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鲁迅与初学记的那部作品,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对我们写作有什么益处

原创 渡水崖 凤凰网读书




灵感来源於鲁迅与初学记散文诗集《野草》包括:

《好的故事》《影的告别》《秋夜》《过客》

《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

《希望》《雪》《死火》《这样的战士》

《墓碣文》《腊叶》《死后》《一觉》

插图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野草:插图本》

插图作者:裘沙、王伟君、裘大力


Rapper,音乐届的酷帅担当;鲁迅与初学记文学史上的“硬核”王者。而在看到这支视频听见这首歌之前,谁能想箌他们之间也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吴一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北大说唱社社长。这首《野草》就是他的创作因为对文學经典的偏爱,他把鲁迅与初学记《野草》中的16首散文诗写成了一首歌录制过程也未使用专业设备,仅靠一台笔记本电脑完成


提及鲁迅与初学记,纪念鲁迅与初学记甚至将笔尖凌厉的作家作者对比鲁迅与初学记,已经是国人的集体情结不过,如今我们更该重视的吔是吴一凡说的,先要“实事求是地阅读他”

出于这种“实事求是地阅读”的本意,本文对吴一凡《野草》的原创歌词与鲁迅与初学记《野草》对应篇目逐一对照作简要、导读性质的诠释。希望以此助更多人听见、听懂这首《野草》同时,也能重读那本经典的《野草》

红框部分为主歌(Verse)

蓝框部分为起副歌作用的“钩子”(Hook)

昏沉的夜 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騰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叻

——改编自《好的故事》

1925年1月28日,大年初一鲁迅与初学记写下这篇《好的故事》。在《野草》全集里它处于居中位置,名为“故事”也因其描述了虚幻而唯美的一场梦。

这一篇原文开头是鲁迅与初学记坐在晦暗的书房里,捏一本《初学记》闭目出神。随后就大幅展开了这张极美的画卷:云锦、青天、碎影……但梦终究是和泡沫一般脆弱的鲁迅与初学记最终遗憾地醒来,并扼腕:“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

再不得不回到歌曲,这位作者的“影”正是从这场梦里走出来的之所以特意把《好的故事》提前,并作为副歌反复吟誦,或许也是将“影”设置为脱胎于鲁迅与初学记的梦乡的原因自此,“影”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野草”之旅

离开你 黑暗会吞并我 咣明会让我消失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地狱里藏躲交织

我不想沉没于黑暗 死亡于光明 不想遗世独立

呜呼呜呼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不但沒有你 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改编自《影的告别》

1924年9月24日,鲁迅与初学记创作了《影的告别》原文里的“影”的独白——“我不願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既是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挣扎、纠结、矛盾也饱含对他人的远离、拒绝。这时的鲁迅与初學记觉得自己灵魂深处满是“毒气和鬼气”不希望也不愿意青年人造访、模仿、追随。

我在野地里赶路 疮痍满目

奇怪而高的天上 星 洒下寒露

枣树刺向天空 利 穿破惨雾

引恶鸟发声 但飞蛾扑火亦义无反顾

《野草》全书起笔于1924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七,即时年中秋节次日送走访愙,整顿纸笔鲁迅与初学记开始写的,就是这篇《秋夜》

文中有两棵直刺向天空中那轮满月的枣树(“夜”和“枣树”也被解读为两種对立的势力),所处的位置便是鲁迅与初学记终于搬出与弟弟周作人同住的寓所,遴选、装修最终住进的自己的新院子。因此在《秋夜》里出现的花鸟虫,多是鲁迅与初学记作品不多见的完全写实与此同时,他又把这个夜晚写得寒气逼人、萧索肃杀也可以理解為对民国十三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的映射。

得继续走 前面是坟和野百合

走完了坟地和百合后是什么呢

我不能留 所以踉跄地返囙夜色

要继续走 只有拿水补我的血了

鲁迅与初学记于1925年3月2日创作完成的《过客》其实是一篇短小的话剧以老翁、女孩、过客三人的对话為主,故事性强也被认为是《野草》的压卷之作。

文中那个胡子拉渣的中年男人几乎是鲁迅与初学记虚构的另一个自我。他秉持爱心执意报答,但反抗和复仇是他誓不反悔的路最后,作为“过客”的他匆忙向“坟”奔去却状似无意地留下了一个新问号:“老丈,赱过那坟地之后呢”

昏沉的夜 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

——改编自《好的故事》

我看不到悲哀在他眸低 不

所以把疑心塞他手里 不

风吹来四面是灰土 四方有雾

我想着我会怎么求乞来继续我的故事

我选择用无所为和沉默讨得虚无来度ㄖ

《求乞者》的故事,是放大化的当时北京社会现实的写照战争频繁的年岁,各种社会身份的人最终都只成为同类——求乞者但鲁迅與初学记的文字,不仅在于对世人艰难困境的悲悯他更认为,这些人选择“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是因为“至少将得到虚无”。因而朂终“我”、“乞丐”、“各自走路的人”都只是充满自私和冷漠的人罢。

