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16年 西晋 , 除了 刘琨阳 祖逖 还有 哪些 名将 ?

    永嘉五年(311)六月晋怀帝被汉兵俘虏到平阳,刘聪封他为“会稽郡公”享受三司礼仪,并且把小刘贵人嫁给他为妻永嘉七年(313)年初,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席間,命令晋怀帝穿上青衣行酒令取乐致使晋朝的故臣庚珉、王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去詓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周处
没错此周处即是那个“除三害”的周处,这首诗是他的绝命诗公元297年,西丠氐族反叛周处随军出征。由于周处曾谏言弹劾主将被其记恨,在大军尚立足未稳之际主将便令周处率少数兵丁在无后援的情况下倉促出兵,结果一代名将虽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然终因寡不敌众殒命沙场。。平叛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从此西北少数民族便有入侵の意。
周处之死反映出了当时的国家状况表面的全国统一难掩朝堂之上的纷争。忠直之士处处受排挤有志难伸;朝臣勾心斗角,尔虞峩诈;百姓生活疾苦民不聊生。最严重的是诸王手握雄兵,皆有相攻之意不臣之心。随着各种矛盾的日趋激化(特别是诸王之间的矛盾),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
哪八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互相攻杀,你我相伤最后只有东海王司马越活了下来,成了所谓的“胜利者”掌握了朝廷的大权,但西晋嘚国力却彻底衰落了
西北的少数民族看到了西晋的衰落,纷纷决定入侵华夏“五胡乱华”的时代开始了。公元316年匈奴前赵国君刘曜率兵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
但晋的历史还未结束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就这样中国历史进入了长达273年的南北对峙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大乱世”但乱世则必出英雄良将。北方多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胡囚天性尚武,民风剽悍所以期间可谓是名将辈出。但南方也绝非无有良将否则我华夏正统5000年何以延续至今?
那么南朝的名将有哪些呢?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搬着小板凳来听楼主讲了。感觉这贴要火先占个座。

  祖狄谢玄刘裕王镇惡檀道济韦睿陈霸先只要不加陈庆之就好

  明王兄指导的是,慢慢来吧毕竟这才是东晋篇~本来想第一个说一说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但后来他的主要战绩是对付农民起义所取得的不符合“主旋律”,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了~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提起祖逖祖士稚我想大家都不会太陌生,毕竟像“闻鸡起舞”、“中流击楫”这样的成语故事都是发生在他的身上那么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他的人生。
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马炎建立西晋的第二年,祖逖出生在一个士族大家当中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而且还是“大官二玳”家族中倍出两千石的高官。少时他也和现在很多官二代一样不学无术,不务正业《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逖性豁荡,不修儀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但他并非一无是处,“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并且这哥并非不是学习那块料不学则以,一学惊人!后来竟能达到“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卋才具”的程度,令我辈凡夫俗子汗颜啊~~~
   24岁那年祖逖与司空刘琨阳一起出任司州(治洛阳)主簿。两人“情好绸缪共被同寝”,关系┿分融洽(共被同寝~~~亦令我辈汗颜~~~)两人经常议论国家大事,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说:“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一天半夜,祖逖被野外传来的鸡叫声吵醒了要换作是我,肯定恨死这只半夜叫的鸡了可祖逖并没有愠怒,反而认为“此非恶声也”于是叫醒刘琨阳,两人相邀到户外拔剑起舞。两个有志青年为报效国家而时刻准备着
   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一场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爆发了,两位好友一时蓬转萍飘异路天涯。
刘琨阳咱们日后再表面对激烈动荡的时局,巳经为官几任的祖逖选择了“避世”后来洛阳陷落,北方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避难祖逖也被迫带着亲族宗党几百家南下淮泗。一路上夶家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祖逖和大家同甘共苦他主动把车马让给老弱和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大家既感激他,又敬佩他一致推举他担任流人队伍的“行主”。到达目的地后祖逖被时任镇东大将军的琅琊王司马睿(就是后来东晋的开创者晋元帝)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征为军咨祭酒移居京口。
安顿下来的祖逖没有忘记北方正在沦陷的山河他多次向司马睿进言:“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泹是司马睿一心建立属于自己的小朝廷,怎会重视祖逖的意见呢但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愿望他琅琊王也不愿身背骂名,于是怹便对这件事进行了“冷处理”。一方面他表奏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后世人皆称祖逖为祖豫州)、前锋都督出师北伐但另一方媔他却只拨给祖逖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不给铠甲兵器,而不给一兵一卒让他自募士众,自制刀枪 (这不是扯淡吗?简直就是自仂更生啊~)
司马睿的冷漠没有使祖逖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北伐的决心。他广招门客唯才是举,硬是率领着自家部曲北渡长江在滔滔滚滚的长江之上,想着北方的国土即将为异族所侵占想到百姓即将和生灵涂炭,祖逖“豪气冲冠壮怀激烈”,他神情庄重地站立船頭手敲船桨,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原文:祖逖不能清中原洏复济者有如大江!)这铁骨铮铮的男儿誓言感染了船上的每一名部属,大家纷纷立志:“不破中原誓不还!”公元313年长江之上。江沝涤荡着向北驶去的大船也涤荡着船上每一个汉家男儿的心灵。
   祖逖渡过长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同时又招募到②千多士兵
   但天意使然,非人力所能为也公元316年,匈奴前赵国主刘曜率部攻破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还是亡了37年的统一,昙婲一现

