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贴:在佛陀成佛前有道德与佛法佛陀开示吗

据《贤劫千佛名经》记载,我们这一劫叫做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住世仅八十年。佛陀入灭后,正法时期有一千年,像法,也就是相似于正法的时期也有一千年,然后是一万年的教法衰微时期,称作末法。末法过后将经过漫长的没有佛法的岁月,而后我们贤劫的第五尊佛弥勒才会出现于世。在佛典所述之宇宙循环成灭过程中,现在之中劫称为贤劫,贤劫中出现于世之千佛即为贤劫千佛!小乘经典说过去有四佛或七佛出现,大乘佛典则进一步指出现在之贤劫有千佛,过去之庄严劫、未来之星宿劫亦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世有三千佛出现。此中,在过去七佛之中,前三佛相当于庄严劫千佛之最后三佛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以下之四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已于此贤劫之世出现,而弥勒佛以下至楼至佛(今日韦陀菩萨) 之九九六佛,则在未来世将会出现。千佛出世次序如下: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第九劫减至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又减至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减至一百岁,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第十小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无佛出世。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世。第十六至十九小劫,无佛出世。第二十小劫,楼至佛出世。合为贤劫千佛。
暂无其他回答,请提出您的高见!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佛陀箴言:真正成佛还有什么佛法而言|凤凰佛教|智慧法语_凤凰佛教
佛陀箴言:真正成佛还有什么佛法而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到岸后还需要船否(图片来源:资料图) 《金刚经》: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后注】我的说法像过河的船一样。筏就是木头捆起来过河用的木排,你既然过了河就上岸嘛!过了河还把船背起来走吗?没有这样笨的人。佛说:我的说法,都是方便,都是过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说法,如筏喻者,这是个比方。&法尚应舍&,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非法&,何况一切不是法呢!正法,如果最后舍不乾净,还是不能成道的,何况非正法,更不能著相了。这里佛讲得非常彻底。
[责任编辑:余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2009 年 03 月 29 日 佛教在线洪修平 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内容摘要:佛教在本质上是追求出世的宗教,而佛陀创教的本怀体现的就是对人 的关怀。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 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中 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但佛教的中国化不应被片面地理解,在强 调中国佛教人生化、 入世化特点的时候,不能忽视中国佛教契合佛陀本怀的普世 性意义和价值。 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贯彻契理契机的原则,是中国佛教在 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佛陀本怀 佛教中国化 中国佛教的特点 契机与契理 佛教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 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现实的“人生苦海” 中解脱出来。 佛教的全部理论学说都可说是在论证解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重 心都在于说明万法无常,缘起无我,从而揭示人生痛苦的本质及其原因,并为人 们指出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解脱的途径与修行方法。 但佛教基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而提出的超脱生死轮回的解脱理想, 其本身 就表达了佛教对人间苦难人生的悲悯以及对永超苦海之极乐世界的向往, 透露出 了对人生永恒幸福的一种追求。 佛教以“缘起”和“无我”作为其全部思想学说 的理论基础, 通过否定神意和神创说而大力宣导“众生平等观”,强调种姓并不 体现神的意志, 不应以人的出身而应以人的德行来划分人的社会等级,这种否定 神本、 确立人本的众生平等观充分体现了佛陀关怀现实社会和人生的情怀,在当 时,这也是为最大多数人争取在现实社会中平等生存之权利的根本之举。同时。 佛教又通过对“自作自受”的“业报轮回”的强调而将人们引向了“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的人生道德实践, 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美好的人生,虽然 佛教将人生由“现世”而延长为包括过去与未来的“三世”, 但这正是佛教关怀 人和人生的独特性,这种理论不仅蕴含著劝人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助于确 立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感, 而且其本身就表达了佛教的某种人间性和佛 陀对社会人生的关怀。 正因为如此,佛教的出世解脱,并不绝对地排斥入世,相反,鼓励人在人间修行 而实现解脱。佛陀曾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①]因此, 大乘佛教时期, 进一步发展出了“唯心净土”说和“生死与涅不二”、“世间 与出世间不二”等基本精神, 从而更好地沟通了佛教的出世理想与人间现实生活 的联系,既为佛法常住人间、化导世间提供了契机,也为建立人间佛教、人间佛 国净土提供了依据。 中国佛教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这种人生佛教的精神,走上的也 正是人间佛教的道路。 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倾向由来已久,它构成了 印度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特色之一。创立于印度的佛 教自传入中土始, 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 展, 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 道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 的复杂关系之中。 佛教的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它大体 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 道共存并进、 冲突交流, 隋唐时期吸收融合、 独立创造, 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 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外来佛教的发展,到隋唐时期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标 志著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 而唐宋以后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思潮则表明,佛教最 终融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氛围 中, 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和方法, 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 对于这些特点,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看。 例如,从思想理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中国佛教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 佛的众生平等说, 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既是对佛陀创教基本 精神的继承和发挥, 也特别反映了中国佛教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对个人道德完善 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同时,中国佛教比较重“顿悟”的直观思维方式,各个 宗派虽然在判教时都是兼融顿渐,以圆为究竟,但都是视顿高于渐的,中国化最 为典型的惠能禅宗则更是以“顿悟成佛”相号召。若从修行实践上看,中国佛教 比较崇尚简易性,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 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 中国佛教还具有十分显明的调和与圆融的特点。佛教本来就十分强调众缘和合, 认为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在强调“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中国文 化氛围中, 中国佛教更表现出了调和圆融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天台宗“一念三 千”“三谛圆融”、 华严宗“法界缘起”和禅宗的“以空融有、空有相摄”等理 论学说中, 而且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在对待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方 面,佛教自传入始就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的矛盾冲突,不断地援儒、道等传 统思想入佛。 同时, 在对待佛教内部的差异方面, 由于印度佛教本身就有大小乘、 空有宗等的区别,而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环境多样,佛教传入中土后,受不同地 域文化的影响, 也易形成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当分属不同思想体系的佛教一 起来到中国, 并出现不同的佛教理论学说时, 就有一个如何解释佛教自身的差别, 如何统摄佛教不同派别、 不同经典学说的问题,中国佛教通过各种不同的判教学 说,对佛教内部各种理论学说进行了调和融合。 而中国佛教最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色, 则是它把印度佛教中蕴含著的对人 或人生的关注及肯定作了充分的发挥与发展, 形成了它特有的重现实社会和人生 的特点。 中国佛教文化之所以能与传统的儒、道并列成为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的组 成部分, 一方面与佛教本身的特点有关,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固有的传统 思想文化对生死问题关注或解决不够等某些缺憾或不足, 另一方面与佛教在同中 国儒道等的冲突与互融中日益走向现实的社会人生, 日益铸就其现实性的品格也 是分不开的。 佛教所蕴含的对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在重视现实社会人生的中国这 块土地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②]。 中国佛教的入世化、 人生化倾向,一方面是佛教为适应中国社会和人生的需要所 做出的随机调整,另一方面也与整个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和基本精神密切相关。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具有一种关怀现实人 生的入世精神和现实主义品格, 因此,本质上追求出世解脱的佛教传到中国来以 后,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日益获得了关注现实人生的品格,立足于“众生”(人 及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的解脱而强调永超人生苦海的佛教在中国则更突出了 “人”的问题。 宋明以后, 中国佛教的入世化、 人生化倾向表现得更加充分, “世 间法则佛法,佛法则世间法”[③]成为佛教界的普遍共识,憨山德清明确提出 “舍人道无以立佛法”,并解释,这里“所言人道者,乃君臣、父子、夫妇之间, 民生日用之常也”[④]。 主张“出世”的佛教在中国终于面向人生,依“人道” 而立“佛法”了。 近现代复兴的中国佛教更是一步步走上了人间佛教的道路。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台港兴起的新型佛教团体和佛教文化事业, 均以面向现代 社会和人生为主要特征, 中国大陆的佛教目前也正在大力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以 期自利利他,实现人间净土。这样,“出世不离入世”、“入世以求出世”不仅 在中国佛教理论上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肯定,而且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具体实 践。 