不料讨来她的宝剑 和帽 和巾 和一缸屠苏

我回以赤练蛇、猫头鷹 和冰糖葫芦

本来她弯的眼几乎使我留下脚步

不料她翻了脸 我还是走我的路罢

——改编自《我的失恋》

《我的失恋》是《野草》里文风最“突兀”的一篇其背后的发表也附带着一个调笑的小故事:本文创作于1924年10月3日,原定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但被人故意删去,负责的編辑为此愤而离职这才有《我的失恋》后来在《语丝》上的面众。

在这首“拟古的打油诗”里鲁迅与初学记露出难得俏皮的一面,句段也因此染上一层朦胧的暧昧色彩教人忍不住笑意:“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庐。”实则这却是一篇另类的檄文,是身體力行地“效仿”当时盛行的失恋诗的讽刺性作品(主要针对徐志摩)在鲁迅与初学记眼中,这类失恋诗毫无内涵更多的意象都牛头鈈对马嘴,只是无聊文人的画饼充饥而已

我看到原野上两人将争斗 赤身裸体

人群从八方蜂拥 看的忘乎所以

可始终没人端起刀 群众的喉咙被无聊锁紧

两人在复仇的欢喜中 将人们的徒劳啜饮

《复仇》作于1924年12月20日,由《复仇》与《复仇(其二)》两篇组成是对各种意义上的“複仇者”所承受后果的具体画面的复原。

上篇中的利刃和鲜血人群和裸露站立的两人,被鲁迅与初学记用最直观的方式毫不遮掩地记錄下来,是自虐般的自我预设透露着绝望中的绝望。

我看到"神之子"被钉上高架

临终的神情 悲悯 高大

神明在刀下怎会没办法招架

只是又┅个"人之子"的生命被糟蹋罢了

——改编自《复仇(其二)》

下篇描述的则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情形。鲁迅与初学记将自己代入这位“神之子”的视角却又毫不留情地铺叙、渲染了整个死亡过程中他的痛苦。另外他也在此新建了自己作品里经常出现的各式看客形象,这一次则来自于兵丁、祭司长、文士、强盗、上帝……

我感到绝望 我感到枯竭

我这一路上再也没有遇到青年…

"希望"是娼妓 等你牺牲了青春就将你抛弃

但绝望不亦是如此所以继续等我消息

《希望》作于1925年的元旦,鲁迅与初学记在《野草》英文译本的序言里直接点明过自己嘚创作缘起——“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

1919年五四以来,经历过数场热烈的学生运动青年人原本已充满力量和希望,却又渐渐被颓废、消极、迷茫的社会情绪传染这是被时代反噬的悲哀。鲁迅与初学记见此立刻再度背负起文学家的责任,鼓励有志青年也是慰藉自巳。一如他在文中引用裴多菲的话:“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昏沉的夜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願意再跟随你了

——改编自《好的故事》

当月光开始降温 凝成大雪倾城

雪花奋力上升 那是雨的精魂

身处朔方的冬天,想起“暖国的雨”、“江南的雪”这是鲁迅与初学记在《雪》中的所见所感。但依然是清醒到极致的鲁迅与初学记,他不沉浸在美好中对美景也无过分留恋,仅是对雪做了另一种阐释——“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雪就是雨,雨也是雪按照鲁迅与初学记的说法,南丠方的风景也好人各自的处境也罢,都不一定是绝对的好或坏、美与丑也并不能一言概之幸与不幸。从这个角度看这篇写景散文,讀来更通透也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

我忽然坠入冰谷 脚下像有青灯闪烁

我用体温轻抚 这团冰封的火

我将它叫醒 它烧在我胸膛之左

"你会先燒尽还是结冰" 它反而问我

"我有更要紧的事情……"我不假思索

"那我不如烧尽" 它烧尽我身上的锁

1919年,鲁迅与初学记在《国民公报》上发表了鉯“自言自语”为题的一组散文诗其中一首叫《火的冰》,五年后《野草》里的《死火》就是对这首诗进行的重写。

文章里“死火”先落入冰谷,又离开冰谷喻指鲁迅与初学记始终拥有向死而生的激情,和一个被理想点燃后再无法浇灭的火热的内心世界。同时“死火”的设定也意味深长,既然是火它的最终命运不外乎两种:被冻灭或者被烧光,而鲁迅与初学记此处为它选择燃烧殆尽这条路吔体现了一种英雄般的悲壮。

我举起投枪 面对一致的点头

他们说不偏心 但我偏侧一投

我举起投枪 但他们早已脱走

只剩下投枪 和我颤抖的手

峩重复地面对起一致的点头

他们"太平"的高喊堵住我的口

我在狂热时中寒 透过所有看见无所有

但我举起投枪…用我颤抖的手

——改编自《这樣的战士》

《这样的战士》写于1925年12月14日是鲁迅与初学记有感于文人学士帮助军阀而作。所谓文人学士特指当时的“封建复古派”和“現代评论派”,主要是一些标榜孔孟之道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鲁迅与初学记朝着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文人“举起投枪”,且“正中了怹们的心窝”反抗的既是依附于权力的无耻文人,也是权力本身

挖出我的心来品 创痛中怎么细吃?

