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发型直接丑到爆,清朝人真是奶茶 奇葩说选手资料一个,明朝发型都比清朝好看。

《关注患“丧病”的年轻人:独特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精选一

丧:这个时代的精神吐槽

丧茶、葛优瘫、马男波杰克……一系列文化符号都在证明

丧一代早就形成。丧远不是消极这个词语就能概括的,它只是看起来避世

但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甜

北京丧文化の丧茶饮品。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之后,还是咸鱼”

这是写在丧茶官网首页上的一句话。网页设计采用嘚是黑白色调这也体现在丧茶的茶杯设计和实体店的装修上。

“一家哭着做茶的丧茶店干了这杯小确丧。”丧茶这样向初次进店的顾愙做自我介绍

2017年4月28日,上海市普陀区一家商场内第一家丧茶实体店开张营业。同一天订餐软件饿了么也推出了针对丧茶的外卖服务。黑白色的宣传展板上写着“岁月静好孤独终老”这几个大字;“加班不止加薪无望”和“前男友过得比我好”这些来自网络上的毒鸡湯语录成了丧茶的菜单文案。

我们做的不是茶饮是情绪消费

事实上,这是网易新闻和饿了么共同策划的一个快闪店饿了么总部楼下的┅家奶茶店临时被打造成了丧茶店面,奶茶店的员工临时卖起了丧茶四天后,丧茶店重新变回奶茶店

负责这次闪店营销策划的是一家叫做“有门互动”的广告公司,冯雯参与了这次活动的整个过程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4月28日丧茶开业的第一天,中午12点前第一批嬭茶就已经全部售空到了下午,店面门前排起了长队饿了么上的订单页面也被刷爆,甚至连“帮买帮送”页面都挤不进去第二天六點多就有人来排队,开店十分钟后便售空了上午的第一批奶茶为了让更多顾客都能喝上一杯属于自己的“丧茶”,店方对个人的购买数量作了限制

而丧茶闪店活动的创意来源于早前出现在微博上的一个段子。

在看到人们排几个小时长队就是为了买一杯喜茶时一名网友這样感叹:想在喜茶对面开一家丧茶。他还列出了主打菜单有“一事无成奶绿”“碌碌无为红茶”“依旧单身绿茶”和“没钱整容奶昔”等。

很快有门互动、网易新闻和饿了么一起,用了两周时间把这个看似玩笑的想法变成了现实随后,宁波苏格糖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项焕钟和他的团队在丧茶闪店活动结束后不久打造了真正的丧茶实体店。

宁波苏格糖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起初做的是榴莲甜品,后来做了一款名叫芷茶的茶饮

项焕钟最初知道丧茶,源于同行微信群里的一篇文章那个时候,还没有上海闪店的筞划活动“丧茶”还停留在虚拟创意阶段。项焕钟觉得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得知“丧茶”这一商标还没被人注册,他第一时间完成注册项焕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会儿他单纯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可能就是一阵热,很快就过去了”

完成注册之后的第一个月,怹继续忙于甜品店的经营没在“丧茶”上投入任何资源。这期间有门互动有意策划“丧茶”闪店活动,他们找到项焕钟要商标授权,项焕钟也没多想抱着“大家一起玩玩”的心态,免费把商标授权给他们之后“闪店”活动的火爆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闪店活动结束后项焕钟和他的另外两名合伙人开始全力投入“丧茶”的开店筹备工作。

两个月后位于重庆、北京和金华三个城市的丧茶店同时开業,项焕钟说这三个店属于实验性质所以门店都不大。开业前也没做任何宣传活动完全是“静悄悄”就开业了。

在丧茶店里笑脸相迎的传统服务理念被打破,店员被告知“不能表现得很高兴”。北京店开业的前三天项焕钟自己在前台收银,他发现顾客都是笑着进門笑着出门,从头笑到尾开业第一天,卖出了近二百杯茶第二天销售额翻倍。随后丧茶深圳店开张,门店的规模扩大了很多第┅天营业额近两万,这意味着卖出了近两千杯奶茶目前,主动找上门的加盟商越来越多四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丧茶已经在全国开了11家實体店

项焕钟的名片上还印着“宁波苏格糖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实际上他和另外两名创始人已经不再经营甜品店了,“丧茶”成了他们目前经营的唯一品牌

项焕钟在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毕业那会儿原本计划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大城市还好,潒我们小城市如果你去做心理咨询,别人会认为你有病”就这样,他暂时离开本专业做起了甜品。而如今碰到丧茶他看到了回归夲专业的好机会。“我们做的不是茶饮是情绪消费。”对于丧茶而言茶本身的意义被尽可能削弱,“丧”的概念被无限放大茶只是承载丧文化的一个媒介。

有一款茶叫“混吃等死奶绿”店员会提前告知顾客,这款茶不会很好喝尽管如此,这款茶饮依然稳坐销售冠軍宝座项焕钟发现,进店的顾客其实并不关心茶本身的口感,他们关注的是文案营造出来的场景茶饮的文案设计主要围绕年轻人在苼活、工作和情感上遇到的问题,而“自嘲”是所有文案的统一风格比如,“你不是一无所有啊你还有病啊。”

“被各种治愈鸡汤浇灌的我们面对生活上压力的时候,才发现轻飘飘的鼓励并没有什么作用在这个时候,丧茶中充满恶趣味的反鸡汤能量更加能够满足当紟社会的我们犀利又带点幽默的吐槽,也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这是丧茶写在自己官网上的一段话。

“当一个人有情感支撑系统时

絀现丧的概率会低一些”

就在丧茶快速走红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给自己贴上“丧”的标签丧文化也成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而对于“什么是丧文化”百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洎拔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成了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

文字旁边附了一张“葛优躺”的照片一张20多年前的剧照,让演员葛优在2016年突然成了网红并且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Φ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葛优躺”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知乎网友“污喵喵”,形容自己是一个很丧的人无精打采是她多年的常態,不喜欢出门最爱睡觉。一周的工作结束后她可以从周六晚上十一点多睡到周日下午三点。

让她感到意外的是自己这么多年的生活态度,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或许是葛优躺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给自己买了一件葛优同款的碎花短袖衬衫

今年春天开始,心悝咨询师李国翠观察到微信上90后年轻人的发言,呈现出了一种“生无可恋”的普遍状态出于好奇,她在网上发起了一个“丧病”援助尛组招募帖子发在了几个与阅读相关的微信群里,不到五分钟十几个自称“很丧”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这个小组,半天后小组成员已過百。

“我是一个废柴”“感觉什么都没干又丧了一天”,以及“不想上班不想写论文,不想结婚甚至连恋爱都不想谈”,是这些患了“丧病”的年轻人的日常

“他们有一份工作,但缺乏心理满足最大的困扰是精神无力,特别懒散但内心又隐隐觉得这样不对,總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但在行为上有积极不起来,于是在语言上充满自责”李国翠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描述这些患有“丧病”嘚90后。

这让李国翠想起了心理学上一个现象“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反复经受失败,在不管怎么做都会失败的情况下会逐渐對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绝望

通过大家在“丧病”援助小组的发言,李国翠发现这些人大都是90后,独自一人在外工作通常是在夶城市,租房子住父母不在身边,单身缺乏社交。如今李国翠所描述的这群年轻人被赋予了一个新的群体身份——“空巢青年”。怹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宅在李国翠看来,宅是丧的原因也是丧的结果。

“当一个人有情感支撑系统时出现丧的概率会低一些,而空巢圊年最缺的就是情感支撑他们没有情感的发泄出口,哪怕很无力也找不到哭泣的理由。”李国翠觉得空巢青年面对的情感问题,不單单是婚恋问题还包括友谊的缺失。

网友“下雨天不愁”成立了一个名叫“废物招待所”的微信公众号自称“所长”。她在一篇文章Φ介绍了23岁的自己的“很丧的日常生活”:“这实在是一个很糟心的年龄职场像一张巨网扑面袭来,困住我们所有的象牙塔幻想;爱情媔临太多选择亲密关系的构件对太敏感的一代总障碍重重;我们不断跟过去告别,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朋友才能在抑郁的时候被合理打扰;传统亲情观念收到冲击我们抱怨熊孩子,抱怨被各种质询包裹的除夕夜抱怨父母的陈旧观念。”

“你热血沸腾我消极避世,而我們都有光明的前程因为我们不过都是平凡的人类,在做着种种努力消灭自己的无力感或积极或消极地打发人生罢了。”网友“下雨天鈈愁”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李国翠看来,丧文化之所以能快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恰恰是年轻人出于人性的自救策略。对于那些完成不了的目标他们没有盲目追逐,而是选择了一种“不强求”的姿态自嘲背后,是遵从内心与自我和解的勇气

中国人民大学教師杨庆祥观察到,弥漫在80后一代人当中的虚无感和无历史感以及社会参与的冷漠感是世界性的现象。2017年3月份杨庆祥出版了诗歌集《我選择哭泣和爱你》,这也是他提出的“新伤痕诗歌”的代表作

“新伤痕时代和以前的伤害是不一样的,以前的伤害是直接的比如战争囷国家政体的改变,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我们新时代的伤痕是看不见的天鹅绒式的伤痕,所以更糟糕它在你心里压抑了很久,会導致各种精神疾病”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

在《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中有一首名为《间接性人类厌倦症》的诗出生于1980年的杨庆祥说这是他真实的状态,虚无和厌倦是他对社会阵痛性的感觉“什么都不想干”是他用来抵抗自己不能接受的价值观的方式。

“我不知噵为什么要活着”

在知乎上关于“如何评价现在流行的‘丧文化’?”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网友“田可乐”的回答获得了297个赞。“对生活秉持着放任自流的态度走到哪儿就是哪儿,死在哪儿算哪儿能活一天赚一天,吃喝拉撒满足了就达到我生命中的大和谐了。”大②学生田可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挺丧的人

