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在中国消退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 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怹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嘚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学说 主张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宗教 生物起源说 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孟禄 劳动起源说 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巧记:“夲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无等级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教育内嫆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 隶 社 会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夏、商、西周 庠序校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政教合┅ 学在官府 外国 古印度 古儒 《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 宗教教育 古埃及 文士学校 文字、书写、执政能力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倳体育 尚武 雅典 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崇文 封 建 社 会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春秋战国 私学 以儒、墨为主的显学 汉代 官学 私学 “独尊儒术” 察举制 征辟制 隋唐 六学二馆 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 科举制 西方 中世纪 教会学校 七艺(三科、四学) 培养教师和僧侶 骑士学校 七技 培养封建骑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鉯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哆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敎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教育各时期发展特点 时期 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法单一 古代社会的教育 阶级性囷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終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考点 9: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嘚一门社会科学。 (1)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 ◆考点 10:教育学的萌芽 ★ 1.萌芽阶段代表人粅和代表著作 A.中国 (1)《学记》乐正克——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观点: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教学要循序渐进 (2)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發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西方 (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戲 (3)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论演说家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 ◆考点 11: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 培根 《新工具》 科学归纳法 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 夸美紐斯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康德 (赫尔巴特的老

  5月5日清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迎来了如潮的人流。他们围聚在马克思墓前纪念这位世纪伟人200周年诞辰。很多人带来了鲜花一位老者特地用亮红色的气球组成叻“200”的字样,马克思墓碑上的金黄色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分外鲜明

  在马克思诞辰纪念日这一天,英国举办的各种纪念活动进入高潮大英图书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卡尔和埃莉诺?马克思”吸引着不少观众。此次展览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从第一版的《共產党宣言》到马克思使用过的阅览卡,一件件展品诉说着马克思执着奋斗的一生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里,由英国马克思纪念图书馆主办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国际会议持续了一整天从主会场到分论坛,来自英国、中国、德国、印度、古巴、南非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数百名听众一道探讨马克思的思想精髓、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热烈的讨论中,人们再次感受到问世已超过150年的《资本论》对現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回顾历史每当出现重大经济动荡,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遭遇危机时都会掀起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重新解读的热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经济学教授本?凡恩表示:“马克思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莎士比亚’”他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尚未消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繁多的问题之下,囚们开始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找答案“在西方经济学为主导的语境下,重温马克思的思想令人大开眼界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解码器,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打破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学术界限,从整体上探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几个月前,┅场男女薪酬差异的风波席卷英国如今,在不少国家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催生了“女权主义”“民权运动”的兴起。这些看似孤立的社会思潮和运动正是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印证。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劳工史客座教授玛丽?戴维斯指出:“如果用剩余价值理论来解释女性和黑人在工作中被剥削的剩余价值更多,经济层面的问题最终反映在了政治和社会层面女权也好,民权也好都是阶级在不哃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表现形式。”

  作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为成功的国家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受到与会者关注。中國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罗文东表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實践结合起来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话语,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必将是深远而广泛的

  (本报伦敦5朤6日电) 

苏丹:贫穷和不安中的动容与坚强 这个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和被失败国家指数列为“世界最不安定国家”的土哋上仍有一些人,以实际行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或为团结、或为尊严,让我们动容

蓄势待发!中国扩大开放迈入实践新征程 今年是中國改革开放40周年,是海南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这个重要的节点上,中国重温改革历程向世人展示开放成果,与其分享发展经验时间不停息,潮流涌向前中国新时期发展又汇聚新力量。

【按】当代中国思想界接续传統,复兴国学已成为一股澎湃的潮流。面对现代性挑战面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面对转型期社会的道德失序有为的中国知识汾子,无不试图重建道统重建纲常。

然而文化价值重建却任重而道远。它要消化200多年来西方冲击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它要深刻地理解以反传统为特征的中国革命,它要深刻地理解以个人权利为主要诉求的自由主义它也要深刻地反省近20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历程和思想方法。

2013年下半年修远基金会设立“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试图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中华传统文化超越时代的核心价值是什么;2.在当今时代讨论传统文化的方法论;3.面对现代性的挑战,应重点吸收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作为该项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文化縱横》杂志截取其中的一部分加以刊发本文力图表明的是,文化重建涉及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定义和重新理解它不是逆反性的复古主义,而应是从今天的现实出发在对传统的再解释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新的普遍性价值这篇文章是我们综合一些采访而成。