但是, 中国佛教的入世化倾向并不影响它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讲求“出世”的 宗教,因为它毕竟不是以入世为最终目的,而是视入世为方便法门,以出世解脱 为旨归的。中国大乘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倾向,从佛教自身的发展来说,是大 乘佛教的入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 大乘佛教的“世间与出 世间不二”等思想为佛法与世间法的沟通提供了可能, 而中国佛教则在传统文化 的影响下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换一个角度看,中国佛教所宣导的“出世不离入 世”实际上也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表现。 因此,完整地表达中国佛教特色的,应该是“出世不离入世”、“入世以求出 世”。这既体现了佛陀创教的本怀,也更全面地揭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特点。佛 教的中国化不应被片面地理解,在强调中国佛教人生化、入世化特点的时候,不 能忽视中国佛教契合佛陀本怀的普世性意义和价值。 太虚大师当年宣导“人生佛教”时曾提出了“契理”和“契机”的二大原则, 认 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 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⑤],强调应该“依佛法 契理契机原则, 以佛法适应这现代的思想潮流及将来的趋势”[⑥]。这对于中国 佛教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仍然是极为重要的, 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贯彻契 理契机的原则,是佛教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Abstract: Originally advocating renunciation of the world, Buddhism presents the basic point of its argument with & All thing are bitter& as the judgment of value for man, but at the same time, in its teachings there is an affirmation of man and a yearning of realizing man’s eternal happy life by one’s own efforts. This point provides a basis of syncretism and mutual complementation wi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e spiri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represented b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hinese Buddhism was gradually connected to the actual society and life. But Chinese Buddhism still keeps to the essential spirit of Buddhism and corresponds to Buddha’s concern. ------------------------------------------------------------------------------[①]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正藏》第 694 页上。 [②] 请参阅拙文《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载《南京大 学学报》2001 年第 3 期 [③]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七。 [④]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四十五。 [⑤]]太虚: 《人生佛学的说明》,黄夏年主编: 《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太 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页 226-227。 [⑥] 《新与融贯》,《太虚大师全书》第 2 册,第 450~451 页。共 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第 编辑:明娟 欢迎投稿:页提交Email: (国内) (国际) 在线提交 QQ: 短信: 传真:010- 论坛投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 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 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 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 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 处理,谢谢。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印度佛教产生并教流传于古印度,时间上大约在公元前 6~5 世纪时期。创始人为悉达印度佛教多(公元前 565~485) ,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 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氏族公社的残余;在某些经济 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 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当时各国之 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叫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婆罗门教 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但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这种 思潮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刹帝利贵族的统治需要, 于是, 出现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门思 潮。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奢那教和生活派 (又称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的主要一派。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比较中药店摩 揭陀国和侨萨罗国都是佛教流行较早的地区。 佛教在印度经历了 1800 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 4 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公元 前 6 或前 5 世纪~4 或 3 世纪)\部派佛教(公元前 4 或前 3 世纪~到公元元年前后) 、大乘佛 教(公元元年前后~7 世纪)和密教时期(约 7~13 世纪初) 。在后三个时期中还出现了很多 在理论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别。 从公元 3 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 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 8~到 9 世界以后印度教的兴盛,加上佛教内部部派系别 的纷争和僧侣的腐败,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侣被杀 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到 13 世纪初趋于消亡,直 到 19 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编辑本段原始佛教原始佛教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学者提出的概念, 指称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 期的佛教。并认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是正宗原始佛教。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古印度的 书面佛经记载在印度现也基本失灭殆尽,佛陀时代的书面记载更无有发现,目前,系统保留 下佛经最完整的是中国的三藏经典。佛陀在印度的在世年代可能为公元前 6~前 5 世纪(即 使佛陀的在世年代尚有多种版本的争论) 。佛陀的教导最初在印度都是由各派口口相传的。 佛灭度后,为了便于记忆,佛弟子们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 藏”。按照各派的记载来看,佛涅盘后第一次佛经的集结,就分为了窟内的上座部集结和窟 外的大众部集结。此即后来的所谓大、小乘二派佛教的开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 正释迦牟尼佛道”和“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这些都是大小乘各派所认可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佛从 缘起思想出发,指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称佛法的三法印,此是 佛法的最重要标准。一些小乘学者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 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这实际是佛 教的一些基础理念和原则而已,并非即是“原始佛教”,而无视北传佛教尤其最重要的汉传佛 教保存的大量佛典记载,单以个别部派佛教的说法为标准,则显然是狭隘和荒谬的。佛陀在 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 因此, 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 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编辑本段部派佛教在佛陀逝世的 100 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先后形 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本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 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问题,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 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 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有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 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 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 阿罗汉 果与佛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 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⒎健⒃驳刃紊?颓唷⒒啤⒊唷?椎认陨? 约捌渌?泄俣韵?,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 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 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 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的论藏,也就是着重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在 l 世纪贵霜王朝迦 腻色迦统治时,曾举行大规模的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 、 论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经量部约成立于 3 世纪未,是最晚从说 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体,现在实有”。佛陀以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 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 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 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 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 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 才是真实的存在(实有)。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 净说”。