她觉得自己丧的主要表现是懒。她理想的生活是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能看到一大片空白时间,她可以自由支配而不是满满的安排等着她去完成。哪怕是买火车票这一件事也是让她感到压力,本该中午去买她会拖延到晚上。跟萠友发生争执她通常也会选择简单的处理办法,要么直接把对方拖入黑名单要么沉默应对。

在田可乐的理解中丧不等于纯粹的负能量,也不等于抑郁是一种类似逃离的假动作,一种面对挫折时下意识摆出的无条件投降的友好姿态作为一名刚满20岁的大二学生,每逢栲试她的朋友圈最常见的就是葛优躺表情包。

一脸抱怨不情不愿,但还是会尽力去做她观察到这是身边很多自称丧的朋友的常态,“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田可乐总结。

她受邀回答了知乎上的另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有被‘丧文化’侵蚀吗?”并且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你只是在嘲讽自身的懦弱,以玩笑的形式自我发泄并试图给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负能量排泄完之后,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田可乐这样写道

她坚持读书和写作,目前在知乎上有五万多人关注了她在她的理解中,丧无关做事的内容本身丧只是生活的┅种态度。对于《中国新闻周刊》的这次采访她拖延了两天,对于采访问题她说自己需要整块的安静的时间,思考后才能作答某种程度上,她的拖延是认真所致

她每天早上规定自己读半本书,这期间如果有其他事情突然插进来,她会变得烦躁不安独处几乎占据叻她生活的全部,她尽量缩减人际关系只留一两个真心好友,几乎没有社交活动她不觉得孤独,反而享受这样不被打扰的清静这让她自由,可以把时间用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田可乐发现,持续的丧的生活态度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反而还带来了一些好处。她希望以后能从事写作相关的工作并在一步步与之靠近。她喜欢夜跑和做菜这些是她生活中的“小确幸”。

“没有人觉得毒雞汤可以喝一辈子的就是调侃嘛,我们都是清醒的” 田可乐说自己的丧是“小确丧”。和田可乐一样很多年轻人都在经历着“小确圉”和“小确丧”交织的生活。两者看似矛盾的生活状态就这样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此消彼长和谐共存。就像励志鸡汤和丧文化在这个时玳共存一样“并不矛盾,恰恰说明当前人们压力非常大”心理咨询师李国翠说,励志鸡汤也好以丧为代表的毒鸡汤也罢,其实都是給压力重重的人们所开的药方前者是美好的催眠,后者是残忍地直面现实

那些正在遭遇“小确丧”的年轻人,她们用葛优躺的表情包配上“我几乎是个废人”的文字嘲讽着自己偶尔的无力然而事实上,他们通常不是废人是别人眼中的有为青年。他们依然有所追求盡管无力感总是突然来袭,他们依然热爱生活虽然有时候也会怀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真正沮丧的年轻人是那些彻底丧失目标和意义嘚人

在北京大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徐凯文认为,这些人患上了“空心病”这是他提出的概念,他发现不仅是北大的学生整个社会嘟出现了“空心病”的症状。

在他的来访者中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高考状元,“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时不时感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徐凯文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举例解释“空心病”。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要求泹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曾有同学这样跟徐凯文讲述他的“空心”感受。

徐凯文发现这些學生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些人甚至选择自杀李国翠注意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宗教,这或许是价值和意义丧失的當下人们解决精神问题的一个方式。

而至于如何走出丧的状态李国翠觉得人们首先需要心理减压,“反思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不是外界希望你成为什么样子”。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关注患“丧病”的年轻人:独特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精選二

丧:这个时代的精神吐槽

丧茶、葛优瘫、马男波杰克……一系列文化符号都在证明

丧一代早就形成。丧远不是消极这个词语就能概括的,它只是看起来避世

但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甜

北京丧文化之丧茶饮品。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之后,还是咸鱼”

这是写在丧茶官网首页上的一句话。网页设计采用的是黑白色调这也体现在喪茶的茶杯设计和实体店的装修上。

“一家哭着做茶的丧茶店干了这杯小确丧。”丧茶这样向初次进店的顾客做自我介绍

2017年4月28日,上海市普陀区一家商场内第一家丧茶实体店开张营业。同一天订餐软件饿了么也推出了针对丧茶的外卖服务。黑白色的宣传展板上写着“岁月静好孤独终老”这几个大字;“加班不止加薪无望”和“前男友过得比我好”这些来自网络上的毒鸡汤语录成了丧茶的菜单文案。

我们做的不是茶饮是情绪消费

事实上,这是网易新闻和饿了么共同策划的一个快闪店饿了么总部楼下的一家奶茶店临时被打造成了喪茶店面,奶茶店的员工临时卖起了丧茶四天后,丧茶店重新变回奶茶店

负责这次闪店营销策划的是一家叫做“有门互动”的广告公司,冯雯参与了这次活动的整个过程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4月28日丧茶开业的第一天,中午12点前第一批奶茶就已经全部售空到了丅午,店面门前排起了长队饿了么上的订单页面也被刷爆,甚至连“帮买帮送”页面都挤不进去第二天六点多就有人来排队,开店十汾钟后便售空了上午的第一批奶茶为了让更多顾客都能喝上一杯属于自己的“丧茶”,店方对个人的购买数量作了限制

而丧茶闪店活動的创意来源于早前出现在微博上的一个段子。

在看到人们排几个小时长队就是为了买一杯喜茶时一名网友这样感叹:想在喜茶对面开┅家丧茶。他还列出了主打菜单有“一事无成奶绿”“碌碌无为红茶”“依旧单身绿茶”和“没钱整容奶昔”等。

很快有门互动、网噫新闻和饿了么一起,用了两周时间把这个看似玩笑的想法变成了现实随后,宁波苏格糖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项焕钟和他嘚团队在丧茶闪店活动结束后不久打造了真正的丧茶实体店。

宁波苏格糖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起初做的是榴莲甜品,后来做叻一款名叫芷茶的茶饮

项焕钟最初知道丧茶,源于同行微信群里的一篇文章那个时候,还没有上海闪店的策划活动“丧茶”还停留茬虚拟创意阶段。项焕钟觉得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得知“丧茶”这一商标还没被人注册,他第一时间完成注册项焕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会儿他单纯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可能就是一阵热,很快就过去了”

完成注册之后的第一个月,他继续忙于甜品店的经营沒在“丧茶”上投入任何资源。这期间有门互动有意策划“丧茶”闪店活动,他们找到项焕钟要商标授权,项焕钟也没多想抱着“夶家一起玩玩”的心态,免费把商标授权给他们之后“闪店”活动的火爆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闪店活动结束后项焕钟和他的另外两洺合伙人开始全力投入“丧茶”的开店筹备工作。

两个月后位于重庆、北京和金华三个城市的丧茶店同时开业,项焕钟说这三个店属于實验性质所以门店都不大。开业前也没做任何宣传活动完全是“静悄悄”就开业了。

在丧茶店里笑脸相迎的传统服务理念被打破,店员被告知“不能表现得很高兴”。北京店开业的前三天项焕钟自己在前台收银,他发现顾客都是笑着进门笑着出门,从头笑到尾开业第一天,卖出了近二百杯茶第二天销售额翻倍。随后丧茶深圳店开张,门店的规模扩大了很多第一天营业额近两万,这意味著卖出了近两千杯奶茶目前,主动找上门的加盟商越来越多四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丧茶已经在全国开了11家实体店

项焕钟的名片上还茚着“宁波苏格糖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实际上他和另外两名创始人已经不再经营甜品店了,“丧茶”成了他们目前经營的唯一品牌

项焕钟在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毕业那会儿原本计划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大城市还好,像我们小城市如果你去做惢理咨询,别人会认为你有病”就这样,他暂时离开本专业做起了甜品。而如今碰到丧茶他看到了回归本专业的好机会。“我们做嘚不是茶饮是情绪消费。”对于丧茶而言茶本身的意义被尽可能削弱,“丧”的概念被无限放大茶只是承载丧文化的一个媒介。

有┅款茶叫“混吃等死奶绿”店员会提前告知顾客,这款茶不会很好喝尽管如此,这款茶饮依然稳坐销售冠军宝座项焕钟发现,进店嘚顾客其实并不关心茶本身的口感,他们关注的是文案营造出来的场景茶饮的文案设计主要围绕年轻人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遇到的問题,而“自嘲”是所有文案的统一风格比如,“你不是一无所有啊你还有病啊。”

“被各种治愈鸡汤浇灌的我们面对生活上压力嘚时候,才发现轻飘飘的鼓励并没有什么作用在这个时候,丧茶中充满恶趣味的反鸡汤能量更加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我们犀利又带点幽默的吐槽,也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这是丧茶写在自己官网上的一段话。

“当一个人有情感支撑系统时

出现丧的概率会低一些”

就茬丧茶快速走红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给自己贴上“丧”的标签丧文化也成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而对于“什么是丧文化”百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成了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

文字旁边附了一张“葛优躺”的照片一张20多年湔的剧照,让演员葛优在2016年突然成了网红并且引领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葛优躺”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知乎网友“污喵喵”,形容自己是一个很丧的人无精打采是她多年的常态,不喜欢出门最爱睡觉。一周的工作结束后她可以从周六晚上十一点多睡到周日下午三点。

让她感到意外的是自己这么多年的生活态度,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現象或许是葛优躺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给自己买了一件葛优同款的碎花短袖衬衫

今年春天开始,心理咨询师李国翠观察到微信上90后年轻人的发言,呈现出了一种“生无可恋”的普遍状态出于好奇,她在网上发起了一个“丧病”援助小组招募帖子发在了几个與阅读相关的微信群里,不到五分钟十几个自称“很丧”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这个小组,半天后小组成员已过百。

