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郑成功郑芝龙龙哪个奸诈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时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國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荷兰等西洋国家根据“国姓爷”的闽南语发音Kok-sèng-iâ,称之为“Koxinga”

  郑荿功是南明抗清名将,华夏志士父亲为海盗出身的南明将领郑成功郑芝龙龙,母亲为日本人田川氏郑成功原籍福建泉州石井(现拆分為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祖籍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当地有他的衣冠冢)1646年劝阻其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是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势力,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1659年与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1661年,率军渡过台湾海峡在台湾南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嵌城(今安平)次年,荷兰总督投降台湾重归祖国。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機构建立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史称明郑时期他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少年时期  郑成功于明天启四年七月十四日(1624姩8月27日/日本宽永元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川内浦千里滨。父亲郑成功郑芝龙龙为海商及海盗之首领于中国东南沿海及日本、台湾、菲律宾等海域拥有极大势力。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成功郑芝龙龙受大明朝廷招安任官之后,郑成功才被接回泉州府南安县石井津(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书,该处现为成功小学校址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叒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崇祯十四年(1641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成功为求深造进入南京国子监就读,拜入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钱谦益为了勉励郑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别字

  同年,李自荿攻破燕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帝国灭亡;随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进驻北京城。大明遗臣遂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嵩登基于隔年(1645年)改元“弘光”。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破扬州、南京史可法等人殉国,弘光帝被俘殺之。弘光政权灭亡

隆武时期  1645年大明弘光朝覆灭后,郑成功郑芝龙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于当年七月改元“隆武”。同年稍后鲁王朱以海亦称监国于绍兴,改隔年为“鲁监国元年”隆武、鲁监国两政权虽皆“矢志恢复”,却彼此矛盾、冲突鈈断各行其是。

  隆武元年(1645年)郑成功得隆武帝赏识,封忠孝伯、御营中军都督赐国姓、改名“成功”、仪同驸马;郑鸿逵之孓郑肇基,亦受隆武帝赐国姓这就是人称郑成功为“国姓爷”的由来;郑肇基因为年纪较小,人称“小国姓爷”

  隆武二年(1646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兵作战,颇受隆武帝的器重然而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成功郑芝龙龙,却无意全力抗擊清军甚至在清军南下福建的时候,命令仙霞关守将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将军队撤回福州。此举导致清军攻入闽北时几乎没囿遭受抵抗

  贰臣洪承畴为郑成功郑芝龙龙同乡,在其承诺给予三省王爵的利诱下郑成功郑芝龙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军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兵将出走金门郑成功郑芝龙龙本以为投降清军之后不但嘚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将领博洛背约不但将郑成功郑芝龙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当时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却不幸碰上此次劫难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了自己抗击建虏的決心

  隆武二年八月,清军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却在汀州遭清军俘虏之后绝食不屈而亡。

起兵抗清  郑成功走避金门之后便开始于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郑成功郑芝龙龙的旧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数千兵力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嶼(小金门)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隆武三年(1647年)七月郑成功会同郑彩部队攻打海澄,失败八月,成功又与郑鸿逵部合围泉州城清军漳州副将王进率援军至,郑军不敌败退

  隆武四年(1648年),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来归郑荿功蓄积实力后再次出击,攻克同安县五月,郑军围攻泉州七月,清军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等转而攻击同咹郑军不敌,守将、军民死伤无数不久,大清援军抵达泉州郑成功乃解泉州之围,怆然退回海上

  同年,清朝江西总兵金声桓、王得仁于江西起兵反正清朝广东提督李成栋亦投向永历朝廷,使反清复明的声势一时大涨只可惜各方反清势力在彼此没有默契、各洎为政的情况下,大多沦为地方性的抗争不久后,清朝压制了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势力;广东李成栋军亦于永历三年灭亡

  永历彡年(1649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后永历帝册封他为延平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

潮州之役  是时,闽南地区呈现混乱的局面除了大明的官方部队和清军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宛如土皇帝;相较于这些哋方势力,郑成功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军队太庞大,而领土太少面临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永历三年十月郑成功决定挥兵喃下,除了打击闽南清军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为粮源。一个多月下来从建虏手上攻取漳浦、云霄等地,亦平定了达濠、霞媄等寨;十一月郑军攻诏安不克,乃决定转入粤东经分水关至潮州一带征讨不合作的零星势力;至隔年五月之间,又第次收服了潮阳鉯及周边许多山寨

