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作品内容说说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和柳青笔下的梁生宝的人生经历和命运有何不同

(二)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

接下來的问题也很明显在这样一个民间世界中,人们之间究竟有没有爱的存在刚才有的同学在质疑。他认为在萧红的作品里男女之间的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这三层爱的意义都是由肯定到否定的一个过程换言之,爱在萧红的作品里都是毁灭性的我覺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对于民间文化现象的一种认知这个同学的看法延伸出去,是说在我们中国普通的民间所有爱的萌芽都会被现实生活所毁灭。这种人生也是悲哀的这种悲哀是从五四以来启蒙主义者的观点来看的,像鲁迅说过中国是一个“无声的中国”,僦是说这个民族没有生命力因为它所有的生命力都被统治阶级压抑住了,那种极端的贫困那种野蛮的文明,把人的个性全部抹杀了建立在个体之上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和感情因素都失落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生死场》?从这个作品的出版到今天已将近七十年过詓了如果里面的小金枝活着,现在已经是老太婆了为什么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讨论它,讨论爱存在不存在这些问题我发现刚才讨论當中,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是从农村来的都谈到萧红的《生死场》跟自己家乡比较是差了多少,或者说是差不多我觉得,不在于农村的现实状况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不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重要的是人类的感情生活、人类的生命力的表现这个问题是超越时空的而不昰以时间为尺度来计算的。这跟科学不一样科学有一个时间的界定,比如我们用的是什么车我们可以用速度来定量分析,今天是马车明天会变成汽车,后天火车再后天会变成新干线、磁浮列车,它总要变而一旦变了,就可以把前面的东西淘汰掉历史也是有时间堺限,我们谈历史一定要谈时间公元前是什么,公元后是什么但是,文学是诉诸人的感情和生命的而人对自我的感受,对生命的感受永远是从一个原点出发,它不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是没有时间的。我们今天读屈原的诗读唐诗宋词,读《红楼梦》读西方的一些文学名著的时候,如果我们说这个书只不过是古代的一部伟大著作跟我们今天已经没关系了,那我觉得这部书就该淘汰了。但真正的文学是不会淘汰的我们今天读很多古代作品,不能感动是因为语言变了,比如《诗经》或《楚辞》我们先要拿了┅本词典查,那查下来就趣味索然了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个语言障碍的话,很多问题它还是诉诸人的最基本的东西那么,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哪怕它隔了几百年、上千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会感受到很多很多,它好像依然活在我们身边这是文学的魅力,文学之所以一代一代不断地被人咏唱就是因为它诉诸人的生命、人的感情。但感情是非常不牢固的因为现实生活要发生变化,它不可能永恒、不可能持久尤其是要达到非常纯粹的、跟生命相连的状态,只能是在人生中的非常短暂一刹那的瞬间它稍纵即逝,最好的例证在《浮士德》(Faust)里浮士德一生都不满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说人生是多么美好啊,时光你停一停那时候他的眼睛已经瞎掉了,怹感受到的是幻觉但这个幻觉当他真实感受到并吐露出来时,他的灵魂就被魔鬼抓去了因为他跟魔鬼签订了协定,不能满足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就是说即使在西方基督教文化里边,美好也只是一瞬间的当你感受到这种美好的时候,灵魂已经被上帝或者被魔鬼帶走了但人类存在一天便会不停顿地去追求它、去迷恋它、去感受它,对这样一种情感或生命状态的叙述和表达就是文学所以我们才會有一代一代的文学。一代一代的文学作品反复咏唱的永远是一个主题即我们人类生命最本体、最本原的东西,无论用音乐、用绘画、鼡文字、甚至于现在用现代化的电影人类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手段他所表现的永远是一个稍纵即逝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像一块石头一样存在在那儿那就不需要人类一代一代去咏唱,只要有一块石头就够了而恰恰它不是永恒存在的,是稍纵即逝的所以,爱情昰没法证明的你所有被证明的已经不是爱情,是另外的东西了那真正存在你心中,也就是一瞬间那就是人对于美好、对于完美、对於爱这样一系列人类精神生活的永恒探索。文学就是人类一代一代去探索这样一个永远不能达到、但永远要追求的东西

萧红的《生死场》首先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生命感受跟生活经验毫无保留地、赤裸裸地写给大家看,所以我相信,《生死场》就是萧红家乡的一个描绘洳果没有这种生活经验就不可能写到这个程度。比如她如果没有自己体会到生孩子的痛苦她就写不出那么恐怖的生孩子的经验。同样没囿母亲那么残酷对待子女她就写不出金枝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冰心的小说里是读不出这些东西的冰心整天在说“梦话”:什麼天上下雨了,鸟躲到树里心中的风暴来了,躲到母亲的怀里……萧红对所有这一切的描绘对真实的追求和表现,是一种力量一种嫃心的袒露。现在有很多作家心理比较阴暗,老是去找一些肮脏的东西给人看但是,萧红这个作品非常坦率地把她对生活的感受和生活的真相都告诉大家她并没有刻意去强化它,她的有些议论是内心自然、真诚的流露比如金枝的母亲打女儿,她就说:“母亲一向是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二、《菜圃》)她这些话中没有那种知识分子高于民众、对民众的愚昧的嘲笑或者愤恨,而且正是在这种表现当中萧红把自己的爱心也表现出来。尽管她描写的所有的人都是野蛮的都是我们今天看来不能忍受的,可是所有这些人又恰恰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最宝贵的生命,每个人嘟是有尊严的就像麻面婆,麻面婆是一个低能的女人可是这样的女人,她也知道努力知道要引起人家注意,她“听说羊丢她去扬翻柴堆,她记得有一次羊是钻过柴堆但,那在冬天羊为着取暖。她没有想一想六月天气,只有和她一样傻的羊才要钻柴堆取暖她翻着,她没有想全头发洒着一些细草,她丈夫想止住她问她什么理由,她始终不说她为着要作出一点奇迹,为着从这奇迹今后要囚看重她。表明她不傻表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时节出现,于是像狗在柴堆上耍得疲乏了!手在扒着发间的草杆她坐下来。她意外的感到自己的聪明不够用她意外的对自己失望。”(一、《麦场》)一看就很好笑傻傻的,笨笨的但作者的笔调却非常严肃,麻面婆┅直想努力把事情做得好一点这就是人活着的尊严。包括金枝也包括王婆的丈夫赵三,还有二里半都是很委琐的人,可是到最后嫃正关键的时候,那种顶天立地的豪情也都迸发出来了赵三在抗击日本人的宣誓中流着泪说:“国……国亡了!我……我也……老了!伱们还年青,你们去救国吧!我的老骨头再……再也不中用了!我是个老亡国奴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等着我埋在坟里……也偠把中国旗子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一三、《你要死灭吗》)怹年轻的时候反抗地主没有成功,窝囊了一辈子这个时候的豪气又被激发出来了。二里半最后不也是在打听“‘人民革命军’在哪里”嗎萧红写了一群不像人的人,可是萧红没有说这种不像人的人就没有生存的权利。这些人过的都不是正常人的生活可是,就在这种苼活当中人也有尊严。正如胡风在《读后记》中所说的:在一个神圣的时刻“蚁子似地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地为生而死了”。

由此来理解中国民间社会的“爱”的问题,很多东西可能会更明朗爱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它只有跟情连在一起并转换为一種感情,作为感情当中的一种因素我们才能把它说到实处。但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空间的人在爱情这个概念上,理解是不一样嘚人类经常说到爱情,当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是对爱有过一个界定的。在西方爱的界定,我认为最早是跟宗教、跟神的概念连在┅起的爱首先是从对上帝的爱开始,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是献身。献身就是把自己交给别人,或者说把我的身体或一切奉献给┅个抽象的东西,那就是上帝或者神这个过程叫爱。这个感情后来世俗化变成人的爱情、情欲、欲望等等,但是在世俗化里面人们茬界定爱情时候,一定有个概念比如,有人说他们结合又不是为爱情,她是为了一座房子这种说法很多的,那就是人家看出这个爱裏面有功利你有索取的,有索取的不是爱爱是一种献身,是一种奉献当你因为一种喜欢,而不是被迫的愿意把自己一切交给对方,或者愿意为对方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甚至是力不能及也要去做,这样一种动力叫爱

那么,这种动力是哪里来的这是一个感情的因素,但是同时我认为也有生命的因素。回到伦理学上来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在人的生命本能里面有一种东西是要求牺牲自己的。因為人的生命没有永恒生命从生出来开始,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死去生命能量就是不断地在耗费。就是说生命的过程不是一个生長过程,而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就好像一盆火,火不会永远烧下去的火点燃了以后,它就是在消耗燃料到最后,燃料没有了火就熄滅了。宇宙、地球实际上都是一个消耗的过程,人的过程当然也是消耗过程这是最本质的,生命就是这种状态但是,生命跟其他东覀不一样一本书你把它撕坏,就没了一个动物或者一个人,他虽然老了死了可是他有一个再生殖的能力,会再生出另外一种生命力量比如说,他通过结合生孩子那么他把生命又移交给孩子,他死掉了可是孩子还能够活着。我们说某某人的精神永垂不朽如果这個精神没人问了,那早就死掉了但是他的思想学说、能量能够传播给别人,别人继承下去这叫永垂不朽。整个人类也是这样生命不僅有消耗的本能,还有再生的本能这是生命的一个基本状态。这样一个过程是生命运动的过程。而爱我认为,是一个人的生命本质嘚感情它符合两个标准,一个是消耗的过程所谓的爱一定是把自己的东西消耗出去。另外爱是有再生能力的,比如我这个爱托给了她她可以再生出爱,不是说一生只有两分钟的爱情,比如结合以后爱的形式变了,会更爱它会一直生存下去,那么这也是再生的仂量所以我觉得,如果人类没有爱这个种族就不会延续下去,种族需要通过繁殖通过生存来使生命延续。那么这个延续过程当中,爱的力量是凝聚整个力量但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分解到原始的感情那就是自我牺牲的感情,种族为了使生命保留下來需要这种自我牺牲,他会牺牲掉某种东西来维护一个群体的东西那么,我认为我们在讨论爱的时候,其实最根本的是在这样一个問题上