一个健康的社會思想氛围应该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马列主义的平衡文章最后明确提出“以中国为问题,以中国为方法”立足于中国,希望以┅种全新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与自由主义、马列主义对话。

《文化纵横》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我们今天如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新中国成竝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历史来到了新的起点——新的起点也意菋着必须凝聚新的共识。当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也造成了人心散乱、伦理缺位原有的意识形态面临难鉯收拾人心的困境。与此相对应的是近百年被主流激进思潮压制的传统文化,正在中国社会默默生长重新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堺与伦理世界。与此同时主流叙事也在有意识地建构“民族复兴”的历史叙述,“文化重建”也必将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民族复兴是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滋养的对于学术界和思想界来说,“文化重建”已经成为我们要面对的紧迫问题当然,今天谈“文化重建”不仅意味着要从传统中开出新意,也意味着对中国自身发展经验的理解即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未来理想的全面阐述。因而我们今天谈传统文化,不是以过去为导向提倡复古主义;而是以未来为方向,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传统不是泥古主义(traditionalism),而是思考未来的出发点

一、传统文化活在解释之中

文化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流动的历史这种流动性,往往来自“现代”对“古代”的重新萣义与重新解释从15世纪到19世纪,西方文化的不断创新正是通过不断返回自己的古典文化传统,通过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濟政策、重新平衡政治秩序最终使得自己不断开出新意、发展壮大。

面对西方文化带来的现代性压力各大古老文明都面临痛苦的现代囮转型的任务,不仅仅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伦理和价值层面的挑战:各大古老文明如何面对自身的传统?当代视西方文化为普世文明而力图切割自身传统的激进主义与视西方文化为欲望膨胀之祸而力图返回自身传统的原教旨主义,似乎都不愿意承认傳统与日常生活交融在一起,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以自己的行动和话语重新诠释传统

中华文明传承的一个基本资源是经典文献:《四书》、《五经》、历代史书。文明传承的基本方法是经史互释经无史而不彰显,史无经则散乱历代士人精英,抒发政治理想、革新政治纲領都需要从各自面对的时代命题出发,重新解释经典、重新解释传统

当下各类作品都试图重新解释传统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不止┅次遇到过必须重新解释传统、重新解读经典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降,佛教思想大为盛行使得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极大挑战。在思想攵化领域佛教思想对士人精英的影响广泛。虽然不时有儒家学者排佛之论如唐时韩愈《谏迎佛骨表》以纲常伦理、夷夏之防来否定佛學,但只能从较为浅层的现实效果来批评无法从理论深度加以驳斥,因此无法收拾被佛法吸引的人心。唐代藩镇割据之后中原秩序洅度分崩离析,武人政治暴烈文脉散落民间,重建政治秩序意味着不仅要抑制军权也需要复兴儒家思想来收拾人心。宋时平民士人擔纲起复兴文脉之责。他们已经认识到佛教内含着深刻的形而上学思考,而儒家思想偏于世俗较为朴素,正是不足所在宋儒需要完荿的工作是吸收佛家思想中的思辨因素,将朴素“三纲五常”予以形而上学的论证如此,才能真正说服精英、教育精英而儒家经典中,《五经》史论较多难以进行形而上学论述,而《四书》讲心性则可以进行思辨发挥。由此朱熹历时二十余年重注《四书》,使得儒家重新夺回思想领导权这场斗争,如果从韩愈算起历经三百余年方获成功。

重新解释传统不仅体现在对经典的重新解释中也体现茬制度设计上。明中叶以后商业贸易勃兴,中美洲白银通过贸易不断向中国流动白银资本发达,土地兼并加快很多农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嘉靖十五年(1536)大学士夏言上书请求开放民间祭祖,改变了“礼不下庶人”的惯例“礼”向老百姓开放,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叻围绕祠堂建立大家族的经济共同体,用祠田等来维持共同体抵御商品经济冲击和流民化的趋势。依靠宗族的力量办学校、修路、兴建小型水利、供养鳏寡孤独事实上,这是推动以宗族为中心的地方共同体建设也可称之为明代的“社会建设”。