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 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编辑本段大乘佛教随着公元一世纪前后马鸣,龙树等大乘法师的出世和提倡,大乘佛法兴起成为了印度佛 教的主流.大乘佛教进一步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 本净,众生平等等等思想,是在小乘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在上述种种大乘思想的基础上, 后来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思想派别―中观派、瑜枷行派。中观派大概在 1 世纪左右形 成,创始人是龙树菩萨,经堤婆、罗T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 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 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概 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 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令一派的 瑜伽行派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 该派思想的奠基人是 无著和世亲,主要依据经论是《解深密无着是五世纪时期的一位印度佛教瑜伽士经》和《瑜伽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论著。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 、 、 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 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 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 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 学说, 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 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 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 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 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阿赖 耶识所派生的(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 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编辑本段密教6~7 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 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 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 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密教 7 世纪出于印度唐代传人中国而空前地盛行。 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 在南 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 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 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 、 、 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⒁枪旌透髦稚 、 、 、 窀裥叛鑫?涮卣鳌R枪旒??丛樱?陨杼场⒐┭?⑺兄洹⒐喽ソ杂醒细竦墓娑 ǎ?髡判蕖叭?\ \&,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 世纪 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 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 13 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 消亡。编辑本段现状19 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 700 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 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 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 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 构,并在很多著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 经过整饬的那烂陀寺遗址版了大量书刊。1956 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 2500 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 年 10 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 50 万“贱民 &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 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 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 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 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 论会、座谈会等。根据 1980 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 5554000 人,约占总人口的 0.8%, 印度的佛教徒虽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编辑本段八大论师龙树菩萨是禅宗第十四代祖师,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印度佛教提婆菩萨善于辩论,曾折服过许多外道,并帮助他的师父――龙树宣传了“中观”思想和佛教 的教义。提婆尊者,即迦那提婆(简称“提婆”)尊者,是禅宗的第 15 代祖师。姓“毗舍罗”, 出生比龙树稍晚,他生于古南印度的兴哈拉国(今在斯里兰卡) 。 无著菩萨同样被尊为了“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世亲菩萨是无量寿佛。 他最早的时候自鸣得意, 认为自己已经通达一切教义, 自认为“无 法可学”――自满为足,甚至诽谤大乘,后来满身生疮…… 陈那大师 据说,他曾与外道教派――巴拉蒙教进行学理辩论,大获全胜,佛教也因此 提高了声望;后来,他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之一。 法称大师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是“巴拉蒙教”和“佳伊那教”的信徒或学者,对他也是敬重、 礼让三分。 功德光大师 他被尊为“印度二圣六庄严”中“二圣”之一。 释迦光大师 释迦光大师,戒律,代表释迦牟尼佛的言教与行持标准,是佛教最基本的 行为规范;自古以来,凡德高望重的佛教徒,必定是持戒精严、自律爱他,因而深受人们的 敬重和爱戴。印度佛教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 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 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 6-前 5 世纪。佛陀 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 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 《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 教的基本教义是“四缔”、“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 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和“涅寂静”的学说。后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 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 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 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姓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 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 100 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 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本二部,以后又 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问 题,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 (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 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有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 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 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 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色和青、 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 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 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 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 的论藏,也就是着重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在 1 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统治时, 曾举行大规模的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论 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经量部约成立于 3 世纪 未,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体,现在实有”。佛陀以 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 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 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 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才是真实的存在 (实有)。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 净说”。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 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 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 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们中间一部 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 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 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 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 观派、瑜枷行派。