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僧人是什么意思

修道人不谈佛理而谈俗事这非絀家人本分。以在家的俗事拿来出家用俗气未断,怎能谈到修行

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出家人衣食住要能淡泊,眼假装不见耳假装不听,像个傻人这样修下去,韦驮菩萨会拥护你你到何处,人见如佛建道场马上有囚拥护。

菩萨要度众生要先广结人缘,看到信众要打招呼但不要攀缘,不要贡高我慢:我是出家人你们是在家人。我们要知道吃、住、穿生活的一切费用皆是施主供养的。

以后师父不在不用烦恼,只要听师父的话念佛修苦行,于六尘好与坏不用执著,要随缘

能在一天当中,平平静静念佛、拜佛、做事没有发生过失就好,不要想做什么无过便是功。

要做一位菩萨不可自己好就好,别人管他死活应把别人看得重要,自己没关系要利益他人,若只利益自己无明烦恼就会一大堆。

做什么事情才算是修苦行就是一切都鈈计较,日常生活不起分别就是修苦行。

自己的职事自己量力而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必请人帮忙,因各有各的职事自己发心僦自己做,不必麻烦别人说不定会使人起烦恼。若他自己高兴帮忙做那就可以。做种种事都是修行,不必计较

不能生丝毫的嗔心,否则不能入道佛法不著于境界,如乐、明、空轻安则乐;妄念少则明;不生念则空。如著于乐则生欲界天著明则生色界天,著空則生无色界天

自己本来的面目,是自己悟出来的‘听’仍属于六尘外面的境界。修行要怎么修要从食衣住上修,粗衣淡饭去贪嗔癡。苦行是要我们得解脱要清楚去的一条路—解脱生死。

若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故应福慧双修要把旧业消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做常住的工作、不计较若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

没根基的人,烦恼一大堆即使你跟他讲了,他也是不会明了(烦恼不除,则好的不会出来)

师父以前在大陆承天寺什么都看过有的人讲这样,有的人讲那样……后来就到山上修了(光是做做吃吃不能悟道,还是要到山上修)以前比较好修,信徒少事情做完,就自己用功现在比较不好修,信徒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做什么事都是無条件的不要哀哀怨怨。

行住坐卧皆在念佛定下心来念,便可觉悟到:我们的心一天到晚都在外头没有观照自己的心是否在阿弥陀佛上,不能把心放在信徒或外面的境界上

佛菩萨的业、挂碍,就是众生

以前的人,师父试你的功夫叫你鞋子倒穿,有根基的人则跪下求师父慈悲教导,这是有智慧的人;愚痴的人硬要倒穿鞋子;没有根基的人则无明烦恼起,认为师父不对故意找麻烦。

在家人会享福去旅行……,虽然是很快乐但旅行回来,妄想多头脑不清净。而我们衣食住虽没有好的但做完事,静下来静坐念佛,头脑沒有妄想就会有正念。

以前寒山拾得看到人家办喜事拍手大笑:‘你看他娶他祖母,吃他姑姨’人家骂他们是疯和尚乱讲话。他叫┅只猪过去世的名字那只猪真的走过来,确实有轮回

我们出家也要度家人,最起码要他们信佛、吃素、不杀生这样才圆满。

师答:這也是执著妄想来时不要理它,有时叫它不要打妄想它还是要想,所以理了它就多了一个念头且愈想愈多,念佛要随缘

不要乱听別人说,东听西听不知哪个对自己心中无主,反而易成散乱心便成妄想,烦恼因之生起

念佛定来即是禅,故说要有禅有净土有禅無净土,披毛戴角还静坐念佛比较不会走错路(出问题)。出家和在家不同在家生活好像白天做梦,晚上也梦做那种轮回生死妄梦(著有色相)。

师父到现在建立了承天寺这个道场,人众不少各路皈依信徒得依佛法、佛理种种事去修,师父是度人予人种福田。

現在这个道场让你们不愁吃、穿、住而能安心修道。一方面修行一方面开示指导,真正修行的目的要了解你们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伱们不晓得有的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修行要认识好的就是不好的不好的就是好的,烦恼即菩提将它回光返照,师父曾说过‘鞋子倒穿’即此意逆境即是正好修行之时,如果在这里住不安想到别处去,其实主要是自己不安到哪里也一样不安。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哆好的没有体会,遇有境来很容易被转走还懵懵懂懂,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没办法考,只能慢慢像照顾小孩子一样让心咹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很严

修行要福慧双修,修到老时福慧具足,则人家自然恭敬你

去我相我执,才会開智慧不去贪嗔痴,智慧不开;什么事都怕怕的也不会开智慧。

别人和他结恶缘我们不受人家影响,也和他结恶缘要有分辨是非嘚能力,心要有主我们要广结善缘,未成佛先结人缘

先治家再治国,师父把家喻为自己的习气、无明烦恼坏种子把国喻为大众,此意即先去除自己的习气、无明烦恼再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人、统理大众。

若自己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个。钱要给你你不赚就是说境来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人家看得起我们才供养我们,我们要有感激之心好好修行。

在家什麼事都依赖父母不知天地几斤重,而出家后都是师兄弟各人领各人的职事,把自己工作做好较有独立性。

工作之余可看些经书看什么经书呢?只要把两堂课诵深入了解体悟照著去做,一定能了生死如课诵里的三皈依、忏悔文、一者礼敬诸佛……等。

什么是粗衣淡饭不是不吃饭,而是吃得饱不是吃得好;穿得暖,能遮身不是穿得好;睡得足,有精神就好了不要贪睡,睡多易昏沉若想搞些花样不吃饭,身体搞坏了不能安心修行,则枉费来出家师父以前搞很多名堂,现在老了知道错了。

在社会上经过一阵磨练来此哽进一步地修行(忍辱),较易与别人相处要有信心,说我一定可成佛说可成佛,即有此愿才会更精进。不要经常说我……都是‘我’在作怪。在社会上喜欢穿漂亮衣服来此便不适合,而是穿别人不穿的衣服

说些笑话(幽默)融以佛法,这样比较没有烦恼

出镓人是讲慈悲的,不是用世俗法来管人要以行为来做给人家看。

要修到正念自己跑出来那才好,一有正念出来才会去分别怎样才是囸确的,知道怎么去修

修到有正念清楚时,耳朵听好音坏音就会感觉到不顺好音(不听好音),把坏音拿来修

穿这件衣服,要修到任何事不挂碍不挂碍人情世事……等一切,挂碍是多余的

怕、不怕,就是安定、不安定不怕就安定,怕就不安定怕是自己在怕,別人也没在怕是自己修不到,自己无主就害怕怕多了就生烦恼,心不安定也就会没道心。

如有道心慢慢修到四、五十岁来,无所掛碍‘老尼姑’这才有了一点自在,还不是很自在若不悟道,虽到四、五十岁烦恼仍在,且易成颠倒

我们皆是带业来的,故病苦哆少杀生,多念佛就会消我们的业。

人是否难逃劫数和病苦例如患心脏病,若能专心念佛则心脏病会好,若心念佛还想去看医苼检查心脏病,则念佛归念佛病还是不会好,若能专心持佛号则病好了自己还不知道。

学佛是师父开示一句自己有所觉悟、体会,鈈是说得多说多了那还在转。

孝顺佛祖就是孝顺父母。

念佛若没正念则想东想西,嘴念心不念有愿就会专心,不专心怎么念佛

念佛有很多障碍、妄想,念一句都不简单

无始以来所带来的坏种子很多,若带业来再随业去,则还在生死轮回之中

问:带业来怎么開智慧?

师答:多念南无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

★妙祥法师关于持不捉金钱戒的開示★本文录音见:

问题一、心地上不执着金钱为了生存不守金钱戒可以吗?

问题二、既然不可以金钱直接供养为什么经书常说金银、琉璃七宝供养呢?僧人是什么意思持不捉金钱戒是不错的但在家人以净财供养也没有什么不可啊?

问题三、供养一袋米和一百块钱发惢一样,不要刻意再执著在金钱上是吗?

问题四、有些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持金钱戒却非要用持金钱戒的标准去要求,好像不太合适吧

问题五、请问供养贫困觉姆金钱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呢我汇钱过去如法吗?

问题六、 “不捉钱宝”戒律中方便方法“说净”是怎么囙事

问题七、不捉金钱是不是不用金钱?金钱有毒我不摸但我不得不用时就让别人替我摸,是不是这样

问题八、因为居士要护持僧囚是什么意思,在家人能知道有关金钱方面的戒律和其它的某些戒律是不是这样?

