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发展到现今这个帝国时代2国王时代,还有那么多国家有国王

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国王皇后王子公主等称谓?
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国王皇后王子公主等称谓?
09-11-05 &
迪拜(Dubai)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被誉为海湾的明珠。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 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东南部分称为迪拉,西北部叫巴尔杜拜。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面积398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226.2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  迪拜是七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面积第二大酋长国(次于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经济中心。迪拜政府所在地为迪拜市。迪拜市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此外,该酋长国还有哈塔镇和杰贝尔阿里港等地。每年10月至来年3月是迪拜气候最好的时节,迪拜总的来说属亚热带气候,冬天气温在 10-30摄氏度,夏天最高达48摄氏度。迪拜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英语是最主要的商业语言。   如今,迪拜石油仅提供6%的GDP,而且预计到2010年将会开采完,所以,迪拜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之为单纯的阿拉伯“石油国”了,但是,这些石油目前所赚取的金钱,足够让他们成为富人。在迪拜,汽油的价格比国内便宜,一般合3块多人民币一升。  NO!人家王储为什么已经有未婚妻了啊!  我只想说,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啊~~~  这家子长的都不错。。基因好啊觉得很像某一国的王妃,就是工程师的那一个谢赫娜王妃生活低调,鲜少公开露面。哈曼丹王储的母亲谢赫娜王妃是父亲的表亲,两人在1979年结婚,共生有14个孩子迪拜酋长谢赫-阿勒马克图姆和王妃哈雅  歪一下楼,看看这个地方的美丽  网上有人说,我终于领会了《一千零一夜》里动不动就把某出场的王子公主描述为“犹如满月般俊美”是个啥样儿了。像陈德容啊像陈德容啊,像陈德容啊,像陈德容啊,像陈德容啊,这是头等舱莫?这是头等舱莫?这是头等舱莫?  这些公主们长的太PL了~王子嘛。。不喜欢有胡子滴外国人。。  也有现代装的时候,总觉得前面的照片好古典啊马很帅,马很帅,马很帅,马很帅,马很帅,马很帅,  歪一下楼,看看皇室王子如何投资  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王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皇室成员。个人资产净值为215亿美元。(2004年时)  世界上最著名的企业都有他的股份,他是美国最大的外来个人投资者。  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大笔收获石油美元,国内的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阿勒瓦利德利用自己的关系和手中不多的资本,做起了贸易代理和承包生意,仅几年时间,他每年的利润就达到数千万美元。接着,阿勒瓦利德及时预见到政府依靠石油美元实施的高福利政策,将大大刺激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他果断出手,在首都利雅得买下大片地产,为他日后成为当地最大的私有地产拥有人打下了基础。    随着阿勒瓦利德在建筑和房地产业的成功,他的财富快速增长。他建立了“王国控股公司”,把触角伸向其他领域。1986年,他成为连年亏损的沙特阿拉伯联合银行最大股东,并在1989年将联合银行转变为沙特赢利最好的商业银行。到上世纪90年代,阿勒瓦利德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并成功地利用财富和皇室血统,编织了一个由各国领导人和商人组成的关系网。    在10多年里他先后斥巨资收购国际知名企业的股票。他参股的公司包括花旗银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迪斯尼、摩托罗拉、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福特、亚马逊、EBay、柯达、施乐、四季酒店等一系列国际知名企业。他的大部分投资在美国,目前他是美国最大的外来个人投资者。  痴迷于网络股的原因,是阿勒瓦利德对高技术的情有独钟。他有“阿拉伯世界IT先锋”的美誉,他希望沙特成为阿拉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比邻国拥有更多的电脑、移动电话和因特网设施。据说,摩托罗拉StarTac手机刚上市的时候,他一下子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订购了200部,并最终送出了700部摩托罗拉手机。  他的宫殿花了1.3亿美元,有317个房间、8部电梯、180个佣人。  和沙特许多王子一样,阿勒瓦利德出手豪阔。他在法国陪前妻购物的时候,曾一次买下价值1200万美元的祖母绿钻石项链。他为沙特王室的奢侈生活作辩护说:“财富是一种祝福。如果财富被正确使用的话,那不叫浪费也不叫滥用。我认为,王室成员都有理财观念,他们所买的每一件物品都物有所值。”2002年8月,为庆贺自己拥有的又一座豪华饭店落成,阿勒瓦利德在埃及的著名旅游胜地举行了一场演唱会,应邀出席的不超过140人。为了这场演唱会,阿勒瓦利德出动专机,从各国接来76位知名歌手,会后他赠给这些歌手的礼物,竟然是世界驰名的“宝马”牌汽车。  迪拜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里面,感觉很奢侈,好花  啊..........太美了...............  有报道说2008年经济危机时,由于迪拜90%的人口是外籍员工。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迪拜的繁荣有如泡沫般破灭,许多债务缠身的外籍人士为避免无法还债而遭监禁,纷纷逃离该国。  迪拜机场的停车场内,停有超过3000辆废弃的汽车。有些人将被刷爆的信用卡留在车内,有些人则将道歉字条贴在挡风玻璃上。而这些都是债务缠身的外籍人士为避免牢狱之灾,逃离该国前留下的。  看了这么多个大大小小的公主 还是约旦的哈雅最漂亮  另:不觉得王储有多英俊 就只是个长得周正的阿拉伯人  比肥猪流同学们P的眼睛还大。。。  啊,这些小公主们真漂亮啊,确实如楼上某位TX说的,满足了我们小时候看童话故事里对王子公主的描述  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杭州南通长沙(股万六,权万二),重庆广州南昌郑州(股八,权二),不限资金量,qq:  哇塞 下辈子投个好胎 不求那么富有的 只求有那张脸就满足了~~  那眼睛,那睫毛,那鼻子~好羡慕~~  啊我词穷了好漂亮啊~~~~~~~~~~~  有钱还长成那样……真的是同人不同命啊……  这是头等舱莫?这是头等舱莫?这是头等舱莫?  他们大概,也许,可能是坐专机吧~~~那么有钱~~~  是啊,为毛人家近亲就能搞出这么漂亮的啊  很早以前都晓得了,今天谢谢楼主又帮我恶补一下  近亲结婚不代表会长得难看好不好…………  只是遗传病多发而已,又看不见!  公主都好像洋娃娃啊。好漂亮啊。  王储真是标致,不过更HC两个小公主,乖乖,神话里走出来的人儿啊!  我滴那个口水呀。。流了一地。。。  公主象洋娃娃一样漂亮,集美貌和财富于一身,嫉妒死了!  好漂亮啊,好漂亮啊,可為什麼非得留胡子呢。。。  那个酒店太档次了,以至于平时的星级标准都无法衡量,5星对于它而言丝毫不能表明它的身份,才有了7星之说,而这个7也没有实际的考评标准,只是要表明他的奢华之极  看得我心一颤一颤的,特别是五个小正太最右边那个  OH.MY GOD!这个公主怎么漂亮成这样.......简直太没天理了吧...这样的仙女只有天上才有的吧  本店做鞋15年,主营BURBERRY PRADA,Paul SMITH等品牌(除LV无原单外)欢迎大家前来购买批发    我只想说,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啊~~~  为毛每过几天就有人来发这种月经贴。  拜托发帖前先搜索一下旧帖,出口转内销,再出口,再内销……      我只想说,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啊~~~    -----------------------------------------------------------  这个技术活也是自己修出来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英国,丹麦/xsk/cjsh2xinshouka/解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为什么现在台湾免签国家那么多,中国大陆还是那么少?
【的回答(399票)】:
关于,@林永青 总结的原因很全面。事实上,台湾人民的护照依然远没有达到原本它可以达到的便利程度——日本和新加坡就不用说了,其它亚洲邻居,如韩国、香港、马来西亚,仍领先台湾护照二十个的数量级,而台湾人民的实际生活质量,至少是高于马来西亚和韩国的。
台湾护照免签国数量的迅猛增长是集中在最近这五六年的,以前之所以只有几十个免签国,主要原因是之前对岸某政府在系统的围剿,在国民党赢得选举后,「释出善意」、 「挺KMT打DPP」就包括减少部分外交干扰,台湾护照才开始接近它本来就应该有的位置。
至于中国护照为什么被列为垃圾护照,@林永青 列的几个原因亦很全面。不过也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为什么」。
1、人口基数大,穷人多。
中国非法移民对任何国家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不要以为中国非法移民,福建的只去美国,浙南的只去法国西班牙。
事实上,中国非法移民哪儿都去。
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的中国非法移民已有几十万。
巴布亚新几内亚取消中国公民落地签的原因是涌入太多移民,岛国人对被中国人淹没这种恐惧,将心比心,很容易理解。
厄瓜多尔2009年宣布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这简直是南美明灯(南美诸国对中国公民签证的要求一直很严苛),但是实施了一阵就吓坏了——成了中国非法移民中转南美其它国家的桥头堡了,立刻关闭。
伯利兹的签证费贵到吓人,差不多一两万人民币,还是有中国人愿意办这个签证——因为他们去了就不回来了。
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温州。至今没有香港自由行资格,就是受非法移民的影响。
年轻姑娘为什么容易受移民官盘查?因为中国性工作者也去攻占五大洲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她们有一个名字叫 「小龙女」 ,龙之大国来的。
中国只要没发展到相当程度的共同富裕文明,那么外国的旅行大门也不会轻易打开。
2、中国政府的签证政策,是三朵二逼奇葩之一。
哪三朵呢?中国、印度、俄罗斯
绝大部分要去这三个国家旅行的人都需要签证,也因此,这三个国家的人去绝大部分国家也需要签证。
在今年,中国还收紧了签证政策,据我所知,泰国公民在今年5月的时候,办中国签证需要邀请函和来后机票及预订好的酒店。
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的居民可以免签进入中国15天。日本、新加坡、文莱。
不要觉得不公平,因为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也对他们免签。他们不会非法移民,同时是相当好的游客。
而国民收入水准相当的国家,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免签是相互对等的,你不给泰国这样经济水准差不多的地方免签证,人家凭什么给你免啊?
3、价值观和政体问题
中国连周边邻国都没有一个朋友,
【什么?你说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官员只跟中国官员做朋友啦,你要签证他们要你跟大使馆开介绍信,你,屁民,开得到吗?】,远方的国家们,也不放心噢。
美国表示有意给中国公民五年有效签证,但天朝,嗯哼,人家不愿意给美国人五年签证啦,死美帝滚开,外国人都滚开啦。
【林永青的回答(302票)】:
台湾才23个邦交国,却享有129国免签证待遇。
现在台湾护照很好用,走遍世界大部分的欧美发达国家和主要的旅游观光大国都免签证,台湾人现在是想去哪儿去哪儿,买张机票随时可以奔赴想去的国家,就像从台北到高雄一样容易。原因大致如下:
1.台湾居民的人均收入突破两万美元,相对均富,符合发达国家认定的授予免签标准。
2.台湾人的平均素质较高,在给予免签的国家犯罪记录较低,偷渡和逾期滞留的现象较少。
3.体制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同,意识形态一致。
4.台湾政府面临选票压力,卯足全力与外国交涉。
5.台湾主动给予世界发达国家免签证入境台湾,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澳洲、纽西兰、美加和欧盟,自然也容易获得互惠对待。
6.台湾户政境管体制严谨,护照不易伪造,外国海关要调阅资料可获得迅速响应。
护照为何不好用?