中观派大概在 2 世纪才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 T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 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 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概 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 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 界相对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兴起于 4~5 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 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主要经论是《 解深密经》、《瑜伽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 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 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 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 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 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 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 阿赖耶识所派生的(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 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 不能成佛。 〖密教〗 6~7 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 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 世纪间商羯 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 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 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 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 《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 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 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 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 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 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 大规模传播, 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 13 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现状〗 19 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 700 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 年锡兰(今斯里 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 了一些寺院。1947 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 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著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 了大量书刊。1956 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 2500 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 同年 10 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 50 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 1957 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 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 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 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 1980 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 5554000 人,约占总人口的 0.8%,印度的佛教徒虽 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转载]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 20:25:46)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佛教原文地址: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作者:闵易天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 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 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 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层意思。比如:最 有名的佛的十大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 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征兆。 所以,佛涅般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 佛教就分有二十部派之多。就是因为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 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大乘佛教就在印度境 内应运而生。而传入中国的佛教,主流就是大乘佛教。当 然,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也是没有宗派门户之见的,后 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 思想家们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了宗派的出现。如有 名的天台宗【五时八教】和华严宗的【五教十宗】。继后, 其他宗派也相继判教。什么是判教?就是以佛四十九年所 说的法〔经、律〕来判释自己的宗派属佛所说的至上的圆 教经典。所谓的:各宗大师尝有教相判释,以判各宗之高 下而定自宗之位次。教判既兴,门户遂起。 佛教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众二十部派争执;大乘有 中观、瑜伽空、有二宗。 佛教传入中国后,起初没有区分大小乘经典,立宗立派也 没有区别,成型的有:律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 涅般宗、地论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净宗、唯识宗、 华严宗、密宗这十三宗派。这十三宗中,涅般宗归入天台 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唯识宗。流传迄今者, 实唯十宗。后来科判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实宗列属小乘 经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响的、现今仍流行的实属 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禅 宗、净土宗。密宗。因此,我们修学佛法,最好是选择近 于自己根性或兴趣的,作为入门的方便。 在中国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识】近于科学;【三论】 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及【净 土】近于美学;【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虚大师说:“中 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任何一宗,均可汇归禅的精神;至于 【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所以严格地讲,律宗不 该自成一宗。律宗应该遍属于各宗,至于宗教的素质,乃 是各宗皆备的。 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禅宗特盛,继而禅净合一。近 代,禅宗出了寄禅及虚云;净宗出了印光;律宗出了弘一; 天台出了谛闲;华严出了丹霞;唯识出了欧阳竞无〔渐〕。 但从大致上说,在民间仍以禅净二脉的影响力较大,在学 术界则以唯识的影响力较大。密宗虽也盛行,但是非常混 乱。 谈到佛教的各宗各派,追溯佛陀最初创教之时,为了适 应众生的根器而说了种种的法门并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别。 到了后代,由于社会环境以及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兴趣 的不同,而对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种不同偏重性的探讨, 加上个人的修持体验,而对经典产生种种的诠释,以自己 所阐扬的最为代表佛陀的教义,衍变所及,乃渐渐形成各 种的宗派。 ?? 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兴盛于 隋唐盛世。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五,六百 年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南北朝时 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学风,佛教 理论虽然趋向独立,但还没有能够对佛教本身不同的观点 加以系统的综合和会通,独立的寺院经济也是处于形成发 展之中。因此当时无佛教宗派的出现,只有众多的佛教学 派。隋唐时,随着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经济的充分 发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机会,顺应着 思想文化大统一的趋势,一些学派在统一南北学风的基础 上,通过“判教”而形成宗派。这些宗派各具独特的教义, 教规和修持方法,并为了维护自己宗教的势力和寺院经济 财产,而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传法世系。 他们的思想体系中, 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思想和方法。 中国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土的发展进入 了鼎盛阶段。 ?? 佛教的八大宗派虽是中国佛教的产物,但其根本依据 均不离佛所说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备的体系和经典理论 依据。若细说之,则无法尽其意达其理,今据八大宗派的 修持特点浅而说之。 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 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首先: “密富禅贫方便净”这句中说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 点。“密富”告诉我们,在八个宗派里面,如果要学密宗的 话,在经济上必须是富有的。密宗也称为“密教”“秘密 教”“真言乘”“金刚乘”等。由于自称授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 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这种真言奥秘,若不经灌 顶和秘密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现于人,因而得名。 又由于他修习在密想应,又称“瑜伽密教”。密教本是公元 七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中观,瑜伽)与 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很快就传入中国,成 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那为何称为“密富”呢?因为密宗 的坛场要布置的非常精致庄严, 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 或者是铜质的铸造,样式很多,并且要样样齐全。修持作 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 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相当空闲的人 才好修学。 ? ? “ 贫”是不是说禅很贫穷呢?非也。禅宗是中国化最 禅 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 而得名。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 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他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 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到唐未五代时达 极盛,宋元以后仍继续流传发展。那什么叫“禅贫”呢?如 果你想学禅宗,没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 山林,水边,茅蓬,只在双腿一盘,就可参禅了。古代禅 宗祖师大德们,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里,吃的是野菜杂果, 穿提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淡泊,但是他们的 禅定之乐是无穷的。 ? ? “ 便净”讲的是净土宗的修持特点。净土宗因专修往 方 生阿弥陀佛净土而得名。该宗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故又 有“念佛宗”之称。相传东晋慧远大师曾在庐山邀集僧俗成 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慧远大师因此而被奉为净 土宗“初祖”,净土宗也因此而称“莲宗”。而一般认为净土 宗的实际创史人应该是唐代的善导大师,其先驱可上溯到 昙鸾大师与道绰大师。而之所以说是“方便净”是说修行净 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分,无论何时何地都 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净土宗莫属了。 其次“唯识耐烦嘉祥空”是讲唯识宗和嘉祥宗的特点。 ? ? “ 识耐烦”就是说学法相唯识的人必须要有耐烦的 唯 心。法相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故 得名,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由于该宗的创史人玄奘大 师和窥基大师长住慈恩寺, 窥基大师还有“慈恩大师”之称, 因此又称“慈恩宗”,又由于《瑜伽师地论》为该宗的根本 经典,故也有称之为“瑜伽宗”。此宗为什么要有耐烦的心 呢?因为法相唯识宗里面的名相很烦琐,义理层次比较复 杂,你如果不耐烦就无法把他的头绪搞清楚,一进入法相 唯识宗里如堕云里雾中。所以学唯识必须象学数学一样, 要耐得住烦,才能学得通。 ? ? “ 祥空”讲的就是三论宗的特点。三论宗因以龙树菩 嘉 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为主 要典籍而得名。又因主张“诸法性空”也称“法性宗”。为了 区别也称法性宗的天台宗和华严宗,又称为“空宗”。此宗 自罗什大师译出三论以来,研究三论者代不乏人。至隋吉 藏大师而集大成, 正式创立了“三论宗”。 之所以说“嘉祥空” 是因为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在研究三论时,住在嘉祥寺,故 把他称为“嘉祥大师”,又因为他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故 又名嘉祥宗。而此宗所依据的《中论》等三论的内容完全 是阐明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称他为“嘉祥空”。 ?? 接下第三句是“传统华严修身律”讲的是华严宗和律宗 的特点。 ? “ 传统华严”是在说明华严宗的特点。华严宗因奉《华严 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其实际创史人法藏大师,被 武则天赐号“贤首”,后人称法藏大师为“贤首大师”故又称 “贤首宗”;该宗主要发掘”法界缘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 界宗”之名。而所谓的“传统华严”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 中国号称是大乘佛教的国家,中国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 华严宗为中心的。如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虽然 主张八宗兼弘,但以华严思想作为他信仰的根据。《华严 经》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经过中国祖师大德的智 慧的融合,将华严法界缘起的思想发挥得最圆融最究竟, 并提出种种的观法,寓哲理于实践中。由于历代大德对华 严思想所作的创新与发明,使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 出了奇葩,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信仰。 ? ? “ 身律”开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 修 而得名。因其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称 为“四分律宗”;又因创宗人道富律师常住终南山,而又名 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佛教的律宗是讲究修身作人的。 如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因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作好,修身 完成才能进来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 而证悟最高的真理。 这是律宗给予我们的指示,所以称为“修身律”。 ?? 最后一句是“义理组织天台宗”显示了天台宗的特色。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创立最早的一个宗派,他渊源于南 北朝,初创于隋兴盛于唐。因其实际创始人智凯大师常期 住在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又由于此宗奉《法华经》为 主要经典,由此也称为“法华宗”。在各宗派之中,对佛学 义理,能建立严密的组织,有系统的加以阐发的当推天台 法华为第一。天台的智者大师将佛陀一代圣教分为五时, 并按其所摄受的对象分为:顿,渐,密秘,不定等化仪四 教,以及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以科学的方式将三 藏十二部经典,分门别类的归纳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 修行的方式与证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较,所以说到 义理的组织方面,天台宗是最严密最有系统的。 ?? 以上概略的介绍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各大特点。同 时此八宗不但同时兴盛于隋唐的盛世,并且都发挥了中国 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益成彰, 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是盛极一时的大乘八宗到 了今天,有的已趋于衰落,有的虽然继续弘扬于世,然而 已经比不上隋唐时代的盛况了。中国佛教特点佛教从印度移植到中土以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生根、成长、繁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 特色的宗教体系。主要特点有三:相融性、世俗化、简易化。 一、相融性 东汉三国:佛教与道儒融和 魏晋南北朝:佛教与玄学融和 隋唐: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 宋以后:佛归于儒 二、简易化 思想理论的简单易解 三、世俗化 中国文化的家族化、人间性特点 出家而有家 离世间而入世间从法门寺看中国佛教圆融性的特点―刘 海玲2009 年 11 月 10 日 佛教在线法门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供养圣地之一。 是关中佛教的一 所重要寺院。法门寺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典型性。历史上的法门寺并不以出高僧 大德而著名; 它不是以传述佛教的某一端教理、某一部经典而成为某宗派的祖庭 而闻名于世; 它不是以流布若干重要经典的译场而著称;它是以奉藏佛祖释迦牟 尼真身舍利而成为中国佛教重要的佛舍利供养中心, 以及供养活动所产生的巨大 影响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的佛舍利供养总是牢牢地牵动着封建皇帝和国家政 治,成为封建政府“神道设教”的重要法宝,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法门寺是长安佛教中的一座重要的寺院。 长安佛教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有着十分 重要的地位。 自两晋以来, 长安就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重镇, 特别是在译经方面, 先后有竺法护、 释道安和鸠摩罗什等译经大师在长安译出了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 深远的佛教典籍。承汉代以来的风气,译经大师在译经的同时即开讲佛法、传授 弟子,因此,法护、道安和鸠摩罗什门下都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僧徒,使长安成为 传法弘教的重要基地。 隋唐时期,随着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和佛教寺院经济的发 展,中国化的佛教各宗派相继建立,中国佛教的发展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法门 寺与长安佛教的重要地位也进一步得到了体现。 法门寺所奉藏的佛指舍利多次被 迎送, 既反映了帝王对佛教的支持和利用,也对中国佛教的隆盛起到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而许多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则都与长安存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玄奘 在朝廷的支持下在长安译经传法,使长安实际上成为当时亚洲佛教的中心。 法门寺与长安佛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与特点。 在中国佛教发展的 鼎盛时期, 京师长安不但汇聚了各宗派众多的高僧大德,而且还建有大量的佛教 寺院,法门寺就是其中创建最早,而且又十分富有特色的一座古刹。法门寺以奉 藏佛指舍利的真身宝塔而闻名于世, 又因佛指舍利曾多次被迎奉造成巨大影响而 载名于史, 它与长安众多的古刹相比,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基本上没有成为 某一宗、某一派的专用道场,而是大小乘兼摄,禅净密律兼弘,这突出地反映了 中国佛教圆融性的特点。 据记载, 法门寺经过唐代多次重修扩建, 曾形成“瑰琳宫二十四院”的巨大规模。 明代张杰在 《重修法门寺大乘殿记》 中云: 大乘殿前有御香亭, 最前有舍利塔?? 殿北侧,东西唐制二十四院、钟鼓楼、护法幢、九子母殿并皆完俱。 法门寺安 奉佛祖真身舍利,唐王朝供奉为佛教之总道场,小乘、大乘各宗兼弘,显教、密 教圆融,这里是全国朝佛之中心。王朝对寺宇的修葺贯穿唐代始终,不惜巨资, 几经扩修,殿堂楼阁日渐增多,真身宝塔益发雄伟,寺域日渐扩大,终于完成瑰 琳宫24院,成为古代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僧人最多的皇家寺院,并辅以 严格的僧伽制度:法门寺住持僧由皇帝任命;法门寺僧团由高层次僧人组成,僧 伽不拘宗派,各宗并弘。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十分完备的皇帝迎送佛指舍利的 仪轨、弘法和法事制度。这种伟大的包容,使法门寺成为“九经十二部”总传的 道场,大唐佛教文化的中心。“二十四院”中现在可确知的,除了真身院、溶室 院等之外,还有小乘罗汉院、大乘净土院等。而据陈景富著的《法门寺》,“二 十四院”中还应包括华严宗的华严院、天台宗的法华院、禅宗的禅院、律宗的律 院、密宗的楞严院等。这就是说,法门寺以奉藏佛指舍利的特殊身份而成为长安 佛教各法门的大会聚,各宗派虽然各立门户,自在一院,却在“佛教”的总旗号 下共处于同一寺内,供奉佛骨舍利,弘传释迦教法。使中国佛教在传统文化的氛 围中铸就了圆融性的品格。 中国佛教不仅调和佛教内部的各种不同的学说,而且对儒道等传统思想,文化也 不断地调和妥协加以融合吸收。 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历 来被统治者视为正统思想, 佛教自始至终对它采取了迎合的态度,老庄道家的玄 思与自然主义的生活态度是传统儒家的重要补充,而奉老子为教主的道教,又有 一套适合中华民族心理,为许多人熟悉和欢迎的宗教理论与修养方法。因此,佛 教对道家也给予足够的重视。 佛教在与传统儒道思想相互冲突、 相互排斥的同时, 也不断与儒道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从牟子《理惑论》最早提出“三教一致论” 以来, 这种论调一直伴随着佛教在中土的兴衰发展,并在三教关系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 例如, 两晋南北朝时有宗炳的“孔老如来, 虽三训殊路, 而习善共辙” 《明 ( 佛论》)和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论”,隋唐时期,不仅有名僧神清的儒佛道三教 “各适当时之器,相资为美”(《北山录》卷一)和密宗的“孔、老、释迦,皆 是至圣,??三道皆可遵行”(《华严原人论》),而且还有各中国化的佛教宗 派融合儒道思想, 而创立的佛教思想体系。唐宋之际更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思 潮并成为以后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主流。“判教”本在印度佛教中就有,例 如,《法华经》分大小二乘,《解深密经》分有、空、中三时等等,但中国佛教 的“判教”却有它特殊的意义与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都是通过 “判教”而建立起来的, 各宗的判教理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抬高自己、标榜本宗 的地位最高,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和佛教内部各种不同的学说之间的分歧。更好 地融合吸收传统的儒道等思想与方法。华严宗的判教不仅有大小、空有、顿渐、 偏圆融通为一, 而且还提出“立破无碍”, “会通本来”的判教理论来为内外融 合作理论论证。 中国佛教都以“圆”为极致, 圆者, 圆融无碍圆满无缺也, 天台、 华严等都争相以“圆教”相标榜,“三谛圆融”、 “六相圆融”等成为它们的基 本理论。 印度佛教有大小乘之分,空有宗之别,而在中国佛教中,这种分歧却表现出一种 圆融趋向。 印度的大小乘佛学在东汉末年就传入了我国内地,但大乘并不贬斥小 乘, 小乘也不视大乘为“非佛说”。一代名僧释道安的佛教思想标志着佛教在中 土相对独立发展的开端。 