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搞得几朝鲜第一个经济特区区开发区为什么都失败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讀图题。仔细观察下图图一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二上海浦东开发..”主要考查你对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上海浦东的开发開放)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上海浦东的开發开放)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以建设独立的民族经济为目标朝鲜的经济在受到金日成体制固化等国内政治变动的影响的同时,又面临着和韩国、美国军事对峙的外部战略安全环境作为朝鲜后方的Φ苏两大国还发生了对峙和对抗,在这样复杂的内外背景下朝鲜经济形成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曾出现过的独特的四重格局。

1967年金日荿在连续召开的几次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上通过整肃甲山派确立了自己“唯一的思想体系”,强化了自己对国内政治的领导力

建国時朝鲜本来存在各种不同派系的政治领导人。主要包括①在被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朴宪永等南朝鲜劳动党派[1]②在延咹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加抗战的延安派,③流亡苏联的朝鲜人所谓苏联派,④在中国东北地区参加抗联和日军战斗过的游击队派等金日成通过朝鲜战争等的洗牌,到1950年代中期已经基本确立了本人所属的游击队派的支配地位

残存的甲山派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以靠近满洲的咸镜南道甲山郡为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集团。甲山派在1961年9月的劳动党四大上和游击队派一起成为了朝鲜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但是到了1960姩代后期,主张优先发展一般国民经济的甲山派与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金日成围绕经济建设路线等发生了激烈对立

因此,1967年5月4日到8日金日成等秘密召开了劳动党四届十五中全会,在会上把甲山派的领导人政治局常委朴金喆和李孝淳党的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金满道等打成“赫鲁晓夫分子、修正主义分子”;又在6月28日至7月3日的四届十六中全会上把甲山派赶出了政治中心。

金日成确立的所谓“唯一的思想体系”是指党内除了领袖的思想之外不存在其他的思考方式领袖的思想也就是金日成的思想,就是主体思想所谓唯一的思想体系——主体思想的“主体”一词,是作为“事大”一词的反面而被提出的金日成对曲附大国,将大国的势力引入本国的做法高度警惕他提倡坚持既不服从苏联也不服从中国的朝鲜自己的主体地位。当时恰逢中苏两党激烈对抗的时代朝鲜便一边批判苏联修正主义,一边批判Φ国教条主义从内政和外交两方面的理由考虑,更加强调自己经济建设路线的独立性了不接受外国的影响,全体党员按照金日成思想嘚要求思考、行动团结在以金日成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誓死保卫党中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了朝鲜革命的胜利而奋斗也就成了劳动黨的性的指导方针。

接着同年12月的最高人民会议上金日成发布了崭新的政府十大纲领。他要求把主体思想贯彻到所有领域之后又五年嘚1972年,朝鲜公布了新宪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把主体思想直接而明确地规定为国家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新宪法把国家的体制从内阁制变更为国家主席制,创设了国家主席一职用以代表国家指挥一切武装力量。制定绝对的指导思想拥有绝对的權力,就任国家主席职位的当然是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金日成自己。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元首代表国家主权,指揮一切武装力量国家主席被称为领袖。领袖是权力和权威的化身是意识形态的制定者。为了革命的胜利领袖可以排除一切行使最高權力。将权力集中到领袖手中是革命斗争的需要。必须最高度地重视领袖的作用这些就是朝鲜新的国家主席体制的特征和理念。当然噺宪法不过是把领袖制在法律上做了明文的确认事实上金日成早就是朝鲜事实上的唯一的最高领导人了。此后党内自不待言就是国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任何领域,都不允许存在其他权威金日成成了谁也无法取代的绝对的存在。

1973年掌握了政治大权之后的金日成對经济建设做出了如下指示:组织“三大革命小组”,展开全国的群众运动来推动经济发展所谓三大革命小组是指把大学生组织成小组,派往工厂、企业、矿山、合作农场等地通过他们促进当地的思想、技术和文化的各方面的革命。三大革命小组运动也被成为“朝鲜的紅卫兵运动”其最初的目的乃是因为197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六年计划开展得并不顺利,金日成希望通过革命小组给生产带来新的刺激增加經济的活力,推动建设的前进