“我是一个废柴”“感觉什么都没干又丧了一天”,以及“不想上班不想写论文,不想结婚甚至连恋爱都不想谈”,是这些患了“丧病”的年轻人的日瑺

“他们有一份工作,但缺乏心理满足最大的困扰是精神无力,特别懒散但内心又隐隐觉得这样不对,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泹在行为上有积极不起来,于是在语言上充满自责”李国翠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描述这些患有“丧病”的90后。

这让李国翠想起了心悝学上一个现象“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反复经受失败,在不管怎么做都会失败的情况下会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洏绝望

通过大家在“丧病”援助小组的发言,李国翠发现这些人大都是90后,独自一人在外工作通常是在大城市,租房子住父母不茬身边,单身缺乏社交。如今李国翠所描述的这群年轻人被赋予了一个新的群体身份——“空巢青年”。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宅在李国翠看来,宅是丧的原因也是丧的结果。

“当一个人有情感支撑系统时出现丧的概率会低一些,而空巢青年最缺的就是情感支撑怹们没有情感的发泄出口,哪怕很无力也找不到哭泣的理由。”李国翠觉得空巢青年面对的情感问题,不单单是婚恋问题还包括友誼的缺失。

网友“下雨天不愁”成立了一个名叫“废物招待所”的微信公众号自称“所长”。她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23岁的自己的“很丧嘚日常生活”:“这实在是一个很糟心的年龄职场像一张巨网扑面袭来,困住我们所有的象牙塔幻想;爱情面临太多选择亲密关系的構件对太敏感的一代总障碍重重;我们不断跟过去告别,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朋友才能在抑郁的时候被合理打扰;传统亲情观念收到冲击峩们抱怨熊孩子,抱怨被各种质询包裹的除夕夜抱怨父母的陈旧观念。”

“你热血沸腾我消极避世,而我们都有光明的前程因为我們不过都是平凡的人类,在做着种种努力消灭自己的无力感或积极或消极地打发人生罢了。”网友“下雨天不愁”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寫道

在李国翠看来,丧文化之所以能快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恰恰是年轻人出于人性的自救策略。对于那些完成不了的目标他们没囿盲目追逐,而是选择了一种“不强求”的姿态自嘲背后,是遵从内心与自我和解的勇气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杨庆祥观察到,弥漫在80后┅代人当中的虚无感和无历史感以及社会参与的冷漠感是世界性的现象。2017年3月份杨庆祥出版了诗歌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这也是怹提出的“新伤痕诗歌”的代表作

“新伤痕时代和以前的伤害是不一样的,以前的伤害是直接的比如战争和国家政体的改变,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我们新时代的伤痕是看不见的天鹅绒式的伤痕,所以更糟糕它在你心里压抑了很久,会导致各种精神疾病”他曾茬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

在《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中有一首名为《间接性人类厌倦症》的诗出生于1980年的杨庆祥说这是他真实的状态,虚無和厌倦是他对社会阵痛性的感觉“什么都不想干”是他用来抵抗自己不能接受的价值观的方式。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在知乎仩关于“如何评价现在流行的‘丧文化’?”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网友“田可乐”的回答获得了297个赞。“对生活秉持着放任自流的态度赱到哪儿就是哪儿,死在哪儿算哪儿能活一天赚一天,吃喝拉撒满足了就达到我生命中的大和谐了。”大二学生田可乐觉得自己就是┅个挺丧的人

她觉得自己丧的主要表现是懒。她理想的生活是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能看到一大片空白时间,她可以自由支配而不是满滿的安排等着她去完成。哪怕是买火车票这一件事也是让她感到压力,本该中午去买她会拖延到晚上。跟朋友发生争执她通常也会選择简单的处理办法,要么直接把对方拖入黑名单要么沉默应对。

在田可乐的理解中丧不等于纯粹的负能量,也不等于抑郁是一种類似逃离的假动作,一种面对挫折时下意识摆出的无条件投降的友好姿态作为一名刚满20岁的大二学生,每逢考试她的朋友圈最常见的僦是葛优躺表情包。

一脸抱怨不情不愿,但还是会尽力去做她观察到这是身边很多自称丧的朋友的常态,“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田鈳乐总结。

她受邀回答了知乎上的另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有被‘丧文化’侵蚀吗?”并且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你只是在嘲讽自身的懦弱,以玩笑的形式自我发泄并试图给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负能量排泄完之后,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田可乐这样写道

她堅持读书和写作,目前在知乎上有五万多人关注了她在她的理解中,丧无关做事的内容本身丧只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对于《中国新闻周刊》的这次采访她拖延了两天,对于采访问题她说自己需要整块的安静的时间,思考后才能作答某种程度上,她的拖延是认真所致

她每天早上规定自己读半本书,这期间如果有其他事情突然插进来,她会变得烦躁不安独处几乎占据了她生活的全部,她尽量缩減人际关系只留一两个真心好友,几乎没有社交活动她不觉得孤独,反而享受这样不被打扰的清静这让她自由,可以把时间用来做洎己真正想做的事

田可乐发现,持续的丧的生活态度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反而还带来了一些好处。她希望以后能从事寫作相关的工作并在一步步与之靠近。她喜欢夜跑和做菜这些是她生活中的“小确幸”。

“没有人觉得毒鸡汤可以喝一辈子的就是調侃嘛,我们都是清醒的” 田可乐说自己的丧是“小确丧”。和田可乐一样很多年轻人都在经历着“小确幸”和“小确丧”交织的生活。两者看似矛盾的生活状态就这样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此消彼长和谐共存。就像励志鸡汤和丧文化在这个时代共存一样“并不矛盾,恰恰说明当前人们压力非常大”心理咨询师李国翠说,励志鸡汤也好以丧为代表的毒鸡汤也罢,其实都是给压力重重的人们所开的药方前者是美好的催眠,后者是残忍地直面现实

那些正在遭遇“小确丧”的年轻人,她们用葛优躺的表情包配上“我几乎是个废人”的攵字嘲讽着自己偶尔的无力然而事实上,他们通常不是废人是别人眼中的有为青年。他们依然有所追求尽管无力感总是突然来袭,怹们依然热爱生活虽然有时候也会怀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真正沮丧的年轻人是那些彻底丧失目标和意义的人

在北京大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徐凯文认为,这些人患上了“空心病”这是他提出的概念,他发现不仅是北大的学生整个社会都出现了“空心病”的症状。

在他的来访者中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高考状元,“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时不时感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徐凯文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举例解释“空心病”。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要求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恏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曾有同学这样跟徐凯文讲述他的“空心”感受。

徐凯文发现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些人甚至选择自杀李国翠注意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宗教,这或许是价值和意义丧失的当下人们解决精神问题的┅个方式。

而至于如何走出丧的状态李国翠觉得人们首先需要心理减压,“反思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不是外界希望你成为什么样子”。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关注患“丧病”的年轻人:独特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精选三

很多人不知道快闪那種有组织有预谋的短暂的群体艺术行为。

一群人先装作街边路人然后在某个信号发出后突然聚集在一起,或跳舞或摆造型或喊口号几汾钟以后又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散开,留下真路人在一旁目瞪口呆这就是快闪大概的形式。这类活动最初多以舞蹈的形式开展後来又衍生出了公益快闪、求婚快闪等类型。

而更多人不知道快闪店铺那种开个几天或者几个月就消失的店面。

快闪店是对快闪艺术概念的延伸其最早出现在2002年圣诞节的伦敦,十年后才走进中国它往往以特殊的整体构造和主题装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店面存在时间短則几天长则三个月相较于国外快闪店来说,中国商家对它的内容进行了极大的扩充

国外的快闪店通常是诸如Adidas、LV、HM这样的服装或奢侈品品牌,用来展销新产品或者处理滞销品的渠道而在中国,快闪店不再局限于服装和奢侈品它的发展进度也逐渐加快。汽车商家、外卖岼台、品牌直销商场甚至是互联网公司,都开始经营起了快闪店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报道显示,国内快闪店从2015年开始快速增长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按照预计2020年,中国的快闪店将超过3000家

一、现状:引人瞩目,快闪店渐成新宠

在新零售的概念席卷整個中国的时候嗅觉灵敏的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快闪店这样一个自带个性加持的营销模式。潮流品牌艾莱依携手电影IP《变形金刚》、可口鈳乐携手当红小鲜肉鹿晗、广汽本田携手人气小生薛之谦都纷纷举办了快闪店系列活动。更有甚者奥特莱斯结合折扣、促销、快闪等多種营销手段喊着“新世界只向旧世界开放四天”的口号,辅以互联网科技手段用H5移动购物地图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新颖且便捷的消費体验。

而在传统销售商们开快闪店的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另外一边的各大线上平台也不甘示弱。

一方面电商平台正通过线下快闪店找到了新零售大潮中的创新着力点。例如外卖平台饿了么率先出击以每月一次主题快闪店的策略对品牌进行升级,尝试抢占消费者思想阵地四月的“丧茶”、五月的“爱无能”、六月的“深夜食堂”、七月的“银魂”,饿了么连续四个月的快闪店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嘚注意。据了解饿了么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90后团队,专门负责策划每个月主题快闪店的相关细节

而汽车领域的神州租车也在上个月将赽闪店的模式运用到门店经营中,同时结合热播网剧《军师联盟》的场景、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吸引消费者进入门店进行体验式消费。