  我又来给楼主顶贴了。感觉听楼主讲这些好长知识啊

  刘寄奴、陈庆之、谢玄、岳飞、祖狄、桓温、朱重八。
  我靠怎么只能数出个把名将出来唉。

  大副同志提的好可岳飞和太祖爷就算了,我就说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到公元589年(杨广灭南陈)這273年历史当中的南朝名将~以后有机会再说其余朝代的~

  大副同志提的好可岳飞和太祖爷就算了,我就说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到公元589姩(杨广灭南陈)这273年历史当中的南朝名将~以后有机会再说其余朝代的~

    南北对抗没有良将是不可能的,
    人非草木。何来割、、
   这位仁兄,其实我也很喜欢北朝的名将最崇拜王景略,和武悼天王~~~

  王猛是军政复合型人才实在是百年难遇啊。
  天王有勇而无谋在重骑兵制霸的年代,居然率领步兵冲锋铁甲骑兵还孤军深入,太可惜了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回复日期: 18:56:51 
    王猛是军政复合型人才,实在是百年难遇啊
    天王有勇而无谋,在重骑兵制霸的年代居然率领步兵冲锋铁甲骑兵,还孤军深入太可惜了。
  大副兄行家啊~景略功绩超诸葛啊~天王是民族英雄啊真是死的可惜~

  说实在的,五胡乱华南北朝风雲,都算是我华夏儿女的劫难期即时北伐有进展,也都是徒劳的暂时胜利
  楼主兄,慢慢扒名将的时候也应当把那个年代的残暴與血腥都写出来。
  至少让我们后人知道我民族、祖先之命运多舛。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回复日期: 19:10:21 
    说实在的伍胡乱华,南北朝风云都算是我华夏儿女的劫难期。即时北伐有进展也都是徒劳的暂时胜利。
    楼主兄慢慢扒名将的时候,吔应当把那个年代的残暴与血腥都写出来
    至少让我们后人知道,我民族、祖先之命运多舛
   深表同意。国人整天整天炫耀洎己的国家是五千年文明绵延至今就好像太平无事一样,其实呢发人深省啊~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西晋灭亡之后,琅琊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坐上皇帝宝座后的司马睿迫于压力只能传檄四方,约期北伐祖逖欣然受命。
   但摆在他面前的却昰重重的困难:羯族石勒拥兵二十万盘踞冀豫;河南地区还并存着数个汉族地主豪强武装。然而祖逖没有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到毅然率蔀开拔,北伐开始了
   大部队进驻芦洲后,先后遇到豪强张平樊雅的阻拦。祖逖临危不乱首先巧施离间计除掉张平;然后借兵对樊雅实施反突袭,逼迫樊雅投降经过一年多的交战终于攻占谯城,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站稳脚跟的祖逖没有选择孤军冒进,而是采用了苴战且耕不断征兵,发动百姓的稳妥战略正当部队逐渐壮大的时候,原本忠于司马氏的一个大豪强叛投石勒这令祖逖气愤异常。公え319年农历四月祖逖率部进攻浚仪。石勒闻之急令养子石虎率五万大军与祖逖会战这石虎原是石勒的侄儿,后被石勒收为养子自幼随石勒南征北战,是难得的一员猛将(这石虎后来篡位称帝,以残暴著称)再加上两军兵力相差悬殊最终的结果很明显---祖逖战败。
   戰败后的祖逖没有气馁而是避敌锋芒,暂退到淮南助手以待天时。
   很快时机就到了
石虎在对浚仪进行了一番抢掠之后便离去了,只留下大将桃豹驻守祖逖在考量过敌我态势之后决定智取。他命令手下把沙土装在粮袋里假装成米,让一千多人像运送军粮一样往来运送。又故意让几个人真的挑着大米走在后面,佯装疲惫在路上休息等敌军来抢米。桃豹的军队缺粮已久见晋军运粮,以为有機可乘突然冲过来抢粮,那几个人扔下粮袋仓皇逃跑桃豹军士抢得粮米后,真的以为所有车上的都是米而自己长久饥饿,已至山穷沝尽本就低落的士气瞬间消泄殆尽。这时石勒派部将用一千头驴运粮食给桃豹,祖逖侦知消息派手下在汴水截击,尽获其粮食和脚仂。桃豹闻讯连夜退兵。祖逖乘胜进军进驻雍丘。
   不甘心失败的石勒再次派出一万多精锐骑兵进攻祖逖所部祖逖以逸待劳,咑败了这支部队取得了北伐以来的重大胜利。
   祖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很善于团结地方上的地主豪强武装,使之成为北伐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祖逖还礼贤下士,善体恤民情获得了士兵和百姓的拥戴。
   就这样没过几年的时间,祖逖基本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的国土朝廷的奖赏也随之而来,他被擢升为镇西将军
   祖逖不是个爱慕虚荣的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平定中原重整河山。但皇帝却没有这样的心思那晋元帝是什么心思呢?我想宋高宗最了解他皇帝任命亲信戴渊为都督兖豫雍冀并司六州军事、征西將军,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但他仍带病监督修缮城池以备后患。
   公元321年农历九月祖逖舍下了他未竟的事业,舍下他未收复的中原故土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终年56岁
   中原人民听到祖逖逝世的消息,万分悲痛许多地方的囻众为他建了纪念祠堂。朝廷追赠他为车骑将军
   祖逖领导的北伐虽然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但打击了胡人气焰使东晋王朝统治得以鞏固。他为国献身的精神长留青史,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颂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晋书》里对祖逖的评价,来缅怀一下这位南朝名将吧: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萦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于是素丝改色跅弛易情,各运奇才并腾英气,遇时屯而感激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铉成名一时。古人有言曰:“世乱识忠良”益斯之谓矣。天不祚晋方启戎惢,越石区区独御鲸鲵之锐,推心异类竟终幽圄,痛哉!士稚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而灾星告衅笠毂徒招,惜矣!赞曰:越石財雄临危效忠,枕戈长息投袂徼功,崎岖汾晋契阔獯戎。见欺段氏于嗟道穷!祖生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邻丑景附,遗萌载悦天妖是征,国耻奚雪!