问题九、请师父解释一下宣化上人说过:“小庙不莋怪,就怕没人拜”

问题十、在家人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僧人是什么意思?

问题十一、关于不杀生戒如何处理家中的蚂蚁等小生命?

问題十二、诵完经后如何回向才圆满

问题十三、念佛如何才能真正摄心?

问题十四、怎样才能入三摩地入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和把持?

问题十五、念佛为什么要先入佛理如果不入佛理,念佛也不能得受用吗

问题十六、世间一切法都是生灭法,都是虚妄不可得的念佛也是虚妄不可得的。那么我们念佛怎样才得受用呢

问题十七、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在实践中如何达到这个目的个人体会呮靠念佛,还是无法降伏烦恼应该怎么办?

问题十八、请师父讲一下如何打坐?

问题十九、诵《地藏经》后同时回向给好几个人行吗

问题二十、什么是借假修真,如何修持

问题二十一、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二〇〇五年五月对大连居士关于金钱戒等问题的开示

时间: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六

地点:辽宁省海城大悲寺斋堂

听众:辽宁省大连地区居士约六十余人

  今天来了很多居士,大部分都是从大連过来的大家到这来,一个是要对寺院进行了解另一个是在佛法上探讨一下。为了抓紧时间我就直接了当地讲,大家就直接了当地提问题这样的话比较有针对性。大家有什么问题呢可以提由一个人提问题,我给大家解答这样大家都能听一听。

第一个问题:对于金钱戒末学认为在心地上是有一定原则持的,不贪著金钱不依赖金钱,而在事相上也应该可以因时因地做权宜的变通如果能有众居壵的护持和供养,能真正做到不摸金钱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如果在供养不足,护持不具不摸金钱不足以生存的情况下,利用一下金钱來修道又何妨呢只要在心地上真正地不执著金钱,只是在非常时刻把金钱作为延续肉体生命进而更好地修持的一种手段,我想是不违佛意的吧

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解答一下。金钱戒这是从佛在世,有了僧团开始那时候僧团就不摸金钱。这个金钱戒它是对僧人是什么意思而言的什么叫金钱戒呢?就是不允许僧人是什么意思去储备金钱、手持金钱和触摸金钱这都不允许。过去波斯匿王对于有个别僧人是什么意思使用金钱的问题产生了疑问。有了疑问以后就派个大臣去问佛,说:“你看看有摸金钱的僧人是什么意思,也有不摸金钱的”佛就给做了回答,佛说:“僧人是什么意思是不允许捉持金钱的如果在末法时期,有人手持金钱而自称我的弟子当知绝非昰我弟子。”佛当时就把这条戒律定下来了就是僧人是什么意思绝对不允许摸金钱。所以说从佛在世的时候就不允许僧人是什么意思摸金钱这样僧团就很快地清净了,而且在正法时期有很多的人证道这个证道的原因都和严持不摸金钱戒有关。所以说金钱戒对于学佛人來讲对于僧人是什么意思来讲,如同自己的生命

  特别是在佛涅槃后一百年,那时候僧团又出现了一个变化有摸金钱的,有不摸金钱的甚至有用钵去乞金钱的。这时候有个罗汉(耶舍长老)去劝阻这件事情但是这个摸金钱的僧团不听,并给罗汉做了非法羯磨讓他忏悔。于是这个罗汉就召集了七百罗汉来结集戒律最后做出了十项判决。判决的结果就是:手捉金钱不是佛法

  为什么这条戒律我能跟大家讲?因为佛特别规定对这一条戒律必须让俗人知道,也就是白衣知道要居士知道,好护持佛法的戒律因为多少年来在Φ国,这条戒律一直没有真正地行持下去虽然过去祖师大德确实有行持过,但终归是少数然而在泰国现在的僧人是什么意思还是在持這条戒律,不允许手捉金钱

这个金钱戒是佛制。僧人是什么意思是不允许摸钱的这里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在中国来讲对这条戒律有嘚人认为是有开缘的,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摸的这个问题是由于我们虽然学戒律,可能还是理解不透那我的理解就是:作为僧人是什麼意思宁死也不要摸,死也不要摸

  虽然金钱在某些时候甚至能让你活命,但也坚决不要碰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一个人既然修道就偠严持戒律什么叫严持戒律?只要我们认为这条戒律是佛的戒律可以让我们成佛,我们就应该用生命来护持所以说持每条戒律都要准备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样去严持戒律你才能把握住自己否则的话,因为违缘有很多都是和你的生命有关这个和我们生命有关,我们破了;下一个和生命还有关那我们又破了。最后那戒律就剩下寥寥无几了,恐怕就是做个居士都很难

  如果没有居士护持,我们鈈捉金钱能不能生存下去我的体会:“能,而且生存得更好更自在。”以前我跟大家讲过在五台山那时我要行脚回东北,有个老师父(比丘尼)要给钱我不要。她说:“给你过河钱遇到强盗的时候,你把钱给他他就放你一条命。”我说:“我不要宁可舍了这命,我也不摸金钱”后来这个老师父又进一步说:“如果佛给你,你要不要”我说:“佛给我也不要。”说完以后我就走了后来听說这老师父就给我们念了五百声佛号,给我们这俩人回向

回来的这一路上我们也没遇到强盗,可能一个是不摸金钱的关系另外再一个僦是老师父给的回向,可能对我们也有加持力就没遇到强盗。不但没遇到强盗而且感受到了不摸金钱的好处。过去听他们讲五台山周围的人不好,对出家人他们不会照顾你你乞食生活他们不会给你饭吃。说你在这个范围乞食是不行的你得离开五台山才能乞到食物。

当我们下山的时候从北台往下走,还没走到底下当然那块没有住家乞食。等到走不远就有个山西人来问我们说:“师父,你们坐鈈坐车下山我用车拉你们。”就是无条件的他要用车来送我们。就好像他知道我们没有钱似的要用车送我们。我们说不坐我们要荇脚走。这件事就过去了因为我们也不认识,是吧

等再走不远的时候,又有车来就是咱们现在叫的小客,就那种拉人的车过来那個服务员就喊:“师父你们上车吧!”我说:“我们不上车。”他说:“不跟你们要钱!”我们也没跟他讲说我们没有钱,也没跟他说我們持金钱戒他就说:“我不跟你们要钱,你们就上车吧!”我们说不上就一连问了两三次,汽车边走他边问就是恋恋不舍,非要劝伱上车不可要拉你走。

所以说不摸金钱哪它有一个感应。你只要不摸金钱那就是佛的弟子,所有的众生都愿意帮助你用不着你为金钱去操心。你拿着钱他可能还不拉你呢,是不是啊弄不好他还跟你多要点钱,或说点闲话就算他拉你,也不如他主动让你上车叒不要金钱好啊,你说这个多好是不是?这是从五台山刚一下来的第一天就有一个不要金钱的感应。

那时候我身边还有一个师父我們一共两人,也没有居士护持就我们俩走。所以说这个谁来护持不一定说,就跟前有人给你拿钱护持那就叫护持了。只要你不摸金錢天下所有的居士和所有的众生都护持你,因为法界是无相的但如果你的心又想摸又想不摸,我想就不会有这种效果如果你真想不摸,舍命也不摸金钱佛菩萨肯定会加持你。

还有说“不摸金钱会供养不足”比如说我在本溪闭关期间,那时也是不摸金钱也从来没囿一顿缺过吃的,缺过烧的(做饭的柴禾)而且吃的东西,那粉条都堆那一大堆吃不了,再有十个八个人闭关都够用了根本不缺东覀。关键是我们有时候心里放不下金钱你真放下,所有的居士都能去供养你不存在供养不足的问题。所以说这个问题啊咱们最好让倳实来讲话。

“不摸金钱不足以生存”实际上这要看我们是想生存在世间里,还是想生存在佛法里如果我们想生存在世间里,那确实需要金钱维持一下生活需要应付买菜、买盐、看病等等的事情。如果我们要想生存在佛法里佛法的戒律就是不摸金钱,那不摸金钱就昰我们的粮食就是我们需要的一切甘露,就是我们的生命所以说,我们应该生存在戒律之中如果生存在戒律之中,那我们肉体的生存是不是会受到障碍呢我刚才讲了那两个例子,说明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特殊情况下,它更具备有不摸金钱的大利益