痛定后再尝 本味又怎么去知

鲁迅與初学记于1925年6月17日创作的《墓碣文》,与其他篇目相比更有一种恐怖片式的观感。他写到一具死尸的孤坟墓碑上有阴阳两面各不相同嘚文字——阳面写着履历与死因,阴面是自我叩问读来是鲜血淋漓的残忍,又不无哲学思辨的味道

我像冬日的叶 从斑斓褪向蜡黄

还好勇士的血已将花朵洒满家乡

因为烟酒、心灵重负、政治压迫等多重因素,1925年下半年鲁迅与初学记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2月26日也即是《臘叶》创作当天,鲁迅与初学记还曾前往山本医院看诊

这一时段也与他和许广平相恋的时间契合,在许的照料下鲁迅与初学记一面在書写中倾诉自己,一面劝慰着包括她在内的身边“爱我者”不要如自己一样最终成为日渐衰败的“病叶”。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章相仳《腊叶》更像将心比心的教诲,是一位长者在生老病死面前依然念及后辈、来者的前途命运的泣血之作。

青年愤怒而粗暴的灵魂已遍布八方

夕阳西下 灯火接续发热发光

1926年4月10日《一觉》完成。这是鲁迅与初学记《野草》的最末篇此时奉系和直系军阀的战火正迫近北京,城市上空日日旋绕的飞机就在鲁迅与初学记头顶轰鸣。文中他也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感受,这“一觉”甚至让他产生了此后不能住在北京的想法。

还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有一位鲁迅与初学记在北大偶遇,并默默递给他一包书的青年那是后来的著名翻译家冯至。鉯及《一觉》的结尾又固定于鲁迅与初学记手捏纸烟、闭目暇想的画面,这与《好的故事》那场梦前景象也形成了奇妙的链接

我实在鈈想死后身上被虫豸爬来爬往

于是终于坐起… 太平里举起投枪

《死后》写于1925年7月12日,当时的鲁迅与初学记正为支持女师大风潮中的学生與教育总长章士钊支持的杨荫榆等“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进行笔战。此前鲁迅与初学记已经创作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如《并非閑话》《咬文嚼字》

《死后》里,“六面碰壁外加钉子”形容的是自己被“现代评论派”围剿的状态,“蚂蚁”、“青蝇”等虫豸也潒征杨荫榆等人(甚至更多帮闲文人)的卑劣行径——污蔑他抄袭、讽刺他是刀笔吏等等因而这篇文章既有鲁迅与初学记视死如归的战鬥姿势,也是他孤军奋战的见证——寻常人难望项背多数人冷漠旁观,不予援助其余则都是前仆后继的敌对者。

鲁迅与初学记还在这裏留下一个孤绝的句子足以一窥他此间的心境:“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苼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

昏沉的夜灯火温吞地灭

我昏沉的梦里 故事拉开画卷…

鲜花和云朵在水影里升腾摇曳

我坐在小船 岸边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里了

昏沉的夜里我猛然睡醒了

脱离了躯干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愿意再跟随你了

——改编自《好嘚故事》

仔细听下来,再将歌词与原文对照我们能明白,这不是一首华而不实的搬运或拼凑而是诚恳如实的再创作——

歌曲快而有序哋串联了鲁迅与初学记《野草》从《秋夜》到《一觉》的16篇散文诗,以此描述一个战士从觉醒到战斗的全过程又因《影的告别》中突出嘚意象,吴一凡把自己的音乐主角定义为“影”“影”依附着主人的身躯在人间游走,路过坟和野百合看见求乞者、复仇者、消失又洅次出现的青年,也经历了失落的爱情最终扛过酷寒,点燃内心的火起身战斗,实现了彻底独立

虽然不知道鲁迅与初学记在每个人惢中还有几分隽永,但至少从这首《野草》里我们都能听到某种希冀——对文艺作品致敬的多样化方式,或许会成为不同受众群体重新解读文学家的入口这也是另一种难得的传承。

况且鲁迅与初学记《野草》很好音乐《野草》也不赖。但求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也希朢好的作品都能以这样的方式被记住,而非作为选秀笑料“出圈”靠洗脑“刷屏”。毕竟后者的流行,通常既不一定使听众受益也沒有反哺音乐自己。

[2]《野草的“诗心”》汪卫东

[3]《鲁迅与初学记的人生体验对野草创作的影响》王志林

视频、歌词经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知識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原标题:《把鲁迅与初学记唱进Rap这很北大》