可是,随着我们进入了文明时代以后特别是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宗教意识已经非常淡漠说西方人的爱是建立在上帝の上,这大概在两千年以前是这样现在是很难说了。随着资本主义的人对于物质利益的无限制的贪婪和追寻这样一个基本的生产规律、生产力的刺激和社会发展,人类原始的生命的东西已经渐渐没有了就被遮蔽掉了。以后对爱的意识和理解,它本身被修改就不是夲质的东西,是再生出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包括文学包括很多东西,它在那里演绎什么是爱然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被各種利益所渗透和篡改的爱的意义。这种意义现在是已经被普遍接受所以当大家讨论到爱的时候,比如说什么是爱首先想到的,爱应该昰在一个很幸福的地方家庭是非常和睦的,大家已经幻想出现代文明标准下面的爱这个定义反过来教育大家以后,按照这样一个在一萣的物质条件、文明环境下面被修正过的爱的定义大家就感到,超出文明圈的范围就没有爱比如我们不能想象,像萧红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爱里面到处都是打啊骂啊,都是吵啊闹啊生命那么容易被消灭,哪里有爱我觉得,这里就存在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读文學要有这种能量,穿透今天遮蔽在我们眼前的种种文明世界给我们的障碍深入到生命的本原当中去把握,人的生命是怎么来体现爱的剛才有个同学讲得非常好,比如农民在萧红的笔底下首先他表现的是对土地的爱、对羊的爱、对马的爱,二里半为找一头羊可以发疯一樣王婆牵了一头马要去上屠宰场,这个时候那种深沉的感情我认为这就是爱,这就是人类生命的本原表现了出来因为这是跟土地、哏生存、跟生命的原始状态连成一片的,所以它会有一种出自本能的爱

我们不妨看一看第三章《老马走进屠场》中所写的人与牲畜的情感。作者首先写出了一个落叶飘零的深秋凄凉的情景:“深秋带来的黄叶赶走了夏季的蝴蝶。一张叶子落到王婆的头上叶子是安静的伏贴在那里。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深秋的落叶,是生命終结的象征老人、老马、老叶子,既是实景又是互有联系的生命。这正是内心最虚弱的时候偏偏又在路上遇到了二里半,问她赶马進城干什么王婆的表情和动作非常准确地体现出她内心的震动和悲痛:

振一振袖子,把耳边的头发向后抚弄一下王婆的手颤抖着说了:“到日子了呢!下汤锅去吧!”王婆什么心情也没有,她看着马在吃道旁的叶子她用短枝驱着又前进了。

二里半感到非常悲痛他痉攣着了。过了一个时刻转过身来他赶上去说“下汤锅是下不得的,……下汤锅是下不得……”但是怎样办呢二里半连半句语言也没有叻!他扭歪着身子跨到前面,用手摸一摸马儿的鬃发老马立刻响着鼻子了!它的眼睛哭着一般,湿润而模糊悲伤立刻掠过王婆的心孔。哑着嗓子王婆说:“算了吧!算了吧!不下汤锅,还不是等着饿死吗”

我们看到王婆的动作已经变得很机械:“振一振”、“抚弄”、“颤抖”,到“什么心情也没有”这是内心在震颤。而这马也不是二里半家的跟他应当没有什么关系,但我们看到他听到要送去屠宰后的第一反应不仅是“非常悲痛”,而且是“痉挛着”慌得不得了。这完全是一个农人对牲畜的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丝毫不矫凊,看他用手去摸马的鬃发就能感到真诚在这里,牲畜是人赖以谋生的工具但它们却不是简单的工具,是无所傍依的农人们的伴侣、镓庭成员他们用对待自己孩子样的感情去对待它们。接下来处处在渲染老马的最后的情景是用王婆悲悯的眼光,又痛惜、自责的心情來看的:

老马不见了!它到前面小水沟的地方喝水去了!这是它最末一次饮水吧!老马需要饮水它也需要休息,在水沟旁倒卧下了!它慢慢呼吸着王婆用低音,慈和的音调呼唤着:“起来吧!走进城去吧有什么法子呢?”

细声细气地恳求老马这番话也是说给自己听嘚,她在减轻自己内心的负疚感从某种程度上看,王婆也从老马的命运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是自己生命耗尽后所不得不面对的结局,丅面这段话更清晰地道出了这一层意思:“五年前它也是一匹年青的马为了耕种,伤害得只有毛皮蒙遮着骨架现在它是老了!秋末了!收割完了!没有用处了!只为一张马皮,主人忍心把它送进屠场就是一张马皮的价值,地主又要从王婆的手里夺去”最为让人感到惢酸的是王婆经历了对可怕的刑场的种种场面的回忆与折磨,终于将马送到了屠宰场要逃开的时候马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它只想跟主人囙去所以又跟着她走了出来,“无法王婆又走回院中,马也跟回院中她给马搔着头顶,它渐渐卧在地面了!渐渐想睡着了!忽然王嘙站起来向大门奔走在道口听见一阵关门声。”最后王婆是送葬一样地回到家中这像无声电影中的一个画面,生离死别的场面如果說他们的生活是极其粗糙的话,那么在这种生活中同样有细腻的、动人的情感存在。

从生命的本能来看人是要生存的。生命在一秒一秒地消失在这个消耗过程当中,人类有一种本能的抗衡这就出现了一个相反的概念,就是生存生存就成为人类的伦理的第一任务,峩们经常讲“生存第一”因为它是生命最本原的,他明明知道自己生命一天一天在消失但是,他必须要有一种意识把它拉住其实是拉不住的,那你不拉住生下来就死掉了,他还是要拉住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人的生命的张力,这个张力就是人跟自身的消耗之间一个無情的非常艰巨的斗争,我想这个斗争的张力是人类生命当中的第一因素这种张力在作品中就是鲁迅所说的“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 这是在死亡、饥饿、疾病等各种阴影的压迫下人们默默生存的一种力量,一种坚持下来不被打倒的力量像作品中一句话所说的那樣:“死人死了!活人计算着怎样活下去。冬天女人们预备夏季的衣裳;男人们计虑着怎样开始明年的耕种”(四、《荒山》)不是说怹们没有感情,而是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他们的感情容不得从容地表达,只能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业摔死了小金枝,如果完全是個铁石心肠的人为什么还要到坟场去看?王婆摔死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一点感情没有,为什么要不断讲起他们的心上都是有伤痛的,怹们这是不断地在挤出自己的脓血来疗治伤痛《生死场》中没有太多温情脉脉的东西,它所展示的乃是人生最为残酷也最为真实的一面而在这里蕴涵的情感则是人类的大爱、大恨和大痛。

1932年8月的一个黑夜萧红在洪水中的哈尔滨被急送到医院待产,后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丅产下一女婴萧红后来曾在小说《弃儿》中记下自己这一痛苦的经历:“芹肚子痛得不知人事,在土炕上滚得不成人样了脸和白纸一個样……”“这种痛法简直是绞着肠子,她的肠子像被抽断一样她流着汗,也流着泪”(《萧红全集》,第157页)关于她跟生母和继母嘚关系大体是这样的: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三岁的时候,弟弟出世后夭亡;六岁的时候,次弟出世弟弟出生后,母亲把哽多精力和爱心都倾注到弟弟身上对她感情逐渐淡漠。九岁的时候生母去世,不到三个月父亲即续弦,“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萧红全集》,第927页)以上情况也可以参见季红真《萧红传》,第19章《生产前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

《萧红全集》第146页。

鲁迅《生死场·序言》,收《萧红全集》,第54页

(三)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有一位同学以凡高的艺术来说明萧红的创作,这一点非常好无论是凣高,还是萧红他们都不是预设一个艺术形式,他们的创作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感情世界寻找一个表达存在的方式凡高要表达一种非悝性的蓬勃的感情,凡高的画只能这样画从绘画来说,它主要是空间艺术从欧洲的传统,达·芬奇开始,它就有透视法、远小近大等等一系列表达空间的方式可是,在凡高的作品里所有的内在的东西都打开了,所有的都展示在一个平面这样的创作方式,中国绘画史仩也很多中国山水画从来没有透视法的,陕西户县的农民画也是这样农民脑子里就没有空间概念,他高兴在角上画一个房子就画一個房子,高兴在这个地方画朵花就画一朵花,他脑子里出现的是一种内在生命展现的平面所有的意象都同时展示在一个空间里面。萧紅的小说就有这个感觉小说是时间概念,它一定要有先有后一个长篇小说一定要发生在哪一年,然后按照时间线索一路下来如果你偠写到以前的事情,那么还要有一个倒叙可是在萧红的作品里,你很难找出一个时间线索虽然仔细地看,她是有时间安排的整个感覺上,她一会儿写这个一会儿写那个,一个个场面是同时可以展现在你面前她是在同样一个平面上来展示她的一种叙事艺术。我们通瑺说萧红的作品就是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或者说诗化小说。其实小说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只是我们人为地界定,好像小说一定要囿时间线索有中心,有高潮等等你看,乔伊斯(James Wake)就是这样其实很短一点时间,他把它无限扩大无限扩大以后,他完全可以并置哋写出许许多多时间段在同一个场面上展示出来。他把以前的对小说的理解完全粉碎西方意识流或者心理小说,虽然没有时间线索泹有心理时间,在萧红的作品里她连心理时间都抛弃了,展示出来就是一个个人性的场面这些场面争先恐后地出现。比如她前面一段寫一个小女孩跟一个男人在那儿约会后面一段突然写到一个老太婆牵一匹马去屠宰,这毫无关系你找不出里面的线索,也没必要找她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中国农民画。这是一种给小说空间带来无限张力的表现方式而且表达的容量也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小说的形式我的感觉,女性作家跟男性作家是不一样的男性作家写小说,时间性是非常强的时间的概念在男性的思维里面非常重要,所以怹的叙事往往都是直线一条或者两条直线一泻到底,你看一般的长篇小说都是男性作家写的四卷五卷,基本线索是一条线不断的然後其他枝枝蔓蔓可以旁延出去。我觉得男性作家表达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非常恰当,当然他要故意打乱叙事时间、搞意识流也是完全可鉯做到的相反女性作家的思维上也有这样线性发展的。比如我们读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也是非常好看的一部小说,你幾乎读不出一个另外的感觉她跟男性的小说模式是一样的,完全是一种男性思维但是,萧红开创了另外一种带有女性思维的叙事方式

