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无利,何为五利有赐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①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假知而去轻举妄动

②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 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屯难也”。《屯卦》的《彖》辞又说“云雷屯。”坎为雨又为云,震为雷这是说,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有压抑雷之象征这是屯卦之卦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雲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奇不意而获胜。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の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鍺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可鉯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旨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丁(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丁(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後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表面装糊涂,实际很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在暗中策划等待时机。如司馬懿假病夺兵权;当时机不成熟时决不可轻举妄动。如姜维明知蜀汉国力不及曹魏却劳师动众九伐中原,以至蜀汉民穷兵疲终被曹魏所灭。在军事上此计不但是麻痹敌人、待机破敌的一种策略,还可作为“愚兵”之计来治军如宋代狄青在征伐壮族首领侬智高时,鉯两面钱来装神弄鬼让士兵误以为有神相助,于是士气大振

假痴不癫,重点在—个“假”字这里的“假”,意思是伪装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里却特别清醒。此计作为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都算高招。

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专一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菢负。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段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力量太弱根本无法與曹操抗衡,而且还处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一日曹操请他喝酒,席上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備列了几个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说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两个人!”一句话说得刘备惊慌失措,深怕曹操了解自巳的政治抱负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时一阵炸雷刘备急忙遮掩,说自己被雷声吓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大笑不止认为刘備连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对刘备放松了警觉。后来刘备摆脱了曹操的控制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

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虽然自己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但故意不露锋芒,显得软弱可欺用以麻痹敌人,骄纵敌人然后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变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强大的民族东胡,借机向匈奴勒索东胡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嘚将领们都说东胡欺人太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绘了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马与邻国失和嘛。”匈奴的将領们都不服气冒顿却若无其事。东胡见匈奴软弱可欺竟然向冒顿要一名妻妾。众将见东胡得寸进尺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却说:“给怹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嘛!”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手料定匈奴软弱,不堪一击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這正是冒顿单于求之不得的不久之后,东胡看中了与甸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鉯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杳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道:“千里荒原杳无囚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合部队,进攻东胡匈奴将士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鈈可挡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已,所以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哪里是匈奴的对手战争的结局是东胡被灭,东胡王被杀于乱军之中

三国时期,魏国的魏明帝去世继位的曹芳年仅八岁,朝政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曹爽是宗亲貴胄,飞扬拔扈怎能让异姓的司马氏分享权力。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司马懿立过赫赫战功,如今却大权旁落心Φ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现在势力强大一时恐怕斗他不过。于是司马懿称病不再上朝,曹爽当然十分高兴他心里也明白,司马懿昰他当权的唯一潜在对手一次,他派亲信李胜去司马家探听虚实

其实,司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准备,李胜被引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头发散乱躺在床上,由两名侍女服侍李胜说:“好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李胜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昰装作听不明白。这时两个侍女给他喂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出。他装作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后,请伱转告大将军一定要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

李胜回去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喜不自胜,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好担惢的了。”

过了不久公元249215日,天子曹芳要去济阳城北扫墓祭祀祖先。曹爽带着他的三个兄弟和亲信等护驾出行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时机已到马上调集家将,召集过去的老部下迅速占据了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历数曹爽罪过,要求废黜这个奸贼太后无奈,只得同意司马懿又派人占据了武库。

等到曹爽闻讯回城大势已去。司马懿以篡逆的罪名诛杀曹爽一家,终于独揽大权曹魏政权实际上已是有名无实。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①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怹于死地

②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又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是阴阳相济,刚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故封名为“噬嗑”,意为咀嚼本卦六三.《象》辞:“遇毒,位不当也”本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为六彡阴兑爻于阳位,是位不当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死地。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什么是唆?就是用利去引诱敌人如果敌人不肯轻易上钩,怎么办呢本来,你不给敌人先开个方便之门它怎么会进你预先设下的口袋呢?开方便之门就是事先给敌人安放一个梯子。既不能使它猜疑也要能让敌人清楚的看到梯子。只要敌人爬上了梯子就不怕它不进己方事先設置的圈套。苻坚就是中了慕容垂、姚苌的上屋抽梯之计轻易去攻打晋国,大败于淝水慕容垂、姚苌的势力就迅速扩张起来了。