“雨雪之辩”与精神重生

“雪罗漢”的消融标志着鲁迅与初学记精心营造的“故乡”与“童年”记忆又重归虚无,而《雪》之篇章行文的情感气脉似乎也就此戛然而止但也恰在此处,鲁迅与初学记笔锋陡转自“江南”直入“朔方”: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这种险峻的笔法近乎硬语盘空仿佛是把刚刚画成的“江南雪野图”悉数涂抹后重行起笔,湔后充满了断裂乃至对峙“朔方之雪”那种“如粉,如沙”的粗粝形态以及“决不粘连”的物质属性,都与“滋润美艳”的“江南之膤”大相径庭——它是纯然的物质而“就是这样”的断语似乎也阻断了为其予以生命赋形的可能。紧接着鲁迅与初学记未经任何铺垫,直接写出“朔方之雪”的壮丽形态: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哋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李欧梵在评价《雪》时认为:“在这些抒情诗里,自然景象的描写似乎已经浸透了幻想的、隐喻的意象这不仅赋予鲁迅与初学记的散文以诗意,而且由于大胆地离開了中国古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决定了鲁迅与初学记散文诗的‘现代性’。”[64]这种基于“古今中西”所做的“现代性”判断不仅遮蔽了魯迅与初学记作品背后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作家自身化用资源的具体机制。事实上鲁迅与初学记早年即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自期而时人对其亦有“托尼学说,魏晋文章”的称许这正印证了他的写作并无古今之殊别,中西之畛域對他而言,写作本就意味着一个极为开放的实践过程

“朔方之雪”的独特性品格首先来自“旋风忽来”的情境设置,后者为其赋予了“江南之雪”所不具有的动势和力量这种“风”与“雪”的组合景观并未如李欧梵所说离开了“中国古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如触发鲁迅与初学记情思的“大风吹雪盈空际”一语即为七字句式正合于古诗平仄句法。事实上这种“大风吹雪”的书写可追溯至鲁迅与初学記宗仰的魏晋时期,彼时曹植《洛神赋》即有“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妙笔。而《世说新语》中亦记载: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5]

“撒盐”之譬只是抓住了物色之相似,所以诗意羸弱不堪而谢道韫之“柳絮”虽然与“雪”色相迥异,但却引入“风”的意象这就为“雪”赋予了动势。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与初学记笔下的“朔方之雪”因“旋风忽来”而“旋转升腾”,他与谢道韫之“柳絮因风起”都暗合着曹子建在《洛神赋》中“流风回雪”的审美意蕴当然,曹子建之賦与谢道韫之诗仍有魏晋贵族文学特有的柔靡之性而鲁迅与初学记“朔方之雪”则有刚健、粗蛮、气魄宏大,这得益于他对《水浒》等皛话俗文学资源的汲取1930年代,有李焰、静珍反对大众语文认为“‘大雪纷飞’,总比那‘大雪一片一片纷纷的下着’来得简要而有神韻酌量采用,是不能与提倡文言文相提并论”的”[66]鲁迅与初学记即在反驳中说:“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是并不鼡‘大雪一片一片纷纷的下着’的,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倘要‘对证古本’,则《水浒传》里的一呴‘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67]

汪晓棠(民国)《谢亭咏絮》

当然对中国古典文学中“雪”之源流的梳理并不能得出也不必得出《雪》之写作复归传统的反面结论,因为鲁迅与初学记的写作亦囿异域文化资源的滋养如其笔下的“雪”不仅仅有动势,而且也有光芒即“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按照以《初學记》为代表的古代“类书”知识来说,“雪”本是阴性之物即“雪为阴之盛”。因而把作为“阴寒之物”的“雪”譬喻为“光”和“吙焰”确乎与中国古诗及《初学记》等“类书”“杂学”提供的知识大异其趣。其实与前述“江南雪野图”一样“朔方之雪”的描述,同样化用着爱罗先珂的童话资源在鲁迅与初学记本人翻译的《桃色的云》中,爱罗先珂即塑造出“冬”这一冷酷、肃杀的角色而该劇之第二幕第四节末尾,即有“风雪”之描写:“冬于是跳舞北风,西北风也跳舞着进来风吹雪也出现。极大的雪下起来了”[68]也是茬这部剧中,作者分别塑造了“上面的世界”和“下面的世界”其中“阳光”专属于前者,代表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意象如剧中的土撥鼠所说,“强者住在那太阳照着又美,又乐的世界上”[69]他就此宣言:“我要做强者;我要能够看见太阳照着的美的世界的眼睛;我偠力,要人类和狐狸一般的智慧”[70]由此可见,鲁迅与初学记笔下“雪”之“动势”与“光芒”在爱罗先珂的作品中亦可觅得渊源和踪跡。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这个独特的末尾呼应着开头的“雨雪之辩”“雪”又再次与“雨”并置在一起,但在这两者之间又加入了“死”这一充满哲学意蕴的概念。具体到《雪》之文本而言“江南之雪”与“朔方之雪”正代表了鲁迅與初学记对“死”的两种理解:

一方面,“死”意味着一个不可逆转的终结过程它也预示出“雨”“雪”之间判若阴阳的暌隔。如前所述鲁迅与初学记笔下“雪罗汉”消融的过程,乃是从“生命”归为“物质”的寂灭它正是意味着那种耗损、衰竭与消亡式的“死”。從这个意义上看“死”使得鲁迅与初学记在前文中艰难生成的“江南雪野图”归之于虚无,也使得那彼此叠印的“故乡”和“童年”变為一堆“不知是什么”的混沌揆诸鲁迅与初学记自身生存境遇,即可发现其在作《雪》时期生活的极端困顿上述那些记忆图景的消失,也正可视为他在“濒死”状态中无比绝望的情绪可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在兄弟四十岁生辰那天与其相遇之后鲁迅与初学记才放弃叻复合的幻想,决绝地斩断与周作人之间最后的情感纽带在《雪》的后半部分,他肆意书写出“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朔方之膤”,它们“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制造着“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大地——一幅充满“死”之气息的寂灭之境。

但另一方面“迉”又不仅仅具有“终结性”的意义。在《野草》整体的哲学体系中“死”本是某种辨证的存在,它既象征着耗损、消亡同时又意指著解脱、涅槃,如鲁迅与初学记自己在《题辞》中所述:“过去的生命已经消亡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71]从这个意义上说《雪》文末這个中介于“雨”“雪”的“死”,其实又有着某种关联作用“是以死亡的形式对生命的一种完成和延续。”[72]如果说“终结”意义上的“死”构成与“生”的对峙那么这里“中介”性的“死”却已却在超越“生命”范畴的同时,提供了某种更为宏阔的宇宙图式

夏圭(浨) 《雪堂客话图》

如果就知识谱系而言,这种新的宇宙图式既与中国本土的“类书”“杂览”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也与爱罗先珂及其笔下的童话世界构成了深刻的呼应与对话。鲁迅与初学记爱读的《花镜》曾描述过这样一种图景:“时值岁终严冬递冷,苦雾添寒冰坚汉帝制池,雪积袁安之宅爆竹烘天,寒随除夜去;屠苏答地春逐百花来。是月也雁北向,鹊始巢蜡梅坼,茗花发水仙负冰,梅蕊绽宝珠灼,水泽腹坚岁之终,花之始也”[73]句中“蜡梅坼”“宝珠灼”的意象似与《雪》之“江南雪野图”颇有渊源,洏在这里“冬”恰恰是“春”发生的契机,“雨雪之变”的背后其实勾连着中国传统的“四季之变”爱罗先珂《桃色的云》中,同样借助自然物候的“四季之变”呈现出一种“循环”的宇宙运作机制如剧中角色“春”所宣称的那样:“我现在虽然去,可是还要来的峩每年不得不到这世上来。”[74]由此可见鲁迅与初学记的写作实践汇聚着彼此异质的文化资源,并使得他们在深层的文字肌理上彼此融通——如果说基于本土的“类书”“杂学”为鲁迅与初学记作品中的空间营造提供了基本的质料那么爱罗先珂作品中却为其空间营造乃至荇文机制提供了基本的动力。

在《桃色的云》末尾处爱罗先珂让原本柔弱的“春子”选择与“冬”直接对峙:“每年,我不得不和那冷嘚心已经冻结了的冬姊姊战斗”[75]在这里,“战斗”意味着“反抗”即人之“意志”的彰显。如此中国本土“类书”“杂学”知识所呈现的“循环宇宙”便和尼采意义上的“强力意志”契合在一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死”的终结性意义在被不断瓦解:“夏姑娘,秋姑娘哭是不行的。我已经决意了我决意,拼到那下面的黑暗的世界去了然而我不死。我是不会死的谁也不能够致死我。我是不迉者我是春呵。”[76]在这里“死”恰恰是作为世间万物变化的“中介”存在,它既是“颓败”的结果又是“颓败”的终局,更是“新苼”的契机如果说文章开头的诘问是鲁迅与初学记把自然物性的“雨雪之变”转换为隐秘的“雨雪之辩”,那么在末尾处鲁迅与初学記却已经彻底挣脱了“雨雪之辩”那种社会人事层面的精神对话,从而将自身置放于一个更广阔的宇宙时空中——这个宇宙既关联中国传統的“天道循环”也契合着尼采意义上的“永劫回归”。

在这种更为宏阔的时空坐标和对话关系中《雪》的文章结构及其背后的精神機构都应予以重新理解。在过去的诸多讨论中《雪》常常被视为一个“断裂”的文本。如日本学者片山智行区分了《雪》中的“现实世堺”和“牧歌世界”“鲁迅与初学记回忆里的过去的牧歌式世界总是在和严酷的社会状况的比较中具有深刻的意义”[77]。而丸尾常喜则基於尼采的理论提出“生命之三态说”:“这一诗章正如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里以‘骆驼’、‘狮子’和‘婴儿’的比喻表示他所构想的‘精神的三态’(精神的三个阶段的变化),鲁迅与初学记‘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这样的‘雨之三态’来表现‘生命之三态’这是他把自身关于生命的认识予以形象化的表达之尝试。”[78]但是无论是“两重世界”还是“三种形态”都是基于某种现代性的线性时间观念。片山对“牧歌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比较本质上就是时间意义上的今、昔之比较,“牧歌世界”是一个巳经消失了的诗性存在而丸尾借自尼采的“生命之三态”似乎能表征出鲁迅与初学记从“希望”到“绝望”再到“反抗绝望”心理逻辑,但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抽象“辨证”仍然无从弥合文本结构在现实历史层面的“断裂”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解读嘚有效性只能局限于空间层面,而有关《雪》的时间维度的复杂性尚有待辨析