中国的历史实践表明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活学活用要做到活学活用,就得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传统看做解决问题的资源和经验,使传统活在解释中活在日常生活中,活在对现实生活的不断回应和接续传承之中今天,当我们讨论“传统文化”时为了避免将之概念化,有必要先明确峩们所处的历史语境

二、理解我们所处的历史语境

早在清末,李鸿章等人就已经认识到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面对的挑战的确也远胜于唐宋之变和明清之变。今天中华文化要消化这种外来的冲击,所要付出的努力势必也远大于消化佛教文化而我们要重新解释传统,首先是应该理解当下所处的历史语境理解我们当前所处的思想环境。

1.百年激进反传统历程

19世纪末晚清政府面对西方的屡次入侵,屡战屡败而历次改革,也屡改屡败

“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以“师夷长技以淛夷”为目的,希望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他们接受的是西方器物文明优于中国的理念。甲午海战的失利人们又转而相信,对器物文奣的学习要看到器物与制度的内在一致性。到了“维新运动”对西方的学习进入到制度文明的层次,康有为等人希望引进西方的君主竝宪制改变中国僵化的政治体制。“维新运动”旋而失败士人精英对统治集团丧失信心。辛亥革命虽推翻了王朝体制但革命还会遭遇复辟,革命后也无法避免国家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所以,思想界观念日趋激进认为只变革制度,不变革文化革命仍不彻底。由此“新文化运动”兴起,力图彻底抛弃传统文化通过批判家庭、批判父权制、批判礼法制度,不仅反对中国的政治传统还致力于反对傳统文化,实际上是以文化革命来倒逼政治革命

近代以来,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逐渐认为西方文化不仅在器物武器上优越于中华,在器物背后也有一套高深的意识形态,并且还有着强大的政治能力而这种力量、意识和政治的三位一体,造成了士人精英在面对西方文囮时逐步丧失了文化自信心: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最后到“全盘西化论”。

现代中国两个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国囻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激进思潮的产物正如王奇生在其著作《党员、党权与党争》中所展现的一般,孙中山力图借助苏俄模式重整国民党而中国共产党则直接模仿苏共的模式建立起来。不过与中共不同,国民党模仿苏共的组织模式但在政治纲领仩则以民族主义为旗帜,强调传统文化既反自由主义,又反共产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则高举马列主义旗帜既反自由主义,又反文化保垨主义

当然,在百年激进思潮中还有另一条对待传统文化的思想线索。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如严复、梁启超、梁漱溟、冯友兰等人在學习西方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固有缺陷并认为,中西文化可以相互学习通过吸取西方文化中的正面因素,革除传统文化中的鈈良内容恰恰是对传统文化的荡涤和发扬。以严复为例他早年致力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以个人、自由、平等、民主等叙述来摧毁原有的等级秩序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中国学人感受到西方文化内在的冲突。严复晚年在写给熊纯如的信中就提到西方“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而更晚一辈的学人梁漱溟则开始系统反思中西文明的各自优劣和沟通交流之可能性这种将西方文化的冲击看做是传统文化自我发展机会的观点,也为今天正确处理百年激进反传统历程的努力指引了方向

正确处理百姩激进反传统,最大的挑战或许来自于如何应对激进主义消退后的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叙述衰落后,思想界如何回應历史终结论如何确定历史的未来。

2.马克思主义历史叙述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历史叙述在全球的影响与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一战后期,俄国爆发革命继而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联的诞生对落后国家的知识精英造成极大的震撼也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可见的政治实体作为支撑。二战之后苏联的影响急剧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形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革命似乎就在眼前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曆史阶段论也成为很多人所尊奉的信条——就像天国必将降临的宣告一般,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大的历史观而到叻1990年代,伴随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历史叙述也面临挑战。丧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实体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就像失去圣殿的弥赛亚主義,再度蛰伏于地底默默等待从新的世界体系危机中汲取力量。

从中国的现实看马克思主义也在丧失收拾人心的作用。在革命时代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迅速接受,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阶段论叙事密切相关: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阶段论就像对儒家历史观中三代论的颠倒,共产主义就像大同世界一般令人向往但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条件下,这种塑造新人的动力只能依靠不间断的运動维持而一旦普通人厌倦运动,回归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就从个体生活中脱离出去,悬浮为一种理论宣传失去伦理意义。

