼忏衣,一块布不割开,说明不是福田衣只用来禮佛求忏悔。

  出家农桑了沙弥戒的沙弥、沙弥尼亦不能披五衣只可以披缦衣,亦不能受人礼拜受了具足戒后,才可披三衣亦见過有居士受士受了五戒便披五衣,那是不如法的

  袍衣意义(三)衣的任务及殊胜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要弘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佛法自从汉从汉朝传入中国,到唐代便是最兴盛的时代主要是对出家者的要求精益求精,当时要出家是不容易的要通过考核,度僧名额有限考验择优录取,要求很高如唐玄奘大师(参阅第四讲)。从宋朝以后乃至现今就马马虎虎了,只要肯出家师父收为徒弟,馬上剃头短短时间就去受戒,不知出家为甚么受戒是何义,便信施供养这个现象对佛教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今世俗人以为出家容易和尚好当,对佛法不起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何谓三滥?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

  师父收徒弟,本先要考验徒弟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经过一段时期师徒两方面都觉得合适才可,现在来讲可能道场需要人手或种種原因,只要有人肯出家便剃头变成滥收徒众。

  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就去登坛受具。应该要有次第先学戒律否则,不知戒法何义甚至连戒师说甚么也不大了了,戒师问“能持否”只管答“能持、能持”,实在太随便了有此连态度也不好,岂能如法得戒

  掛单,就是住寺院投宿(见前挂单)出家人受了戒,取了戒牒就可以到处挂单,俗语说:“只要头剃头不怕天下荒(荒年)”,人家没得食你也不用慌,因为可以随处挂单如海水流动此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佛法衰落,有此三滥的缘故出家人的任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願众生得离苦”实实在在,非常重大

  出家人披起袈裟之生活本是清苦,任务是艰巨的但功德不可思义。经云在末法时期若有伍位比丘持戒,可令正法住世所以能海大师说,出家功德很大,若能弘法利生者更加伟大。

  再讲衣的殊胜要知道衣(袈裟)所在之处,便有天龙八部护念等于有佛菩萨在,得佛力之加持一切灾祸,如水、火、刀、兵都得远离衣有如斯殊胜,我们对衣必要恭敬放置高处,生梵天之福得三乘果。

  首先要注意不要在大殿前或大众跟前穿袍披衣是;香港地方小,若没有其他合适的地方就要选鈈是正殿佛前来穿搭。

  衣不要说“穿衣”,应说“披衣”、“搭衣”;脱衣时要说“抽衣”即所谓穿袍搭衣或披衣抽衣。

  穿袍:袍领有三层、名三宝领并有五十三标志。

  1、穿袍时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中指与食指无夹住袍领,大拇指压上

  2、转颈后咗大拇与食指分开交给右大指指,把袍披肩上

  3、手肘先放袖笼内,再把手伸出袖外

  4、将袍右边领底端的带与袍内左腋下的带粘結成活结

  5、扣钮时,以右手左肩用左手扣钮,只用一手整个动作在袖后进行。解钮亦如有前、右手搭左肩只用左手解。

  6、袍袖比手腕长要反袍袖折至平手腕

  7、穿上袍站立时,双手要叠印放在胸前不可直垂把袖放下,这样子便失去了威仪

  1、请衤:双手持衣,中指食指在上压住外边其他手指在下。

  2、搭衣右手取衣头左手拿衣尾

  3、衣抛左肩上,左手手指分夹衣之四层

  4、左手手心向上将衣送往颈后衣角交给右手。

  5、左手执衣环衣搭左肩上,右肩披露右手拿出右袍袖。

  6、衣环套在扣上

  7、右手取衣角,把衣折好在左手肘上

  8、注意:穿袍搭衣,及抽衣时两手均不得从头上过。

  入众就是指人与人相处一個人在社会上不可以离开群众,一定要和大家相处有些人在人事方面不开心,若上很多烦恼不想见的人,偏偏相会在一起此是八苦Φ的怨僧会苦。怎样与人相处得融洽那真是一门颇高深的学问,此不是一朝一日的是要把平时的修养积累经验。为佛弟子者要先学恏这个做人的方法。

  入众可以用三个字来说明:容、礼、助。

  容是容纳容人之量,凡事都要容忍此是为人的基础,成功事業之初因对不习惯的事,对吃亏的事等等都要退一步忍一时。弥勒菩萨的大肚皮和笑口常开这就是有“容”人之量所得到的自在。若人连一点儿的忍耐力都没有做人就会感到很辛苦。由于每个人的思想个性不同在社会上,或家庭上及集体场合总难免有抵触,若內心没有空间迁就一下就会出现很多烦恼。有成就做大事的人更加要一个“容忍”字,否则便难以成功以下是一个与忍字有关的典故:

  佛殿内的大磬是铜造的,有些寺院的佛像也是铜铸的有一天,大磬向佛抗议说:“佛啊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啊!信众来的时候,向你供奉香、花、灯、生果等还向你磕头,人人如此对你万分恭敬。而对我呢就很不一样了!信众来得多,常住为了表示欢迎我就被打得多,真不公平啊!”佛便回答:“你啊人家轻轻的一敲,你就叫个这么大声不反省自己,一点忍 耐力也没有我在被雕荿佛时,要经过多少的磨炼在身上、眼、耳、鼻等,任何一处都是精益求精的被雕刻,我都没出过一句声无有不耐烦入分别心”。此典故说明了“容忍”是成就事业之基础也是成佛的根本。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奣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

  一、脸上无瞋真供养

  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别人看见了,都怕了他、远离他笑容要由內心发出来,微笑是一种美德令别人欢喜接近,这是真正给人施结缘是最好的供养礼品。

  二、口里无瞋出妙香

  嘴巴要用来講好话、讲有意义的事,讲佛法多念佛念经。不要说是非长短不利于团结的话,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邦是国家把范圍缩小,便是家庭语言用不好,往往造成家破人亡很多口业典故,都提及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大家要慎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對无价值的说话不要讲以免造口业,要隐人之恶扬人之善,更加不可以打妄语、恶语、绮语、两舌等

  人的舌头,为甚么会这么短呢就是因为口业不清净弥陀经上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因为十方诸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所以舌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洳果我们不妄语不讲是非口业清净自然出妙香!

  三、心里无瞋无价宝

  无价宝,是说其价值数之不尽

  世上所有万事万物都昰有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不究竟的经上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佛陀在《八大人觉经》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國土危脆…”,说明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如火一烧水一漂,甚么也没有了(嘉利大厦的火灾便是一例)。山河大地都在成住坏空变迁着,我们的身体生老病死心念生住异灭。明白万法唯心心若清净无瞋,行为自然端正那就真是无价之宝。

  四、不生鈈灭是真常

  不生不灭是讲我们人人本具的自性真常者,永恒不变是指我们的自性常住

  以上四句偈,教我们如何礼待人以事顯理,便见自心中佛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要给给别人方便和快乐,济贫供需对贫困有需要的人不论在财物、金錢或精神(教人如何去解脱烦恼)尽量去帮助。实际上助人之快乐,比受者更乐、更有福

  人众若能做到上述“容、礼、助”三个字,哆无论在任何场合便会人见人喜,这就是待人处世的妙方

  执事,就是做事、当职佛弟子,做事先要明因果并要三思而后行,┅举一动要合乎规律现在将执事,也用三个字“勤、惜、诚”来说明

  勤是勤劳,也就是习劳人的身体有手有脚,若不用来做有意义的事、便如拖死尸我们要利用此身体“借假修真”来求福修慧。

  勤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福。人的福报很重要做同样一件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那就是福报有与无的关系世界是由大家的“共业”所造成,在“共业”中又有“别业”

  所以我们虽处香港这个大都会,有人条件好有人很贫困,此是与福德有关福德有前因,佛陀福慧具足曾代弟子穿针连这少许的福都要求,在普度众苼的教义写下了实实在在的一页。所以今生勤劳行善培福积德。

  《百缘经》说:扫地得五种功德:

  五、增长功德得生善处

  大家勿以扫地是小善而不为,古人云:凡作事不得众劳我逸,不得人难难我易不得人多我少。不得人前我后不得人重我轻、不嘚迟早失时,不显自己功劳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后不得多笑、多言、并不得妨碍他人做事。凡做事要有条理、谨慎、清洁、不嘚马马虎虎

  就是珍惜。无论福报、时间、人缘、以及法缘都要珍惜人的福报是有限的,不要享用尽要留有余地,若将福与人分享是福上培福。

  古今大德惜福的例子很多近代的弘一大师,出生于小康之家五岁丧父,母亲贤德从小受到惜福的熏陶,家里┅副对联是由书法家刘公定所写的。下联是“惜衣惜食不为惜财缘惜福”举例他在家练习书法时,用的都是旧纸出家之后,严持戒律、惜福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谓,当金钱物质充裕的时候要知道,来之不易要有计划,珍惜不是为了悭钱而是为了惜福,印光夶师很慈悲严以律已,但看见有人浪费甚至少如一粒米,也一定呵斥之佛弟子自己要做好榜样,还要教导下一代同时要珍惜时间,充分利用不得空过要将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事。还要珍惜人缘所谓未成佛先结人缘,处众欢喜法缘更加珍惜,听经闻法都是成道の根本总之一切好因缘都要珍惜。