1.虽然富人多起来了,但穷人的基数仍大,还是有相当比例的贫穷。
2.在外国偷渡、失踪及犯罪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大陆护照的形象。
3.大陆的证体还跟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同,这点北朝鲜和越南、寮国、古巴护照也有相同的困扰。
4.大陆外交部较无积极谈判作为。
5.大陆不主动给予他国免签。
6.大陆流动人口庞大,户籍作业仍未详实,资料调阅不便。
台湾护照的免签国名单:
■亚太16个:
日本 90天(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新加坡 30天
马来西亚 15天
纽西兰 90天
斐济 120天
大溪地 90天(即法属波利尼西亚,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新喀里多尼亚 90天(法国海外领地,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塞班岛 45天(美属)
关岛 45天(美属)
帕劳\萨摩亚\诺鲁\吉里巴斯\纽埃 各30天
■美洲27个
90天 (2012年11月起)
180天(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台湾驻外使领馆和代表处核发之护照不享受免签)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90天(法国地方行政区,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瓜地马拉 90天
萨尔瓦多 90天
洪都拉斯 90天
尼加拉瓜 90天
巴拿马 30天
哥伦比亚 60天
瓜德罗普 90天(法国海外省,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90天(法国海外省,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多米尼克 21天
格瑞那达 90天
圣露西亚 42天
圣文森和格林纳丁斯 30天
圣基茨和尼维斯90天
法属盖亚那 90天(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福克兰群岛 12个月(英属,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
其余四个省略,都是英法的小岛。
■欧洲43个
欧盟免申根签证国 90天免签(欧陆的38个国家)
90天(英属)
90天(丹麦)
90天(丹麦)
■中东1个
90天(限有身份证号码的护照)
■非洲5个
布吉纳法索 30天
甘比亚 90天
史瓦济兰 14天
留尼旺 90天(法国海外省,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马约特 90天(法国地方行政区,限有身份证字号的护照)
■可以用落地签证方式前往的有23个:
马绍尔群岛 30天
索罗门群岛 90天
柬埔寨 30天
东帝汶 30天
尼泊尔 30天
孟加拉 30天
马尔代夫 30天
斯里兰卡 30天
肯尼亚 90天
坦尚尼亚 90天
乌干达 90天
塞席尔 30天
莫三比克 30天
马达加斯加 30天
圣赫勒拿 90天
有的国家只给台湾护照里有国民身份证号码的护照免签证入境,有的只给台湾本土签发的免签,不认海外使领馆及代表处签发的护照,是因为除了台湾地区2300万人之外,在海外还有很多华侨也选择持有中华民国护照,而不愿入当地国籍或拿大陆护照,这些台湾称呼的「海外侨胞」,由于数量庞大,有些发达国家对此有疑虑,不愿视同为台湾本地人,因而保留给他们免签的权利。
大陆护照的免签国名单:
■亚太9个:
麦克罗尼西亚30天
北马里亚纳群岛45天
萨摩亚群岛
■可以用落地签证方式前往的有28个:
贝宁共和国
埃塞俄比亚
马达加斯加
印度尼西亚
塔吉克斯坦
签证是因为观光、商务、留学、工作、医疗、学术等原因而取得进入他国一定时限的许可证,而免签证也只是他国对另一国国民给予一定时间许可进入,超过期限仍须依前述理由提出申请。短期进入观光、商务的旅客更可以为该国的服务业带来庞大商机,各国都抢着欢迎,例如英法瑞士的精品百货,大陆旅客的消费总额甚至胜过当地居民。
美国人口三亿一千万人、日本也有一亿二千万人,各国争先提供免签证欢迎;而莫桑比克与台湾同样是二千三百万人、阿尔巴尼亚只有三百万人,各国则是避之唯恐不及。换言之,签证不是移民居留权,这跟人口多寡并没关系。
所以问题在于,为何各国大力欢迎中国旅客消费的同时,却又不愿意提供免签证?
【风自云的回答(15票)】:
@林永青 等知友已经说的很好很详尽了,我来补充一句小马哥的竞选海报宣传语:國家受尊敬,人民有尊嚴。
【赵鑫的回答(6票)】:
我只想说别把免签和国家待遇挂钩,免签更多是一种经济行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是否开放免签,是要对该国的人口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经济能力、教育水平等很多指标进行评估的。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经济能力不足,人口社会意识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再加上又是出名的偷渡大国。您换位思考,已经被非法移民折磨的疼不欲生的欧盟和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对中国放开签证吗?至于台湾免签多,只能说台湾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较高,得到了发达国家的认可。如果大陆的发展水平和台湾一样,自然也会有很多免签。原因可能会有,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这个也绝对不是仅靠政治谈判能够轻易争取来的。
【duanyancn的回答(2票)】:
来这看吧:
【陈满砚的回答(3票)】:
不太同意上面的一些说法。
我觉得主要由于几点
1)价值观完全不一样,我们会本能的排斥价值观不一样的人。
2)没有reputation,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之上,你看看我们的早一代人把澳洲,新西兰,法国等等弄成什么样了,敢让更多的人随便的过来么?
3)社会形态不一样,没有人想跟朝鲜做朋友吧?我们号称是他的老朋友。
4)中国国际上没有朋友,一个都没有。为啥有人要跟没有朋友的人做朋友?
ps:我已经过了愤青的年纪,就事论事。
【杨栩的回答(2票)】:
这是小马哥竞选时的政治策略,实际上免签和国家的福利有关,像台湾福利好,去其他国家远远没有台湾好,所以不用担心滞留问题,而大陆社会保障不好,如果免签担心滞留问题,所以远远少于台湾,这和国家外交不大,主要还是福利问题
【蒙男的回答(1票)】:
相对来说'是政府不希望太多人走出去'时代会变'愚民政策会有开明政府的一天!我想去的只有中东地区'邻邦的几个地方!政府办事套路多'小屁民就不想麻烦他们'还是周边转转'等哪天烦了'再去烦他们!
【萧璘的回答(0票)】:
我感觉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主权威胁。即使台湾的谍报人员没签证就进入西欧国家领土了,台湾的军队也没有随便过去能力啊~但是中国的谍报人员进入法国破坏一圈,然后大军就兵临城下了,完全有可能~
还有很多国土安全的问题...例如非法移民啥的~
【Being的回答(0票)】: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水仙的回答(0票)】:
一个有些滑稽的但是也是很现实:台湾多少人,大陆多少人,免签的后果几个国家受得了。
【梁永久的回答(0票)】:
咱们国家也未必希望咱们能随便去哪啊
【左文龙的回答(0票)】:
台湾的人均 GDP 是中国大陆的人均 GDP 的 5 倍以上。
什么时候中国的 人均 GDP 达到台湾水平,免签神马的不是问题。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
/ 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委员会组织编写:《非洲通史》,英文版,第 2 卷,第 383 页,1981 年。①
阿克苏姆王室自称为所罗门后裔,他们的王朝长期称为所罗门王朝。埃塞俄比亚王国也自称所罗门朝统 治。奴隶制国家,从邻近各国和各部族掠得大量奴隶,用以从事农业生产和建筑 城堡宫殿;7 世纪以后,随着王国的衰落,奴隶来源减少,在向南扩张过程 中,国王把新占的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形成了一个新的军事封建贵族阶级, 使封建关系发展起来。提格雷、阿姆哈拉等贵族领地发展成独立的封建小公 国,到 13 世纪才被埃塞俄比亚王国统一。  1270 年建立的埃塞俄比亚王国,定都于冈达尔(在今贝格姆迪尔省), 统治着今埃塞俄比亚中部和北部。经过长期征战,到 16 世纪初,王国版图已 从红海之滨的马萨瓦一直伸展到西南的阿巴亚湖,大体接近了现在的疆界。 埃塞俄比亚王国的土地属于皇帝(“涅古斯”)。皇帝将土地分封给服 军役的贵族,大贵族再将他们的封地分封给中小贵族,在这种土地层层分封 的基础上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大小贵族之间为争夺领地混战不休,皇帝也要经常同不听命的贵族打仗。 埃塞俄比亚贵族以打仗为职业,皇室和贵族除通过劫掠邻居和征收商税获得巨大收入外,他们的收入主要榨取自农民。各领地上的农民,受到沉重 的封建剥削,他们除了要交纳皇室什一税之外,还要把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的农产品以及一定量的牲畜、蜂蜜和盐交给贵族;贵族就职时,农民要送礼, 贵族结婚或举行洗礼时,农民要捐助宴席;农民还要为贵族建筑房屋、磨面 粉以及随贵族出证。此外,奴隶劳动在贵族经济中还具有重要地位。从 14 世纪起,索马里地区的穆斯林国家开始了反埃塞俄比亚统治的长期战争;16 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侵入埃塞俄比亚时得到过索马里的支持;16 世纪中期,阿达尔素丹国军队攻入境内,从东到西蹂躏了四分之三的国土;16 世纪后期,游牧部落盖拉人涌入,从南向北践踏了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并统治了半个世纪。16 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皇室借助于葡萄牙军队才驱逐了土 耳其人和征服了部分盖拉部族。这些战争和封建内讧使国家破产,给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17 世纪初,西班牙耶稣会教士①以盟友身份涌入埃塞俄比亚进行侵略活动,激起了人民起义。皇帝被迫放弃同欧洲人结盟,在 1632 年把耶稣会教士 驱逐出境。由于人民的坚决斗争,埃塞俄比亚成为非洲少有的长期保持独立 的国家。索马里和“桑给帝国” 现今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地区的东非海岸,在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已居住着说库施语的身材高大的农民。公元初期 使用铁器的班图人迁入,到公元一千年代中期他们将原有居民同化。②在东非海岸,广泛存在古代水利工程和绵延几十公里的梯田遗迹,说明这里早就有相当发达的灌溉农业。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 6 世纪,阿拉伯、波斯、印度、埃及、希腊、罗马 的商人,先后来到东非海岸,运来念珠、布匹、矛斧刀锥,运去香料、象牙、 犀角、龟板、奴隶、椰子油。在这种繁荣的国际贸易中兴起了阿达尔与拉普 塔国家③以及一系列沿海城镇。东非海岸的居民,北部主要是索马里人,南部 主要是班图人,但还有很多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移民,从 7 世纪起,逃避战 祸和政治迫害的阿拉伯人曾大批迁来。这些外来移民同当地居民融合,在北①