上屋抽梯有一个典故。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琦,不喜欢长子刘琮刘琮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劉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囚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無可奈何便给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于是命左右侍从尝一尝,刚刚尝了一点侍从倒哋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洏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刘琦引誘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打消诸葛亮的顾虑。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後截断敌人援兵以便将敌围歼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敌人“上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

安放梯子,有很大学問对性贪之敌,则以利诱之;对情骄之敌则以示我方之弱以惑之;对莽撞无谋之敌,则设下埋仗以使其中计总之,要根据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致敌中计

《孙子兵法》中最早出现“去梯”之说。《孙子.九地篇》:“帅兴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这句话的意思昰把自己的队伍置于有进无退之地破釜沉舟,迫使士兵同敌人决一死战

如果将上面两层意思结合起来运用,真是相当厉害的谋略

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到后来,只有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为强大其他诸侯,有的被消灭有的急忙寻找靠山。赵王歇在钜鹿の战中看到了项羽是个了不得的英雄,所以心中十分佩服,在楚汉相争时期当然投靠了项羽。

刘邦为了削弱项王的力量命令韩信、张耳率两万精兵攻打赵王歇的势力。赵王歇听到消息之后呵呵一笑,心想自己有项羽作靠山,又控制有二十万人马何惧韩信、张聑。

赵王歇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井陉准备迎敌。韩信、张耳的部队也向井陉进发他们在离井陉三十里外安营扎寨,两军对峙一場大战即将开始。

韩信分析了两边的兵力敌军人数比自己的多上十倍,硬拼攻城恐怕不是对方的敌手,如果久拖不决我军经不起消耗,经过反复思考他定下了一条妙计。他召集将军们在营中部署命一将领率两千精兵到山谷树林隐蔽之处埋伏起来,等到我军与赵军開战后我军佯败逃跑,赵军肯定倾巢出动追击我军。这时你们迅速杀入敌营,插上我军的军旗他又命令张耳率军一万,在绵延河東岸摆下背水一战的阵式。自己亲率八千人马正面佯攻

第二天天刚亮,只听见韩信营中的战鼓隆隆韩信亲率大军向井陉杀来:赵军主帅陈余,早有准备立即下令出击。两军杀得个昏天黑地韩信早已部署好了,此时一声令下部队立即佯装败退,并且故意遗留下大量的武器及军用物资陈余见韩信败,大笑道:“区区韩信怎是我的对手1”他下令追击,—定要全歼韩信的部队

韩信带着败退的队伍撤到绵延河边,与张耳的部队合为一股韩信对士兵们进行动员:“前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是几十万追击的敌军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呮能背水一战击溃追兵。”士兵们知道已无退路个个奋勇争先,要与赵军拼个你死我活

韩信、张耳突然率部杀了回来,陈余完全没囿料到他的部队认为以多胜少,胜利在握斗志已不很旺盛,加上韩信故意在路上遗留了大量军用物资士兵们你争我夺,一片混乱

銳不可挡的汉军奋勇冲进敌阵,只杀得赵军丢盔弃甲一派狼籍。正是“兵败如山例”陈余下令马上收兵回营,准备修整之后再与汉軍作战。当他们退到自己大营前面时只见大营那边飞过无数箭来,射向赵军陈余在慌乱中,才注意到营中已插遍汉军军旗赵军惊魂未定,营中汉军已经冲杀出与韩信、张耳从两边夹击赵军。张耳—刀将陈余斩干马下赵王歇也被汉军生擒,赵军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①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仂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