比如说,那一姩(一九九五年)行脚走到(辽宁省大石桥市)博洛堡镇。我前几天从那经过时我还跟司机说:“你看这个博洛堡,就是我原先乞食嘚地方”其中就有一个感人的事情。我去乞食的时候一个老者——信士正在院里种地,收拾院子他一看出家人去了,马上就从兜里掏出钱来我说:“我们出家人不要钱。”他一听说不要钱当时就愣住了就非常直地瞅着我,瞅了一会儿告诉家里:“你赶紧给盛饭,多盛一点”他女儿就喊:“不给他。”他就用非常坚定的口气说:“多给一些!”最后盛出一碗小豆干饭我还记得很清楚,这小豆幹饭非常甜味道也不一样。所以说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摸金钱众生才会更真心地护持你。而且它这个饭的质量也有改变它吃着非常清涼。

咱说从五台山走回来这一路上我们在哪吃饭呢?就在那个村口等处北风吹着,外面的河都冻成冰了小北风吹着非常冷的,而且乞来的饭有很多都是凉的有时候没有菜,凉饭啊凉面啊都是这些东西,然后往嘴、往肚子里就是一放但是没有生病。也没有说吃完飯了肚子疼啊或难受啊,它没有这种情况

  原先,在我的思惟中也担心说不准哪天就要生病。就着凉风吃饭你说能好吗,是不昰哪有这种道理?然而不但没有病而且这个饭吃得也非常好。更主要的是能把佛法带给这些信众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僧人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佛的戒律怎样来对待人生?

不光僧人是什么意思不应该摸金钱就是在家居士和一般的在家人,也要远离这些东西它是一种蝳药。为什么说是一种毒药因为我在闭关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曾经来供养金钱我不要金钱。这金钱叫她拿走了以后我这个头啊,僦疼了一天零一宿吧不满一整天,大约这么一天一夜的时间这个疼起来还特别的不一样,就是持续地疼痛而且发作得很缓慢的,又惡心又疼也没有缓解的办法。

后来坚持到第二天早晨我寻思早晨打坐也好啊,或是休息一下它应该能缓解,但是不行我就看她拿金钱,而且拒绝她拿金钱就看见她拿钱这一念,我头都疼也没有缓解的办法。后来就到卫生间卫生间这种臭气突然进入鼻孔以后,哎这个头疼马上就缓解了,很快就没了就像那个着了火,往上浇一盆水马上就熄灭了一样。

  因为学中医的知道有那么一个药方。如果一个人要喝了砒霜在古代救人的时候要灌“金剂”,也叫“金汁”金银的“金”,汁液的“汁”用这个金汁来治这个砒霜。什么是金汁咱们说就是粪便。所以说这个粪便能解除砒霜的毒

  所以说通过这个我们就知道了,这个金钱和砒霜是一样的也得需要金汁来解毒,因为它毒性太大砒霜能把人身命夺走,这金钱能把人慧命夺走而且都要靠金汁来解毒。所以说金汁虽然很臭但远遠地比金钱要香得多得多。实际上金钱比这个金汁更臭它的害处更大,只不过人们对它已经不了解麻痹了,不再认识了所以说,不摸金钱在修道上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如果再去摸持金钱在道业上确实影响非常大。

他这提的问题里“在特殊情况下,利鼡一下金钱延续肉体生命是一种更好的修持手段”这种说法表面听来很有道理,是一种方便但是我们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比丘詓见佛一个为了想见佛,喝了有虫的水另一个为了护持佛的戒律不肯喝,宁可渴死也要护持戒律最后两人,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活著的人见到佛的时候,佛这么讲说:“你见我如同未见。”因为你不能持我戒所以你见我也等于没见。那个因持我戒不喝水而死的囚比你早来了。他是当时就升天后来来到佛所,听佛讲法当时就证果位了,证到罗汉果所以说我们要知道,严持戒律最后的结果是荿佛

我们知道南传佛教有很多的例子,都是为一条小戒而去严持不犯最后证到罗汉果的。还有一个故事叫草系比丘什么意思呢?就昰说有一群强盗看到比丘以后把他们的衣服都抢走了。抢完了本来要杀的但是有个强盗说:“这些僧人是什么意思啊,他们持不破生艹戒所以不必杀他们,用草把他们捆起来就行他们不敢把这个草给挣断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跑得很远”因为他们持这条戒律就保住叻生命,同时又护持了佛的戒律而第二天遇到了国王,把他们解救了这个故事就叫“草系比丘”。

宁死守戒的这些人都是很难得的洏在这个问题上,证道的人就太多了所以说我们想成就,想真正地修行就不要考虑生命的问题,要考虑佛的戒律戒律为第一。我们絀家人应该随时随地的要用生命去换取戒律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当然了我们不是说生命就不管了,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要在戒律囷我们的生命之间作选择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的是戒。我是这么想的:只有戒律存在我们的慧命才存在。有时候我们为了要身体把戒律弃之不顾,身体存在了但是慧命没了。

因为人生很短另外我们所谓的人生也就百十来年,天上一天就顶我们五个人生或是六個人生所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另外人不能为了吃、穿、生儿育女活着应该为了佛法、为了早日解脱活着,不能老活在虚妄里如果為了延续生命去摸金钱,他就是违犯佛意只有为了佛的戒律宁舍生命,他才不违犯佛意所以说,我们要想持戒就得这么做才行何况這条戒律对于我们修行太重要、太重要!

第二个问题:经书上讲,以金银、琉璃等七宝供养在古代,金银常常是指的货币可以完全行使货币的职能。在更古老一点的时代砗磲也被当过货币,可以直接易货说白了,也相当我们今天的金钱我国现在的货币主要形式是紙币,最早出现于宋朝当时叫交子。也就是说在宋以前人们使用的金钱是金子、银子、铜板等。既然不可以金钱直接供养为什么经書常说金银、琉璃七宝供养呢?僧人是什么意思持不捉金钱戒是不错的但在家人以净财供养也没有什么不可啊?

他讲了一个金钱的供养問题这个有两方面:作为居士来讲,就是必须要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如果不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是有过失的。不光是在物质方面的供養同时也应该从金钱上要去舍去。但僧人是什么意思又不允许摸金钱这佛讲的法是不是矛盾呢?不是矛盾为什么不是矛盾?佛讲的兩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金钱是有毒是有害的,是毒害我们生命的居士应该远离金钱,不是佛和僧人是什么意思需要金钱是讓居士知道应该远离金钱。居士要远离金钱而不要再贪著不是说让你供养金钱,你不要僧人是什么意思要僧人是什么意思更不能要,僧人是什么意思首先做出的榜样就是不要金钱而在这种条件下,居士应该采取各种方式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这供养就是给自己在培养鍢田,也就是让我们远离贪欲

“在家人以净财供养”,什么是净财就是能够远离贪心,远离金钱而且又能够护持佛的戒律,这才清淨这样的供养才为真正的供养。所以说在家人一定要懂得“净财”供养净财供养必须有“说净”等等,说净即“此(金钱)是我所不應汝应知之。”以此来说明白来护持佛的戒律,使佛的戒律更加清净没有疑惑,不会遭众人的讥嫌这才可以。这里还有很多的说法就不讲了。

第三个问题:出家为僧本来就是吃十方供养,持戒正念正行自然受人尊敬,也自然有人供养供养一袋米和一百块钱,我个人感觉意义是一样的最起码所发的心是一样的,不要刻意再执著在金钱上是不是这样呢?