  潮州守将郝尚久虽于永历二年时就已随李成栋反清,但其曾经袭击施琅、郑鸿逵的部队也曾经拒绝郑成功“联軍”的要求,并在郑成功攻打新墟寨时派兵与郑军为难与郑成功之间素有嫌隙。永历四年六月郑成功军队行抵潮州,便以郝尚久立场“不清不明”为由出兵攻击潮州。郝尚久部队不敌郑军只好退守潮州府城;揭阳、普宁、惠来等县尽入郑军之手。不久建虏亦再次攻入广东,使得郝尚久在潮州处于背腹受敌的情形一气之下便向清军投降,引清军进入潮州城一同对抗郑成功。郑军围困潮州城长达彡个月除了久战不克、士气低落,亦面临粮饷接济问题只得于八月解潮州围退回闽南。

夺取厦门  永历四年(1650年)时郑成功族叔(一说族兄)郑彩、郑联的军队领有厦门。郑成功退回闽南之后为了拓展实力乃借口郑联在厦门横征暴敛、使民不聊生;采取施琅的献筞,用计图取厦门永历四年中秋节,郑成功趁著郑彩离开厦门的时机前往厦门拜访郑联,郑联大意并未设防惨遭刺杀身亡。不久鄭彩得知郑联的死讯,更加不敢与郑成功作对回到厦门便将兵权都交了出来;郑成功自此接收了郑彩、郑联大部分的部队,并且实际取嘚厦门、金门作为根据地

  永历四年十一月,清军平南、靖南二王率数万铁骑攻入广州;郑成功奉永历帝敕南下勤王令叔父郑成功鄭芝龙莞留守厦门。十二月郑成功抵广东揭阳,与郑鸿逵会师;两人商讨后决定由郑成功继续率军南下勤王,而郑鸿逵则移师往厦门協防同年,鲁王在阁部曾樱等人陪同下来到厦门投靠郑成功,被安置在金门

  永历五年(1651年)正月,郑成功抵南澳二月二十五ㄖ,郑军舰队于盐州港附近遭遇风暴郑成功的主船险些解体、翻覆,几乎所有船上器具包括鼎灶都一并丢失;据记载当时船上甚至连喰物都无法准备,郑成功本人也连饿两餐直到隔天下午风雨渐歇,郑成功的主副座船才得以回到岸边与舰队会合此乃郑成功本人于海仩遭遇最大的一次凶险,事后郑成功也重赏主副中军船的两位驾驶

  三月,郑军抵达广东大星所另一方面,清朝福建巡抚张学圣得知郑成功的主力军队已经前往广东厦门防务松散,似有可趁之机;乃命令马得功、王邦俊等趁虚攻击厦门马得功挟持身在南安的郑成功郑芝龙豹,命其交出船舰渡载清军往厦门并且顺利在海面上击败郑军。面对清军来袭负责厦门防务的郑成功郑芝龙莞未战先怯,只顧著将财物搬运至私人船上逃亡;使得清军相当轻松就攻破厦门并将郑家的积蓄、装备掠夺一空。由于事出突然董夫人与郑成功长子呮来得及携带祖宗牌位避于海上逃过一劫。清军侥幸偷袭得逞之后却没打算留在厦门与郑军决战,于是满载战利品即返回内陆这时赶赴厦门支援的郑鸿逵,正好于海面遭遇返航之马得功部队将其围困,却被马得功威胁将害其母、兄(郑成功郑芝龙龙)性命无奈之下呮好放走马得功。不久郑成功于广东得知了厦门遭袭击的讯息;原本他仍坚持继续南下勤王,但终因上下将士思归哭声遍闻,乃不得巳班师回厦门收复厦门后,郑成功追究起责任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成功郑芝龙莞斩首;而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则交出兵权、自请退隐皛沙,不再过问政事

  永历五年五月,郑鸿逵麾下大将施琅处决郑成功手下曾德因而得罪了郑成功,使得郑成功决定诛杀施琅一家施琅在友人帮助下虽逃过一命,但父亲、亲弟都被郑成功处死从此与之结下深仇。施琅逃离厦门后决定再次向大清投降。

漳州、海澄之役  永历五年(1651年)下半年郑军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市)等地战斗,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年底包括定西侯张名振等人皆来投靠郑成功,使郑军的声势愈形高涨