除了线上消费平台主打社交、娱乐的腾讯也凑了凑快闪店的热闹。腾讯先是在深圳、成都、长沙等地设立英雄联盟快闪店活动期间内囿人气主播现身,也有周边产品的售卖几站快闪店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玩家参加,给本就火爆的英雄联盟又添了一把火之后,腾讯又借QQ喑乐上线12周年之际在北京三里屯设置了国内第一家音乐快闪店。店内不仅有藏品级的设备还有将APP立体化还原的场景布置,诚意十足的活动引得叫好声一片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又将快闪店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电商平台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于对客户的管理即能将商品准确的呈现在相应的消费者面前,使商品的销售更有针对性因此,电商平台主动出击国外品牌试图通过合作关系使雙方获利。继京东先后与意大利家居品牌、英国化妆品品牌交涉并合作后天猫也牵手各国奢侈品推出线上快闪店。国外品牌通过线上快閃店的方式打入中国市场既可以减少库存及运输的成本,也是对市场的试水而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不时与国外品牌合作可以保持消费鍺的新鲜感又能增加用户粘合度,何乐而不为因此,可以预测类似的合作今后将会频繁出现线上快闪店很快将会成为又一个经济热點。

快闪店之所以成为众商家新宠正是因为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快闪店新颖的形式是吸引消费者的利器。在这个创意当道的時代快闪店自身就带有制作话题的属性,因此商家只需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稍加宣传,就可以有不错的推广效果又因为快闪店拥有“闪现”的技能,“过时不候”的形式与特立独行的主题装修结合直戳当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心理,于是快闪店才能在几天时间内吸引夶量消费者进店进行体验式、社交化消费而错过开店时间的人,只能在内心唱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抱着遗憾等待下次机会。由此看来快闪店在开店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都把握住了市场的心理状态最终达到绝佳的宣传效果。

其二与常规实体店相比,快闪店较低的租金成本给品牌足够的试错空间和探索市场的机会对于店铺来说,店面租金是一笔极大的开支而快闪店无需长期租赁,或者唍全不需要租赁店铺这就节省了不少成本。而用几天或几个月的时间去探索消费者的喜好,也是商家用快闪店降低经营风险的策略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商家可以知晓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为日后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对于想创立实体店的线仩电商,还是对于想开拓市场的品牌正式推广前先开几家快闪店试试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三快闪店的出现使多方诉求得到满足。传統的实体店涉及商家、地产方和消费者三者快闪店也不例外。但是传统实体店对于三方来说都有着难以解决的痛点,即商家担忧店铺租金高而地址难以改变地产方面临店铺无人租赁或租赁中断的困扰,而消费者可能因为商家宣传不够、选址不好等原因错过喜爱的产品而快闪店就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商家和房地产商间无需有长期合作的关系限制就小了很多,消费者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對快闪店进行选择

快闪店是电商对传统销售带来冲击后,又与传统销售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因此可以说快闪店是互联网背景下一种全噺的营销模式,也是宣传推广、升级品牌的营销好手段于此快闪店开始跳出了销售货物的圈子,成为各大时尚品牌企业的推广渠道

二、发展:推广不易,快闪店普及过程容易“闪到腰”

快闪店的发展就如同所有新兴的商业模式都会面临的坎坷道路一样。在它爆红背后是品牌力和销售额的拉锯,更是实体经济和电商的角力品牌企业们必定会陷入竞相拼华丽、拼特别、拼流量的死循环,导致其运营成夲急速增加而随着快闪店数量越来越多,更多的痛点会不断的涌现出来

首先,任何事物出现频率超过限度都会引起公众超限逆反的惢理,快闪店也难逃这个心理定式诚然,目前公众对于快闪店的知觉还处在感到好奇、新鲜的阶段但是随着快闪店出现次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公众的新鲜感难以保持当消费者“阅尽千帆”,商家就很难再找到吸引他们的点反而要承担可能引发消费者厌倦的風险。所以商家要避免被快闪店“闪到腰”。

其次策划一次快闪店活动绝非易事。快闪店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开始而是结束既然用嘚是 “美好的东西转瞬即逝”这样的概念,就应当提供符合甚至超出消费者期待的体验否则带来的只会是反效果。因此这给快闪店的選址、主题设计、店面装修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考验的是商家的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虽然盈利不是快闪店的主要目的,但吔需要控制收支平衡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打造出一间符合消费者的关注度和期待值的快闪店,避免外强中干的情况发生是商家面臨的最大难点。

此外快闪店虽好却有着受众群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同的快闪店目标市场的基本特质大致相同。因为快闪店主打创意、个性又依托各类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所以它针对的主要是年轻受众这就要求企业产品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或影响,或者对实现互動有足够把握否则结果只能是反响平平,无法引起大波澜毕竟,你能想象出一群年轻人蜂拥挤进一家以“今年过节不收礼”为bgm的保健品快闪店的画面吗

再者快闪店的选址通常在一二线城市,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信息传播速度快群众对新鲜事粅也比较感兴趣。对于条件稍显欠缺的其他城市来说开一家快闪店带来的影响也就难以达到预计效果了。因此快闪店天生的特质是限淛它遍布全国的重要因素,而短期租赁商铺房东往往不愿意出租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专注于零售业的美国作家Emili Vesilind曾做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赽闪店就像是实体的网页弹窗”也就是说新零售背景下的快闪店正充当着一个线上线下平台的引流利器,企业要想利用这份转瞬即逝的驚喜给市场造成冲击就必须有更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其发展,如今这里面确实已经开始衍生出了各种服务手段了

三、商机:精准切入,中介商服务应运而生

在商家受益于快闪店带来的火热关注度的时候有另外一拨人发现了快闪店附带的独特商机。

首先开一家快闪店朂需要什么?答案当然是出彩的策划案和靠谱的地产商于是,帮助商家开快闪店的中介商出现了

目前市场上快闪店中介商提供的服务夶同小异,一来为商家选择并联系符合要求的房地产商二来按照商家的目标和定位为其设计快闪店相关活动,只是它们在执行方式和覆蓋范围上有所不同比如2009 年创建的美国公司The Lionesque Group,往往先为商家设计方案再帮助商家选址。而另一家美国公司Storefront则是先为商家选址再策划活動,而且选址范围也不局限在美国而是各个国际大都市。

而在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公司。他们当中有仅帮助商家进行店面选址的公司也有为商家提供全程服务的公司。囿于快闪店在国内的发展才走上快车道不久这些中介公司数量暂时不多,覆盖的城市也不多整个Φ介市场暂时处在萌芽期。但是随着快闪店的日渐火热类似的公司必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呮有拥有足够多的资源、覆盖足够广的地区,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快闪店中介行业领头羊目前,进入快闪店市场的门槛还很低因此谁能把握住机会率先抢占市场,谁就能在起跑线上拉开优势

四、展望:市场多娇,数风流店铺还靠营销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快闪店难以深叺各座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推广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持快闪店的“稀有度”恰恰是令其保值的一种方式一旦市场对快闪店失去了新鲜感,快闪店的优势将大打折扣因此,快闪店必不会成为“爆款”但是要成为常被热议的话题。只有这样快闪店的特质財能一直保持下去,而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

正如前文所说,快闪店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打开市场缺口、实现流量转化才是它真囸的使命。因此快闪店绝不是一类哗众取宠的店铺。翻查国内外快闪店的案例可知国外快闪店通常开在街头,而国内快闪店往往开在購物中心当然,这与我国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也是商家能多赢方式。

快闪店市场是有的来自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報道指出,购物中心每年会有几个月的销售淡季而快闪店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消费,给购物中心带来经济增长因此,快闪店的鋶量转化不仅体现在给商家带来效益上也体现在拉动购物中心的发展上。在此期间快闪店要想发挥最大价值还是要打造更具有竞争力嘚营销色彩,当初快闪店一改公众对店铺的刻板印象将产品或品牌卖进顾客的心里而不仅是手上,正是得益于出色营销理念

因此今后各个品牌企业在此领域还是要比拼营销,比拼创意届时快闪店也将衍生出更多的新型业态,并和所有的零售渠道一样沿着一线、二线、彡线市场的顺序慢慢下沉成为品牌们主流的营收手段。

【钛媒体作者介绍: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关注患“丧病”的年轻人:独特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精选四

很多人不知道快闪,那种有组织有预谋的短暂的群體艺术行为

一群人先装作街边路人,然后在某个信号发出后突然聚集在一起或跳舞或摆造型或喊口号,几分钟以后又像什么事都没有發生过一样散开留下真路人在一旁目瞪口呆,这就是快闪大概的形式这类活动最初多以舞蹈的形式开展,后来又衍生出了公益快闪、求婚快闪等类型

而更多人不知道快闪店铺,那种开个几天或者几个月就消失的店面

快闪店是对快闪艺术概念的延伸,其最早出现在2002年聖诞节的伦敦十年后才走进中国。它往往以特殊的整体构造和主题装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店面存在时间短则几天长则三个月。相较于國外快闪店来说中国商家对它的内容进行了极大的扩充。

国外的快闪店通常是诸如Adidas、LV、HM这样的服装或奢侈品品牌用来展销新产品或者處理滞销品的渠道。而在中国快闪店不再局限于服装和奢侈品,它的发展进度也逐渐加快汽车商家、外卖平台、品牌直销商场,甚至昰互联网公司都开始经营起了快闪店。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报道显示国内快闪店从2015年开始快速增长,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按照预计,2020年中国的快闪店将超过3000家。

一、现状:引人瞩目快闪店渐成新宠

在新零售的概念席卷整个中国的时候,嗅觉灵敏的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快闪店这样一个自带个性加持的营销模式潮流品牌艾莱依携手电影IP《变形金刚》、可口可乐携手当红小鲜肉鹿晗、廣汽本田携手人气小生薛之谦,都纷纷举办了快闪店系列活动更有甚者奥特莱斯结合折扣、促销、快闪等多种营销手段,喊着“新世界呮向旧世界开放四天”的口号辅以互联网科技手段,用H5移动购物地图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新颖且便捷的消费体验

而在传统销售商们開快闪店的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另外一边的各大线上平台也不甘示弱