萧红的小说,每一个小阶段有一个旋律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又是一个旋律这样不断地推进,然而旋律跟旋律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这樣的叙事特点当代也有,举一个非常现成的例子当代女作家林白,林白的小说就是萧红的思维林白也写长篇,中篇但好像从来没有┅个小说故事非常完整、一条线一贯到底的,她的故事也会发展也会有主人公,但是她的叙事上她的情绪上,总是一个一个小高潮┅个一个小故事。她脑子出现的空间场面是一个一个片段,很多很多的空间并置在上面这跟男性作家很不一样,男性作家总是一个线索有一个完整的严密的逻辑。关于这一特点林白也好萧红也好都还停留在比较感性的、不自觉的阶段,还没有提炼到一个高的层次峩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aves)。我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有一种一直压在海底下的感觉,就好像身体感受着海浪不断打上来一波一波,人生从生到死就像海浪一样,一代一代从年轻开始到年长,最后到死亡生命就是圆的旋律,一波一波嘚旋律这个小说的节奏感非常强,但是在吴尔夫的作品里,你要找出一个中心人物一个中心事件,一个主线那根本就找不到。她嘚整个故事是跟着生命的旋律在走《生死场》也是这个样子,每一章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一个静态的画面和情绪,但人物出现了都动起来了,当人的内心冲突达到高潮的时候自然的画面又插进来了,形成一个回旋接着再向前冲击开去,形成下一个轮回从整个作品看,前九章是展现乡村的不同生活场景但不是一个平铺直叙,而是在并置画面的内部都有着激烈的冲突生生死死的壮剧,都是在这种岼静的叙述中在略带着一点死寂的气氛中展开的。当瘟疫传播开来人们感觉“要天崩地陷了”的时候,前半部分突然结束了中间插進了一个第十章《十年》、十一章《年盘转动了》,这两章在全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绝不是可有可无,它不但给前面的故事以缓沖的余地启动了后面的故事,而且在全书的节奏上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做了一个小小的停顿,如乐章低沉下来的小回旋但又酝酿著后一个高潮的到来。第十章只有四段话但是萧红在语言节奏的把握上非常准确:“十年前村中的山,山下的小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河水静静的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就是这种不紧不慢的语调而接下来开始缓缓地啟动新的变奏了:“雪天里,村人们永没见过的旗子飘扬起升上天空!”“这是什么年月?中华国改了国号吗”马上紧张起来了,搜查、杀人、反抗都来了有意思的是,这中间又插进了金枝到城市中谋生的遭遇这不仅使后半部分的内容与前半部分有了联系,不至于割裂而且又使小说的后半部分的叙述呈现不同的层面,不单调结尾,金枝要去做尼姑实际上使叙述的调子再次低沉下来,而二里半嘚远行则给了人们很多的期待和猜想,再次上扬了一下但不是高扬。《生死场》在整个节奏上就是这样一唱三叹回旋往复,非常有特点在西方文学里面,弗吉尼亚·吴尔夫是一个异数,在中国文学里面,萧红是一个异数。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文体意识的作镓之一她曾经明确地表达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在一生短短的创作历程中萧红常有大胆的“越轨的笔致”,这从《生死場》中可以看出到后来的《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已形成特有的风格,那带有诗意的笔致、抒情的句子、回旋的情感形成了萧红獨有的文体特点。但是我们的主流文学包括我们的评论家都是男性,所以当我们对这个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美学判断的时候我们情不洎禁地是按照比较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首先关心这部小说情节有没有高潮线索是不是清楚,主线是什么副线又是什么,矛盾冲突是鈈是激烈我们用巨大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去套萧红,去解读《生死场》那你根本没有办法解释,她不在这个审美的范畴里表达但如果伱仔细读《生死场》,换一种眼光去理解去贴近这个小说,你真会感到萧红的心在跳动萧红的血在奔涌,感觉到她的灵魂跟你一起在那儿呼号你仿佛听得见萧红的声音。我觉得这就是艺术这就是艺术的冲击力。

转引自聂绀弩《萧红选集·序》,第2—3页。

第十一讲 民間视角下的启蒙悲剧:《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的文本解读

老舍先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父亲是保卫紫禁城的一名护军,老舍两岁的时候(1900)八国联军打北京,他父亲在保卫皇城的战斗中牺牲父亲死后,全家只有靠母亲给人家缝缝补补挣钱糊口老舍後来上学读书一直是靠一位乐善好施的刘大叔(后来当和尚,号宗月大师)救济他还曾因交不起学费从北京市立第三中学转到了免费供應食宿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20岁的老舍先是做了小学的校长,后来又被提升为劝学员算是公务员,生活上相对有保障这跟其他莋家不一样:他不像那些接受了现代教育的留洋学生,骨子里充满了反叛情结贫穷的底层人得到工作做就特别珍惜,也很容易满足每個月一百块的薪水也使他能够过上比较丰裕的市民生活,除了孝敬母亲外老舍说:“我总感到世界上非常的空寂,非掏出点钱去不能把洎己快乐的与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发生关系于是我去看戏,逛公园喝酒,买‘大喜’烟吃”“也学会了打牌” 。他对小市民的生活极其了解三教九流都认识。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的创作也成为新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端

我们讲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立场,老舍与这樣的知识分子立场是有距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老舍没有太大的影响。老舍的创作资源来自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民间社会那时中国的囻间社会还没有完全进入知识分子的眼界,他们看重的是西方的文化所持的价值标准也是来自西方。五四知识分子看到的是一个“现代囮”的新世界并且用这个世界作为参照,来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批判民间文化。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批判国家权力一方面要教育民众,这是同时进行的知识分子总是站在鸟瞰民间的位置上,把一个隐蔽在国家意识形态下尚不清晰的文化现象轻而易举地當作一个公众问题去讨论这当然很难说能够切中要害。我读过一篇博士论文作者谈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鲁迅写乡村世界,所有小说裏的人物都活动在一些公众场合如河边、场上、街上,他从来没有进入农民家庭除了《故乡》是写自己家里。这不像写普通农民的家庭鲁迅始终是站在公众场合看农民生活的。像鲁迅这样的作家对农民生活的了解并不很深入对于民间的悲哀、欢乐的感受也是间接得來的,五四时代的民间叙述往往是给知识分子的启蒙观念做注脚的它们并非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民间世界的真实展示。

民间总是处茬被压迫、被蔑视的状态国家的权力意志经常强加于民间,使得民间原本的秩序被改变独立的因素也变得模糊不清,知识分子对它的嫃正展示其实非常困难比如长篇小说《白鹿原》,就写了这样一个被遮蔽的民间世界:辛亥革命以后皇帝下台了,族长白嘉轩向朱先苼请教怎么办朱先生就帮他立了一个村规,树立在村头当国家混乱的时候,民间社会就用宗法制度取代了国家权力由一个头面人物玳表国家立法,这有点像上帝和摩西在西乃山定下的戒律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法规还是代表了国家的意志,真正的民间朂活跃的生命力(如黑娃之流)仍然被压抑在沉重的遮蔽之下但是,尽管民间被压制民间文化还是存在的,不过它是散落在普通的日瑺的民间生活中要真正很好地展示民间,需要像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所说的去“解蔽”否则知识分子虽然写的是民间故事,但实际上仍然昰变相了的国家意识形态只有去掉了国家意识形态的遮蔽,才有可能进入到丰富的民间世界但这个问题从鲁迅到陈忠实,我觉得并没囿很好地解决

老舍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之外的一个另类,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写民间世界的高手老舍的小说里所描写的大嘟是老北京城里的普通市民,甚至他笔下的人物活动在山东、欧洲、新加坡等地但人物的语言、生活方式也脱不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痕迹。北京市民文化与海派文化不同海派文化基本上是在殖民性的背景下形成的,石库门房子里住的大都是洋行的职员也就是现在的“白領”,他们向往现代化向往西方,有殖民地的精神特征;而老舍的市民全都是土生土长的市民所谓的都市是旧传统下的都市社会,他們本身没有什么现代性的意义但社会在发展,再古老的地域也会有现代性的侵入在新旧的冲突中,老市民因为太落伍而显出“可笑”新市民因为乱学时髦也同样显得“可笑”。老舍笔下的人物就是突出了那种可笑性老舍的市民小说里也有批判和讽刺,但与鲁迅描写Φ国人的愚昧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愚昧”这个词表达了典型的启蒙文化者的态度,有嫌恶的成分而老舍的批判就比较缓和,不是趕尽杀绝而是要留了后路让他们走的。老舍笔调幽默他对人物那种“可笑”的揭示没有恶意,可笑就是可笑再坏的人也有好笑好玩嘚地方,老舍对他们也有几分温和的同情他曾经说过:“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峩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凊的。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

但是老舍这种写法很为当时的新文学作家看不起。许多新文学作家嘟是忧郁型的他们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往往在写作中长歌当哭,而老舍这样一种用幽默的态度来处理严肃的生活现象在他们看来未免是过于油滑的表现。所以直到现在许多老先生谈起老舍总还说他早期的创作是庸俗的。如王元化先生就批评老舍“把月亮用洋钱来比俗气了” ,还有胡适对老舍的作品评价也不高 他们与老舍的审美取向、生活取向都不一样。老舍自身就是市民社会中的一员他作品Φ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的爱与恨是一致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市民阶级的情趣他与五四一代大多数作家很不一样,后者一般都反对国家意识形态主张对民间文化要启蒙和批判。而作为市民阶级的代言人老舍并不反对国家,严格地说老舍还是一个国家至上者。市民阶級眼睛里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与国家秩序国家秩序比利益还要重要,利益太遥远而有秩序,才有安定太平市民才能顺顺当当地生活丅来。张爱玲也是这样的她为什么不写那个时代的大主题?因为她根本就不看重国家而看重的是国家秩序,至于这个国家是什么性质他们不管。他们骨子里是国家秩序的维护者老舍和巴金也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巴金所攻击的都是代表国家制度的势力他从理性出发來攻击旧制度、否定旧的社会秩序;而老舍完全是从感性出发,把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社会、人物写下来他的坏人也是普普通通的坏囚,像流氓地痞、军阀官僚甚至是坏学生,都是秩序的破坏者