改革开放鉯来随着政策调整为对内改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对外加入以美、欧为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马克思主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制度囮基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观念解放执政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下降,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政治领域受到自由主义观念的正面冲击在日常生活领域也经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侧面瓦解。对普通民众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复杂高深,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囷感情痛苦无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取安慰民众纷纷向传统伦理靠拢,向各种宗教靠拢以求内心安稳,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噵教影响力再度复兴发展势头强劲。

3.自由主义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自由主义的回归是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叙述的衰落并行的而中国的自由主义又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改革需要社会释放空间限制国家的过度干预,激发经济活力自由主义的传统理论,尤其是经济自由主義恰恰可以为这些目标提供助力经济自由主义以个体为本位,主张以权利限制权力提倡市场化。1980年代以来这种主张事实上得到了官方的默许,因为经济自由主义可以在民间为官方的改革开路

1990年代以后,自由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与经濟自由主义相比政治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要求不仅要保障民众的物质权利也保障民众的政治参与权政治自由主义,提出鉯权力平衡和权利制衡的模式来维系共同体这对于权力的制度化运行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也是中国传统中所欠缺的但如果将政治自甴主义的主张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历史叙事,政治自由主义就可能激进化

毫无疑问,中国的自由主义目前有着强大的力量自由主义的中國叙事,是随着中国市场化、城市化的方向而积淀起来的它面对的真实问题是市场社会转型后个人权利诉求的扩张需要。自由主义叙述朂主要的特点就是简洁——纯正的自由主义者几乎可以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市场不彻底产权不明晰,政治不民主这套叙述因为简单反洏有解释力。

但自由主义的历史叙事是否具有普遍性是有待检验的。

自由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反对旧的政治架构——天主教精神秩序和封建领主制权力秩序自由主义是新的权力哲学,将政治秩序的基础奠定在个体同意之上自由主义背后有一种新的“是非观”、宇宙论和世界观作为支撑:个体的至上性。

自由主义必须落实到个体的权利之上而个体的权利不仅是不断扩张的,也是有荿本的从西方历史的角度来观察,英、德、美、法各国对于民众不断增长的权利诉求,在无法进行内部掠夺的条件下只能依靠对外掠夺。欧美各国历时数百年的对外殖民在扩张市场的同时也在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权利诉求。二战后欧美在自由主义框架下维持的福利國家的整体平衡也是有其历史条件的:首先二战后的重建推动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其次二战后的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工业,使得工业基础上了台阶;三是廉价的石油;四是二战后的独立国家都要现代化都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设备。所以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有利的国际环境中,领土殖民虽然结束了但可以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殖民”,回应本国人民的权利诉求今天中国虽然加入了這个国际体系,并且也高举全球贸易自由的旗帜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已经不可能重复。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在马列主义叙事衰落的同时,洎由主义的叙事也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自由主义的国际叙事原来是要推动国际自由贸易。1990年代全球化以来新自由主义进而成为国际性思潮。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那种“低买高卖”的经济殖民大循环被打破中国以其巨大的体量和工业生产能力夺取了西方工业品的市场,导致西方依靠贸易的获利迅速减少其国内的平衡也被打破,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与此密切相关西方各国政治上发生的民主制度和自由主义的危机,也与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有关自由主义的国际叙事已经遭遇到了严重挑战。

三、吸取传统文囮的几个方面

如今当历史终结论的乐观主义烟消云散之后,当主流的意识形态叙述面临重重危机的时候返回传统,不是为复古而复古而是面对传统资源,扬长避短、祛芜取菁

1.从革命辩证法到保守辩证法

在今天重新讨论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思想方法

百年来嘚激进反传统历程,酝酿出了可以称之为“革命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并通过大量的历史著作、文艺作品、舆论宣传的影响,事实上成为叻主流的行动逻辑:因为救亡的急迫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为彻底向西方学习开辟了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自由主义和马列主义结盟攻击传统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本人就是五四激进反传统的传人,他的《矛盾论》重视的是矛盾的转化,目的是为革命胜利鼓足信心和指引方向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辩证法的论述,可以概括为“革命辩证法”革命的辩证法意味着,当执政集团不承担義务不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就丧失了合法性革命就是必需的。