年葡萄牙与西班牙合并,埃塞俄比亚落入西班牙势力范围。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委员会组织编写:《非洲通史》,英文版,第 2 卷,第 555 页,1981 年。③
拉普塔国家在今坦桑尼亚境内,可能在庞加尼河流域,或在鲁菲河三角洲。部产生了索马里阿拉伯文化,在南部形成了斯瓦希里文明。伊斯兰教传入后, 他们建立了穆斯林城邦国家。  北索马里早就存在以泽拉为都的阿达尔古国。公元前 3 世纪,来自南阿 拉伯的阿布勒移民,将王国征服并分割成两国:北半部(位于曼德海峡和提 欧港)称为安卡利;南部仍保留了阿达尔的名称。4、5 世纪,阿克苏姆王国 打败阿布勒人,这两国都成了阿克苏姆的属国。从此,在索马里人的历史上, 开始了为摆脱埃塞俄比亚人统治而争取独立的斗争。  7、8 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大批迁入索马里半岛。9 世纪至 13 世纪,在索 马里人部落中兴起了一些穆斯林国家,为了争取独立,它们对信奉基督教的 阿克苏姆压迫者展开了“圣战”。  这些国家中最强大的是以哈拉尔为都的伊法特素丹国,它不仅统治着泽 拉港的古阿达尔王国,还吞并了塔朱腊湾北部安卡利王国的部分土地。14 世 纪早期,伊法特素丹发动了反埃塞俄比亚战争。15 世纪初,斗争遭到挫折。1415 年,泽拉港被占,素丹被杀,其子逃亡也门。几年后,素丹之子虽然归 来重建了以达卡尔为都的阿达尔国家,但被迫向埃塞俄比亚纳贡。16 世纪 初,阿达尔国家强大起来,伊玛目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加齐( 年)在统一北索马里人部落后,停止向埃塞俄比亚纳贡。1527 年和 1529 年 打败了埃塞俄比亚的巴累总督;1531 年至 1543 年,发动了席卷埃塞俄比亚 的战争。加齐战死后,他的侄儿继续战斗,并在 1559 年打死埃塞俄比亚皇帝 加拉德沃斯。这一系列战争具有重要意义,阻止了埃塞俄比亚的扩张,保卫 了索马里的独立。17 世纪末,阿达尔国被游牧的阿法尔人灭亡,索马里人分裂为一系列穆斯林小国和许多分散的游牧人部落,散布在东非辽阔地区①。  10 世纪至 15 世纪,是东非海岸的桑给帝国时期。“桑给帝国”并不是 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在各城邦中长期居于霸主地位的是基尔瓦素丹国。基尔瓦素丹国是波斯人哈桑·阿里·伊本于 975 年率七艘大船征服基尔瓦及其邻近岛屿后建立的。它很快就发展为东非海岸的贸易中心。13 世纪后 期或 14 世纪初,控制了莫桑比克地区黄金集散地索法拉,国家达到极盛,索 法拉、安哥舍、莫桑比克、桑给巴尔②、奔巴、蒙巴萨、马林迪、③基斯马尤、 摩加迪沙等城邦的素丹都变成了它的封臣。由于其他城邦的竞争,霸权范围虽然有时缩小,但直到 15 世纪末始最后衰落。  桑给帝国各城市国家普遍实行奴隶制。在城市四周的种植园里、城寨的 建筑工地上,以及家庭生活中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随着辽阔内陆生产的发展和内地国家的兴盛,桑给帝国的贸易空前繁荣 起来。阿拉伯人和斯瓦希里人的商队深入内陆,运出黄金、象牙、龙涎香和 奴隶,运进印度洋、地中海各国以及中国的绸缎、布匹、瓷器、金属制品和 玻璃器皿。12 世纪,马林迪、蒙巴萨和布腊瓦的桑给人已开采铁矿,设置炼 铁场,进行熟铁贸易。桑给帝国从这种国际贸易中获得了巨额财富,建筑了①
通过 10 世纪至 17 世纪的大迁徙,索马里人分布于下列辽阔地区:今索马里本土、吉布提共和国南部、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和肯尼亚的东北地区。②
“桑给巴尔”是波斯语译音。“桑给”乃黑人或黑色之意。“巴尔”是海岸或土地之意。桑给巴尔即黑人 土地或黑人之国。③
即杜环著:《经行记》中所称的摩邻、麻林。华丽的宫殿、雄壮的清真寺和坚固的堡垒。14 世纪,伊本·巴图塔来到东非 海岸,记述了各城市国家的富庶繁华情况,他说:基尔瓦是“最美丽、最整 齐的城市”,蒙巴萨是“巨大”的城市,摩加迪沙是“特别巨大的城市”。 正当东非各国兴旺之际,遭到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侵略。1498 年瓦斯 科·达·伽马在马林迪人和阿拉伯人的帮助下,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1502 年后短短几年中,葡萄牙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征服了东非沿岸城市。1509 年, 在莫桑比克设总督府,作为殖民掠夺的大本营。从 15 世纪末到 17 世纪末的200 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在东非海岸抢劫物资、破坏生产、猎取黑奴,使过 去繁华的都市,变成了荒凉的城镇。但东非海岸的人民从未屈服,他们前仆 后继,英勇斗争,到 1699 年,终于将葡萄牙人赶出了莫桑比克以北地区。(四)西非  中世纪时期西非的著名古国是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的加纳、马里 和桑海。它们同北非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是西苏丹重要的文化中心。 加纳 加纳古国是曼丁哥族的索宁凯人在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中游 一带建立的国家。首都昆比萨勒(在今马里共和国尼奥罗附近,现已不存), 传说建于 4 世纪。中世纪阿拉伯作家的报道和 20 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加纳国家的经济政治情况。  加纳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和畜牧业。农业生产是较先进的锄耕灌溉农 业,种植了麦类、高粱、黍子和稻谷。冶铁业发达,铁制农具、工具和武器 普遍使用。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上用一种叫作“考黎”的贝壳作为 货币。加纳以产金著称。金矿中采掘的金块全归国王,人民只能淘取河中的沙金,并必须把淘得的最大粒金砂交给国王。  8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后,得悉加纳盛产黄金,立刻派商队沿撒哈 拉沙漠古代商道,运来盐、贝壳、织物换取西非的黄金、奴隶和象牙。西欧 前往美洲的新航路开辟以前,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黄金主要由西非供应,所以, 商队来往加纳特别频繁。首都有专门供来自北非和沙漠的商人居住的商贾 城,大到 1 平方英里,居民约 3 万人,他们多是穆斯林,商贾城内有 12 所清 真寺。加纳国王通过垄断金矿和征收商税,获得大量财富,用以维持奢侈的 宫廷开支和庞大的军队。9、10 世纪加纳国势强盛时期,征服了西非广大地 区,西起大西洋,东到尼日尔河中游的湖泊地区,南到塞内加尔河上游的黄 金产地班布克和万加拉,北到撒哈拉的奥达果斯特,都纳入加纳的版图。被 征服的氏族部落和属国均须向加纳国王交纳贡赋。  加纳保存着母系氏族制度,王位由外甥继承。塞内加尔河下游的夫塔和 詹隆地区是加纳掠夺奴隶的场所,这些奴隶除出售外,还用作王室侍从与禁 军,国王死后用许多奴婢殉葬(这已从王陵发掘中证实)。由于缺乏加纳公 社成员的资料,它的社会性质难于确定。  自 8 世纪起,伊斯兰教逐渐传入加纳,阿拉伯文随之流传,在一些城市 中兴办了伊斯兰学校,日后发展成为西非的文化中心。  从 11 世纪中叶起,阿尔摩拉比特人不断入侵。 年,阿尔摩 拉比特首领阿布·贝克尔将加纳首都洗劫一空。1055 年,占去奥达果斯特。1076 年,征服加纳,国王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称臣纳贡,人民被迫交纳人头税。1087 年,加纳人民起义,杀死阿布·贝克尔,恢复了国家的独立。但国 势日衰,原被征服的部落与属国纷纷独立。1203 年,加纳被旧日藩属苏苏部 落征服;1235 年,马里国王松迪亚塔打败苏苏部落。1240 年,加纳被马里王 国吞并。马里 马里原是加纳的藩属,位于尼日尔河及巴科伊河上游。约建国于7 世纪初,王室为曼丁哥族马林凯人的凯塔家族。最初的首都在康加巴。 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国王是 11 世纪的巴拉门达纳。约 1050 年,他皈依了伊斯兰教;曾去麦加朝觐,取得素丹称号。他垄断国内金矿生产,利用黄金 同北非贸易,使国家逐渐富强,并利用加纳衰落而获得了独立。  国王穆萨·阿拉科伊( 年),从 1212 年起曾三度去麦加朝 觐,虽然挥霍了大量钱财,但提高了他的声望,以至他被看作是马里国家的 缔造者。  1224 年,马里王国被苏苏部落征服,王室惨遭屠戮,幸免于难的王子松 迪亚塔( 年)于 1230 年统一了曼丁哥各部落,募集了一支军队, 开展反苏苏压迫者的斗争。1235 年,库利科罗附近的吉里纳战役,松迪亚塔 打败并杀死了苏苏国王苏曼古鲁,接着征服了苏苏部落。1240 年,灭亡加纳 王国,从塞内加尔河到尼日尔河中游的地方,都并入马里王国的疆域。松迪 亚塔迁都于康加巴南面的尼亚尼(在散卡腊尼河滨,现尚存一个不大的村 庄)。他是马里帝国的真正奠基人。松迪亚塔统治时期曾砍伐森林,扩大耕地,发展稻谷、高粱、棉花生产,同时开发金矿,改进纺织技术,维修道路,国外贸易进一步繁荣起来。马里 的粮食供应游牧部落,棉织品行销国外,黄金大量运往北非。在马里市场上, 除使用“考黎”贝币外,还把铜锭作为交换手段。国家的富强,使松迪亚塔 的儿子武莱( 年)第一个给自己加上了“曼萨”(意为“众王之 王”)的尊号。武莱之后持续 15 年的内讧使国家陷于分裂。1285 年,宫廷释放奴隶萨库拉夺取了王位( 年)。他使国家重新统一。1300 年,萨库拉从 麦加朝觐回国,渡过红海后被达纳基尔人刺死在吉布提附近。此后,王位重 归凯塔家族①。14 世纪前期,马里国家的繁荣达到顶峰。坎坎·穆萨统治时(年),拥有一支 10 万人的军队,包括 1 万名骑兵。征服桑海(1325 年), 吞并了桑海的领土。当时马里的版图,南起赤道森林边缘,北到撒哈拉沙漠, 西至大西洋,东达豪萨地区(今尼日利亚边境),成为西非历史上比加纳更 为强大的国家。  坎坎·穆萨奖励农业,发展商业,使迭内、瓦拉塔、廷巴克图和加奥等 城市繁荣起来。埃及、马格里布的阿拉伯商队驮着黄铜、食盐、威尼斯串珠、 欧洲与大马士革的刀剑来这里交换黄金和奴隶。在廷巴克图,外国商人的专 门住地整整占据了一个街区。