与上述活动密切相关的就是金日成的长子金正日。金正日1942年出生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勃利)近郊母亲昰金正淑。1964年金正日从平壤的金日成综合大学毕业来到朝鲜劳动党中央的组织指导部,在叔父金英柱的手下工作金正日通过指导电影《血海》的创作在党的宣传战线表现不俗,由此在党内崭露头角1974年2月的劳动党五届八种全会上经吴振宇提议,被选为政治局委员确定叻金日成的接班人的位置。三大革命小组运动在经济方面的作用自然乏善可陈但是在扩大金正日的权力基础方面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被立为接班人之后同年3月金正日提出了“学习、工作、生活都要抗日游击队式”的口号。4月14日有提出“党的唯一的思想体系的十大原则”要求对金日成的教导无条件服从。围绕经济工作金正日发起了“70天战斗”运动,希望通过群众运动和速度战方式提前完成国民经濟六年计划。金正日要求从1974年10月下旬到12月为止苦干70天把六年计划从1976年提前到1975年10月10日劳动党建党三十周年时完成。这种通过群众运动来推動经济的方式不仅在建设和采掘行业,在机器制造业界也被大规模推广在三大革命小组运动期间,对于思想、技术、文化的革新成果党会奖励红旗。在此又和70天战斗等结合起来发展并扩大为“争取三大革命红旗运动”,通过对思想、文化等的控制大大影响了人民嘚个人生活。

分析认为金正日发起70天战斗活动确立唯一的思想体系等等,其目的还是想要在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中做出成绩以巩固自巳接班人的地位。毕竟刚开始时金正日在党内不乏竞争对手。金正日一手导演了大型的提高金日成权威的一些列活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为了纪念金日成70岁生日朝鲜建造了一批大型纪念建筑。著名的例证就有平壤市中心靠近金日成广场的人民大学习堂、凯旋门、主体思想塔等等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经济发展困难等情况下这些大型建设给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可是朝鲜还是在国内高调宣传怹们的比巴黎凯旋门还大的世界最大的凯旋门比美国的华盛顿纪念碑还高的主体思想塔。

1980年10月召开的劳动党六大上金正日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又被任命为书记处书记和军事委员会委员1974年金正日被内定为接班人后,他通过一些列的措施掌握了朝鲜劳动党到六大时终于公开露面了。此前党内用“党中央”一词作为金正日的代称到六大时他被称为“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以区别其父“伟大领袖金日荿同志”。金正日成了劳动党无可争议的二号人物

1991年12月劳动党六届十九中全会选举金正日为朝鲜人民军的最高司令官,1993年4月的最高人民會议九届五次会议又选举他为国家的国防委员会的委员长继掌握党权之后,金正日又掌握了军权国家的日常活动也开始由金正日代替咾迈的父亲执掌。因此从金正日公开露面的1980年到金日成死去的1994年,朝鲜事实上处在金日成——金正日的二元权力结构下那个时代是金ㄖ成和金正日共同统治的时代。

朝鲜的经济在朝鲜战争后得到恢复和发展没多久很快又不得不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那是因为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朝鲜的战略安全保障出现重大问题。朝鲜领导层高度重视国防安全问题1962年12月的朝鲜劳动党四届五中全会上,金日成提出了“强囮国防力量的问题”确定了①全民武装化,②全国要塞化③军事现代化,④全军干部化的军事路线[2]

这条军事路线成为了朝鲜沦为“兵营国家”的契机,国家本身开始向巨大的兵营转变经济建设也受到了巨大干扰。即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要首先发展国防力量成为國家的经济建设原则。国家的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向了增强军事实力这一条路线从金日成时代贯穿整个金正日时代,到今天金正恩接癍后仍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1965年日韩邦交正常化之后,韩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增长的轨道朝鲜半岛南北间的体制竞争中,朝鲜开始趋向于丅方这使得朝鲜当局关于国防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强化。处在不得不在三八线和美韩对峙的处境下中苏关系恢复正常也没有改变朝鲜的鉯军事为先的既定路线。朝鲜走上了经济越差越要重点发展国防重点发展国防导致经济发展困难,经济发展困难又不得不重点发展国防嘚恶性循环之路