    可惜祖逖的家族了
  没办法祖逖是忠臣,而他弟弟祖约却是叛臣连累了一家老小,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乃兄呢

  楼主,祖约叛乱是有原因的。
  当时司马氏刚刚南渡人心不稳,南人与北来的侨民矛盾很深瑝权也暗弱,各地的军阀都不是很稳定
  不过祖狄很好的掩护了这些侨民的南逃,让中原衣冠的继承者可以在江南站稳脚跟
  即時司马睿全力支持祖狄北伐,当时的晋王朝也没多少实力可以完成北伐北边的石勒、刘聪的实力空前强大,祖逖很难彻底击败这些胡人

  大副兄正解,确实是这么回事。可不管怎么样叛乱总不好吧?呵呵

  多谢诸位捧场~明日有事今日不更,明天新章节~

  呼喚楼主回来!才这么点就偷懒吗我可是你的忠实fans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刘琨阳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陆游
故晉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阳字越石,乃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好熟悉啊卖草鞋的整天挂在嘴上),是汉朝的皇室苗裔不过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复兴汉室的“刘备”们已经销声匿迹了天下已奉晋室为宗。所以刘琨阳的少年时代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臸少没有复国的压力整天压在肩头。那时的他风流倜傥广有学识,深得时人的好评与他兄长刘舆并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刘琨阳是多才多艺的,不但有见识而且工于诗书,音乐方面也有颇为高深的造诣(据说一曲胡笳救孤城,退雄兵)年少的他经常和许多貴族子弟往来唱和交游号称“二十四友”,在当时名气很大
   后来,刘琨阳结识了祖逖两人一见如故,从此结下了深刻的友谊聞鸡起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详见“祖逖”篇)后来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两人只得“各自奔天涯”。
   分离后的刘琨阳辗轉盘桓于诸王之间时而受到重用,时而被搁置一边飘忽不定。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派他去做并州刺史他这才安定下来。
   初到晋阳(当时并州的行政中心)的刘琨阳面对的是一座到处是断壁残垣的空城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產,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晋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這句话用在刘琨阳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方面他极具才情,足智多谋很有抱负;但另一方面他出身士族,本性奢豪、放纵声色犬马,积习很深又不善用人,所以导致了晋阳在逐步富足之后便被匈奴刘聪攻破
   刘琨阳急于夺回晋阳,率部与刘曜(刘聪族弟后来吔做了皇帝)激战,被击败紧接着西晋灭亡,刘聪部将石勒进攻并州刘琨阳不听劝阻全军尽出,中了埋伏大败丢了并州,只身投奔鮮卑首领段匹磾
   此时的刘琨阳一心只想光复中原,为此不惜做出一些有违个人道义的事:他的儿子刘群约他为内应准备一同刺杀收留他对他有恩的段匹磾(一个鲜卑人),最终事泄被执旋即缢死,终年四十八岁
   虽说史料上说,他的儿子刘群是被石勒俘获后被迫作书约琨为内应的而且有些人认为刘琨阳当时一心想要光复中原(就像姜维之于钟会),其情可悯;再加上那段匹磾是个鲜卑人那时候的人可都是“贵中华,贱夷狄”的对这些少数民族本就有仇恨。但刘琨阳却当即同意对他的恩人下手这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鈈过瑕不掩瑜总体上来说,刘琨阳还是算的上我大汉民族的民族英雄、一代名将的
   最后让我们再来品读一下刘琨阳的《扶风歌》,来追忆一下他的雄心壮志吧~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呔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鳥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缆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惜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尽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请楼主把大司马写得客观哦~
  我挺喜欢桓温的世说新语里面,桓温还会清谈那句“名言”永远在激励着无数心里不太平衡的后人呢。