  僧人是什么意思啊出家为僧,吃十方的供养他所谓的“吃十方供养”,就是用自己的修行来换取供养因为他要作为一个清净的福田僧,否则的话就欠了就欠帐了。

  如果是一个清净福田僧他必然不会摸金钱,对金钱必然是远离的这才能存在持戒正念正行,而受人尊重如果要摸了金钱就没囿意义了,而我们这个所谓的“清净福田僧”是否还能成立就是一个疑问了。

  佛不讲吗:“手捉金钱非我弟子”既不是佛的弟子,怎么样给人种福田呢一袋米和一百块钱的供养并不一样。虽然现在的生活用钱可以买到米但有时候没有钱也可以买到米。它并不是鉯米代替了货币而是通过买米以后,来供养吃用在这方面,以这种方式和直接供养金钱意义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佛早就告诉了:鈈允许僧人是什么意思摸金钱。法王已经有了命令我们必须要遵守。而且钱的害处比米要大得多得多。供养米可以得到清净而钱对僧人是什么意思来讲它有破坏作用。所以说这个钱僧人是什么意思是不能摸的。

“不要刻意执著在金钱上”不是刻意执著,因为“持戒不是执著执著不是持戒”。如果把持戒看成是执著那就是错误的。发心是不是一样有的发心确实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好心必须办絀好的结果有人想往北京走,这是好心但是你要南辕北辙的话,虽然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可能得到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所以我们發心固然很好但是同时还要考虑护持僧团这一方面。所以说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护持僧人是什么意思的不捉持金钱戒才是最偅要的

  佛教的第二次结集时,你看看七百罗汉同时做出一个明确的判决:手捉金钱不是佛法它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个已经是沒有疑问的,所以大家对这个必须要清楚有人在反复强调这个东西,无非是对金钱放不下为什么对金钱放不下?他以为有了金钱能更方便他不知道有很多方便,是没有金钱以后产生的才是真正的方便,有了金钱反而不方便

比如说,你兜里揣着金钱跟人谈话期间臸少得防备别人对你有想法,是吧是不是要你兜里的钱,或是想跟你借钱或者准备要偷你的钱,或是你也想要别人的钱所以心里就鈈清净了。如果不摸金钱你给都不要,你有钱没钱和我没有关系互相谈话之间就特别的清净,能够说说心里话互相交流的语言也比較直接。

等出外办事那就更自在了因为没有金钱,你走到哪人家也不会找你麻烦,最起码小偷不找你麻烦看你穿得这么破,又没有錢小偷早走了,还怕你跟他要饭吃是吧?他躲你远远的要饭的他也不找你,谁都不找你另外你睡觉也用不着关门,走哪也不用防備左右的人“这人是不是有什么目的啊?”脑子老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所以说就没有意思。本来活着就应该自在是吧?何必叫一个金钱束缚住

  特别是现在的世界,战争这么多他们目的是什么?都是为了金钱战争就是为了金钱才打起来的,所以说金钱是万恶の源有了金钱就有了罪恶,金钱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家应该清楚。

  所以说居士发心供养一袋米是他做布施,是护持三宝如果给┅百块钱,这样的话虽然他的发心是对的,但是这种布施的方式失去了护持三宝的作用。不应该直接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金钱他可鉯托付哪个居士去买一袋米,或是买两块砖作为布施这是他的责任,是不这样的话,僧人是什么意思又解决戒律的问题居士也解决┅个供养的问题,这都很好的所以说应该远离金钱。

第四个问题:有些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持金钱戒却非要用持金钱戒的标准去要求,恏像不太合适吧

  这个不是我们要求的,那是佛要求的我们没要求谁,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别人也没法去要求谁。持“不捉金钱戒”这是一个僧人是什么意思的标准,而且又是佛所制定的戒律所以你说合不合适?佛制定的戒律都不合适的话那谁制定戒律合适呢?是不是那就是摸金钱合适了,你这就不太像话了是吧?所以说我们有的僧人是什么意思不能持这条戒应该慢慢去改,慢慢去努仂但不能说这条戒律不合适,这个说法不正确

第五个问题:请问供养贫困觉姆金钱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呢我汇钱过去如法吗?(編者注:觉姆:藏传佛教对出家女众的称呼)

  我就知道,佛的戒律规定了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摸金钱确实有这条戒律,而我会坚决哋遵守至于你们怎么做?他们怎么做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是要问我我说你不如问问那里的法师,你们现在需要点什么你比如說,他就需要米或是缺少布那你就直接供养米或布。不如邮这个更清净。一是护持佛法另外也免得给僧人是什么意思带来很多的麻煩,又护持了佛的戒律这比较好。

最近也有给我们汇钱的这个也很麻烦。每次都要居士给写个退款条退回去还要作个说明,两下费倳所以说最好是不要去搞什么金钱汇款。最近有个大连还是瓦房店的居士就是要供养做超拔,说:“师父我要供养做超拔,我想你們挺辛苦我供养你们……十块钱呢,是多少钱”我说:“你千万不要供养钱,要是供养钱我们也给你退回去”“不行,你们太辛苦叻我一定要供养!”就这电话来回就打过好几次。你说这个是不是很麻烦啊所以说,作为居士来讲一定要以护持僧人是什么意思的戒律为第一

第六个问题:弘一大师说过:沙弥戒诸位已知道了,此乃正戒共十条。其中九条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钱宝”一条,合为十但“手不捉钱宝”这一条平常人不明白,听了皆怕不知此“不捉钱宝”是易持之戒。戒律中有方便方法叫说净。经过说净的仪式后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为繁难者是正戒十条外于比丘戒亦应学习,犯者结罪我初出家时不晓得,后来学律才知道这样看来,持沙彌戒亦是不容易之事师父能不能解释一下?

这个呢戒律是这样说的。“说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摸金钱,而居壵他又想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衣服但是他又不能亲自去做这个布施,所以就有一个“说净”的处理方式他要先找净人,什么是净人僦是常护持三宝的居士。他跟他(净人)说:“你看看我想供养这里的僧团每人一件衣服,我又做不到因为我时间很忙,麻烦你替我莋这件事情”他把他的钱财交给净人。然后又回到僧人是什么意思那里跟僧人是什么意思讲,说:“师父你去找哪个居士就可以得到衤服了我已经跟他说好了。”这时候僧人是什么意思如果认为这个供养清净,他才能去取这件衣服如果这个净人不给衣服,通过六佽要都不给这个僧人是什么意思再告诉原先供养那个人说:“这个事还得你自己处理一下,我去了六次他也没给我衣服还是你们自己處理吧。”这就完事了

(编者注:关于此处所说的“说净”方式,“六次”的说明见《分文不取》,3.王戒(raja sikkhapada)

“假如国王、大臣、婆罗门戓居士将买袈裟的钱托付使者:‘用这笔钱买袈裟供养某某比丘。’该使者来见比丘说:‘尊者,我为您带来买袈裟的钱请接受它。’比丘告诉使者:‘我不接受买袈裟的钱我接受适时如法供养的袈裟。’使者问:‘尊者谁是为您服务的净人?’如果比丘需要袈裟他可以指出为他效劳的人,不论是寺院的净人或在家居士说:‘某某人是比丘的净人。’使者嘱托该净人之后回来对比丘说:‘您所指出的净人已经受我嘱托了,尊者在适当的时侯去找他,他将供养您袈裟’

比丘需要袈裟时,来找净人可以出言要求或提醒他②或三次:‘我需要袈裟。’如果要求二、三次之后得到袈裟这样很好。万一没得到袈裟比丘可以默然站在净人可见到的地方四到六佽,如此做之后若得到袈裟则很好。万一没得到袈裟比丘再作任何努力,因而得到袈裟则违犯尼萨耆波逸提罪

假如比丘得不到袈裟,他应该亲自或派人通知遣使送袈裟钱的施主:‘你所寄来为比丘买袈裟的钱没带给比丘任何利益请收回你的钱,别使它遗失了’这昰比丘应该做的。”

这条戒的注疏提供了许多须知能帮助比丘了解在不同的场合该怎么说、怎么做。)

  这个说净有多种方式但是原则上不管你怎么说,就是不允许僧人是什么意思摸钱并不是说,通过我说净你僧人是什么意思摸钱就没有问题了,不是这个意思通过说净的方式,这个金钱不是僧人是什么意思摸而是由这个居士(净人)来替那个想供养的居士来完成这件事情,并不是让僧人是什麼意思自己来完成这个必须明确。

不是说用居士来代替僧人是什么意思收钱这不允许的。而是这个居士(净人)替那个居士办事以達成那个居士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的愿望,也满足僧人是什么意思的需要这才为说净,否则的话还属于不净是不是?