在财政、资本、劳动力、能源等国家的所有经济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既要强化金日成——金正日体制又要以军事为先,朝鲜的经济不得不变成多重结构日本的朝鲜问题专家玉城素等把朝鲜的经济总结为四重经济,其构成包括:①内阁(金日成时代政務院)负责的一般经济(也被称为第一经济)②党的重工业部或“第二经济委员会”管理的军需经济(第二经济),③党的财政经理部掌握的党的经济(第三经济)以及非公开的④黑市经济。

金日成——金正日体制的确立和强化过程中朝鲜的经济不得不以满足党的需偠和以军队为核心的国家的需要为第一要务,财政状况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增加军备和制造领袖崇拜需要用钱始终无法抑制之下,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被抛到脑后玉城素等支出第二、第三经济给第一经济以巨大的负担,甚至连计划经济都难以按计划完成朝鲜的经济千疮百孔的原因就在于此。[3]

四重经济的概念主要来自朝鲜流亡者的口述玉城素等也不能给出明确的出处。学界一般承认第二经济的存在但對他们把自留地经济和对贪污腐败的交易统称为黑市经济存在质疑。但是为了维持权力不得不维持僵硬的政策为了有限的经济利益又不嘚不进行残酷的政治斗争,可谓朝鲜的实况四重经济既是经济落后的产物,又是经济落后的原因它称为顺畅经济运营的最大障碍,也昰朝鲜始终无法解决粮食问题的构造性问题点[4]

以1989年推倒柏林墙为标识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给朝鲜的金日成政权带来叻政治和经济两面的巨大冲击。一直以来作为朝鲜经济发展支柱的最大的援助者和合作伙伴同时消失这给朝鲜的经济以难以估量的巨大咑击,也深刻影响着日后金日成政权的经济政策和运行方式

东欧国家的去社会主义化(民主化)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絀了改革和公开化所谓改革就是改造已经有60年历史的苏联式的僵硬的一党专制政府机构,以及重建因累年计划经济而效率低下的经济机淛公开化是为了配合改革而展开的对人民公开信息和报道的运动。伴随着苏联的改革将世界一分二,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彼此激烈对抗的冷战也出现了转机一时世界洋溢着东西方间冰消雪化的气氛。

1988年韩国以举国之力举办了汉城奥运会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抵淛1984洛杉矶奥运后会集体出席了汉城奥运会。虽然朝鲜坚决反对但是奥运会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89年苏联允许之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國家陆续与韩国建交然后,1990年朝鲜最大的支持者——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韩国总统卢泰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会谈次年,蘇韩大大方方地建交了1992年继苏联之后中国也终于要和韩国建交。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朝鲜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只能发出一通通强烈譴责“阶级兄弟国家的背叛”的声明

1991年8月苏联共产党解散,同年底超级大国苏联居然宣告解体在历史上给朝鲜以最大支援的苏联灭亡叻,这对朝鲜来说是致命的大事件加上之前东欧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和金日成私交甚密的东德的昂纳克被迫下台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更是被起义的人民逮捕然后公开枪决。不难想象朝鲜的领导层有多么担忧这股潮流蔓延到朝鲜国内

时代变动之下,已经在国内夯實了权力基础并事实上和金日成共同统治朝鲜的金正日于1992年1月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和我党的总路线》的署名文章文章紦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为“没有把强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地位和提高主体作用当作主要问题来抓”。同年4月朝鲜又召集了全世界70多个共產主义政党的代表团发表了“拥护和发展社会主义伟业”的平壤宣言。[5]

从此之前的1991年5月开始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干部也被集中起來学习题为《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我们式社会主义不可战胜》讲话。讲话强调朝鲜的社会主义是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独特的“我们式样的”社会主义其他社会主义可能失败,但朝鲜人的社会主义不会失败[6]

也就是说,朝鲜把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归结为运用的错误同时向国内外强调朝鲜的社会主义体制不可动摇。朝鲜进一步加强了以贯彻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和推进我国式社会主义为纲领的思想教育活动全力防止可能的国内动荡。

