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念佛健身时间久了,看到了佛,观音等镜像该怎么办

查看: 3297|回复: 8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82 小时威望3318 点注册时间积分4612帖子精华1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46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88 积分
& && & 《净土圣贤录》讲到一个公案,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居士叫做黄元孚,出生在一个读书的家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在朝庭上做一些小官。这个黄居士从小也读一些圣贤之书,但是结婚以后身体一直不好,没有办法做官,因此就闲居在家。他的身体怎么不好呢?得到肺痨病,严重的时候还吐血。有一次发作以后,就吐了很多的血。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他太太的弟弟)来看他(这个小舅子是有念佛的)就说:姊夫啊,你被病痛折磨成这样子,倒不如我带你去参加我们念佛会念佛,可能你心中有个归依处会好一点。这个黄居士:也好吧,反正我现在生病,也不能工作,闲居在家,打妄想也是这样过,我跟你去念佛好了。诶,他去念佛以后,就有些好转。但是要是时间长没有去念就会再发作,就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经过几年以后,突然间有一次,这个病发作得很厉害,吐了很多的血。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又来看他,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使他产生很大的觉悟。他说:姊夫啊,你有没有想过你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这件事情就刺激到黄居士,他说:我念佛的目的,是为了要让身体好转起来,我继续的过生活,我哪有想到念佛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他没有这种想法。这个时候,他一回光返照:唉呀!我过去的念佛,方法是错误的,没有厌离色身。我为什么念佛呢?我希望病赶快好起来,没有修厌离行,把所有的功德都用在表面上。那个时候,他就真实的觉悟了,这个人是有善根的,他就辞亲出家了,出家以后就很用功。他这个时候是到莲池大师的一个道场出家,莲池大师那个时候已经往生了,出家以后修行,最后临终的时候,最后的七天,断绝一切的外缘、断除一切的饮食,七天不睡觉、不吃饭,为临终作最后的冲刺,念到最后,异香满室,安然坐化,整个房间都是莲华的香味,而且是坐着往生的。
& & 我们今天回顾一下黄居士的修行方向:他刚开始的念佛是什么情形?没有厌离行,他刚开始是利用佛号要把他的病痛消灭,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念佛,当然不能启动无量光、无量寿。它本来是一个摩尼宝珠,结果这个摩尼宝珠对你只是转成一个糖果而已。后来他心态改变了,他知道把色身治好不是重点,要远离色身,追求另外一个法性生身,这个时候他的心就真实的感应道交了,你看念到异香满室、安详坐化。我看那个传记,他出家念佛也没念多久。所以我发觉念佛不在时间的多久,你那个方法要对,就是你那个感应的方法要对,而其中一个就是厌离行。 这个就是说,你应该要先破障,破除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功德之间的障碍。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4 小时威望349 点注册时间积分974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9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26 积分
不曾看见此类事件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814 小时威望93021 点注册时间积分311103帖子精华8日志
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69 小时威望2402 点注册时间积分8715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87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5 积分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34 小时威望4627 点注册时间积分8568帖子精华0日志
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住。善男子难陀。世尊之所叹。
中级会员, 积分 85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32 积分
怎么知道他往生净土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39 小时威望895 点注册时间积分114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59 积分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6 小时威望560 点注册时间积分896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8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04 积分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99 小时威望676 点注册时间积分8652帖子精华1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86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8 积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 小时威望60 点注册时间积分67帖子精华0日志
注册会员,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3 积分
原创大师勋章
Medal No.4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1、我在家里供奉观音,戴着弥勒佛玉配。可是她整天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了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这样是否不尊重观音和弥勒菩萨?念了那么多年,不就是积了一个大过错??
2、“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圣号,我经常听到一些法师、CD、影音文件、念佛机都念成“nan mo a mi tuo fo(汉语拼音)”,但我查过《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是读“nan wu e mi tuo fo”的。“无”词典读“wu”
“阿”词典读“e”。我平时的读音都是按照词典的来读的,这样行吗?
阿弥陀佛!
1、这要看您母亲的起心动念是怎么想的。如果您母亲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对着观音菩萨像拜的时候,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应该讲没有问题,因为她对这些形式没有分别,所以不影响她的念佛功夫。如果拜的时候,她还会想着那是观音菩萨,那这样供就是不如法的,因为她心里有分别,对她念佛绝对是大障碍,不如改成供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为好。至于带佛坠,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于她自己心里没有分别,那就没有影响,如果还有分别,那不如不带的好。
2、“南无阿弥陀佛”中“无”读“mo”,“阿”读“a".