在这样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老舍当时对待社会动乱以至革命的态度都是仳较消极的作为一个市民,对社会动乱有一种本能的抵制老舍是五四一代作家中少有的一个不喜欢学生运动的人。他的小说《赵子日》写学生运动学生们把老校工的耳朵割掉,打校长破坏公共财物,与“文革”时代的红卫兵运动差不多坏得不得了。老舍年纪轻轻僦做过小学校长从他本人的立场,学生造反当然是不好的他所谓的坏人,也都是一些不好好读书、惹事生非的家伙这也显示了老舍對那些社会运动的态度。但在长期的文学写作中他渐渐地受到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影响,开始睁开眼睛面对现实他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糟糕的现状,尤其是1930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状况,对老舍的刺激很大他本来是一个国家至上主义者,希望国家安定、有秩序人民安居乐业,但他看到的情况正好相反在这样的心理下,他写了一部《猫城记》他放弃了幽默,改为讽刺开始向五四新文学的批判和启蒙的主流靠拢,这是老舍第一次严厉批判中国社会这种批判包含了他的绝望;这是一个小市民的绝望:对革命、反革命,统统反对老舍接受了五四新文学的启蒙和批判传统,但又是站在传统市民的立场上阐释他的政治主张结果是两面夹攻,左右都不讨好

接着,老舍叒写了《骆驼祥子》这是他的扛鼎之作。老舍曾对人讲:“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本书和我的写作生活有很重要的关系。在写它以前我总是以教书为正职,写作为副业”但他教书教厌了,想做职业作家:“《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这┅炮要放响了,我就可以放胆的作下去每年预计着可以写出两部长篇小说来。不幸这一炮若是不过火我便只好再去教书,也许因为扫興而完全放弃了写作”所以这部书也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在心中酝酿了相当长久收集的材料也比较丰富,而且是在比较完整的一段时間内写出来的状态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态度有所转变“我就决定抛开幽默而正正经经的去写”,在语言上他也有追求“《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是活的”

《骆驼祥子》是以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为描述对象的小说。中国传统小说很少是写一个人的如《紅楼梦》写了一大群人,《水浒》一写就是一百零八将中国小说的名字很喜欢用“梦”或“缘”,尤其是“缘”两个人才会有缘。西方的小说正好相反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成为书名,如《浮士德》、《欧也妮·葛朗台》、《安娜·卡列尼娜》、《堂·璜》等等,可以把笔墨集中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进行深入的挖掘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以一个人的命运为主的小说往往含有非常强烈的時间观念,一个人的时间过程也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时间意识与生命观念糅合在一起。中国传统的小说因为强调几个人、一群人更多嘚是强调空间的场景。老舍的小说创作是从阅读欧洲小说开始的他写的是中国的市民社会,但小说形式和观念更多的则来自西方小说 《骆驼祥子》以一个人的名字为书名,也是接受了西方的观念集中写出了一个人从年轻力壮到自甘堕落的整个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時间的演变通过人的生命过程,把文化、历史带进去他也就是接受了西方所谓的“典型性格”、“典型环境”的方法。

《骆驼祥子》嘚主题和故事内容都是非常悲观的老舍早期的幽默、滑稽为五四新文学的“悲情”所替代,他写了一个人的一生从肉体的崩溃到精神的崩溃写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个人主义走到了尽头。这个“个人主义”与五四所说的“个人主义”不一样这里就是指一个人力車夫靠自己的体力劳动生活的意思。一开始祥子认为他有的是力气,可以自食其力这是农民到城市后的原始理想。从农村到了城市從农民成为一个人力车夫,就像农民想拥有自己的土地那样希望攒钱买车,然后越买越多最后做“人和车厂”刘四爷那样的老板。但昰现实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实现这种理想的保障。老舍没有写到制度的问题而是写他们地位太低,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小说里媔有个人力车夫说了一句话,我们都像蚂蚱一样没有能力使自己发达起来。那个孙侦探本来不过是个兵痞流氓,不过是吓唬祥子这純粹是敲诈,但他威逼说“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第11章)这个人本身地位也是很低的但在他眼里,祥子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祥子的理想一直是靠自己的劳动力维持生活,小说就写到了一个二强子和一个老马他们都曾经年轻力壮过,后来慢慢地老了人力车夫嘚收入非常低,社会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所以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快点生儿子,儿子快点长大来顶替自己,使自己有所保障可是由于天灾人祸,老马的儿子死了后来他的孙子也死了,他就沦为乞丐二强子的儿子很小,只好把女儿卖了老舍提供了非瑺现实的东西:人力车夫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都不足以与之生活保障那么,人力车夫年轻时辉煌了一阵子以后很快就是遭遇可悲嘚下场。有人说老舍写的故事太苦,太没希望了 但老舍当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现实。在这里小市民的乐天知命的乐观主义已经被“悲情”的启蒙精神所取代。

老舍《小型的复活》收曾广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收《老舍研究资料》(上),第524页

引自陈村《我的母刊》,载《上海文学》2003年第10期

见梁实秋《忆老舍》:“胡适先生对于老舍的作品评价不高,他以为老舍的幽默是勉强造作的”收《老舍研究资料》(上),第281页

鲁迅批评林语堂提倡幽默时说:“此为林公语堂所提倡,盖骤见宋人语录明人小品,所未前闻遂以为宝,而其作品则已远不如前矣。如此下去恐将与咾舍半农,归于一丘其实,则真所谓‘是亦不可以已乎’者也”《鲁迅全集》第12卷,第459页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收《老舍研究资料》第609、606、607、609、610页。

老舍说他最初创作时:“对中国的小说我读过唐人小说和《儒林外史》什么的对外国小说我才念了不多,……后来居上新读过的自然有更大的势力,我决定不取中国小说的形式可是对外国小说我知道的并不多,想选择也无从选择起”《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收《老舍研究资料》第523页。

老舍《〈骆驼祥子〉(修订版)后记》收《老舍研究资料》,第633页

二 《駱驼祥子》的文本解读

(一)堕落的命运——祥子与虎妞

的研究成果很多,我们不必面面俱到地讨论这部小说这一讲主要就讨论两个人粅,一是祥子二是虎妞。他们两个在小说里构成了怎样的关系我们先来讨论祥子。他的三起三落的悲剧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堕落到一個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等等,这些问题大家都很清楚。小说最后是小福子死了祥子完全堕落了,好像变成了一个无赖“堕落”这个概念,我们说起来好像就是吃喝嫖赌,不负责任等等。而大家一定记得在作品的开头,老舍是以非常赞赏的口气写到祥子没有这些恶習的:“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可是后来,他为什么又走回到“一般洋车夫”的老路上去了呢老舍对祥子这样一个堕落结局的安排,是通过那些方法表现出来的呢

祥子一开始从农村箌城市,带了一个非常淳朴的农民的理想就是他要买车,买车对他来说是一个生存的信念祥子的自尊自强来自哪里?就是来自于他对洎己的信赖信赖什么?信赖自己强壮的身体小说刚开始时的祥子是——“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寬,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角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老舍写得多么美丽!人的信心是从认识美开始的,你爱上一个人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美,你感受到他的美財会从根本上去肯定他。人道主义最早就是从古希腊雕塑艺术对自身美的肯定开始的于是就出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对人嘚身体非常夸张的一种美好表现。这与宗教不同宗教认为人是很丑的,身体都是肮脏的人的欲望都是不对的,所以伊甸园里的男女吃叻智慧果后首先就意识到赤身裸体的羞耻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不喜欢自己身体的,总是把人体说成是臭皮囊这样,人就没有自信就不會有人道主义。祥子一出场的时候就相信:我的身体多美我多么健康,这就是从根本上来肯定一个人所以说祥子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個人主义者从这个立场上他首先肯定了自己是美的,是健康的是世界的中心。大家注意到有一段描写老舍写得非常抒情,就是祥子嘚到了三匹骆驼可以买车了:

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畾,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带出些笑意。祥子对着那片红光要夶喊几声自从一被大兵拉去,他似乎没看见过太阳心中老在咒骂,头老低着忘了还有日月,忘了老天现在,他自由的走着路越赱越光明,太阳给草叶的露珠一点儿金光也照亮了祥子的眉发,照暖了他的心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险一切疼痛;不管身上是怎樣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并没将他除外他是生活在一个有光有热力的宇宙里;他高兴;他想欢呼!(第3章)

一个农民怎么有“宇宙”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老舍加给他的农民的脑子不会想到“宇宙”这个词,但是农民感受到的一定是整个宇宙一个跟土地跟自然那么亲近的农民,他感性地感觉到天地的美好生活的美好,这就是宇宙宇宙是一个大空间,所以那个时候他的心理空间非常大,可鉯包容一个宇宙五四时代郭沫若有首诗自称是天狗,说:“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这就叫做个人主义个人主义者能够站立于宇宙之上,认为个人能环抱一切、力大无比所以,个人主义者原来是很高大的后来被鈈断批判,才给人非常委琐的感觉祥子就是这样一个个人主义者,一个充满理想的、把自我看得非常宏大的人但是他的理想在现实当Φ,在命运的折磨当中一步步被消磨掉了,是什么造成的呢我们过去分析《骆驼祥子》都是从大的社会背景上来看的,政治的战争嘚,国家内乱社会黑暗,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全都可以统一到一点上那就是“命运”。老舍是一个民间化的作家他没有直接用“命运”这个西方概念,但意思是早已经有了老舍1930年代在齐鲁大学讲授文学概论的课程时,专门讲到西方写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命运他特別指出,读这些写实主义大师的作品可以看出人们好像机器,受着命运支配无论怎样也逃不出那天然律。 其实在写到虎妞死的时候咾舍的叙述已经将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了:

祥子心中仿佛忽然的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裏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

没管祥子听见了没有,她抹着泪跑出去

她去了有一点钟。跑回来她已喘得说鈈上来话。扶着桌子她干嗽了半天才说出来: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接生是廿块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就得几十块了。“祥哥!你看怎么办呢!”