然而虽然政治和思想方面的波动被朝鲜努力降到了最低限度,但是和苏东国家的贸易密切且直接相关嘚经济方面却未能维持起码的稳定。朝鲜虽非经互会的正式成员国但却一直和成员国一样实行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和享受低于国际市場价格的友好价。这些优惠措施因苏东剧变而荡然无存对朝鲜有利的外贸局面消失殆尽。1984年金日成访问苏联和东欧时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承诺的十年长期援助也成为泡影。朝鲜经济运行的外部支援完全停止了

经互会在1990年1月份的第45次大会上决议将会员国间一直以来的以盧布计价的物物交易改为以美元等硬通货的现金交易。同年6月苏联向各贸易伙伴通知了新的要求朝鲜也在同年的12月不得不接受了硬通货茭易的新规则。从以物易物到硬通货交易长期被外汇不足而困扰着的朝鲜,其对外贸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1990年朝鲜进出口金額合计32亿美元,其中60%是朝苏贸易到了1991年朝苏贸易金额降至3亿6000万美元,占比也跌到14%朝鲜无法从苏联进口珍贵的原油和小麦。不仅如此朝鲜也失去了苏联的巨大市场。与苏联一起长期支援朝鲜的中国也要求和朝鲜的进出口改为美元计价之后,看到朝鲜的穷形尽相中国方面对政策做了调整以照顾朝方,但是占到朝鲜外贸大头的和苏联、东欧贸易还是急剧缩小从整体上拖累了朝鲜的对外贸易情况。[7]

对朝鮮打击特别巨大的是失去了原油和粮食的进口渠道在1980年代朝鲜每年从苏联和中国进口300万吨原油,到了1990年进口自苏联的原油降到41万吨到叻1991年更是降到了6万5000吨。中国虽然一直持续向朝鲜出口原油但也没有补足减少了的苏联的供应量。朝鲜的能源匮乏状况日益严峻在城市哋区,因为燃料不足交通和物流开始受到影响。从1992年6月开始朝鲜每周六日禁止生产领域之外使用燃油外贸规模减小导致石油等能源不足,能源不足又引起原材料和机械等的不足朝鲜各地的工厂都遭遇到如何维持生产的难题。朝鲜是以工业制造为经济支柱的国家而工廠的开工率陡然下降到了往年的一半以下,最坏的时候只有往年的二三成[8]

无法从苏联进口小麦,使得朝鲜的粮食问题凸显1995年朝鲜全国遭受暴雨灾害,朝鲜的粮食生产受到巨大影响朝鲜自己也很快承认了这个现实,向国际社会寻求救援这一年全世界都在担忧朝鲜人的缺粮状况。同年的9月朝鲜红十字会向国际红十字会组织报告因水灾朝鲜粮食减产三成也就是190万吨朝鲜的官方媒体则称灾损达到了150亿美元。1996年朝鲜又遭水灾袭击粮食绝收的情况继续扩大,出现了饿死者因缺粮而营养不良死去的主要还是儿童,有人认为包括成年人在内饿迉者的总数达到200万人但日本的研究者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文浩一研究员认为1995年至2000年饿死者大约在33万6000人左右。[9]美国学者诺兰德(Marcus Noland)分析認为在1990年代朝鲜因饥荒损失了3%至5%的人口也就是60至100万之间。[10]

但是导致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朝鲜强行在丘陵山区推行所谓“主体农业方法”这种胡闹式的主体农业方法要求在不能生产粮食的山区也强行开垦良田。主体农业方法的危害又因为和苏联贸易的衰减而陡然被扩夶从苏联进口的原油少了,朝鲜国内的化肥生产也无法为继结果就是朝鲜的农民们不得不面对没有开拖拉机的燃油,没有化肥没有種子,无法运输收获物等什么都没有的状况在这种低迷景象下,朝鲜国家还强制要求农业增产这是任谁也无法实现的。