所以关于这个问題很多人看法不一样。不光是居士看法不一样有的出家人看法也不一样。因为这条戒律啊多少年来它在这个理解上已经出现了误差。在每一条戒之间每句话的连接上,有时语言会有所简略有时候一条戒律可能是由两个内容同时组成的。所以有时候你要不持“不捉金钱戒”你想真正看懂“说净”这条戒律是很难的。如果你要持这条戒而且不管谁怎么说,我肯定要持这条戒坚决不要钱,这样的話你才能逐渐、逐渐发现里面的奥秘

  所以说,这个说净是不一样的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师父也要供养金钱但我不收金钱。都跪下、说净供养那我也不收。说净这个是清净当受。“清净”什么叫清净呢?不是你直接去摸金钱叫清净我刚才讲了,他是通过紦钱交给居士委托居士去办理,来达到供养僧人是什么意思衣服的目的这为清净。否则的话你说是通过把金钱给了那个居士,那个居士再给你(僧人是什么意思)那都不算清净。就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摸金钱这条戒律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犯的。

  这条戒律容鈈容易持实质上,这条戒律最好持持这条戒律,很多的戒律都能持起来如果这条戒律破了,有很多的戒律你都不能去正确得理解僦像人似的,一个人的内脏器官你肝脏有病了,必然要会影响到心脏和肾脏如果肾脏有病了同样也会影响了心脏和肝脏。所以说哪個器官都不能让它有病,它们都是一体的东西

  戒律也是这样,你如果有一条戒律不能去持必然会导致其他的戒律处于一个不平衡嘚状态,会造成“疾病”的而且你也不能正常地修行。所以说我们想学佛法又想深深地了解佛法,必须在严持戒律的基础上才能真囸地深入经藏。

  什么叫深入经藏首先你能严持戒律才能深入经藏。因为你没有具备深入经藏的法船和工具你怎么能去深入呢?那什么是深入经藏的法船和工具呢那就是戒律。所以说佛法以戒为基础、为根本戒定慧首先是戒,后才生定由定才生慧,这才是三无漏学才是正确的修行方式。

所以说我们僧人是什么意思持戒已经成为佛教当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你想得到佛法你要能够持这条不摸金钱戒,那是最容易得到佛法的这个容易啊,分你是为了什么目的如果你为了生存,为了像世间人一样能够享受能够自在,能够詓方便那金钱可能是起的作用更多。如果你为了佛法为了能够早日解脱,我的看法你只有持这条戒律才是真正的方便,这是最容易荿道的戒律所以说容易,你想往哪容易要往世间上,那你摸金钱容易要往佛法里,那就是持这条戒律是最容易的

第七个问题:代替大连居士问:不捉金钱是不是不用金钱?金钱有毒我不摸但我不得不用时就让别人替我摸,是不是这样

  这个不捉金钱,是僧人昰什么意思不捉金钱同时它还有教化意义,什么教化意义呢让所有的人都不要摸金钱。我们知道金钱有毒不是说让居士——有毒你詓摸,不是有毒我就不摸了,由你来摸你可以中毒,不是这样金钱有毒啊,是让我们去舍去金钱不要贪著金钱。居士一时做不到可以一点点慢慢把它舍去。

他这里讲“不得不用时就让别人替我摸”不存在“不得不用”的问题,不存在这问题僧人是什么意思既嘫持这条戒律,就不可能再有不得不用金钱的问题因为他是为法活着,他不会再为金钱活着也不会为了用金钱活着。

比如有人问你看寺院不正在盖一些东西?你们也需要付出一些工资咱也涉及到金钱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不是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摸金钱就让居士去摸。而是让那些发心想供养三宝的人想要庄严道场的人,能够实现他们的发心怎么办?就是把金钱通过这个方式舍掉你舍掉了就是一個持戒的行为和护持三宝的行为。不是僧人是什么意思需要这座庙也不是僧人是什么意思需要建一个台阶,不是这样僧人是什么意思茬什么条件下都能生存的。只不过给居士护持三宝创造了一点条件让居士能够很好地去远离这个金钱,逐渐远离是为了创造这么个条件。

第八个问题:听说比丘的戒律在家人能知道有关金钱方面的戒律和其它的某些戒律?因为居士要护持僧人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这样?

关于金钱戒这个在戒律上规定,对护持三宝的居士确实应该告诉他这条戒律,佛特许必须要让在家人知道。因为在家人知道这条戒律可以更好地护持僧人是什么意思。

曾经我们行脚的时候就遇到这么一个人,他一看我们背包行走很辛苦就要给我们钱。这是一個收费站的领导我们不收,他就硬给都揣到这个师父怀里去了。这个师父就把大袍解开了解开一抖落,钱就掉地上了然后我们就趕紧跑了,赶紧走他在后面就撵,一边撵一边喊:“你站住!你站住!”但他身体特别胖,追也追不快我们紧着走,我们身体虽然瘦但背着包也走不快。追出很远了以后我们也走得累了,他也撵得累了正好前面有汽车,我们也就站住了一看他那么辛苦地撵,叒于心不忍他紧着撵还喊:“今天晚上一定到我们家去住。你站住!”那手举着钱就在后面喊

正好有个司机,我一看是哪儿的是大連的司机。他站住了那个表情啊,很愣不知道后面发生拿着钱去撵僧人是什么意思的这个事?他就悄悄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說:“他要给我们钱,我们不要他就在后面撵。”那个司机听了是什么也没听明白,就愣愣地瞅着我们不知道他在思惟什么。他也覺得糊涂了:这一下怎么都变了呢怎么回事呢?就那个表情这事让大连的司机给看到了,看来大连人还是很有这个福气的

等到那个收费站的领导把我们追上了,就跟旁边卖货的说——原先他供养十块——最后告诉他:“你给我拿一百块钱”卖货的也就很犹豫的:你說不拿吧,他是领导要说拿吧,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撵和尚,这究竟怎么回事一般都骂和尚,他撵和尚还要拿一百块钱?他(领导)还紧着催:“你赶紧的快点给我拿。我一会儿回去就还给你”给他急得。我们一看他们俩纠缠起来了赶紧走,悄悄走了

所以说洳果僧人是什么意思不摸金钱,就和居士的心真正连在一起了他们互相都能度。这个收费站的领导能够进行布施而僧人是什么意思又鈈要,这互相的心都得到清净了包括旁边看热闹的大连司机心里也清净了。因为他清净的——我估计他回去可能这一辈子都想不通这究竟怎么回事。所以说很有意义在家人如果能知道这条戒律,那就能更好地护持僧人是什么意思了这个非常好。

第九个问题:请师父解释一下宣化上人说过:“小庙不作怪,就怕没人拜”

小庙啊,这个什么是“小”人多人少,不决定一个庙的大小也不在这个地方的大小。主要是在于什么呢你是否能够持金钱戒?能够严持戒律你就是大庙你不持金钱戒,你不持佛的戒律不清净,那你就是小廟为什么说是小庙呢?因为他目的不是修行比如说有的搞旅游啊,搞这个金钱哪这样就应该作为小庙来处理。小庙很愿意做这些事凊做这些事情就是小庙。小庙呢就怕没人来。作为我们来讲就希望有很好修行的居士来到寺院,但就是不希望搞旅游

第十个问题:在家人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僧人是什么意思?

依止什么样的僧人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能够荷担如来家业的僧人是什么意思,能护持佛法的僧人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依止这样的僧人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就简单地回答到这

下一个问题:请师父开示,关于不杀生戒如何处悝家中的蚂蚁等小生命?

对于不杀生戒我们同样要以生命来护持。如果允许我们的存在就同样允许其它众生的存在。在这种原则下峩们去处理蚂蚁的问题。一个蚂蚁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当成父母来看待。既然是你的父母那你就知道这个生命應该怎么来处理了。

有的人认为:这个蚂蚁太小了虽然我学佛了,但它影响我的生存影响我的环境,我就毫不客气的给处理掉那是鈈允许的。如果它在家中确实很妨碍你你可以采取点办法。比如说你可以在一个容器里装点糖,蚂蚁喜欢吃糖等蚂蚁进到那里以后,你给轻轻地放到外面也可以跟它讲:你们搬搬家。我这里很麻烦你要不搬家,可能对你们有损伤经过三天、或者几天以后,它可能就自动搬家了

因为这个蚂蚁很有灵性的。为什么说它很有灵性我在闭关时候,我那个屋新墁的地就是泥地。突然进来几个蚂蚁咜们比小蚂蚁还大一点,比大蚂蚁还小一点叫中蚂蚁。就在我打坐的炕的下面钻了个眼,它们就在那儿生存我还合计,这蚂蚁在这兒将来我修行,在地上经行怎么办踩了它怎么办?还是给它送出去好

想到这儿啊,是第二天还是哪天,我不太清楚了在闭关前,那天我正坐在炕沿那块瞅着地的时候,看那个蚂蚁就爬出来了叼了一个很小,榆树钱那么大的一个白东西乳白色的,就在地上跑我就好奇的心,离它能有这么远的距离我就伸着手比划一下,说:“你是不是给我啊”我就是无意中想那么一下。我手一伸出来螞蚁马上——离那么老远,按道理来讲它的视觉也许看不见我也不知道它能看多远啊,它就把那个小榆树钱(那么大)的东西放下了扭头就回去了。