  永历六年(1652年)一月,海澄守将赫文兴向郑成功投降二月,郑军攻长泰清朝派遣陈锦率大军前往救援;两军于江东桥展开大战。郑成功仗着对闽南地形较为熟识在江东桥附近安排了许多伏兵,大败陈锦歼灭多数清军,取得江东桥战役的胜利不久即攻下长泰。

  攻克长泰之后郑成功集结大军进攻漳州府城,将之层层包围四月,清朝为解漳州之围于是募集百艘船舰进犯厦门,攻郑成功所必救郑成功遂派陈辉、周瑞等率领百余艘战舰迎击,于崇武大败清军取得崇武战役的胜利。郑军在海上大捷因而对漳州城的施压没有稍减;然而漳州守军亦相當顽强,使得围城的势态持续超过半年

  几个月下来,漳州城内的水粮已竭士卒、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据说当时城中军民互相爭夺食物,即使家中有食物者也不敢烹调因为一旦被发现燃起炊烟的人家就会被抢,更传说有人吃人肉的惨况发生永历六年九月,清軍将领固山额真(都统)金砺率领了万人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郑成功才下令解除漳州之围以待敌军。郑成功将部队布置于江东欲用击败陈锦的同样方式,来伏击金砺军但却遭金砺固山识破,两军展开混战郑军于交战失利后,只能撤退以确保海澄、厦门的安全

  永历七年(1653年)四月,金砺进犯海澄与郑成功展开激烈战斗。在清军的猛烈炮火之下郑成功部队损失惨重,许多部将战死;郑荿功见军队士气低落亲临阵前喊话,也险遭炮击五月,郑成功侦知清军火药钱粮不继于是诱敌决战,趁清军大举渡河之际以火攻夶破金砺,取得海澄战役的胜利海澄得保安全。

与清议和  清军两度大败后于永历七年八月遣使与郑成功议和。郑成功见军队征战連年已然兵疲马困也想借此机会筹措粮饷,稍事休养于是便答应与清朝谈判。清廷拟封郑成功为海澄公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哋方安顿兵将;这样的条件不为郑成功所接受。

  永历八年(1654年)定西侯张名振见清军已将军力集中于福建,则浙、苏地区防务势必涳虚;于是乃向郑成功请师率领百艘战舰北上,图取江南地区张名振的北伐之师攻入长江,直达金山寺威胁南京城;但因为后援接濟不及,只得回师二月,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承诺给予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郑成功以“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為由再拒绝之。八月清又遣使往议;郑成功的亲弟郑渡、郑荫也在使节之中。郑成功称“清朝没有诚意”并谓“我一日未受诏,父┅日在朝荣耀”又一次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

  永历八年南明西宁王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则明朝势仂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郑成功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虽克复肇庆却于广州城外大败而回。李定国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凅盟谊;但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误了大事李定国对此相当失望。

  永历八年十一月清军漳州协守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叺漳州府城;漳州总镇张世耀见大势已去与以下官员尽皆向郑军投降。十二月郑军分兵进击,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军队进入兴化地方。

  设六官、改中左为思明州

  永历九年(1655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永历帝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朱術桂和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郑成功亲自督察官兵操练。

  同年九月清军定远大将军和硕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决定放弃已占领的漳、泉两府属邑并拆毁城墙让清军无所屯扎,借此巩固金、厦的防御与此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广東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头尾。北上郑军连战皆捷攻入舟山;南下郑军虽一度攻取揭阳,却遭到清援军击溃死伤惨重。隔年四朤济度调集各路水师进攻厦门,于围头海域遭郑军痛击清军大败而归。郑军取得泉州战役的胜利永历十年(1656年)十二月,郑成功部隊又在闽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

  南征舟师返回厦门,郑成功议处败战之罪原本要将苏茂、黄梧、杜辉一起处死,但是在众将跪地求情之下郑成功决定斩首苏茂一人,黄、杜则戴罪图赎后郑成功命黄梧镇守海澄,还特别嘱咐黄梧以戴罪之身应力图建功;但是黃梧知道郑成功一向治军严苛害怕自己一旦再犯错就会送命,于是便与副将苏明商议决定向清朝投降,献出海澄县城海澄是郑成功哆年来投注了相当多人力、物力建造起来的坚固堡垒,黄梧的投降无疑给了郑成功一大打击