年,坎坎·穆萨率领大批随从经开罗去麦加朝觐,500 个奴 隶手执金仪杖,80 头至 100 头骆驼驮着金沙。马里国王的富强声誉,远扬欧 洲。1339 年欧洲的一张地图上首次记载了马里的名字。1357 年绘制的法国查 理五世地图集中,在苏丹地图上有一幅国王端坐宝座的画像,题字是:“几①
摩里斯·狄拉夫斯:《非洲的黑人》,英文版,第 63 页,华盛顿,1931。内亚黑人的君主穆萨·马里。”坎坎·穆萨同摩洛哥马林朝素丹保持着友好 关系,相互之间有信使往还。  坎坎·穆萨朝圣归来时,请来了阿拉伯建筑师、安达卢西亚人埃斯·萨 赫利,在首都和大城市建筑砖砌的宏大王宫和平顶尖塔清真寺,代替过去的 茅舍草棚。廷巴克图的桑科尔清真寺附近设有著名的桑科尔大学,它的几千 名学生中,有不少白人留学生。坎坎·穆萨尊重学者,对法官、医生、教授 给予很高礼遇。  乌罕统治时( 年),桑海王国恢复独立(1335 年)。苏来曼 统治时期( 年),国家继续繁荣。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 图塔于
年,漫游了马里王国,他在游记中留下了许多马里国家的 珍贵史料。  14 世纪 60 年代起,由于争夺王位的内讧,马里王国开始衰落。15 世纪 遭到邻近部落的不断入侵:约 1400 年,莫西人蹂躏东部各省直到德保湖畔;1435 年,图阿累格人酋长阿基尔侵占了阿腊旺、廷巴克图、瓦拉塔等商业中 心;15 世纪后期桑海吞并了尼日尔河地区诸省,16 世纪桑海更推进到塞内加 尔河上游(1508 年),并袭击了马里首都( 年);16 世纪中叶, 西北面富尔人兴起,占去了台克鲁尔。马里王国疆土日削,国势益衰。1599 年,马里国王企图收复迭内,但被摩洛哥侵略军打败。17 世纪中叶,马里末 代国王被塞古军队打败,马里国家乃解体。乌里国内早期封建关系占优势,同时还存在奴隶制度。国王拥有许多“奴隶部落”。14 世纪和 15 世纪,规定“奴隶部落”每户每年须缴纳贡赋 40 肘①,即每户应从 40 肘面积的土地上缴纳规定的粮食。用贡赋的形式进行剥削, 说明奴隶的地位已接近农奴,奴隶制逐渐向封建制转化。桑海 桑海王国是桑海人②建立的。传说其第一王朝叫迪阿王朝(690~1335 年),首都库吉亚(加奥下游约 150 公里处),统治着北到班巴,南至 鲁普的尼日尔河两岸之地。890 年占领加奥城。迪阿朝第十五代国王科塞伊 在加奥穆斯林影响下改宗伊斯兰教,于 1010 年迁都加奥。1325 年,马里军队攻占加奥,桑海沦为马里属国。1335 年,被马里带去作人质的桑海王子阿里·格伦和塞尔马·纳尔逃回加奥,建立桑尼王朝(1335~1493 年),恢复了国家的独立。15 世纪后期,桑海国家强大起来。桑尼朝第十八代国王桑尼·阿里( 年)征集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征战。1468 年从图 阿累格人手中夺得了廷巴克图,1473 年占领马里的迭内和部分马西纳地区, 稍后又击败了从马西纳向东扩张的富尔人,攻占了瓦拉塔。1483 年在德保湖 南面打败了曾经蹂躏马西纳(1477 年)和洗劫瓦拉塔(1480 年)的莫西人, 乘胜追击,直捣莫西国境。1492 年 11 月 6 日,桑尼·阿里在横渡一条山溪 进军时淹死。他曾夺取了西苏丹的重要商业中心,为桑海国家的富强奠定了 基础。
1493 年,桑海王国的大将索林凯人穆罕默德·杜尔从桑尼·阿里之子巴 罗手中夺取了王位,自称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 年),开创①
肘:古时的一种长度单位,从中指尖至肘关节的长度为 1 肘,约合半米,此处用作面积单位。②
“桑海”又译“松加依”。“桑海人”是由索尔科渔民、加比比农民和果乌猎人三个部落组成的。传说其 故乡在尼日尔河的布萨瀑布稍下的登迪地区,在豪萨人的压迫下,逐步沿尼日尔河谷上移。了桑海历史上的阿斯基亚王朝。他实行一系列改革,使桑海国家进入鼎盛时 期。  军事上,他用奴隶和战俘组成的常备军代替战时征兵制。既使农民和手 工业者不脱离生产,又保证了各地有国王驻军。他依靠常备军扩张领土:南 面,将莫西人逐回上沃尔特盆地(1499 年);西面,击败富尔人,吞并整个 马西纳(1494 年),占领塞内加尔河的巴克尔地区(1508 年);东面,征服 了七分之五的豪萨城邦( 年);北面,打败图阿累格人,占据了 艾尔高原的阿加德斯(1515 年)和撒哈拉沙漠的食盐产地塔加扎(在今陶德 尼北面,图瓦特西南)。西起塞内加尔河上游,东到艾尔高原,南抵布萨瀑 布,北达中央撒哈拉的辽阔地区,都受穆罕默德一世统治。  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置一系列官职,分管财政、航运、 林业、渔业、宗教等等。把全国分为四个行省,从王亲国戚中选派行省长官。 经济方面,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改良农业,采掘盐矿,统一度量 衡,创立完整的税收制度。加奥、廷巴克图、迭内等城市,人口众多,手工 业发达,纺织业尤为著名,廷巴克图有 26 家拥有 50 个至 100 个徒工的裁缝作坊。  宗教方面,穆罕默德一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采用伊斯兰教巩固自己 的统治。 年,他率领随从去麦加朝圣,曾奉献 1 万金第纳尔作为 施舍,购买土地为苏丹朝圣者建一座宿舍。他获得了麦加谢里夫所赐予的“苏 丹地区的哈里发”的尊号。此外,他还专门设置了管理全国非穆斯林居民的 最高祭司。文化方面,广事招徕各地的学者文人。使加奥、廷巴克图和迭内等城成了著名的文化中心。1492 年格拉那大陷落后从西班牙逃出的许多艺术家、思 想家、医生和科学家被他收揽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当时的桑科 尔大学,除研究《古兰经》外,还研究法律、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天 文等学科。重价收购书籍,充实桑科尔大学图书馆。当时的廷巴克图,是最 大的穆斯林教育中心,保存和发扬了阿拉伯文明。桑海王国培养出不少本地 学者,他们写了很多著作,其中偶尔保存下来的极少数手稿①,是研究苏丹历 史的宝贵资料。在社会生产中,奴隶还起着重要作用,但封建剥削关系较马里王国时代有了进一步发展。阿斯基亚·穆罕默德把他所有的奴隶编为 24 个部落,划定 村落安置在全国各地,分别规定实物地租和徭役的标准。除了为国王和皇亲 国戚提供奴仆的部落可以免缴实物贡赋外,一般部落都要按规定交稻谷等实 物地租。有的是给马匹储备饲料,有的交一定数量的干鱼,有的部落每户每 年必须交 100 支矛和 100 支箭。这显然是推行一种接近农奴制的新的剥削形 式。此外,奴隶通常是随同土地一起送人。穆罕默德一世和他的后继者曾把 领地和奴隶送给僧侣和贵族。僧侣和贵族土地上的奴隶,一般也是固定在土 地上,交纳一定数量的实物地租。这种固定在土地上并用实物来交纳地租的 奴隶,经济地位与农奴相似,所不同的仅仅是在法律上和社会地位上有所区 别。他们被禁止与自由民通婚,他们的村落是插在自由民中间实行内婚制并①
如:《苏丹史》,作者是 1569 年生于廷巴克图的阿布德·拉赫曼·埃·萨迪,此书系 1655 年前苏丹各王国的编年史。《探索者史》,是廷巴克图学者马哈茂德·卡蒂写成的 1520 年前桑海大事,其孙续补至1599 年,一个佚名作者的附录写到 1660 年。受到歧视的异族单位。   年,桑海发生内乱,先是尼日尔河东岸的凯比王康塔发动起 义,接着,穆罕默得一世的三个儿子举行反对父亲的战争。1528 年,穆罕默 德一世战败,被他儿子剜眼,流放到尼日尔河的一个岛上。从此,开始了争 夺王位的战争。达乌德统治时( 年),虽然力图振兴国家,但已 不能挽回颓势。摩洛哥素丹艾哈迈德·曼苏尔( 年),1590 年派兵远侵桑海。1591 年 4 月 12 日汤迪比(在加奥以北 50 公里)一役,约 2000 名带着火枪 的侵略军,打败了用刀矛弓箭木梃及皮制和草编盾牌武装的几万桑海军。① 战前,桑海国王阿斯基亚·伊斯哈克二世( 年)将牛群置于两军 之间作为掩护,不料侵略军开枪射击时,受伤受惊的牛群疯狂回窜,加速了 桑海军的溃败。②桑海国王逃到古马(今上沃尔特东南)避难,被当地居民杀 死。侵略军迅速占领了加奥、廷巴克图和迭内,并加以洗劫和破坏。著名的 桑科尔大学被付之一炬,10 万金币和 1000 个奴隶(其中有不少当地的学者 和阿訇)被作为战利品运回马拉喀什。  桑海王室失败后退到登迪,虽曾以游击战术阻止侵略军深入,但无力反 击,登迪小朝廷的影响逐渐消失,到 17 世纪初桑海王国不复存在。当桑海国王的军队被摩洛哥侵略军击溃以后,迪奥果腊尼奴隶部落立即举行起义。1591 年 10 月,他们曾向廷巴克图进军,1593 年又和图阿累格人 联合起来扫荡了从加奥到迭内的全部地区。奴隶起义军使侵略者的统治始终 局限于加奥、迭内和廷巴克图等少数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这次奴隶大起义坚 持了 61 年,直到 1652 年失败。侵略者在尼日尔河中游的统治首府是廷巴克图。第一任总督尤达尔( 年)是摩洛哥素丹任命的侵略军头目。 年间的 21 个总督系由士兵推选,事实上脱离素丹独立。 年间的 128 个总督 全属自封。1670 年以后塞古王国夺去迭内,1680 年图阿累格人占领加奥,廷 巴克图总督向这两个强邻纳贡。(五)中南非与马尔加什  到 17 世纪中叶为止,在中南非地区,除南非的柯伊萨族还处于原始社会 阶段外,班图族已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刚果和津巴布韦。他 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文明,还对葡萄牙的殖民掠夺进行了反抗斗争。  中世纪时期,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部山区兴起了名叫伊默里纳①的早期封建 国家,它是后来统一全岛的中心。
刚果王国 刚果王国是西班图族的刚果人建立的国家。传说,其创始人 是刚果河北岸的崩古王国小王子。约 14 世纪,他率领队伍南下,先征服了人①
汤迪比之役,两军兵力对比,说法不一。摩洛哥军离开马拉喀什时为 3000,到尼日尔河时,有的说不过2000,有的说不过 1000。桑海军数目,《苏丹史》载为步兵 30,000,骑兵 12,500,《探索者史》载为 步兵 9700,骑兵 18,000。②
摩里斯·狄拉夫斯:《非洲的黑人》,英文版,第 83 页,华盛顿,1931。①