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殘忍,却另有原因(第19章)

虎妞出场的时候三十七八岁,生孩子差不多四十岁出头了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就是在现在生孩子也属于高危妊娠,何况还在孕期吃了很多东西缺乏医学知识,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包括残忍,等等都造成了虎妞的死因。这个“残忍”吔就是人们对待命运的态度虎妞到最后没有能力去看病,大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没有人能救她。这是表面的现象背后还是有┅个问题,如果用民间的眼光来看也就是个“命”的问题,这个人命该如此了该死的就死吧。

对祥子来讲也是这样他的堕落的过程吔正是他与命运抗争而不断失败的过程。老舍在写这部小说之前曾经对人力车夫的生存状况作过大量的调查材料非常丰富,小说的头一嶂给祥子定位老舍滔滔不绝地讲述北京人力车夫的各种不同状况,绘声绘色像是一篇关于人力车夫的调查报告。当说到四十岁以上的車夫时老舍就毫不犹豫地揭示出他们的悲惨命运:“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这一蕜惨结局的命运就这么等待着祥子。小说里有一个车夫说咱们这些人就像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就是说,别看你现在还拉着车疾跑如飞可是人总是要年纪大的,在你最年轻最好的时光你可能会养家活口,等到你失去了体力的时候你肯定是没有好下场。这就是一个车夫的“命运”车夫在过去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这样一个社会已经规定了这个社会角色的命运

如果以祥子的堕落为线索,小说里三起彡落的买车经过仅仅是小说主要线索发展的润滑剂,还不是祥子与命运抗争以致失败的主要战场老舍确实说过,创作这部小说的起因昰听来的两个故事一是车夫买车三起三落的故事;二是车夫失车换来骆驼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构成了创作《骆驼祥子》的最初动机但昰这两个故事在小说里并不是最重要的场面。小说一共24章第1章介绍北京人力车夫的生存状况顺便也介绍了祥子的第一次买车,第2章讲祥孓遇到兵士连给抓走失去了自己的车,第3章写祥子偷了三匹骆驼回来又换了钱于是大家叫他“骆驼”的外号。其实以后祥子的故事发展与骆驼毫无关系洋车换骆驼的故事没有任何隐喻的含义。祥子第一次买车失车的经历也非常简单小说里的其他主要人物都还没有出場,故事就完了更像是一个长篇小说的楔子,一个开头交代了祥子出场的一个背景。有了这个不太严重的失败经历作背景祥子后来為买车所作的努力都有了铺垫。

而真正的命运之网是从第6章开始向他布开的那一章里祥子与虎妞第一次发生了两性关系。那是在祥子拉包月只有三天半就失败回到人和车厂,意外地遭遇虎妞设下的网事后祥子还是想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但他已经感到自己遭遇了一張无法摆脱的命运之网:“他对她对自己,对现在与将来都没办法,仿佛是碰在蛛网上的一个小虫想挣扎已来不及了。”为了强调這命运的神秘性老舍故意把这场遭遇写得很蹊跷:那天祥子回人和车厂是非常偶然的,偏巧刘四爷出门不归虎妞说,她用骨牌打了一卦知道祥子要回来,才摆下这酒菜等着祥子似乎一切事情在冥冥之中都已经安排好了,只等着祥子来自投罗网这样一个故事多少有點风月宝鉴的意思,也符合老舍的市民文学的立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祥子屡次把虎妞比做红袄虎牙、吸人精血的妖精有一点隐喻的含义。

在祥子的命运中如果虎妞是他的劫难,那曹先生就是他的救星每当他被劫难笼罩的时候,曹先生总是奇迹般地出现了可惜曹先生力量太小,正不压邪或者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次曹先生都只能缓和一下祥子的困境但无法根本上解决厄运。当时祥子急于擺脱虎妞而决定去曹先生家拉包月那天回车厂本来是想好要与虎妞一刀两断的,结果还是敌不过妖精的蛊惑——虎妞“一转身把门倒锁仩”那是祥子第二次陷在命运之网里。接下来第三次就是虎妞装孕、大闹寿宴以及祥子与虎妞正式成亲当虎妞步步向祥子逼近时,祥孓也是屡屡动摇小说里有一段很精彩的心理描写,直接谈到了命运的问题:

把虎妞的话从头至尾想了一遍他觉得像掉在个陷阱里,手腳而且全被夹子夹住决没法儿跑。他不能一个个的去批评她的主意所以就找不出她的缝子来,他只感到她撒的是绝户网连个寸大的尛鱼也逃不出去!既不能一一的细想,他便把这一切作成个整个的像千斤闸那样的压迫,全压到他的头上来在这个无可抵御的压迫下,他觉出一个车夫的终身的气运是包括在两个字里——倒霉!一个车夫既是一个车夫,便什么也不要作连娘儿们也不要去粘一粘;一粘就会出天大的错儿。……他不用细想什么了;假若打算认命好吧,去磕头认干爹而后等着娶那个臭妖怪。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

想到这儿,他把虎妞和虎妞的话都放在一边去;不这不是她的厉害,而是洋车夫的命当如此……(第9章)

在这么个犹豫动摇中发生了孙偵察敲诈祥子的事件这件事在祥子的命运故事中完全是意外的,但又是致命的它使得祥子不得不重蹈覆辙,完全陷入虎妞设下的陷阱所以从故事的发展线索而言,祥子的第二次起落只是一个过渡性事件它很快导致祥子结婚,正式陷人了“命运”给安置的陷阱

只有祥子的第三次人生起落(再次拉上了自己的车),才与他的命运之网(虎妞)发生直接的关系或者说是交织在一起。老舍作为市民文学嘚代表对社会的认识有着他特殊的方式和途径,这就是《骆驼祥子》中含有风月宝鉴的色戒成分就如同《红楼梦》里风月宝鉴在贾瑞媔前不断演示美女与骷髅的交替一样,最终要揭示出色便是空的大结局在老舍为祥子设计的命运之网下,祥子结婚以后陷入淫乱的魔窟忍受着虎妞的“吸人精血”的痛苦。骆驼祥子本来应该是个像骆驼那样很棒的农村小伙气盛精旺,雄风蓬勃可是老舍始终把祥子写荿一个性禁忌者,对虎妞给予的性爱充满了恐惧他在第一次与虎妞发生性关系以后,兴奋的心情被恐惧和后悔的情绪所压倒他形容印潒里的虎妞:“她丑,老厉害,不要脸!……她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他现在成了个偷娘们的人!”(第6章)除了最後一点涉及乡间传统伦理道德外,祥子对虎妞的嫌弃主要还是来自审美(前两样)和生理(后两样)他无法在与虎妞的性生活中获得美感,也无法获得快感这种恐惧和嫌弃随着祥子的结婚而愈加严重,几乎造成了祥子的精神危机老舍这样来写祥子的婚后生活:“他第┅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袄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叼住嘚一个小鼠。”(第15章)这里老舍似乎不是在写两性间的寻欢作乐倒有点像旧道德小说里对遭遇妖精的贪色者的规劝和棒喝。

尽管老舍茬描写中相当节制但仍然处处暗示出祥子的婚后生活处于虎妞的淫乱压迫之下,小说有一段写祥子新婚第二天就外出洗澡望着自己的身体非常羞愧:“脱得光光的,看着自己的肢体他觉非常的羞愧。下到池子里去热水把全身烫得有些发木,他闭上了眼身上麻麻酥酥的仿佛往外放射着一些积存的污浊。他几乎不敢去摸自己心中空空的,头上流下大汗珠来一直到呼吸已有些急促,他才懒懒的爬上來混身通红,像个初生下来的婴儿”(第15章)这种感觉非常不正常,我们以前读小说有写到女子被强暴后,洗自己的身体想驱除污濁的细节可是这里是一个堂堂的男子在屈辱地洗身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被强奸过一样

只有弄清楚了祥子与虎妞结婚的象征意义,我們才能讨论第三次买车与祥子的命运的关系祥子第三次买车用的是虎妞的私房钱,买的是二手货如果我们把祥子与虎妞的结婚看做是┅个风月宝鉴式的寓言,那么这辆车子只能是宝鉴所演示的一场诱惑,注定是水中月镜中花到头来是一场空!车子不是祥子的最爱吗?虎妞就用车子来抓住祥子的心但祥子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这辆车子。——漆黑的车身配了一身白铜活,黑白相映在祥子眼睛里像一ロ棺材,甚至有人还管它叫“小寡妇”更要紧的是这辆车是从邻居二强子那里买来的,与二强子卖女儿、死老婆有关他更加感到晦气。——这种沮丧的神情与他第一次买车时的精神焕发形成鲜明对照。新加坡的学者王润华认为车对祥子来说象征了祥子的性意识,祥孓以拉车来取代对女人的性的进攻拉车也成为他的性宣泄。这在紧接着的一章(第18章)“在烈日与暴雨下”里给以了充分的象征 那一嶂为全书最精彩的一段描写,祥子在6月15日那天出车先是在烈日下奔跑,转眼又在暴雨中奔跑祥子拉着车奔跑着,挣扎着仿佛在地狱裏受尽磨难。而在同时间虎妞把房间出让给邻居小福子拉客人卖肉体,嫖客与娼女施淫虎妞在一旁窥淫,而祥子在暴雨里挣扎三者遙相呼应,我并不赞成把这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描写简单地解释成暗示祥子遭遇的性压迫但是从他在烈日与暴雨中奔跑与挣扎的意象来看,象征了他在婚后的淫乱中感受的痛苦与挣扎是不无道理的老舍曾经谈他的创作经验时说:“一点风一点雨也是与人物有关系的,即使此风此雨不足帮助事实的发展亦至少对人物的心感有关。”

在前面我们提到老舍的小说叙述中有一种身体崇拜和力的崇拜的意识,他┅再强调祥子的好身板和好力气一再说到有了这个祥子就不愁吃了,就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了这当然是针对车夫这个职业所需要的身体条件而言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讲老舍也在讲人的一种自然规律,人的力气和生命总有磨损和消耗掉的时候从壮实到衰老是一个過程,这个过程和这个规律也是不可抗拒的同样也是一种命运,而男人的性放纵加剧了这一过程的速度小说里的车夫们以长期的生活經验都很明白:“我告诉你一句真的,干咱们这行儿的别成家,真的!”“一成家黑天白日全不闲着,玩完!瞧瞧我的腰整的,没囿一点活软气!……甭说了干咱们这行儿的就得它妈的打一辈子光杆儿!……车份大,粮食贵卖买苦,有什么法儿呢!不如打一辈子咣棍犯了劲上白房子,长上杨梅大疮认命!一个人,死了就死了!”祥子由这个联想到自己结了婚拉车也没有力气了,所以分外懊惱这个时候想到回家就觉得:“家里的不是个老婆,而是个吸人血的妖精!”(第16章)祥子不在家中坐着“吃软饭”坚持要出去拉车,除了想维护自己的尊严以外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原因,至少他认为虎妞败坏了他赖以谋生的重要资本但是祥子这次致命的重病恰恰昰因为他在烈日与暴雨里拉车造成的,因此如果联系全书对性生活的恐惧来说,把这次人与自然的搏斗的描写看做是祥子婚后生活的性嘚搏斗与挣扎的象征也未尝不可。但终于随着虎妞的死去,那辆被风月宝鉴幻化出来的车也重新失落祥子被命运彻底摧毁了。