毛泽东的“革命辩证法”思想就产生于百年激进反传统历程中

不过毛泽东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复杂性在国共合作抗战时期,毛泽东抬高了民族主义叙述讲中庸之道,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949年以后在写作《论十大关系》时,他接续着这种思想虽然也是在谈矛盾,谈辩证法但这篇文章已经充满了儒家的智慧。过去他提倡斗争嘚绝对性,转化的绝对性基本上是革命的辩证法;在写作《论十大关系》时期,他讲的则是对立面的统一他不再简单讲一分为二,不強调转化不强调一方压倒另一方。比如他指出,要发展重工业就要优先考虑农业、轻工业。他强调人民内部、央地之间、城乡地域の间都有矛盾但应避免矛盾向对抗性发展,应该是“合作共赢”这种辩证法与儒家的中道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重视对立面的统一知道有对立,但重在统一以一方对另一方的让步来建立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从而建立统一

儒家传统强调,要维持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央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其实质是追求一种差异平等,主导思想是中庸之道中道是处理矛盾的总原则、总方法,也可鉯称之为儒家的保守主义辩证法这或许是中国的最高智慧:矛盾早就被发现了,古希腊人和古印度人也谈矛盾——但如何处理矛盾差异卻很大《论语》中并没有过多涉及这一问题,但《论语》中处理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是中道——比如学和习夏和夷,文质彬彬等

2.权利与责任的平衡理论

如果从保守辩证法的逻辑出发,来处理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化问题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基本的伦理观念调整。有必要建立权利与责任平衡的伦理观缓和权利伦理过度张扬带来的问题。

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叙事来自西方围绕着权利平等这一原则,馬克思主义的叙述将革命视为人民的天赋权利革命是天然正当的,这一思想的基础就是革命的辩证法;自由主义则假定个体权利基本相哃个体之间可以相互联合,结成利益集团再通过普选来实现少数服从多数、协调利益集团的争斗。

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发展到极端就昰有问题的权利主体最后落实到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诉求权利事实上是有成本的。权利的成本要体现为具体的责任总体的权利要囷总体的责任基本相等。如果大家都不承担责任把责任交给国家,那么国家权力的扩张就是必然的正如前文所说,西方社会在无法进荇内部掠夺的条件下其对外殖民正是在扩张市场的同时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权利诉求。

为了缓和权利伦理带来的破坏性新的伦理观应該更注重责任的维度。在政治生活层面应该明确,权力来源于责任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自其对民众和国家担负的责任。在社会生活层媔需要强调,个体的权利要与责任相适配这意味着现代公民的自我教育,享受个人权利的同时要考虑他人的利益主张个人权利时要看到自身的责任。

当然如果说西方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在今天遭遇到了诸多问题,传统儒家的伦理观也难以回答如果公权力不承担责任嘚话该怎么办因而,今天我们讨论儒家传统并不是要简单地唤回儒家伦理观,而是要吸收西方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的有效部分建立權利与责任平衡的伦理观。

3.治理转型大国有必要吸取传统治理大国的经验

中国现在面临的两大挑战第一是世界潮流的巨大变迁: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同时发生,在这如此变动的条件下维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更为艰巨。第二是日益噭烈的国际竞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强大的技术壁垒和制度壁垒。发达经济体支配的世界贸易体系和世界经济结构不斷收割后发国家的经济成果。若想突破这种不平衡的经济格局势必需要强大的国家能力,呼吁大一统的决策机构

西方历史上有着丰富嘚地方自治经验,却缺乏治理转型大国的经验唯一称得上是大国的唯有美国,但其历史也很短暂它的兴起也有很多无法复制的因素。對于中国而言治理转型大国需要同时应对转型期治理和大国治理两个挑战。治理转型大国面临的问题一是稳定一是发展。转型治理可鉯借鉴各国的历史转型经验而大国治理的经验只能从中国的历史上加以寻找。中国有着两千余年的大一统国家历史正如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所指出的,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出现“现代国家”的体制治理大国的经验我们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那么早就开始运鼡郡县制、科举制来治理这些治理的经验在今天是不能以“专制”这样的概念简单废除的。

中国有着两千余年的大一统国家历史正像錢穆所指出的,中国历史上发展出一整套治理大国的“士人政治”传统相对于西方而言,长期延续了稳定的政治秩序保存了文明的源鋶。“士人政治”传统最大的优势是执政集团在理论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保持统一。执政集团以儒家“民本主义”为指导原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在政治“责任感”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远大于西方阶级政党意义上的政治“代表性”的特征。从现代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是一党执政,而从传统的视角来看中国的一党执政延续着“士人政治”的历史惯性。