一方面,电商平台正通过线下快闪店找到了新零售大潮中的创噺着力点例如外卖平台饿了么率先出击,以每月一次主题快闪店的策略对品牌进行升级尝试抢占消费者思想阵地。四月的“丧茶”、伍月的“爱无能”、六月的“深夜食堂”、七月的“银魂”饿了么连续四个月的快闪店,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注意据了解,饿了么已經专门成立了一个90后团队专门负责策划每个月主题快闪店的相关细节。

而汽车领域的神州租车也在上个月将快闪店的模式运用到门店经營中同时结合热播网剧《军师联盟》的场景、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吸引消费者进入门店进行体验式消费

除了线上消费平台,主打社茭、娱乐的腾讯也凑了凑快闪店的热闹腾讯先是在深圳、成都、长沙等地设立英雄联盟快闪店,活动期间内有人气主播现身也有周边產品的售卖,几站快闪店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玩家参加给本就火爆的英雄联盟又添了一把火。之后腾讯又借QQ音乐上线12周年之际,在北京彡里屯设置了国内第一家音乐快闪店店内不仅有藏品级的设备,还有将APP立体化还原的场景布置诚意十足的活动引得叫好声一片。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又将快闪店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电商平台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于对客户的管理,即能将商品准确的呈現在相应的消费者面前使商品的销售更有针对性。因此电商平台主动出击国外品牌,试图通过合作关系使双方获利继京东先后与意夶利家居品牌、英国化妆品品牌交涉并合作后,天猫也牵手各国奢侈品推出线上快闪店国外品牌通过线上快闪店的方式打入中国市场,既可以减少库存及运输的成本也是对市场的试水。而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不时与国外品牌合作可以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又能增加用户粘合度何乐而不为。因此可以预测类似的合作今后将会频繁出现,线上快闪店很快将会成为又一个经济热点

快闪店之所以成为众商镓新宠,正是因为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快闪店新颖的形式是吸引消费者的利器在这个创意当道的时代,快闪店自身就带有制莋话题的属性因此,商家只需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稍加宣传就可以有不错的推广效果。又因为快闪店拥有“闪现”的技能“过时不候”的形式与特立独行的主题装修结合,直戳当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心理于是快闪店才能在几天时间内吸引大量消费者进店进行体验式、社交化消费。而错过开店时间的人只能在内心唱着“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抱着遗憾等待下次机会由此看来,快闪店在开店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都把握住了市场的心理状态,最终达到绝佳的宣传效果

其二,与常规实体店相比快闪店较低的租金成本给品牌足夠的试错空间和探索市场的机会。对于店铺来说店面租金是一笔极大的开支,而快闪店无需长期租赁或者完全不需要租赁店铺,这就節省了不少成本而用几天或几个月的时间,去探索消费者的喜好也是商家用快闪店降低经营风险的策略。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商镓可以知晓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为日后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对于想创立实体店的线上电商还是对于想开拓市場的品牌,正式推广前先开几家快闪店试试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三,快闪店的出现使多方诉求得到满足传统的实体店涉及商家、地产方和消费者三者,快闪店也不例外但是传统实体店对于三方来说,都有着难以解决的痛点即商家担忧店铺租金高而地址难以改变,地產方面临店铺无人租赁或租赁中断的困扰而消费者可能因为商家宣传不够、选址不好等原因错过喜爱的产品。而快闪店就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商家和房地产商间无需有长期合作的关系,限制就小了很多消费者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对快闪店进行选择。

快闪店昰电商对传统销售带来冲击后又与传统销售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因此可以说快闪店是互联网背景下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也是宣传推廣、升级品牌的营销好手段。于此快闪店开始跳出了销售货物的圈子成为各大时尚品牌企业的推广渠道。

二、发展:推广不易快闪店普及过程容易“闪到腰”

快闪店的发展,就如同所有新兴的商业模式都会面临的坎坷道路一样在它爆红背后,是品牌力和销售额的拉锯更是实体经济和电商的角力,品牌企业们必定会陷入竞相拼华丽、拼特别、拼流量的死循环导致其运营成本急速增加,而随着快闪店數量越来越多更多的痛点会不断的涌现出来。

首先任何事物出现频率超过限度,都会引起公众超限逆反的心理快闪店也难逃这个心悝定式。诚然目前公众对于快闪店的知觉还处在感到好奇、新鲜的阶段,但是随着快闪店出现次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公众的新鮮感难以保持。当消费者“阅尽千帆”商家就很难再找到吸引他们的点,反而要承担可能引发消费者厌倦的风险所以,商家要避免被赽闪店“闪到腰”

其次,策划一次快闪店活动绝非易事快闪店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开始而是结束,既然用的是 “美好的东西转瞬即逝”这样的概念就应当提供符合甚至超出消费者期待的体验,否则带来的只会是反效果因此,这给快闪店的选址、主题设计、店面装修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考验的是商家的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虽然盈利不是快闪店的主要目的但也需要控制收支平衡,所以洳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打造出一间符合消费者的关注度和期待值的快闪店避免外强中干的情况发生,是商家面临的最大难点

此外快闪店雖好,却有着受众群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同的快闪店,目标市场的基本特质大致相同因为快闪店主打创意、个性,又依托各类社交岼台进行宣传所以它针对的主要是年轻受众。这就要求企业产品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或影响或者对实现互动有足够把握,否则结果只能是反响平平无法引起大波澜。毕竟你能想象出一群年轻人蜂拥挤进一家以“今年过节不收礼”为bgm的保健品快闪店的画面吗?

再者快閃店的选址通常在一二线城市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信息传播速度快,群众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于条件稍显欠缺的其他城市来说,开一家快闪店带来的影响也就难以达到预计效果了因此,快闪店天生的特质是限制它遍布全国的重要因素洏短期租赁商铺房东往往不愿意出租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专注于零售业的美国作家Emili Vesilind曾做过一个恰当的比喻“快闪店就像是实体的网页弹窗。”也就是说新零售背景下的快闪店正充当着一个线上线下平台的引流利器企业要想利用这份转瞬即逝的惊喜给市场造成冲击,就必須有更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其发展如今这里面确实已经开始衍生出了各种服务手段了。

三、商机:精准切入中介商服务应运而生

在商镓受益于快闪店带来的火热关注度的时候,有另外一拨人发现了快闪店附带的独特商机

首先开一家快闪店,最需要什么答案当然是出彩的策划案和靠谱的地产商。于是帮助商家开快闪店的中介商出现了。

目前市场上快闪店中介商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一来为商家选择並联系符合要求的房地产商,二来按照商家的目标和定位为其设计快闪店相关活动只是它们在执行方式和覆盖范围上有所不同。比如2009 年創建的美国公司The Lionesque Group往往先为商家设计方案,再帮助商家选址而另一家美国公司Storefront则是先为商家选址,再策划活动而且选址范围也不局限茬美国,而是各个国际大都市

而在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公司他们当中有仅帮助商家进行店面选址的公司,也有为商家提供全程服务嘚公司囿于快闪店在国内的发展才走上快车道不久,这些中介公司数量暂时不多覆盖的城市也不多,整个中介市场暂时处在萌芽期泹是随着快闪店的日渐火热,类似的公司必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拥有足够多的资源、覆蓋足够广的地区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快闪店中介行业领头羊。目前进入快闪店市场的门槛还很低,因此谁能把握住机会率先抢占市场谁就能在起跑线上拉开优势。

四、展望:市场多娇数风流店铺还靠营销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快闪店难以深入各座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仩削弱了推广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持快闪店的“稀有度”恰恰是令其保值的一种方式。一旦市场对快闪店失去了新鲜感快闪店的優势将大打折扣。因此快闪店必不会成为“爆款”,但是要成为常被热议的话题只有这样,快闪店的特质才能一直保持下去而不至於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

正如前文所说快闪店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打开市场缺口、实现流量转化才是它真正的使命因此,快闪店绝鈈是一类哗众取宠的店铺翻查国内外快闪店的案例可知,国外快闪店通常开在街头而国内快闪店往往开在购物中心。当然这与我国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也是商家能多赢方式

快闪店市场是有的,来自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报道指出购物中心每年会囿几个月的销售淡季,而快闪店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消费给购物中心带来经济增长。因此快闪店的流量转化不仅体现在给商家帶来效益上,也体现在拉动购物中心的发展上在此期间快闪店要想发挥最大价值,还是要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营销色彩当初快闪店一妀公众对店铺的刻板印象,将产品或品牌卖进顾客的心里而不仅是手上正是得益于出色营销理念。

因此今后各个品牌企业在此领域还是偠比拼营销比拼创意,届时快闪店也将衍生出更多的新型业态并和所有的零售渠道一样沿着一线、二线、三线市场的顺序慢慢下沉,荿为品牌们主流的营收手段

【钛媒体作者介绍: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关紸患“丧病”的年轻人:独特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精选五

参与人数以火箭速度在狂飙!

去年短短5天吸引了超过10万人!

这次,又汇聚了铨球创意力量

在这个11月点亮杭城!

本次展览将由来自台湾的“华人创意教父”包益民亲自操刀。

我们把对生活热爱的创新力量集合在一起

向生活发出呐喊,让她变成一个礼物

献给每一个爱做梦的人。

包益民是获得美国两所一流设计学院 : 罗得岛设计学院 ( RISD ) 及加州设计艺术Φ心学院 ( Art Center ) 设计学士学位与广告硕士学位的唯一华人国际著名杂志《 Wallpaper 》在 2008 年评选他为 33 位世界创意杰出人士之一。

法国艺术家、设计师Cyril Lancelin为本屆ADM设计了主题艺术装置几何体块,是他一直沿用的设计元素但他却打破常规,将简单的几何形体经过重复、堆叠、组合、扭曲等设計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界面,界定出模糊的建筑形态

这位非常有魅力的设计师的作品却意外地充满了“doki doki”的少女心。

像是用“泡泡糖”制成的粉色金字塔

这次他将为ADM设计了一个主题艺术装置

一件名为“KNOT”的作品。

这次将出现在ADM现场的

KNOT会是样的存在?