所以茬祥子堕落的道路上虎妞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从小说的象征意义上来理解的一个健康、单纯、朴素、要强、有理想、有道德的祥子,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的道路虎妞成了他命中的邪恶的诱惑。祥子与虎妞的关系构成一张命运之网虎妞是网上的蜘蛛,祥子昰网上的小虫而买车的故事只是穿插在祥子堕落过程中的诱惑物。

我们讨论所依据的是最初连载于《宇宙风》(1936年9月第25期至1937年10月第48期)仩的版本现收《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8集长篇小说卷一。而1949年后所通行的人民文学版的《骆驼祥子》老舍对初版做了删节,结尾部分囷涉及到阮明的一些情节都被删掉了本讲所引的《骆驼祥子》,都依据初版本

郭沫若《天狗》,收《沫若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5页

老舍《文学的倾向》(下),收《老舍文集》第15卷第108页。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收《老舍研究资料》(上),苐607页

王润华《〈骆驼祥子〉中的性疑惑试探》,收《老舍小说新论》学林出版社1995年,第160—164页

老舍《事实的运用》,收《老舍文集》苐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

前一节我们解释祥子与虎妞的关系,是从小说的象征意义上说的也就是说这部小说有一个隐形的结构,即一个人的堕落之路至于由什么样的人或物来充当祥子的堕落路上的诱惑是不重要的。但在老舍设置的祥子与虎妞的关系中旧市民攵学中的色戒意识仍然占了主要的位置,以虎妞的淫荡作为祥子的命运之网是有其正当的理由。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样一种命运结构嘚设置,也暴露出市民阶级的传统观念和保守的伦理如祥子所持的结婚恐惧症和性禁忌(即对性事如何戕害身体的迷信),都不能不说昰变态的

然而老舍毕竟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象征的堕落之路仅仅是小说的隐形结构在显形的层面上,虎妞不失为一个市囻阶级的底层女性的典型一个性格鲜明的流氓的女儿,一个北方下层社会中混出体面来的女光棍一个性心理变态的老姑娘,她与祥子嘚关系在现实环境下又呈现出另外一种意义在现实环境下,虎妞为祥子布下的命运之网的上面还有一张更大的命运之网,连虎妞本人吔成为网上的一个小小的猎物

小说里的虎妞,不讲仁义粗俗凶悍,也没有中国妇女常见的懦弱和顺从的性格中国传统女性在“三从㈣德”的管束下,多以温柔、体贴、自我牺牲为取悦男子的模范标准但虎妞却是一个野女人,完全没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她对自巳的婚姻既不需要父亲做主,也不需要媒妁之言甚至连丈夫祥子的态度也不重要。老舍介绍说这个女孩子从小在人力车夫当中长大,接受的是比较粗俗的教育在性观念上比较开放,三十八九岁还没有嫁出去所以死死地抓住祥子不放,甚至主动装怀孕来欺骗祥子逼他就范。这种泼泼辣辣的女性形象在平常的中国小说中是很少见的传统的文学资源中大概只有穆桂英这样的女人,她看上了杨宗保僦把他抢来招亲,还用刀对着自己的公爹但穆桂英是一个强盗,强盗当然可以是无法无天现在虎妞也是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角色,从她身上看不到那种所谓的传统美德祥子不喜欢虎妞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方面二是性欲方面。从审美的角度看虎妞自然是极丑嘚,她长得像铁塔一样又粗又大,很有蛮力而且性格粗俗,出口伤人更增加其丑陋的外表。祥子不喜欢她主要是这个理由生理上嘚厌恶是无法克服的;而后一条理由其实不成其为理由,祥子第一次对虎妞表示厌恶是因为发现她不是处女可是他对待妓女小福子却是唍全两样的态度。祥子喜欢的是小福子又瘦又小,温柔体贴是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可是小福子的淫荡远在虎妞之上她被卖给一个軍人,就成为男人的性宣泄的工具学过春宫,懂得各种性交的知识这些恰恰是虎妞所不知道的。后来小福子作暗娼虎妞主动出借场哋以偷窥他们的性动作,然后学了与祥子模仿着做“小福子虽然是那么穷,那么可怜可是在她眼中是个享过福,见过阵式的就是马仩死了也不冤。在她看小福子就足代表女人所应有的享受。”(第17章)这里虽然有调侃的意思但也看得出,虎妞的性生活知识其实是佷缺乏的她并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性爱,而小福子却不是可是祥子宁可爱小福子,也不在乎她是不是妓女可见祥子那套男人的伦理道德都是假的,虎妞吃大亏的还是她的丑陋的长相与粗俗的性格与私生活是否检点没什么关系。

虎妞这样的一个形象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學史上最有光彩的女性形象。她没有经过男性眼光的过滤是一个血肉分明、活力四射的生命的原生态,所以研究者对她的评价历来分歧非常大有从政治的角度出发,也有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一种个人好恶,或者说是男性对女人的规范要求很少有人喜欢虎妞,老舍本人也是不喜欢的看看老舍描写她的语言就知道了:“她也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像女的,又潒男的;像人又像什么凶恶的走兽!”(第15章)这是从祥子的角度看的虎妞,人成了兽变得不男不女了,虎妞所有个性的魅力哪怕是對祥子的甜言蜜语都成了虚情假意、带有某种意图的行为,仿佛随时准备要吃掉祥子似的但如果还原到现实的层面来看,虎妞却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女人

虎妞的魅力在于她有着敢于主动爱男人的勇气,她想爱就爱说爱就爱,就自己主动献身与祥子一点也不扭扭捏捏,有一种中国北方女子“老女不嫁地呼天塌”的气派。她对祥子本来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过亲昵的接触女性正常的欲望和社会伦理使她紦祥子看做是未来的夫婿,这并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她并不是一个见谁都爱的淫乱女子。连祥子也承认:“他一向很敬重她而且没囿听说过她有什么不规矩的地方;虽然她对大家很随便爽快,可是大家没在背地里讲论过她;即使车夫中有说她坏话的也是说她厉害,沒有别的”(第6章)一个从小没有个人隐私空间、在车夫粗人中间长大的姑娘,没有人说她私生活方面的闲话足以证明她是清白的。祥子发现她不是处女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一个下层女子在粗重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下讨生活,在流氓地痞家庭里代替母亲当内掌柜已经人箌中年奔四十了,是不是处女与她清白不清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她与祥子初始云雨的那一晚,究竟是否为虎妞故意设下圈套勾引祥子從小说所暗示的氛围来讲是这么一回事,但这是作家从祥子的心理上来推断的如从逻辑上来说却不能不怀疑:那天她本不知道祥子要回車厂,正巧父亲出去给姑妈拜寿不回家她一人在家里难得清静,便独自买鸡添酒自酌自饮,甚至还浓妆更衣给人一个错觉是故意诱惑祥子,其实是一个老姑娘的变态的自慰行为平时因父亲在家,车夫的事情又需要料理不可能自我放松。现在趁着没有人独自在家裏稍稍自我放纵一下,纵酒、施妆、更衣都是自我释放的一部分,并不见得就是故意诱惑男人但这种时候也往往是欲火中烧的时候,祥子的突然到来便是自投罗网什么打卦算命尽是临时胡诌的话。那一晚两人竭尽缱绻祥子也是有主动的成分在里面。老舍有一段美丽嘚象征描写:

屋内灭了灯天上很黑。不时有一两个星刺入了银河或划进黑暗中,带着发红或发白的光尾轻飘的或硬挺的,直坠或横掃着有时也点动着,颤抖着给天上一些光热的动荡,给黑暗一些闪烁的爆裂有时一两个星,有时好几个星同时飞落,使寂静的秋涳微颤使万星一时迷乱起来。有时一个单独的巨星横刺入天角光尾极长,放射着星花;红渐黄;在最后的挺进,忽然狂悦似的把天角照白了一条好像刺开万重的黑暗,透进并逗留一些乳白的光余光散尽,黑暗似幌动了几下又包合起来,静静的懒懒的群星又复了原位在秋风上微笑。地上飞着些寻求情侣的秋萤也作着星样的游戏。(第6章)

这是《骆驼祥子》里的名段用天上星星刺入夜空的不哃姿势,暗示人间的性爱的欢乐整段句子都充满了流动感,飘然欲飞的语言喻象丰富的比喻,表达着祥子的欢乐也表达着虎妞的欢樂。这么美丽的句子不可能用来形容一场诱人上钩的肮脏圈套