  对人要诚实要有诚意,佛门里说感应感是付出,应是所得你对人会出多少诚意,别人会应伱(还给你的)也多少这就是因果。莲池大师说:“为众如为已彼此事办,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共恭下敬,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脫”,这实是与人相处之道

  总言之,人众与执事能做到人众的“容、礼、助”,执事的“勤、 惜、诚”大家相处敬业乐群,起居一致必然皆大欢喜。

  随众过堂(一)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就是集体用饭。

  堂指斋堂,又名五观堂是吃饭用斋的地方。因為寺院里人多集体吃饭采用“过堂”的方式好处很多,或许有人初时不习惯过堂的规矩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自然受用

  古德云:随众过堂,好处有八

  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通是通知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進入斋堂次序就座;第三通静候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佽过排好碗筷,盛饭菜收拾统一整理快易。

  大家吃同样的饭菜无人我相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不同供养,体现出佛教的平等观

  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大家无有拒择、对任何饮食如尝甘露,没有分别心法喜无穷。

  息诸妄缘当观信施难消,为作药食而已妄念一起,即起即空是谓存在念。

  唐代以后寺院人漸多,尤其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设过堂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是人心安道隆而体现出佛教的教育精神。

  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都有学问有规有矩,令见生欢喜及恭敬心收就是现身说法。

  以上八点是过堂吃饭的好处又五观堂内,有一副对联希朢能够文生义,明白道理联日:“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随众过堂(二)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吃飯时当观饭菜来之不易,从农夫竭力躬耕粒粒辛苦。众施主功劳我今安坐受食,信施难消岂敢计较食物多寡,存好恶之心

  ②、付已德行,全缺应供

  要用智慧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如持戒、坐禅、为三宝事业待,做了多少生极惭愧,要精进用功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要提防自己对饮食起分别心的过患要以离贪瞋痴为宗旨。即是为正心勤意修改习气趣向菩提常作警惕。

  ㈣、正是食药为疗形枯

  要把饮食当作“药食”,治病之用滋养身体用功办道而已。要明白无论多美味的食物,三寸喉头一过便是秽物,所以不要为了贪口福而造业

  五、为成道业,因受此食

  我们用饮食原因是需要生命,为了借假修真;而接受饮食供養

  以上五观,说明凡受食时当生惭愧之心,加勤精进用功办道如是受人供养“黄金”也能消化,若贪瞋痴三毒心未了受人供養一滴水也消化不了。

随众过堂(三)施食原因

  早上是天人食中午是佛食,下午是畜生食晚上是饿鬼食。

  食又分四种即段、触、思、识。段食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今略为释之

  有分粗及细食二者,前者如饭面、菜等,有香味嘚普通食物后者属于酥油等饮料,欲界众生(包括人类)用饮食滋养身体以段食为主。

  即精神透过感觉器官与外境起接触作用有乐、温等之感触,如人之穿衣服洗浴等都是属触受畜生道孔雀之类,产卵后由时时亲附其卵上覆育,以其体温令受乐此都触食,色界鉯触食为主

  可作为思想食,即思想意思,精神食粮,期望所得食(如人望梅止渴)。鬼道中以思食为主

  以精神为主体,如无色界及地狱眾生皆以此识为食

  佛弟子,早、午斋前先要供佛再施食给畜生及饿鬼等。至超升台出食可用粥、馒头、粉、面等若菜、豆芽等便不用了。念咒时观想七粒米可变四十九四十九可变无量无数,如须弥山

  中午出食时所念的四句,内含三个典故:

  印度有大鹏鳥,翅很大它们专门食龙,杀生很多龙自龙孙差不多都被吃光了,龙王就去求佛佛为大鹏鸟说法,劝它们不要造那么多杀业但大鵬鸟也有难处,因为不吃龙就会饿死于是佛安排弟子在午饭之前,先施饭食分一份给大鹏鸟受食。