3、拜这些佛菩萨,心里想阿弥陀佛,没有任何罪过。佛菩萨是德行圆满或接近圆满的圣人,如果他们还会生气,那跟我们一样是凡夫。这些佛菩萨是没有分别心的,您心里想阿弥陀佛,他们欢喜赞叹还来不及呢!佛菩萨没有分别,看众生都是佛,那我们也要没有分别,把这些佛菩萨都当作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
佛教是重实质的,起心动念最为重要!如果只看重形式,而自己心里的相关信息执着一点没有减少,即便再重视形式,那也是空的,对自己没有实际的意义。学...
阿弥陀佛!
1、这要看您母亲的起心动念是怎么想的。如果您母亲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对着观音菩萨像拜的时候,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应该讲没有问题,因为她对这些形式没有分别,所以不影响她的念佛功夫。如果拜的时候,她还会想着那是观音菩萨,那这样供就是不如法的,因为她心里有分别,对她念佛绝对是大障碍,不如改成供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为好。至于带佛坠,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于她自己心里没有分别,那就没有影响,如果还有分别,那不如不带的好。
2、“南无阿弥陀佛”中“无”读“mo”,“阿”读“a".
3、拜这些佛菩萨,心里想阿弥陀佛,没有任何罪过。佛菩萨是德行圆满或接近圆满的圣人,如果他们还会生气,那跟我们一样是凡夫。这些佛菩萨是没有分别心的,您心里想阿弥陀佛,他们欢喜赞叹还来不及呢!佛菩萨没有分别,看众生都是佛,那我们也要没有分别,把这些佛菩萨都当作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
佛教是重实质的,起心动念最为重要!如果只看重形式,而自己心里的相关信息执着一点没有减少,即便再重视形式,那也是空的,对自己没有实际的意义。学佛的目的在于减少自己的烦恼习气,使心地清净无染,学佛的形式是帮助我们达到学佛的目的的,如果没有收到真实的利益,那所采用的形式一定是不如法的。这一点对我们学佛非常重要!
感恩!
南无阿弥陀佛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因为观音的号不是“南无阿弥陀佛”。观音的本名是观世音,因为避唐朝李世民的世字改为观音。
2、拜观音、弥勒、药师、文殊、普贤时想的是阿弥陀佛也没什么不对,佛有三万八千像,实际是一个,不分彼此。不过,观音、文殊、普贤是菩萨还不是佛,这点要清楚,不要弄错了。
3、为何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知你知道否?
因为阿弥陀佛曾经发了若干数量的大愿,其中之一的大愿就是愿把所有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信众都度到西方净土去,在那里实现涅磐。这个愿符合中国人偷懒的性格,不修行、不吃素就可以成佛,何乐而不为。这是中国净土宗的来历。
你妈妈念“南无阿弥陀佛”,应属于净土宗。但应该供阿弥陀佛。家里地方大一点,应该供三世佛,即地藏佛、如来佛、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多年已经这样了,也就不用改了。中国本来对神明就这么乱七八糟的,心诚则灵,估计佛祖也没啥意见。
阿弥陀佛!
您即便是把自己“托付”给了观世音菩萨,但最终观音菩萨还是要把您带到极乐世界交给阿弥陀佛的!
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之所以把他们分成两个...
可以清洁后恭敬供奉,放在整洁庄重的地方就可以。如果放在卧室,则睡觉等不庄重时,宜关上龛门或用净布盖上。
弥勒,梵名Maitreya,巴利名Metteyya,意译作慈氏。在印度,早就开始以弥勒菩萨为信奉对象。弥勒佛圣诞在农历正月初一。
文财神是民间传说中的神了,佛教中好象没这个称谓,倒有主财鬼王,传说中的神如果有的话,也是属于此类众生了,不过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属于没出三界的众生,此世因缘具足当...