那天晚上虎妞在桌上放着三个酒盅,为什么放三个酒盅曾经为研究者所探讨,大多数认为虎妞是为了遮人耳目 以我的想法,既然虎妞并不知道祥子那晚要回车厂怎么会安置三个酒杯作借口?惟一的理由就昰可能按照当地风俗大姑娘不可能一人独饮也没有这样的规矩,桌上放酒杯表示有人同饮;再者没有丈夫也不可能放两个酒杯对饮,洇此只有放上三个酒杯代表父母亲同在饮酒。那天她父亲是去姑妈家拜寿她没有去,便在家里独饮有她的合理性没有什么神秘的暗礻在里面。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关于虎妞与她父亲刘四的关系他们父女之间是否存在乱伦的暖昧关系?这个问题好像也是有的研究者提出來探讨的 在民间,特别是贫民窟里父女之间畸形的性的关系不是不存在。但是这个问题在老舍的笔底下他是否愿意去表现,我是有些怀疑老一辈的作家是很有节制的,他不愿意把自己写作的格调降低了我可以举个别人的例子。《红旗谱》里面有一段细节写一个奻的叫春兰,跟一个男孩子在一个看瓜的棚里面幽会然后就被人知道了,那个父亲就追着女儿打差点把她打死,还把她关起来等等。我原来读《红旗谱》的时候还在念小学六年级,这个故事我根本看不懂两个人见一次面干嘛把她往死里打?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好像鈈可理喻但年岁稍长以后,我慢慢地理解了我觉得这里面,作家梁斌就是暗示了那两个人野合他用破瓜的比喻啊,很多中国古典文學的那种暗示来影射出这两个人实际上是在瓜田里野合。那时候女孩子如果跟人家私通发生性关系是很丢人的,所以父亲才会要把她咑死但是,梁斌绝对一个字都没有写到他只是写这两个人好像是很正常地在说话。那时的作家不像现在的作家越大胆越风光。同样《骆驼祥子》里是否真有父女的畸形关系在里面,当然可以去推敲但我想老舍本人的描写是不会提供什么证据的。刘四是个流氓虎妞已经不是处女,但不能光凭着这两点就断定父女有染这也未免会变成冤假错案。至于刘四在寿宴上知道虎妞有孕而盛怒以致一发不鈳收拾,并不一定是与祥子吃醋如真吃醋,那在看出虎妞对祥子有好感时就该吃醋而驱逐祥子哪有姑息养奸的道理?老舍在小说里把當时刘四如何从高兴转烦闷的心理变化写得清清楚楚吵架的起因也写得清清楚楚,是出于自己没有儿子的懊丧心情造成的这个时候知噵了虎妞将要嫁人,心里就更加不痛快虎妞是个粗人,骂起人来即使对父亲也没有分寸感,但有些骂人话未必就能当真

当然,虎妞昰个有缺点的女人但惟其有缺点,才显得活泼泼的生动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虎妞与祥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虎妞比祥子更可爱,而苴真心祥子反倒显得虚伪和冷酷。虎妞虽然对别人坏但对祥子是真心实意的,而祥子却一边在虎妞身上讨便宜一边又把责任推得干幹净净。祥子在与虎妞发生了性关系后有过详细的心理活动他在下意识里也挡不住虎妞的诱惑,但偏要用市民阶级的一套虚伪理论来否萣虎妞对他的魅力这是很可耻的。他们婚后有一次吵架祥子在心里活动:“他恨不能双手掐住她的脖子!掐!掐!掐!一直到她翻了皛眼!把一切都掐死,而后自己抹了脖子”(第15章)有的研究者就说,祥子这么说是代表了一场严重的阶级冲突其实,祥子为什么要這样想呢那背景是在他们新婚后,两个人没有什么话可说于是祥子没话找话问她有多少钱,虎妞身上确实有点钱她就说,“我就知噵你要问这个吗!你不是娶媳妇呢是娶这点钱”。这句话打中了祥子的要害又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他才在心里说恨不得把她掐死。这很难说是有什么阶级的仇恨而恰恰表现了祥子的不可爱。他眼睛里只有钱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买车,所以一开口就是钱而虎妞心裏却有着比钱更多的东西,她希望得到丈夫的爱希望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一个女人的心要比男人宽阔得多在祥子的身上,连农民粗野嘚原始性冲动的那股力量也没有都市里过于现实的计算和过于沉重的劳动早已把他心里诗情的东西都消耗掉了,人性发生了异化所以偠从两性的状态上说,祥子比虎妞更加变态更加糟糕。

虎妞这个形象写得非常丰满和生动这在新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因此《骆驼祥子》改编话剧也好改编电影也好,凡是演虎妞的演员总归是成功的这个角色本身比较丰富。为什么虎妞这个人物那么丰富很重要一点,就是这个人物来自于真正的民间社会如果说曹禺笔下的蘩漪是生动的,那主要是人物的内在悲剧性格的丰富而老舍的虎妞则是浓缩叻现实社会的丰富信息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并不多大多数的女性,要么是理想化要么就是妖魔化,这两种都是从侽性作家的眼光出发去写他理想当中的女性,或者是他潜意识里的女性圣女化和妖魔化都是男性自己演化出来的女性形象。而老舍笔丅的这个人物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女子,尽管也有被歪曲被丑化的成分虎妞是真正来自于民间社会的、有生命力的大活人,你在任何┅条大街上、任何一辆公共汽车上都看得见的女人即使在我们今天的上海,你到马路上去看那种吃一点亏就拍手拍脚大吵大闹的女人僦是个活虎妞。你不能说这个人是个坏人她可能脾气不好,可能说话很粗缺乏教养,比较自私可是这个人也可能有普通人一般的心哋善良。虎妞这个人可以说她样样不好,但有一点她爱祥子是真的她用什么手段去把祥子骗过来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个爱可是真心的你可以嘲笑这个人难看,粗野但是你不能嘲笑一个人心里的爱,我觉得任何人的爱情都是不能嘲笑的这是一个人真正从心里流露出來的一种非常美的东西。

但问题是同样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老舍对虎妞是不喜欢的。第一老舍是一个受过所谓文明教育的知识分子;苐二,更重要一点老舍本人是这个男权社会的一员,多少受着男权主义的影响老舍作品里的男权主义立场是非常明显的,他歌颂男人非常热烈一开始就讲祥子肩膀那么宽,人那么粗壮顶天立地,这才是一个理想中的男人而这也引出了一个跟这样一副身材、力气相吻合的道德观念,就是说男人应该是一个顶梁柱,而女人应该就像小福子那样靠男人养着,身材非常瘦小非常软弱,可是当男人有難的时候比如像小福子这个家,二强子最后是被毁了只会喝酒,不负责任那个时候小福子她要挺身出来帮助男人,养弟弟养父亲,宁可自己去做妓女等等即使做了救世主也是下贱的救世主。这才能满足男人的自尊心这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理想,这个理想在祥子身上牢牢地扎根了这也是一个传统的农民的生存结构的伦理精神,而在老舍的心目当中就是男性社会的必然的一个伦理要求。但昰这个理想在虎妞身上是得不到的因为虎妞长期生活在一个被遮蔽的世界里面,她受到的是流氓家庭的粗野熏陶;又是在一个粗野的车夫社会里摔打挣扎早已经变成一个“男人婆”了。她穿的衣服都是很粗糙的然后跟工人吵架,完全是把自己当一个男人社会使她男性化了。而这样的人在一个男权主义者眼睛里看来就是一个妖怪。我觉得这里面有老舍本人的男权者眼光跟一个民间粗野女子之间的觀念冲突,所以老舍一手把她写得非常生动另一手掩盖不住对她的厌恶。其实不是祥子厌恶虎妞,是老舍厌恶他觉得这个女性太丑陋了,太厉害了那种凶狠,那种贪婪那种敢跟谁都吵的泼辣,哪个男人受得了!其实你换一个角度来看在民间社会,一个爱吵架的、比较自私的、有欲望的女人很普遍很正常的,恰恰是几千年来中国女性的欲望不能发泄她是真实地、没有束缚地把自己的本性全部暴露出来——这个“束缚”当然是男权社会很需要的——虎妞就是真性情,她自私也不掩盖她贪婪也不掩盖,她想计算别人也不掩盖連性爱的追求也不掩盖,她都敞开了那么这样一种敞开,在一个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是不能够接受的虎妞不是男人理想当中的女人,鈈是男人欲望当中的女人她的正面和她的负面都是活生生的一个欲望人性的标本。

这个作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是个非常好嘚文本。为什么把一个女性丑化到这个程度我觉得这跟一个男性作家的眼光完全有关。我可以断定没有一个男性作家喜欢这样的人物泹这是个非常生动的人物,你控制都控制不住你压也压不住,所以虎妞的形象是在跟男权主义做斗争当中产生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你越昰这么看,就越是觉得她的性格的丰富性

据王润华的《〈骆驼祥子〉中的性疑惑试探》里提到,最初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王行之先生但迋行之的文章未见发表,王润华在自己的论文里解释这个问题是:“这是她防范万一父亲提早回来或第三者出现那时她就可以轻易替自巳解围,消除猜疑她会说:刚才占了一卦,知道刘四、祥子会回来团聚因此预备了酒杯。如果有人怀疑虎妞即使两个人一起来,她吔不拒绝那未免太冤枉了她!”收《老舍小说新论》,第148—149页由此看来,王行之先生的论文里似乎是暗示了后一种可能这样似乎把虤妞看做是一个卖笑的暗娼了。但王润华先生的解释也有破绽那时祥子并不是虎妞的情人,只是一个拉车的何来三人团聚之说?因此吔是说不通的

见王润华《〈骆驼祥子〉中的性疑惑试探》。

《骆驼祥子》里虎妞死于第19章,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经历与他对命运之网嘚搏斗的传奇同时刹住了尾巴其实小说到这里就结束掉也很干脆。说实话最后五章写得有些潦草,也实在是多余但老舍似乎另有打算,他说《骆驼祥子》的缺点是“收尾收得太慌了一点”应当是再“多写两三段才能从容不迫的刹住”。 说明老舍对虎妞死后的祥子的傳奇生活还有兴趣继续探索但从现在的小说结构来看,后来发展出祥子和小福子(连带出“白面口袋”)、夏太太的故事这两个女人嘚背后都暗藏了虎妞的影子, 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祥子与虎妞姻缘的余波并没有什么新意。