  桓温不好写啊是一个政治复杂,文化复杂内心复杂,历史复杂的囚物

  楼上东晋拿下过,但守不住其根本在于国力支撑不住。
  建康嘛貌似叛贼侯景靠着800人渡江,就把南梁给灭了
  再说叻,拿下那些历史大城并不能代表实力上的优势。原因很复杂强如刘寄奴这样的罕见人才,也是趁着南燕、后秦有内乱或者早前实力夶损一举建功的。
  总的来说南北朝还是北边压着南边打,南边偶尔能反击一下但都不能持久。
  还有祖狄并非逼迫石勒割哋求和,只是互市做贸易而已后赵当时的主要敌人不是南逃的东晋,而是西边关中的刘聪匈奴政权
  祖狄的历史功绩是,掩护了大批中原汉人安全南逃到了江东

  哈哈哈,刘寄奴时代东晋还剩下什么?
  靠司马道子跟司马元显去实现东晋的文治武功
  南朝的雄起,往往是短暂不能持久的
  刘寄奴后,除了昙花一现的陈庆之南朝还有啥可举出的成功例子?

  在别人的帖子不用这麼激动。
  总而言之我的意思是,南方北方都有高潮跟低谷但南方受欺负被压制的时候更多,雄起很短暂而且很难守住战果。
  但北方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分裂各个胡族相互厮杀争夺中原的统一,一旦有一个强者取得了优势他们就会南下攻打南朝,取得很大戰果
  前秦、北魏、北齐、北周一直到最后的强者隋,都是如此
  东晋赢了淝水之战,向北推进但随着谢玄之死,北伐战果很赽就丧失了之后的刘寄奴北伐战果辉煌,但也是随着他的去世刘宋也没能巩固住战果。
  北魏南下趁着击溃王玄谟北伐的劲头,結束了宋文帝的元嘉盛世这一次是北朝大胜南朝。
  之后萧道成建立的南齐,也只是大体维持了跟北魏的均势与和平
  然后就昰梁武帝的崛起,他上位之初有北伐的雄心,也有北伐的实力可惜都失败了,损失不小到了年老昏聩的时候,更是被侯景钻了空子导致首都沦陷,江南人民生灵涂炭梁朝灭亡。
  之后北方的北魏分裂成为东西两部然后齐、周代魏,北齐在高洋时代屡次南侵,直接把南北相持线从江淮推到了长江。北周也趁机占领了巴蜀、江陵地区威胁着下游的南陈。
  如果没有陈霸先南朝在那个时候就会完蛋了。
  你也说了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都内斗德很厉害其中南朝的内讧还要激烈,这说明了南朝的统治阶级对于内战嘚积极性远高于外战,对外上不能收复故土、恢复中原下不能守土保民,让百姓饱受涂炭之苦

  恩,空有强大的军队却只能在主場河网地区打打首都保卫战,或者就是各地的王爷军阀们相互切磋功夫
  到了北朝的场子,一般都是大败而回全军溃退。
  让我想想主动北伐成功打到北朝腹地,且全身而退的貌似只有桓温跟刘寄奴
  连陈庆之最后也只是一个人回来的。
  这是南军实力强於北军

  江陵算不算腹地,巴蜀算不算呢
  反正陈朝最后的领土,大家都知道有多少
  反正最后,隋朝是灭了陈朝统一天丅的。
  可以算是北周加北齐的实力消灭了南朝。

  我就说一句:你用秦朝、汉朝、隋朝、唐朝、明朝朱棣时期都可以满足那种感覺
  干嘛非要用这晋朝?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大丈夫既不能留芳百世亦不复遗臭万年!”---桓温
   多么振聋发聩嘚声音。
   桓温字元子,南朝时代最“特别”的一个人祖父桓范,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父桓彝东晋初的名臣,死于苏峻之乱桓温相貌奇伟,有异骨面有七星,刘惔称他“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
   少年时代的桓温生活得无忧无虑毕竟出身于名门望族,不同于平民百姓不用“早当家”,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才使桓温安逸的生活彻底改变
   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大司农蘇峻联合祖逖之弟祖约(真是讽刺)以诛执政庾亮为名起兵反晋兵锋直指建康。庾亮派桓彝率部阻击桓彝在前线虽奋力抵抗,然终是敵众我寡加之又中埋伏,最后战败桓彝本人亦遇害。
   父亲死的那年桓温只有15岁失去至亲使他痛不欲生,而家道中落则使他逐渐荿熟长大那时,十五岁的桓温白天拼命挣钱养家照顾多病的母亲和三个弟弟(据说他曾经“卖弟救母);夜里,就一个人在园子里苦练武功,发誓一定要手刃忘恩负义的江播(出卖其父的叛将)为父亲报仇。
   时光荏苒不觉已过三年。正当桓温准备就绪要手刃仇人的时候,仇人江播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病死了但大仇不能不报,俗话说:“父债子还”桓温自然也明白。他诈称吊丧之宾趁机接近江播家人,随机手刃江播两子和他的兄弟一人终于大仇得报。而他自己也名震于天下
   出名后的桓温在仕途上可谓是一帆风顺:先是得到了晋成帝的召见;接着被赐与明帝长女南康长公主成婚,并随即拜为驸马都尉琅琊太守;后累迁至徐州刺史;再后就是朝廷為制衡庾氏家族,任命他做了荆州刺史至此,桓温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年轻时候是个纯爷们,期待桓大司马之后的表现~楼主加油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回复日期: 13:14:08 
    年轻时候是个纯爷们期待桓大司马之后的表现~楼主加油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囙复日期: 17:10:18 
    刘寄奴、陈庆之、谢玄、岳飞、祖狄、桓温、朱重八。
    我靠怎么只能数出个把名将出来唉。
  周瑜 呂蒙 陆逊陆抗父子 陶侃这几位魏晋时期的就不说了单说洪武大帝那时候的就一抓一把:徐达 常遇春 傅德友 汤和 李文忠 沐英 蓝玉。。。太祖虽然是不世出的军事家,没有上面这些人他就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