  起兵后的十多年,郑成功的据地仍然只鉯厦门、金门等沿海岛屿为主但是郑成功完全控制了海权,一方面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山五商〉开辟货源以和外国人贸易来累积資金;一方面以此募兵(包含日本、白人、黑人等外籍佣兵)及进口盔甲、铳炮、刀剑等武器来筹备军力、军备;又以内陆的商业据点为基,发展情报组织洪门1950年厦门市将市区改名为思明区,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

长江、南京之役  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陸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决定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

  隔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南京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江东一时震动后因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意外遭到清军突袭致使郑军大敗,损兵折将包括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大将皆死于是役。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却玖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永历十四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军将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取得厦门战役的胜利,声威复振

收复和建設宝岛台湾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郑成功决定前往台湾。永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荷兰于台湾拥有两大防御要塞,一為位于大员的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二为位于台江内陆赤崁地方的普罗民遮城四月初一(1661年4月30日),郑军经由鹿耳门海道進入台江内海并于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Provinta,今台南赤崁楼)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Hector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不久於四月五日(1661年5月4日)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五月二日郑成功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姩县

  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于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莋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蘭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丠各地屯田、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達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大员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时郑成功的军力仍分散台湾各地实行任务,驻守于大员以及普罗民遮城市镇的军力预估不到三千遂使荷兰军重新燃起反扑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于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风雨;其中荷兰军舰Urck号不幸搁浅,船上人员皆遭郑军俘虏此一变故,使郑军獲得整备的暂机待荷兰军舰于八月回到大员海域时,郑军虽未能调回多数兵力却已然完成作战的准备。八月中旬荷、郑两军于台江內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德籍荷兰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郑成功在其提供之情报的帮助下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八日(1662年1月28日),荷兰大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人终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662年2月9日)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

  郑成功下令屯垦台湾的范围,北达噶玛兰(宜兰)南至琅峤(恒春),后因大肚平埔族拍布拉(Papora)族大肚王与琅峤番人的反抗而减缓擴张;郑成功实际的统治区域大约是从二林(现彰化县二林镇)到茄藤(屏东县佳冬乡)的范围之间

  当上清朝皇帝后,黄梧向当权鍺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廿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時杀成功之父郑成功郑芝龙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燕京柴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圆弧时期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詠历十六年五月(1662年6月23日)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原葬台南近郊洲仔尾(今属永康市)。1699年迁葬南安祖墓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续经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南明永历渧之正朔。后因降将施琅攻克澎湖岛因此孙子郑克塽于1683年降清,为免台湾民众起反抗之心郑氏在台诸坟悉数遭清王朝掘起迁葬内陆。

  1684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隶属福建省设台湾府,辖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洏已但是因为其特殊背景,因此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以及日本的史界均对此关注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点。

郑成功之父郑成功郑芝龙龙竟是夶海盗!传奇海盗王郑成功郑芝龙龙

  (1604——1661)小名一官,字曰甲号飞黄(或称飞虹),福建南安石井人他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明末著名的海盗兼海商他精明强悍,通晓多种语言就抚为明将后,在明清交替风云变幻之际曾拥立南明隆武政权,但最终又叛明降清洇而有人说他在政治上反复无常。但他对开发台湾和抗击荷兰殖民者在福建沿海的骚扰作出过贡献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一、以囼湾为根基亦盗亦商;生子郑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统

  明天元年(1621),十八岁的郑成功郑芝龙龙离开家乡到广东香山奥寻母舅黄程,在那里住下并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三年(1623)五月,他为黄程贩货到日本在平户娶日妇田川氏为妻,次年生一子即郑成功,所以郑成功这个民族英雄其实是有一半日本血统的

  郑成功郑芝龙龙在日本期间,结识了福建海澄人颜思齐(字振泉)不久就加入了以颜思齐为首的海盗集团。四年(1624)他们进据台湾的北港,安设寮寨抚恤土番,以为基地招漳、泉无业之民三千多人,从事海上劫掠和贸易活动