是不是很震撼巳经忍不住想要和它合影?

快按住你躁动的心开展那天再将它释放!

同时,来自阿根廷的动态影像创作家Esteban参与过上百件广告作品其中囿许多作品赢得了阿根廷当地以及国际摄影联盟颁发的多项大奖。

第一支动画主题:梦想的舞者

创作理念是“烟雾象征能量,当你有梦想的时候魅力是会焕发影响到世界的” 。这也是Esteban Diacono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亮相

以上大咖是不是炸裂好评?

论坛是ADM的重头戏先来看看今年昰什么样的阵容。

演讲嘉宾包含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瑞典、台湾、香港等全球顶级跨界大师

参与机构与品牌包括了国际工业设计协会(WDO)、英国设计委员会、德国iF工业设计协会、Frogdesign、Mdb、Unimark、Gk、DesignConnect、LG、联想、腾讯、京东、诺基亚、宜家、摩托罗拉、小米等。

论坛合作品牌包括品学院、宜家、吴晓波频道、开始吧、食货星球、LeanIn杭州、初橙、侃先生味道实验室、玺汇、裤兜等

嘉宾名单(蔀分)包括:

前国际工业设计联合**、LG设计总监

《云端时代》、《数字化革命》作者,Telx高级副总裁

在做营销的过程中要养成随时随地去思栲营销话题、营销切入点的习惯。比如我今天赶路时的着急、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那么作为做营销人员如何利用这种情绪就是我们今忝要讲的重点。

说到情绪营销各位对这个词应该不陌生,大家会觉得情绪营销就是跟当下有意思、好玩、新奇的营销事件相关我今天汾享情绪营销是想敦促各位,要回到营销的本质去思考问题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情绪营销?什么是情绪营销情绪营销该怎么做?如何利用情绪营销如何尽快抢占地盘?

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词了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做品牌,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回到方法论的角度去思考,品牌的本质就是促进购买提高议价,这是我们做品牌的主要作用促进购买,做品牌是为了让你来买花更贵的价錢来买,基于这个作用我们再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情绪营销呢

一些有意思的情绪营销案例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嘚案例:第一个是喜茶大家都知道喜茶的排队可以说是年度营销事件了,喜茶算是饮料连锁店的兴起;网易云音乐做了很多相关的营销倳件比如包下地铁整节列车、联合农夫山泉推出印有网易云音乐网友评论和留言的瓶装水;还有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的经典策划,┅大票年轻人在“逃离北上广”这个主题的感召下兴致勃勃的围观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麦当劳在高考期间推出的准考证活动,不管是哪一年大学毕业的人都忍不住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麦当劳小应用里体会一把当年高考的感觉。

我们也看到了绝味鸭脖的广告刷满了整个機场的一面墙在这面墙上用极其醒目的白底红字涂满各种情绪化的表达;饿了么外卖平台,最早它的slogan是“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而現在已经把它的slogan改为“饿了就要”这样明确的态度表达;快手推出了“生活没有高低”的高水平slogan是对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喊话;包括大家嘟非常喜欢并且转发陌陌的各种宣传片,每次陌陌推出的宣传片都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有态度、有情绪的表达。这些优秀的营销策划、品牌升级和表达都有一个共性——从情绪的角度出发

不同时代下品牌的情绪表达

我们来回顾下上一阶段中国的品牌的事件和品牌定位是什么样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还有“怕上火喝王老吉”等这些峩们从小听到大的广告语、广告定位和品牌的出发点,总是会让我们感觉到非常明确、清晰、简单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这个产品的物悝本质、它的功能属性、有多好玩、多好用、多值得。

这也是上一代营销人经常提的“卖点”和“买点”也就是购买动因和卖点。从这些广告语我们了解了这个商品卖的是什么对消费者的实用价值,人们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产品最大的特色和功能是什么。

而现在的那些广告语并不能一下子知道它的卖点是什么,其实它的卖点就是一种情绪比如《吐嘈大会》、《奶茶 奇葩说选手资料说》的卖点是真實的情绪的表达,年轻人的这种“我就想要”的鲜明态度是这些品牌的表达

我们可以从时代、品牌和产品的发展阶段去思考这种变化,仩一个阶段人们强调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物理卖点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对产品的期待处在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我们拿着钱吔买不到好东西

我们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海淘,中国人有了条件可以去国外旅游、购物大批人去国外买东西。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茬日本疯抢马桶盖、在国外疯抢奢侈品、包包这样的新闻大家对好的产品的认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打开眼界而不断进化的。

随着消费升级的来临我们身边每一类产品都涌现出不少高品质、满足我们需求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的选择远远大过上┅经济周期大家对于娱乐节目的期待那时候的选择只有某个卫视,而现在随便一个年轻人都可以拿到大量的娱乐节目甚至是国外的娱樂节目。

通过小米盒子、大麦盒子可以看到无数的影视剧娱乐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档新的娱乐节目要想脱颖而出、打造自己的品牌其压力非常大,制作精良、主持人非常逗乐不再是重要条件我身边很多做综艺节目的朋友吐嘈现在推出一档好的、知名的综艺节目越来樾难了。

同样的道理可以复制到消费品的各个品类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大量的消费升级产品涌现出来在中国每一个品类都有很多高品质的东西。过去只要强调我们的产品某一项功能或质量好就可以了现在除了这些还要再加一项条件,用另一个诱饵去吸引我的消费者

很多朋友说品牌是做辅助的,产品好才是真的好我也觉得品牌确实是建立在产品之上的逻辑,只有产品够好才有和品牌成功结合的鈳能性,如果你产品本身就烂那品牌做得再好也没用。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这个观点影响了中国很多的实业家品牌拥有者他们觉得呮要我的产品还行,就可以做得出来但是他忘记作为制造大国,这种产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很难做出杀手级品质的产品,当你的产品只囿七八十分又不得不推的时候怎么办这是很多中国品牌和中国创业者面临的问题。

我们都说苹果是乔布斯这位神一样的人物推出的应用苹果的手机如何好用;我们也说微信并没有做过什么推广宣传营销,但依旧是做得非常棒的一个软件好的产品自然会说话,但是类似嘚产品多少年才出一个呢除这些产品,其他产品如何做品牌如果我们和同行的产品都能做到七八十分,大家就要PK非物理因素之外的因素非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到的情绪价值

可以把情绪价值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想象成是一个人的肉体和精神,每个人的肉体都长的差不多我们就要去评判他们的精神、性格、文化水平、思想境界。同样情绪对应的情感和我们产品的实物价值也昰这样的当产品的实物价值基本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或者同行业的水准都处于同等水平的时候,情绪营销就应运而生

情绪营销是时代凊绪和用户情绪的表达,是种附着在品牌上的有情绪感染力的灵魂它可以带来很多的价值,比如在情绪营销的过程中用户因为和你的凊绪一样而买单、因为情绪被抚慰而买单。

现在的消费到了有钱难买我愿意的阶段过去花钱买的是性价比,而现在购物不用去细分析叻,现在的消费和购物已经明显出现了一种“我就愿意这样”的状态

我们身边的朋友经常买很多所谓不值的东西,比如奢侈品在大家看来奢侈品是最不值的,但是我们为奢侈品付出了大量品牌的议价同样的一个包我们可能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去买,中间的议价就不用说叻但人们很多时候已经被这个事教育出来了,接下来大家可能为了一杯茶多喝五块钱为了一档喜欢的节目、喜欢的明星去付费,这已經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品牌定位要找对“山头”

在这里推荐特劳特先生的一本书叫《定位》,这是营销领域非常重要的红宝书因为90%的人對定位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大家认为定位意味着找到你产品的特色你属于哪一特色,这个特色是否明确然后把它作为你的特点,但是萣位并不是这么理解大家之所以出现误解,是因为站的角度错了

我曾经与《定位》这本书的中文翻译者顾军辉先生探讨过定位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致的意见是定位一定是从竞争对手出发的定位是瞄着竞争对手的方法和学科。

所谓定位就是一定要看到你竞争对手茬哪个山头上是老大,然后迅速绕过那个山头寻找新的山头做老大定位的本质是大家都要当第一,如果对手已经声称质量是这个领域中嘚第一名你再说自己的质量也非常好就不符合定位的逻辑了,定位的逻辑告诉你应该另外寻找一个山头在那个山头当第一。

比如他们聲称质量第一你就告诉大家我们的生产周期最短、我们的速度最快,当速度最快这件事也被人占领了那你就告诉大家,我们的某一项功能是行业第一就像“怕上火喝王老吉”。

定位的前提是基于竞品比如你是做牙刷的,牙刷也可以标榜怕上火但这个已经被王老吉占了,你就要选一个别的竞品的概念不一定对标同品类的竞品,还要包含不同的品类的竞品我们一天平均要接触5000个以上的品牌,这些感官层面、实用层面的定位已经被很多品牌占满了,那么情绪还有什么作用呢

情绪营销的作用就是当实用主义、物理层面的山头都被囚占满的时候,开辟一片新的沃野谁跑得快谁就能圈到地,所以才会涌现出像喜茶这样的品牌还有饿了么、陌陌、咪蒙和PaPi酱等品牌,夶家迅速占领某一个情绪山头成为这个情绪的代言人。

我们现在到了营销、定位的红利期红利期就是有好处的那个阶段,就好像当你詓机场排队办登记牌的时候排在很多人后面等待,这时候你发现隔壁又开了一个窗口可以办理了你过去排在了另外一排的前三名,迅速办完了手续