“伊默里纳”,马尔加什语译音,意即“山国”,是从形容词“默里纳”(意即最高的、顶点的)派生出 来的。口稠密的巴刚果地区,建立了国都班扎①,接着通过武力和联姻,统一了许多 部落和小王国。15 世纪中叶国势极盛,它的边界线:北起奥戈韦河,南到本 格拉,西临大西洋,东至开赛河和赞比西河上游。16 世纪初,周围各国独立, 疆域缩小,仍拥有北起卡奔达,南至罗安达,西临大西洋,东抵宽果河的辽 阔地区。刚果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具是铁锄,种植小米、高粱、麦类和稻谷。16 世纪初,又种植了葡萄牙人自巴西运来的木薯和玉米。生产多种蔬菜和瓜 果,还培植一种供给刚果人民油、酒、醋、水果和面包的棕榈树②。农田劳动 主要由妇女担任。男子除了参加伐森林、辟耕地等农业重活外,主要从事手 工业。  手工业中,冶金业比较发达并受重视。生产铁制武器和工具,制造金、 银、铜器和装饰品。传说,最早的刚果国王是从技艺精湛的铁匠中挑选出的。 刚果人民制造陶器、木器,用象牙雕刻工艺品,用棕榈纤维织布,用棕榈叶 编席子、篮子和日用品,造船业比较发达。首都班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 心,也是最大的手工业中心。  国内商业十分活跃,各地有定期的集市。从沿海运进食盐③,由内地运出 象牙、貂皮、棕榈布和棕榈叶腰带。货币主要用贝壳④。为了保证商业正常进 行,王国规定地方官吏必须随时清除路上杂草树丛,修理桥梁、渡船并兴建 旅舍。刚果王国是在原始公社制解体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发展中的封建关系和氏族制度紧密交织在一起。 国王拥有“马尼刚果”①的尊号,国内的一切东西都属于他所有,他把领地和财富分配给贵族。除首都周围三十二公里多的地区直属国王外,全国分为六省②,省内分为若干州,国王把这些省、州分予王亲和贵族,并给予他们 省州“马尼”的称号。省州马尼必须向国王交纳年贡(粮食和衣物)。他们 随时可能被国王撤换,但有的省州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如松迪省惯例由国 王的长子或继承人统治,巴塔省总是属于原王族成员③。刚果自由农民要向国王和贵族纳税服役,在他们中间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组织,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户使用。每一公社划定一块土地共同耕种, 将收获物上缴到国库。农民不仅要把自己的收获物和猎获物的一部分交给村 长,还要为村长耕种土地。在刚果还有相当数量的不自由居民,他们不同程 度地依附于王室和贵族。奴隶已出现,他们是王宫和贵族的家庭仆役。国王住在周长 1 英里(合 1.59 公里多)宽的豪华王宫内。王位本按母系①
班扎,刚果语译音,意即宫廷,建于一险要高山顶平地上,该平地周围十六公里余,密布耕地和大小村落,有居民十万多人。②
这种棕榈树的绿色果子,可作水果生吃或煮食;果肉可榨油,用来点灯、擦身或当奶油;果仁磨成粉, 可作面包;树顶槽中滴出一种似奶汁的液体,可作酒和醋。③
食盐主要产自刚果河口的姆潘达盐场和洛热河口的安布里什盐场。④
贝币生产地在罗安达岛,由妇女潜入两米左右深的海水下捞取一种黄色透明贝壳加工而成,它们被装成 约三十公斤一包,运往首都。①
“马尼”,刚果语译音,意为“领主”,“马尼刚果”,意即“刚果的领主”。②
刚果六省是:庞巴省,索约省,邦巴省,庞古省,松迪省,巴塔省。③
巴塔省在并入刚果前是一个强大的王国。承袭,即由舅父传给外甥或弟弟继承兄长;随着国王权力的发展,始改由儿 子继承。王太后、王后(往往是国王的姊妹)和宫廷贵族对确定王位继承人 有巨大影响。首都每个贵族的住宅和土地都分别用墙围住,各自俨如市镇。 刚果朝廷设置了分管外交、军事、贸易、河流和森林事务的大臣。各部 大臣由国王从贵族中指派,其中很多是国王的近亲。还专门设置有通报官, 及时向全国传达国王命令。全国设有常备军,战时,所有成年男子都服兵役。 由军事大臣向各省发令征兵。最大的邦巴省可集中 40 万大军,较小的巴塔省 也能组织七八万人。犯重罪者多流放荒岛,人们认为被放逐比之于处死是更大的惩罚。  1482 年,葡萄牙人侵入刚果河口,1487 年进入刚果首都。1491 年刚果 国王恩赞加·库武(?~1506 年)和部分贵族一道接受了基督教洗礼。自 1499 年起,葡萄牙的传教士和奴隶商蜂拥而至。1506 年将接受洗礼的王子阿方索 一世( 年)扶上台。此后,加紧传播基督教,到处修教堂,并把 首都改名为圣萨尔瓦多。从 1514 年起,葡萄牙人深入王国腹地,掠夺奴隶, 甚至抓走王族成员。1536 年,奴隶贸易中心姆潘达港有 5000 黑人被装船运走。  葡萄牙人的侵略给刚果带来深重的灾难。奴隶贸易使刚果丧失了成千上 万男子;刚果为猎取奴隶,同周围部族进行战争,削弱了王国的中央政权; 葡萄牙人的挑拨离间,还加剧了王国的分裂和内讧,阻碍了刚果经济、政治、 文化的发展。16 世纪 70 年代初,刚果人民举行反葡萄牙侵略的武装起义,迫使葡萄牙人从 1575 年起将传教和贩奴活动中心转移到宽扎河南的安哥拉王国。1665年 7 月 13 日,国王涅-恩拉扎(或称安东尼奥一世, 年),发 布了摆脱葡萄牙控制的宣言,反对 1649 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葡萄牙人对 金矿的垄断权。11 月 25 日姆布维拉战役,国王战死,王国被一分为三。由 于刚果人民坚持反侵略的游击战争,使葡萄牙人四面受敌,不久将他们全部 逐出刚果。刚果人民用斗争赢得了独立,并将这个独立维持了两百多年。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意即石头城),是南非古国莫诺莫塔帕①的首都,今天已被当地人民作为自己祖国的名称。  津巴布韦古城约建于 6 世纪至 8 世纪,莫诺莫塔帕国大约也在 5 世纪前 后建立。12 世纪至 16 世纪是这个国家的全盛时期。15 世纪它的疆域北起赞 比西河,南越林波波河,东临印度洋岸。不仅领有今津巴布韦,而且还包括 德兰士瓦部分地区和莫桑比克的大部。莫诺莫塔帕国的居民是南班图语系马 肖纳族的瓦卡兰加人,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在津巴布韦东部和莫桑比 克西部的山坡梯田遗址,宽达
平方英里,梯田四周有水井,还有 许多长数英里、深一米的水渠。除实行人工灌溉的农业外,还饲养家畜。居 民用公牛交纳赋税。  手工业很发达,织布、制陶、雕刻和金属冶炼业十分出名。在津巴布韦 和南非各地,发现了大量古代采矿场,说明矿工、工匠人数之多。在 4 世纪或 6 世纪前后能炼铁,制造锄头、弓箭,还开采了铜、银、金,制造各种金 属饰品。在林波波河西岸马庞古布韦的皇室墓葬中,曾出土大量黄金饰物。①
莫诺莫塔帕,班图语原音为“姆温那莫塔帕”,意思是“被掠地区之主”,是 15 世纪中期一个统治者的称号。后被葡萄牙人讹译为莫诺莫塔帕,并用作国名。这个国家自称“马卡兰加”,意即“太阳之国”。建筑水平也相当高,津巴布韦四百多处遗址中著名的是津巴布韦古城遗址, 它包括城墙、高塔、神庙、宫殿、库房、水井、地窖及住宅等建筑,主要是 用雕凿成砖块般平整的花岗石砌成。这些建筑物不仅精致美观,还有高达9.15 米,厚达 6.1 米的围墙,气势十分雄伟。 从津巴布韦古城遗址中发现的铸造铜钱的泥模,证明国内商业已有发展,对外贸易也较发达。9 世纪,伊本·马苏第在《黄金草原》里记述过索 法拉的黄金交易情况。12 世纪中叶,伊德里西在他的地理著作中指出,铁在 索法拉地区是一宗巨大的买卖,索法拉的铁无论就数量、质量或可锻性而论, 都要比印度铁强。这些铁被运到沿海各岛和印度大陆,以高价出售。输出的 主要商品,除黄金与铁外,还有象牙、铜和奴隶。输入商品主要是棉织品和 奢侈品。  莫诺莫塔帕是在原始公社解体基础上形成的早期国家,氏族部落贵族在 政治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还保存有母系氏族制遗风。15 世纪末,葡萄牙 人侵入东非海岸,16 世纪到达王国宫廷。据葡萄牙人记载,它有一套完整的 官僚机构。国王后宫里有几千名妃嫔和女奴,其中九个(大多为国王的姊妹 或亲属)有王后的称号,她们享有决定王位继承人的大权。国家大权属于国 王,臣民的一切东西都算是他贷给的,国王可以随意将臣民杀死。16 世纪初,莫诺莫塔帕王国开始走向衰落。迄 1506 年,这个王国已经进行了 13 年以上的战争。一方面是由于内讧和战乱,另一方面由于葡萄牙人 垄断了海上贸易,破坏了国家最重要的财源。尽管如此,在 16 世纪,葡萄牙 人想通过传教控制这个国家和用武力征服它的企图都没有得逞。1560 年,一 个耶稣会教士给国王施行了洗礼,当这个教士干预地方事务时,立刻就被处 决了。接着,当地人民又消灭了葡萄牙人派来的侵略军,迫使葡萄牙人向国 王付出商业税,王国的使臣每三年一次到葡萄牙人的商业据点西纳去收取这 种商税。 年,葡萄牙人挑起争端,派兵打败了莫诺莫塔帕国的两支大军,把一个接受了洗礼的新国王扶植上台。葡萄牙人还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 国王给予他们金矿垄断权,葡萄牙人则保证国王的王位。在 1667 年,葡萄牙 人已经牢固地控制了太特及其周围地区。在葡萄牙人的掠夺下,莫诺莫塔帕 进一步衰落下去。1693 年,被马肖纳族的罗兹威人灭亡。马尔加什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面的印度洋中。岛上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尼格罗人。公元前 10 世纪到公元 10 世纪,大批马来人迁来,他 们与先后到达这里的犹太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和班图黑人,相互 融合,形成了马尔加什人。马尔加什人的特点是,同时具有尼格罗人和南亚 蒙古利亚人的特征。  公元前 3 世纪到公元 10 世纪期间,中部的安卡腊特腊山区,居住着许多 麦利那人的氏族和部落。它们之间时而结成同盟,时而进行战争。公元 1300 年,安德里亚讷里纳( 年)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伊默里纳国家。  16 世纪初年,兰吉塔女王(约
年)在遗嘱中确定了建立独 裁政权和长子继承的制度。此后,伊默里纳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世袭君主国, 结束了不断发生争夺王位的混战的局面,国家才安定繁荣起来。17 世纪前期,在兰德里亚安扎卡统治时,占领了阿纳拉曼加,改名为塔那那利佛,作为王国的首都①。同时修筑了大规模的灌溉工程,扩大了稻田面 积,使首都地区成了王国的谷仓。  16 世纪至 17 世纪是伊默里纳国家封建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后来 18 世纪末的国王敕令(“卡巴里”)中反映出下述的封建关系:伊默里纳国家 的基本居民是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叫作霍瓦。他们必须在公社分配的份地 上劳动,并交纳赋税和负担劳役。私自离开公社者,要被卖为奴。他们实质 上是束缚在公社土地上的农奴。伊默里纳的农村公社叫作佛康奥洛纳,它的 首领叫作姆皮阿迪迪(头人),由选举产生,负责分配份地、维持治安、征 收捐税和组织劳役。  在封建化过程中,氏族部落上层成了封建统治者,叫作安德里亚纳。他 们拥有大量土地,享有不服劳役、不纳税等特权。安德里亚纳中最有势力的 是国王亲属和部落首领后裔。这些王亲和贵族是大地产的领主。大地产是不 能变卖但可世袭的封建领地,它叫作“沃迪沃纳”。束缚在大地产上的农民 叫“默纳克利”,有义务为国家服劳役并把国家规定的赋税上缴领主。这些 领主叫“通波-默纳克利”,享有征收赋税和审判默纳克利的特权,在农民 交给国家的赋税中,他们可以分享很大一部分。国王是封建主的总头目,占 有全国土地,通过分配土地给臣民的方式征收各种赋税和分派劳役。各种类型的奴隶,是社会的最下层。战俘及其后代,叫“阿纳德沃”;债奴、罪犯及其后代,叫“扎扎-霍瓦”;奴隶有时参加某些生产劳动,但 主要是做家庭仆役。以家庭奴隶制为主的奴隶制的存在,负担繁重劳役并被 束缚在领地上的自由农民的存在以及国王权力的强大,这是伊默里纳国家社 会制度的特征。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马达加斯加。1500 年,葡萄牙人首先侵入。在以后的 150 年中,荷、法、英等国殖民者接踵而来,争相贩卖奴隶。1642 年,法国派遣侵略军(“探险队”)在马达加斯加岛东南端建立了第一个殖 民基地。接着委派了统治全岛的总督,运进大批殖民者,强迫附近部落纳贡, 深入内地洗劫村庄,力图变马达加斯加岛为法国殖民地。马尔加什人民团结 战斗,共同对敌,终于摧毁了法国的殖民据点,把法国殖民者全部驱逐出境。第二节 16 世纪以前的美洲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包括北美洲和拉丁美洲两大部分。北美洲由 加拿大、美国和一些岛屿组成;拉丁美洲系指由墨西哥湾格兰德河以南直至 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地理上分为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四 个地区。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之间有加勒比海,习惯上又称这一 地区为加勒比地区。  15 世纪末以前,美洲有其独立发展的历史。当 1492 年 10 月哥伦布初航 抵美洲时,误认为到了他所要开辟的东亚新航路的终点——印度,故称当地 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人),此后这一历史名称一直沿用了下来。