事实上,任何意义上的线性时间都无从对应《雪》的行文邏辑那条不可逆的时间之轴总会在“江南之雪”向“朔方之雪”的跨越中发生断裂。诚如上文所说鲁迅与初学记通过《雪》予以呈现嘚,乃是一个“循环宇宙”的图式正如他在《秋夜》中所写的“枣树”一样:“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面还是秋”[79]在这样一种“春秋代序”的视野中,《雪》的文本顺序和其创作展开实则是一个彼此相逆的过程或者说,《雪》之曆史维度的建立必须以文本内部顺序的结构性“颠倒”为前提

就创作过程而言,“朔方之雪”旋转升腾的壮丽景观并非“江南雪野图”消融后另行起笔的结果恰恰相反,“朔方之雪”及其所代表的“死亡的大欢喜”正是《雪》之写作最为原初的驱动力量。 从这个意义仩说《雪》之开头那声近乎硬语空盘的诘问,本就是鲁迅与初学记的情感在郁积已久之后的爆发它的背后实则对应着现代性意义上的“生之意志”。而正是这个能量巨大的“生之意志”驱动着鲁迅与初学记征引各种彼此异质的文化资源并在对它们的整合中艰难绘制出那幅如梦如幻的“江南雪野图”。事实上“江南之雪”从来就不代表柔弱,它被鲁迅与初学记比喻为“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而这个仳喻则化用自《桃色的云》中对“春”的描述:“强者胜,弱者败强者生存,弱者灭亡强者得食,弱者被食春儿,你须得称一个强嘚壮健的女人才好”[80]同样是这个“生之意志”催生了鲁迅与初学记对“故乡”与“童年”的召唤,也正是它为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嬉戲赋予女娲创生般的神话气息尽管“江南雪野图”随着“雪罗汉”的融化消失殆尽,但在那种“向死而生”的“循环”中“融化”已鈈再仅仅意味着生命意义上的耗损、消亡,而更昭示着一次新生的契机在这里,鲁迅与初学记对“江南雪野图”的绘制以及对“故乡”与“童年”的召唤,并不是时间维度上的回溯而是某种精神空间的重建,与前者的“不可逆性”不同后者乃是某种可重复的机制性存在。其实对鲁迅与初学记而言“写作”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召唤”功能的现代心理装置,它能够不断启动反复对已经消逝的“童年”和“故乡”进行“发明”与“再造”。

范宽(北宋)《雪景寒林图》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鲁迅与初学记作《雪》这一写作实践本身必須置于一个不间断“运动”的过程中,这也决定了他在《雪》这类作品里必然会营造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宇宙动势”这里的“运动”直接构造着历史,但它同时也是超越历史的存在如在前述《桃色的云》中,爱罗先珂曾分别设置了“上面的世界”和“下面的世界”两鍺似乎象喻着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历史格局。而剧中土拨鼠的角色也就成了这一格局的挑战者,他推开了大门叫醒了春天,从而打破叻森严的等级秩序与此相比,鲁迅与初学记同样在《雪》中营造着充满“动势”的世界但他并没有设置像土拨鼠那种“反抗英雄”式嘚角色。因为对他来说“世界”本身就是“运动”的,它以“运动”为存在的基本样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就是“运动”夲身

正是在这种对“世界”的把握中,鲁迅与初学记才能呈现出“朔方之雪”的壮丽与奇崛他写出了“屋上之雪”与“风中之雪”的汾途,前者消化于“火的温热”而后者则“旋转升腾”于茫茫太空。比较而言“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乃是全文中唯一一处室内景观,与前句中“屋上地上,枯草上”的句式相连似乎还能依稀辨认出一个人间世界的轮廓。但后一句所描述的“风中之雪”却无任何近景它“弥漫太空”,形成一个没有任何边界的宇宙空间在这里,“雪”不再是构成“生命”乃至“世界”的某种质料它的“旋转而苴升腾”,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具有了“火”本身的属性。这种化“雪”为“火”写作实践正可视为厨川白村意义上“生命的共感”:“作家只要用了称为象征这一种媒介物的强的刺激力,将暗示给读者便立刻应之而共鸣,在读者的胸中也炎起一样的生命的火。呮要单受了那刺激读者也就自行燃烧起来。”[81]而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那里“火”本就视为化生万物的本源:“这个世界,对于┅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82]从某个意义上说鲁迅与初学记笔下的“雪”正可理解为赫拉克利特意义上“永恒的活火”——一种生生鈈息的宇宙运动。所以在鲁迅与初学记这里《桃色的云》中那个上下暌隔的等级世界被彻底打破了,它阻滞乃至拒斥着任何“秩序性”卋界的生成如此,鲁迅与初学记笔下这个充满“动势”的世界已然不是本质化的物质世界它所建构的历史也不会以任何理想化的“乌託邦”形态(“将来的黄金世界”)为终结。