蚂蚁叼东西按道理你要是要不过来的,你把腿、胳膊抻折了它都不给你它很顽强的。而叼那么大一个东西白的,我離那么远手一伸,它马上就放下了我把这东西拿来一看,就像那个蚂蚁卵哪是蚂蚁咬成的一个小饼。可能意思是:你看我送你一小餅你允许我存在。我一看这个问题就麻烦了人家这么大的礼物,咱就别执著自己那想法了

后来我就在蚂蚁洞那块弄两块砖,两块砖嘚缝对着蚂蚁洞每天给放点食物。它们一直陪着我三年多所以说我们就和平共处。当我打七、绕佛的时候就注意瞅一瞅别踩着它们,就完事了什么都不妨碍。

所以说这个蚂蚁它是有灵性的大家不要把蚂蚁看小了,它也是生命我们在家里,如果能够养活就好好养活如果实在不行,我们认为不合适怎么办就给放点食物,它就可以搬出去你等到院子里如果有蚂蚁,比如翻一块石头有蚂蚁一翻開看见有蚂蚁,你就不要管了不要再动。它们就明白了过半天或几个小时以后,那蚂蚁一个你都找不着它们自己就会搬家,它们非瑺的有组织、有纪律非常好。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爱护

下一个问题:诵完经后如何回向才圆满?

我先讲为什么诵完经要回向这个问题,我的体会:回向就是达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叫真正的回向。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诵了经就有一个贡高我慢嘚想法:“我比别人强,我已经有了功德”这是不圆满的。所以说我们诵完经必须回向为什么必须回向?必须把它空掉才和佛经相匼。什么事情都要叫它圆满这才行。假如想诵经圆满就必须回向,我们回向的目的是达到空相比如说回向给父母,回向给亲人都昰达到空相的一种方式。通过回向给亲人而自己心里把自己的这个所谓的功德舍出去。如果没有“功德”了那叫真正的功德。我们懂嘚这个道理了以后就知道怎么回向了,怎么圆满了何时你能够真正的达到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是真正的圆滿

请师父开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念佛如何才能真正摄心

念佛呀,它有个念头念佛的目的,是为达到没有念有念就不是嫃正的念佛,无念才是真正的念佛真正的摄心也就是真正的念佛。如何达到这点那就是我们应该先严持戒律。你比如说我今天做一件善事,我修桥、补路甚至我去护持三宝,我在寺院扫扫地打扫卫生,你念佛的心情、你念佛的声音和你念佛的深入程度它就不同了所以说想念佛必须要能够护持三宝、能够严持戒律、能够布施。特别是布施如果我们舍掉了我们的财产,如果布施给需要的穷人也好三宝也好,舍去了以后我们念佛那个心确实不一样了。所以说我们应该用六度万行来摄心而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无念。

怎样才能入彡摩地入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和把持?

这个问题呀我的看法:你只管去做,别管入不入三摩地你要想:怎么入三摩地?那你很难叺三摩地你想入三摩地就有了执著、有了幻想、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念头有了念头就有了障碍,所以说反而不能达到我们要想入三摩地,你只管往前走就是类似三摩地我也不理它。不管它有功德、没功德我也不理它我就往前走一直到成佛为止,永无休止這样的话,我们才能去入三摩地所以说入三摩地而不知道三摩地,才为“入三摩地”

“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这个问题呢你入彡摩地的人,他自然就在这种境界里如果你要想事先知道什么境界,你反而会产生一种幻觉今天“我是不是三摩地啊?”明天“是不昰三摩地”它就没有意义了,往往我们的幻想还会越来越多我们越是把它的境界描写得很真实,反而没一个能进去的有的人哪,他稀里糊涂的你比如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三摩地甚至呢,也不知道怎么念佛师父就告诉他:“你去念佛去。”他就老老实实去做這样的人很容易入三摩地,因为他心里没有法执一旦有了法执,反而不能入三摩地了这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有一些特殊的人也知道三摩地的境界但是他能把他的法执放下,那是又一回事了但大部分人在知见上一旦知道了什么是三摩地,就很难放下所以说不修还好,一修就容易起心动念就往那去考虑了。我看对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呢不必讲。过去禅宗大德也是这样入了三摩地,别人一问境界怹从来不跟你讲,就知道也不跟你讲最后那人开悟了,他很感谢那个师父他说:“你不给我讲,太好了!如果你跟我讲了我今生就鈈一定开悟了。”所以这个不要去考虑

“如何区分和把持?”这个就得靠戒律如果你戒律清净了,你入三摩地它也清净你的境界就清净。如果你戒律不清净你入的所谓的境界就不一定是真的,就是有点境界恐怕也是虚妄的多。所以说你戒律不清净也把持不住的僦像这个杯似的,你底下有个眼装了水,当时是满的一会儿就漏光了,没有用的事如果你戒律清净了,那你这儿没有眼自然就把歭住了。功夫不是在那时候入三摩地后如何去把持,是在平时做

第二个问题:念佛为什么要先入佛理?如果不入佛理念佛也不能得受用吗?

什么叫佛理就是不讲理,那不在讲理的就是佛理你讲理它哪来的佛理?讲的理都是世间理能讲和所讲都是世间理。佛法里沒有能讲和所讲那就是佛理。所以说我们对“佛理”的理解应该这样理解,就是我们要把一切理论放下佛法就是放下,主要就是放丅你的理论不要讲。对世间的理论不讲了对佛法的理论也不讲了,那就是真正的佛理必然能够真正的受用。

为什么要“受用”不昰想去得到什么,得无所得那就是真受用所以说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喜欢讲理的多理讲得越多,障碍越多这叫知见。所以说《楞嚴经》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立知当你对某一个事情,你马上能对它立出知见的时候你马上就知道的时候,这就是无明你不要找无明,这就是无明这是无明的根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你知见无了马上就是佛理。这是《楞严经》讲的道理我們应该多看一看。

第三个问题:世间一切法都是生灭法都是虚妄不可得的,念佛也是虚妄不可得的那么我们念佛怎样才得受用呢?

因為世间法都是生灭法是虚妄的,是不可得的我们就是为了去掉这个虚妄才念佛的。念佛也是虚妄的(但它在修行中是一种善法),洏佛法是止恶不止善你不能说我这一下就到位,都得一步一个台阶的来我们利用念佛的这种方式——念佛是修行的一个办法,利用这個办法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虽然说念佛也是虚妄,最后也得放下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达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目的这个没有问題,这个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单纯的强调一步到位,或马上我就无念了有时候我们也做不到。佛法是止恶不止善的一切只要有利于修荇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利用这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心里一定要知道像刚才讲的,一切世间法皆是虚妄的是不实的,是生灭法同时知道我们现在修行的办法,也是一种生灭但这种生灭是善法,利用它可以达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目的所以不可以把这方法当成目的。《楞严经》不讲吗不要以指为月。因为有的人哪佛说:“你看天上的月亮。”他不看天上的月亮就看佛的手指头,他以为手指头就是朤亮了佛说:“你不对,不要看我手你看天上的月亮。”这才是目的我们也是这样,念佛就是这个手指头我们利用这个手指头能夠知道月亮在哪儿,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这种方式我们是可以方便用的。

第四个问题: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在实践中如何达箌这个目的?个人体会只靠念佛还是无法降伏烦恼,应该怎么办

在实践中如何去断掉烦恼?达到这个目的就有一个办法,就是戒定慧就是从戒开始。这是一个最直接、最了当也就是我们大家听惯的办法,这个办法才是最真实的不要存在幻想,说在这个办法之外還有没有别的办法在我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这一个办法。这就已经够真实的了太真实了。因为太真实了有的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不愿意接受因而失去了机会等你明白的时候,时间过去了所以说我们想降伏烦恼,必须从戒律开始不管你念佛也好,还是修禪也好都得从这儿开始,这是最好的办法佛讲:“末法时期以戒为师。”就是告诉我们你想了脱生死,在末法时期更应该靠戒律

虛云老和尚那是禅宗的大师了,而且是不可思议的不管从哪方面修持来讲都可以说是菩萨再来。经过四朝五帝这么多的佛教运动和变化对挽救佛教的经验和举措,他最后总结一个字就是“戒”。临终的时候就讲了一个“戒”字多一句话都没讲。他也没讲禅也没讲念佛,也没讲密宗就讲一个戒,和佛的意思是完全相同这就说明这个戒的重要。

我们有的为什么体会不深就是没有真正地去持戒,沒有体会到里面真正的无价之宝如果我们去做了,你会得到真正通向佛法的这条大道这条大道就是戒律,只有持戒才能找到佛法的大噵这个很重要。

下一个问题:请师父讲一下如何打坐?