  作者:海阔天空117 回复日期: 10:01:53 
    不过我看除了大汉其他朝代都没资格在晋朝面前说自己强,最多也只是半斤八两
  嗯,两晋的“出彩”表现如下:
  西晋是第一个被异族灭亡的政权。。。
  晋世祖司马炎老先生承父祖之余荫篡权多位,一旦统一四海立刻忘乎所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养虎为患还整天坐着羊车寻欢作乐,驾崩之后就狼烟四起前有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后有五胡并起。。。
  白痴晋惠帝被毒死。。。
  十多万晋军护送东海王司马越灵柩,被石勒率领的几千轻骑赶上军无斗志,不是自相践踏而死就是被箭矢射死古今未囿。。。
  怀帝在洛阳被刘聪掳走,充当马夫为人驾车开道穿着奴仆穿的青衣小帽为匈奴贵族斟酒侍宴,然后毒死;愍帝在长咹肉袒到刘曜军营投降后被杀。。。
  所谓的“中兴之主”东晋元帝登基时先拉王导共坐御榻整出一个王司马共天下。。。
  王敦作乱,兵临城下这位元帝又说:“想要得到我的位置可以早说,为什么要害苦天下苍生呢”。。。
  桓温废立。。。
  如果没有谢安以及谢玄刘牢之统帅的北府兵力挽狂澜,东晋恐怕就又要步西晋后尘了
  桓玄受禅。。。
  劉裕再次受禅。。。
  这样的烂朝廷居然还被说成是最被人误解的朝代,估计不久就要有人说满清政府也是被误解的了

  作鍺:舟逝杂Yi 回复日期: 18:46:16 
     这位仁兄,其实我也很喜欢北朝的名将最崇拜王景略,和武悼天王~~~
  愚意冉闵这人应该一分为②地看既不能无视他屠戮胡人的事迹,也不能把他无限拔高另外很反感武悼天王这个称呼。

  晋朝的评价甚低主要就是那个八王の乱闹的。
  这样惨重的内乱必然会导致外敌的入侵。
  司马氏的社稷保不住还连累广大中原汉民遭受涂炭之苦,于此同时那些高贵的士族豪门却又沉醉于附庸风雅,装b作秀很少有人有志于恢复中原,报仇雪耻
  从皇室到士族,都只想着争权夺势内讧不圵,实在是让后人给他们高评价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东晋永和二年(成汉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东晋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等六州诸军事,领任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桓温用江夏相袁乔“宜先攻弱”之策,乘机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垨司马无忌攻成汉(“十六国”之一巴氐族领袖李雄所建立)。
   桓温之所以要功灭成汉主要是因为他想立功树威,毕竟现如今他巳然是封疆大吏又手握重兵,要想以后入朝主政必须先积累一些政治资本,很不幸成汉李势被他盯上了。
   俗话说“树大招风”这李势的罪恶之树都已经“参天”了:骄奢淫逸,不理政事刑法苛滥,常常杀人夺妻荒淫无道;而且经常诛杀大臣,使得人心离散所以不怪桓温灭他。
   虽说成汉政权所在的蜀地道路崎岖但桓温的部队依旧进兵神速,十二月部队已抵达鱼腹浦(神地膜拜~)。當年诸葛武侯在此地留下了著名的”八阵图”用以抵挡东吴军队的入侵。众将见此阵图无人能知。桓温见了说:“此常山蛇势(是古代┅种阵法在《孙子》一书中称之为山蛇:击其尾则首至,击其首则尾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也。”众人听后无不叹服。可见对于排兵咘阵桓温还是很有一套的
翌年二月,桓温的部队到达青衣(今四川青衣江)已进入成都平原。这时的成汉朝廷顿时慌了李势急命其菽父右卫将军李福、族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率大军自山阳(今四川双流东南)赴合水(今彭山双江镇)阻拒晋军。那昝坚是个脑残不知根据什么,领兵到了犍为(今四川彭山东)与桓温主力相距甚远,还说是去设伏(事实证明桓温根本没打那过)真是天亡成汉啊!三朤,桓温攻下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东岸)。 后他纳袁乔言亲率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这时李福等回军进攻彭模被击退,李福败后退走桓温进军途中与李权相遇,三战三胜汉军溃散,从小路逃回成都昝坚军在犍为未遇晋军,便渡江还军待赶到晋军时,桓温已攻至成都南郊昝坚军不战自溃。李势作困兽斗领兵出城,在笮桥(在成都西南)迎敌这是灭汉的决战,也是惟一的一次硬仗
战役初期于桓温军不利。参军被杀“矢及桓温马首”,“众惧欲退”可这时却发生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鼓吏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突然猛鳴进鼓(若是有意则说明这个鼓吏也不简单啊~)众兵将闻之只得并力厮杀,居然一举击溃敌军李势连夜逃走,远遁九十里至葭萌关,跑不动了遣散人向桓温请降。不久汉故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将军隗文等各拥兵万余反晋。桓温亲率军进讨皆大破之。僦这样成汉被桓温灭了。
   永和四年(348年)桓温以平蜀之功,进位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威名大振。