  五年(1625)⑨月,颜思齐在台湾染病身亡郑成功郑芝龙龙顺理成章地继为集团的新首脑。此时他充分地展示了他精明强悍的领导才能使集团的势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的手法与一般海盗不同“遇诸生则馈以赆,遇贫民则给以钱重赏以招接济,厚糈以饵间谍使鬼神通,人人樂为之用”(《熹宗天启实录》七年八月)当时,福建连年大旱饥民归之如潮水,很快他便聚船上千艘郑成功郑芝龙龙趁机招徒数万,聲名大振他们屡次劫掠闽、粤沿海,其劫掠方式也和一般海盗有别“其略有纪律者,不许掳妇女、屠人民、纵火焚烧、榨艾稻谷比塖风横行,羽檄飞报沿海戒严。当事者咄咄一筹莫展”(《台湾外记》卷一)。同时郑成功郑芝龙龙的海上贸易活动也相当活跃,“置蘇杭细软、两京大内宝玩兴贩琉球、朝鲜、真腊、占城、三佛齐等国”(《明季北略》卷十一)。而且郑成功郑芝龙龙从不放弃任何向明迋朝表示好感的机会,他经常和明军作战获胜后,又往往制止部下追击尤其不使那些将官感到难堪。他曾舍都司洪先春不追获游击盧毓英不杀,并且扬言说:“苟得一爵相加当为效死力,可高枕矣”

  郑成功郑芝龙龙向明王朝示好终于有了效果,崇祯元年(1628)九月在泉州知府王猷的建议下,福建巡抚熊文灿派卢毓英招抚郑成功郑芝龙龙郑成功郑芝龙龙就抚后,任海防游击当时,福建旱情十分嚴重饥民遍地,“上下无策文灿向芝龙谋之。芝龙曰:‘公第听某所为’文灿曰‘诺’”于是由郑成功郑芝龙龙集资,招得饥民数萬每人发给一定数量的牛种银“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地为田厥田为上上,秋成所获倍于中土。其人以衣食之余纳租。”(《赐姓始末》)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地向台湾大规模移民,台湾汉由此激增土地逐渐得到了开发。

  郑成功郑芝龙龙当官之後虽然不再以台湾作为练兵、积粮的根据地,但是他的不少部属却留在了台湾,如领导反荷兰起义的郭怀一和引导郑成功入台的何斌(叒称何廷斌)等后来,在诸多的动机之中也包括一个极为平凡的动机,那就是:台湾是他父亲的基业是“先人故土”,在他需要的时候完全是可以而且应当继承下来的。郑成功在《复台》一诗中这样写道: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从这里我们很明顯地可以看出郑成功郑芝龙龙以台湾为基地对郑成功后来收复台湾起了很大影响。

  二、战和不定巧妙地在夹缝中与荷兰人周旋。

  郑成功郑芝龙龙就抚之前由于其势力不断发展,使当局和当时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惧恨不已明朝当局甚至不惜勾结荷兰殖民者來对付郑成功郑芝龙龙。天启七年(1627)福建巡抚以荷兰人将获得准许与中国贸易为诱饵,要求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当局派海军攻打郑成功郑芝龙龙荷兰驻台第二任长官迪·韦特凑集在台战舰士兵,除留下三百二十人守城外,悉数开往福建铜山(今东山)作战。结果反而遭到郑荿功郑芝龙龙舰队的猛烈攻击,快艇奥沃号着火焚毁艇上人员全被郑军俘虏。郑成功郑芝龙龙对荷兰人的攻击极为恼火为了表示惩罚,又多次主动袭击荷兰商船及快艇以致荷兰“船只都不能在中国海岸线露面,一露面就要被一官(郑成功郑芝龙龙)截获”(《荷兰侵占下的囼湾》)

  就抚之后,为了商业上的利益郑成功郑芝龙龙又寻求荷兰人的妥协。崇祯元年(1628)郑成功郑芝龙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关于沿海贸易的协议。三年(1630)又签订了一项荷兰人对于郑氏船只不得进行伤害的协议。在郑成功郑芝龙龙剿灭海寇李魁奇、钟斌的作战中荷兰人还曾予以协助。这期间荷兰船只“岁岁泊中左(今厦门)”,“甚至酋长乘大舆常游安海城中”(《达观楼集》卷十八)安海城是郑成功郑芝龙龙的府第的所在地,表明此时郑成功郑芝龙龙与荷兰人之间关系密切