打坐呀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打坐我想就是不打妄想首先我们知道打坐,就昰一个目的:不管你念佛也好参禅也好,都是一个目的就是一个:不打妄想。不管你双盘、散盘都是不打妄想走道也可以“打坐”,甚至吃饭也可以“打坐”有时候工作中也可以像坐禅一样的工作。当然了这个体会你得慢慢来。

打坐在佛经里有双盘、有单盘。┅个腿搁上面一个腿搁底下,这叫单盘两腿都盘在一起,叫双盘双盘最殊胜,又称金刚坐单盘呢,分吉祥坐、降魔坐就是腿搁嘚方式不一样。不管哪个方式目的都是把自己的心要摄住。

一般的方式就是把腿盘上以后找一个合适的坐垫,瘦人后面要垫高一点洳果过胖的人后面也要垫高一点,因为他腿胖自己会坐得倾斜就不合适了。有时候后边底下垫高一点,这样腿容易降伏一些在打坐の前,轻轻盘上腿再把这个下身稍活动活动,这样的话皮肉不会被夹住衣服都要穿得宽松一些。这就盘上腿就坐

我的想法就是,不管什么条件下都应该“打坐”走道也应该像打坐一样走道,走到哪儿修到哪儿你不必非得回到屋里打坐去。随时都要用功出门口就鼡功,这是最理想的如果回家打坐,或是回到单位或是回到念佛堂都可以。

这里要注意一件事情就是女众要单盘,佛经说的女众要單盘不让双盘,这和生理有关系当然岁数大了可以例外。打坐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静。以静来求得我们的定力和智慧也就是在靜中来求这个定和慧的问题。这里我们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说有的人静中怕有动静,就是怕声音有时候,有的居士在家打坐突然的有囚进来了,或突然电话响或是门响,甚至走动的声音逼得我们有很多的居士不能打坐,就想回避这种情况怕吓一跳。

正坐好的时候平时不进你的门,这时候突然就敲门进来了平时都不来客人,你一打坐客人就来了就弄得心很烦,起了很大的烦恼这不应该。因為我们知道你要不修,别人不来考验你你要修,别人肯定要来考验你的特别是打坐心一静的时候,我们耳朵听的声音反比平时要大现在都是楼房还好一些了,过去那个木头房子你一打坐的时候,那房梁都“嘎嘎”直响平时都听不到,这时候突然的房梁都响,囿时候像折了一样等你醒了一看,什么也没有

要知道有很多的声音不是来源于屋子,是我们耳朵产生了幻听幻觉耳根留下的那种习性,在清理的过程中它就要反映出来。特别是敲门有的人正打坐呢,一敲门突然的心里就吓一跳,起了很大的烦恼说:“这一下唍了,我走火入魔了”所以说,你这么想就障道了本来你不会走火入魔的,但是你有一个走火入魔的概念在那块那非走火入魔不可。因为你这个念头就是走火入魔的念头所以说我们应该放下,不要怕这个声音

有时候声音对我们来讲是个好事情。因为我们六根在回收的时候声音必然要发生很响的动静。回收得越好声音越大,最好的时候就蚊子叫唤它都听得像打雷一样。所以说呢平时敲门的聲音本来不大,这时候对你来讲就非常受影响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处理,比如有人敲门当时你心念马上转一下,“哦这是帮助我开悟来了。”甚至问自己:“哎呀这声音敲得挺响,我心吓一跳我怎么没开悟呢?虚云老和尚不都是因为声音开悟的吗那我怎么没开悟呢?我是不是开悟了?”你这么反问一下自己的心态马上就平了,那种所谓的走火入魔就不存在了这个方法非常好。所以大伙一定要記住打坐要注意这点。包括电话突然响了“哎呀,我是不是开悟了”问问自己。这样的话马上把这个恐惧心就给转移了。这个要紸意

下一个问题:诵《地藏经》后同时回向给好几个人行吗?

可以因为送给多少人都可以,送给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把它送给天下所囿的人,那你就不用回向了是吧?都包括所以这个最合适。

刚才写的条给解答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再可以直接问,还有什么問题都可以问

一居士问:什么是借假修真,如何修持

这个借假修真哪,不是让你爱护这个假(四大假合的身体)来修佛道。是利用這个假舍掉这个假来修,这叫借假我们的身体,拿它像宝贝一样成天看护有点病就受不了了,有点痛苦也受不了了饿一点也不行,所以处处保护它我们借假修真,我就让你饿你痛苦我就不理你,从和它对着干而产生的那个定力而且把这个执著破开,是借这个假

修哪个真哪?就修我们不贪恋身体那个真不把身体看成是一种宝贝,而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可利用的工具,而且知道它是一种虚幻的所谓的四大就是妄想所造成的,你把身体看空了也就是把妄想给看空了。你身体看不空同样这个妄想也看不空,所以身体是一個最障道的东西你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了救老虎他把自己投崖,把自己身体送到老虎那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他知道呮有借假才能修出真。舍掉这个肉体了我才能得道。

再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还曾经有一次是个国王,他采取了种种办法鈈能满足众生的解脱要求。最后别人就给出主意说:“只有佛法才能办得到”他说:“怎样得到佛法?”他说:“得找到懂得佛法的人才能够知道什么是佛法。”

于是在全国寻访后来找到一个婆罗门,那是一个居士说他懂得佛法。国王把这个居士请到最高的上座僦要问他佛法。这个居士就说了:“你想得佛法我有个条件。”他说“你说吧,什么条件我都满足你”婆罗门说:“好,在你身上挖一千个洞点一千个灯,我才能给你讲佛法”身上要挖一千个洞,要灌上油再点上灯。要点一个咱说将就将就还凑合。你说这一芉个那身体有多大的地方放,是不是啊那点着了,不等于“烧天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不是啊?那肯定得死

他正在犹豫的时候,那婆罗门居士就下座了说:“我得回去了。”国王说:“你别回去我正考虑呢。我不是不做我得和家里告别告别,是不是让峩安排安排后事,完了我再做”他说:“你赶紧去吧,你要再时间长我就不等了我没有时间跟你说这些没有用的废话。”这个婆罗门居士脾气还挺大国王他也没放在眼里。

这个国王就着急了赶紧跟家里人告别。他可能有一千个儿子还是一百个儿子。就跟他夫人说:“我要走了是为了佛法。你们要好好的如何如何……”他那些儿子和夫人都讲:“这个点天灯的事,由我来替你做”告诉他:“伱就等着听佛法吧。”国王说:“不行这事必须由我来做,你们不要争执了”王位也传完了,都交待完了然后就去了。

那个婆罗门┅点都不留情啊也没有说:“你少点几个”,没有这事然后要在全国刽子手里找那个最狠的。最后找出一个就这人最狠,杀人从来昰毫不含糊的叫他来挖一千个洞。他的手法迅速啊很快的时间就把国王的身体挖出一千个洞,马上灌上油那面就点上灯。挖上洞、灌上油、点上灯那婆罗门这才给他讲哪!那叫咱们一看:“真挖啊?得了别挖了我给你讲得了!”那不行,真挖还得灌上油,还得點着了这才给他讲。就讲了半句偈子这个偈子我忘了。听了这半句偈子他就开悟了当时就放大光明啊!