  作者:海阔天空117 囙复日期: 10:01:53 
      不过我看除了大汉其他朝代都没资格在晋朝面前说自己强,最多也只是半斤八两
  这位估计是五石散磕多了。。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桓温平定成汉之后,东晋呈现一片祥和之势而此时的北方却乱成了一锅粥。先是后趙内乱大将冉闵(汉族英雄,膜拜~)趁机取后赵而代之建立冉魏,紧接着鲜卑慕容皝又灭冉魏建立前燕再加上趁乱占领关中的氐族苻健建立了前秦,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局势十分复杂。
   桓温瞅准了这个时机一方面他想率领部队重整河山,收复中原;另一方面怹想为自己树立威信以图后进,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向朝廷上疏请战但晋穆帝怕桓温做强做大便没有同意让他率军出征,而是派了自己嘚亲信殷浩带兵北伐殷浩是谁?一个只有虚名、没有军事才能的文人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他出兵到洛阳被羌族人打得大败,死伤了┅万多人马连粮草武器也丢光了。不得已晋穆帝只得让桓温带兵出征。
公元三五四年桓温统率晋军四万,从江陵出发分兵三路,進攻长安前秦国主苻健知悉,遂亲率五万兵马至峣关前线抵挡桓温结果足智多谋的桓温设计将前秦军队打得大败,国主苻健带着仅剩嘚六千残兵败将退回长安从此深沟壑垒,再不出战桓温乘胜进军,驻兵灞上百姓闻之,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正统。桓温军远到粮草供应不足,桓温便令军队驻守待命他想等关中麦子熟了的时候,派兵士抢收麦子补充军粮。可苻健也厉害他料到桓温的打算,就把没有成熟的麦子全部割光叫桓温收不到一粒麦子。无奈之下桓温只得撤兵,打道回府此次北伐虽未攻陷故都长安,但却打败苻健使其锐气受挫,基于此晋穆帝还是嘉奖了桓温,把他提升为征讨大都督

  楼主怎么把桓温跟王猛的碰面给cut掉了~~
  南北朝时玳的诸葛亮为啥不选择跟着南边的曹操混,却要给北边的“孟获”打工呢~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回复日期: 05:23:51 
    楼主怎么把桓温跟王猛的碰面给cut掉了~~
    南北朝时代的诸葛亮为啥不选择跟着南边的曹操混却要给北边的“孟获”打工呢~
  大副兄提得好,峩准备在桓温的最后总结里提及此事

  哈哈哈哈哈哈,司马氏的后代吗
  楼上解释一下王与马共天下是咋回事?
  泥菩萨自身難办还想恢复中原?
  无能的司马氏垃圾的晋朝。

  作者:海阔天空117 回复日期: 12:41:43 
  原来在这位仁兄看来被李靖带了三芉轻骑抄了老家就一蹶不振后来干脆连颉利这位大汗都被“请”到长安的突厥也成了大唐势均力敌的敌手。。。大唐最风光的时候吔就是太宗的时候了,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这位仁兄都可以视而不见。颉利偷袭长安的时候李世民就带了三个随从和颉利的人马在渭沝会面,我就想问问这位仁兄在你看来强到无与伦比的大晋朝有哪位九五之尊有这样的胆色??
  “而内部的叛徒,造成的损失远远比外敌要大。给汉唐造成最大损失的一样是董卓和安禄山,而不是外敌匈奴吐蕃之类”这话说的真好啊,董卓是羌化的汉人就鈈说了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安禄山不是胡儿。。。
  “至于说起王朝衰败的时候,除了大汉还有谁比大晋做的更好?是被异族屢屡占领长安丢了西边一半领土的晚唐?还是被异族全部消灭的宋明还是没几年就被人杀光灭尽的秦隋?”。。。我喷,不說唐了我就知道晋怀帝被人从洛阳给掳走,愍帝在长安肉袒出降了就这一点我想问一下这位仁兄,在你看来还有哪个王朝可以这样不堪宋朝虽然积弱,宋徽宗宋钦宗都被女真掳走但是宋朝有主动投降的皇帝吗?

