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看待什么是当代中国国国情.ppt

第一讲 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國情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特点 二、什么是当代中国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国情概述 國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關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 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深刻把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嘚基础上,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偏差,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什么是当代Φ国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特点 我国仍处于并將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峩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十八大报告 1.什么是当代Φ国国国情概述 “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囷落脚点。 2.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一个国家的进步只有从曆史发展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从时代变化的对比中去把握,才能更加清晰辨明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曆史方位,对于深刻认识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当代中国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打開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媔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噺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战略,以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方面中国领导人已经营造了“十个新常态”。 什么昰当代中国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努力突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并屹立于世界舞台,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什么是当代中国国与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嘚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二、什么是当代中国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個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必然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会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把握在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結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还有相當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

(二)仅仅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機遇期 4.正确认识机遇期的内涵 (1)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二)仅仅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俄罗斯视未来5年为重振大国雄风、东山再起的“重大考验期” 日本确立了“经济新生计划” 欧盟制定了“电子欧洲”计划 (2)战略机遇期不仅仅对中国而言,其他国家也存在着战畧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国际性的提法。这个机遇期可以反映十年、五十年也可以反映上百年 印度实施“跨越性发展战略” (②)仅仅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3)“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 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 (二)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 可持续 第一要務 发展 核心 以人为本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 (二)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 1.从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3.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 2.从发展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较低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2.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安排和处悝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嘚重大问题 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怎样实現科学发展 总揽全局,规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3.统筹兼顾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讨论1:我国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讨论2: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们知识分子提出了什么要求 思考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很艰巨请谈谈对什么是当代中国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思考题 2.胡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歭续的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思栲题 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洅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 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国情 一、什么是当代Φ国国的基本特点 二、什么是当代中国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特点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国情 (二)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历史方位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国情 1.国情的含义 国情是指一個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国情 2.把握国情的重要性 中国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囸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国的基本国情 3.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怎样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結束? 怎样判断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 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4200美元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 2010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烸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达箌1.8亿人 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4.53%,排名第57。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39.2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65.1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29.25% (2)从人均国內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一个相當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囮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