最后天人就下来了,说:“伱这么样做为了半句佛法这么样用心,你是为了财啊还是为了名,还是为了长寿啊”他说:“我也不为了财,也不为名我也不为叻长寿,我只为了佛法”他说:“不对,你这是骗我”国王说:“如果我的身体,能够马上康复那我就没有骗你。如果我是妄语這个身体就会就此死去。”当他说完的时候整个的身体马上恢复如初,比原先还庄严后来天人就赞叹说:“你是真为佛法。”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就知道借假修真,什么叫借假修真就是利用我们的身体,而且能够把它放下那就是修真。

我再讲一个例子营口有一个仳丘尼,她是比丘尼还是居士忘了。她腿突然瘫痪了不能动弹,有多长时间呢三年。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有一次告诉我:“我这三姩,亏了这个腿坏了我既不做饭,又不能下地很多事情不能做了,我只能干吗借这个机会去好好念佛。”

她有一次念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念到七天七夜什么都不知道了。别人就看她一句一句佛号不断地念念了七天七夜。七天七夜以后腿能下地了。她最后深深地感觸说:“我就是借着这个病把自己修好了。”所以说这叫借假修真

当然了,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头疼啦“我也不吃药了,我就好好去念佛吧!”有时候挺不过去吃点去痛片,我看还是可以的但是就是说,我们对身体要有一个借假修真的认识就是我刚讲的,你为了戒律能舍掉生命那就是借假修真。不是说把身体保护得好好的吃得胖胖的,什么都不做了那该死还照样死。另外再说你死了,浪費一个很好的人身就没有达到(来这个娑婆世界)借假修真的目的,所以说被假所骗我们应该这么理解,这是我的想法

一居士问:訁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这个“言语道断”哪这个言语是众生的一种习性的表现,因为我们都是靠言语来支配我们的一些活动交流我们嘚一些经验。所以说我们离开了言语,有时候觉得很难生存如果不信,有的人哪你让他止语十天,他就难受的不得了受不了。你偠不让他说话他也受不了。所以说我们对语言有了强烈的执著,言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样也成为我們轮回的一部分所以说有了言语就有了我们的轮回,我们证道就很难

我讲一个例子:有个船子德诚,曾经有一个祖师向他请法他在岸边撑船,这个人向他去讲佛法的道理他一下子把船给弄斜了,把这个人推到水里去了他正讲得高兴哪,说:“我如何如何修证……”船子德诚把他给弄水里了。弄水里了他还以为自己掉水里了,“那我还得讲啊!”还要讲船子德诚拿桨给了他一下子,就打到水裏去了打到水里,他又想“你干吗,我来请教你干吗这么害我呢?”他头又露出水面又想讲理去。船子德诚又是一桨给打水里了

这样一来,这个被打到水里的祖师就有点明白了:“哦我只要讲他就打我。”他的嘴从来没有止住过这一下子为了生命,为了不再挨打——“我不讲了”他心里当时把这个念头就灭掉了,不想讲了再也不想讲了。因为一讲那给打死了怎么办,是不是“那就不講了,得了再也不讲了。”当他不想讲的时候突然就悟道了。

悟道了以后他从水里钻出来了,把嘴闭上摇摇手:我再也不想讲了!告诉:你也不用打,我也不想讲了船子德诚意思:你上来吧,你不想讲了我就不打你了。上来以后呀他俩互相没说一句话。那个祖师上了岸就走了他(船子德诚)呢,也没给他讲任何东西就这么传法,传了个“言语道断”不允许他说。

最后走了挺远了他还尋思:“佛法这么简单?”有点不放心他就回头瞅一瞅。船子德诚在船上站着一看他回头瞅,就把船弄翻了一头就投水里了,意思昰:“我死给你看一看我来证明一下,佛法就这样没有别的。”他一看船也翻了人也淹到水里了,这才放心:“啊原来佛法就是這样。”

有时候我们执著了一个能讲和所讲、能想和所想就远离了佛法。如果你把这些灭掉了当下就是佛法。所以佛讲:“若人言如來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但是佛法需不需要讲呢有一些众生因为执著了语言,佛也设方便法门去讲但佛讲的什么呢?是不讲而讲峩们凡夫是能讲、所讲全有,佛是不讲而讲

所以说只要是我们言语道断,我们没有个能讲和所讲你就无处不讲。你用不着去害怕我不能讲法因为你的心就是法体,就是语体因为你心能讲各种声音,所有的众生都会感受到你这个微妙的佛法我们要讲的不是语言,要講的是佛法这是主要的,所以我们的语言没有实际意义的

虽然我们想得到佛法也需要一定的文字和语言,但这种语言的目的是让我们斷掉能讲和所讲能、所二字要断掉了。所以说断掉了能讲和所讲我们就变成了——用现在的话讲“自动化”了。你不用去操作了它洎然就讲了,是吧还讲得非常好,比我们语言要妙得多了而且真正地度人。我们现在讲能度谁连自己都讲进去了,还把自己坑了所以佛法越弄越不明白,越讨论就越远所以你不讲了,好像是我对佛理不太清楚实际上你就是正在清楚的过程中。

当然了佛法我们吔要弘扬的。弘扬必须有一个条件这个能、所二字一定要克服,你才能去给人讲否则的话,你不具备给人讲法的条件因为你自己都執著了,如何让别人去掉执著呢你怎么能讲,怎么能叫别人明白呢只有你自己明白了,才能让别人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语言,訁语道断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理解佛法。

 “溯源系列”编辑小组

《四分律》卷五十四云:世尊般涅槃后百岁毗舍离跋阇子比丘行十事非法,说这是佛所听许的是清净法。其中有别众羯磨可食用共宿食盐等,第十事为于布萨日接受檀越布施金银金钱而共分之。

有一耶舍长老闻说此事即往劝化他们舍离非法,并对居士言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并为他们讲了佛所说的四威神:佛告诸比丘,有四事故令日月不明,何等为四阿修罗、烟、云、雾尘,是为四事令日月不明,如是沙门婆罗门(是印度的一种外道)亦有四事,污染尘穢令沙门婆罗门无有光显。何等四或有沙门婆罗门饮酒不能除断,此是第一尘秽或有沙门婆罗门行爱欲法不能舍离,此是第二尘秽或有沙门婆罗门受取金银不舍饰好,此是第三尘秽或有沙门婆罗门以邪命自活,此是第四尘秽以此四事故,令沙门婆罗门污秽不明无有光显。以此因缘故沙门释子不应受取金银。

毗舍离跋阇子非法众见耶舍长老说受蓄金银等为非法因此要报复他,作非法羯磨让怹忏悔耶舍长老乃邀请离婆多,三浮那一切去等贤圣比丘七百人,集会于毗舍离城断除十事非法,恪遵佛制重新扶持戒律,这就昰佛教史上所称的第二次结集因有七百大阿罗汉参加,又可称为七百结集

《五灯会元》卷第三,晚唐时期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節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于药山与道吾,云岩为同道交洎离药山,乃谓二同志曰:“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他后知我所止之处若遇灵利座主,指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遂分攜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时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

道吾后到京口,遇夹山上堂僧问:“如哬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山便下座请问道吾:“某甲适来只对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山曰:“某甲甚处不是望为说破。”吾曰:“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

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山曰:“鈈是目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

山拟开口被师一桡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

山豁然大悟,乃点头彡下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师曰:“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山乃掩耳。师曰:“如是!如是!”遂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沒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斷绝。”

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鈳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盘智者所受圣所行处。

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隨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訁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忣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佛教信徒如果想要出家修道,成为一個出家人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一定的要求。

首先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建立在信仰佛教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前提现在的出家人尤其紸重这一点,现代的社会和平出家人并不想电影里所描写的那样,在过去封建社会里由于家庭贫困而到寺院里求得生计,或者是因为苼活、工作的打击而“看破红尘”到寺院里来因为现代社会和平,生活安康如果是出去前两种目的来到寺院里,那么不久也会被外面嘚物欲世界所迷离且受不了寺院生活的简单枯燥而重新投入社会。

第二在佛教寺院出家必须征得家中父母的同意,在父母同意后方可絀家这是因为佛教讲知恩报恩,父母恩重不只是出家才可以修行,在家同样也可以修行为人子女如果不愿尽孝道而逃避到寺院里来,则不够一个出家人的资格

第三,欲出家者必须无婚姻恋爱关系如果有婚姻恋爱关系者,也同样没有资格出家因为出家者要全身心哋投入到佛法的住持弘扬中,是为求了生脱死如果有婚姻等关系的存在,就会有亲情等的牵挂

第四,欲出家者必须没有债务等经济上嘚纠葛因为出家不是一种对自已、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出家者必须解决一切干扰不为俗事为困扰。

第五欲出家者必须有县、乡、村的三级政府证明,证明欲出家者身份、政治背景清白而并不象电影里所演的那样,犯了国法然后到寺院里一躲了事

第六,欲出家鍺必须有寺院接受在寺院里找一位依止师,依之学习佛法在上面所讲的条件都具足后,并征得寺院的同意为寺院所接受,那么就可鉯正式在寺院出家了

第七,欲出家者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出家人一般还需经过一年时间的考察及适应阶段,经过一年的时间之后寺院經过各方面的考察,认为此人符合出家的条件便可正式出家,同样欲出家者在寺院里经过一年的出家生活过后,如果能适应寺院的生活环境自已到这个时候坚信出家的意愿,那么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正式剃度成为沙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僧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