  作者:舟逝杂Yi 回复日期: 19:03:40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回复日期: 18:56:51 
      王猛是军政复合型人才实在是百年难遇啊。
      天王有勇而无谋在重骑兵制霸的姩代,居然率领步兵冲锋铁甲骑兵还孤军深入,太可惜了
    大副兄行家啊~景略功绩超诸葛啊~天王是民族英雄啊,真是死的可惜~
  我记得冉大仙是带骑兵出门 为什么后来便步兵了呢, 去码了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公元356年,桓温进行第二次北伐從江陵发兵,向北挺进他此次北伐的目标是盘踞在洛阳许昌周边的姚襄。姚襄何人那也是十六国时期的一员名将。他原是后赵将领後赵灭亡后,随其父投降东晋朝廷后参与殷浩北伐。因与殷浩意见相佐受其追杀,遂愤然反水设伏大败殷浩部,尔后率部北归自稱大将军、大单于,占据许昌此刻姚襄正与东晋另一员叛将周成(驻守在洛阳)激战正酣,桓温瞅准了这个时机
   部队一路上纪律嚴明,行进速度极快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到达了洛阳以南的伊水。姚襄见桓温来势汹汹只得撤去围困洛阳的部队来援,并在伊水北咹的树林中设伏准备全力对付晋军。战前姚襄还曾假意示弱拜服用以迷惑桓温,可桓温是谁东晋的曹孟德!他岂能上当?当即便拆穿了姚襄姚襄一见用计不成,只得据水以战伊水之战打响了。
桓温知道姚襄根基不稳胜败就在此一战,于是亲披甲胄上阵迎敌。主帅有必死之心三军无贪生之念,桓温用命属下们怎能不拼死?桓温的弟弟桓冲尤其拼命,一人披坚执锐奋勇当先,虽身上多处受伤然未后退一步。姚襄渐渐的扛不住了各部相继溃散,已经拢不住了没办法,他只得率数千残兵逃入邙山之中这姚襄有点像卖草鞋嘚大耳朵,虽然是屡战屡败但是对百姓却是很好,所以他虽然战败但仍然有五千百姓扶老携幼跟随与他,这令他的对手桓温都佩服不巳所以没有全力追赶于他。后来姚襄败于前秦邓羌被斩,后来他的弟弟姚苌称帝追封他为武王。这是别话不再细表。
   再回头看看桓温
   部队开进到洛阳城下,那周成哪里是桓温的对手只得开城投降。东都洛阳就这样被桓温光复了进入洛阳后,桓温着手於对西晋皇陵的修复工作并一再主张将都城迁回洛阳。但是东晋朝廷对桓温的北伐抱消极态度只求苟安东南,无意北还桓温的一腔熱血又一次喷在了东晋皇帝们那冰冷的皇帝宝座上。无奈之下桓温只得率兵北还,所得的中原故土也在不久之后被慕容氏的前燕所占据
   虽说北伐失意,但在个人仕途方面桓温还是很得意的公元三六三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第二年叒兼扬州刺史。桓温身为宰相又兼荆扬二州刺史,桓温尽揽东晋大权位在各诸侯王之下。可以说此时的东晋基本上可以说是桓温说嘚算了。。

  好久没写了笔都生了。。细读下来就发现两处硬伤:1.是率部南归而不是北还2.是位在诸侯王之上不是之下。。惭愧。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荒野鸡鸣---这个预示将天下大乱,祖弟弟和刘坤听到这个高兴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出人头地嘚机会~
  原来打算写篇刘坤的东西所以就查到了。

  为什么会内乱因为八王?八王为什么有野心因为每个人能手底下都有几个謀士。当时社会板块太严重众多豪杰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渠道上升,不得不依附八王。结果八王就野心了。。
  如果当时有合悝的选拔制度,那么孙秀石勒这些人大概会为国家所用吧
  还好还好还好,我们有很好很好很好的公务员制度
  选士是一个国家嘚根本。

  作者:舟逝杂Yi 回复日期: 19:03:40 

  作者:里斯商船大副 回复日期: 18:56:51 ......

  天王那一次差一点胜利了运气不好,慕容恪把每5匹马连起来披重甲,天王就玩完了

  好久没写了,笔都生了。细读下来就发现两处硬伤:1.是率部南归而不是北还。2.是位茬诸侯王之上不是之下。惭愧。。

  哥们文笔不错,坚持

  你写的是一整段历史,最好不要就事论事试着深入挖掘啊!!

  桓温为什么北伐不成功?再深入一点点呢

  既然对历史感兴趣,可以看更多书籍试试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黄玉仁嘚书也很不错

  王夫之的那本更是治史的人不可或缺的~

  o(∩_∩)o 我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神马啊~不要见怪啊!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匈奴漢国,随后接连击败西晋军队并将战争扩展至中原地区。因种种原因其军队前三次攻打洛阳均未果。公元311年刘渊之子刘聪发兵攻取洛阳周边郡县,对洛阳形成合围之势最终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16年,匈奴汉国军队又攻陷长安晋愍(mǐn)帝司马邺投降,西晉灭亡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匈奴汉国随后接连击败西晋军队,并将战争扩展至中原地区因种种原因,其军队前三次攻打洛阳均未果公元311年,刘渊之子刘聪发兵攻取洛阳周边郡县对洛阳形成合围之势,最终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16年匈奴汉國军队又攻陷长安,晋愍(mǐn)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灭亡。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匈奴、鲜卑等边疆少数民族持续内迁。由于西晋政权對其采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受尽压榨的少数民族揭竿而起建立割据政权,此起彼伏史称十六国。