求送子观音赐我个儿子、跪求女翻男。。。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您现在的位置:&&内容
生病找药师佛;有苦难找观音菩萨,这是对念佛信心不足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 16:00:51
关键字:念佛,真信念佛,法性身,善念身健康,念佛法门,境随心转,水试验,健康,2014大经科注,科注
【 点击数:11595 】 【字体: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8集& 日讲于香港&&法性身不生不灭;法性土也没有生灭  【解】又本经《菩萨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这些经文意思都很深,你要看懂了,你对于净土的信心就坚定了。  这说的什么?十方诸佛刹土里面往生的这些菩萨众说不尽,“但说其名,穷劫不尽”。多少人往生?只能说无量、无边、无数。那也许我们怀疑:这么多人去往生,极乐世界能容纳得下吗?记住!前面读过,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往生到极乐世界,你的身体是法性身,跟我们这里不一样。我们这个地方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人的身是阿赖耶的“相分”;居住的环境也是阿赖耶的“境界相”,这个相是有生有灭的。法性身不生不灭;法性土也没有生灭,而且没有边际、没有大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是真的,你读《华严》你就明白了。  法性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看得到我们,我们看不到它,在哪里?就在当下。什么人能见到?明心见性的人见到了,为什么?见性的人见到法性身、见到法性土。惠能大师见到了,他也为我们说出来了,用最简单的言语告诉我们法性是什么样子,第一个 “本自清净”,永远没有染污。那我们今天染污是什么?我们受染污是法相,法相是生灭、是假的。法相会有染污;法性没有染污,本自清净。“本不生灭”,不生不灭这是真的;法相刹那生灭,生灭频率之高我们无法想象。……人只要有好的念头、好的行为,一定健康长寿!  我们自己的本能——眼、耳、鼻、舌、身的本能被烦恼、习气障碍住了,把本能的作用失掉了。你看隔一张纸就见不到了,距离远了也看不到了。在自性性德里头有“见、闻、觉、知”,性德!那是本性本来具足的,不生不灭。那我们这种德能,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在舌叫“尝”(尝味),这些能力原本都是遍法界虚空界。  这一桩事情被现代科学家证明了。日本江本博士做水试验,这就证明了水是矿物,它会看、它会听、它会闻香,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起心动念它都知道。江本做出几十万次的实验,善、美好的,它回应给我们是非常好的水结晶,你用照相机把它照下来,非常美的图案;凡是负面的、不善的,它的结晶很丑陋、很难看。真正证明了“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人只要有好的念头、有好的行为,健康长寿!为什么?性德!自性是无量寿,不生不灭。能跟自性相应,美好的;与自性相违背的就很丑陋。相违背的是六道、三途;能一切顺自性的,在六道里头是人天,在宇宙里头是极乐世界,完全随顺性德。谁知道?菩萨知道,善根深厚的人知道。他怎么知道?过去生中学过、接触过,阿赖耶里面有印象,再遇到了,生欢喜心。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多,太多了!  【解】又《受菩提记品》曰:“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于这个法门没有听到,不知道有这个法门,所以说有一亿菩萨(这个“一亿”不能把它当数字看,把它当作表法看)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常常宣讲的法门,为什么?法门虽然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每一个法门修行证果都不容易,为什么?要断烦恼、要断习气,烦恼、习气很难断!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也不要断习气,带业往生!菩萨没听说过:哪有带业成就的道理?所以这个法门特殊。  遇到这个法门,只要肯信、只要肯发愿,没有一个不成就。许许多多修行成就的人就在我们面前,我们自己只要冷静回忆一下。像来佛寺这三个人,一句阿弥陀佛自在往生,例子很多,在中国见到,在外国我也见到,关键真信。  真信真难!特别是在现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多少人被科学迷了!对圣贤的学说产生严重的怀疑,对于佛教的怀疑更严重。这个事情不能怪他们,他们没有过失,他们很不幸生在这个时代。这是乱世,圣教衰了,不但没有学的人,讲的人都没有了。&念佛法门,有讲、有听、有修、有往生的是末法里的正法  佛在经上说,佛的法运有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什么是正法?有讲经的人,有听经的人,有修行的人,有证果的人,这就是正法;有讲、有听、有行,没有证果,这叫像法;有讲、有听,没有人真干,这叫末法;讲的人没有了,听的人没有了,这叫灭法,法就灭了。末法整个时期,证果的人没有了,但是往生的人有,换句话说,末法里头有正法。那个正法是什么?净土法门它是正法,为什么?你看有讲的、有听的、有真正“信、愿、持名”、有真正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做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吗?不得了!  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明心见性的法身菩萨。不是自己有这个能力,得感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加持我们。我们自己没这个功夫,加持、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极乐世界跟法身菩萨受到同样的待遇,我们每个人的智慧、神通、道力好像跟法身菩萨差不多,法身菩萨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所以念佛法门是末法里面的正法,有讲、有听、有修、有往生的,这就是正法。  确实有许许多多菩萨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对这个法门不能相信。