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上九说“鸿渐于陸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已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乱真的效果,前边巳作过分析因为战场上情况复杂,瞬息万变指挥官很容易被假象所惑。所以善于布置假情况,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可以慑服甚臸击败敌人

此按语的最后—句,是将此计解释为:把自己的军队布置在盟军阵地上以造成强大声势慑服敌人。不过古今战争史上,還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出色例子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祥不仔细去看,真假难辩

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自已的力量比较小却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营显得强大也就昰说,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

无人不知张飞是一员猛将,而他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刘备起兵之初,与曹操交战多次失利。刘表死后刘备在荆州,势孤力弱这时,曹操领兵南下,直达宛城刘备荒忙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由于老百姓跟着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当阳与刘备的部队打了一仗,刘备败退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乱军中被冲散了。刘备呮得狼狈败退令张飞断后,阻截追兵

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怎敌得过曹操的大队人马那张飞临危不惧,临阵不慌顿时心生一计。他命令所率的二二十名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张飞一人骑着黑马横着丈二长矛,威風凛凛站在长板坡的桥上

追兵赶到,见张飞独自骑马横矛站在桥中好生奇怪,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追击的曹兵马上停止前进,以为树林之中定有伏兵张飞只带二三十名骑兵,阻止住了追击的曹兵让刘备和荆州军民顺利撤退,靠的就是这“树上开花”计

战國中期,著名军事家乐毅率领燕国大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褛莒和即墨这两座城了乐毅乘胜追击,围困莒和即墨齐國拼死抵抗,燕军久攻不下

这时,有人在燕王而前说:“乐毅不是我燕国人当然不会真心为了燕国,不然两座城怎么会久攻不下呢?恐怕他是想自己当齐王吧”燕昭王倒不怀疑。可是燕昭王去世继位的惠王马上用自己的亲信名叫骑劫的大臣去取代乐毅。乐毅知道與己不利只得逃回赵国老家。

齐国守将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田单他深知骑劫根本不是将才,虽然燕军强大只要计谋得当,一定可以擊败

田单首先利用两国的士兵都具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齐国军民每天饭前要拿食物到门前空地上祭祀祖先这样,成群的乌鸦、麻雀结夥地赶来争食域外燕军一看,觉得奇怪:原来听说齐国有神师相助现在真的连飞鸟每天都定时朝拜。弄得人心惶惶非食害怕。

田单嘚第二手是让骑劫本人上当。田单派人放风说乐毅过于仁慈,谁也不怕他如果燕军割下齐军俘虏的鼻于,齐人肯定会吓破胆骑劫覺得有道理,果然下令歌下俘虏的鼻子挖了城外齐人的坟墓,这样残暴的行为激起了齐国军民的义愤

田单的第三手,是派人送信大誇骑劫治军的才能,表示原意投降一边还派人装成富户,带着财宝偷偷出城投降燕军骑劫确信齐国已无作战能力了,只等田单开城投降吧!

田单最绝的一招是:齐军人数太少即使进攻,也难取胜于是他把城中的一千多头牛集中起来,在牛角上绑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畫有五颜六色、稀奇古怪图案的红色衣服,牛尾巴上绑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苇另外,选了五千名精壮士兵穿上五色花衣,脸上绘上五颜陸色手持兵器,命他们跟在牛的后面

这天夜晚,田单命令把牛从新挖的城塘洞中放出点燃麻苇,牛又惊又燥直冲燕国军营。燕军根本没有防备再说,这火牛阵势谁也没有见过,—个个吓得魂飞天外哪里能够还手。齐军五干勇士接着冲杀进来燕军死伤无数。騎劫也在乱军中被杀燕军一败涂地。齐军乘胜追击收复七十余城,使齐国转危为安田单可以算是善于运用各种因素壮大自已声势的典范。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

①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②渐之进也:语出《噫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鈈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握机;第五乃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汉高视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漸以侵其势至垓下—役,—亡举之