印第安人是辽阔的美洲土地上最早的主人,是 15 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入侵 之前南北美洲各族人民的总称。现代人类学家比较普遍地认为,印第安人属①
“阿纳拉曼加”,意为“碧林”,“塔那那利佛”,又译作“安塔纳纳里沃”,意为“千人地”,来源于兰德里亚安扎卡在这里配置了 1000 人的驻军。于蒙古利亚人种,其祖先大约在 5 万年前从亚洲东北部渡过白令海峡(当时 这里有陆地相联接)并由此向南逐渐遍布于美洲各地。也有人认为,除蒙古 利亚人种外,还有一部分印第安人属于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种,主要分 布在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皮肤是深浅不同的黄色或红棕色,因为他们有用红 色染料涂抹脸部和身体的习惯,所以长期以来一般通称印第安人为红种人。15 世纪末以前,印第安人已形成许多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部落集团。(一)美洲印第安人的分布及其社会发展概况  15 世纪时,居住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一百万人,包括许多部落和部 族,按照他们的社会、经济状况,大致分成七个集团:  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语意为“吃生肉的人”)和阿留申人 是北极圈内的猎人和渔民。他们定居雪屋,制造和使用雪橇,以渔猎经济为 主,他们的主要工具是鱼叉和镖枪。  北美西北沿海以特林基特人和海德人为代表的部落,是以使用镖枪、矛 和网来猎捕海上动物为主的猎人和渔人。他们还不懂制陶,大多处于由母系 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不同阶段,已出现战俘奴隶,用于家内杂务和捕鱼。 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原始森林地带的各部落。主要有阿塔巴斯克人和阿尔工金人等集团。他们使用弓箭、长矛和粗棒,过着狩猎生活。  北美东部和东南部是以穆斯科吉人、易洛魁人和部分阿尔工金人为主的 各部落。从事锄耕农业,兼营狩猎和采集。穆斯科吉人种植玉米,善于制陶、 纺织和鞣制鹿皮做衣服。易洛魁人种植玉米、豆类、向日葵、南瓜和烟草。 土地归氏族共有,采取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办法。氏族实行外婚制并有收 养外族人的习俗,氏族成员有权选举和更换世袭酋长和军事领袖。氏族有自 己的宗教仪式和共同墓地等等。马克思称易洛魁人是“从智能和一般的发展 程度来说,他们是住在新墨西哥以北的印第安部落族系最好的代表”①。美国中西部大草原(密西西比河以西)上居住着达科他(又名“西鸟”)、科曼奇、夏延等部落集团。他们是以弓箭和狗猎取野牛等大动物为生的猎人, 这些部落多半住于牛皮制的帐篷内,处在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 段。美国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人集团是北美土著居民中最落后的人群之一。他们是野生食物的采集者,兼事狩猎和捕鱼,居住在树叶兽皮搭成的临 时小屋,过着半游牧不定居的生活。他们的氏族还保留着浓厚的母权制,妇 女在生产中占有特殊地位。  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普韦布洛(意为“村庄”)印第安人是早已 定居,从事发达的灌溉农业的部落。他们种植玉米、豆类、棉花等作物,用 土砖建造房屋,有良好的制陶术和发达的纺织技术。处在由氏族公社向农村 公社过渡的阶段。  总之,16 世纪以前的北美印第安人,其社会形态没有超出原始公社制时 期。
迄 15 世纪末,欧洲殖民者进入以前,拉丁美洲各族人民独自发展着自己 的历史与文化,按照经济形态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来考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①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第 77~78 页,人民出版社,1978。种类型: 北美大陆南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居住着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文化的各族。其中有玛雅人、托尔特克人、萨波特克人、阿兹特克人、奇布查人和印 加人等。  亚马孙河流域的南美热带森林和草原部落。他们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 辅以渔猎和采集活动,他们是阿拉瓦克人、加勒比人和图皮·瓜拉尼等集团。 巴西东部和南部的狩猎者和采集者部落,大部分属于热斯族集团以及博托库多人等部落。 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亚地区(阿根廷南部)的瓜拉尼人、克兰迪人、赫特人及部分阿劳干人部落是游荡的狩猎者和采集者,使用弓箭、流星锤和投石 器等工具。  居住在南美最南端的火地人各部落是以采集软体动物,猎捕海中及沿岸 的动物、禽类和鱼类为生的最原始的部落。(二)玛雅人  从远古时起,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各族人民相继创造了 辉煌的奥尔梅克文化、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斯特克文化,在世界文 化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大约在一万年前,墨西哥地区已出现较高的石器时代文化。在墨西哥中部发现过大约一万一千年前的人类化石——梯贝希班人。  到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墨西哥进入原始公社的繁荣时期。许多地区开始 了定居的农业生活,种植玉米、豆类和棉花等作物。石器中开始出现石杵和 石臼,大量制作陶器,并能纺线织布。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代中期,墨西哥地区出现第一个发展较高的文化——奥尔梅克文化。奥尔梅克人创造象形文字、计数法和历法,用重达数吨的整 块巨石雕凿面带微笑的石刻头像。他们遗留下许多用硬玉雕琢的脸型奇特的 人像。奥尔梅克文化是墨西哥古典文化的先驱,故称之为“前古典时期”。 从公元前一千年代末期起,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发达的地区已进入“古 典时期”,开始出现大型的金字塔台庙建筑。随着原始公社逐步解体进而向 阶级社会过渡,出现了城邦。古典时期的代表有四大文化中心:一、以墨西 哥中部高原特奥提华坎城(意为“神降之地”)为中心的特奥提华坎文化; 二、墨西哥湾沿岸,委拉克鲁斯州东海岸中部的埃尔·达清文化;三、瓦哈卡州以蒙特阿尔班山为中心的萨波特克文化;四、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是古典时期文化的高峰,不少学者认为玛雅文化与奥尔梅克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玛雅文化的繁荣阶段,约在公元 300 年至 900 年间。 玛雅人的经济生活 玛雅人分布在包括现今墨西哥境内的四个州和一 个地区(即恰帕斯州东部、塔巴斯科州东部、尤卡坦州、坎佩切州和金塔纳罗奥地区)以及今天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西部。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初期,玛雅人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他们采用烧林耕作法,从野生植物中培植了玉米、番茄、甘薯、南瓜、豆类、辣椒、 可可等作物。他们还栽种棉花、龙舌兰以及制作蓝靛的植物。玛雅人饲养火 鸡、狗和蜜蜂,集体从事狩猎和捕鱼。在手工业方面,玛雅人用陶土、木头 和石头制作器皿,用燧石和黑曜石制造武器和工具。他们有用羽毛织在布上富有艺术特色的纺织品;也有用金、银、铜、锡等合金制成的金属器具和装 饰品。玛雅人交换也较发达,每个城市和村落都有广场,作为交易的场所, 市场上买卖各种食物和日用品,并开始用可可和豆子作为交换的媒介。  玛雅城邦及其早期奴隶制 据约 328 年刻在瓦沙克敦城的石碑证实, 公元初期,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南部的贝登伊查湖东北(今危地马拉北部) 已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城邦。考古工作者在玛雅地区发现了上千座古代城邦遗 址,其中最大的有瓦沙克敦、科班和蒂卡尔等。  位于尤卡坦半岛南端、乌苏马辛塔河流域的科班城,其遗址长、宽均达 数公里,中心部分是由包括五个广场和神庙、殿堂、宫室、球场等组成的建 筑群,著名的“象形文字梯道”是玛雅文明特有的纪念性建筑物,梯道宽八 米余,在九十多级石阶上刻有两千多个象形文字符号,是世界题铭学上罕见 的珍贵文物。  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内的另一个玛雅城邦帕冷克,也以建筑的丰富多采 著名。在一座称为“铭记的神庙”的金字塔内部,发现一个布满浮雕人像的 宽大墓室,石棺上覆盖着整块的巨大石板,板上刻有栩栩如生的玛雅神像和 多种想象丰富的图案。据石刻的象形文字判断,这是 7 世纪的作品,死者遗 体的头部覆盖着玉制面具,并有玉制装饰品等随葬器物,这个墓葬充分证实 当时玛雅社会的阶级分化,也打破了过去一贯认为古代美洲的“金字塔”只 是神庙一类建筑物的台座而不作陵墓的传统说法。