中土人士正式开始了对佛教的消化理解和融合吸收,而 兼融并摄小乘禅学和大乘般若学,正是道安佛教思想的基本特点。汉地中国化的 佛教虽以大乘为主,但在佛教教规与修持方式上实际上都包含了小乘佛教的内 容, 隋唐佛教各宗派的判教理论都把大小乘共摄于同一个“佛教”体系之中。第 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奉《法华经》为宗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经的 “会三归一”之理论。至于对空宗有宗的调和,早在东晋名僧慧远、僧钡乃枷 中就已初露端倪。 自竺道生以真空而契妙有之后,中国佛教的理论重心由般若之 真转向了涅之妙有, 但般若性空思想并没有由此而在中土绝响,空有相融相摄 实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趋势。 隋唐时的中国佛教宗派大都对空有两种不同的 思想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调和与融摄。 天台宗的性具实相说吸入融化了罗什所传的 中观般若思想,华严宗的无尽缘起说以空理通于一切作为“十玄”观法的根据, 禅宗则以般若实相来会通真如佛性等。这都表明,性空般若说与涅佛性论作为 中国佛教理论的两大主干, 实际上已经同时渗透到了中国化佛教各个宗派的理论 学说中去,兼融空有成为中国化佛教的重要特征。唐代以后,调和空有、性相更 成为著名佛教学者的共同思想倾向。明代四大高僧即是典型的例子。憨山德清曾 明确提出,“性相教禅”,同出一源,应该互相融合(《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 二十、 卷二十五等) 藕益智旭在强调“性相二宗,犹波与水,不可分隔” , (《灵 峰宗论》卷六之三)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起信》、《唯识》、《中论》与《楞 伽》的一致性。宋明以后,不仅空有性相大调和,而且佛教各宗派之间的融合也 更加紧密,诸宗合一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 经过不断发展和壮大,至唐代已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 中国化的佛教, 逐渐带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色彩,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 组成部分。 法门寺塔基地宫的设置和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容器的改变,是对于印度 佛教的继承和改造。 这一重大改革是从法门寺肇始并风靡于世的,它对佛教的中 国化及中国佛教圆融性特点的形成有着重大的贡献。一方面,佛教徒适应了中国 人的丧葬习俗,砌筑地宫,使用中国式的棺椁安奉舍利,从而改变了沿用印度的 土葬和罂坛瘗埋的方式,而采用中国化的瘗埋方式和葬具。另一方面,中国舍利 瘗埋接受了儒家的厚葬思想。主要通过舍利葬具和舍利瘗埋的供养品表现出来。 唐代以后,葬具出现了多重,最多达八重,出现了金银质地的舍利葬具,而且造 型精美,纹饰华丽。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堪称瑰宝的八重宝函。唐代以后, 供养品种类、数量很多,扶风法门寺地宫中藏有金银、铜、秘色瓷、琉璃器、石 雕、丝织品等各种器物 2000 余件。 自魏晋南北朝时代起, 不少佛教理论家便努力从佛学经典中挖掘孝道内容,寻找 释、儒的契合点。法门寺现存庆历五年(1045)的《普通塔记》,文曰: ??重真寺天王院沙门智,姓李氏,京兆武功人,自幼依师为浮图嗣,长则能 恭养父母,久以孝闻,父母死又能以送终之礼封树之,此其浮图嗣之难者也。复 常悲其寓泊僧骨弃露零散, 乃于寺之南城外不尽一里, 募施掘地为圹。 际本起塔, 出地又丈余。砖用万余口。既成,近左收捃得亡僧骨仅四十数。于庆历二年二月 二十一日夜,建道场,请传戒师为亡僧忏罪受戒。塔顶开一穴,以备后之送骨。 《塔记》 中智化缘购地修塔, 并做法事超度的善举客观上反映了北宋仁宗时代 法门寺香火鼎盛的情况。 而从碑文内容看, 此时的佛教已融人了儒学的孝悌观念。 唐宋时代, “孝”竟成了佛教教义之一端,儒者不再以“和尚无儿”作为口实攻 击佛教;佛教徒既做佛徒又做孝子,此为儒佛调和的例证。 延至明代,万历七年(1579)春,在笃信佛教的李太后的敦促下,年轻的万历皇帝 朱翊钧下诏重建法门寺宝塔。此明塔共 8 面 12 层,连塔座共 13 级。座上塔高 126 尺。第一层为南开塔门,取天宫南天门之意,上书“真身宝塔”四个大字; 东面与日出相映,取意“浮屠耀日”;西边与余霞相衬,取意“舍利飞霞”;北 为“美阳重镇”。第二层 8 面,顺次刻上“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八个卦字,汲取《周易》思想。第二层往上设八洞佛龛,每洞置佛 1 尊,共 88 洞,置佛 88 尊。而 12 层 8 面 88 个佛龛,分别代表佛教的十二因缘、八正道和 八十八金刚罗汉弟子。还有飞檐、铜铃、丈八宝顶。明塔的复建已融入儒教和道 教的某些思想,成为“三教合一”思想的物化。 唐代法门寺二十四院中即有供养道教神o的城隍庙院。而立于嘉靖六年(1527) 的《岐阳镇丹霞观远门记》碑文记载,法门寺前有道观。佛道共存共荣,三教调 和的局面由此可见一斑。 佛教从印度远涉流沙,来到中国,在具有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高度发展的儒道 文化、 极度分散的广大小农经济、 多民族的地域辽阔的大国生根长叶、 开花结果。 中国佛教的特点是受中国社会特点所制约和决定的。 它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 直接的或间接的反映, 是和中国专制社会由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步伐相一致的;是 在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冲突和调和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中国佛教大体沿着 先对外调和、继之对内融摄,并由烦琐趋于简易等轨道演变,从而构成了中国佛 教思想发展的基本面貌, 并由此表现出中国佛教的典型性格。法门寺作为“皇家 寺庙”, 历史地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并以“实物”的形式再现了佛教中 国化的进程和中国佛教圆融性的特点。 作者:刘海玲菩萨 百科名片观世音菩萨菩萨是巴利文 Bodhisatto 的音译“菩提萨剩ㄆ匆簦duǒ)”的简称, 梵文是 Bodhisattva, “菩提”汉译是“觉悟”, “萨省焙阂胧恰爸谏 或 “有情” 一切有感情的众生) 全译是“觉有情”, ( , 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 的有情。除了一般菩萨外,还有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一类的”大菩萨“ ,梵文是 Mahāsattva,中文译音是摩诃萨,又意译为“大士、圣士、开士”等名称。 目录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何谓“菩萨”? 菩萨的分类 学术定义 四大菩萨 八大菩萨展开编辑本段 词语解释【名称】 :菩萨 【拼音】 :pú sà 【注音】 :ㄆㄨ@ ㄙㄚA基本解释◎ 菩萨 púsà (1) [Bodhisattva]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实氖÷,菩提 是觉悟的意思,萨适怯星榈囊馑肌S忠胛蟮佬闹谏;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 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2) [Buddha]∶泛指佛 (3)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4)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肠慈善的人详细解释释义:(1).佛教名词。 【出处】 :梵文菩提萨(Bodhi-sattva)之省,原为 释迦牟尼 修行而未成佛时的 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 释义:(2).指人们崇拜的神灵偶像。 【出处】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只有两个小菩萨名?包公老爷?者, 被一个老年农民抢去了,他说:?莫造孽!?” 释义:(3).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出处】 《红楼梦》第五五回:“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腼腆小姐, : 固然是托懒来混。”《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两位老爷菩萨,救命恩人,舍得花银子 把我救出火坑。” 【示例】 :夏衍 《克农同志二三事》 :“你得认清这个时期,这个地方,和菩萨要 打交道,和恶鬼也要打交道。”编辑本段 基本内容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 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 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 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 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 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 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 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 庙 中 供 的 菩 萨 像 , 主 要 的 是 文 殊 师 利 Manjusrikumārabhūta 、 普 贤 Samantabhadra 、观世音 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萨”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法界之一。编辑本段 何谓“菩萨”?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於未来成就佛果之修 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简言之,求 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 心就是“菩萨”。 何谓发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 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 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 又《佛地论》有三义:“1. 谓诸萨 求菩提故。2. 缘菩提萨 为境,故名菩萨,具 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 萨 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 萨。”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後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 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 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 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编辑本段 菩萨的分类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 《菩萨地持经》卷八 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1. 种性-未得净心。2. 入-发心修学。3. 未净-已 入而未达净心地。4. 净-入净心地。5. 未熟-净者未入毕竟地。6. 熟-入毕竟地。 7. 未定-熟者未入定地。8. 定-已入定地。9. 一生-次第得无上菩提。10. 最後身 -此生得无上菩提。此外,复分在家与出家、生身与法身、退转与不退转等。 一念恶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善恶皆抛即菩萨。 菩萨修六度之行,称作“菩萨行”;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菩萨应 持之戒,称为“菩萨戒”。编辑本段 学术定义【菩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 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剩刑嶂实廴省>梢 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 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众生,大觉有情。又萨收哂旅椭澹旅颓笃刑 故名菩提萨省S忠胱骺浚际浚呤浚笫康取R逡胍病W苊蠓鸸蟪酥凇 《注维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萨是匮源笮闹谏写笮娜敕鸬溃刑 萨省!薄洞蟪艘逭隆肥脑唬骸捌腥铮朔椒胛乐谏>咝拮岳溃 名道众生。”《法华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萨蚀搜孕摹!薄斗 (隋代嘉祥 疏)一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恃灾谏蠊拦拭乐谏病! 《法华玄赞》二曰:“菩提觉义,是所求果。萨视星橐澹亲陨硪病G笃刑嶂星 者。故名菩萨。”《佛地论》二曰:“缘菩提萨饰常拭腥>咦阕岳笤浮 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萨收呤怯旅鸵濉>旅颓蟠笃刑幔拭腥!薄毒 名疏》一曰:“菩提为无上道。萨拭笮摹N轿奚系来笮摹4巳朔⒋笮奈谏笪 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 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拭芍谏S弥罘鸬莱删椭谏省C刑 萨省S制刑崾亲孕小H适腔W孕薹鸬烙钟没拭腥 ”《天台戒经义 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省=裱云腥B云溆嘧帧R朐拼蟮佬某芍谏! 