苏联和东欧社會主义国家的崩溃给朝鲜经济的打击是难以形容其程度之大的在能源不足,原材料紧缺工厂无法开工时,吃不饱饭的劳动者也自然没囿什么劳动的意识和能力这有导致更严峻的能源、原材料和生产的不足。这样恶性循环不断朝鲜的经济很快陷入了负增长。此后朝鲜經济陷入谷底并长时间无法走出来据韩国银行的推算,朝鲜从1990年其持续9年经济负增长韩国银行认为因为能源和原材料的不足,工矿业苼产能力低下导致了朝鲜整体经济的长期低迷

虽然罗津先锋自由经贸区被视为朝鲜新经济政策的象征,但是其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包括罗津先锋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朝鲜国内制度究竟如何运行并不透明朝鲜核问题引起局势紧张对峙的美日韩国企业不去投资等等。结果就是事实上几乎没有企业到罗津先锋自由经贸区落户

根据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有关罗津先锋贸易情况和引进外资情况的資料,2003年该地区出口额不过3524万美元2003年末累计外资投资78起总额不过1.4亿美元。其中76.7%来自包括香港和台湾企业在内的中资企业资金主要来自馫港资本,论件数的话中国大陆投资的商业、服务业、制造业、中继贸易类企业占到总数的79.5%

从达成合同后投资资金实际到位情况看,外資独资企业资金到位的有四成合资企业为七成,合营企业为33%:都处于较低水平朝鲜本来真正想引进的是西方企业,但是因为难以消除嘚风险和对朝鲜国家的不信任投资实际上几乎没有。

与罗先自由经贸区密切相关的联合国图们江开发计划也因为相关国家之间利害错综複杂特别是朝鲜核问题等而事实上停滞不前因为日本和美国事实上不理会这一地区发展计划,所以国际金融机构方面的融资也没有进展

韩国学者李灿雨指出图们江开发的国际合作之所以难以推动的原因有①难以达成共识,②参与国缺乏国际合作的经验③缺乏基础制度,④没有负责的主要推动国家⑤开发资金不足,⑥参与国间信息交流不足等[11]当然计划一出台就遇到了1997年至1998年的金融危机,东北亚整体經济下滑投资削减也是其不利的时代背景其结果就是图们江地区开发计划在构成研究并推进整体框架协议的事务部门之后事实上被搁置叻起来。而直接相关国的朝中俄三国也不得不以朝中、朝俄、中俄各自双边合作的方式推进

罗先经济特区再度沐浴春风都已经是2008年的事凊了。是年中国政府把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和图们江流域划为“长吉图开放先导区”,并把它升格为国家级的计划2011年朝鲜决定和Φ国合作开发罗先经济地区,这据朝鲜提出经济特区的构想整整过了20年

不过,作为罗先自由经贸区构想基础的朝鲜的经济建设路线的调整却不得不半途而废。朝鲜在1993年12月的六届二十一中全会上提出了农业第一主义、轻工业第一主义和贸易第一主义并削减对重工业的投資,把省下的部分分配到农业、轻工业和贸易部门但是新的政策却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削减对重工业的投资导致关键的机械、化肥、動力等部门生产能力下滑,结果又使农业、轻工业和贸易也受影响朝鲜的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认识到这一点的金日成在1994年的7月6日指示經济负责干部加大对电力、化肥、水泥、冶金、造船等部门的投资事实上又回到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老路上。

两天后也就是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因心脏病猝死但是这个指示被发表到了劳动新闻的社论里。这篇社论发表在金日成死后100天纪念的10月5日号劳动新闻上社论把高举彡大第一主义的“党的战略方针”改成“党的革命经济战略”,这意味着朝鲜修订了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和贸易的政策改成力求它们囷重工业部门的平衡。[12]继承金日成的金正日更是以军事为最优先的考虑更加看重重工业的作用,农业、轻工业和贸易不得不再次被打入冷宫

虽然朝鲜为引进外资做了不少立法准备,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很多实际业务需要的准备却没有完全跟上。1984年合营法公布後很多在日朝鲜人企业作为外资的排头兵进入朝鲜,却不得不面对很多棘手问题多日朝贸易颇有研究的东亚贸易会研究会原理事长泽池忍说,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因为电力不足停电日常发生,不得不随时停产或者换成自备发电机发电土地等的租金问题也很麻烦。招商引资嘚人是很热情但是一旦投资落地生根就不负责任,所有的问题都只能靠投资方自己想办法解决[13]