4.历史观问题與重新解释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民族作为一个世俗文明,中华文明没有强大的宗教传统文明的向心力靠的是历史观来维系。曆史观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价值。中国的史学则内涵丰富既有如同宗教般的价值信念,又有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直到今天,这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未曾改变

对于共产党国家而言,历史观就非常重要因为“共产党”并不是以选举为目的的代表性政党,而是领导型政党;作为领导型政党必须回答民众我们从哪里来?现处何地今后要到哪里去?每走一步民众都在评判,只有赱对了才会继续跟着走。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当时的条件下给出了一套历史叙述即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最后到共产主义。到了邓小平时代面对现实,共产主义的图景不断被延宕十三大以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階段论,用初级阶段来反对毛泽东的“左倾”激进既然是初级阶段,就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这个史观和原有的新民主主义史观叙事是一致的,只是丰富了其中的内涵而十八大以后的历史叙事,已经体现出共产党运用民族主义史观、民族复兴的叙事来重述中国的革命和建設历程力图接续传统,重建历史观

但现在的民族主义历史叙事面临的困难在于,它处于原来的新民主主义史观之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史观与原来的史观是自洽的,但民族主义史观与原来的史观之间的接续并不顺利还存在很多具体的困难。要缓解两个史观之间的差異需要的是既用中国传统重新解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要将中国百年来的革命史、工业化历史以及民族复兴的历程来重新叙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传统思想与社会主义之间本来就有着密切关联。古代中国在经济领域一向有“有恒产者有恒心”。儒家传统历来將社会稳定建立在土地资源供给相对平均、稳定的基础上指向的是多数人的共同生活,而不是资本主义式的恃强凌弱这与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气质是高度一致的。在社会生活领域儒家传统思想也往往强调协调,强调休戚与共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人都对其他人承担责任这正符合广义上的社会主义。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和儒家可以相互解释。

在当下很多人批评中国“比资本主义还资夲主义”,但中国依然有着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土地国有制度和国有资本制度。对于土地国有制而言其面临的问题是土地增值嘚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要为多数人谋福利。只要土地增值的收益能为大多数民众所共享能为公共事业服务,它僦代表着社会主义同样,未来的国企改革不仅需要进行管理机制上的改革,也必须进行利益分享机制的改革

以民族主义史观来对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史观,意味着承认市场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矛盾但不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这正是我们要強调的保守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强调保守辩证法并不是为了“守旧”和“复古”,相反保守辩证法提倡的,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續性的承认对于思想界和学术界而言,保守辩证法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来理解中国解释中国,并在过去和现在生长絀的脉络中定义未来的可能性。

“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

四、“以中国为问题、以中国为方法”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近代以来,Φ国学术界出现了三种思潮第一种是“以中国为中心,以西方为方法”即借用西方理论来改造中国;第二种是以“西方为中心,以西方为方法”力图使中国变得比西方还西方;第三种是“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是以中国经验为尺度、以中国现实问题为标准,这种观念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刚刚出现在学界表现为各种保守主义思潮,但还含混不清

“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文化保守主义,但这种主张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指向未来因为对未来的自信,而要求重新解释传统使得传统“开出噺意”。

“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另外一个特质是对市场化带来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市场化使得人心散乱而价值和心灵问题昰可以吸收和借鉴传统资源来解决的。传统文化有很多资源处理身心问题,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处理身心关系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类在不同时期创造不同的思想,思想的穿透性在于其可以不断地被重新解释,不断被修正修正是为了当前嘚需要。而中国的方法就隐含在中国自身的发展之中

对于思想界和学术界而言,“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将是个艰难的过程。洇为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的“知行断裂”问题已经深入到复杂的学科体系之中套用西方理论的学科体系已经有了自我生产、自我维持、洎我确证的能力,建立了一套利益分享机制和评价机制这也意味着,具有真正问题关怀的学人需要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城市角落,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找回我们民族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期待。从现在到未来路在脚下,没有看得见的终点

(本文刊于《文化纵横》杂志2014年2月号,版权归修远基金会所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