《等不等观杂录》一曰:“菩萨之萨字,说文无之。今有人改作 [萨-产+],谓是薛字 之假借也。又有写作杀,更可骇也。考字典从萨,与古经不符。经中从廿从阝从立从 生,当是译经时所撰,良有以也。” ①柬埔寨西部的省。西邻泰国。面积 1.3 万平方公里。人口 22 万。省会菩萨。 西部的豆蔻山,占全省三分之一,森林茂密,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保护林。北部和东 部高度稍降。西部潮湿,东部稍干。产稻、豆蔻,有捕鱼、养蚕、酿酒等业。盛产大 理石。丹永河横贯,6~11 月高水位时,可以通航。金边至曼谷的公路和铁路通过东 部地区。 ②柬埔寨菩萨省会。位于丹永河下游北岸,在磅清扬的西北方。人口 1.4 万。 公路和铁路连接金边和马德望。有航空站。雨季时,吃水 4 米的船只,可自金边起 航,经洞里萨湖至此。农、林产品和矿石的集散地。城南的丹永河是豆蔻山木材 的流 放渠道。编辑本段 四大菩萨文殊菩萨四大菩萨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这就是文殊、观音、普贤、地 藏。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 行践、地藏表愿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使至理成为有血有肉 的形象事迹;在智、悲、行、愿之中,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大慈与人乐,大悲 拔人苦,观音菩萨在现实娑婆世界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 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 世音菩萨就是人们永远的信仰希冀。 文殊菩萨有三名,分别是文殊师利、满殊尸利与曼殊室利。文殊师利意译 “妙德”, 指文殊菩萨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微妙功德;满殊尸利意译“妙首”,因为他所具功德居 诸菩萨之首;曼殊室利意译“妙吉祥”,称颂其功德最胜吉祥。此外还有文殊师利 法王 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师利童子、文殊师利童子菩萨、孺童文殊菩萨等等称号。 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 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 “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 文殊者, 佛道中父母也” 《放 ( 钵经》 。传说他在过去世曾身为七佛之师,连释迦牟尼佛也曾得到过他的教诲,其智 ) 慧的深广锐利,可知矣。在诸大菩萨中,文殊更被冠以 “大智”的尊号,他作为辅佐释 迦牟尼弘扬佛法的上首,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不为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缚,他的法门以善巧为特 色,应机开示宣扬佛法,注重第一义谛,与众不同。他有过 “仗剑迫佛”这样令人诧异 万端的行为,也常用突如其来的诘难,用以警醒晓喻为表象、枝节所迷惑的有情人神。 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弥勒菩萨下生成佛之前,娑婆世界是一个无佛的时代,天 人众生无依无怙。为此释尊殷勤付嘱地藏菩萨,要他以大神通力方便度化,勿令天人 堕诸恶趣。因此地藏菩萨庄严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这位“安忍不动, 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的菩萨,发下并真切践行了这样宏大无边、舍己度 人的誓愿,教导众生敬信三宝。他愍念五浊恶世受苦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 以成熟他们的善根,这是佛教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 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曾先后转世为大长者之子、婆罗门女( 《地藏菩萨本愿 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 、国王、名为光目的女子(同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等, 他们的共通之处是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广度六道罪苦众生。总而言之, “众生度 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立此慈悲怜愍之广大誓愿,故有“大 愿”之尊称。 据学者研究,地藏菩萨信仰在印度出现较晚,约在 5、6 世纪之时,并不在印度 的四大菩萨(观音、文殊、弥勒、普贤)之列。在中国,地藏信仰约兴起于隋代前后, 日渐兴盛,乃至最后取代弥勒成为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菩萨梵名三曼多跋陀罗,又译作遍吉菩萨,意思是身相与功德无所不在,精 纯高深。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行愿”包括修行与誓愿两方面,换言之,普贤 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他曾在过去无量劫中修菩萨行、求一切智,具 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佛刹,通常又被尊称为大行普贤菩萨。因此,他是大乘佛教徒 在实践菩萨道的榜样、典范。普贤、文殊两位菩萨构成一对法门,普贤主司一切三昧 (正定) ,文殊菩萨主司一切般若(智慧) ,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修行证道历程中不可 或缺的。 自古以来,普贤信仰便在古印度和西域地方流传。大约在公元二、三世纪时便有 传说,称大月氏(约当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与中亚部分地区)的一处佛寺中有普贤菩 萨像,曾有癞风病人一心一意发愿祈求,普贤菩萨像以右手摩其身,病当即痊愈。中 国则奉普贤菩萨为四大菩萨之一,传说晋代时他曾亲身在四川峨眉山示现,那里从此 被奉为普贤的道场,香火极盛,成为普贤崇拜在中国的一大中心。 大 正 藏 第 20 册 No. 1092 不 空 I 索 神 变 真 言 经 No. 1092 [cf. Nos. , 901(Fasc. 5)] 不空I索神变真言经卷第一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菩萨者于诸有情常起悲智。幸无悭惜嫉妒之心。乃得修治无上法故。又菩萨者 恒为有情勤修善法。是故得名真是菩萨。言菩提萨收吆挝揭病F刑崦侨拭 溥示方便之众义也。因此二法荷济有情。乃得名为菩提萨省! 编辑本段 八大菩萨关于八大菩萨有多种说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 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经。 《药师经》说: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 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 《七佛八菩萨经》说:文殊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 菩萨、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坚勇菩萨。 《舍利弗陀罗尼经》说:光明菩萨、慧光明菩萨、日光明菩萨、教化菩萨、令一 切意满菩萨、大自在菩萨、宿王菩萨、行意菩萨。 《般若理趣经》说: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 菩萨、才发意转法轮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 在诸多菩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萨。密宗的八大菩萨是:1.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唐宁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 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 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观 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 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2.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 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 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 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 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3.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 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 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 半跏坐,容 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 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4.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剩殖泼孛苤鳎笳鳌凹峁滩换抵刑嵝摹庇搿胺衬占雌刑 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二)为金刚界曼荼 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 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5.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 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释濉T诘裣裆希障统税 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 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 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6.文殊师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 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 若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 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 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7.除盖障菩萨除盖障菩萨。 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 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 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8.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 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僧 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扩展阅读:?1佛教造像之菩萨篇 http://special.artxun.com/show/zhuanti445/开放分类:佛教,城市,亚洲,柬埔寨,省佛 百科名片释迦牟尼传经梵语 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 驮、勃陀、F陀、步他。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 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现代的 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 知觉者。佛教与耆那教都以“佛陀”这个称号来尊崇他们的创始者;也用这个称号来称呼真正 解脱的人。但通常所称的佛陀,系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 目录字义 佛的基本意义 简单给佛下个定义 释迦牟尼佛 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十号 赞佛功德 佛是大能并非万能展开 编辑本段 字义字读音 fó fú bìbó 繁体字:佛 异体字: 汉字首尾分解:亻弗 汉字部件分解:亻弗 笔顺编号:3251532 笔顺读写:撇竖折横折撇竖义佛 fó 部首笔画 部首:亻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五笔 86:WXJH 五笔 98:WXJH 仓颉:OLLN 笔顺编号:3251532 四角号码:25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F5B 基本字义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 称呼:~爷。~像。借花献~。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家。