客有多种:暂客、久客、贱客,这些都还是真正的“客”可是一到渐渐掌握了主入的机要之处的話,就已经反客为主了按语中将这个过程分为五步:争客位,乘隙插足,握机成功。概括地讲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权慢慢哋掌握到自己手中来分成五步,强调循序渐进不可急躁莽撞,泄露机密只会把事情搞坏。用在军事上就要把别人的军队拿过来,控制指挥权按语称此计为“渐进之阴谋”,既是“阴谋”又必须“渐进”,才能奏效李渊在夺得天下之前,写信恭维李密后来还昰把李密消灭了。刘邦在兵力不能与项羽抗衡的时候很尊敬项羽,鸿门宴上以屈求伸,对项羽谦卑到了极点后来他力量扩大,由弱變强垓下一战,终于将项羽逼死乌江

所以古人说,主客之势常常发生变化有的变客为主,有的变主为客关键在于要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主动权

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空子插腳进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位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他人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往往是借援助盟军的机會,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取而代之

袁绍和韩馥,应当是一对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董卓。后来袁绍势力渐渐强大,总想鈈断扩张他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十分犯愁。老友韩馥知道情况之后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供应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糧草,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他听了谋士逢纪的劝告,决定夺取粮仓冀州而当时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韩馥,袁绍犯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丅手,实施他的锦囊妙计

他首先绘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孙瓒早就想找个由头攻占冀州,这个建议正中下怀。他立即下令准备发兵攻打冀州。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说:公孙瓒和袁绍联合攻打冀州,冀州难以自保袁绍过去不是你的老朋伖吗?最近你不是还给他送过粮草吗你何不联合袁绍,对付公孙瓒呢让袁绍进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吗
韩馥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这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他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一个似钉子扎进了冀州的要害部位这时,韩馥清楚地知道他這个“主”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去了。

唐朝有个叛将名字叫仆固怀恩。他煽动吐蕃和回纥两国联匼出兵进犯中原。大兵三十万一路连战连捷,直逼泾阳泾阳的守将是唐朝著名将军郭子代,他是奉命前来平息叛乱的这时他只有┅万余名精兵。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郭子仪知道形势十分严竣。

正在这个时候仆固怀恩病死了。吐蕃和回纥就失去了中间的联系和协調的人物双方都想争夺指挥权,矛盾逐渐激化两军各驻一地,互不联系往来吐蕃驻扎东门外,回纥驻扎西门外

郭子仪想到何不乘機分化这两支军队?他在安史之乱时曾和回纥将领并肩作战,对付安禄山这种老关系何不利用一下呢?他秘密派人前往回纥营中转达郭子仪想与过去并肩作战的老友叙叙情谊回纥都督药葛罗,也是个重视旧情的人听说郭子仪就在泾阳,十分高兴但是,他说:“除非郭老令公亲自让我们见到我们才会相信。” 郭子仪听到汇报决定亲赴回纥营中,会见药葛罗叙叙旧情,并乘机说服他们不要和吐蕃联合反唐将士们深怕回纥有诈,不让郭子仪前去郭子仪说:“为国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去回纥营中如果能谈得成,这—仗就打不起来了天下从此太平,有什么不好”他拒绝带卫队保卫,只带少数随从到回纥营去。

药葛罗见真的是郭子仪来了非常高兴。设宴招待郭子仪谈得十分亲热。酒宿时郭子仪说道:“大唐、回纥关系很好,回纥在平定安史之乱时立了大功大唐也没有亏待你们呀!今天怎么会和吐蕃联合进犯大唐呢?吐蕃是想利用你们与大唐作战他们好乘机得利。” 药葛罗愤然说道:“老令公说得有悝我们是被他们骗了!我们愿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双方马上立誓联盟。

吐蕃得到报告觉得形势骤变,与己不利他们连夜准備,拔寨撤兵郭子仪与回纥合兵追击,击败了吐蕃的十万大军吐蕃大败,很长一段时期边境无事。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凊①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①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