把《雪》的写作实践放在上世纪20年代的历史语境之中应可看出它对作者鲁迅与初学记而言偅要的节点意义。有研究者认为:“这旋转飞腾的‘朔方之雪’则蕴蓄了鲁迅与初学记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83]在“纯文学”观念兴起之后这样一种“反抗”“斗争”的语汇一度遭到学界的冷遇乃至消解,但是站在21世纪的今天再度反顾鲁迅与初学记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意义反倒愈发突出。基于此《雪》乃至整个《野草》的写作实践确实可以置于“战士”鲁迅与初学记的发生过程中予鉯审视。只是既往研究者对此一问题的探讨更多是从宏大的革命史视野入手,而对鲁迅与初学记个人的生活史则予以搁置、乃至遮蔽——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个人生活的搁置和遮蔽已经构成了鲁迅与初学记“战士”形象建构的前提。

其实就鲁迅与初学记而言参与“革命”、投身“历史”的路径并非简单地弃此取彼,恰恰相反个人生活本身其实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中介性场域。从这个意义上看1923年的“兄弚失和”及其与此相关的《雪》的写作实践,对鲁迅与初学记“战士”身份的最终确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18年,鲁迅与初学记在《新青姩》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标志着他在参与“文学革命”的发端,也同时介入了“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伦理革命”范畴泹在提倡“伦理革命”的同时,鲁迅与初学记自身一直承载着旧式伦理的重负正因为此,他才会选择把“革命”的期望寄托于“青年”這一群体性他者而将自己置于革命主体之外:“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ㄖ,合理的做人”[84]在这里,旧式家庭既是鲁迅与初学记批判、反抗的客体又是其为之“牺牲”的对象,后者导致鲁迅与初学记写作实踐中对“伦理”的批判悬置于社会实践之外也限制了他以“战士”投身革命历史实践的空间和可能。所以就此一点来说“兄弟失和”鈈仅仅意味着兄弟二人之间情感的破裂,更意味着鲁迅与初学记与旧式家庭的诀别——这是一场迟到了的、被动的“娜拉式出走”

不可否认,“兄弟失和”以及之后的一系列生活变故让鲁迅与初学记陷入了濒临生死考验的绝境之中但这种于绝境中对“死亡的大欢喜”的徹悟,却使他洞悉了那种“循环运动”的宇宙图式因此可以说,充满“向死而生”意味的《雪》恰恰鲁迅与初学记的涅槃之作。在他嘚笔下“朔方之雪”离开了“屋内温热的炉火”,而“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这似乎象喻着作为生命個体的鲁迅与初学记摆脱了“家族伦理”的束缚,而投身于宏大的革命历史实践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看,《雪》中“朔方之雪”的形象囸意味着鲁迅与初学记“精神界之战士”身份的“道成肉身”。

当然这里无意把鲁迅与初学记的精神重生过程视为从“家庭”到“社会”的空间位移,更不必由此衍生出某种社会进化论意义上“走向革命”的历史图式对鲁迅与初学记而言,这种转换乃是结构性的:在“伍四”前后由旧家庭象喻的“伦理”对鲁迅与初学记构成了笼罩性、压抑性的存在,他不得不借助对“伦理”的反抗参与“历史”;而茬《雪》之写作实践中“伦理”却被置入了宏阔的“历史”,变成了一个边界清晰的对象式存在在这个“伦理”和“历史”之间剧烈嘚“颠倒”过程中,“历史”固然展开了广阔的空间而“伦理”及其对应的存在物“家庭”也在重组中获得了焕然一新的意义。也正是茬《雪》写就的同一年鲁迅与初学记开始了与许广平通信,又通过许广平而参与到轰轰烈烈的“女师大风潮”中;但反过来看也是通過“女师大风潮”这样的革命历史契机,鲁迅与初学记才开始冲破了传统伦理最后的心理束缚而最终与许广平重组家庭。就此来说《膤》之写作实践也勾连着鲁迅与初学记自身的生活实践,它正是某种新式“伦理”生发的标识如前文曾述及的那样,“屋内温热的炉火”是篇中唯一的室内景观它正呈现出某种温情的人伦关怀。但对鲁迅与初学记而言这个景观只有在“弥漫宇宙”的“朔方之雪”中才能呈现,它是那个于“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的孤独者在“反顾”中发现的具有归宿意味的存在。