~寺。~老。~经。~龛。~事(佛 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 详细字义 〈名〉 1. 梵文 Buddha 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 意译为“觉者”、 “知者”、 “觉”。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 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 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 十方,到处有佛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 西域传》 2.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 (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3. 佛教 [Buddhism]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4. 又如:信佛;佛学(佛教的学问);佛义(佛教的经义);佛典(佛教的典籍) 5. 佛像 [image of Buddha]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爷们的佛堂、经堂、斋堂。――《西游记》 6. 又如:铜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各种佛像) 7. 比喻慈悲的人 [kindhearted person]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8. 佛经 [Buddhist Scripture] 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红楼梦》 9. 又如:诵佛;念佛;佛偈(佛经中的颂词) 10. 另见 fú;bó 1. 佛、 fú 2. ――见“仿佛”( fǎngfú) 3. 另见 fó 常用词组 1. 佛法 fófǎ (1) [Buddhist doctrine]∶佛教的教义 (2) [Power of Buddha]∶佛所具有的法力 2. 佛光寺 Fóguāng Sì [Foguang Temple] 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 11 年修建,配殿建于金 天会 15 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 , 都是世间的瑰宝 3. 佛教 Fójiào [Buddhism]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 6 至 5 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 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 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4. 佛教徒 fójiàotú [Buddhist] 信仰佛教的人 5. 佛经 fójīng [Buddhist Scripture] 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 6. 佛龛 fókān 7. 佛门弟子 fómén dìzǐ [followers of BBuddhist] 信奉佛教并从事佛教活动的僧侣及信徒 8. 佛山 Fóshān [Foshan] 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上广州西南 ,人口 30 万。是中国历史 上四大名镇之一,现为丝纺工业中心。香云纱和艺术陶瓷为其名产 9. 佛事 fóshì [Buddhist ceremony(or service)] 和尚或尼姑诵经拜佛之事 ;亡者之家请僧尼念 经超度亡灵 10. 佛寺 fósì [temples of Buddism] 佛门的寺院 11. 佛塔 fótǎ [pagoda] 佛教徒用石、砖、木等材料建造的高耸的多层建筑 12. 佛图 fótú [pagoda] 塔的别名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世说新语? 言语》 13. 佛陀 Fótuó [Buddha] 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因 此,佛陀变为对悉达多的称呼。佛陀生于释迦族,故又名释迦牟尼 14. 佛眼相看 fóyǎn-xiāngkàn [regard with mercy] 比喻善意地看待,不加伤害 15. 佛像 fóxiàng [figure of Buddha] 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16. 佛牙 fóyá [tooth relic of Buddha] 指释迦牟尼火化后遗留下来的牙齿,佛教徒视为珍宝 17. 佛爷 fóye (1) [Buddha]∶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泛称佛教的诸神 (2) [emperor]∶清代对帝王、帝后的尊称,后专指代慈禧太后 (3) [GHeavens]∶慨叹语,犹如“老天爷” 你别这样做,我的老佛爷 18. 佛珠,佛珠儿 fózhū,fózhūr [beads] 念珠,佛家用来入定的用品 老尼手捻佛珠,道声“阿弥陀佛” 佛 fú 基本字义 1. 〔仿~〕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 详细字义 〈动〉 1. 通“拂”。违背 [violate] 佛,戾也。或作拂。――《集韵》 佛 bì 基本字义 1. 古同“弼”,辅弼。编辑本段 佛的基本意义【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 缘觉二乘仅具自觉, 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不应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 也。 即得到了大智慧, 将宇宙万物三届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 佛和汉语中的 “圣”、 “贤” 等词有相近之处,但当时译经者因为觉着汉语中的“圣”“贤”等词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觉 悟和修行,所以创造了“佛”这个词汇。 编辑本段 简单给佛下个定义我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我试将?佛?的定义 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 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 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 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 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 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译成汉语应为“布达呀(二合音)”即“佛陀 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 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 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 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 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 之如来智慧德相。编辑本段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 1027 年~公元前 949 年)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 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国王净饭王,母为王后摩诃摩耶。据经典 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 据当地的风俗,摩耶夫人要回娘家分娩,在途经兰毗尼园时,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 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莲,他遍观 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里的“我”是指大地一切 众生包括动物在内,其本有之佛性都是最尊最贵的) 这时有两条龙,一吐温水,一 吐凉水,给他洗浴。浴佛节与此有关。悉达多太子,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 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2 岁左右,他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 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弘法 49 年。年 80 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 现涅盘。详细可阅读星云大师著之《释迦牟尼佛传》 。编辑本段 人人皆可成佛佛教里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萨,也有天神;但是佛教里的至尊的佛却与其他宗教的上 帝完全不同。要说明这一点,我想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 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释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 佛教徒的心里,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 牟尼佛是万万千千,就像安明居士在《论佛》中精辟的点到:“佛为自然,自然为佛。 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机智的辩证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万万千 千,包括花草 树木,人鬼禽兽,即便纵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则需自然, 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心如止水,更要破除贪,嗔,痴三毒。只有这样就会自然而然, 顺理成章的立地成佛。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覆一遍:?佛?是理 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全智、全悲与大能的 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 能教导我们,我们还要凭自己的努力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 佛不仅是和其他宗教中的万能上帝不同,释迦牟尼佛且告诉我们:这个理智、情 感及能力都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法中也叫做佛性)人人原都具有。只有 像平静的湖面上起了波涛,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著于外境及现象,与假 定的诸般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 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 时达到最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释迦牟尼佛)说法应世的 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 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 律平等。 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这一个一切平等、 大智、大悲的怀抱,其伟大及深广处,确在一般宗教之上。总之,佛法是教人要有自 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为使一切众生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我 们应该珍惜佛陀传给我们的教导方法,加倍努力,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 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第三个不相同点:?佛法是一个具有包含性和圆通性的教理,其 他的宗教,却多半是具有排外性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建筑在人人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的理论上。因 此在佛教中,找不出像基督教十诫中的第一条:?你不可相信假神?之类的教义。基督 教徒,以回教徒或印度教徒等等所信奉的神为邪神,回教徒或印度教徒,也认基督教 徒的上帝为邪神。彼此都说,你不可信奉假神。问题是哪一个宗教的神是真的,哪一 个是假的呢?这一个争端,竞致用战争去求解决,十字军东征,和基督教的新旧教战 争,都是历史上的实例。佛教就没有这种毛病。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 所以没有排外和专横的气氛。进一步说:佛教的大包涵性与大容纳性,能包涵容纳一 切宗教的教义。任何宗教中所讲的理论,佛法中都具足。但佛法中不共的高深道理, 却有很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近佛陀认识佛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