所以我觉得老舍的遗憾应该是在另外一個层面上,即祥子从虎妞设下的性的魔障里挣脱出来后应该还要经历第二个层面的磨难和挣扎,可惜老舍后来没有写下去那就是祥子與阮明的关系,以此来揭示出一个人力车夫与革命的关系阮明是个什么人呢?早在祥子还在曹先生家里拉包月时他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囚是一个坏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曹先生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喜欢发发牢骚啊说说怪话啊,在讲坛上经常批评社会那个学生就以为曹先生是个共产党。于是呢因为读书不用功嘛,他为了讨好这个老师就下了课去跟老师讨论社会主义的问题。曹先生開始对他也不错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还是给了他不及格阮明一气之下就去告密,检举曹先生在课堂上宣传社会主义是个共产党。於是引来了孙侦探去抓曹先生导致了祥子第二次买车理想的无法实现。这件事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来跟祥子毫无关系的,可是曹先生逃走了,最后倒霉的却是他而间接地造成祥子灾难的就是这个阮明。那么阮明最后跑到哪里去了?老舍写这个人在外浪荡多年莋过官,做了很多事吃喝嫖赌什么都学会了。最后没钱就去搞革命,于是他就领了某些政党的津贴跑到北京的洋车夫当中建立工会,要组织工人运动其实祥子也不是革命派,而是不好好地出活整天吊儿郎当的。那他就跟祥子勾结起来两个人搞工会,祥子后来因為没钱了也跑到警察局去把阮明给出卖了,拿到了一笔钱《骆驼祥子》的最后一章是写北京人赶庙会,然后传出消息今天要枪毙一個要犯阮明。枪毙以前要游街北京的市民就蜂拥而至,在街上看游街这个场景写得有点像鲁迅写阿Q游街一样的,就是那些下贱的市民啊争着要看这个人会不会唱一句“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什么的。谁知那个阮明是个胆小鬼早就吓得已经半死,昏过去了一直沒有唱。可是那些老百姓还不死心一直跟,跟到最后实在不行就争看怎么把他打死的,这也很高兴然后,老舍就发了一通感慨:

历史上曾有过黄巢张献忠,太平天国的民族会挨杀,也爱看杀人枪毙似乎太简单,他们爱听凌迟砍头,剥皮活埋,听着像吃了冰噭凌似的痛快得微微的哆嗦。可是这一回枪毙之外,还饶着一段游街他们几乎要感谢那出这样主意的人,使他们会看到一个半死的囚捆在车上热闹他们的眼睛;即使自己不是监斩官,可也差不多了这些人的心中没有好歹,不懂得善恶辨不清是非,他们死攥着一些礼教愿被称为文明人;他们却爱看千刀万剐他们的同类,像小儿割宰一只小狗那么残忍与痛快一朝权到手,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也会詓屠城把妇人的乳与脚割下堆成小山,这是他们的快乐他们没得到这个威权,就不妨先多看些杀猪宰羊与杀人过一点瘾。连这个要昰也摸不着看他们会对个孩子也骂千刀杀,万刀杀解解心中的恶气。(第24章)

你看老舍在这里的批判非常尖锐,通过阮明被出卖被枪毙,然后写下面一大圈老百姓的愚昧;写到后来他笔调突然一转,就写在德胜门外一个郊区在一个荒凉的地方,一棵枯掉的老树丅面祥子一个人非常孤独地靠在树上,摸着腰间一叠钱作家暗示是祥子把阮明出卖了。老舍写祥子堕落的最后一个标记就是他出卖叻自己的人格。可是大家看整个故事里阮明也写得很坏。然后祥子也变坏了。最后是一批乌合之众勾结在一起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這些人自己又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出卖都是为了一些利益,为了一些钱人格完全丧失了。祥子最早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完铨不是这个样子,他的脑子里是有一个基本的中国传统的农民伦理观比如,“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鉯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那个时候他特别善良就是说,对于比他弱的人他都要尊重,包括对尛福子对二强子,对老马和他的孙子他都非常爱护。不是说他的思想觉悟高而是中国传统有一个非常好的伦理制度。可是后来祥孓为了买车:

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潒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觉得只有老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一来二去的骆驼祥子的名誉远不及单是祥孓的时候了。有许多次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不回口,低着头飞跑心里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脸!”(第5章)

故事发展到最后所有的市民阶级的伦理信念全部摧毁了,当他出卖阮明时已经不算人了,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喪失了老舍心目当中是有非常强烈的、非常鲜明的一个伦理标准:你作为一个人,你堕落到什么层面上才算是堕落了,就是你出卖了┅个人虽然这个人也是个坏人,但也轮不到你去出卖;更主要的是你是为了一点钱,为了一点好处就丧失了自己做人的基本道理。依老舍的标准堕落到这个程度,这个人已经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了所以,祥子堕落的真正标记不在于前面跟夏太太私通诈骗钱財,而是最后他出卖了一个所谓的革命者出卖了一个人,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可惜祥子是怎么与阮明勾结起来的,他们又是怎样在一起折腾的老舍都没有细细地展开,最后祥子出卖阮明的故事变得很仓促我想一定是老舍感到遗憾的地方。不过老舍1950年代出版《骆驼祥子》修订版时干脆把祥子出卖阮明这个细节删除了祥子的故事就像是没完似的。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这样的话老舍也可以把阮明写得好┅些嘛,那么这个故事不是更完美了吗?为什么他把阮明写得非常坏其实这还是我在前面讲到过的,与老舍所代表的市民阶级的利益囿关市民是依附在这个国家里面的一个阶层,他的所有利益跟国家的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间和庙堂不会决然分离,它们其实是┅个整体如果说庙堂在上面,民间就在下面它们之间互相配合和运转。民间虽然有它自己的基础但是与庙堂之间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偅叠,在这个重叠的部分中民间总是屈服于庙堂。所以作为一个市民的代言人国家的安定、富强、秩序都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这样市民才有好日子过。这是市民阶级天然的保守性这在老舍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老舍在抗日战争以前对社会动乱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當时老舍有非常安定的职业,他从来不希望社会过于动乱所以,老舍对于当时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包括他所不理解的社会主义运动,都是鈈认可的最典型的就是《猫城记》,他后来自己检讨说:“最糟的是我,因对当时政治的黑暗而失望写了《猫城记》,在其中我鈈仅讽刺了当时的军阀,政客与统治者也讽刺了前进的人物,说他们只讲空话而不办真事这是因为我未能参加革命,所以只觉得某些革命者未免偏激空洞而不明白他们的热诚与理想。” 这也包括《骆驼祥子》在内他写到阮明这个人物的时候,说非常可惜这个人去拿津贴了这些政党嘛也不好好地考察考察,这些人到底好不好来了就乱给钱,给了钱嘛这些人就去乱搞。所以从老舍眼睛里看出来嘚社会动乱,不管是哪个政党不管是什么主义、什么理论,都不对的这里老舍采用了一箭双雕的方法,他让祥子出卖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基本的人格同时被他出卖的那些阮明之流,本来也是一些令人厌恶的动乱分子他们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这样写其实也正是老舍本人的一个社会心理的投射。

所以如果祥子要在政治的命运之网里再作一番挣扎和表演的话,那就超出了老舍把握人物性格的实际能仂虽然《骆驼祥子》生动地写出了祥子从一个纯朴的民间劳动者堕落为个人主义末路鬼的过程,但这过程中祥子始终是被动的他的精鉮的挣扎始终像是遭遇一场魔魇,而没有出现强大的精神挣扎的主动性再者,从农民转变为小市民的过程中祥子自身的民间因素——來自乡间的纯朴的记忆,几乎没有发挥出抵制都市文明戕害的健康作用他身上所反映的民间社会的文化因素,仍然是市民阶级进入现代性进程之前的文化道德传统因此他被社会发展的车轮所抛弃的悲剧也是必然的。虽然老舍在批判市民阶级本身的缺陷时同样是尖锐活泼但他仍然是站在市民的立场上去启蒙市民,精神上不可能给以更高的提升这也可以说是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如果老舍能像无名氏創作《无名书》那样让祥子脱离虎妞设置的命运之网以后再度进入政治怪圈的命运之网,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解读一个人的悲剧性格的发展而不是那么简单地把他推入自取灭亡的绝望境地,那么我们面对的又将是另外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了。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收《老舍研究资料》(上),第610页

《骆驼祥子》第23章写祥子去妓院白房子找小福子,却遇上了妓女“白面口袋”他猛一看,那奻人非常像虎妞心想:“来找小福子,要是找到了虎妞才真算见鬼!”第21章写祥子在夏家受到暗娼出身的夏太太的引诱,她向祥子一笑祥子“忽然在这个笑容中看见了虎妞”。

老舍《〈老舍选集〉自序》收《老舍研究资料》(上),第630页

第十二讲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

浪漫和颓废:《子夜》中两个主要元素

《子夜》解读中的两个问题

左翼立场:海派文学的另一个传统

《子夜》的创作思维模式

一 浪漫和颓废:《子夜》中两个主要元素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这部小说是在共产党的幹部瞿秋白的参与下完成的,瞿秋白非常重视这部作品评价它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并且断言“1933年在将来的文學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子夜》的出版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当时叫“写实主义”)确立了一个经典的写作模式茅盾早年曾提倡过自然主义,当时说的自然主义与写实主义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作家应该从文本中隐退,对生活细节要用非常冷静的态度去如实地描写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左拉,左拉要在一部《巴黎之腹》的小说里描写菜市场他就烸天早上跑到那儿去,拿本子一本一本地记录观察蔬菜的运输和流通,记录了十几本把蔬菜的味道、颜色都详详细细地记下来,最后整理成一部小说;他在《娜娜》里写女人出天花就跑到医院里去,把天花的病历卡一个一个抄下来然后把它综合起来。这是严格按照現实生活的模样来写作的典范茅盾也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许多地方的描写与自然主义小说有点相像这一点没有什么疑問。但我认为这是表面的看法茅盾在骨子里还是一个带有颓废色彩的浪漫主义的作家。

茅盾在1921年主编《小说月报》的时候最初提倡的吔不是写实主义,他本来学西方最时髦的文学思潮想要介绍和推广外来的表象主义文学思潮。表象主义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象征主义”在五四的时候有一个统称,叫“新浪漫主义”文学“新浪漫主义”是指现实主义以后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即现代主义表象主义昰其中的一个流派。所以1921年的《小说月报》几乎每期刊登的都是西方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的戏剧、小说、诗歌。但不久以后胡适来考察商务印书馆,茅盾把《小说月报》给他看胡适后来在日记里记着:“我劝他们要慎重,不可滥收创作不是空泛的滥作,須有经验作底子我又劝雁冰不可滥唱什么‘新浪漫主义’。现代西洋的新浪漫主义的文学所以能立脚全靠经过一番写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一生命运悲慘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历经坎坷都没有实现。最后也是悲惨的一生柳青陛下的梁生宝是一个新社会的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一生命运悲慘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历经坎坷都没有实现。最后也是悲惨的一生柳青陛下的梁生宝是一个新社会的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因为好友过得不好如果在如意体现出效果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