古典时期的另一个大城市蒂卡尔位于内地通向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主要河流之间,地处中美洲到墨西哥中部商路的中心,由于贸易发达,使它成 为玛雅文明的经济支柱,据认为,在古典晚期,蒂卡尔的人口已达七万人左 右。9 世纪末,玛雅城邦突然衰落,这从石碑记年的中断得知。考古学家把 9世纪末以前的玛雅城邦称为“旧国时期”。 可能是由于外族入侵,“旧国”的一部分玛雅人在 5 世纪时便开始向尤卡坦半岛北部迁徙。5、6 世纪之交,在靠近两口大井(其中之一被称为“圣井”)的地方建立起奇钦伊查(意为“伊查人的井口”)城邦。7 世纪时, 奇钦伊查的居民放弃他们的城市,迁到半岛西南部。10 世纪中叶,由于来自 墨西哥的托尔特克人的进攻,伊查人回到奇钦伊查,使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 城邦再度复兴。伊查人传说中的领袖库库尔坎恰好是托尔特克人崇拜的主神——空气与水之神魁扎尔柯特尔的玛雅译名,可见新玛雅城邦的兴起与托尔特克文化有一定联系。  10 世纪后,在奇钦伊查西南,又兴起了乌斯马尔和玛雅潘两个城邦。11 世纪初,奇钦伊查与之结成联盟。1194 年,玛雅潘在墨西哥人帮助下,击败 奇钦伊查和乌斯马尔,取得领导地位,“玛雅”之名大概就是在玛雅潘(意 为“玛雅人的旗帜”)成为尤卡坦半岛北部的政治中心时确立的。1441 年, 乌斯马尔联合其他城邦打败并洗劫了玛雅潘,从此,内战时期开始,尤卡坦 半岛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城邦,互争雄长。1485 年的大瘟疫使城邦进一步衰 落。考古学家把从公元 10 世纪到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时止的这段历史称为 “新国时期”。  玛雅人在建立城邦时,已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到玛雅潘成为政治 中心时,奴隶制已相当发展。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最初占有奴隶的是军 人贵族。名望高的战俘被用作祭神的供品,有些人在缴纳一定数量的身价以  后也可以赎身。除战俘外,小偷也被贬为奴隶,奴隶的子女在未赎身之前也 是奴隶。杀人犯、离婚的妇女、孤儿、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以及与奴隶结合的 自由人都变成奴隶。买卖奴隶的风气不仅在尤卡坦地区很盛行,甚至远达洪 都拉斯和墨西哥。奴隶从事一切劳动:为贵族耕种田地、建筑房屋,为商人 搬运重物,乃至做纤夫和在海里捕鱼等等。  在自由民中已分化出贵族和僧侣。最高统治者职位世袭,掌握一切大权。 由他任命的地方长官管理各个村庄,“村长”是终身职,必须对最高统治者 绝对服从。他们的职责是向辖区内的居民征税、审理诉讼案件,遇有战事则 带领村社居民作战。僧侣是贵族中的特殊阶层,通常由僧侣的儿子或贵族的 小儿子充任。最高僧侣的职位世袭。僧侣不仅掌管全部宗教仪式,最高僧侣 还是玛雅最高首领的顾问,由他任命的各村社的僧侣是地方行政长官的顾 问。僧侣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是唯一通晓历法的人,各项农活的进行 都由他们决定。因为僧侣是代表和执行神的意志的,所以他们也是社会诉讼 的裁决者。  农村公社是玛雅社会的基本单位,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家使用,原 则上每隔三年重新分配一次。由于经常需要轮种和休耕,土地不能成为个别 家庭的固定财产。一些不需变动的果园、可可园等则由贵族长期占用,成为 他们的固定地产。村民们负担许多徭役和贡赋,他们要为贵族耕种土地,修 筑房屋、庙宇和道路,向贵族缴纳贡税,向僧侣赠送礼品,并承担军队的开 支。有的军人贵族甚至把处于附庸地位的公社成员卖给外国商人,使其成为 奴隶,因而引起阶级斗争的激化。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是印第安人各族中最发达的文化。 玛雅人由于农业的需要,在天文、历法、数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他们创造了以 365 天为一年的太阳历,一年分为 18 个月,每月 20 天,外加 5 天的岁余。月份是按农业劳动的需要命名,如“托克”即举火(火烧地段), “楚恩”是播种,“摩尔”是收割等等。他们能推算金星运行的周期,夜间 按星星运行来确定时刻。玛雅人以人的手和脚的指头数为基础,创造了 20 进位计数法,但当第二位进到第三位时却采用 18 进位法。玛雅人还将“○” 的符号应用到数字计算上,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先进的。公元前后,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这是由许多图形和符号组成的文字,符号有八百多种,既表音也表意,约有词汇三万多个。字的行列一般是自左 至右,从上到下。象形文字既刻在石柱上,或者刻在木头、玉石和贝壳上, 也用毛发制笔,用无花果树皮制纸来书写。他们的书籍有天文、历象等科学 著作,也有历史、神话、诗歌、戏剧等内容。象形文字的写本保存下来的仅 有四种,大多是玛雅祭司用的祭祀礼典,其中之一的《德累斯顿抄本》上, 还有预测日食、月食日期的表格。不同时期抄录的手稿,形式不尽相同,在 象形文字旁边大都配有图画,确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西班牙殖民者 侵入后,一些珍贵的古玛雅文写本被当成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用火刑烧 死了许多掌握玛雅文字的僧侣。  玛雅人很重视历史,许多玛雅城邦有一种相隔一定年限——通常为 20 年就要立石记事的习惯,所以玛雅文化是美洲古代史上唯一有明确年代可考  的文化。现已发现石柱数百个,已知最早的石柱所记的年代相当于 292 年,①最后一块刻有年代的石柱则是 1516 年。 在古玛雅名城皮德拉斯尼格拉斯附近的波南帕克的彩色壁画是唯一完整地保存至今的古玛雅壁画,是世界古典壁画的艺术宝库之一。壁画绘制的年 代约当 6 世纪至 8 世纪,画在被称为“画厅”的一个山岗斜坡神庙的三个房 间里。壁画色彩绚丽,线条挺拔、人像精确,构图严谨。内容包括贵族的仪 仗、战争与凯旋、庆祝游行、呈献贡赋、审判战俘等场面,生动地再现了玛 雅的社会状况。考古艺术家认为“玛雅艺术兼有埃及、中国和印度的艺术风 格特色”①。  在古玛雅城邦遗址,还保有很多庄严的宫殿和神庙建筑,这是用石灰、 碎石合成混凝土和用石块建成。奇钦伊查的库库尔坎神庙建立在高 29 米、周 边各宽 55 米余的金字塔台基上,台基分 9 层,四面各有 90 级阶梯,在台庙 正面阶梯的底部有两个带羽毛的蛇头石刻。每当春分、秋分夕阳西下、阳光 照在北面边墙的栏杆时,可以看到“光照蛇影”的奇景,这是伊查人智慧的 结晶。  奇钦伊查的著名建筑还有天文观象台。这是在两层台阶上筑起的圆形建 筑物,内部有螺旋形梯道和回廊。尽管其上层的观测室已严重毁坏,但从残 存部分仍可了解其天文观察建筑的精确结构。从上层的北面窗口通过厚达 3 米的墙壁形成两道对角线,依线远望,在右边恰好可以看到春分和秋分落日 的半圆;南边窗口的对角线则正好指示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三)阿兹特克人  1 世纪,在墨西哥地区,以特斯科科湖东北的特奥提华坎城为中心,兴 起了著名的特奥提华坎文化。约在四五世纪时,托尔特克人的一支由南部进 入墨西哥谷地,继承特奥提华坎文化,创造出新的文明。特奥提华坎城遗址, 面积达 18 平方公里,中心部分有 6 平方公里,主要建筑分布在大道两侧,大 道长约 2500 米,筑有排水沟渠。大道尽头有一长方形广场,著名的“太阳金 字塔”就建在广场上。广场北面是“月亮金字塔”。太阳金字塔高 64.46 米, 底边各宽 225 米,可与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媲美。特奥提华坎也是宗教祭祀的 中心,魁扎尔柯脱尔神庙、农业庙等建筑的墙上都绘有鲜明的壁画,并用羽 毛蛇的蛇头加以装饰。10 世纪时,大批托尔特克人南迁,在墨西哥东南部和尤卡坦,创造了新的玛雅人与托尔特克人的混合文化。12 世纪后期,托尔特克人因新的北方部 族——阿兹特克人的入侵而衰亡。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结构 传说阿兹特克人(又译阿兹台克人)最初住 在墨西哥西部的海岛上,他们的故乡称为阿兹特兰(意为“苍鹭之地”), 阿兹特克由此得名。11 世纪中叶,他们开始向墨西哥谷地迁徙,据说战神威 济罗波奇特利曾启示他们,如果看到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儿 就是他们定居的地方。现今墨西哥之名来自“墨西特利”,这是战神的另一①
这是 1959 年在蒂卡尔发现的。此外,在已发现的石柱中最大的一根是在危地马拉东南部的基里瓜,包括台基在内高 35 英尺,重 65 吨。①
密格尔·考伐劳勃斯:《中美洲和墨西哥的印第安艺术》,第 204 页,纽约,1957。名字,去掉词尾“特利”,加上词尾“哥”(地方之意),就是“战神指定 的地方”,鹰吃蛇的图案成为今天墨西哥的国徽①。1325 年,阿兹特克人在 特斯科科湖中的两个小岛上建起城市铁诺奇蒂特兰(意为“出水之石”), 即后来的墨西哥城。  15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强盛起来。1426 年,其领袖伊茨夸特尔率众战胜 邻近各部落,并与特斯科科人、特拉科班人结成三部落的联盟。后不断向外 扩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往东达到危地马拉。从孟特祖玛 一世( 年)起,阿兹特克部落取得联盟领导权,其他两部落各派 一名军事首脑参加联盟的领导,而阿兹特克的军事酋长则是联盟军的总指 挥。联盟规定按一定比例分配战利品,向被征服部落征取贡物,因此,实际上 15 世纪时的阿兹特克联盟已发展为早期奴隶制国家。  16 世纪初的铁诺奇蒂特兰非常繁华,约有十万人口,是当时美洲最大的 城市之一。全城有三条宽阔的堤道通向湖岸,其中一条长达 7 英里,堤坝与 湖岸之间有吊桥联接。城市供水建有引水渡槽。城内筑有 40 座金字塔形台 庙,最大的高 35 米,有台阶 144 级。街道宽广,城中心是一个广场,到处有 花园和屋顶花园,还有雄伟的宫殿和大厦。在巨大的公共建筑物上,涂着石 膏,白光耀眼,颇为壮观。市场上货物种类繁多,甚至有带枷的奴隶在广场 上公开出卖。阿兹特克人利用土砖和石头建造公共住宅,几个有亲属关系的家族同住一所“大屋”。土地归公社所有,由各家族共同耕种。男子在婚后分得份地, 但不能转让或继承。除大家族共同耕种的土地外,另有供养祭司、军事首领 以及供军需的用地。奴隶大多出于本族,因负债或因犯罪而不能缴付赎金的 人沦为奴隶。此外也有战俘奴隶。战俘还被用来作为祭献的牺牲品。最高统治者形式上由部落议事会选举产生,实则由一个家族世袭。祭司及其他公职人员都在少数贵族家族中任命。最高统治者被神化,兼有军事、 行政、审判和祭司的职能。阿兹特克文化 阿兹特克人的主要生产部门是灌溉农业,狩猎已退居次要地位。他们会锻冶除铁以外的各种天然金属,主要生产工具是木器或石器, 也使用弓箭和投枪,刀刃和枪尖用黑曜石制成。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阿兹特 克人用湖泥铺在木筏上作为菜园,称作“浮动园圃”。阿兹特克陶器的特征是褐地黑纹。纹样繁多,从复杂的几何图案发展到花鸟鱼虫等写实题材。陶器的形状优美,质地精良。阿兹特克人除用天然铜 锻造铜器外,在铸造和模压黄金方面也有很高技巧。用羽毛镶嵌的饰物,尤 具较高工艺水平。1520 年,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艺术家丢勒在看到孟特祖玛 赠给西班牙国王的礼品时,对阿兹特克人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异。  阿兹特克人相信灵魂永生并崇拜多神——日神、月神、云神、雨神、花 神、玉米神及部落神等。最高首领也被当作神的化身,祭神时往往以生人献 祭,有时数量很多,在铁诺奇蒂特兰的神庙中,供养着五千多个僧侣。