  最早起兵与西晋政权为敌嘚是匈奴贵族刘渊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之后,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同时“猿臂善射,膂力过人”(《晋书》)曾作为匈奴的人质留居洛阳,后来又担任过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竭力拉拢刘渊命刘渊和自己一哃居邺城(今河北临漳)。就在这一年司马腾、王浚等人发兵讨伐司马颖,刘渊趁机向司马颖提出自己可以带领匈奴五部救急。司马颖迫於形势危急封刘渊为北单于。刘渊赶到左国城(今山西吕梁)被预谋反晋的刘宣推举为大单于。

  此时司马颖因被击败逃往洛阳,刘淵本想救助司马颖讨伐鲜卑,但刘宣等人劝他说:“无道的晋政权奴役我们现在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这是上天厌恶晋政权而讓我们成就大事的时候。”

  刘渊顺势即汉王位建立匈奴汉国(后世将其与后来建立的刘氏赵国统称为前赵)。

  并州刺史司马腾听说劉渊与西晋王朝分庭抗礼立刻派将军聂玄前往征讨,结果大败司马腾匆忙带着部众逃走。刘渊则派军队乘胜追击连续攻克泫氏、屯留、长子、中都等地(均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尽管次年司马腾又派军队继续征讨刘渊但四次战斗均以失败告终。

  2 攻打洛阳一波三折

  刘渊势力的扩张引起了西晋政权的恐慌。公元306年掌权的司马越任命刘琨阳为并州刺史。这个刘琨阳就是和祖逖(tì)一同“闻鸡起舞”的刘琨阳。

  刘琨阳凭借其出色的胆识谋略一到任就着手争取民心,并击败了刘渊前来围剿的军队于是,有人向刘渊建议以迂回穿插战术打开局面刘渊采纳建议将战区扩展至中原,其军队先后攻克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子(今山西隰县)等地

  公元308年,刘渊登上帝位加快了进攻洛阳的步伐。

  公元309年西晋左积弩将军朱诞投奔刘渊,详细说明洛阳守备虚弱的具体情况力劝刘渊快攻洛阳。刘渊於是命朱诞为前锋都督以刘景为大都督出兵,攻占黎阳(今河南浚县)又在延津(今河南延津)打败了晋军将领王堪。残忍的刘景将男女3万余囚沉溺于黄河惹得刘渊十分恼怒:“景(指刘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资治通鉴》)

  劉景因此被降为平虏将军第一次攻打洛阳的行动半途而废。

  当年夏天刘渊派王弥、石勒和刘聪等人共同攻打壶关(今山西上党),拉開了第二次进攻洛阳的序幕刘琨阳派人前往救援,谁知被刘聪和石勒分别击败;司马越派王旷等人抵御刘聪的进攻却因王旷自大以大敗收场。

  这年的秋天兵锋正锐的刘渊命令刘聪等人进攻洛阳。刘聪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直攻至宜阳,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防备松懈。弘农太守垣延诈降夜袭刘聪的军队获得胜利,直接导致刘渊军队第二次攻打洛阳的行动失败

  当年冬天,不甘心的刘渊再次派刘聪、王弥等带领5万精锐骑兵进攻洛阳在洛阳附近与西晋军队发生激战,最后失利这也标志着匈奴汉国军队第三次攻打洛阳宣告失敗。

  3 西晋终为匈奴所灭

  公元310年刘渊麾下的军队在冀州、徐州、豫州等州纵横驰骋,连战连捷当年七月,刘渊病逝太子刘和繼位。

  然而这位“内多猜忌,驭下无恩”的皇帝并没有坐稳皇位即位没多长时间,刘和就与心腹密谋消灭诸王势力此时,“握┿万劲卒居于近郊”的刘聪自然不肯坐以待毙果断攻入宫中直接杀掉刘和夺得帝位。

  这年的十月皇位还没坐热的刘聪匆匆派其子劉粲和刘曜(yào)、王弥等人率领4万军队进攻洛阳。刘粲与石勒带领的2万骑兵会师后在渑池击败西晋将领裴邈,长驱直入掳掠大片土地。

  公元311年经过充分准备,刘聪派呼延晏率领2.7万军队进攻洛阳呼延晏行军至河南时就已十二度击败抵抗的晋军,刘曜、王弥和石勒也嘟领兵前往呼延晏处会合呼延晏在援军未到时先行进攻洛阳城,攻陷平昌门后大肆抢掠后离开还焚毁了晋怀帝司马炽在洛水边准备的咑算出逃用的船只。

  援军会合后刘曜、呼延晏一起攻进洛阳城,放纵士兵在皇宫中抢掠尽收宫中珍宝,又大杀官员和西晋宗室焚烧宫庙、官府,最后将俘虏的晋怀帝掳到平阳史称“永嘉之乱”。

  晋怀帝于公元313年被杀其侄司马邺在长安继位,是为晋愍帝此时,“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朝廷无车马章服,唯桑版署号而已”(《晋书》)公元316年,刘曜发兵攻打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政权灭亡

  洛阳市城隍文化研究会会长、《洛阳战争史话》主编张宪通表示,西晋时发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給洛阳城、河洛地区乃至中原地区造成了巨大灾难,汉族臣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客观上嶊动了河洛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洛阳日报记者 苏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琨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