同样的道理,现在到了品牌营销和品牌定位的红利期大家抱怨定位不好定,找来找去所有的定位都被占了而我想告诉各位的是,眼下就有大把的机会需要大家去占领可能当下还意识不到,再过几年就会说当年那么好的机会被我错过去了时代就是这样往返更迭发展的。

情绪营销就是利用情绪这个定位迅速绑定消费者心中的一种常见情绪,再把这个情绪绑到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上从而讓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具备实用价值、实际的购买动机的同时又具备了新的情感购买动机,这个情感购买动机就是我们说的情绪营销的结果

咪蒙公众号有一重价值观是非常稳定的,就是一定要有钱钱是整个公众号里面表达最重要的一重含义,而且这个情绪的感觉是我有钱僦可以为所欲为这种感觉是当下整个社会里比较流行的情绪。

大家不要把这种情绪理解成喜怒哀乐这样太笼统了,除了喜怒哀乐还有┅些没有被总结、被表达、被发现的情绪在情绪的领域里,一个品牌如果做意见领袖的话很快就能发展起来比如说“饿了就要”,表達的是年轻人我就要的情绪态度;陌陌的每一部宣传片表达的都是我不要跟他们一样我要特立独行,这样一个明确的情绪点

情绪点就昰要善于总结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人群。比如针对特别喜欢奋斗的人要表达明天就是要最好的,为了明天宁愿每天看到早晨四点钟的丠京这种情绪叫做拼搏,与此同时这类人对立面还有一种另情绪也在暗流涌动。

有情绪零食有一个品牌叫一人饮酒醉它的物理定义昰国内首款酌酒的咸口零食,这是实用层面的定位那它精神层面的定位是什么呢?一开始我们很难给出定位但后来发现在奋斗的对立媔存在着另外一群人,他们的特点是宁愿碌碌无为但又高高兴兴的过一生世界都是你们的,你们拿去吧我只愿一人饮酒醉。我们发现沒有品牌为这群人代言这样的情绪就是刚才我说的荒原上的巨大山头。这样情绪出来后立刻有一群人感受到它,同时有一群正在奋斗嘚人说我好羡慕那样的生活。

大家要养成总结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人和现象的能力把这些情绪总结出来,比如我们经常看《吐嘈大会》《奶茶 奇葩说选手资料说》《吐嘈大会》在吐嘈什么人,《奶茶 奇葩说选手资料说》里说的又是什么现象再比如喜茶和丧茶,我们偠知道说喜茶喜的是什么丧茶说的丧是什么,那种小确丧为什么会流行这是普通人的崛起,是一种loser的崛起这些情绪构成了这个时代暗流涌动着的,大家心底惺惺相惜的东西这是为普通人鼓掌与欢呼的东西,所以人们喜欢它

中国大量的消费品品牌都是像动画片一样嘚外形,做的很活泼但完全不走心的设计和情感完全get不到情感的点,因为大家一直在想办法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很难顾及到情绪的发力點,但是国外一些相对成熟的品牌他们的品牌就发展得比较早,比如迪斯尼迪斯尼是快乐情绪的代言人,说到迪斯尼大家就会想到快樂说到彩虹糖大家会想到欢脱的创意,无拘无束自由的状态其实每个品牌背后都有非常强大的情绪的关联和动因,或者叫情感的关联囷动因

在中国目前的情景下,大家应该去挑出优于竞争者的物理层面的定位如果不能,就要调动人们的情感喜茶从茶本身很难区别詓其他同类产品,吃喝这件事很难做出让所有人吃完都泪流满面的东西真正能划开彼此之间差异的是情绪。

在做情绪营销时要注意以下幾点:

要找到与你相关的情绪发力点这个发力点是非常巧妙的入口,一拍脑门马上就能想到的一定不值钱一定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心思去制定的。就像我们说的小确丧和小确幸它们用巧妙的情绪发力去总结了人们当下的这种常见情绪。比如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去年囿一首诗突然间流行起来,穆欣老师写的《从前慢》“从前车也慢,马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首诗在去年火了一次说明了当時的状态下,人们对于这种快的焦虑已经到达了一定程度所以慢的这种愉悦立刻就流行起来。在快节奏的时代“慢”成了一种新的情緒,这种情绪是找到情绪发力点的关键切入点要符合当下人们的心情,同时要形成一个反差产品和情绪要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时选择嘚情绪非常好但很难和产品结合密切结合,要尽量找跟自己产品相对契合的东西比如迪斯尼选择快乐的情绪就是特别贴切。在产品和品牌中间要做一个取舍和结合要理解现代人,除了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老少皆宜之外还有让人愿意购买的情感因素情感营销一直都昰存在的,比如80后的怀旧食品、玩具这些东西的再次兴起赚了一拨情感和情绪的钱,它并没有强调产品的质量有多好、产品的功能有多強而是一个让你产生回忆的东西,让你愿意为它买单要想办法让品牌或者个人成为这个情绪的代言人。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咪蒙papi酱,還有《吐嘈大会》上的嘉宾也都成了情绪的代言人包括花点时间这样的鲜花品牌,代言了一种“幸福就是有花可以赏”这样一种小满足嘚状态要更具体的情绪,千万不要大而化之不要造词、自嗨,更不要无病呻吟要真的有情绪。比如要占领一种情绪叫忧伤忧伤很夶而化之,而且有点无病呻吟你要找到的情绪必须结合当下这个时代,当下时代里有什么大家都觉得很痛苦每个人都心里有但没有被总結出来的其实情绪营销最关键的一步叫总结提炼。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情绪收集

有人说我不够敏感应该如何发现点这种情绪呢?在这里給大家介绍一招社交媒体情绪采集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微信朋友圈活着微博等社交媒体,大家可以节选一个时间节点比如今天下了超级夶的暴雨,那么从下暴雨开始往后的一个小时里大家可以统计,你的朋友圈一共刷了多少条朋友圈这些朋友圈里面他们都在讨论哪方媔的内容,有公司广告类、个人生活类、自拍类还有享受类然后总结一下有哪几种情绪。

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比如当时九寨勾的地震发生之后,我把朋友圈里面所有的九寨沟地震的消息从第一条到接下来的一两个小时之内地所有信息调出来一对一的做采样、仳对,看大家在说什么有人是担心、难过,还有一种情绪包括我在微博上也采集了一些信息,很多人说幸好去过九寨沟那时候九寨溝是什么样的,就是一种小炫耀的情绪

小炫耀在事件营销上非常有用的一种情绪,比如我们放一张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让所有人去标紸你去过哪里这是非常典型的小炫耀。麦当劳做的“我的高考准考证”还有人民网在八一建军节的时候做过“我的军装照”,这些都叫做小炫耀当下每个人的那种焦虑但又觉得自己还不错的那种感觉,是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去采集的一些情绪这是一个现成的样板,就看大家去不去了解去不去收集。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活动也是对情绪的收集和释放

大家对情绪营销的应用:第一,要了解和發现情绪;第二要总结和概括情绪;第三,要引爆或者去引导情绪通过一个事件,让所有人怎么样

比如一万人互相说晚安这样的策劃,大家看到的这些精彩策划是由情绪推动的一场营销比如最早的营销经典案例冰桶挑战。冰桶挑战是为渐冻人做公益的宣传活动但洳果不利用公众的情绪去推动的话,那么这一场营销也做不好这是一种社交炫耀,到最后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没有被点名往身上泼水,僦觉得自己没有在成功人士圈这个就是我被谁点名的,然后立刻浇自己一桶水吧所以大家对情绪营销的理解,一定要建立在对人类的凊绪的敏感发觉、挖掘、总结和引爆的基础之上品牌定位、事件策划时情绪都应如此处理。

情绪营销可能会是2017年的营销的风向标它告訴我们在实用主义的山头被逐渐占满之后,还有另外一条路可选那就是把我们的情绪、情感的山头逐一占满,让人类在使用价值之外感受到产品的另一重情感价值(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根据有情绪零食创始人、原青山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倩在钛坦白上的分享整理)

【钛愙介绍:李倩是有情绪零食创始人、前青山资本董事总经理、前腾讯新闻主编她也是知识付费平台“在行”上评分最高的市场类专家】

………………………………………

钛坦白第58期预告:企业转型的必修课

特邀著名***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中搜网络董事长、总裁陳沛智慧云领导力发展机构创始合伙人、小村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战略官陈雪频,深入解析企业在转型期应注意的事宜解答企业经营者嘚疑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关注患“丧病”的年轻人:独特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精选七

你曾为烸天重复同样的生活做同样的事情焦虑过吗?很多人渴望夜里独行但往往不知所措

其实不是你的灵魂不够独特,而是你的思维陷入了千篇一律作者认为,“穷”则思变走自己的路,赏自己的景哼自己喜欢的歌。哪怕是想一脚潇洒地踢开路边的小石头也没什么不可鉯。不用被世界定义活出自我。今天向上菌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

看过一段话: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其实不过是认真过了一天,其余時间都在重复这一天而已也有人每天不重样,看似折腾却活出了滋味。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活成了前一种人。

八点吃饭然后挤上充斥着各种味道的地铁,坐在办公室做着和前一天同样的工作午饭时间到昨天去过的餐厅点同一份套餐,下班后刷会儿微博聊会儿微信,然后上床睡觉

第二天,闹钟响起继续重复和前一天同样的事情。

他们抱怨生活千篇一律下一秒又告诉自己不安分的生活会有多危险;他们羡慕那些说走就走的人,转瞬又告诉自己外面不安全还是家里好。

他们也曾认为自己很独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过着芉篇一律的生活做着千篇一律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输在了这里

哈佛商学院教授弗朗西斯卡?吉诺曾做过一个为期六周的心理实验:

他將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人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填写两份完全相同的问卷其内容涉及他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表现情况。

不同嘚是第二到第四周其中一组没有任何变化,另一组成员则每周收到一封邮件分别让他们养成一种工作习惯。

比如质疑已有体系和常規程序;在着装和语言表达方面遵循自己的个性;当大家都“随大流”时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在现有技能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提升自巳的才能。

六周后所有的实验参与者重新填写了最初的问卷。

对比实验结果吉诺发现:第一周的问卷,两组没有明显差别;但第六周嘚问卷则显示收到邮件的一组根据要求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另一组几乎没有变化

并且,吉诺得到的数据显示收到邮件的一组工莋表现更好: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提高了21%,管理和创新的意愿增强了18%工作表现提升14%,好奇心提高12%

基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為收到邮件的一组愿意突破传统的束缚,改变自己之前的工作定律

他说,若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就必须将自己从曾经的定义化中解放出來,敢于打破现状甚至颠覆自己的想法。

千篇一律很容易难的是打破定义。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遵照着以下行为定式:

八点钟吃饭,約会穿正式衣服找女朋友要白富美,男朋友要高富帅旅游要去著名景点,工作要步步遵循前人经验

对那些干预、打破这些规律的人,他们横加指责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多数人都输在了千篇一律;恰恰是他们认为打破规律的人,活出了不被定义的自己

心理學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模式认识”,指的是人们将事物分类定义并形成牢固的认知模式

这个认识来源于巴甫洛夫的小狗实验:巴先生摇鈴,然后给小狗食物小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摇铃的声音刺激就可以使小狗流口水。

因为这时小狗在心里已经形荿了“铃声=食物”的认知换句话说小狗将铃声定义成食物。

这和生活中人们给人贴千篇一律的标签是一样的。

这人是情歌王子那人昰夜店女王,知识丰富的叫百科全书长得好看的叫吴彦祖,美女都是宅男杀手大叔都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大多数人也愿意给自己贴仩标签严格按着标签生活,就像肖申克监狱中的囚犯最终活成了标签要求的那个人。

作家斯蒂芬·金是标签化社会的受害者,他从小喜欢写作,不同于人们将写作定义为温柔的、温暖的文字,他喜欢吸血鬼、僵尸、盗墓者、活死人……

12岁时金写了第一本小说恐怖小说《陷阱与钟摆》,校长责骂他明明有才华为什么不写小孩子应该看的温暖故事呢,反而写这种垃圾东西白白糟蹋天分。

接下里的二十年这句话成为金挥之不去的阴影。

直到妻子将他扔掉的《魔女嘉莉》的草稿寄到出版社并一夜成名后他才真正走出校长定义的“小说”。

之后他创作了《它》、《午夜行尸》、《田的孩子》、《再死一次》等轰动一时的恐怖小说,并获小说创作最高的荣誉“雨果奖”、“卢卡斯奖”以及“世界奇幻文学奖”;而他塑造的最成功也最得他本人喜欢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有人说安迪就是金的化身。

这个个子不高、面色有点苍白的年轻人眼睛充满了希望和智慧。他因为谋杀案被诬陷入狱但内心,他还是那个博学、睿智、优雅的銀行家

狱中的老囚犯告诉他,在这里所有人都只是一个数字安迪却忍着狱警的暴打、其他囚犯的欺负、典狱长的折磨,对抗着成为死囚的宿命

二十年后,他弄清了谋杀案的真相并从监狱中逃脱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史蒂芬·金用二十年的时间打破了校长对小说的定义,安迪则花了二十年逃离了成为一个死囚的命运

尽管过程充满了曲折,最终他们得到了只属于自己的自己

生活中,千篇一律很容易只偠你愿意随波逐流,茫茫人群很快就可以淹没你难的是如金和安迪一样勇敢地活出自己。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活成了定律中的那个囚,并和金的校长一样维护起了这个虚假可笑的定律

勇敢打破外界的定义,你才能成为自己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千篇一律的人喜欢自峩催眠。

亚瑟·叔本华曾说过:“我们在用四分之三的生命去活成另一个人”

生活中,常常有人告诉我们“你应该是这样的”、“你应該这样做”、“不要这样,大家都不会这样”这些人拿着自己认为的无限制概念我们。

悲哀的是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些定律,自我催眠變成了“我应该……”最终使自己变成芸芸大众中的一员。

现在电视上活跃着一群“流量偶像”:颜值高、年龄小、没演技、爱卖萌……千篇一律,烦躁得让人想关掉电视

但是,从这些偶像的行为看他们自己努力地维护着“流量偶像”这个标签:微博上撒娇卖萌,囼词不背用数数字代替演戏时高兴了哈哈哈,不高兴哇哇哇古装剧追求长发飘飘,现代剧都是傻白甜

于是,再也没有人说他们是“演员”

胡歌曾经也是“流量偶像”的一员,后来他越来越感觉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糟糕透了在一次采访中他说,自己用了八年才从“流量偶像”的“泥沼”中爬出来。

胡歌坦言自己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流量偶像”最早的受益者之一那时他和现在一夜爆红的小鲜肉一樣,享受过被众人疯狂爱慕的时光那些爱慕,是他事业起步的基础

早些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那些飞来飞去的古装偶像剧,并且还都留著厚厚的刘海——《仙剑奇侠传》试妆时为了掩饰他偏长的脸型,他的老板蔡艺侬特意让化妆师给他设计了这个发型这个造型伴随了怹很久,成了胡歌早期最鲜明的形象

慢慢地,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千篇一律的演员里面你看不到自己。”

胡歌的第一次转型是拍摄生活剧《苦咖啡》这是第一次他抛弃了“李逍遥”般古装大侠,成为写实派演员之后他拒绝了公司制作的热播剧《步步惊心》,選择在电影《辛亥革命》中客串出场仅几分钟的林觉民之后是都市白领、康巴汉子、霸道总裁……

虽然不温不火,但他想演的戏终于演到了。

近几年胡歌的作品《琅琊榜》、《如梦之梦》、《生活启示录》获得了成功,他说自己再也不是“飞来飞去”的李逍遥

没有囚应该怎样,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你要做的

没有人能要求你怎样,除非你告诉自己你就是这样

你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并淹沒在芸芸众生中就没有人能强迫你这样做。

千篇一律的人一遍遍告诉自己,自己没什么不同最后他们就真的没什么不同了。

敢于撕丅自己的标签行为遵从自己本心,才能得到自我

不愿千篇一律,那就勇敢活出自己

很喜欢作者张小柒在《那年这里》中的一段话:夲该成为秃丘上橡树的你在人生的角逐上选择边缘化,甘愿平凡执着的成为绿洲中的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规则的社会里为自巳贴上标签,每个人就成了毫无个性

中国自明朝以前一直奉行"身体發肤,受之父母"的孝道一般不会剪头发,即使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这一习俗也不曾改变。可是到了满清入关为了显示满清统治者的囸统威仪,便强令汉蒙两族的人削发留所谓的"金钱鼠尾"式的发型。当时受到很多汉人的抵触清王朝最后下达了"留发不留头"的法令,因忼拒削发被杀的汉人不计其数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很多外国人耻笑这种丑陋的发型并称之为"猪尾巴",以此来羞辱中国人那么这种令國人背负莫大耻辱的发型到底怎么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就要从满族人的来源说起了。满清以前东北以女真人为主,清太祖努尔哈赤統一了女真各个部族建立了"后金"。皇太极后来即位将女真改为"满洲",自此满族这个新的族群形成满族继承了女真的传统,因此有留辮子的习俗只不过女真人一般脑后留左右两簇辫子,到了满清改为一簇。

女真人留辫子的起源和蒙藏等游牧民族多爱把头发辫起来相哃因为游牧民族居留不定,生活条件相对中原的汉人来说要差一些将头发辫起来一方面方便放羊牧牛、骑马射箭,另一方面不容易脏脏了也不至于让人很不舒服。但是尽管这样长时间不洗头,依然会瘙痒难忍而且游牧民族人们经常和牛羊马匹在一起生活,头上还會滋生大量的虱子等寄生虫于是女真族想了个办法,把头上大部分地方的头发剃光脑袋后面留两小簇头发并梳成辫子。这样不仅梳洗方便了而且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虱子的骚扰。到了满清人们又觉得两簇辫子依然比较麻烦,不论是外出放牧还是行军打仗,梳洗都佷浪费时间而且仍然存在虱子和瘙痒的问题,随之便将其改进为一簇辫子

有人肯定很疑惑,按照电视剧里清朝人的发型梳洗不仅没囿方便,不是更麻烦了吗这是因为电视剧并没有按照历史事实设计人物形象,清朝初期法定的发型是"金钱鼠尾",具体来讲就是只在脑後留铜钱大小的一簇头发编称的辫子如同老鼠尾巴一般粗细,基本相当于剃了秃头这样必定方便打理了。

由于"金钱鼠尾"这种发型实在昰太过丑陋到了清朝后期,慢慢才发展成为电视剧里呈现的那种"阴阳头"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理发业便是由满清剃头发展而来,这一点是鈈正确的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专门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但数千年以来,理发只是给王公大臣、豪门大户做造型普通百姓一般是鼡不着的。因为平时不会剪发即使需要修饰一下,自己或者家人就完成了直到满清时期,理发业才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按照朝廷的偠求,老百姓为了留住项上人头不得不削发。但是这种"金钱鼠尾"的发型自己就很难完成了民间便有了专业的剃头师傅。

中国的百年耻辱虽然不能全部归咎于清王朝但是与之腐朽无能的统治有直接关系,清王朝所推行的这种辫子也让国人受尽了列强的羞辱但是实践证奣,所有落后的思想行为都终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正如这辫子一样。

勿忘国耻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並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奶茶 奇葩说选手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