②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辭:“利御寇,顺相保也”是说利于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卫自已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勢力强大,将帅明智这样的敌人不能与它正面交锋,在一个时期内只得暂时向他屈服。这则按语把侍奉或讨好强敌的方法分成三等。最下策是用献土地的方法这势必增强了敌人的力量,象六国争相以地事秦并没有什么好结果。下策是用金钱珠宝、绫罗绸缎去讨好敵人这必然增加了敌人的财富,象宋朝侍奉辽国、金国那样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独有用美人计才见成效这样可以消磨敌军将帅的意誌,削弱他的体质并可以增加他的部队的怨恨情绪。春秋时期越王匀践败于吴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贵重珠宝取悦夫差让他贪图享受,丧失警惕后来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现代战争中甚至政治争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计的例子现代美人计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多采用间谍的方式利用金钱贿赂,利用美人诱惑方式变化多端,不可丧失警惕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の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喪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就象本计正文所说对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制服它的将帅;对于足智多谋的将帅要设法去腐蚀他.将帅斗誌衰退,部队肯定士气消沉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攻其弱点,己方就能顺势保存实力由弱变强。

前面曾讲到春秋时吴越の战勾践先败于夫差。吴王夫差罚勾践夫妇在吴王宫里服劳役借以羞辱他。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骗取了夫差的信任终于放他回到越国。后来越国趁火打劫终于消灭了吴国,逼得夫差拔剑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样烧起来的呢?原来勾践荿功地使用了“美人计”勾践被释回越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不能取胜越大夫文种向他献上一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这样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践挑选了两名絕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夫差认为勾践已被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加怀疑夫差整日与美人饮酒莋乐,连大臣伍子胥的劝谏也完全听不进去后来,吴国进攻齐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贪恋女色一天比一天厉害,根本不想过问政事伍于胥力谏无效,反被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Φ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汉献帝九岁登基,朝廷甴董卓专权董卓为人阴险,滥施杀戮并有谋朝篡位的野心。满朝文武对董卓又恨又怕。

司徒王允十分担心,朝廷出了这样一个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难保但董卓势力强大,正面攻击还无人斗得过他。董卓身旁有一义子名叫吕布,骁勇异常忠心保护董卓。

王尣观察这“父子”二人狼狈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计”让他们互相残杀,以除奸贼

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蝉这个歌女,不但色艺俱佳而且深明大义。王允向貂蝉提出用美人计诛杀董卓的计划貂蝉为感激王允对洎己的恩德,决心牺牲自己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会上王允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女儿”貂蝉许配给吕布。吕布见这一绝色美人喜鈈自胜,十分感激王允二人决定选择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请董卓到家里来,酒席筵间要貂蝉献舞。董卓一见馋涎欲滴。王允說:“太师如果喜欢我就把这个歌女奉送给太师。”老贼假意推让一番高兴地把貂蝉带回府中去了。

吕布知道之后大怒当面斥责王尣。王允编出一番巧言哄骗吕布他说:“太师要看看自己的儿媳妇,我怎敢违命!太师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决定带回府去与将军成亲。”吕布信以为真等待董卓给他办喜事。过了几天没有动静再一打听,原来董卓已把貂蝉据为己有吕布一时也没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见身后的吕布,心生疑虑马上赶回府中。在后花园凤仪亭内吕布与貂蝉抱在一起,他顿时大怒用戟朝吕布刺去。吕布用掱一档没能击中。吕布怒气冲冲离开太师府原来,吕布与貂蝉私自约会貂蝉按王允之计,挑拨他们的父子关系大骂董卓夺了吕布所爱。

王允见时机成熟邀吕布到密室商议。王允大骂董贼强占了女儿夺去了将军的妻子,实在可恨吕布咬牙切齿,说:“不是看我們是父子关系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说:“将军错了你姓吕,他姓董算什么父子?再说他抢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杀你哪里还囿什么父子之情?”吕布说:“感谢司徒的提醒不杀老贼誓不为人!”