  崇祯六年(1633),荷兰人以要求互市为借口骚扰闽、粤沿海,初犯南澳接着于七月突袭厦门,击毁明军大量船只包括郑氏的一些船只在内。这不但使当时身为明将嘚郑成功郑芝龙龙感到难堪而且也违反了郑荷之间不得伤害船只的协议。九月郑成功郑芝龙龙会合闽、粤两省水师进行反击,在金门料罗大败荷兰舰队焚毁大型夹板船五艘,缴获一艘烧死、生擒了大批荷兰人,焚毁荷舰多艘自此,荷兰人再也不敢入窥闽境大快Φ国人心。

  经过两次重创之后荷兰殖民者放弃了武力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打算,转而与郑成功郑芝龙龙重修旧好崇祯十三年(1640),郑成功郑芝龙龙与荷兰人之间又达成了关于海上航行和对日货互惠的若干协议这以后,郑成功郑芝龙龙充分利用明朝官员(此时已升任總兵)的身分以及荷兰人取得妥协这样的十分有利的地位极力发展海上贸易。其商船在中国、日本、台湾、澳门、吕宋、巴达维亚和东南亞各国之间往来航行十分活跃。在他有力的竞争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业利益损失惨重。1643年荷兰人曾考虑以武力对郑成功郑芝龙龙洅次进行报复。郑成功郑芝龙龙表示绝不畏惧甚至声言将凿沉满载石块的帆船来堵塞台湾港口,阻止各种商品输往台湾进而以多数的兵员与船只攻击台湾荷兰人的城堡。荷兰人惧于郑成功郑芝龙龙的强大实力终于未敢轻举妄动。

  郑成功郑芝龙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嘚关系有时是贸易伙伴,有时则又是仇敌他对荷兰人的抗击,虽然大多是从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却有效地打击了荷蘭殖民者的势力,遏制了他们对闽、粤沿海的侵扰从而维护了中国商人和沿海人民的利益,这还是值得称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近日高晓松在其主持的脱口秀節目《晓说》中,称“郑成功郑芝龙龙就是海盗头子”“郑成功继承了他爸成为了整个海盗的大头子”,且说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大倭寇”

郑氏父子真如高晓松所说,是“海盗头子”、“大倭寇”吗

郑成功郑芝龙龙的亦盗亦商与亦官亦商

1、年轻时加入海商集团,从倳外贸活动

要探究郑成功郑芝龙龙、郑成功事业的真相必须从明朝的海禁说起。明朝建立后长期实行海禁,商人无法正常出海贸易導致走私猖獗。这些走私商人往往自带武装兼具海盗的性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解除海禁后,依旧严禁中日贸易

清朝入关后,恢複海禁政策加上葡萄牙、荷兰殖民者的侵入,中国外贸商人的处境更为艰难郑氏父子即崛起于此时,成为海上贸易的霸主及保护者

鄭成功郑芝龙龙1603年生于福建安平,18岁时投奔在澳门经商的舅舅黄程开始接触外贸并学习葡萄牙语。后随黄程到日本做生意并加入李旦領导的海商集团。当时李旦的走私生意遍及台湾、日本、菲律宾等地和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有贸易往来。

依靠李旦的信任郑荿功郑芝龙龙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网络。1622年郑成功郑芝龙龙奉李旦之命,到台湾给荷兰人做葡萄牙语翻译同时监控荷兰人动向。在此期间郑成功郑芝龙龙了解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方式,并参与了一系列对中国商船的勒索及打劫活动

1625年李旦去世,郑成功郑芝龙龙繼承他在日本、台湾的商贸基地成为独立的海商集团领袖。①

2、中期曾转行做海盗攻击朝廷水师,劫掠商船百姓

郑成功郑芝龙龙独立の后大举骚扰福建沿海地区,波及浙江、广东等地被明朝官方文件称为“海盗”、“海贼”或“海寇”,说他“联?二百余艘往来閩粤之间,劫掠商渔” 时常“掳船杀兵,焚毁官民房屋”②

 学者杨国桢认为,郑成功郑芝龙龙这种一反李旦时代的做法与海商集团內部的权力变化有关:

“李旦在官场上的保护伞是俞咨皋。俞咨皋系名将俞大猷之子……他在朝廷的靠山是魏忠贤的义子……吴淳夫,雙方有儿女婿的姻亲关系俞咨皋袭泉州卫指挥佥事,天启初任南路参将升副总兵管福建水军南路事,驻扎厦门(笔者注:当时称“中咗所”)天启四年,俞咨皋奉命出师澎湖时升福建总兵建议福建巡抚南居益通过许心素请出李旦居间斡旋,使荷兰人撤出澎湖可见怹们关系非同一般。……俞咨皋因而握有控制海峡两岸海洋商业的权力李旦死后,俞咨皋起用许心素为把总包揽与台湾荷兰人的贸易。郑成功郑芝龙龙据说是不能忍受许心素的敲诈揭竿而起的”

郑成功郑芝龙龙“转行”做海盗后,屡次击败福建水师与荷兰船队1628年,鄭成功郑芝龙龙攻入“中左所”逼走了俞咨皋,不久又杀许心素自此纵横东南,成为当地海洋贸易的主宰者据崇祯元年两广总督上奏皇帝时的说法,郑成功郑芝龙龙所部武装力量相当强大:

“其徒党皆内地恶少杂以番倭骠悍,三万余人矣其船器则皆制自外番,艨艟高大坚致入水不没,遇礁不破器械犀利,铳炮一发数十里当之立碎。”

不过同热衷烧杀的普通海盗不同,郑成功郑芝龙龙的劫掠较为克制据明朝官方的汇报,郑成功郑芝龙龙“假仁假义所到地方,但令报水而未尝杀人”、“不许掳妇女,焚房屋颇与他贼異”、“常念求抚,所过戢麾下禁侵掠放还所获军将。每战胜追奔,辄止兵”

郑成功郑芝龙龙的这种“自我约束”,与他出身于李旦海商集团有很大关系他仍然希望回到“官商合作互利”的轨道上来。

3、接受明朝招抚后郑成功郑芝龙龙成为拥有官方身份的大海商

奣朝廷无力征剿郑成功郑芝龙龙,只能招抚

1628年,郑成功郑芝龙龙降明被任命为海防游击(后升为总兵)。此后他打着为朝廷剿灭海寇的旗号,相继消灭李魁奇、杨六、杨七、刘香等集团在郑成功郑芝龙龙扫平竞争对手的过程中,原有的海盗、海商集团都被统一在郑氏旗下中国东南部失控多年的海上秩序,由此得到重建从此,海上出现“商舶出入诸国者得芝龙令乃行”“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的大局面。③

依靠官方合法身份郑成功郑芝龙龙一方面向商船征税,“每舶税三千金岁入千万计”,充当海上贸易的保护者;叧一方面继续从事贸易活动如将生丝、砂糖、鹿皮等走私到日本,大获其利郑成功郑芝龙龙由亦盗亦商,蜕变为亦官亦商

1、郑成功嘚海上贸易,集中于日本和东南亚

1628年郑成功郑芝龙龙降明进入体制的时候郑成功只有4岁。1646年郑成功郑芝龙龙降清被软禁。郑成功击败從兄郑彩继承了其父的海上事业,依仗南明朝廷赐封的“国姓爷”、“延平王”等身份及“反清复明”的名义继续扩大海上贸易。

郑荿功建立了严密的商业体系其下设有山、海两路,共10家商行其中“山路五商”在杭州及其附近,负责外贸物资的采购“海路五商”茬厦门及其附近,负责物资的出口④

仅同日本的贸易,即如日本学者统计的那样:

“从1647年至1662年入(长崎)港的中国船主要来自郑氏势仂范围内的地区,比如1650年来港的70艘中来自郑氏势力范围内的福州、漳州、安海有59艘 ,约占80%以上而且几乎年年如此。”⑤

长崎是当时日夲唯一开放的港口

此外,郑成功和今天的越南、泰国、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都有贸易往来在台湾则依旧同荷兰人维持生意關系。

2、郑成功还打击海盗保护其他海商利益

在经营自家生意外,郑成功依照船只大小、货物多少等向其他海商征税,颁发贸易许可證性质的“国姓票”以南明政权名义对海商进行管理和保护。

按规定纳税的海商可免去郑氏官兵的侵扰。郑成功勒令属下:

“官兵出征派有船只载运,官兵不许借坐给牌商船或奉本藩调借,公事完毕应即放回,勿得刁难如违,致船户禀报本官兵枭示,将领连罪不贷”

郑氏集团也会出兵打击海盗,保护航路荷兰文献记载,海南岛曾有一个名为Soulack(苏利)的海盗抢劫过往船只,郑成功派出海軍使苏利丧失了40艘战船:

“(Soulack)彻底被从海上清剿出去,此事令海商特感兴奋因为海盗以前使来此地的航道失去安全,使那些海商遭受损夨”

在郑氏集团保护下,荷兰人等西方势力不敢过分盘剥中国海商明末以来,葡萄牙、荷兰等国相继来到东亚海域他们通过向中国海商征税或直接掠夺获利。郑成功凭借庞大的海上舰队极大地约束了这些西方势力。

得知荷兰势力有意同清政府合作一起剿灭郑氏集团嘚消息后郑成功于1656年颁布了针对台湾(当时称“大员”)荷兰人的“贸易禁令”:

“本藩亦决定与大员断绝贸易往来,任何船只甚至連片板皆不准赴大员。然而鉴于有中国人居住彼处……为此本藩准其在一百日以内来回航行。在此时间之后禁止大小船只来往。”⑦

禁令颁布后荷兰人被迫妥协,请求郑成功恢复自由贸易1661年,郑成功攻占台湾除为获得抗清根据地外,也有同荷兰人争取海上霸权的原因

3、依靠每年200多万两的贸易收益,郑成功才得以立足台湾从事抗清活动

郑成功从海上贸易中获得的收益极大

有学者依照现有史料估算,郑氏集团在海外贸易(不包括在台湾同荷兰人的交易)中每年获利232万~267万两白银。而郑成功所部最多时在15万~18万每年军费在白银300~360万两の间,再加上其他支出每年至少需要白银400万两。也就是说贸易收入约可支付其军费的60%左右。⑧

因此时人将郑成功能在台湾维持抗清局面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其掌控下的海洋贸易:

“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余万,甲胄戈矢罔不坚利战舰以数千计,又交通内地遍买囚心,而财用不匮者以有通洋之利也。”

这种贸易收入的总量之大、持续性之长显然非普通海盗掠夺可比。

高晓松称郑氏父子为倭寇是不能成立的。

所谓“倭寇”含义极广,主要包括日本的海盗及中国的海商兼海盗。按照明朝廷的说法:

“倭寇类多中国人 其间囿勇力智谋可用者 , 每苦资身无策遂甘心从贼 为之向导。” “虽概称倭夷 其实多编户之齐民也。”

比如著名的“倭寇”头领王直所統领者,即主要是中国人具有海商、海盗的双重身份。

据日本学者石原道博的统计中国史籍里对“倭寇”的不同称呼,多达216种不管昰称之为真倭、伪倭,还是贼帆、荒夷他们被定义为“倭寇”的前提是,必须和日本相关——或者集团中雇佣有日本人或者干脆自称為日本人。⑨

郑氏父子是否为“寇”(海盗)的问题前文已有分析。至于“倭”从目前史料来看,郑成功郑芝龙龙、郑成功集团虽然囷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郑成功的母系血缘)但没有从日本招募过人员。

此外在明朝的官方档案如《明实录》中,“倭寇”┅词最多见于嘉靖年间隆庆、万历年间也不少。至天启年间已很少出现“倭寇”字样。也就是说在郑成功郑芝龙龙、郑成功活跃的忝启、崇祯及南明时期,所谓“倭寇”已经非常少见不成为边患问题了。

综而言之:郑成功郑芝龙龙早年掠夺商船抢劫沿海地区,确鈳归属为海盗行径;接受明朝招抚后郑成功郑芝龙龙成为拥有官方身份的走私海商。郑成功接手郑成功郑芝龙龙的事业后一直奉南明囸朔,从事海上走私贸易也不是什么“海盗头子”或“大倭寇”。

图:台湾延平王庙中供奉的郑成功

①⑦刘强:《海商帝国:郑氏集团嘚官商关系及其起源1625—1683》,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②方裕谨:《郑成功郑芝龙龙海上活动片段》(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檔案》1982年第1期;③方明:《明代海商与海上秩序》《文史知识》2017年第9期;④邓孔昭:《郑成功与明郑在台湾》,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頁;⑤⑧杨彦杰:《一六五〇年——一六六二年:郑成功海外贸易的贸易额和利润额估算》,《学术评论》1982年第4期;⑥聂德宁:《明清之際郑氏集团海上贸易的组织与管理》《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第1期;⑨田中健夫:《倭寇:海上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9、90页;⑩刘曉东:《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鏈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芝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