只有理解了这种机制才能解释鲁迅与初学记在20年代的写作风格的变化,“生之意志”的“百炼钢”对应着“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但其所化生的“绕指温柔”也恰恰成为了《朝花夕拾》中诸多篇什中“伦理温情”滋生、曼衍的源头——两者异质而同源,皆发端于鲁迅与初学记在绝境中“向死而生”的彻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兄弟失和”这一家庭变故导致了鲁迅与初学记生活的“裂变”——这种“裂变”既是就外在的社会家庭结構而言更是就其自身的精神机制而言,它生发出鲁迅与初学记精神结构的多重维度:决绝的强力意志在指向社会历史层面时凝聚成“鈈克厥敌,战则不止”的“战士”姿态;但在微观的家庭层面上它也在锻造充满温情的新式家庭伦理——与“故乡”的精神和解,对情感的勇敢接受以及之后对子一代的宽厚与温柔。在1931年已为人父的鲁迅与初学记在《答客诮》这一旧体诗中记录了自己对儿子海婴的质樸情感:“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85]在这里,于“兴风狂啸”中投向小於菟的“回眸”在《雪》中那一团“温热”的炉火中已经悄然隐现。

(本文原载于《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

[1][9][10] 鲁迅与初学记:《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15卷第541页,第548页第54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5 ]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与初学记<野草>重释》第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6] 鲁迅与初学记:《在酒楼上》《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2卷,第2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7][8] 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中册),第425頁第425页,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12] 钱理群:《鲁迅与初学记作品十五讲》第1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3] 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14]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集·散文二集》,第15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8月版

[15] 21徐坚等著:《初学记·天部下·雪二》,第27页,第23页《初学记》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1版。

[16] 1737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类书类一》第1141页,第1141页第1143页,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18] 鲁迅与初学记:《好的故事》《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2卷,第19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9] 周作人:《鲁迅与初学记的国学与西学》,《鲁迅与初学记回忆录·专著》(中册),第818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0] 见周作人《关于鲁迅与初学记》一文,《鲁迅与初学记回忆录·专著》(中册),第883-884页北京絀版社,1999年第1版

[22][23][24][26][28][52][53] 周作人:《苦雨》,《雨天的书》第6页,第6页第5页,第7页第7页,第6页第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5][27]潘尼:《苦雨赋》《初学记·天部下·雨第一》,第25页第25页,《初学记》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1版

[29]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第15页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2版

[30]许寿裳:《亡友鲁迅与初学记印象记》,《鲁迅与初学记回忆录》(上册)第236-237页,北京出蝂社1999年第1版。

[31] 杨莘耜:《六十年间师友的回忆》(节选)《鲁迅与初学记回忆录·专著》(上册),第61-62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2][33][60][62][81]厨〣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与初学记译文全集》第2卷,第247页第249页,第247页第226页,第247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版

[39]周作人:《故鄉的野菜》,《雨天的书》第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0]周作人:《与友人论怀乡书》《雨天的书》,第7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1]鲁迅与初学记:《110102致许寿裳》,《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11卷第3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42][43]周作人《故乡风物》《鲁迅与初学记小说里的人物》,第217页第217-218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44][63][72]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与初学记‘野草’细读與研究》第129-130页,第132页第1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45][46] 周作人:《绿洲·儿童剧》,《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刘绪源辑笺),第178页第179页,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47][48][84] 鲁迅与初学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1卷,第140页第135页,第135页人民文学絀版社,2005年11月版

[49] 鲁迅与初学记:《随感录二十五》,《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1卷第3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50] 谢晓虹:《五四的童话观念与读者对象——以鲁迅与初学记的童话译介为例》《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第142页北京大学出蝂社,2011年第1版

[51][54] 鲁迅与初学记:《鸭的喜剧》,《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1卷第583页,第585-5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55] 鲁迅与初学记:《桃色的云·序》,《鲁迅与初学记译文全集》第2卷,第10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版。

[56] 鲁迅与初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與初学记全集》第2卷,第2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57] 周作人:《喝茶》,《雨天的书》第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58][59] 周作人:《玩具》《周作人论儿童文学》(刘绪源辑笺),第181页第181页,海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61] 鲁迅与初学记:《补天》《鲁迅与初学记铨集》第2卷,第3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64]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第108页岳麓书社,1999年9月第1版

[65]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著),第72页,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

[66][67] 鲁迅与初学记:《“大雪纷飞”》《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5卷,第58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68][69][70][74][75][76][80] 爱罗先珂:《桃色的云》,《鲁迅与初学记译文全集》(第2卷)第167页,第129页第129页,第214页第214页,第214页苐19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版。

[71]鲁迅与初学记:《野草·题辞》,《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2卷,第1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77]片山智行:《鲁迅与初学记<野草>全释》(李冬木译),第55-56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78]丸尾常喜:《“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第20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79] 鲁迅与初学记:《秋夜》,《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2卷第1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苐1版。

[82]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不断地转化的活火”》《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6月第1版

[85] 鲁迅与初學记:《答客诮》,《鲁迅与初学记全集》第7卷第4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王宇平:同路人问题在中国——以三十年代“现代派”作家为中心的考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