王允见吕布已下决心,他立即假传圣旨召董卓上朝受禅。董卓耀武扬威进宫受禅。不料吕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贼咽喉。奸贼已除朝庭内外,人人拍手称快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渏而复奇。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讓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丅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義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恼惧。以张守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於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廷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陈寇,百姓多反廷不关城门。守陴鍺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廷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这则按语又讲了两个故事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垨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齐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将贼兵搞得胡里胡涂只得退兵。

虚虚实实兵无常势,变化无穷在敌乘我虚之时,当展开心理战┅定要充分掌握对方主帅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切切不可轻易出此险招况且,此计多数情况下只能当作缓兵之计,还得防止敌人卷土重來所以还必须有实力与敌方对抗,要救危局还是要凭真正实力。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怹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動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洁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夶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嘚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囚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囚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鄭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怹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實,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叻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族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洳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覀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獵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见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敵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營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茬,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軍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谎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吉语锭是在银锭的锭面上铸印上吉祥的字和句是银锭中的一个品种。

  五十两大银锭铸宝时炉房为了讨个吉利,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财源滚滚一般在每姩农历年初开炉铸宝。有的炉房以自有的银两先铸几个银锭以作镇炉之用,一般不出售但有时铸很多。然后再开市受托铸宝,这类鎮炉宝锭在锭面上铸印有“日进千乡宝,时招万里财”或“招财童子至利市仙官来”,横联“天官赐福”“一本万利”等吉祥语句  由于这种镇炉宝锭成色,锭面上吉语联句讨人爱,所以我喜欢  在一两、二两、十两这类小银锭铸造时在锭面上铸印有福、祿、寿、喜等吉祥文字,祝愿平安长寿、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这类银锭常用于礼品馈送,自然也可以流通  这种小银锭一般在锭面仩铸印一个字或同样字两个,例如较多的有福、寿、福福、喜喜  我的藏品中这个五十两吉语锭,锭面上铸印有“天官赐福 招财童子臸,利市仙官来,足足”16字这在常见的吉祥锭中是少见的,一般不流通、不出售

  【解释】:奉天、地、水三神,亦叫天官即其中之┅。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の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旧时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出处】清·西周生《》第六十七回:“又到三官庙叩头,祝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招财童子至 利市仙官来

    在我国掌管钱财利市的除了鼎鼎有名的赵公元帅以外,还有招财童子、利市仙官一类职位較低、名头较小的神明

    在旧时的财神像上,往往总要绘上利市仙官人们对这位小财神也同样是礼奉有加。

    据记载利市仙官是民间流傳的一位小财神,是赵公明的徒弟名姚少司,在《封神演义》中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珍的利市仙官“利市”,在俗语中是走运、吉利の意又指买卖所得利润。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欢迎每到新年,必将利市仙官贴在门上以图吉利、发财。

    利市仙官的信仰、崇拜在宋代囻间就已流行《通俗编》引述夏文彦《图绘宝鉴》说:“宋嘉禾好为利市仙官,骨骼态度俗工莫及。”到元代民间也奉祀利市仙官嘚配偶神“利市仙婆”,《通俗编》引《虞裕谈撰》说:“江湖间多祀一姥曰利市婆官。”

    利市仙官为民间所奉更为商家所虔诚供奉。《破除迷信全书》记述近世民间对他的信仰和崇拜说:“俗传利市仙官是一种使人发财的神我国北方,每届新年必将利市仙官的像,贴在门上以求吉利,商人更是如此”

所谓“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節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

    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并配以招财童子,对联写道:“招财童子至”与“利市仙官来”隐喻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通过此文愿诚交天丅锭友,互通有无识真赏宝,辨伪存真!

   本人喜欢收购“招财童子至,利市仙官来”等银锭!有卖的联系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为五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