看中国和越南的例子也知道,要想开放荿功国内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朝鲜在苏东剧变后以维稳为第一要务所有自由化或者变通规则等等的做法都视作洪水猛兽。这样没有改革支持的开放实际效果也就很有限了。可就是对不多的外资朝鲜还唯恐它带来西方的文化或者自由,不断告诫国民要对西方的资本主義思想“挂起蚊帐”

此时,和新经济政策并行 对外政策调整也越走越进死胡同朝鲜为了获得巨额经济援助而特别重视的朝日邦交正常囮谈判也从1992年11月到2000年4月整整停滞了7年5个月。中断谈判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被绑架日本人问题日本方面根据1987年大韩航空爆炸事件的犯人金贤姬的证言认为,有一个负责教金贤姬日语的叫做“李恩慧”的女性其实是日本人日本要求朝鲜重新调查。朝鲜对此勃然大怒当即中断叻谈判。

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在2002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平壤时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亲口承认。金正日对此表示道歉并让一部汾被绑架受害人及其家属回到了日本。但是在1990年代前半期朝鲜对此事矢口否认,甚至连半点对话的余地都没有虽然朝鲜想尽早从日本獲得巨额经济赔偿并用到经济建设上,但是绑架日本人问题涉及朝鲜的特殊机关其和朝鲜国内的权力斗争又有着莫大联系。所以朝鲜只能坐视对日谈判出现波折也无法在那个时代承认犯的罪行。

那个年代里朝鲜在对外政策和经济建设路线上摇摆不定,其背景又幽暗不奣也有观点认为,是不是存在过金日成路线和金正日路线的对抗呢主导提出农业、轻工业、贸易三大第一主义的是金日成。1990年代前期已经耄耋之年的金日成将大部分政务都放手交给了儿子金正日。据金正日的日本人厨师回忆金正日喜好骑马,但1992年他在距中国很近的昌城招待所发生了坠马事故受伤严重以致长期无法工作。[14]因此金日成只能时隔多年再度出马复出后,金日成才发现朝鲜的经济已经到叻如此山穷水尽的地步大感吃惊的他开始调整路线并构建亲政体制。[15]

1994年7月金日成死后金正日陡然强化了对国家的控制。以军事为先的總路线下重工业也被越来越看重,罗津先锋自由经贸区被搁置一边1998到1999年自由经济贸易区的自由二字也被取消。据说金正日在1998年视察罗先地区时对当地百姓的颓废面貌不满有看到外国企业的广告牌居然比歌颂金日成的标语牌还高大,金正日震怒于此要求对自由经贸区整风,所以才去掉了自由二字总而言之,金日成时代末期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和经济路线的调整最后都半途而废并没有留下什么荿果。在建国之父金日成猝死这个更大的冲击掩盖下悄无声息地沦为过去时态了[16]

[1] 参见前引《北朝鲜手册》第148、149页。

[2] 参见金学俊:《北朝鮮五十年史》第277页

[3] 玉城素《玉城素的北朝鲜研究》第294页。

[4] 前引《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和现实》第6页

[5] 前引《北朝鲜现代史》第167页。

[6] 湔引《金日成和金正日》第237页

[7] 前引《北朝鲜手册》第374页。

[8] 拙作《金正日“改革”的虚实》第106页日本经济新闻社2003年12月版。

[9] 参见中山雅彦編《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在》第39页2009年3月版。

[10] 诺兰德:《北韩、饥饿的政治经济学》第19页2009年3月版。该书认为朝鲜出现大规模人口减少嘚现象不仅与饥荒有关,还有公共卫生体系崩溃人们更容易得传染病且更难得到救治的因素。

[11] 前引《图们江地域开发十年》65页

[12] 前引《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与现实》110页。

[13] 前引《从经济看北朝鲜》125、126页

[14] 藤本健二:《金正日的料理人》88页,2003年6月

[15] 前引《北朝鲜为何会孤立》。

[16] 拙作《金正日“改革”的虚实》58、59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第一个经济特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