不能相信,那在菩提道上退转的现象就很普遍。菩提道上退退进进,真的要无量劫才能修到不退转。  【解】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讲有一等的菩萨,他们明白了(明白就是觉悟,“了知”就是觉悟),真正肯定对这句话不怀疑,就是诸佛菩萨及一切万法都是“心现识变”;离开心识,无有一法可得。这些现象就在现前,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在当下,所以他得“随顺忍”。  继续再修行,“或入初地”,“入初地”是断惑,得“随顺忍”没断惑,他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换句话说,他还有起心动念。虽然他起心动念,他在境缘当中(境,物质环境;缘, 人事环境,境界是依报,人事是正报),在依正庄严当中,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叫“随顺忍”。 要入初地,那他就脱离十法界了,他往在在实报庄严土。  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包括习气统统断尽,还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证得初地,生实报庄严土。&往生才脱离轮回,不往生继续轮回,且遇佛法、遇净土很难  【解】“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  为什么?极乐世界他见到了。入初地他也舍身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的人往生一念之间。只要他真正看清楚、看明白,这个世界好! 在这个地方修行没有障碍。那么他一念求生,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  【解】《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莲池大师劝我们念佛,念佛法门好比菩萨之父,菩萨从哪里来的?能生菩萨的是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们舍弃十法界里头的业报身,我们现在身体是业报。舍业报身到极乐世界去换一个法性身,法性身也叫法身。  “乃至十地始终”,这是《华严经》上说的,地上菩萨全明白了。他们修什么法门?从初地到十地,这“始终”,开始是初地,“终”是十地,不离念佛,《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菩萨修行到最高的境界。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修的法门不同 登地完全相同,统统念阿弥陀佛。如果极乐世界的实报土不比其他诸佛实报土殊胜,地上菩萨何必去往生!这不合乎逻辑。那肯定极乐世界的实报土比一切诸佛实报土都要殊胜,那些菩萨看到才会起心动念往生极乐世界,这才能讲得通,要不然讲不通。我们读了这些经文“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我们这初发心,自己对自己就很满足了。  不想往生,这种人多,不是少数。许许多多念佛的人他不求往生,求什么?来生还在人间,或者来生到天道。这是什么原因?七情五欲放不下了,对自己这个身体放不下,对这边生活环境他觉得很满足了,不愿意往生。这错了,大错了!往生才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一切圆满具足;不往生,六道轮回生生世世要无量劫,你才有一次遇到净土宗的机会,不是常常能遇到。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六道众生很适用。 菩萨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没有一个不回过头来修净土,他们只要一回头,比我们速度快。他回头,真信、真愿,声声佛号与阿弥陀佛都相应,确实“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 生病找药师佛;有苦难找观音菩萨,这是对念佛信心不足  【解】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  这就是这个法门特殊,跟八万四千法门不一样,八万四千法门是修因证果,不可能是果觉因心,这个法门是用,果觉是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的果觉,果觉就是这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名号功德确实很少人知道。这很少人不是说别人,统统是净土宗念佛的人,你要真正知道了,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对于执持名号就死心塌地。  生病了,找药师佛;有苦难了,找观音菩萨,这是什么状况?信心不足。还要修其他的法门,认为还有其他的法门比这更高、成就比这更快,不知道念佛法门的殊胜,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德号。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总号、德号,念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统统念到了,一个都不漏。你想想这个名号的意思,直接看梵文,“阿”翻做“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全是无量觉,所以它是一切诸佛通名总名。《华严》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还要去念别的,不需要了,念别的那就不相信了,对这个总名就有疑惑了。&
&&&&净土释疑网微信平台已开通微信弘法,敬请大家关注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amtbedu。添加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点击“查找”,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每天选取一篇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净土释疑网:;邮箱:foxdw_. 手机应用:
[最新报道]
[相关报道]
净土释疑网站e-mail: foxdw_ 建站日: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辽ICP备号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