阿兹特克人继承了托尔特克人和玛雅人的文化,但也有自己的创造。他 们的图画文字受托尔特克人象形文字的影响,历法则与玛雅人大体相似。他 们以 365 天‘为一年,逢闰年补加一天。他们能准确地推算日蚀的时间,保 存到今天的圆形历石(又称“太阳石”)直径近四米,上面有几何图形,刻①
国徽印在墨西哥红、白、绿三色国旗的中央。着阿兹特克历法。1978 年,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城又发掘出一块直径三米多、 重十吨的大型历石,名之为“月亮石”,这是阿兹特克人的又一件艺术珍品。 保存下来的两本用阿兹特克象形文字书写的《贡税册》,提供了关于阿兹特 克的范围、各地区的组织以及必须缴纳的贡税等资料。阿兹特克人还运用积 累的科学知识把一千两百多种植物及蛇、虫和矿物加以分类,由于殖民主义 者的暴行,这种有文字记录的东西,保存下来的很少。(四)印加人  南美安第斯高原是古代美洲文明的另一个发祥地。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居 民是摩奇卡族、艾马拉族和克丘亚族,印加人是克丘亚族的一支。据考古发 掘,约在公元前 8500 年左右,安第斯高原就出现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居民。 至公元前 4000 年左右,开始经营原始农业。在公元前 1200 年前后又发明了 制陶术,并发展了建筑、金属冶炼和水利灌溉事业。考古材料证明,安第斯 高原曾经历了查文、摩奇卡、蒂亚瓦纳科、奇姆等文化时期,印加文化就是 在继承和发扬安第斯高原各族古老文化的传统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属于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1000 年间的安第斯遗迹,是从秘鲁境内莫 纳斯河畔的小山村查文发现的,“查文文化”因而得名。查文文化以大石建 筑、石刻和陶器出名。宗教上崇拜虎神,因而庙宇建筑、石刻和陶器上的图 形常以虎纹为主。查文的金属工艺除制作匙、箸及耳环等饰物外,还能用金 片在模子上打出神兽、回纹等精巧的图案。北部沿海地区的摩奇卡文化是从公元前一千年代末开始的,约在公元 4世纪至 9 世纪时达到全盛阶段。农业以灌溉工程著名,排灌渠道纵横交错, 有的长达百余公里,在需要越山渡谷的地方筑起引水槽,有的高达 15 米,长1400 米。摩奇卡陶器造型奇特,别具风格,常把器身制成人物、鸟兽形状,甚至塑成头像。从陶器图纹上可看出摩奇卡社会已分化出贵族、平民和奴隶, 如抬轿子的奴隶行列,坐在宝座上的贵族,把俘虏或罪犯推下悬崖等场面。 前印加时期最发达的文化大约发生在 500~600 年间,一直延续到 13 世 纪。其遗址在今玻利维亚境内的的喀喀湖以南的村落蒂亚瓦纳科发现,这里 原是艾马拉人的故乡。蒂亚瓦纳科文化以精美的石造建筑闻名,著名的“太 阳门”是古代美洲最卓越的遗迹之一。整个建筑用一块高 2.5 米,宽 4.5 米,重达百吨的巨石雕成,中央凿一门洞,门楣上有精美的浮雕。  11 世纪以后,北部沿海的奇姆国家强盛起来,奇姆文化继承摩奇卡的传 统,在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方面有极高的成就,他们用青铜、金、银和铜制 作工具和饰物,种类很多。  印加人的国家 关于印加①人的起源有这样一种传说:太阳神在的的喀 喀湖中的岛上创造了一男一女,让他们结为夫妻,太阳神吩咐把他所创造的 新种族带到另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去。他们谨遵神旨,带着一根金杖前行, 走到一个地方,金杖突然钻入地下不见了,他们便在那里停留下来,这个地 方就是安第斯高原肥沃的谷地库斯科。
11 世纪,印加人和其他几个小部落定居在安第斯山区的中部,自 13 世 纪起,印加人在库斯科谷地附近建立起地方性的国家。至第九代印加·卡帕①
“印加”,印第安语意思是“太阳的子孙”。克(意为“独裁执政者”)帕查库提( 年)和他的继承人图帕克( 年)时期,征服许多邻近部落,使印加国家迅速发展起来。16 世纪初是印加国家的极盛时期,其版图以秘鲁为中心,延伸到智利中部,包 括厄瓜多尔大部地区、玻利维亚大部分,以及阿根廷西北一部分。南北长 3000 英里,西至太平洋沿岸,东入亚马孙丛林,辖地 80 万平方公里,人口估计在600 万人以上,成为美洲空前的大国。到图帕克的孙子一代,因兄弟争位, 内战不休,国势渐衰。阿塔瓦尔帕借军队之力击败其兄长、合法的继承人瓦 斯卡尔,夺得王位,内讧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力量。正当其时,西班牙殖民者 侵入,灭亡了印加国家。  印加社会的基层组织是以氏族为基础的农村公社,称为“艾柳”。艾柳 是政治、经济和宗教合一的组织。土地分为三种:供祭祀或宗教活动用,归 祭司和寺庙所有的“太阳田”;供王室和公共开支用的“印加田”以及维持 村社成员生活的“公社田”。公社田是村社共有的土地,按家庭人口的多少 分配给各家耕种,①原则上每年都要随人口的变动重新分配,如果各家人口无 变化,则重新分配时仍耕种原来的土地。可见耕地正从各家临时使用逐渐向 终身使用过渡。除耕地外,庭院、房舍、菜园、谷仓等是可以继承的私有财 产。土地的耕作次序是先种太阳田,再种印加田,最后轮到公社田。印加田 的收获物除供王室、军队和公共工程的消费外,还用于救灾、补助老弱病残 及寡妇等的需用。被征服部落的村社男子要服国家征调的强制性劳役,称为 “米达”,从事修路、筑渠、开矿等劳动以及服兵役。印加贵族与平民有很 大差别,他们有特殊的发式和服装,习惯佩戴很大的金耳环。最高统治者出 行,平民要匐伏迎送。整个印加国家叫“塔宛亭苏”,意思是“四方之国”。 印加·卡帕克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对商品贸易严加控制。他们从艾柳中征集 优秀的工匠,选送到首都,住在特别的街区内,为“国王”、官吏和贵族制 造各种物品。印加统治者还从各被征服部落中挑选少女,集中在首都学习纺 织、刺绣和缝纫,为宫廷、寺庙和军队服务,一般要服役至 33 岁才允许结婚。 由于交换不发达,没有大规模的市场,更没有货币流通。印加社会是一个早期奴隶制国家。印加王族、贵族、官吏及寺庙祭司属于统治阶级。印加平民、被征服部落的居民以及主要由战俘、罪犯组成的“雅 纳康”,其身份接近奴隶,是被统治阶级。最高印加的职位世袭,为保持王 统血缘的纯洁,最高印加娶自己的姊妹为王后,以王后所生之子为继承人。 其他妻妾所生的子女均为王族。最高印加死后也用奴婢、妻妾殉葬。印加文化 印加是世界农业文明的摇篮之一。印加人培植了大约四十种农作物,光芋类就有很多种,此外有番茄、木瓜、可可、菠萝、龙舌兰以及 玉蜀黍、花生、榛栗等粮食作物。印加人用鸟粪肥田,为了在高原山区扩充 耕地面积,用石块垒起层层梯田或筑起拦护土壤的石基,把山涧溪水引进渠 道,灌溉田地。有的田边还建有水闸,用以控制水量。城市供水系统安排巧 妙,库斯科城供水渠道纵横交错,渠底铺砌石块。重要建筑物内用暗渠引水。 印加的建筑和交通运输有显著特点,庙宇和住房继承了石头建筑的传 统,石块和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粘着剂,竟能做到紧密合缝。印加首都库斯科 城建在海拔 3000 米群山环抱的高原盆地,城的中心广场是举行宗教仪式和节 庆狂欢的地方。太阳神庙是用黄金和宝石装饰的巨大建筑。它的礼堂从墙脚①
普莱斯苛特:《秘鲁征服史》,第 1 卷,第 51 页,1902 年。到屋顶都覆以金板,两旁靠墙各排一列金制宝座,上面陈放已故各代印加·卡 帕克的木乃伊。有一个被称为“黄金园林”的神庙花园,其中的草木花鸟全 用金银宝石制成,其作品几可乱真,使殖民主义者叹为观止。  位于库斯科城西北 120 公里,处于丛山诸峰间的古代城镇废墟“马丘比 丘”(即“老峰顶的城堡”)耸立在海拔 2300 米的高原上。城堡建立在两峰 相连的鞍部,居高临下,形势险要,城周用花岗石砌成墙垣,只留一个城门 出入,城内有许多用白色大理石建筑的殿宇、庙堂、堡垒、作坊和居民点, 房屋之间用阶梯相连,据考证这是 15 世纪建成的遗址,由于城堡建在深山之 中,始终未被殖民者发现,因而能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印加国家有两条主要干线贯通全国:一条是高原道路,起自今哥伦比亚, 纵贯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再由阿根廷而达智利;另一条是沿海道路, 北起通贝斯,向南贯通秘鲁沿海一带,进入智利中部。在比鲁加斯,有用巨 藤筑的长 60 米的吊桥。除以上干线外,还有不少支线通向全国各地。道路上 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驿站,备有信使负责接力递送信息,关口险隘,还建立要 塞和烽火台。  印加人在采矿、冶金、纺织和手工艺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他们不知冶 铁,但能开采金、银、铜、锡等多种金属,用青铜制造武器和镰、锄等工具, 刀、斧之类的刃口经淬火和锻打增强了硬度,也用金、银制作装饰品和祭器。 印加的纺织品绚丽多彩,花纹华美精致,有几何纹、螺纹图案,也有花鸟鱼 虫等景物。他们用棉花和羊毛织出起绒的布匹,用以缝制衣服,制作毡毯。 用羽毛和金银丝编织的布艳丽豪华,专供贵族享用。印加人崇拜天体,所以他们的天文知识与宗教关系密切。他们采用阴阳合历,太阴月以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一般一年分 12 个月,每月有三个十天 的长周,为了适应一年的天数,每年有一个五天的短周。太阳年以冬至为岁 首。印加人在医药学方面成就卓著。他们会制作木乃伊——干尸;外科方面会做开颅手术。最常用的麻醉药是从古柯叶中提取可枯硷。此外还有金鸡纳、 吐根、霍香膏、番木鳖等药物。印加人采用结绳记事法,称为“基普”。在一根粗绳上垂直地拴上很多条带色的细绳,上面结着离主绳远近不同的结子,用结子的形状和位置记录 数字,用颜色标志物品。印加国家幅员辽阔,民族很多,方言复杂,语言很难统一。他们采用克丘亚语作为标准语言,通行全国。我国明代天启年间成书的《职方外记》中 介绍秘鲁(译作“孛露”)时说:“其土音各种不同,有一正音,可通万里 之外。凡天下方言,过千里必须传译,其正音能达万里之外,唯中国与孛露 而已”。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布里的国王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