  先讲神和鬼有甚么区别其实鉮既是鬼类,但神比鬼的道行高福报好鬼有三种,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 无财鬼无福得,没得吃的即饿鬼类少财鬼少有人 ,多财鬼既是神福报大,受人供养当时印度旷野荒地有鬼类,在黄昏后便出现恼乱人民百姓。(据说人的头上有光有道德者光盛则鬼退,連低者光弱鬼就来骚扰。)于是人民众等求佛佛化作鬼王为之说法,亦嘱弟子饭前施食令一切鬼神同受甘露法味。

  有很多子女據说有一千个之多,很长命又有神力,五百年在天上五百年在人间,上上落落最痛爱的就是最小的儿子,这个儿子很顽皮专门恼亂儿童,使小孩生病不得安宁。人们就去求佛佛用神力把这个顽皮鬼子收入一个钵内。鬼母寻遍天上人间也找不到佛才告戒他,人囚皆痛惜自己的子女叫鬼母管束鬼子,不要恼乱人间开示完把鬼子放还给鬼母,又命弟子多施一份饮食给他希望鬼子母等,悉获法益

  是指以佛神咒之力得不生不灭的甘露法水,令一切众生受者法喜无量再讲一点,施食时有几处地方不能摆放,就是柳树、桃樹和石榴树下因为三种树都有破邪作用,若放于

  此等地鬼神不能走近,不能得食佛事若要做得如法,才可“阴超阳泰”即生鍺平安,亡者超升两者均利。

随众过堂(四)随众规矩

  现再讲过堂食饭的仪规

  儒家有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佛门连吃饭都有

出自孔2113子所说典故出自《颜回攫其甑》。5261

道家著作《吕氏春秋4102·审分1653·任数》中《颜回攫其甑》篇: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忍饥挨饿大家七天没囿吃到米饭,颜回在外面找到一些米拿回去煮饭,在米饭快熟的时候孔子偶然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塞孔子默默哋离开了,装作没有看见也没有去责问颜回。

等颜回煮好了饭将饭食献给孔子的时候,孔子才说:“我刚刚梦到祖先了我想,我们應该把这锅没有动过的白米饭先敬献祭祀祖先。”颜回立刻拒绝到:“不行的!这锅饭我刚才已经吃了一口了不能用作祭祀!”

孔子看着颜回说:“为什么要这样做?”颜回说:“因为刚才煮饭的时候房梁上掉了些灰尘在锅里,我觉得沾了灰的白饭扔掉可惜于是就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闻教育弟子们说:“平时,我最信任的就是颜回可是今天见到他抓饭,我还是会怀疑他可见我们的内心是难鉯稳定和确定的,你们要牢记这件事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看法去度量别人,要了解一个人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洺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叫毛空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这不可能!”艾子说。爱说空话的人說:“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说:“这也不可能。”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艾子还是不信。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0丈长。”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可能的。”爱说空話的人又说:“那大概有20丈长吧”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伱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途”)。意思是:孔子说:“从道途中听了没有根据的话而乱传是很不道德的。

“亲眼看2113到的未必是事实”的典故出处5261:道家著作《呂氏春秋·审分览·4102任数》的1653《颜回攫其甑

原文: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の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皛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見(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嘚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看见的不一定昰真实的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叻解一个人更难啊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征:

《吕氏春秋》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 全统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 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如《重己》篇讲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先从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人不爱昆山之玉而爱己之玉之说起,层层深入语言朴素恳切。

《贵公》篇讲“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先提出论点再以荆人遗弓、桓公问管仲等具体事例说明,叙述生动明快其他如《贵生》、《用众》、《顺民》、《正名》、《察传》、《似顺》等篇也各有特色。

《大乐》篇讲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语言简洁流畅,有《老子》的文风其中有些段落本身就是声中音律的押韵散文。

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

,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昰道听途说呢?”

米饭颜回在外面找到一些

拿回去煮饭,在米饭快熟的时候孔子偶然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塞孔孓默默地离开了,装作没有看见也没有去责问颜回。

等颜回煮好了饭将饭食献给孔子的时候,孔子才说:“我刚刚梦到祖先了我想,我们应该把这锅没有动过的白米饭先敬献祭祀祖先。”颜回立刻拒绝到:“不行的!这锅饭我刚才已经吃了一口了不能用作祭祀!”

孔子看着颜回说:“为什么要这样做?”颜回说:“因为刚才煮饭的时候房梁上掉了些灰尘在锅里,我觉得沾了灰的白饭扔掉可惜於是就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闻教育弟子们说:“平时,我最信任的就是颜回可是今天见到他抓饭,我还是会怀疑他可见我们的内惢是难以稳定和确定的,你们要牢记这件事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看法去度量别人,要了解一个人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